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研究

合集下载

广州产业园区市场分析报告

广州产业园区市场分析报告

广州产业园区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产业园区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广州产业园区的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产业园区的概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产业分布情况。

通过对产业园区市场前景展望、竞争分析和发展建议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涵盖以下内容:- 2.1 广州产业园区概况- 2.2 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2.3 产业园区主要产业分布- 3.1 产业园区市场前景展望- 3.2 产业园区市场竞争分析- 3.3 产业园区市场发展建议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广州产业园区的市场情况、发展历程、产业分布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分析,同时也提供了相关的发展建议,使得文章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和信息框架。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广州产业园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全面了解产业园区的概况、发展历程和主要产业分布情况。

通过对产业园区市场前景、竞争分析和发展建议的探讨,旨在为相关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推动广州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更多关注产业园区发展的人士提供有益的信息和见解,为推动广州产业园区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做出贡献。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广州产业园区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产业园区在广州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园区在吸引和扶持各类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此,产业园区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强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希望本报告对广州产业园区市场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2.正文2.1 广州产业园区概况广州产业园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市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区域。

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二寒假测试政治试卷

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二寒假测试政治试卷

本溪高中高二寒假测试——政治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本溪市高级中学一一孙静一、最佳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1. 网络团购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将有相同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向供应商进行大宗购买的行为。

团购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购物方式,从数码产品到服装美食……,网络团购最让人动心的是实惠的价格。

在这里,团购价是货币执行职能的表现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D.交换手段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3. 近年来,江苏企业兼并重组亮点纷呈,实现了优势企业低成本、高效率扩张,被兼并企业也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兼并重组有利于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③保证企业获得高额利润④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4.“任何消费潮流的变化,实质上反映的都是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

”这说明A.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B.只要消费热点出现就能推动产业发展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D.新的消费需求对一个产业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5.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正式设立,中国企业迈出国门又前进了一步。

这表明我国①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②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④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7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是①工资收入提高②生产供给增加③消费需求增加④劳动需求增加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中及机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中及机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中及机制分析牛艳华,许学强(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摘要:文章通过对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地域及行业集散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此期间,广东省工业及第三产业均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区集中,而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工业和第三产业在行业分布上也呈现向少数行业集中的趋势。

作者认为,产业基础、市场竞争和集聚效益是广东省90年代以来产业集中的主要形成机制,并提出一方面应鼓励竞争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向珠江三角洲优势区集中,同时引导部分区位弹性较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产业向粤北、粤西等边缘区适度转移分散,缓解中心区与边缘区之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局势。

关 键 词:产业集中;机制分析;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5)04Ο0039Ο04收稿日期:2004-10-20;修回日期:2005-03-28作者简介:牛艳华(1978-),女,河南许昌市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研究,(E -mail )yanhuaniu @sina.com ,eep02nyh @ 。

1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产业集中和分散现象贯穿于城市———区域成长的整个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背景条件下,性质各异的产业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集散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优惠的开放投资政策,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成为港澳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及粤北几个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的经济区域。

对此诸学者从广东省经济地域差异[1]、珠三角与周围地区发展的关系[2]、珠三角经济区城市之间的竞争[3]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广东省区域产业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其原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很多外商纷纷移师北上;而长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区的迅速壮大也使广东省日益感到竞争的危机;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其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胡琼琼 张 谦◆摘要: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从掌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最后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制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使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契机来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前言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

珠三角地区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

2019年,广东实现GDP10.77万亿,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排名全国第1,连续25年占全国GDP比重超1/10。

从9个城市GDP来看,近五年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个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9年实现GDP总额8.69万亿,占广东省GDP比重80.71%,占粤港澳大湾区11城GDP比重74.62%,分别提高了1.55和0.75个百分点。

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但突出了制造业的调整,使制造业从传统的中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除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广州、深圳作为大湾区的两个核心城市,从经济规模看,广深两地相当,但在具体产业结构分布上差异明显,存在很大产业结构转型空间和优化可行性。

以2019年为例,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分析得出:地区年末常住人口(万)年末就业人员(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万元)广州1530.591125.89156427.41251.376454.0016923.22深圳1343.881283.37203489.0225.19510495.8416406.06差距(约)187157470622264042517两地人力资源均未开发充分,深圳在人均产值上稍高于广州。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竹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竹产业发展战略

