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
营养改善计划各种规章制度
营养改善计划各种规章制度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公司决定制定营养改善计划规章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制定目的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此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办公室员工、生产工人等所有人员。
三、营养改善计划实施1. 公司每月组织一次营养改善计划活动,给员工提供健康餐品或者营养餐品。
2. 在公司餐厅提供各类均衡饮食,包括五谷杂粮、蔬果等,保证员工每餐都有均衡的营养摄入。
3. 鼓励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4. 公司可以邀请营养师给员工做营养讲座,提供营养知识。
5. 鼓励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健康活动,如健身操、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
四、员工义务1. 员工要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营养改善计划活动。
2. 员工要按时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3. 员工要遵守公司的饮食规定,保证每餐摄入均衡的营养。
4. 员工要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健康活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五、管理措施1. 公司设立专门的营养改善计划管理部门,负责制订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2. 每月对员工进行体质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改善措施。
3. 定期组织员工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4. 对于违反规定的员工,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六、奖励机制1. 对于积极参与营养改善计划活动的员工,公司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如奖金、奖品等。
2. 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评选为“健康之星”,并给予表彰。
七、监督与评估1. 公司定期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 员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公司反馈意见和建议,公司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公司相信能够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床营养科各岗位职责概述
临床营养科各岗位职责概述临床营养科各岗位职责概述:一、营养医师职责范围:主要负责病人的营养评估、制定营养支持方案、营养干预、病情的观察记录与评估、病人与家属的沟通等。
同时需要重点关注不同病人群体营养支持的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
合法合规: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营养的法律法规,医疗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等。
同时经过必要的资格认证和专业培训才能从事此项工作。
公正公平: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权尊严,尊重患者的意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公正独立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切实可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等综合因素,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确保营养支持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治疗方案和最新的医学技术,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确保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服务。
二、临床营养师职责范围:主要负责病人的食谱制定、营养评价、营养咨询等。
同时需要关注病人的饮食偏好、营养需求与疾病关系等。
合法合规:需要遵循国家有关营养的法律法规,医疗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等。
同时也需要具备必要的资格认证和专业培训。
公正公平: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权尊严,尊重患者的意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公正独立的营养咨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切实可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食谱和营养咨询计划,确保营养支持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营养知识和最新的医学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服务做持续努力。
三、营养辅助人员职责范围:主要负责病人饮食的制作、调配等,为患者提供营养配餐和咖啡配制等服务,同时需要了解和掌握食物的材质、温度、口感等相关知识。
合法合规:需要遵循国家有关营养方面的法律法规,医疗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等。
同时也需要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
公正公平: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权尊严,尊重患者的意愿,做好食物调制和配制过程中的衛生和卫生。
切实可行:需要合理配合医疗人员的营养配餐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确保营养支持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食物的材质、温度、口感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确保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临床营养科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临床营养科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一、营养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2.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和卫生厅关于加强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3.研究确定医院营养科管理工作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针对运行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与措施,有反馈和记录。
4.参与制定营养科相关规章制度及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进行督促检查。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职责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全面负责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度本科室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定期组织本科室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督促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使用管理工具分析、评估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的控制结果。
4.参加医院相关委员会会议,对医院各相关委员会和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质控督导2次,每月召开会议1次。
质控会议上,由质控员通报月质控结果,主任及小组成员对各种医疗质量进行反馈、评价、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及要求,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持续改进。
6.质控员负责对每次活动情况详细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上。
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计划1.每月对营养食堂的饭菜质量情况进行检查。
