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知识连连串
知识点串联技巧
![知识点串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e36b3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0.png)
知识点串联技巧知识点串联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知识点串联技巧,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一、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是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通过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形成知识框架,从而提高记忆和理解效果。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图表等工具将知识点呈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
二、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串联知识点。
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将学过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通过分析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意义,加深记忆,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三、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将信息以树状结构呈现的方法。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关联性,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区分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关联程度。
四、问题演绎法问题演绎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串联知识点。
可以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串联。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知识,并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
五、综合运用法综合运用法是将学过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串联知识点。
可以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总结:知识点串联技巧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
通过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思维导图法、问题演绎法和综合运用法等各种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巧,并结合多种技巧的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知识点如何串联起来
![知识点如何串联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e17ec3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3.png)
知识点如何串联起来写一篇文章(step by step thinking)文章导引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整理和串联各个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本文将介绍一种逐步思考的方法,帮助我们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连贯的文章。
一、明确主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了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串联知识点。
二、梳理脉络在明确了主题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梳理文章的脉络。
可以将主题分解为几个关键点,每个关键点代表一个知识点。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结构,为后续的内容编写做好准备。
三、确定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每个知识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我们需要确定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相似性、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等进行分组,以便有条理地进行论述。
四、深入解析每个知识点在明确了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后,我们可以逐个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
可以通过举例、引用研究成果或个人经验等方式,向读者展示每个知识点的核心概念、要点和应用方法。
五、提供过渡和连接词在文章中,过渡和连接词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串联知识点,使文章的逻辑更加连贯。
例如,“首先”、“其次”、“然后”等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按照顺序进行论述;“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因果关系;“另外”、“同样”、“相比之下”等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对比和比较。
六、总结归纳当我们解析完所有知识点后,需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
可以简要回顾每个知识点的要点,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
通过总结归纳,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七、给出展望和思考最后,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展望或思考的部分,对主题进行进一步拓展和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或思考点,引发读者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结语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篇连贯的文章。
知识点串联记忆技巧
![知识点串联记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07c74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f.png)
知识点串联记忆技巧对于学习者而言,记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知识的庞大和复杂性,学习者常常感到困惑和压力。
为了有效地记忆知识点并提高学习效果,掌握一些串联记忆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知识点串联记忆技巧。
一、关联记忆法关联记忆法是将不同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联系在一起,以增强记忆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事物间的相关性来激活大脑的记忆能力。
关联的方式可以是形象化的比喻、联想、类比等。
例如,我们要记忆“太阳系行星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几个行星的首字母组成一个新的单词“山地火木土天海”,这样就容易记住它们的顺序了。
二、故事串联法故事串联法是利用故事情节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人类大脑对于故事情节的记忆能力很强,通过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以历史事件为例,比如要记忆中国历史上的“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故事情节:商人周秦汉唐宋明清,三国晋国五朝唐,南北朝隋朝辽金,这样一来,我们通过一个故事就记住了这些历史事件的顺序。
三、图表记忆法图表记忆法是将知识点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出来,利用视觉记忆增强记忆效果。
图表可以是思维导图、时间线、表格等形式,通过整理和归纳知识点,使得学习者容易理解和记忆。
以生物分类为例,我们可以制作一张分类的思维导图,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别的物种逐步展开,形成一个树状图。
通过观察和回顾这张图,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同物种的分类。
四、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通过将知识点与已知的信息进行联想,提高记忆效果。
这种方法利用已经熟知的事物或者概念来帮助记忆新的知识点。
例如,我们要记忆“英国的首都是伦敦”,可以联想伦敦桥、伦敦眼等与伦敦相关的景点,这样就能够更加容易记住英国的首都了。
总结:对于记忆知识点,掌握一些有效的串联记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
![加强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185f94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3.png)
加强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在五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了课文内容、诗词歌赋、语法语段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
本文将就如何加强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进行讨论。
一、加强课文内容的串联与衔接课文内容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
