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TCL案例分析。
TCL是一家知名的全球化跨国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
作为一家涉足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TCL在电子信息产业、家电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实力。
本文将对TCL进行案例分析,从公司背景、发展历程、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来看TCL的发展历程。
TCL集团成立于1981年,最初是一家小型厂家,主要从事磁性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TCL逐渐壮大,不断拓展业务范围,逐步进入家电、通信、电子等领域。
特别是在电视产业方面,TCL 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迅速崛起,成为国内领先的电视品牌之一,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一席之地。
其次,我们来分析TCL的竞争优势。
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TCL在多个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竞争优势。
首先,在家电领域,TCL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TCL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推出领先科技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TCL还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我们来看TCL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表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TCL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投资。
目前,TCL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海外,赢得了国际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TCL还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TCL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综合性企业,凭借着自身的发展历程、竞争优势和国际化进程,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TCL将继续发扬“创新、协作、分享”的企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TCL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在跨国并购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对于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围绕TCL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其并购的动因、过程、绩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跨国并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TCL集团跨国并购历程TCL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其跨国并购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从2002年开始,TCL集团便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其并购策略主要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实现品牌国际化为主要目标。
2002年,TCL集团首次尝试跨国并购,以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为起点,这一举动标志着TCL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施耐德电器在欧洲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此次并购为TCL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跳板。
随后的几年中,TCL集团继续深化其国际化战略,相继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这两次并购对于TCL来说意义重大。
并购汤姆逊使得TCL获得了欧洲彩电市场的份额,并借此机会提升了自身在全球彩电市场的地位。
而并购阿尔卡特则让TCL快速进入了手机市场,并获得了阿尔卡特在研发、品牌和渠道方面的优势资源。
然而,跨国并购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TCL集团面临着文化差异、管理冲突、技术融合等多重挑战。
尤其是在手机业务方面,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TCL在整合阿尔卡特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尽管如此,TCL集团并未放弃其国际化战略。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TCL逐渐适应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并在跨国并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TCL案例领导力发展项目案例分享(独家)
TCL案例领导力发展项目案例分享(独家)1 TCL作为一家拥有30多年历史的企业,近十年来,对人才发展的关注一直处于战略高度。
公司的战略要求和转型,使得TCL 需要符合公司战略需求的人才储备。
2 企业发展对复合型、专业型人才需求更迫切,战略技能、商业洞察和领导力方面的缺失,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和手段。
3 TCL作为多元化集团公司,集团总部、产业集团、事业部3 层式的管理架构使得公司需培养不同层次的综合管理者后备人才。
因此,TCL于2012年开始启动了“翱翔计划”。
自2013年底起至2015年底,通过针对性、定制化的方法,加速项目参与者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提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系统而科学客观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输送符合组织未来需要的高管后备人才。
1 2007年,TCL自建通用领导力模型GLS(GeneralLeadership System):适用于TCL所有管理者,分层级指导不同层级管理者对应的能力行为要求。
2 翱翔项目定义了总经理成功典范,分别对应制造、研发、销售、综合4类总经理岗位的成功要求,从领导力、经验、专业知识、人格特性4方面规定了能力标准。
同时,这也成为了后续开展“翱翔计划”中GDP 项目和IDP 项目的能力标准。
GDP项目:团队发展计划,针对项目参与者共性的能力长、短板制定。
IDP项目:个人发展计划,针对项目参与者个体不同的长、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学习和辅导。