2021年12月Dec.2021第45卷第6期Vol.45,No.6热带农业工程TROPICAL AGRICULTURAL ENCINEERING基于SWOT 分析的广东省竹产业发展战略①李文珊1,2)②熊瑞权1,2)林群1,2)(1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640;2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广东是中国重要的竹产区,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采用SWOT 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4个方面对广东竹产业进行系统剖析,最终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科学编制竹产业发展规划、做大一产加强生产经营能力、做强二产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做优三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竹产业;SWOT 分析;发展对策;广东中图分类号F326The Bamboo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inGuangdongLI Wenshan 1,2)XIONG Ruiquan 1,2)LIN Qun 1,2)(1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it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Co.,Ltd.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2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South China Urban Agricultural Key Laborator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Abstract Guangdong is an important bamboo producing area in China,the bamboo seed resources,bam ‐boo forest area,bamboo accumulation and output all ranking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country.The bamboo in ‐dustry in Guangdong was analyzed from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by SWOT analysis metho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speeding up the scientific preparation of bamboo industry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capacity,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the "double cycle"development pattern,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one,two and three industries.Keywords bamboo industry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Guangdong竹子具有一次种植,多年采收且用途广泛的特性,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增加林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增强环保意识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增强环保意识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增强环保意识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统筹、减污降碳协同,高水平建设生态之城。

一、“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广州市将进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巩固提升城市发展位势的关键阶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大机遇。

新理念引领:“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为建设美丽广州指明了方向。

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明确了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倒逼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实现低碳转型,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加速形成,为广州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力量源泉。

新阶段启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良好基础及外在激活力逐步增强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产业技术创新变革,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将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新手段、新模式,为实现智慧环保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时期,广州将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城市更新中严格落实“三线”和绿线等刚性管控要求,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协调区的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生态保护要求开展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城市生态格局和生态功能的优化,环境基础设施将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将得到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迎来新的机遇。

新格局构建: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大环保格局”的加速形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重大契机。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广州市正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引领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

2023年7月第26卷第13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l.,2023Vol.26,No.13资时降低新兴产业的准入门槛。

同时,新兴产业风险依然存在,如果技术周期预计错误,将会误入技术陷阱,导致产业夭折。

因此,要引导新兴产业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此外,相比房价提升而对科技人才集聚产生的推力作用,区域工资水平上涨对科技人才的拉力作用更为显著[4]。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引进资金投入,加强城市经营管理,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生活工作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1]杨靖雯.南充绿色经济发展策略[J].中国外资,2022(12):58-60.[2]周超.经济增长、市场化程度与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差异[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2):117-120.[3]缪凯,许敏.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8):102-104.[4]王高峰,杨浩东.区域居民购房能力与科技人才集聚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40(6):1001-1013.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蒋永宏,王 玲(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6)[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为中山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山市如何在湾区空间格局下谋求产业协同发展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论文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研究基石,结合中山市在湾区中的经济地位、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等现实条件,对中山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山市在湾区中的城市定位、“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定位分别进行了研究。

提出中山市应立足于大湾区全域进行产业布局;承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中山市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等建议。

[关键词]核心产业;边缘产业;产业升级;产业协同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44[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152-040 引 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山市开始进入对接湾区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期。

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在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方面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研究产业布局指导海洋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结合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实情况,针对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提出促进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对策,并对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对策;广东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速高于GDP增速。

但是,在面对海洋经济进入转型期的阶段,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跟不上产业转移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扎实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海洋资源具有整体性、流动性和使用多样性等特点。

需要将海洋资源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整合,内外联动,使之分布合理,体现出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结构优势。

一、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分布特点(一)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其区位优势突出、港口资源良好、海洋资源丰富、产业竞争力强。

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对海洋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比全省生产总值增幅高3.8个百分点,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均上一个台阶,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潜力也很突出。

2004年广东省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41:40,2010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2.8:44.6:52.6,2011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5.0:49.8:45.2,海洋经济已经实现了由过去的以渔为主,向二、三产业并举的重要转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的后劲更足。

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

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

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土空间优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国土空间资源的利用和规划变得尤为关键。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如何实现国土空间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规划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涉及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还关乎到城市的发展格局、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持续健康。

而三生空间概念的提出,则是为了在国土空间的规划中更加充分地考虑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需求,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国土空间优化对于三生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目前社会急需深入探讨的话题之一。