为了加强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 利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串联。
例如,在学习《小男孩》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关讨论,使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语文知识体系。
2. 建立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不同的课文内容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不同课文之间的联系,例如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将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串联,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加强诗词歌赋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诗词歌赋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为了加强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掌握常见的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通过学习不同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使学生能够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点。
2.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将不同的诗词作品进行串联和衔接,形成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三、加强语法语段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语法语段是五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加强知识点的串联与衔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系统归纳。
学生可以通过总结不同的语法知识点,形成归纳表或思维导图等形式,将这些知识点进行串联和衔接,形成对语法知识的整体认识。
什么是串联法概括课文内容
![什么是串联法概括课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72ae7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0.png)
什么是串联法概括课文内容
串联法是一种有效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将文章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在串联法中,通常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是串联法中首先要关注的部分。
它包括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产生的背景和情境,为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打下基础。
二、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是串联法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通常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明确提出。
找出主题思想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串联法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文章中,人物形象通常是与主题思想紧密相关的。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四、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是串联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指文章中事件的发生过程和顺序,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阶段。
通过分析情节发展,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五、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是串联法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它包括文章的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语言风格等。
这些特色使得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通过分析写作特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的美学价值。
在应用串联法概括课文内容时,可以将以上五个方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知识串连: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语文知识点串联教学
![知识串连: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语文知识点串联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a9a334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d.png)
最近,我在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时,采用了一种称为“知识串连”的教学方式,通过串联不同的知识点,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语言的规律和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我选择了小虾教案作为教材,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
小虾教案是一套由著名教育家陈建华先生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以小虾为主人公,生动有趣地展开了许多故事,教给学生们阅读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一套语文教材。
在我教学中,我将小虾教案进行了知识点的串联,将不同的单元之间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和衔接,让学生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一、了解小虾教案的特点在教学开始前,我让学生们认识小虾这个人物,了解小虾的形象、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虾教案中的故事和情节。
同时,我通过分析小虾教案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这套教材的特点,比如:它是一套以情境、互动、体验为特色的教材,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适合幼儿园至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
二、分析小虾教案的故事小虾教案中的故事非常丰富多彩,如《小虾捉鱼》、《小虾搬家》、《小虾过生日》等,每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主题和情节,教给学生们不同的语文知识。
我在教学中,将这些故事进行了分类和串联,让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例如,《小虾女儿的寒假生活》和《小虾的厨艺》都是以小虾女儿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一天的生活和小虾家里的饭菜制作。
这两个故事能够让学生们学会用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梳理语言知识点小虾教案中涵盖了很多语文知识点,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的构成等。
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年级的教学大纲为基础,梳理出了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们在学习小虾故事的同时,也逐渐掌握了语言知识的基本要素。
例如,在学习《小虾的祝福》这个故事时,我让学生们认识和掌握比喻的概念和表现方式,为学生们今后的作文写作打下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归纳与串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归纳与串联](https://img.taocdn.com/s3/m/052abc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7.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归纳与串联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通过串联的方式,展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1. 文言文的学习在语文教材的初级阶段,我们接触到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例如“乃”、“吾”、“之”等词汇的使用,以及“以……为己任”、“不仅……而且……”等句式的表达。
2. 古代诗词的欣赏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古代的诗词作品,如《静夜思》、《钱塘湖春行》等。
通过欣赏这些古代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同时,通过学习诗词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我们培养了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表达水平。