1 发起人和掌控者:TCL董事长、TCL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领导力开发学院院长),负责项目所有关键节点、选定项目参与者及确定参与者的后续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2 前期人才盘点、评估和后续培养、IDP项目(个人发展计划)跟进:集团高管、执委会成员、高级副总裁、副总裁和外部执行董事。
3 核心参与者:产业CEO:确认高潜力人员、参与对高潜力人员测评结果的反馈、参加人才评鉴与发展会议、听取阶段性汇报、关注最终成果的产出;项目参与者的直线主管:同产业CEO 需负责的事宜、负责对项目参与者的日常IDP 辅导,例如:制定为期6 个月的IDP 项目(个人发展计划),并跟进其实施、定期回顾;产业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跟进项目周期、参与人才评鉴与发展会议、参与制定IDP 项目(个人发展计划)、参与项目回顾、听取项目最终结果汇报并给出实际运用的建议;教练:由TCL高管、外部董事组成的专业教练团队,负责高潜人员的辅导。
TCL并购失败案例分析报告
TCL并购失败案例分析资料并购是一项富有风险旳活动, 事实上多数并购都以失败收场。
在西方成熟市场中, 并购消息旳宣布往往随着着主并方股价旳下跌, 就是市场对公司卷入风险性比较高旳收购事件而对公司价值进行重估。
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指出, 公司收购不仅仅只是一种财务活动, 只有收购后能对公司进行整合发展, 在业务上获得成功, 才是一种成功旳收购, 否则, 只是在财务上旳操作和在行政上旳捆绑, 将导致业务和财务上旳双重失败。
TCL旳海外并购, 就是没有控制好并购中旳风险, 从而导致并购失败旳典型案例。
TCL在2004年收购了法国汤姆逊旳电视机业务, 觉得电视机行业旳技术和制造在中国具有很大旳优势, 全球旳电视大都产自于中国。
因此, TCL并购欧洲旳电视机公司, 按理应当具有以强并弱旳优势, 并能运用对方旳欧美品牌和顺畅旳营销渠道, 绕过进出口中旳贸易壁垒和关税, 这非常符合老式旳并购原理, 因此在并购前受到大多数人旳看好, 并购消息也引起股价旳上涨。
但是, TCL并购后却问题迭出。
目前看来, TCL并购旳失败, 在于其未能对并购中旳风险认真分析, 在并购旳实行中和之后旳整合中, 未能对风险进行认真管理, 最后风险因素集中大爆发, 导致局面失控, 并购只得以申请清算收场。
TCL因此也元气大伤。
1.公司并购中旳风险源分析从理论上看, 并购中旳风险源重要存在于如下七个方面。
第一种是战略风险。
公司战略旳核心在于选择对旳旳行业以及拟定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旳竞争位置, 没有一种合用所有公司旳最佳战略。
每个公司必须根据自身旳经营规模、财务状况、市场地位及机会和资源, 拟定一种适合自己旳并购战略。
错误旳并购战略将从主线上导致并购旳失败, 并也许危及公司旳生存。
不对旳旳收购原则、市场信息旳不对称性和不完整性, 都也许导致并购方低估并购成本, 过高估计并购收益, 由此导致收益-成本分析旳失误, 产生风险。
第二个是信息风险。
案例六∶TCL的专案开发成本控制分析
案例六:TCL的专案开发成本控制分析TCL集团有限公司创於1981年,在2000年中国电子资讯百强企业中名列第五。
2001年TCL集团销售收入211亿元,利润7.15亿元,上缴税金10.84亿元,出口7.16亿元,品牌价值145亿元,是广东省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和最有价值品牌之一。
TCL的发展不仅有赖於敏锐的观察力、强劲的研发力、生产力、销售力,还得益於对专案研发成本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使产品一进入市场便以优越的性能价格比迅速占领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很多产品在设计阶段就注定其未来制造成本会高过市场价格。
只要提到成本控制,很多人便产生加强生产的现场管理、降低物耗、提高生产效率的联想,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成本在广义上包含了设计(研发)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三大部分,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成本控制方面往往只关注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前一点,以研发过程的成本控制作为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起点,这才是产品控制成的关键。
我们知道,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了产品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的重点是不同的,即设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
实际上,产品研发和设计是我们生产、销售的源头之所在,一个产品的目标成本其实在设计成功後就已经基本成型,作为後期的产品生产等制造工序(实际制造成本)来说,其最大的可控度只能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提高装配加工效率(降低制造费用)。
有一个观点是被普遍认同的,就是产品成本的80%是约束性成本,并且在成本的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
也就是说,一个产品一旦完成研发,其目标材料成本、目标人工成本便已经基本定性,制造中心很难改变设计留下的先天不足。
有很多产品在设计阶段,就注定其未来的制造成本高过市场价格。
目标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研发成本必须<目标成本至於如何保证我们设计的产品在给定的市场价格、销售量、功能的条件下取得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我们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引进了目标成本和研发成本的控制。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Tcl案例分析。
TCL是一家知名的全球性电子信息企业,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TCL集团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家电、手机、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TCL已经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首先,我们来看TCL在家电领域的案例。
作为TCL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家电业务一直是TCL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TCL家电产品涵盖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多个品类,产品线齐全。
TCL在家电领域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不断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
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TCL家电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其次,我们来看TCL在手机领域的案例。
作为TCL集团的另一个重要业务板块,手机业务也一直是TCL的发展重点之一。
