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的防汛信息系统设计
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一、引言城市防汛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防汛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对提高城市防汛能力、减少防汛灾害损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二、城市防汛的现状与挑战城市防汛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城市覆盖面积耕地比例不断下降,水资源遭到了污染破坏,水文环境得到了显著的变化。
其次,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覆盖和水文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再者,气候异常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防汛资料的不确定性,给城市防汛决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成为了当前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城市防汛模型和城市防汛决策模型。
1、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是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
旨在通过对城市防汛信息的收集、管理、处理、分析和共享等功能,实现城市防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型模拟数据,例如各类水文模型模拟的降雨、径流、水位等水文数据;一类是实时观测数据,例如气象预报、水文监测、水利工程监管等实时数据。
系统通过实现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和查询等功能,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并生成各类数据报表和监测报告。
2、城市防汛模型城市防汛模型是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于城市防汛特征与环境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用于预测、分析、评估和预警城市洪涝、内涝以及极端气候等情况发生和影响的过程。
城市防汛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内涝、城市洪涝等情况的重新建模,来预测城市内涝、城市洪涝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及其可能的影响。
设计城市防汛模型需要主要根据场景分析方法,并整合多种数据,如日降雨量、河流流量、水库蓄水量和积水深度等。
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探讨
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探讨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是保障城市和农村防汛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防汛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完善,防汛记载、预测、预警、应急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以下是本文拟从实际工作出发,探讨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相关内容。
一、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形势与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防汛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解决防汛工作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
防汛信息系统存在的特点如下:1. 多样化防汛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多个领域,除防汛可视化系统、防汛预警系统、防汛考评评估系统、防汛机械设备出动系统等常见系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系统,例如信息共享平台、地理信息系统等。
2. 高效性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提高防汛工作的效率,实现准确、快捷的防汛信息获取、处理、传递与应急响应,最终促进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网络化防汛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基于网络技术,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将各防汛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体系,使得防汛数据实时共享,反应快捷。
4. 系统化防汛信息系统建设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管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系统化的、全面的防汛信息处理和应急响应模式。
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对于加强防汛技术手段体系建设、提升防汛工作效能、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加强防汛技术手段体系建设防汛信息系统建设是防汛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提高防汛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推动防汛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2. 提升防汛工作效能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实现防汛信息的准确定位、可视化和高效处理,避免重合办事和重复配合,把防汛工作推向整个信息化和智慧化时代,进一步提升防汛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3. 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及时获取防汛信息并预警,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轻灾害;同时,可以根据过去记录的防汛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提高防汛能力、规划防灾措施,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探讨
防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探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成为全球性问题,其中洪灾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洪灾,我国在近年来加强了防汛工作,其中防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防汛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进行探讨,并就其在防汛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防汛信息系统的背景防汛信息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为基础,通过对洪水、雨量、水位、地质等多种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洪水、雨情的监测、预测、预警和防御等功能。