3. 文学常识的学习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文学相关的常识,如“文学三大流派”、“五四新文化运动”等。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常识,我们了解了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以及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4. 小说、散文的阅读与分析在语文教材中,我们读了一些优秀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为了谁》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了解了不同题材和风格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领悟到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和价值。
5. 写作技巧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不仅学习了阅读理解技巧,还学习了写作技巧。
通过写作练习,我们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写作中,我们学会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合理构思文章结构和布局。
这些写作技巧将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的归纳与串联,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知识点不仅相互独立,而且相互联系。
文言文的学习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打下了基础,古代诗词的欣赏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文学常识的学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小说和散文的阅读与分析增加了我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写作技巧的培养提高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串联讲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串联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f6f3b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8.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串联讲解一、字的基础认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文字的来源和构成,因此,字的基础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1. 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古代的刻画和图画,经过演变和传承,逐渐发展成了现代汉字。
自古以来,汉字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
2. 字的构成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汉字部首组成。
部首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可以代表汉字的意义或音节,每个部首都有自己的形状和意义。
例如,字母“人”是许多汉字的部首,它表示人的意思。
3. 形状的认识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例如“山”字的形状就像山一样,这也是汉字功成名就的一大特色之一。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练习每个字的形状,以便更好地识字。
二、字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我们学习和识字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意义。
1. 部首部首是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可以告诉我们字的大致意思。
例如,字母“木”是一个常见的部首,它表示木材、树木等。
2. 偏旁偏旁是指出现在右边或者左边的字符,它们可以告诉我们一些字的类别和意思。
例如,字母“日”可以作为偏旁出现在一些与时间、天气有关的字中。
3. 部件部件是汉字的构成要素,通常用于表示字音。
常见的部件有气旁、头旁、尾旁等。
例如,字母“口”通常用于表示与口有关的字。
三、拼音与汉字的关系学习汉字还需了解拼音与汉字的关系,掌握拼音对于正确读写汉字是非常重要的。
1. 拼音介绍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字读音的方法。
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拼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拼音来读写汉字。
例如,“爸爸”的拼音是“bàba”。
2. 声母与韵母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是拼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声母指的是在发音开始时发出的声音,而韵母则是声音延续的部分。
例如,拼音“bà”的声母是“b”,韵母是“à”。
3. 拼音与汉字的运用通过学习拼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音和含义。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篇章的逻辑与连贯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篇章的逻辑与连贯](https://img.taocdn.com/s3/m/ace576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3.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篇章的逻辑与连贯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字、阅读、写作等。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如何使篇章逻辑清晰、连贯流畅。
首先,我们来谈谈文字的运用。
文字是语言的表达工具,具有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意文字的准确运用和语言的得体表达。
比如,在叙事文中,我们要注意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轨迹。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运用描写性的文字,丰富描写细节,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环境。
其次,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点。
我们学习了不少文言文、现代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些文本,我们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
在阅读中,我们要注意理解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运用阅读策略,比如提前预测、选取关键词句等,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度。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对我们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重结构的安排,使得文章的组织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首先,我们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并运用承接、转折、总结等连接词语来表达思想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注意段落的分隔,每一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解释。
最后,我们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得体,注意词汇的选择和用法,避免出现表意不清、语句结构混乱的情况。
除了文字运用、阅读和写作,我们还学习了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使得读者对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比如构思、修改和编辑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效果和质量。
总结起来,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既包括文字运用、阅读和写作,又包括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串联讲解分享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串联讲解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fc10b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c.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串联讲解分享一、字的基本认识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第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字的基本认识。
学生需要学习认识汉字,并了解字的构成和意义。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解:1. 汉字的基本构成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有的汉字的笔画比较简单,有的则比较复杂。
举例来说,像“人”字就只有两个笔画,而“书”字则有十个笔画。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认识和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
2. 汉字的意义汉字是有意义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着一个事物或者一个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汉字的意义,并尝试用字词语联想来帮助记忆。
比如,“日”字可以联想到太阳,表示白天;“水”字可以联想到河流或者海洋,表示液体等等。
3. 汉字的书写学生需要学习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字形、模仿书写和多次练习来达到熟练的程度。