TCL手机以其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TCL手机的成功之处在于不断追求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颠覆性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TCL手机还注重与运营商和电商平台的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销售,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最后,我们来看TCL在通信设备领域的案例。
TCL通信设备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两大类。
TCL通信设备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TCL通信设备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同时,TCL通信设备还注重与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TCL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家电、手机和通信设备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TCL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追求创新,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相信在未来,TCL将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TCL案例分析
1.导致TCL亏损的主要原因2009年,国产彩电利用金融危机中,上游液晶面板价格回调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带来的爆发性增长,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业绩,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高增长让国产彩电对2010年国内市场做出了过于乐观的预测,称4000万台销售量已经是保守估计,更有企业喊出了“黄金10年”的口号。
然而从2009年12月开始,市场的现实给国产彩电巨头泼了一盆冷水,过高预期让彩电企业的库存危机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暴露出来,而液晶面板价格的下滑则加剧了这一危机,TCL多媒体正是这次危机的重灾区。
一、互联网电视判断失误对于2010年上半年出现的3。
34亿港元亏损,TCL多媒体给出了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国内彩电行业的增长预测未达预期而导致前期库存增高;为加速LED增长,二季度集中对旧款型LCD产品进行存货清理,增加了销售成本;以及公司业务重组费用、OEM业务调整及北美市场加强自有品牌销售推广、欧元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等.在所有的亏损因素中,来自中国区清理库存造成的损失最大,而且由于对传统CCFL背光液晶电视产品的库存清理要延续到今年8月,所以TCL多媒体第三季度的业绩依然将受到影响。
在TCL集团于2004年实施跨国并购后,一直为其主要利润来源的TCL多媒体中国业务来说,这次亏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导致这次亏损的原因则来源于一次战略选择的失误。
按照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的介绍,在液晶电视导入中国市场5年后其在2009年进入了爆发性增长,但是其附加值也在持续的价格战中下降,这样很多彩电厂家都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2009年液晶电视行业出现了两个产业方向:一是从CCFL背光向更加节能轻薄的LED背光的升级;二是从数字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升级.在国产彩电的“十字路口”上,TCL选择了互联网电视,与其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长虹和康佳,而创维和海信则选择了LED背光技术,如今市场的反应已经证明了TCL的这次选择出现了失误。
TCL案例分析-2
一、并购汤姆逊1、并购双方介绍(1)TCL企业概况TCL即The Creative Lif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
目前,TCL己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
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
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
2008年TCL 品牌价值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2) TCL彩电业务介绍TCL集团旗下的TCL多媒体科技(HK.1070,2003年1月从TCL国际更名为TCL多媒体科技,以下简称TCL多媒体)是全球领先的多媒体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主要从事电视产品及家庭网络影音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其中彩电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该公司总部设在中国深圳,其高效率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分布在世界各大洲。
该公司的27000名员工遍布全球,在五大洲拥有十间工厂,分别位于中国惠州、河南、无锡、内蒙古、南昌、成都、墨西哥、波兰、泰国曼谷和越南胡志明市,主要从事CRI、彩电和平板电视的生产制造,2007年全球产销量约为1500万台。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案例主体: TCL集团市场地位:国内彩电领先品牌、国际市场赶超者市场意义: TCL重组汤姆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一个战略典范。
市场效果:在技术上,合资公司已经为TCL带来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五代背投”,在国际市场的抢占上,TCL已经成功化解了美国、欧盟的反倾销危机和专利危机。
案例背景:近几年,具有规模、制造成本优势的国内彩电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面临研发力量薄弱、贸易壁垒、在目标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低、营销渠道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研发力量薄弱、贸易壁垒两大问题,有可能让国内彩电企业在彩电技术升级浪潮和国际市场中遭遇重大挫折。
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举行彩电业务合并重组协议:而美国当地时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一些电视机生产商向美国市场倾销其产品,已圈定的长虹、TCL、康佳、厦华4家强制调查对象都被认定存在倾销,倾销价差为27.94%到45.87%。
这个裁定,对其他几家的打击是致使的,特别是长虹、它占据了国内出口到美国份额的半数以上。
但正因为TCL的兼并,它不仅不会受损,反而是最大的收益者,填补了其他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
TCL重组汤姆逊事件回放2003年11月,TCL集团与汤姆逊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拟由双方共同投入电视机和DVD资产,设立一合资公司,TCL集团持有其67%股份。
该合资公司将被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厂商。