2.检查内容:食品质量、制作质量、和储存销售、配送过程中的质量情况。
3.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并立即提出整改措施。
四、质量管理目标1.饮食质量(1)各种饮食营养标准均按医院饮食常规执行;(2)各种主副食必须与用料规格标准相符;(3)各种饮食必须符合成本核算的标准;(4)各种饮食的制备要做到色、香、味、形俱全.2.营养治疗的准确性医嘱、饮食通知与诊断相符。
营养治疗原则符合疾病诊断。
所制备的饮食内容及烹调方法符合营养治疗原则3.饮食医嘱质量(1)按疾病诊断,临床医师开设饮食医嘱,营养医师根据饮食医嘱制定饮食原则。
《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手册
《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手册---------------------------------------第一站:营养科【实地访视】点位:营养科(室)办公室内容:□C1、营养科(室)标牌和办公区□C2、依据人事资料对照营养科悬挂的人员一览表,并核对实际人员□C3、营养科悬挂的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资料查阅】一、制度目录:(共30项)□C1、营养风险筛查制度□C2、营养评估制度□C3、营养科查房制度□C4、营养会诊制度□C5、营养科值班、交接班制度□C6、营养科食品卫生相关制度□C7、营养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C8、营养科设备维护维修制度□C9、营养科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考核制度□C10、营养食堂财务管理制度□C11、营养食堂库房管理制度□C12、营养食堂卫生制度□C13、营养食堂财会和成本核算监管制度□C14、营养食堂餐具回收及监管制度□C15、膳食医嘱执行制度(含膳食医嘱执行路径图、重点病房膳食医嘱效果评价等项)□C16、治疗膳食管理制度□C17、营养宣教制度□B1、营养门诊工作制度□B2、营养代谢实验室工作制度□B3、治疗膳食配制室工作制度□B4、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B5、膳食配送及监管制度□B6、营养科与临床医护及病患沟通制度□A1、肠外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A2、社区营养门诊工作制度□A3、专科营养门诊工作制度□A4、健康体检营养咨询工作制度□A5、营养管理督导检查制度□A6、营养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A7、住院患者膳食效果评价、持续改进制度二、岗位职责目录:(共12项)□C1、营养科主任岗位职责□C2、高级营养医师岗位职责□C3、中级营养医师岗位职责□C4、初级营养医师岗位职责□C5、高级营养技师岗位职责□C6、中级营养技师岗位职责□C7、初级营养技师岗位职责□C8、高级营养护士岗位职责□C9、中级营养护士岗位职责□C10、初级营养护士岗位职责□C11、营养厨师岗位职责□C12、营养配餐员岗位职责三、工作流程目录:(共4项)□B1、营养门诊工作流程□A2、社区营养门诊工作流程□A3、专科营养门诊工作流程□C4、诊断、治疗膳食工作流程四、培训、教育资料目录:(共5项)□C 1、营养厨师接受针对性培训和考核的资料□C2、各级人员岗位培训计划□C3、各级人员岗位培训考核记录□B4、膳食营养手册培训计划(全院医护人员、营养科、营养厨师、配餐员等)□B5、膳食营养手册培训记录五、工作与监管记录目录:(共10项)□C1、营养风险筛查工作记录、营养评定工作记录□C2、营养食堂财会和成本核算监管记录□C3、营养科与临床科室定期座谈会记录□C4、营养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B5、多种形式的营养宣教相关记录资料(印刷品、展板、张贴画、讲座幻灯片、视频、稿件等)□B6、定期座谈会记录及总结分析□B7、膳食配送监管记录(在盛装后能在40分钟内送至病房)□B8、餐具回收监管记录(能在病人用餐后30分钟内回收餐具撤离病房)□B9、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追踪评价记录□A10、营养风险筛查工作记录六、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目录:(共9项)□C1、营养科质量管理组织(小组或专人)成立文件□C2、营养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C3、营养科质量与安全指标资料□B4、营养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含持续改进部分)□A5、住院患者膳食效果评价、持续改进记录□A6、营养管理督导检查、效果评价与改进的记录□A7、重点病房治疗膳食医嘱的效果评价工作记录□A8、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持续性改进措施工作记录□A9、各科室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七、文件与资质目录:(共10项)□C1、成立营养科(室)的文件□C2、营养厨师培训合格证□C3、各类营养专业人员的人事资料(人事科提供)□C4、执业医师证书复印件(人事科提供)□C5、执业护士证书复印件(人事科提供)□B6、医院实际开放的床位数资料□B7、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1∶200□B8、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50%□B9、营养科主任的人事资料(人事科提供: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A10、营养科主任在专科学会/协会任职的资格证书资料(正高职称或担任全国性、省级专科协会的常委)八、其他文件目录:(共13项)□C1、《住院患者膳食营养手册》(含适应证、膳食原则、方案、食谱举例、注意事项等内容)□C2、重点患者营养病历(含查房记录部分)□C3、营养评估单□C4、营养会诊单(针对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C5、营养宣教计划□C6、营养宣教相关记录资料(印刷品、展板、张贴画、讲座幻灯片、视频、稿件等)□C7、患者出院时膳食营养指导资料(含印刷品、幻灯片、视频等)□C8、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的临床营养学信息资料(印刷品、简报、简讯、视频、幻灯片等)□B9、营养科与临床医护及病患沟通计划□B10、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统计报表(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60%)□B11、营养科与临床各科的协作方案□A12、营养风险筛查表□A13、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统计报表(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80%)第二站:营养门诊【实地访视】一、点位:营养门诊内容:□C1、设于医院门诊区域,有专用的房间,有安装相应营养软件的计算机、身高体重计、握力器、皮褶厚度计、测量软尺、听诊器、血压计等设备□B2、诊室、设备配置,门诊日志,排班表,收费联□二、A点位:专科营养门诊(可与营养门诊合用诊室)□三、A点位:健康体检营养咨询服务门诊(可设置在体检科,也可与营养门诊合用诊室)【资料查阅】(共6项)□C1、营养门诊设备清单□B2、营养门诊工作记录或/和门诊电子病历□A3、社区营养门诊工作记录或/和门诊病历□A4、专科营养门诊工作记录或/和门诊病历□A5、健康体检营养咨询工作记录□A6、健康体检营养评估、指导和宣教单第三站:营养代谢实验室/肠外营养配制室【实地访视】□一、B点位:营养代谢实验室内容:无。
【临床营养管理】-提高肠内营养经济效益-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经验
原因分析
计费不严谨
记账方式为手动记账, 没有同意收费模板, 存在漏记、错记现象, 出现过患者家属不满 意情况
医嘱不规范
没有固定医嘱套餐, 医生开具营养医嘱不 规范,收费差异性大
经济亏损
肠内营养为初期开展 推广业务需要,定价 较低
成本提高
肠内营养制剂的购入 成本提高,未随市场 变动调整进价,工资、 用房、设备计入成本
临床营养科正式成立
应医院发展需求成立临床营养科,确立 肠内营养为重点发展业务,向院领导汇 报,争取支持。
肠内营养业务稳步提升
科室人员对业务日益熟练,配制流程精 化后,肠内营养支持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肠内营养支持人数在40人左右,配制液 量7万毫升
02
肠内营养发展受限
• 计费不严谨 • 经济亏损
• 医嘱不规范 • 成本提高
制定对策
改变计价方式, 由手动到后台
同意划价
肠内营养制剂 重新招标尽可 能降低成本
医嘱混乱
计价方式
费用系统
控制成本
重新定价
讨论制定固定套餐 医嘱,按照临床路 径的模式下达营养
医嘱
与信息处、财 务处合作更换 费用统计系统, 保证费用统计
可靠性
参考周边城市 同级别医院收 费标准,更新 价格标准报批
物价局
自动划价
制剂招标文件
04
新模式下效益
• 持续改进小组 • 转变效果评估
• 财务核算
谢谢!
发展初期
改进肠内营养配制流程
肠内营养开展初期以食物为原料,操作 复杂,人力耗损严重,肠内营养支持人 数严重受限,引入特医食品,引进新设 备,相同人数配制时间缩短到三分之一。
发展受限、问题显露
临床营养科等级评审汇报(持续改进)
展望
持续改进
各医院应针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 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临床营养科的服务
质量。
关注新技术发展
临床营养科应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如营养制剂的研发、新型营养治疗方法的 探索等,以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加强交流合作