防汛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防汛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度,对降低洪灾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数据采集:防汛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包括地理信息、水文信息、气象信息、遥感信息等多种数据,其采集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实地测量,还包括现代化的遥感监测、卫星图像获取等先进手段。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融合等多个环节,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3. 预警系统:防汛信息系统建设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群众做好防范工作。
4.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洪灾,防汛信息系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响应能力,能够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调动资源、协调救援等功能。
三、防汛信息系统在防汛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1. 预测预警:防汛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多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洪水、雨情的预测和预警,提前做好应对工作,降低洪灾造成的损失。
2. 科学决策:防汛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决策层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协助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的洪灾风险制定相应的防灾应对方案,提高政府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3. 救援指挥:一旦发生洪灾,防汛信息系统可以为救援指挥提供实时的洪情信息和灾情评估,协助救援力量快速响应,有效救助受灾群众。
基于GIS的城市防汛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城市防汛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城市防洪是城市管理的重点之一。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防洪管理涵盖了众多的元素,例如道路规划布局、排水系统、建筑物设计等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防洪管理系统似乎成为一种有利的管理方式,实现城市防洪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一、GIS简介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译为地理信息系统。
是一种针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的技术,主要用于地理空间信息库的建立和空间关系模型的分析处理。
它将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地图为基础,将不同来源、不同质量、不同精度的地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进行整合。
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GIS实现了对城市防洪的全过程管理。
二、城市防洪管理的重要性城市防洪工作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建设、服务、管制等各个方面都与城市防洪息息相关。
城市防洪管理对城市发展起到重大的保障作用。
尤其是在汛期,城市防洪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洪水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人民生命财产上的。
因此,如何制定细致的防洪措施、创建精细的城市防洪管理系统,成为城市幸福和安全的重要任务。
三、基于GIS的城市防洪管理系统设计1. 数据收集和整理基于GIS的城市防洪管理系统首要任务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收集的条目包括基本地理信息、城市汛情、城市排水系统、市政工程资料、街道居民信息等。
这些数据不仅需要精确、全面,更需要科学地组织起来。
2. 基于GIS的城市防洪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在数据收集和整理之后,需要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城市防洪管理系统平台。
该平台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功能完善平台包含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分析、GIS地图展示等完整的功能,让用户在一体化的平台下完成全部操作。
(2)用户友好平台应具有可操作性,极佳的人机交互性。
操作界面简单、易于上手,提高操作效率。
(3)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平台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浅谈防汛生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防汛生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 针对飞来峡水利枢纽办公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利用可视化工作流引擎工具,采用J2EE集成开发平台完成飞来峡管理处防汛生产信息系统设计和集成开发。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容易、维护简单,适合枢纽各层次水平人员对系统的使用。
系统的建成对枢纽管理高效化、规范化、科学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 信息系统; J2EE0项目概述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不断加速,现有的枢纽综合集成管理系统因已投入运行多年,存在以下弊端:技术架构基础薄弱,使用平台落后,界面布局比较落后,与高版本的IE浏览器兼容性差,且系统故障率日益增多,已不能完全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
为适应发展需求,转变管理模式和观念,有力提升枢纽数据共享、协同办公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一流水利枢纽,实现四个一流的目标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防汛生产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生产信息系统)是以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处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当前拥有的网络基础设施、计算与存储基础设施、系统软件、核心业务系统、数字资源等为基础,严格遵循管理处的IT规划指导思想,搭建的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处的办公信息门户和协作平台,实现管理处清远防汛大楼和枢纽坝区两个办公场所内部多种职能的垂直管控、跨组织的横向业务快速协作和审批,实现日常办公中领导下达和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计划、创建下达、跟踪督办和统计查询管理,加强日常工作任务完成的计划性和协调性,从而明确责任、提高效率、促进各项工作的高效完成。
1需求分析1.1功能需求a)文档自动化:主要包括收文、发文、内部签报、合同审批、技术方案审批等功能模块。
实现文件从发起、审批、打印、电子传递、归档、检索统计等工作整个过程的电子自动化处理。
b)实时监控:有权限的用户可监控所有文件的流转状态和办文情况,对于正在流转的文件,在“流程监控”中可以对该文发送系统提示催办、短信催办、邮件催办。
防汛排涝智慧平台系统设计方案 (2)
防汛排涝智慧平台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防汛排涝是城市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防汛和排涝工作,设计一个智慧排涝平台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二、系统需求分析1.数据采集需求:要将实时的防汛排涝数据纳入系统中,包括天气预报数据、河流水位数据、雨量观测数据等,通过传感器设备实时采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2.数据处理需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天气趋势分析、水位变化分析、雨量分析等,以此为依据进行防汛预警和排涝决策。