1.2 研究意义三生空间是指生产生活空间、生态环境空间和人居空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土空间的不断开发利用,三生空间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进行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三生空间优化可以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在有限的国土空间内实现生产、生态和人居空间的协调发展,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优化三生空间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可以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研究三生空间优化还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和管理三生空间,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也是三生空间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国土空间优化对三生空间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地、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基于GIS的分析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基于GIS的分析
NDUS T RI E S
广东省产 业结构 的空 间格局 基 于GI S 的分 析
◎ 杨 林 贾绳Biblioteka 之 摘要 :本 文运 用地 理 信 息 系统 技 术 与产 业 比较 集 中系数 的 方 法讨论 分 析 了广 东
省产业 结构 空间数 据 以及 产业布 局 的演变历程 ,总结 出多个 变化特 点。最后 结合 当地 实
( 三) 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粤 东地 区 比较 优 势 的产业 是 电力 、热
粤 东地区第一产业 主要是 以加快农 力 生产 和供 应业 。因此 应依 据 当地优 势 , 业产业化为 目标 , 具体要利用当地优势资 设 立粤东 为 全省重 要 的能源 基地 ,大力 发 展能源工业 。另外 , 也应依靠粤东临海的 还 要 自主 开 发 或 引进 先 进 农 业 机 械 和技 地 理位置 ,大力 发展 临港工业 。
山区林 业产 品与 小农 业 产 品向珠 三 角甚至 布点 生态 发展 区 。培 育发 展新 电子 、新材 北部湖南等省销售 的渠道 。 料 、新能 源 、新 医药 等新 型产业 。
( 二) 错位发展 第二产业
从图1 2 可 以看 出 ,目前 珠 三角第 二 产 象 也 比较严 重 。比较典 型 的是 ,计 算 机 、
1 2 2 j 《 城市 观察》 2 o 1 3 年第5 期
U/ bar 7 I ns i gh t No 5, 201 3


NDUSTRI ES
力发 展小 农业 、林 业 、牧 业 。对 于 珠海 、
制造业 为 核心 的先进 制造 业 ,深莞 惠 经济
中山等市 , 也可适 当加强渔业发展 。而广 圈应 重点发 展 以战略 性新兴 产业 为核 心 的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及对标分析课件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及对标分析课件

16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上市公司
深圳上市公司数量上占湾区首位
广东省共计有507家上市公司,其中超 八成上市公司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9 个城市,累计448家。从上市公司数量 来看,深圳居首,共计243家,拥有腾 讯、比亚迪、万科等知名公司;广州次 之,累计85家;佛山排名第三,共有 29家上市公司。 (注:香港、澳门未列入)
8000
门土地面积最少。 6000
大湾区土地面积共5.65万平
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
4000
的6%。
2000
0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15000.0
12000.0 9504.0 7434.0
3875.0 2465.0 1997.0 1784.0 1711.0 1104.4 33.0
香港、深圳、广州资金总量位居前列
从资金总量来看,香港以10 万亿元的资金总量位居首 位,占整个大湾区资金总量 的37.6%。 深圳以6.4万亿元的资金总 量位居第二。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资金总量(单位:万亿元)
12 10
10
8 6.4
6 4.75
4
2
1.33 1.2
0.72 0.6
0.5
0.5
30.0
0.667
48.0
1.955
14.0
0.189
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规划之空间结构规划图
8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格局
湾区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分工合作形成现有的紧密合作的经贸格局
综合来看,“广州-深圳-香港” 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 脊梁,而广佛同城、深莞惠一体 化、深汕合作、港珠澳的联通, 都是围绕这个湾区展开。广州是 华南区中心拥有厚重的岭南文化;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代表 先进文明;深圳是中国金融科创 中心,加之其民营、制造和高创 能力突出,连接周边东莞、惠州、 中山、江门湾区制造业等基地, 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2.18•【文号】•【施行日期】2019.02.18•【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2月18日)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三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第二节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第三节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第四章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第一节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第二节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第三节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第五章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第一节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节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第三节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第四节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第六章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二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第七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打造生态防护屏障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第三节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第八章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第一节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第二节共建人文湾区第三节构筑休闲湾区第四节拓展就业创业空间第五节塑造健康湾区第六节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第九章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第一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第二节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第三节携手扩大对外开放第十章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第一节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第二节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第三节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第四节发展特色合作平台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推动重点工作第三节防范化解风险第四节扩大社会参与前言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1) 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推动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1) 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推动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06March 2021 /广东经济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张浩良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突破了按地理区位简单划分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的传统思维,勾勒出广东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新蓝图。