TCL集团将会把其在中国大陆、越南及德国的所有彩电及DVD生产厂房、研发机构、销售网络等业务投入新公司;而汤姆逊则会将所有位于墨西哥、波兰及泰国的彩电生产厂房、所有DVD的销售业务、以及所有彩电及DVD的研发中心投入新公司。
TCL-汤姆逊公司成立后,其全球彩电销量将达1800万台,而去年全球彩电冠军三星的业绩是1300万台。
TCL策略解析实力薄弱的技术天花板目前我国彩电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基本上没有专利权。
在以往,核心零部件虽然需向外资企业采购,但国内企业依靠整机成本优势,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及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TCL是一家以大中华区为核心市场的国际大型家电企业,以电视为核心产品。
作为中国第一家电视生产企业,TCL在中国的电视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前列,2024年,其电视市场份额首度超过20%,成为中国电视行业的领军企业。
二、TCL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TCL已经踏进国际市场,开拓非中国市场,其国际营销方案如下:
1.聚集资源进行营销项目:TCL首先将其优势资源例如研发、产品设计以及市场分析等聚集起来,以抢占国际市场;
2.强化品牌宣传:TCL通过大量的品牌宣传获得了较好的影响力,以增加品牌价值;
3.优化产品结构:TCL深入分析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市场,对产品结构、产品定价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全球市场;
4.加强服务体系:TCL强化服务体系,利用线上服务获得客户认可,增强品牌形象,同时也拓展了客户群体;
5.增强销售能力:TCL正在不断增加全球销售网络和市场渠道,通过与知名第三方销售平台合作,提升全球全球销售能力。
三、案例分析
1.通过聚集内部资源:TCL通过聚集内部资源,如研发、产品设计以及市场分析等,有效利用其优势,抢占国际市场。
2.优化产品结构:TCL深入分。
案例六A:TCL的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
TCL的跨国并购失败案例分析TCL的跨国并购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失败样本,对其进行详细解析,将有助于后来者避免重蹈覆辙。
TCL跨国并购的失败,是关注国际化的中国企业的热门话题。
并购的失败率之高世所公认,很多学术研究发现,并购是一条实现成长的高风险路径。
平均而言,由并购得到的回报大大低于资本成本。
那么,为什么还要并购?因为并购可以带来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可以维持赢利的增长,可以实现业务组合的多样化和再定位,可以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可以为CEO加上战略家的光环。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曾说,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几乎没有哪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几乎也没有哪家是完全通过内部积累发展起来的。
李东生主导的跨国并购,明显是以国际化经营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缩短自身与跨国公司的距离从而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为诉求的。
他说:“全球化这条路一定要走,今天不走,明天也要走,因为企业在中国这个区域市场的竞争力,是无法与别人的全球竞争力相提并论的。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完成全球业务架构。
步伐太慢就没有机会了,当然步伐也不能太快,太快会摔跤。
”这个出发点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在于,他对跨国并购的风险和困难估计不足,违背了一些根本性的指导原则,犯下了并购中所能犯的几乎一切错误,这使得TCL的跨国并购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失败样本。
对这个样本进行详细解析,将有助于后来者避免重蹈覆辙。
高层管理者亲身参与并购由于并购活动对企业的战略和财务绩效具有重大的影响,所有的并购交易,无论规模大小,CEO都必须积极参与并作出最终决定。
这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要求CEO做到日常参与交易过程,其中包括了解目标公司的业务计划、价值评估及管理层的素质。
CEO也要参与尽职调查、定价与合同谈判等重要事宜。
然而,在收购阿尔卡特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当时TCL移动的掌门人万明坚而不是李东生。
TCL案例分析(2)
“4+2” 战略
• 2007年提出了“4+2”的公司策略调整。所谓的 “4+2”就是多媒体、通讯、家电和部品这四大集团、 投资和房地产,物流和服务这两大业务群的重组 。 • 目前看来,这个调整战略是成功的。尤其是多媒体 这一主业净利润已达到1.43亿港元,中国区彩电销 售量同比增长了248%。 TCL情况已经大为好转。 • TCL总裁李东生表示:“海外市场这个仗已经开打, 绝不退出海外市场,也没有退路。”
案例的启发
• TCL可以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榜样。对于我国 很多企业来说,国际化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需 要对通过并购进行国际化这条路重新再认识,对 并购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大额亏损持正确 态度:在陷入困境的十字路口,是选择失败投降 还是突围重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TCL 和TCL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用智慧和勇气开辟一片新天地。
跨国——势在必行
• 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企业 的获利能力和发展空间也很有限,TCL开 始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最初选择了潜力较 大的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在积累了一定的 海外市场拓展经验后,TCL开始部署国际 化的另外一步棋——跨国并购。 •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TCL的并购之路。
国际化的起步
10月底收购了德国的施耐德?2003到2004年6个月内一举收购了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短暂的利益?通过并购中国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以及战略oem五大业务实现了有效互动2004年tcl在北美市场份额达到7
案例分析
TCL跨国并购之路
主讲:汪焕军 学号:20083687
关于TCL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 目前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 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它和联想,海尔, 阿里巴巴等都是中国的顶级品牌。 • TCL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 TCL多媒体科技和TCL通讯科技
TCL经典案例分析(2)资料
0.8968
16.2% 0.7190
-6.8%
5.33 3.9681
0.7718
0.7108
-7.9% 0.5944