3.数据展示需求: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通过地图显示降雨情况、水位情况、泵站运行情况等,同时提供报警信息和预警信息展示,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防汛排涝情况。
4.决策支持需求:根据系统分析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具体的防汛排涝决策建议,包括调度泵站、调度抽水机组、安排人员、转移人员等。
5.预警响应需求:系统能够实现实时预警功能,当发生暴雨、水位突增等情况时,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三、系统架构设计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设备采集实时的防汛排涝数据,包括天气预报数据、水位数据、雨量数据等,数据采集设备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
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
数据处理层包括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等。
3.数据展示层: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包括防汛地图、水位曲线、雨量图表等。
同时提供报警信息和预警信息的展示。
4.决策支持层:根据系统分析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具体的防汛排涝决策建议,包括调度泵站、调度抽水机组、安排人员、转移人员等。
5.预警响应层:实现实时预警功能,当发生暴雨、水位突增等情况时,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四、系统功能设计1.数据采集功能:实时采集防汛排涝相关数据,包括天气数据、水位数据、雨量数据等。
智慧防汛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
智慧防汛系统设计方案智慧防汛系统是集成了现代化科技手段的防洪抗灾系统,旨在提升防汛预警、减灾救灾和应急响应的能力。
下面将提出一种智慧防汛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防汛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中心和应急响应平台。
1. 传感器网络:采用遍布防汛区域的多种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测流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水流情况和气象变化。
2. 数据中心: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传感器网络传回的数据。
数据中心应具备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实时监测水流情况、预测洪水发展趋势,并生成实用的预警信息。
3. 应急响应平台:根据数据中心提供的预警信息,可以及时启动防汛措施并调动相关资源进行抗洪救灾工作。
应急响应平台还可以提供一键报警、求助等功能给防汛人员和灾民使用。
二、关键技术实现为了实现智慧防汛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使用以下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采用各种传感器对水位、雨量、流速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并能够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2. 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通过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挖掘,预测洪水发展趋势,并生成准确的预警信息。
3. 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传感器网络与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连接,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交互。
4. GIS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预警信息与地理信息进行集成,实现空间分布和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5.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和模型训练,提高预测洪水的准确性。
三、系统功能设计智慧防汛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水位、雨量等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洪水预警,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2. 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利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预测洪水发展趋势,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3. 应急响应功能: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防汛措施,并调动相关资源进行抗洪救灾工作。
智慧防汛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防汛平台建设方案设计智慧防汛平台建设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我国长期以来受洪涝灾害的威胁,每年的汛期都会发生严重的灾害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设智慧防汛平台,以提高防汛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预防和减少汛期灾害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简介智慧防汛平台是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性智能化平台,可以集成气象、水文、遥感、气象雷达等多种监测数据,实现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
三、建设内容和流程1.数据采集和整合智慧防汛平台需要采集气象、水文、地形、遥感图像等多种监测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同时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和处理。
平台还需要与国家和地方各种气象、水文、气象雷达等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整合。
2.分析预测模型建立在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建立气象、水文、洪水等预测模型。
通过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未来的气象、水文和洪水预测结果。
3.防汛决策支持和预警智慧防汛平台将气象、水文、遥感等多个模块的数据集成到一个平台上,构建一个多层次的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将数据分析结果与地图、图表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可视化结果相结合,为决策者以及群众提供科学、准确的防汛预警信息、建议和决策支持。
4.系统集成和优化智慧防汛平台是一个跨部门和跨行业的集成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平台需要与各种气象、水文、遥感等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整合,并实现与政府部门、媒体、社会群众等多个方面的协作。
5.平台应用和推广在建设完成之后,智慧防汛平台需要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政府宣传、培训和培训等渠道,向各个社会应用场景推广智慧防汛平台的应用,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同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目标1.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防汛平台,实现在线、动态监测、快速响应、及时预警、快速决策和应急处置的目标。