鼓励各医院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分享经验 和做法,共同提高临床营养科的服务水平。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临床营养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建立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专业人员的综 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行。
改进建议2
加强资质审核,定期开 展培训和考核,提高工
作人员专业水平。
服务内容和质量问题及改进建议
问题1
服务内容不够全面,不能满足 患者需求。
改进建议1
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覆盖 面。
问题2
服务质量不稳定,存在一定风 险。
改进建议2
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 量管理体系,确保服务安全可
靠。
04
持续改进计划
短期改进计划
01
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 进措施。
02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 教育,提高专业知识和 技能水平。
03
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提 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服 务质量。
04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 和协作,形成良好的医 疗团队合作氛围。
中期改进计划
01
02
03
04
定期评估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 效果,及时调整改进措施。
临床营养科等级评审汇报
目录
• 介绍 • 临床营养科现状 • 评审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 持续改进计划 • 总结和展望
临床营养科工作要求
4.23. 4.1 为住院患 者提供适 合其病情 治疗需要 的膳食, 住院患者 治疗膳食 就餐率≥ 80%以上。
【C】 1.能提供各种诊断及治疗膳食服务。 2.对有诊疗特殊需要的患者提供诊断膳食、 治疗膳食等服务。 3.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 4.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 5.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 6.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 医务处 【B】符合“C”,并 1.有多种形式的疾病营养指导、营养健康教 育资料。 2.定期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征求临床医务 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意见,及时进行总结分 析。 3.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60%以上。 【A】符合“B”,并 1.有持续性的改进措施。
4.23. 5.1 科室有质 量管理小 组或专人 负责质量 管理,开 展质量与 安全管理 。
【C】 1.科室有质量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 理,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 2.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 【B】符合“C”,并 科室能运用适宜的评价方式与质量管理工 医务处 具,定期评价营养管理工作,对重点患者全 程营养诊疗服务进行追踪评价。 【A】符合“B”,并 根据评价情况,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各科室 和患者对营养工作满意度高。
4.23.1 营养科具 备与其功 能和任务 相适应的 场所、设 第四章 备、设施 二十三、 医疗质量 和人员条 临床营养 安全管理 件。由有 管理与持 与持续改 资质的人 续改进 进 员从事临 床营养工 作,执行 《食品安 全法》等 相关法律 法规。
4.23. 1.1 设营养科 (室), 并配备与 其规模相 适应的 (医师、 技师、护 士、厨师 、护理员 等)营养 专业人员 。
临床营养 C,B,A 科
1.营养医师定期查房,参与临床病 历讨论,完成重点患者营养病历记 录; 2.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接受 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 营养会诊; 3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 的营养支持方案; 4.拟订营养病历书的基本规定; 5.拟订营养科与临床各科的协作机 制,并认真执行; 6.有重点病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临床营养科工作规划
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营养科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健康,特制定本工作规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临床营养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营养治疗。
2. 加强临床营养科建设,提升科室管理水平。
3. 推广营养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营养意识。
4. 促进临床营养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形成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三、工作措施1. 完善临床营养科设置(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营养治疗设备齐全。
(2)优化科室人员结构,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2. 提升临床营养诊疗水平(1)开展营养筛查、评估和干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
(2)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营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推广营养支持治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3. 加强营养知识普及(1)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营养意识。
(2)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营养知识,扩大营养知识普及范围。
4. 提高科室管理水平(1)建立健全临床营养科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科室管理。
(2)加强科室内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3)定期对科室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进。
5. 深化多学科协作(1)加强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的协作,提高营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四、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完成科室人员培训,加强营养知识普及。
2. 第二季度:完善科室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营养筛查、评估和干预。
3. 第三季度: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推广营养支持治疗。
4. 第四季度:总结全年工作,查找不足,制定下一季度工作计划。
五、结语临床营养科工作规划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健康。
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营养治疗服务。
临床营养科工作计划
临床营养科工作计划篇一:临床营养科XX年工作计划临床营养科XX年工作计划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科在去年刚成立的基础上,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克服困难,通过学习和探索,建立了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职责,使科室迈上了发展的轨道,XX年,将是我科励精图治,开展业务、服务病人的关键时刻,主要工作计划如下: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营养科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卫生部《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临床业务开展1. 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价,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1)对重点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价。