-23.0%
❖ 考虑IPO因素后,在靠近模拟的IPO发行价格下限 时,每股TCL通讯流通股享有的盈利会增加
❖ 在靠近模拟的IPO发行价格上限时,每股TCL通讯 流通股享有的盈利会有少许减少
❖ 第二,有利于理顺TCL集团与TCL通讯的关系 。
可以避免由于TCL集团整体上市引发的同一集团 出现两层上市公司的复杂结构,同时还有利于简 化目前结构中TCL集团与TCL通讯之间的关联交易, 降低信息披露的成本,完善TCL集团整体的治理 结构,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 第三,有利于TCL集团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 双方股东大会批准的合并协议中,确定每 股TCL通讯流通股的折股价格,并确定折股 比例的计算公式为:
❖ TCL通讯流通股的折股价格/ TCL集团首次 公开发行价格;
❖ 该折股比例即为在本次吸收合并中每股TCL 通讯流通股股票可以换取TCL集团流通股股 票的数量。
❖ 折股价格为人民币21.15元,即为折股之目 的,TCL通讯流通股每股价格为21.15元。 这是2001年1月2日至2003年9月26日期 间,TCL通讯流通股最高交易价格In。itial Public
❖ 第二,发挥规模效应,利用集团资源可以获得更 大发展
TCL通讯与TCL集团合并后,在发挥规模效应、 利用集团资源方面可以有多种好处,对通讯业务 成长提供更多机会、保障和支持。比如:利用集 团的融资平台,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利 用集团的采购、生产、研发能力,推动通讯业务 发展等。
❖ 法人股的特点:
第七组 案例分析 TCL
《TCL集团的发展及战略管理》班级:09级人力2班组别:第七组组员:姜敏王梦姣赵晓丹组长:陈雄TCL集团的发展及战略管理1.TCL进入IT产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优势:(1)TCL有自己的忠实客户,而且在通讯领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家电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同样在做电子产品,相比之下与IT产业相关程度比较大。
(3)TCL的品牌效应可以帮助它在IT产业中的发展。
(4)TCL企业规模庞大,为其进入IT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5)政策的支持也是TCL进入IT产业的坚强后盾。
劣势:(1)TCL在要发展IT产业,其技术条件还不够成熟、管理经验缺乏,同时,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面临着很大的危险。
(2)组织架构非常繁杂,不利于管理。
(3)多个销售渠道不能有效整合,不能让资源达到充分利用。
(4)TCL原有企业文化与IT行业所要求的企业文化到不到很好的契合。
2. TCL以PC为切入点进入IT产业是否正确?它没在原来的体系上发展PC,而是与外资合作另起炉灶是否正确?站在今天的角度看TCL的发展,TCL以PC为切入点进入IT产业是不正确的,由于当时市场份额的局限性,进入PC产业所能分得的利润很低,而且竞争是越来越激烈,TCL要想以一个新进入者的角色分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如果TCL一旦要以PC为切入点进入IT产业,它必须要调集大量的人才来支持PC的发展,这样做肯定会对其主导产业(家电产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一个方面就是,PC行业所要求的整合度高,TCL的主攻目标是家电,并不能投放过多的注意力在PC上,所以这样势必也会制约其PC的发展的。
我们组认为TCL在与外资合作另起炉灶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从TCL与GVC合作的后期来看,GVC给TCL的只是钱,对于TCL事先期望的GVC能够在技术、产品、制造、采购等方面的支持方面,TCL却大失所望。
另一方面就是,TCL在于外资合作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同时,企业文化也不能很好的与外资企业进行融合,这样的合作无疑是失败的。
TCL国际化案例分析
TCL国际化案例分析TCL(The Creative Life)是中国领先的消费电子和家电制造商之一、随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业务,TCL致力于加强其国际化战略。
以下是TCL国际化案例分析。
TCL国际化的核心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全球业务的增长。
作为一家中国公司,TCL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通过进军国际市场,公司可以获取新的机会和增加利润。
同时,国际化也可以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策略一:产品创新与技术引领TCL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引领来强化其国际竞争力。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并在高清晰度电视、智能手机和家电等领域推出具有创新特色的产品。
例如,TCL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高性能和高质量的4K和8K超高清电视机型,以满足不同国际市场的需求。
策略二:建立全球销售网络为了扩大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和覆盖范围,TCL积极寻求与国际零售商、电子商务平台和运营商的合作。
公司与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提高了销售效益。
策略三:本土化营销和服务TCL充分认识到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因此公司在国际市场推行本土化营销策略。
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TCL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将产品和营销策略适应当地需求。
此外,TCL还提供当地化的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支持和服务。
策略四: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为了在国际市场树立公司形象和品牌认可度,TCL积极推行全球品牌宣传活动。
公司选择一些知名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作为赞助伙伴,通过品牌曝光和广告宣传来提高知名度。
通过与国际品牌大使合作,TCL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形象和文化号召力。
案例分析:TCL进军巴西市场作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巴西为TCL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TCL进入巴西市场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品牌认可度。
公司与当地知名家电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将其产品引入巴西市场。
tcl案例分析
tcl案例分析TCL案例分析。
TCL集团是一家知名的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TCL集团成立于1981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企业之一。
本文将对TCL集团进行案例分析,从其发展历程、市场地位、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TCL集团的发展历程非常值得关注。