建设智慧防洪系统设计方案
建设智慧防洪系统设计方案智慧防洪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科技和数据分析的防洪管理系统,旨在提高防洪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个建设智慧防洪系统的设计方案。
1. 数据收集与监测:智慧防洪系统的第一步是收集和监测洪水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天气数据、水文数据、地理数据等。
可以通过气象站、水位计、雷达、卫星等设备来实时监测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智慧防洪系统的数据中心。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毕后,智慧防洪系统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以提高洪水预测的准确性。
同时,系统也可以对实时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供及时的警报和预警。
3. 预警与应急响应:智慧防洪系统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供准确的洪水预警和预测。
预警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相关的人员和机构,包括手机短信、手机应用程序、电视、广播等。
同时,系统也会提供应急响应指南,包括疏散路线、安全地点等,以帮助人们做好防洪准备和应对措施。
4. 实时监控与反馈:智慧防洪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控洪水情况。
这些设备可以安装在水闸、河道、桥梁等关键地点,以及市区的低洼区域。
监控数据将传输到数据中心,并提供给相关的人员进行实时分析和决策。
5. 协同与联动:智慧防洪系统可以与各种相关的部门和机构进行协同和联动。
这包括气象部门、水利部门、交通部门、应急部门等。
通过共享数据和信息,各部门可以更好地协调行动,提供更加高效和准确的防洪服务。
6. 数据管理和存储:智慧防洪系统需要一个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存储系统,以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
这包括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数据的安全和保护等。
同时,数据管理系统还应该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查询和分析,以支持系统的决策和应急响应。
7. 评估和改进:智慧防洪系统的运行和效果应该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进行评估。
同时,还应该定期收集用户反馈,以了解用户对系统的满意度和需求,以进一步改进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分析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在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中的优势和效益。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在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效 果。
评估指标:根 据系统目标和 需求,确定评 估的关键指标
和指标体系
数据采集:收 集相关数据, 包括系统运行 数据、用户反
核心层:负责高速 数据传输和可靠性 要求高的业务
汇聚层:负责将接 入层的数据汇总并 传送至核心层
接入层:负责连接 用户设备,如摄像 头、传感器等
备份层:用于备份 核心层和汇聚层的 网络设备,确保网 络安全
系统硬件配置: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系统软件配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防汛应用软件等 架构设计: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安全性设计: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可靠性
模型设计:基于数 据驱动的预测模型, 利用历史数据和算 法模型预测未来的 降雨量和洪水水位
数据采集:通过传 感器、遥感等技术 手段采集降雨量、 水位等数据
数据处理:对采集 的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包括数据清 洗、数据转换等
预警发布:根据预 测结果和阈值设定 ,及时发布预警信 息,提醒相关人员 做好防范措施
建立项目组织:明确各 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
立高效的项目团队
需求分析:对防汛业务 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 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
求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 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 设计、功能模块设计、
界面设计等
系统开发:按照系统设 计,进行系统开发和测
试
集成测试:对系统进行 集成测试,确保各模块 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 数据库:Oracle/MySQL/PostgreSQL Web服务器:Apache/Nginx 应用服务器:Tomcat/Jetty/Undertow
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方案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逐渐失衡,城市内的排水系统被严重影响,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因此,建立一套先进的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已经成为城市防汛工作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建设方案。
一、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目标与基本原理1. 建设目标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预测和预警城市内部的洪涝灾害;- 及时对灾害进行响应和应对;- 提高城市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2. 基本原理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从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搜集、分析和整合相关数据,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各种信息采集手段实现动态监测,从而实现灾害预警、预测以及应急响应等功能的集成。
二、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流程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建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数据采集对城市内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包括:气象数据、水文数据、水文地质数据、气象雷达数据、水域水面数据、流量、水位和水位差等。
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输管理系统进行压缩和编码,并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预警系统服务器中。
3. 数据处理对传输到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建模,以便进行更精准地数据预测,同时进行数据验证以保证结果可信。
4. 预测和预警依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洪涝灾害预测和预警,实现早期预警以及预警分级。
预警结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按可视化交互的方式展现,例如,考虑到城市网民的用户特点,可以采用公众平台、微信平台、短信、媒体发布、物联网终端、地图等方式进行信息发布。
5. 响应和应对在接到灾害预警后,需要实现应急响应和应对措施。