(2)制定规范的营养会诊和查房流程,执行营养会诊,并定期查房,执行膳食医嘱,参与病案讨论。
由住院医生开会诊单,经营养师会诊后,拟定营养处方。
(3)制定各种疾病的饮食治疗、营养支持方案。
2.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记录(1)为重点人群建立营养病历。
(2)会诊情况及时反映到病历中。
13.制定“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根据临床需要提供治疗饮食。
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治疗需要的膳食。
向医院报告申请满足工作需要的营养门诊、配置室、营养食堂等。
4. 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对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经临床营养诊查,制定营养处方,由临床营养科配制中心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工作。
三、学习与宣教1.定期组织科室人员业务学习,包括临床营养治疗学业务学习,医疗安全学习,三基培训学习,医德医风学习,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章制度学习等。
2.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教,如医院板报、宣传栏、宣传印刷品、科普讲座、发表科普性文章及其他形式;组织患者营养讲座。
四、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工作,领导来科室进行监督指导工作。
临床营养科工作管理制度
临床营养科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提高临床营养科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临床营养科的各项工作,旨在明确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促进团队合作、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
二、部门设置临床营养科设部门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营养科医生若干名,营养师若干名,护士若干名,营养科研究员若干名。
部门主任、副主任由医院聘任,医生、护士、研究员经严格考核后方可担任。
三、部门职责1. 配合医院其他科室,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服务。
2. 定期参与科室例会,向其他科室提供营养方面的专业指导。
3. 开展营养科研工作,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4. 参与医院对营养科服务质量的评估和改进工作。
四、工作流程1. 门诊工作流程(1)接待患者:营养科护士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登记建档,并安排相应的营养科医生进行咨询。
(2)营养咨询: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态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包括膳食指导、营养补充等。
(3)随访服务:护士进行患者随访,了解患者在家庭中的饮食情况和营养摄入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2. 住院工作流程(1)患者评估:住院患者入院后,由营养科医师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医生制定并实施患者的营养干预方案,定期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
(3)记录和登记:护士负责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记录和登记,包括饮食摄入量、营养补充情况等。
五、员工管理1. 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值班制度、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
2. 岗前培训: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临床营养知识、技能培训等。
3. 继续教育:定期进行营养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学术讲座、临床案例分享、学科研讨等。
六、教学科研1. 科研项目:营养科医师和研究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学科水平,推动学科建设。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之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
4.科室负责人应具备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A】符合“B”,并
1.营养食堂有A级资质证书。
2.医院有肠外营养配置室(可在药学部设置)。
3.科室主任为正高职或担任全国性、省级专科协会的常委。
4.23.1.2
开展临床营养工作。
4.制定食物残渣、餐具清洗消毒贮存的操作标准与程序。
【A】符合“B”,并
有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营养管理进行督导检查,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工作。
4.23.2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治疗需要的膳食。
4.23.2.1
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
4.23.3.1
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接受营养会诊,提供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C】
1.营养医师定期查房,参与临床病历讨论,完成重点患者营养病历记录。
2.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
3.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3.开设健康体检营养咨询服务。
4.23.1.3
营养科(室)建立健全并
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
制度,并对各级人员进行
岗位培训。
【C】
1.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如查房、会诊制度及值班、交接班制度,食品卫生相关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考核制度等。
2.监督指导营养食堂财会和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库房管理制度以及卫生制度等。
【C】
1.有满足营养门诊工作的基本设施。
2.肠内营养配制室具备相应工作条件。
三甲复审:营养科持续改进计划
营养科持续改进计划1、营养食堂A级资质证书的评定。
改进措施:目前济南市该项目审批划归“济南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0531-********)负责,但济南市的评定工作还未开展。
营养食堂投入使用后,根据“A级资质”审批程序,按程序审批。
2、重点病房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
改进措施:目前科室已经制定相关制度和评定方法,由于目前营养科人力和设备不足,只有个别病房相关病人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和评定,该项目有待于下一步开展。
3、肠内营养制剂种类不少于10种。
改进措施:目前院内食字号的肠内营养制剂有:三九:匀浆膳(常规/无糖/肾病/低渗型),全营素(常规型/低渗型),蛋白质粉(精品), 全乳清蛋白质粉及科室自制匀浆膳。
下一步营养科需引进肠内营养大组件:如立适康(029-********高蛋白全营养素、全营养素、480g纤维型匀浆膳、支链氨基酸、乳清蛋白粉)等。
4、重点病房治疗膳食医嘱效果评价制度。
改进措施:①对重点病房病人营养治疗之前进行营养评估,治疗膳食医嘱执行中进行动态营养监测,对营养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②重点病房的治疗膳食医嘱可能改变较快,应有专门负责的护士动态查询,病房的饮食医嘱改动时也需要通知营养科,以便及时调整膳食,对营养科治疗膳食医嘱执行情况也应定期调查。
5、营养科与临床科室的协作机制。
改进措施:①治疗膳食医嘱的执行。
护士负责汇总饮食医嘱,重点病房的膳食医嘱改动需要及时通知营养科。
②如有需要,临床科室可以请营养科会诊,提供饮食医嘱建议和营养治疗方案。
对进行营养治疗的患者,营养医师定期查房,询问患者情况。
③完善电子病历系统,方便营养科查询病人化验记录、查阅病历,以便掌握病情。
④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专科营养门诊。
6、为出院患者提供膳食指导。
改进措施:①对进行营养治疗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膳食指导,建议门诊随访。
②对其他需要膳食指导的患者,科室可请营养科会诊,或建议出院后营养门诊咨询。
icu肠内营养工作自我分析及持续改进计划