自成立以来,TCL集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TCL集团已经形成了以液晶电视、手机、空调等为代表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TCL集团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在法国、波兰、越南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加速了全球化布局。
其次,TCL集团在市场地位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TCL集团在液晶电视、手机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市场,TCL液晶电视连续多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手机业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国际市场,TCL品牌已经深入到欧美、东南亚等地,逐渐成为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之一。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TCL集团在市场地位上的竞争优势。
再次,TCL集团在发展战略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TCL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智能+互联”战略,通过不断整合产业资源和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能健康等领域的发展。
在智能家居领域,TCL集团推出了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等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在智能制造领域,TCL集团致力于推动工业4.0的发展,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智能健康领域,TCL集团加大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投入,推动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TCL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具有丰富的发展历程、强大的市场地位、明显的竞争优势和独特的发展战略。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TCL集团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TCL手机案例分析
T C L手机案例分析(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TCL宝石手机》案例分析报告《TCL宝石手机》案例主要阐述了TCL公司在手机经营和推广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获得的优秀成果。
通过正确的市场定位、营销模式、推广策略等,TCL手机的销售额一路直线上升且利润可观。
下面,就TCL手机的成功原因和制胜之道等方面来展开此次案例分析。
一、定位策略用SWOT来分析,TCL的优势(Strengths)在于有成功的家电行业生产和营销经验,有自己的家电销售网络,并且它是一家本国企业,对中国的消费者市场比较了解和容易了解。
它的劣势(Weaknesses)在于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它的机会(Opportunities)在于市场刚刚兴起,增长快、机会多,未被占领的市场还很多,为新进入者留有一定的余地,并且各厂家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怎么样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上,而不是放在打击竞争对手上。
它的威胁(Threats)应该主要来自自身而不是竞争对手。
针对以上分析,TCL制定的策略是抓住良好的市场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即是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心理,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充分利用自己在家电行业的销售网络和经验,大力发展技术,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形成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万明坚总经理要提出“3CF-4WS”的近期目标,简单说就是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管理的国际化道路,并且要坚定信心,科技创新。
同时,万明坚仔细分析了自身和消费者市场,提出了“价值创新”的观念,他认为当前手机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具有经济、文化、心理和审美四方面价值。
TCL手机的研产销应该着眼于整个价值体系的提升,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消费者创造出顾客价值。
通过细分定位,TCL推出的宝石手机。
并通过差别化的营销组合将其推向市场迎得了成功。
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TCL更加重视高端市场,以高端产品来开拓手机市场大有裨益。
TCL并购案例分析共25页
李东生说:“我的目标是18个月之内赢利,最迟不能 超过18个月的时间”。
但事实证明,在之后的几年中,TCL没能达到这个目 标,反而陷入了困境。
二、TCL跨国并购的风险
(三)技术风险 汤姆逊原有彩电技术: 传统CRT彩电与背投彩电
并购整合:业务整合、人员整合
三、TCL跨国并购的整合
(一)业务整合:整合核心技术不当 TCL 收购的汤姆逊彩电业务所获得的 CRT (阴极射
线管) 技术已经落后于时代。
三、TCL跨国并购的整合
(二)人员整合 到2019年3月份,一线经理(市场、销售部门)相继离职。 原因:职位调整 ;
薪酬上的变动 (“底薪加提成” ); 销售模式 (终端销售vs经销商) 中法语言不同 ——交流障碍 裁员成本过高
虽然TTE的彩电规模全球第一,但其工厂遍布全球各 地,考虑到运输成本、管理协调费用等因素,TTE的规模 经济性大打折扣。
二、TCL跨国并购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 据汤姆逊2019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彩电和DVD等电
子业务共亏损高达2.54亿欧元。 而TCL集团在2019年的利润大约在5.6亿元人民币。如
领域,在高端液晶与等离子彩电方面积累较少。 TCL与汤姆逊合作涉及的技术都是低端技术,而
高端技术仍然掌握在法国公司手里,并没有放到合资 公司里。而且其最有价值的海外销售网络并没有放进 来。
TCL与他们的关系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通过合作,TCL可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核 心技术的开发、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必须靠自己。
案例分析的结构
1、摘要 2、企业背景介绍 3、TCL并购的风险 4、TCL跨国并购的整合 5、TCL跨国并购的绩效 6、并购整合失败的原因分析 7、 TCL并购失败的启示
TCL集团吸收合并案例分析(共32张)
第17页,共32页。
各方利益(lìyì)的影响
❖ 4 对关联的一批流动股股东的保障 ❖ 市场看好TCL集团主要因为其上市较迎合当时市场热点:一、TCL集团成功