智慧防汛预警系统需要紧密配合与应急救援系统和其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技术支撑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需要依赖于以下技术支撑:1.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建模,采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决策树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湖北智慧防汛系统设计方案
湖北智慧防汛系统设计方案湖北智慧防汛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湖北省是我国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地势复杂,多山丘陵,河流纵横交错。
同时,湖北省还常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为了提高对洪水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湖北需要建立一套智慧防汛系统,集成各类传感器、监测设备和信息系统,实现对洪水情况的全面掌控和迅速响应。
二、系统设计目标1. 提高预警能力:通过实时监测气象、水文等数据,及时预警并发布相关信息。
2. 加强监测手段: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精度和时效。
3. 实现智能调度:推动各地的防汛队伍和救援力量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4. 提升应急响应:通过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分析和预警指引,加强应急决策和指挥。
三、系统架构1. 地面监测设备网络:通过遍布湖北省各地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气象、水文、雨情、水质等数据。
2. 数据收集和传输系统:建立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3. 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心: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洪水预警和防汛指挥决策的相关信息。
4. 指挥调度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实时的洪水预警、设施状况和救援力量分布等信息,支持防汛指挥决策和救援调度。
5. 公众预警和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手机APP、电视、广播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汛指导。
四、关键技术和功能1. 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采用现代化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实现对气象、水文、雨情等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洪水预测、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3. 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灾情、设施状况和救援力量分布,辅助决策和调度。
4. 预警和信息发布系统:将洪水预警和防汛指导信息快速传达给公众,提高应对能力。
五、预期效益1. 提高洪水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强化防汛指挥和救援力量的信息化和协同作战能力,提高防汛抢险效率。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优化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优化随着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剧,城市防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防汛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非常必要。
而GIS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信息化技术,能够为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提供很好的支持和帮助。
一、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 数据库建设:建立全面、准确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收集、整合和管理有关城市地理信息、历史防汛数据、实时雨情、排水水系、水利设施等各种数据,在此基础上实现地理信息与水文、机械等多元数据集成。
2. 空间分析模型的开发:通过GIS软件,构建一套完整的空间分析模型体系,建立防汛规划、水文模拟、淹没影响评估等模型,为城市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综合评价系统构建:通过GIS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类防汛设施的监控管理及分析评价,包括雨水排泄系统、防洪排涝设施、蓄水池和堤坝等相关设施。
4. 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整合多源信息,通过GIS技术实现对地图上灾害隐患区域、灾害事件、排涝设施等的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同时将其信息发布到社区、单位的平台上,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和公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城市防汛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数据管理方面: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整合,确保数据准确来源可追溯;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对数据的质量进行定期检验和监管。
2. 分析模型方面:增加GIS技术的主动应用能力,优化分析模型,增强其与数据查询、处理的整合度、扩展性和实时性;完善分析模型体系,通过模型的开发和实现,优化城市防汛决策和预警效果。
3. 决策支持方面:构建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和联邦服务平台,为城市防汛负责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更为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防汛服务;通过GIS技术实现区域间信息共享,促进城市防汛集体效应。
防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防汛系统的的开发设计1.开发背景:受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象因素的影响,洪水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而现如今的防灾减灾,以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是抗御水旱灾害的物质基础。
但是除了物质基础外,非物质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
非工程措施是工程措施的补充,也是工程措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保证,切实加强防汛指挥系统等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快速准确的收集各类防汛信息,迅速的处理这些信息,在此基础上科学的调度洪水,科学的调度人力、物力、财力和抢险,就能充分的发挥防洪工程的整体防洪作用,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损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国外专家估算,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运用所减少的洪灾损失占总监在损失的10%~20%,有的甚至高达40%。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将各类防汛信息进行实时快速地收集、分析和处理,供各级领导和防汛部门进行防汛调度指挥时使用,也是防汛指挥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期性基础工作。