icu肠内营养工作自我分析及持续改进计划作为一名ICU护士,肠内营养工作是我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肠内营养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在肠内营养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提高肠内营养的质量和效果,我决定进行自我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计划。
一、自我分析1. 知识储备不足在肠内营养的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对肠内营养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掌握不够充分。
对于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以及营养液的选择和配制等方面,我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2. 操作技能不熟练在肠内营养的输注过程中,我发现在输注速度、输注温度和输注途径等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
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等。
因此,我需要加强对肠内营养输注技能的培训和练习。
3. 观察和评估不足在肠内营养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在观察和评估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和效果方面存在不足。
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或营养不良的风险。
因此,我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4. 沟通和协作不够在肠内营养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在与医生、家属和患者的沟通和协作方面存在不足。
这可能导致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认知不足,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因此,我需要加强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二、持续改进计划1. 加强学习和培训为了提高自己在肠内营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计划参加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课程,如肠内营养研讨会、工作坊等。
同时,我也会阅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2. 提高操作技能为了提高自己在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我计划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课程,如肠内营养输注技术培训等。
同时,我也会在日常工作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操作熟练度。
3. 加强观察和评估为了提高自己在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观察和评估能力,我计划制定详细的观察和评估计划,如制定肠内营养监测表等。
同时,我也会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临床科室营养工作制度范本
临床科室营养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患者营养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营养管理办法》和我国临床营养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营养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营养医师、护士长及营养师组成。
营养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营养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营养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本科室营养工作现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
3. 营养管理小组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营养治疗工作。
三、营养评估与诊断1. 营养评估与诊断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营养评估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况评估、营养需求量评估等。
2. 营养诊断应根据营养评估结果确定,包括营养不足、营养过度、营养相关疾病等。
3. 营养诊断应由营养医师或营养师提出,并与临床医师共同商讨,制定营养治疗方案。
四、营养治疗与监测1. 营养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营养诊断、年龄、体重、身高、病情和治疗需求制定,包括营养剂的选择、用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等。
2. 营养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3. 营养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五、营养护理1. 营养护理工作应由具备营养护理知识的护士负责,包括营养剂的发放、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指导患者饮食等。
2. 营养护理工作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营养剂的安全和有效。
3. 营养护理工作应加强与临床医师、营养师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营养治疗效果。
六、培训与教育1. 科室应定期组织营养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素养。
2. 科室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营养教育,提高患者对营养治疗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3. 科室应积极参与营养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
七、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 科室应建立营养工作质量控制制度,确保营养治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临床营养科半年工作总结
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营养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患者提供专业营养治疗和指导的重要职责。
在过去半年里,临床营养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专业水平(1)开展营养诊疗技术培训,提高科室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业务交流等形式,提高科室医护人员对营养诊疗技术的掌握程度。
(2)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拓展科室影响力。
参加全国营养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经验,提升科室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2.优化营养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营养支持。
(2)加强营养干预,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
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评估和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1)加强医患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
(2)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4.加强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1)规范科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科室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科室整体素质。
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工作亮点1.成立营养诊疗小组,提高诊疗水平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临床营养科成立营养诊疗小组,由资深营养师和医生组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营养诊疗服务。