横贯东西两翼地区和珠三角沿海地区的广东沿海经济带(以下简称“沿海经济带”),包括除佛山、肇庆以外的珠三角沿海7市和东西两翼7市,其以占全省46.9%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82.2%的经济总量,投资规模占全省比重也高达77.6%,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投资作为最“能动”的因素,既是现实需求,亦为转化潜在供给创造条件,将对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①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是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一)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通道,“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前四年GDP分别年均实际增长13.4%、9.9%和7.1%。

自2009年起投资已成为沿海经济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除了2011年、2018年,其他年份沿海经济带投资实际增速均高于GDP实际增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托底”作用较为突出。

2011-2019年,按累计法计算,扣除价格因素后沿海经济带投资完成额年均实际增长13.9%,而同期GDP年均实际增长8.6%。

“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沿海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投资发挥“稳定器”作用。

图1 2000年以来沿海经济带投资与经济增长轨迹注:关于沿海经济带投资实际增速的折算,考虑到仅广州市公布了历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其他14市暂用全省历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予以替代。

(二)投资作为缩小内部差异的“收敛器”沿海经济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较突出,平均水平掩盖了部分欠发达地区,东西两翼远未达到珠三角沿海地区发展水平。

新模式、新形势、新路径——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思考

新模式、新形势、新路径——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思考

新模式、新形势、新路径——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思考发布时间:2021-11-30T06:01:56.628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潘卓鸿,曾永辉[导读] 国土空间规划最早出现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潘卓鸿,曾永辉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区域规划所广东东莞 523000国土空间规划最早出现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开发管制边界,落实用途管制”,以及“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随后在2014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要求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期间,经历了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2018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成立自然资源部,负责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并实施监督。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自此,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目标以及体系逐步清晰。

目前,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启动相关前期工作。

本文结合东莞实际情况,提出对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一、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模式转型迈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国内外形势发生剧烈变化。

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红利的退潮,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彻底跌入低增长区,各地的保守政党、民粹主义逐渐抬头,人类社会似乎再次陷入零和博弈、存量争夺的“马尔萨斯陷阱[1]”。

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西方国家不允许我国再走高消费、高消耗的“美欧老路[2]”。

而事实上,我国在过去快速发展的40余年间,过度消费、产能过剩、生态污染等现象依然严重,城市与城市之间无序竞争、资源内耗的情况仍在加剧。

《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

《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

2010-04-27 16:58:05来源:浏览次数:1681导读:统筹规划全省产业转移成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促进广东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顺利进行,合理规划全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全面提升,特制定本规划。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发展格局。

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对实体经济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广东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的巨大压力。

统筹规划全省产业转移成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促进广东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顺利进行,合理规划全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全面提升,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的范围是广东省全境,规划期限至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全省今后一个时期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工作。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包括搭建“山洽会”平台,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成立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

2008年5月24日,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规划引导,要求省经贸委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全省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集中发展。

2008年8月通过评审最终确定由省社科院作为规划编制单位,共同研究编制《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产业结构分析

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产业结构分析

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产业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一直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非常关注的话题。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产业结构也产生了新的研究和思考。

本文将分析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并探讨对此的应对之策。

一. 空间格局1. 欧美将失去主导地位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欧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

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因此,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

2. 崛起的城市将推动经济增长目前,大部分经济增长和财富都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城市中。

例如,旧金山湾区是美国科技产业的中心,伦敦是英国的金融中心。

随着亚洲的快速城市化,更多的城市将会崛起并推动经济增长。

3. 长三角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心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制造业中心。

长三角地区未来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心,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二. 产业结构1. 服务业的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和城市化,各国的服务业将逐渐增长。

例如,随着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层的壮大,酒店和旅游业将增长迅速。

此外,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基于服务提供商业模式的新兴行业也将蓬勃发展。

2. 环保产业的兴起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各国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因此,环保产业将成为未来很重要的产业。

随着环境质量和法律法规的不断提高,绿色能源和清洁技术产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政府和市场支持。

3. 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产业也将得到发展,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产业。

各国政府应该适时投入资金,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便这些新兴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 应对之策1. 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中,生产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