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基础的汉字,并帮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二、声母韵母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讲解声母韵母的知识点。
声母和韵母是组成音节的基本元素,学生需要学习认识每个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和拼写。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讲解:1. 声母的认识声母是汉字拼音中的第一个音,表示发音的起始部位。
比如,“b”、“p”、“m”等就是常见的声母。
学生可以通过听、说、模仿来学习每个声母的发音,并进行配对练习。
2. 韵母的认识韵母是汉字拼音中的第二个音,表示发音的结尾部位。
比如,“a”、“o”、“e”等就是常见的韵母。
同样地,学生需要通过听、说、模仿来学习每个韵母的发音,并进行配对练习。
3. 音节的组合在学习了声母和韵母之后,学生可以学习音节的组合方法。
比如,“ba”、“pa”等就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的音节。
学生可以通过拼读和朗读的方式,来掌握不同音节的发音和拼写。
三、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构造在掌握了字的基本认识和声母韵母的知识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构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单字词的构造学生可以学习认识一些由一个汉字构成的词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串接与扩展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串接与扩展](https://img.taocdn.com/s3/m/6acefc2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7.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串接与扩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点的串接与扩展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串接、跨学科知识的引入以及扩展阅读的推广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串接与扩展。
一、知识点的串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点的串接是指将不同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归纳。
例如,在教授古文阅读时,可以将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文学的特点以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等知识点进行串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背景和内涵。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不同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教授古代诗歌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古代诗歌、分析古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等活动,将诗歌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等知识点进行串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二、跨学科知识的引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跨学科知识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授古代文学时,可以引入历史学科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引入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例如,在教授现代诗歌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与哲学的关系,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三、扩展阅读的推广扩展阅读是指在教材之外,引导学生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如何串连知识点总结
![高中如何串连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80b8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1.png)
高中如何串连知识点总结语文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文章的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基本能力。
想要学好语文,需要先掌握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
例如,一个完整的文章一般包括开头、承接、过渡、高潮、结尾等部分,要能够将这些部分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文体系。
在阅读理解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结构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用一些连接词来串连各个段落,如“然而”、“另外”、“因此”等,这些连接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是串连知识点的重要手段。
在作文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跳跃性的表达,使得整篇文章没有逻辑关系。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学会如何将各个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文体系。
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知识点,如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想要学好数学,需要先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在代数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函数的性质,如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等,了解了这些性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函数的应用。
在几何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这些性质是串连知识点的桥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知识。
在概率和统计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概率分布的特点和应用,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分布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各个知识点,更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
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牛顿三定律的应用,只有了解了这些定律,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物理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核心知识点归纳与串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核心知识点归纳与串记](https://img.taocdn.com/s3/m/621a4dc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7.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核心知识点归纳与串记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其中所包含的核心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进行整理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与串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和回顾。
一、汉字与拼音1. 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2. 认识并书写常用的汉字;3. 学习拼音的读音规则;4. 进行拼音与汉字的配对练习。
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1. 学习常见词语的释义和用法;2. 掌握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别与使用;3. 进行词语辨析和拓展运用。
三、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1. 了解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2. 学习古代诗词和散文的阅读和欣赏;3. 理解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2. 学习写作技巧,如标题的设计、段落的组织等;3. 进行修辞和写作的练习与实践。
五、阅读理解和答题技巧1. 学习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2. 训练阅读理解的能力和速度;3. 掌握答题技巧,如提前预测、选项排除等。
六、写作与表达能力1. 提高写作能力,如叙述、说明、议论等;2. 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3. 进行写作和口头表达的练习与训练。
通过归纳与串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可以事半功倍地进行复习和回顾。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提高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多做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鉴赏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祝愿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快乐学语文二年级知识大串烧