发行后流通盘将达9.94亿股,流动性由此得到极大增强,易吸引机构投资者 的注意;二、投资者较看好今年的消费升级概念股,而TCL集团本身正是国 内消费电子行业最大企业;三、TCL集团有较强民族品牌,并正通过收购合 资等形式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另外受需求增长拉动,TCL销售增长势头相当 不错,预计2003年同比增长24.8%,2003年至2005年还能保持近20%的增 长率。根据2003年年度报告,TCL集团截止2003年末每股净利润为0.36元, 每股净资产1.42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5.21%。2004年4月20日,TCL集 团发布的200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称“经对公司2004年第一季度业绩 初步估算,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的163,463,245 元增长50%-60%。” ❖ 总结:TCL集团内部职工(含高级管理层) 持有TCL集团较高的股份,吸收合 并方案的实施将使其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TCL集团上市表面上是公司治 理结构的变化,实质蕴含着政府对李东生在TCL集团施行MBO的进一步认 可,并为高管套现铺好最后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首页纸)— 大三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任课教师:田力论文题目:TCL 收购汤姆逊案例分析学号: MDA07096姓名: 吴蔚年级: 大三专业: 财务管理班级: 1班提交日期:年 月 日案例: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它与IT行业的联想、化妆品行业的贝雅诗顿、电器行业的海尔、乳制品行业的蒙牛、网络行业的阿里巴巴都是中国顶级品牌。
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TCL多媒体科技、TCL通讯科技。
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及投资业务群,物流及服务业务群。
经过20年的发展,TCL集团现已形成了以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四大产品系列,并开始实施以王牌彩电为龙头的音视频产品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发展来拉动企业增长的战略。
TCL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连续十二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
目前TCL涉及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几大主导产品都居国内同行前列。
2001年,TCL集团销售总额211亿元,利润7.15亿元,税金10.8亿元,出口创汇7.16亿美元,在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列第6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之一。
2001年TCL品牌价值144亿元,在全国知名品牌中排第5名。
在20年的发展中,TCL集团以超前的观念和行动,主动去认识和培育市场,创造了“有计划地市场推广”、“服务营销”等市场拓展新理念,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
TCL集团以市场为先导,十年来致力于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目前已建立起遍布全国各地的由IT网络支撑的300多家营销网点和一支近万人的营销队伍,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公司或商务代表处,在越南和印度设立彩电制造基地,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为TCL的国际化打下基础。
TCL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加大科研投入,1998年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并始全面进入信息产业,生产销售TCL品牌的信息产品,并拓展互联网接入设备业务,建立互联网服务能力,提升分销网络功能,为电子商务时代做准备。
1999年,TCL又进军白家电和空调领域,并取得不俗业绩。
2000年1月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TCL集团还成功地把产品经营和资产经营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统筹经营,发挥品牌和网络的两大优势,继把TCL品牌从电话机扩展到以“TCL王牌”彩电为代表的音视频产品、电工产品之后,1996年一举兼并了香港陆氏公司彩电项目,开创了国企兼并港资企业之先河,1997年又与河南美乐彩电实现强强联合,1999年,又以资产无偿划拨方式,受让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2000年12月,通过资本运作兼并原无锡“虹美”电成立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和中山“索华”空调成立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使TCL的产品规模和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增强了TCL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001年2月又兼并无锡永固电机厂,成立TCL无锡数码有限公司。
2002年,中国家电业一直上演着国内企业换洋东家的故事,而在当年10月份出现的“TCL国际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奈德)”这条新闻,成为一个另类新闻,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在百姓的记忆中,熟悉的国际家电品牌有三星、索尼、松下等。
当下一流的品牌都被日韩企业占据着,欧美家电品牌早已没落。
当时TCL收购施耐德电器,就是看准了欧洲家电品牌没落的趋势。
当时的欧洲家电产业,一方面是因为人力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大部分企业破产,仅存有法国的汤姆逊与荷兰的飞利浦,其余都被日韩垄断。
面对窘境,它们需要一个新的主人,巧合的是中国国内家电产业刚刚转暖,受当时的出口推动,各家电企业上市公司中报都出现净增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4年1月29日,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公司,成立新公司 TCL 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CL Thomson Electronics Ltd.,TTE)。
TTE由TCL的下属公司TCL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多媒体)100%控股,而汤姆逊换持TCL多媒体29.32%的股权。
相应地,TCL集团持有TCL多媒体的股权则从54%减至约38%。
由此,TTE彩电总销量突破1800万台,成为全球头号彩电厂商。
这次并购被称为改变中国商业史的关键事件之一。
2004年8月TTE正式运营,李东生绝不可能想到一场更大的亏损已经空降到他的头上。
2005年TCL集团报亏3亿元人民币。
2006年TCL集团在半年报中,为欧洲业务拨备8.31亿人民币,使TCL集团2006年上半年总体亏损7.38亿人民币。
2006年9月底,TCL多媒体的欧洲业务已累计亏损2.03亿欧元,仅2006年1~9月份的亏损净额就达1.59亿欧元。
2007年4月30日,TCL股票戴上“ST”(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的帽子,简称也由“TCL”集团变更为“STTCL”,这让投资者失望到了极点。