2.开展营养知识普及活动,提高患者认知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定期发布营养知识,提高患者对营养治疗的认知水平。
3.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诊疗效果临床营养科与各临床科室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营养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工作展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临床营养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科室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营养治疗服务。
1.继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科室核心竞争力。
临床营养管理制度模板
临床营养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临床营养管理,提高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疾病康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临床营养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营养评估、营养治疗、营养支持、营养教育等。
1.3 本院临床营养科负责全院临床营养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确保临床营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营养评估与营养诊断2.1 临床营养科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况评定等,为营养治疗提供依据。
2.2 营养评估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格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时可邀请营养师参与。
2.3 营养诊断应根据营养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病情、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确定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营养治疗目标。
三、营养治疗与营养支持3.1 临床营养科应根据营养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包括营养配方、饮食指导、营养支持措施等。
3.2 营养治疗方案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制定,并经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审核批准。
3.3 临床营养科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
3.4 营养支持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格的医护人员进行,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地接受营养支持。
四、营养教育与培训4.1 临床营养科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营养教育与培训,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4.2 临床营养科应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营养意识。
4.3 临床营养科应根据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营养知识教育和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1 临床营养科应建立和完善临床营养工作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临床营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
5.2 临床营养科应定期对临床营养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5.3 临床营养科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行业的最新规定,及时更新临床营养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四)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整治力度。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中,工区始终认真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日常性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同时顺利完成公司组织的XX年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
截止日前,工区先后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1次,查出事故隐患点22处,均进行了闭环处理。
通过检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区的安全生产基础。
(二)顺利完成保电专项工作。
本年度工区共进行专项保电工作10次,累计保电天数达到90余天,通过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春节保电、国庆保电、七一保电、特高压投送电保电、500kv沁博线保电等一批重要节假日的保电工作。
(四)工作票统计及其他工作情况。
截止11月15日,我工区连续实现安全生产1780天;全年共办理工作票50张,其中第一种工作票24张,含基建单位8张;第二种工作票26张。
工作票合格率100%,执行情况较好。
全年工区所辖线路跳闸次数共计0次,线路跳闸率为0次/(百公里·年)。
(四)安环体系标准化建设本年度在公司统一的部署下,工区积极参与安环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先后派员参加安环体系标准化培训2次,迎接公司开展安环体系内审工作三次,先后审查出问题共计20余处,先后进行了闭环整改。
截止日前,工区已初步建立起了标准化安环工作体系,在今后工作中,工区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努力确保体系工作符合外审相关要求。
(五)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临床营养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临床营养管理制度汇编范文临床营养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和目的临床营养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提供科学和规范的临床营养管理指导,确保患者获得合适的营养支持,提高治疗效果。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临床营养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医疗机构内的医生、营养师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章:临床营养评估2.1 临床营养评估的目的通过临床营养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
2.2 临床营养评估的内容2.2.1 饮食调查了解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每日饮食种类、量和频率。
2.2.2 体格检查通过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身体组成和营养状况。
2.2.3 实验室检查通过化验血液、尿液等样本,评估患者的营养代谢和器官功能。
2.2.4 病史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手术史和当前病情,为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章:临床营养支持方案制定3.1 临床营养支持方案的原则3.1.1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疾病类型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3.1.2 科学性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指南,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3.1.3 安全性确保营养支持方案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 营养支持方案的内容3.2.1 能量摄入根据患者的能量消耗和病情,制定合适的能量摄入目标。
3.2.2 蛋白质摄入根据患者的氮平衡和肌肉质量,制定合适的蛋白质摄入目标。
3.2.3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调整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
3.2.4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根据患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情况,制定合适的摄入目标。