《广东经济》2021年征稿启事

《广东经济》2021年征稿启事

《广东经济》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国资委指导的智库类媒体。

《广东经济》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新型智库,高端权威,以专业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为广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为丰富稿件来源,《广东经济》现面向社会各界征文,期待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一、征稿内容(题目自拟,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双循环”新格局】(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关政策解读(2)新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机遇与策略研究(3)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如何联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4)探索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下确保我国经济循环畅通高效的新路径(5)广东省构建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探究省内区域化扩大内需、扩大开放的相关措施(6)双循环背景下,广东省经济特区如何更好地做好“一带一路”的建设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1)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中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思路(2)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模式(3)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具体规划举措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4)如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发展【香港、澳门与内地的产业合作】(1)将香港创新科技产业项目(如环保科技)引入内地,共推两岸经济互利发展的前景展望(2)香港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大量专业人才对于内地知识产权贸易发展的借鉴作用(3)内地与澳门在重大活动合作、文化旅游交流、重要品牌打造、携手共推文化和旅游走出去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广东国资国企改革】(1)广东坚持创新发展,提升国企发展质量相关研究(2)探索省国资国企改革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改革纵深推进(3)省属国企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行动举措及经典案例(4)广东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加快机制转换【区域经济发展】(1)广东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2)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助推广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3)广东坚持积极发挥制造业和园区集聚优势,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创新】(1)价值链对于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意《广东经济》2021年征稿启事96January 2021 / 广东经济义及影响(2)如何通过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供应链组成现代产业体系,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做支撑(3)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探析(4)各地市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实践探索、案例经验分析(5)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的数字技术在数字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与融合【“1+20”战略性产业集群】(1)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等)(2)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如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区块链与电子信息集群等)(3)“1+20”战略性产业集群相关政策解读(4)“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总体情况、发展目标、重点工程和发展措施【智能制造】(1)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新兴信息技术发展助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如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3)智能制造的内涵、发展现状和基本范式研究(4)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实体经济融合发展(5)广东智能制造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发展路径【新材料/新能源】(1)新兴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转型之路(3)广东省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链布局与未来发展趋势【数字经济】(1)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在抗疫和恢复经济方面的建设经验、做法以及发展前景分析(2)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对企业生产核心环节、生产过程管理、企业外部的影响(3)物联网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应用分析(4)全球疫情下数字经济如何打破地域界限,加速全球数字化发展(5)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模式【文旅文化】(1)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相关研究(2)利用好互联网渠道,结合广东各地特色做好文旅融合活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3)破除地理空间、受众人群等文化壁垒,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传播形式二、征稿说明1.征稿时间:常年征稿2.稿件要求:(1)来稿应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价值,有独立且创新见解的研究成果或具有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的评论型、分析型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林锦凤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迅猛增长,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的考察,对其三大产业发展演变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和动因分析,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该地区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进;城市化改革开放三十年,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产业经济的发展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的总结,并且回顾在这过程中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对地区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并指出在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益于珠三角未来的产业调整方向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对珠江三角洲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1994年广东省政府界定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和惠州市的惠城、惠阳、惠东、博罗、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这也就是常说的“小珠三角”。

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不少的学者都逐步认为,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和澳门,从地理位置来看,应该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能把香港和澳门排除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外,而应该把香港和澳门融入珠江三角洲,这样包含了香港和澳门的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面积为42695平方公里,这就是“大珠三角”。

本文章中所研究的就是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演进2.1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形态珠三角位于广东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平原。

这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农作物可全年生长。

加之河网密布,水运方便,灌溉水源充足,使三角洲具有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

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

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

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余华荣;曹阳;周灿芳;刘序;雷百战【摘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作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的有益实践.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产业融合和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农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分析休闲农业旅游融合的动力、过程、效果,分析广东农旅产业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合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3)012【总页数】7页(P186-192)【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现代农业转型【作者】余华荣;曹阳;周灿芳;刘序;雷百战【作者单位】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3.3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技术产业领域[1]。

一些西方国家在技术革命驱使下出现了产业融合,进而开始对产业融合理论展开研究。

目前产业融合远不限于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向传统化、自然化和生态化转变,休闲旅游与现代农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延伸融合形成了休闲农业旅游这一新型业态。

休闲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已经成为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作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2],也是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的有益实践。