上述数据说明,作为TCL多媒体的子公司,TTE的巨亏将TCL多媒体拖进了深渊。
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在香港上市的TCL多媒体公司价值在两年内跌了一半还多。
巨大的亏损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并购带来的巨大收益。
TCL在并购后,旗下的中国、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以及战略OEM(贴牌加工)五大业务实现了有效互动。
2004年TCL在北美市场份额达到7.8%,位居第四;在欧洲市场份额达到6.6%,位居第四。
直接获得汤姆逊电子专利与研发队伍,拥有其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使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所处的技术商品化层面率先跨入核心技术积累阶段。
并购后的规模效应突出,也使其拥有在全球的话语权,在销售渠道、供应链等方面大大削减了成本。
尽管拥有这些优势,TCL 仍然出现了巨额亏损。
面对眼前的巨亏,李东生及TCL再也承受不起,开始了漫长的重组过程。
2006年10月底,TCL集团宣布,将放弃其彩电的大部分欧洲业务,并重组TTE的业务。
核心是放弃除OEM 之外的所有欧洲彩电业务。
其内容包括除OEM业务外的所有电视机的营销活动都将终止;对TTE欧洲公司的大部分员工进行重组;TCL多媒体在欧洲的部分附属公司(包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捷克和匈牙利的销售公司)将进行重组;TCL多媒体也将视情况变现其在欧洲的资产和存货。
这次重组花费4500万欧元。
这样的一次重组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对欧洲市场进行重组,也是为了实现北美业务扭亏为盈。
TCL对汤姆逊电子进行并购后,通过重组熬过难关,止住了利润的下滑。
TCL的国际化沉到底部,在慢慢自我修复。
在企业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绩效一般会呈U形发展,TCL并购后出现的巨亏属于U形的左边,重组期属于U形的底部,挺过低谷国际化才会盈利。
当年索尼、三星都走过同样的路。
我们慢慢等待,等待TCL的重生。
2004年4月27日,TCL集团宣布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手机业务,也是TCL集团并购汤姆逊后的又一大手笔。
集团将通过下属TCL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TCL通讯)持有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TAMP)55%的股份,余下45%则由阿尔卡特持有,TCL将会向TAMP注入5500万欧元,而阿尔卡特则注入4500万欧元,并保留亏损的手机业务及600名员工;估计合资公司的资产净值达1亿欧元。
按照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在TAMP成立后,囊括了TAMP和TCL移动的TCL通讯的手机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部,一跃成为中国手机销量第一、全球手机销量第七的手机生产制造商。
那时媒体给予的点评是“TCL看中了与阿尔卡特的互补性,合作将为TCL移动提供一个迅速发展国际业务的平台”。
秉承“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企业宗旨,三万TCL 人将继续发扬“敬业、诚信、团队、创新”的企业精神,以“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三个最好作为竞争策略,不断进行经营变革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我们创建世界级中国企业的宏伟目标。
以下是一些引用的资料:注:霍夫施泰德所提出的国家文化模型主要由权利化程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主义/女性主义和长/短期取向五个维度构成。
[表(100=最高,50=中等)中法文化维度指标得分排序]TCL近年营收数据TCL收购汤姆逊案例分析1981年,TLC公司创立。
2001年,TCL集团销售总额211亿元,利润7.15亿元,税金10.8亿元,出口创汇7.16亿美元,在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列第6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之一。
同时,TCL 品牌价值达到144亿元,在全国知名品牌中排第5名。
1998年,TCL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
1999年,TCL又进军白家电和空调领域,并取得不俗业绩。
2000年1月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并购史1996年,一举兼并了香港陆氏公司彩电项目,开创了国企兼并港资企业之先河。
1997年,与河南美乐彩电实现强强联合。
1999年,以资产无偿划拨方式,受让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
2000年12月,通过资本运作兼并原无锡“虹美”电成立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和中山“索华”空调成立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使TCL的产品规模和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增强了TCL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001年2月,兼并无锡永固电机厂,成立TCL无锡数码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TCL国际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有限公司。
2003年,TCL公布了收购后成立的新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的业绩,上半年亏损2000万港元。
2004年1月29日,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公司,成立新公司TCL 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CL Thomson Electronics Ltd.,TTE)。
2004年4月27日,TCL集团宣布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2004年8月,TTE正式运营。
2006年10月,TCL集团宣布,将放弃其彩电的大部分欧洲业务,并重组TTE的业务。
案例分析:1981年成立的TCL,从某个角度说,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并购史。
通过1996年兼并香港陆氏彩电、1999年无偿接收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2000年兼并无锡虹美电视机厂等,TCL彩电后来居上、脱颖而出,跻身国内四大彩电企业之列。
此后,伴随着李东生的全球化战略,TCL开始了国际化的试水。
在2002年10月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的施奈德彩电公司。
2004年1月29日,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公司,成立新公司 TCL 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CL Thomson Electronics Ltd.,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