3.2.5 膳食纤维摄入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和病情,制定合适的膳食纤维摄入目标。
第四章:临床营养实施与监测4.1 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根据患者的能够耐受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包括口服、经鼻胃管或经静脉。
4.2 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营养指标变化,根据需要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医院临床营养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营养管理制度医院内的临床营养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评估: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初步的营养评估,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肌肉质量、膳食调查和病史调查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营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营养治疗方案。
2. 营养治疗:根据营养评估的结果,医院营养师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包括膳食调整、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营养支持等。
同时,营养师还会进行定期的跟踪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营养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3. 营养支持团队:医院通常会建立专门的营养支持团队,由营养师、医生、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共同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营养支持服务,并协助医疗团队制定相关的营养治疗方案。
4. 营养教育:营养教育是临床营养管理制度中很重要的一环,医院会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营养知识培训,包括膳食营养、饮食习惯、饮食禁忌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营养治疗方案。
5. 营养监测和管理:医院还会建立营养监测系统,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包括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肌肉质量等。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保障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医院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还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营养知识的不断更新,临床营养管理制度也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患者群体的营养需求和医疗服务的需求。
在建立和完善临床营养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医院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营养师团队建设:医院应该注重营养师团队的建设,培养专业的营养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营养支持服务。
2. 营养评估工具:医院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评估工具,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营养教育政策: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营养教育政策,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营养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营养治疗方案。
膳食医嘱执行及效果评价、持续改进制度
膳食医嘱执行及效果评价、持续改进制度
I目的
规范临床营养管理,保障临床营养支持效果。
Il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临床营养科。
Ill制度
一、营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以及个体情况,负责制定营
养治疗方案,由病区主管医师代开具营养治疗医嘱,审核膳食医嘱。
二、营养师根据治疗膳食医嘱编制治疗膳食食谱,并指导营养厨师按要求配制。
三、营养护士负责汇总肠内营养治疗医嘱,并按营养治疗医嘱要求配制肠内营养制剂,并录入医院收费系统,
四、配餐员和营养护士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治疗膳食和肠内营养制剂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分发。
五、营养(医)师应定期查房,及时了解患者使用治疗膳食和肠内营养制剂的情况,确保营养治疗医嘱的有效执行。
六、患者若拒绝接受医院提供的营养治疗方案,主管医师应进行
风险告知并记录于病程。
责任护士负责验收患者自行安排的
膳食,并向主管医师及时反馈。
七、营养(医)师每周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
八、持续改进:对效果评价中的不足部分进行持续改进,有记录。
IV参考依据
1.《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营养科分册(试行)(2010版)》
3.《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营养科分册(试行)(2010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执行膳食医嘱。
【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
1.查看临床科室(2个)相关疾病的膳食医嘱。
2.医院制订的膳食医嘱执行路径(查看糖尿病、高血压的)。3.查看相关评价报告。
【B】符合“C”,并
有完整明晰的膳食医嘱执行路径。
【访谈调查】询问临床医师(1名),了解对膳食医嘱执行路径的知晓度,知晓率100%。
4.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
1.医院制订的营养医师定期查房,参与临床病历讨论制度。
2.查看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营养会诊的记录(1例)。
3.查看为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制订的营养支持方案(1例)。
4.查看重点患者营养病历记录(1例)。
【B】符合“C”,并
2.有独特的治疗膳食种类及制备技术。
【跟踪核实】从科室定期对“应用原则”效果的评价报告中,抽取对住院患者各类膳食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项),评价是否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是否有改进效果评估。
【现场核查】核查所提供的独特治疗膳食种类及相关制备技术。
4.23.2.2
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执行膳食医嘱。
4.23.4.1
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病情治疗需要的膳食;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80%以上。
【C】
1.能提供各种诊断及治疗膳食服务。
2.对有诊疗特殊需要的患者提供诊断膳食、治疗膳食等服务。
3.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
4.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
5.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
6.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
【C】
1.科室有质量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
2.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
【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
1.医院组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文件,明确组成人员、工作职责。
2.抽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订的工作计划与工作记录。
3.科室质量评价指标与开展质量与安全评价记录。(结合4.5.7.1的内容进行考核)
二十三、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4.23.1营养科(室)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由有资质的人员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23.1.1