![快乐学语文二年级知识大串烧](https://img.taocdn.com/s3/m/882864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6.png)
快乐学语文二年级知识大串烧语文是学习的基础科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对语文知识的初步掌握阶段,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语文知识点的串联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两方面展开,为大家介绍如何实现“快乐学语文”。
一、知识点的串联1. 字母与拼音的学习在二年级,学生将开始接触字母与拼音的学习。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比如,通过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跟着快乐的节奏学习字母与拼音,既锻炼了学生的动作能力,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并运用大量的词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可以通过举例、情境教学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词语认识。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并运用所学词语,如词语接龙游戏等。
3. 句子的构成与改造学生需要学会组织词语构成句子,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句式结构。
为了提高学生的句子构成与改造能力,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题材,如童话故事、趣味短文等,让学生通过模仿与改写,锻炼他们的句子构成与改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 绘本阅读绘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阅读材料之一,它寓教于乐、图文并茂,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可以鼓励他们积极阅读各类绘本,并通过组织讨论、分享等活动,增加学生对绘本的理解与欣赏。
2. 课外活动的开展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比如,组织语文知识竞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与比拼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同时增加学习的乐趣。
3.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当今社会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传媒手段。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比如配音、动画、视频等,来绘声绘色地展示语文知识。
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知识串联小学六年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知识串联小学六年知识点梳理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3309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0.png)
知识串联小学六年知识点梳理与总结在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点,逐渐建立起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这些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串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语文知识梳理与总结1. 词汇与词义:在小学六年级,学生逐渐掌握了更多的词汇,并学会运用词义进行表达和理解。
他们学习了一些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2. 句型与语法: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
他们学会了使用更多的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来拓展句子的表达能力。
3. 阅读与写作:在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他们学会了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
二、数学知识梳理与总结1. 四则运算:在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他们还学会了进行多位数的运算和解决复杂的数学计算题。
2. 分数与小数:学生在小学六年级进一步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
他们学会了将分数和小数进行相互转换,并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几何图形: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学习了各种几何图形的属性和特点。
他们学会了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认识图形,并能够用图形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推理。
三、科学知识梳理与总结1. 生物:在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了有关植物和动物分类、生命周期、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以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物理: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实验。
他们学习了有关力、能量、电路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和观察。
3. 化学: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还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离方法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在学习中培养了科学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四、社会知识梳理与总结1. 历史: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
初中学科的知识点串联与拓展运用知识点整理
![初中学科的知识点串联与拓展运用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0673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d.png)
初中学科的知识点串联与拓展运用知识点整理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点,而对这些知识进行串联和拓展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以下是初中各学科的知识点串联和拓展运用知识点的整理。
语文学科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涵盖了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和作文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并进行拓展运用。
初中语文的知识点串联可以从基础的拼音、字词、句子的学习开始,逐步深入理解语法、修辞手法以及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例如,学习完基础的字词和句子后,可以结合修辞手法来分析诗歌或散文中的表达方式;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将其中的语言文字和修辞手法与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联系,进一步理解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其中包括了数与式、图与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各个知识点。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并进行拓展运用。
初中数学的知识点串联可以从基础的四则运算、整数、分数等开始,逐步深入学习代数、几何、函数等更为复杂的概念。
例如,在学习代数时,可以将方程与不等式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几何时,可以结合平面图形的性质来解决空间图形的问题。
英语学科英语学科是一门涉及语言运用和文化交流的学科,其中包括了单词、语法、阅读和写作等知识点。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并进行拓展运用。
初中英语的知识点串联可以从基础的单词、语法的学习开始,逐步深入阅读理解和写作。
例如,在学习阅读理解时,可以结合文化背景和语法知识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意思;在学习写作时,可以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来进行写作练习。
物理学科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中包括了力学、光学、电学等各个知识点。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并进行拓展运用。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串联可以从基础的力学、光学等开始,逐步深入学习电学和热学等更为复杂的概念。
知识点串记教案——适用于七年级语文课
![知识点串记教案——适用于七年级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3a711d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3.png)
知识点串记教案——适用于七年级语文课。