2.基本方法:(本案例以省为单位)根据该省防汛的现状和要求,经过调研和分析,在系统规划和实施过程中,采用了系统集成技术与系统规划方法。
本系统的集成是根据该省的防汛的需求,将硬件平台、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已有的相关系统、开发的若干应用软件等集成到一个具有优良性能的防汛计算机信息系统。
系统集成技术与规划方法贯穿于系统开发的自始至终。
1)系统开发的基本点防汛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首先必须坚持和牢牢抓住两个基本点。
一是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集成的保证。
设备、软件都是靠人去使用,人是第一因素。
进行防汛系统集成,组织一支专业化程度高、有拼搏精神、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的队伍是基础。
在组织机构中,领导成了关键。
二是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集成的核心。
在系统集成中,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的选择余地是非常大的,但已有相关系统选择或变更的余地非常小,应用软件往往没有现成可取,必须靠自己开发。
因此,应用软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建设的成败,系统的一切规划过程、开发集成过程都以应用软件的集成为核心。
应急灾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应急灾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摘要】应急灾汛信息作为电力安全信息的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其信息管理重要性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够的安全、可靠性运行。
本文基于web开发技术实现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架构,采用JavaScript对web应用前端界面的开发,结合SQL Server与现有电网数据库系统实现兼容以及数据管理。
该系统目前应用在电网公司应急信息提报管理系统,证明该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应急;B/S;数据库1.引言应急灾汛信息管理系统是电力公司将灾汛信息进行软件化、网络化的体现,并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可靠性[1],提高预防和处置电力系统能够突发性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和损失,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为预防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公司正常生产造成影响,地方供电局已实施防风防汛预案。
在执行预案时,各基层单位需每隔2小时向省公司回报一次损失情况。
目前汇报的工作流程是:①基层单位检查现场,用EXCEL 制作报表,汇报至地方供电局;②地方供电局整理汇总EXCEL 数据,再向省公司汇报。
然而目前的汇报机制在数据上报和整理的过程往往超过2个小时的规定时间,使整个系统无法做到准确地、及时地获得现场的灾汛数据。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应急灾汛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准确的采集和汇报。
系统软件功能针对各职能部门、区县局/所等不同级别人员,提供不同的填报功能及相关的人机交互功能界面。
通过系统平台的数据库模块,查询各个汇总时间段的损失情况,生成省公司要求的格式报表,或导入导出部门、区县局/所汇总的明细报表。
2.系统的硬件平台应急灾汛信息管理系统安放于信息中心的机房的设备上,工控机和服务器是安装系统的可选设备之一。
工控机可耐高温,对工控机的运算能力和性能要求不高;相比工控机,服务器对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不高,而对于其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相同条件下服务器的性价比要比工控机高很多,同档次的工控机,服务器的其运算能力的4倍以上。
NSDI支持下的防汛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NSDI支持下的防汛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加剧,防汛工作成为城市安全运行中的重要环节。
NSDI(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一种集成多种空间数据资源的框架,为防汛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探讨NSDI支持下的防汛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首先,NSDI通过整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多种空间技术,实现了对洪水风险区域的精确识别和监测。
GIS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为防汛决策提供空间化的决策支持。
遥感技术则可以实时获取洪水发生区域的图像信息,为快速响应和救援提供依据。
其次,NSDI支持下的防汛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更新。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和接口,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数据可以无缝对接,确保防汛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这不仅提高了防汛工作的效率,也为跨区域的防汛协作提供了可能。
再次,NSDI框架下的防汛信息系统还具备强大的预警功能。
通过分析历史洪水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系统能够预测潜在的洪水风险,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这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
最后,NSDI支持下的防汛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在一些城市,通过建立基于NSDI的防汛信息系统,成功地减少了洪水灾害的发生次数和影响范围,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NSDI在防汛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提高了防汛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也为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NSDI将在防汛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智慧防汛系统建设方案范文
智慧防汛系统建设方案范文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与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智慧防汛系统,成为国家建设安全中国,推进科技兴国的战略需要。
一、系统需求1. 数据采集:通过定时抓取气象、河道水位、水系流量、雨量等各类实时数据,并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传输到数据中心,供后台运算参考。
2. 基础平台建设:依据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设一个强大、可靠的基础平台,为各组成部分提供数据支撑。
3. 数据处理:依照流量、水位、灾害历史等多因素,通过人工智能等算法对各类数据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并通过推送或短信等手段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
4. 预警后续:在预警体系发出警报信息后,需要设立专门应对小组,制定具体的防汛应急计划,动员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处理汛情报告,采集灾后评估数据等。
二、系统组成部分1. 数据采集与中心传输子系统:包括气象站、水文测站、雨量站,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实时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中心数据服务器。