我国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

2001年,农业旅游首次被正式提出,与工业旅游一并被国家旅游局列为 2001年的旅游工作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2期2017年4月地域研究与开发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ol.36 No.2Apr. 2017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研究赖文凤,I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摘要:以广东省的市域为经济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密度分析法,对1994一2015年广东省产业结构发 展水平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广东省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圈,周边城市为第 二产业外圈,并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圈层式空间格局。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落后。

全省 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比较高,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聚集特征明显,高-高区域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低-低区域主要分 布在其他地区,有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异质性。

关键词: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产业空间结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广东省中图分类号:H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7)02-0029-06〇引言产业空间结构是指各产业的生产力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1]。

具体来讲,它是指各产业的生产能力 和其他要素相结合的情况,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 发展规模和水平。

通过研究产业空间结构,解决要素和 资源的空间分布、配置问题,处理好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广东 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城 乡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着力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新格局。

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演 变特征,一方面可以满足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空间的 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制定区域政策,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广东省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

早期关于产业空间结构的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 论[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3]、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4]。

而近年来,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以及 空间统计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统计软件如Arc G IS,GeoDa逐渐成为目前分析产业的空间结构更有效、直观 的方法。

目前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密度分 析法,也就是传统的分析方法与空间统计软件相结合,将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地图上描绘出来。

武江民等通过三角形图表法确定三次产业结构在某地 是否占据优势,再结合ArcGIS软件对甘肃省的产业结构 演变进行研究[5]。

杨林等根据广东省19个地市的三次 产业増加值、各行业比较集中系数的不同,运用GIS分 析技术对广东省产业格局进行评价并且提出相关的调 整建议[6]。

高鹏等将辽宁省不同地区22个细分行业的 区位熵与GIS软件结合起来,用以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 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7]。

第二类是通过空间统计软件收稿日期:2016-06-14;修回日期:2017-01-25基金项目: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创新项目(2013001)作者简介:赖文凤(1975-),男,福建龙岩市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空间研究,(E-mail) 1605679803@ 。

计算空间自相关的相关指数来分析不同地区间产业结 构存在的相关性和异质性。

李在军等以江苏省1995, 2000,2005,2010年各县、市产业结构系数为指标,利用 空间自相关性等方法对江苏省县、市的产业空间结构进 行研究[8]。

闫人华等以1975—2010年的县域产业数据 为基础,运用全局Mwan’s /指数和局部关联指数对新疆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格局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分析[9]。

从功能上看,密度分析法可以直观地在地图上展示 各产业在某个区域的分布、变化情况;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则可以把握不同产业在整体或是局部的相似性或者 异质性,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因此,本研究以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为主、密度分析法为辅,对广东省产业空间 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既可以用图像显示广东省产 业空间格局的现状与问题,也可量化分析广东省产业空 间趋同与分异的特征。

1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指标选取产业空间结构分析指标的选取主要集中在三次产 业分别占总产值的比重[5]、不同产业产值[6'1(3]、产业结构 系数[7_9]、不同产业的就业密度(就业岗位)[11]。

以上指 标均以配第-克拉克定理为理论依据,用来说明经济发 展过程中主导产业由农业逐渐向工业、第三产业转移的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系数是单一指标,能准确 反映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而其他3个指标有3个或多个 数值,在进行相关分析时缺乏简洁与概括能力。

因此,本研究以单一的产业结构系数为指标,该系数越大,表 示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越高。

具体公式如下:C 二i'G^ + G^)/G。

式中:C为产业结构系数;02为第二产业产值;G3为第三 产业产值;G为GDP。

由于产业结构系数仅能表示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 关系,本研究还将采用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作为辅 助指标,分析广东省三次产业的时空演变。

• 30 •地域研究与开发第36卷1.2数据来源采用1994一2015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三次产业 产值和总产值数据,以三次产业占比和产业结构系数为 指标进行研究。

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广东统计年鉴》和各地市的统计年鉴。

1.3研究方法13.1全局莫兰指数(M oran ’s/)[12_13]。

用于反映空间 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观测值整体的相关性和差异程度。

M oran’s/的计算公式为:X-X)(X y-X)/ =1j____________s2X X^°1j式中是区域i的观测值;s2= I为空间单元数量;歹=E是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 素。