一、知识点串记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知识点串记是一种机械记忆的方式,通过将知识点逐个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记忆链”,使得知识点能够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这样,当学生需要复习某个知识点时,只需要回忆整个记忆链,即可想起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二、知识点串记教学法的实施流程1.给学生提供要串记的知识点。
2.将这些知识点分类。
3.将分类后的知识点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起来。
这个规律可以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顺序、时间等方面来确定。
4.提供图片、动画等辅助材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5.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背诵,一般来说需要联想和重复几遍。
三、知识点串记教学法的优势1.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促进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应用知识点串记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提高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
知识点串记教学法是一种简单而且容易上手的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考试成绩。
四、应用案例下面以《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为例,介绍如何应用知识点串记教学法。
1.背景介绍2.古代诗歌的概念3.诗歌的形式与语言4.诗歌的艺术特点5.著名的唐诗宋词6.古代诗歌的传承和影响通过以上六个知识点,可以将古代诗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例如,介绍唐诗宋词时,可以引出著名的唐诗宋词,并通过对其艺术特点的介绍,涵盖了第四个知识点。
这样的串记方式在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中都有广泛应用。
五、总结知识点串记教学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法,尤其适用于启蒙阶段的学生。
通过对知识点进行分类、串联、理解、复述等一系列操作,可以使学生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更有针对性、高效率,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地应用知识点串记教学法,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习方法—知识串联法
![学习方法—知识串联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57928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4.png)
学习方法—知识串联法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则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
在众多学习方法中,知识串联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学习方法,它通过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知识串联法的定义、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的实际运用。
一、知识串联法的定义知识串联法是一种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习方法。
它通过将已掌握的知识点与新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知识串联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知识串联法的原理知识串联法的原理基于人类记忆的特点和学习的认知过程。
人类的记忆是基于联想和联系的,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会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形成记忆的网络。
而学习的认知过程也是基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串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因此,知识串联法通过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三、知识串联法的应用知识串联法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学习中,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1. 语言学习: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可以将已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与新学的知识进行串联。
例如,当学习新的单词时,可以将其与已学的相关词汇进行联系,形成词汇网络;当学习新的语法规则时,可以将其与已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对比和补充,提高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数学学习:在学习数学时,可以将已学的数学概念和定理与新学的知识进行串联。
例如,在学习几何时,可以将已学的几何定理与新学的几何问题进行联系,通过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在学习代数时,可以将已学的代数公式与新学的代数运算进行关联,提高代数运算的熟练度。
3. 科学学习: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将已学的科学原理和实验结果与新学的知识进行串联。
语文知识点串联总结大全
![语文知识点串联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c847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8.png)
语文知识点串联总结大全语文学科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文字的理解、表达和运用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语文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的语文知识点大全。
一、字词知识1. 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钩、提等笔画的组合,构成了各种汉字的形状。
掌握基本笔画有助于正确书写汉字。
2. 基本字音:汉字的读音可以通过拼音来表示,如“一(yī)”、“人(rén)”等。
了解基本字音有助于我们正确阅读和书写汉字。
3. 词语的辨析:学习语文时,我们需要辨析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比如“聚集”与“集合”、“丰富”与“充实”等,掌握词语的辨析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句子知识1. 句子的分类:根据句子结构和含义,可以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
了解句子的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运用正确的语气。
2. 句子成分的认识: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组成。
理解句子成分有助于我们分析句子结构和理解句子的意义。
3. 句子的修辞手法:比如修辞手法中的借代、拟人、夸张、反问等,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三、段落知识1. 段落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段落通常包括主题句、扩展句和总结句。
主题句概括了段落的中心内容,扩展句对主题进行展开,总结句对段落进行总结。
2. 段落的衔接手法:通过使用关联词语、过渡词语和修辞手法等,使得段落之间的衔接更流畅、连贯。
3. 段落的修辞技巧:如排比、对比、描写等,可以使段落更具有表现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篇章知识1. 文章的结构:文章通常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开头引出文章的主题,正文展开论述,结尾总结全文,并提出观点或建议。
2. 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在文章中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有趣,增强表达效果。
3. 文章的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比较关系、顺承关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知识连连串
1、“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同学们怀着欢乐的心情向荒山野岭进军。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植树造林让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也让小动物们有了美好的家园,生活无忧无虑,看小鸟抖动彩翼,松树快活得叽叽直叫,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春光染绿了植树孩子们的双脚,孩子们多的地方春光最美,在冰心奶奶的眼中,儿童和春光一样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早》记叙了吴伯箫爷爷访问了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书屋后园的腊梅清香纯净疏淡,花瓣润泽透明,由这报春的梅花作者想到了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赞美了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品质。
说到春天,古诗中的春天灿若繁花,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千古流传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描写春景的诗句还有很多,你也来两句吧!