2. 中心数据服务器及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接收、存储上述各站点采集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实现各类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处理。
3. 数据处理子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历史数据、环境数据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生成数据报告,为智能决策打下基础。
4. 数据分发子系统:通过各类通讯手段上报真实数据,并将警报信息及同时天气状况等实时数据送至领导、救援中心、公众等。
5. 预警响应子系统:包括预警触发、预警评估、应急打印、应急处理等整个流程。
三、预警体系设想1. 停车交通预警:包括交通流量预警、堵车预警等,需根据交通量变化来进行动态管理。
2. 水情预警:包括以最新气象、水位等海量数据,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预警评估。
3. 山洪灾害预警:针对山区形成的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通过各种实时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前发出预警信息。
4. 长江防汛预警:针对长江流域出现的洪灾,通过对长江水位、流量等数据的分析、统计,进行定量预测,给出预警建议。
防汛信息化解决方案
防汛信息化解决方案防汛信息化解决方案 V1.0 智慧防汛整体解决方案 ___ 水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防汛信息化解决方案 V1.0 目录 1、系统概述1 2、系统创新4 3、系统设计7 3.1 、系统拓扑7 3.2 、系统架构8 4、系统功能9 4.1 、GIS 管理子系统9 4.2 、工程管理子系统12 4.3 、管网管理子系统15 4.4 、防汛抗台指挥管理子系统 ..22 4.5 、统计分析^p 子系统24 4.6 、系统维护子系统26防汛信息化解决方案 V1.0 第 1 页 1、系统概述防汛做为“城市数字水利”大平台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
防汛的现代化管理,是关于国家水利部关于数字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响应。
建成后的防汛系统既可独立运行,辅助水利相关人员实现电子化的行政办公,又可融合至大数字水利战略发展中,用数字化的高科技手段分析^p 、研究、模拟、预测和管理各类防汛决策工作。
系统将集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p 、告警以及可视化查询、统计分析^p 预测、决策支持等强大功能于一身,涵盖信息监测与采集、信息传输、防汛会商决策支持、统计分析^p 与预测、可视化信息查询和办公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系统建成后,将为全面、迅速、及时、准确地掌握主要江河、大中型水库、大型水闸、重点堤围、重点地区、暴雨中心的雨水风情状况提供方便;为流域洪水预报、灾情评估提供及时的基础资料;具有在短期内对重点地点、地段进行实时监测,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为实现水资自动化调度提供信息基础。
拟建成的系统包括能够自由查阅实时水情、历史水情、水利基本信息、防洪物资队伍人员、防洪预案、抢逃险路径以及自动化决策方案等录入与维护以及能够动态添加地图显示的地理信息,用户可以动态定制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数据表并自动生成录入界面,并可以将各种关键信息即时显示在地图或者统计图表上从而为水利信息管理、防汛信息化解决方案 V1.0 第 2 页用水决策和水利网络协同办公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在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将实现灵活的数据定义、输入、查询和可视化分析^p 等功能。
基于一网统管的防汛减灾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一网统管的防汛减灾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发布时间:2023-07-21T07:16:00.529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4期作者:茅佳颖[导读] 城市防汛减灾工作一向是城市安全的重点之一,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深远。
上海地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62摘要:城市的防汛减灾工作主要围绕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问题为主。
基于城市“一网统管”的建设,通过建设城市的数字化底座,以及强化各委办间的联勤联动,为防汛减灾工作的推进提供强力支撑,从而切实提升防汛减灾的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采用了WebGIS和二三维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了基于一网统管的防汛减灾保障系统,该系统包括指挥体系、应急预案、领导指示、汛情预报、汛情监测、风险隐患、预警告警、视频监控、防御力量、防汛事件、社情监控和图上作战共12大模块,该成果在防洪减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应用,为城市管理部门可以有效地进行防汛减灾工作的管理辅助决策,为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保障。
关键词:防汛减灾;WebGIS;二三维一体化;辅助决策中图法分类号:TV122引言城市防汛减灾工作一向是城市安全的重点之一,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深远。
近年来,根据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的城市“一网统管”工作,也重点关注防汛减灾的问题,如上海市防汛防台指挥系统被纳入上海“一网统管”的十大重点系统之一等。
“一网统管”为城市建设搭建了统一的数字化底座,打通了各委办横向和市区街镇各级纵向的数据通路,对数据进行归集、融合、治理、交换、赋能,并形成全市一张时空底图,以全域场景带动底层技术突破和模块化、规模化应用0,加强了部门间联勤联动,为城市防汛减灾打好扎实的基础。
各地的防汛减灾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沿海平原地区主要关注台风暴雨和洪涝灾害,中西部或含山区的地区主要关注洪涝和地质灾害。
紧紧抓住水利业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关键,强化数字孪生流域和“四预”功能应用,赋能水旱灾害防御切实解决水利工作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 u s i n e s s s c h o o l o f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2 1 1 1 0 0 )
Abs t r a c t :C u r r e n t i F , t h e r e i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r o bl e m s b e t w e e n t h e u s e r s a n d t h e s y s t e m d e v e l o p e r s , w hi c h s e r i o u s l y h o l d b a c k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 l o o d s y s t e m s . T h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o n t o l o g y , d e s i g n e d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O n t o l o g y . U s i n g c o m p e t e n c y q u e s t i o n s t o h e l p s y s t e m d e v e l o p e r t o a c q u i r e t h e u s e rs ’n e e d s , T hi S p a p e r m a k e a n a t t e m p t t o s t o r e t h e O n t o l o g y i n d a t a b a s e
s yst e ms.