设营养科(室),并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
4.23.2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治疗需要的膳食。营养科
4.23.2.1
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
【C】
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
【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
1.查看制订的“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以下简称“应用原则”)。
2.科室工作人员一览表(专业、技术职称、执业资质、从事专业年限);
3.科室内部设置一览表。
4.医院制订的营养科(室)各岗位职责与资质要求。
5.相关培训资料。
【B】符合“C”,并
1.营养科设有营养门诊、营养代谢实验室(可在检验科内设置)、治疗膳食配置室、肠内营养配置室。
2.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1∶200。
3.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60%。
【跟踪核实】从科室召开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座谈会的资料中,抽取汇总的意见与建议(1条)追踪其落实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场核查】抽查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定餐情况(1天),治疗膳食就餐率≥60%。
【A】符合“B”,并
1.有持续性的改进措施。
2.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就餐率≥80%。
4.制定食物残渣、餐具清洗消毒储存的操作标准与程序。
【现场核查】
1.核查食品配送保温设施是否达到相关要求。
2.核查餐具清理与消毒效果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3.核查食物残渣的处理情况,符合有关规定。
【A】符合“B”,并
有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营养管理进行督导检查,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工作。
【跟踪核实】从职能部门检查记录中,抽取所提出的整改意见(1条),追踪督促整改、整改效果复核的情况。评价整改的效果是否达到目的。
4.23.3.1
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接受营养会诊,提供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
【C】
1.营养医师定期查房,参与临床病历讨论,完成重点患者营养病历记录。
2.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
3.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C】
1.设置营养科(室)。
2.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
3.营养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
4.营养护士具有执业护士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
5.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6.各级各类人员熟悉并履行本岗位职责。
【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
1.查看医院设置营养科(室)相关文件
【B】符合“C”,并
1.营养门诊每周不少于5个单元。
2.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种类不少于10种。
【现场核查】
1.核查营养门诊排班表及接诊患者登记本。
2.核查肠内营养配置室,其工作条件符合相关要求。3.核查治疗膳食配制场地与设施设备。
【A】符合“B”,并
1.开设社区营养门诊。
2.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专科营养门诊。
2.医院有肠外营养配置室(可在药学部设置)。
3.科室主任为正高职或担任全国性、省级专科协会的常委。
【现场核查】
1.核查营养食堂有A级资质证书。
2.核查肠外营养配置室及相关的工作记录。
3.核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职称,及是否担任省级及以上专科协会常委。
4.23.1.2
开展临床营养工作。
【C】
1.有满足营养门诊工作的基本设施。
【现场核查】抽查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定餐情况(1天),治疗膳食就餐率≥80%。
4.23.5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的监控管理,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
4.23.5.1
科室有质量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
【B】符合“C”,并
科室能运用适宜的评价方式与质量管理工具,定期评价营养管理工作,对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进行追踪评价。
【跟踪核实】科室提供案例说明,科室运用适宜的评价方式与质量管理工具,定期评价营养管理工作。
【A】符合“B”,并
根据评价情况,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各科室和患者对营养工作满意度高。
【现场核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测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各10名)对营养科工作满意度,满意率≥90%。
3.查看对外包服务供应商资质审查资料。
4.查看营养食堂食品操作(准备、处理、储存、运送)标准与程序。
5.有关监督机构对营养食堂场所卫生条件的评估报告。
6.相关培训资料
【B】符合“C”,并
1.制定食品操作(准备、处理、储存、运送)标准与程序。
2.配送食品有保温措施,在盛装后能在40分钟内送至病房。
3.若用统一餐具,能在患者用餐后30分钟内回收餐具撤离病房。
有营养科与临床各科的协作机制。
【跟踪核实】科室提供案例说明,科室与临床各科协作,提高对患者营养支持能力与水平,取得一定效果。
【A】符合“B”,并
有重点病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现场核查】抽查重点病区(1个),核查对患者营养风险进行筛查的效果。
4.23.4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营养科
3.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50%,有完整的人才梯队。
4.科室负责人应具备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现场核查】
1.核查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数之比≥1:200;营养医师占科室专业人员比例≥50%。
2.核查科主任的技术职称与专业学历。
【A】符合“B”,并
1.营养食堂有A级资质证书。
2.肠内营养配制室具备相应工作条件。
3.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
4.治疗膳食配制部门按操作区配备基本使用设备。
【查阅资料】(时限为1个年度)
1.查看营养门诊工作室设施一览表。
2.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工作手册、记录。
3.治疗膳食配制部门分区示意图,及设施设备一览表。
4.肠内营养制剂品种清单。
2.查看编印的“应用原则”指导手册。
1.科室定期对“应用原则”效果的评价。
【B】符合“C”,并
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手册,并落实。
【现场核查】抽查2个病区向患者免费发放的“应用原则”指导手册。
【A】符合“B”,并
1.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效果评价,并持续改进。
3.开设健康体检营养咨询服务。
【跟踪核实】
1.核实社区营养门诊情况。
2.了解专科营养门诊情况。
3.了解健康体检营养咨询服务的情况。追踪以上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与质量,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4.23.1.3
营养科(室)建立健全并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制度,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C】
1.各项规章制度齐全。
2.监督指导营养食堂财会和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库房管理制度以及卫生制度等。
3.若是外包服务,医院则需确认供应商生产、运输及院内分送场所的设施与卫生条件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规要求。
4.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