选择基于Rook的空间邻接方式,即若区域i与J'属 于邻接关系,则= 1;反之,区域i与不属于邻接关系,贝〔%= 〇。

全局M〇ran ’s/指数的取值范围是[-1,1]。

/>1表示空间正相关,即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高(或 较低)的区域在空间上趋于聚集;/< 1表示空间负相关,即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差 异;/=〇表示空间不相关,即各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1.3.2局部空间自相关[14]。

用来揭示区域局部单元属 性在相邻空间的自相关性。

最常见的Local Moran’s / 指标可用来探索区域单元i和彡间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公式如下:h=Z i X W y Z j。

i式中^是标准化后的观测值,是均值;i,y表示不同 区域单元;是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

本研究将采用 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进行分析。

2广东省产业结构演变分析2.1各地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演变在 ArcGIS 中输人 1994,2001,2008,2015 年广东省各市的三次产业产值占比,将其用柱状图表示,并将占 比最大的产业定义为主导产业,从而对各个城市进行分 类(表1)。

可以看出:(1)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越来越少。

1994年,云浮、汕尾等6个非珠三角城市 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

2001年,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 业的城市仅包括汕尾和阳江。

此后,再没有城市以第一 产业为主导产业。

说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经历了一个 由农业逐渐向非农业产业转移的过程。

(2)以第二产业 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始终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从1994年 开始,无论是珠三角还是粤西、粤东、粤北地区,大部分 城市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说明第二产业在广东省 产业结构发展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

(3)以第三产业 为主导的城市逐渐増多。

1994年,仅有广州、汕头以第 三产业为主导产业。

而到了 2001年,广州、肇庆以及4 个非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

虽然 2008年数量有小幅下降,但2015年増加到包括广州、东 莞等在内的8个城市。

表1 1994,2001,2008,2015年广东省各市主导产业变化情况Tab.l Change in leading industry in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1994,2001,2008 and 2015年份第一产业主导城市第二产业主导城市第三产业主导城市1994云浮、汕尾、河源、清远、肇庆、阳江东莞、中山、佛山、惠州、揭阳、梅州、江门、深圳、湛江、潮州、珠海、茂名、韶关广州、汕头2001汕尾、阳江东莞、中山、云浮、佛山、惠州、揭阳、汕头、江门、深圳、、潮州、珠海、茂名、韶关广州、梅州、河源、清远、湛江、肇庆2008东莞、中山、云浮、佛山、惠州、揭阳、汕头、江门、深圳、潮州、珠海、茂名、韶关、汕尾、阳江、梅州、河源、清远、湛江广州、肇庆2015中山、云浮、佛山、惠州、揭阳、汕头、汕尾、江门、河源、潮州、珠海、肇庆、阳江东莞、广州、梅州、深圳、清远、湛江、茂名、韶关进一步将三次产业中占比大于50%的产业在地图 上标识出来(图1)。

1994年,仅有东莞、深圳、佛山、珠 海4个城市的二产占比大于50%,其他城市虽然一产或 三产占比为三次产业中的最大值,但都达不到50%的水 平。

此时,广东省形成了一个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工业圈。

2001年,所有城市的一产占比均小于50%,而二产 占比大于50%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佛山、中山等6个珠三 角城市,广州的第三产业占比则超过了 50%,广东省开 始形成了以广州的第三产业为圆心,其周围的珠三角城 市为次一级工业圈的产业结构格局。

2008年,广州作为 省内第三产业的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工业圈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二产占比大于50%的城市不仅包括珠三角地 区,也开始向粤北、粤东地区转移,其中清远、河源、韶关 等市的第二产业占比逐渐増大。

到了 2015年,第三产 业格局发生变化,广州市不再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广 东省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呈带状的第三产业 圈,而工业圈逐渐缩小,这是第二产业让位于第三产业 发展的结果。

2.2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广东省目前的产业发展正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 业转移,二三产业的比重占据G D P总值的绝大部分。

因此,采用产业结构系数作为研究指标,先利用全局第2期赖文凤,等: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研究• 31 •□无产业占比大于50%□第二产业占比大于50%■第三产业占比大于50%(a) 1994年(b) 2001年■第三产业占比大于50%(c) 2008年〔d) 2015年图1 1994,2001,2008,2015年广东省各市的三次产业占比大于50%的变化情况Fig.l Change in proportion of industry in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1994,2001,2008 and 2015M〇nm’S/指数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水乎整体的集 聚性,.再菜用此皿散点隱、.I4S.A._集聚图.分析:产业构 局部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