2、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彭德怀总司令与战士同甘共苦,走出了草地。
凭借着这种乐观顽强的精神,红军取得了长征胜利。
回首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如今长征精神已成了一座丰碑,永远激励着华夏儿女勇敢地和困难做斗争。
看!1998年夏天,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战洪水,保人民,显现了军人的本色。
三宝太监郑和,凭借顽强不屈的精神,七下西洋,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播扬到了全世界。
盲人音乐家阿炳不屈服于命运,勇敢地追求光明和理想,创作了不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司马迁在遭遇飞来横祸之际,勇敢地告诫自己“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他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所以,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看到了一个个奇迹。
遇难者凭借顽强的毅力,创造了生还的奇迹,救援人员凭借顽强的毅力,从死亡线上挽救了许多生命。
奇迹是因为有爱的存在。
3、爱是一个永恒的东西。
《爱如茉莉》中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就像茉莉一样芳香怡人。
《月光启蒙》里母亲将家乡的歌谣、童谣、故事、谜语伴着月光给了我,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水》中母亲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用一勺水给我们四兄弟冲凉,让我们感受到了无水的快乐。
《望月》时,小外甥的调皮可爱,以及有关月亮的奇特动人的想象。
还有沙利文老师、萨勒老师对海伦的无私的爱和奉献,都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个个感人而温馨的画面。
4、这学期我们还乘着文字的翅膀,去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领略到了它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去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感受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去了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这儿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最为有名。
难怪维也纳被称为世界音乐之都。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一、人物形象
1、(喜爱儿童)的冰心奶奶
2、珍惜时间(惜时如金)、严于律己的鲁迅
3、不屈不挠、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海伦·凯勒
4、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阿炳
5、威武雄健、亲切友好、大智大勇的郑和
6、矢志不渝、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7、平淡无奇、幽香缕缕、洁白纯净的父母之间的爱(茉莉)
8、天资聪颖、能说能唱的母亲
9、鲁莽无礼的牛皋、彬彬有礼的岳飞、待人和气宽容的总理
10、英勇无畏、乐观积极的红军战士《七律长征》
11、爱兵如子、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彭德怀
12、英勇无畏、心系人民、团结奋战的人民子弟兵《大江保卫战》
13、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的小外甥
二、景物特征:
1、举世无双、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
2、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宏伟精巧的埃及金字塔
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风景如画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4、可爱的灰椋鸟气势非凡、规模宏大的灰椋鸟归林场面
5、神五: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神六:费俊龙、聂海胜
神七: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个场面:送行——发射——问候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上没有水,没有生命
7、神奇的、具有诱人前景的克隆技术
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有:柳树、马铃薯、仙人掌(课文);吊兰、桑树、甘蔗、芋艿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
三、明白的道理: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告诉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绿化祖国。
2、《早》:向梅花学习,向鲁迅学习,珍惜时间,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3、《海伦·凯勒》、《二泉映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人生之路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矢志不渝、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希望之光定会驱散绝望之云。
4、《郑和远航》:我们要向郑和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5、《谈礼貌》:事例①牛皋与岳飞问路,态度不同,结果不同。
②一个小朋友踩脏了一个女青年的裙子后主动道歉,避免了一场纠纷。
③周总理的脸被刮了一道口子,朱师傅不安,周总理安慰他。
道理:告诉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要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6、《水》:课文描述了取水艰辛、雨中洗澡、勺水消暑三个场景,通过反衬手法体现了水的珍贵,表达了人们缺水的苦涩心情及对水的强烈渴求。
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7、《爱如茉莉》:告诉我们人间真情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
8、《月光启蒙》: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母亲唱民谣童谣、讲神话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