Ke y wor d s :o n t ol o g y :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f l o o d c o n t r o l
0 引言
防汛工作往往 由防汛指挥部牵头 , 各个 地 方 水 利 局 或 者 水 利
行 了结合 , 提 出 了一种混 合构建方 法( M O B M ) : 首先基于数据 库构 建本体核 心, 再 通过概念体 系法进行补 充实现本体 的构建 , 帮助
企业 更有效 的进 行知识 表示 。 本 体 开 发 前 期 需 要 大 量 的 准 备 工 作, 包 括长时 间的数据准 备和结果解释 , 昂贵 的 专 家 咨 询 和 共 识 建立 过程 。 针 对 这 一 问 题 ,d ’A q u i n提 出 对 数 据 挖 掘 和 本 体 工 程的相互 作用进行研 究, 实 现 一 种 半 自动 获 取 数 据 资 源 的方 式 , 进而实现知识获取 。 A d i g u n使 用 F O X方 法 构 建 了 动 态 环 境 下 的 自适 应 协 作 构
2 0 1 4 , 1 7
科技 论坛
基于 本体 的防汛信 息系统 设计
祝 源
(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l l l 0 0 )
摘要 : 近年来 , 伴随着水利信 息化 的不 断推进 , 系统开 发者 和系统用户之 间沟 通困难的 问题开始涌现 , 严重阻碍 了系统开发 的 进程 。 本文回顾 了国外本体研 究的进 展, 分析 了国内基于本体 的信息系统开发 的实践 , 通过使用本体能力 问题帮助系统开发者
获 取 用 户 需求 , 并 研 究 了本 体 在 数 据 库 中 的 存 储 设 计 。
关键词 : 本体 ; 信息系统 ; 防汛
De s i g n o f loo f d c o nt r o l i n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On t o l o g y
系 统开发 的过程 、 技术手 段等缺 乏了解 , 而且用 户可能 并不确切 知道 自己的需求是什 么 , 并将需求 确切 的表 达 出来 , 不知 道该提
供 哪 些 资 料 帮 助 系 统 开 发 者 了解 系 统 需 求 。 本体 就 是 通 过 形 式 化 地定 义领域概念 , 使 得 不 同的 人 能 够 对 这 些 概念 和 问题 实 现 共 享 认识 。 现 有 的 防 汛信 息 系 统 在 系 统 规 划 之 初 就 没 有 考 虑 到 这 一 问 题, 他 们 往 往 针 对 各 个 地 区 所 特 有 的 问题 , 各个 地方水利 单位 自
当 前 的 本 体 构 建 主 要 存 在 2种 途 径 : 从 基 于 数 据 库 的本 体 构 建 和 自顶 向 下 或 自底 向上 的概 念 体 系 构 建 方 法 。R a 将 两 者 进
站协 同工作 , 这就牵 涉到各地方防汛工作 小组对 于一些 问题 的共
同理 解 。 一方面 , 系 统 开 发人 员 由 于 不 是 防 汛 专 业 人 员 , 短 时 间 内 难 以 理 解 防汛 业 务 使 用 的专 用 术 语 ; 另一方面 , 防汛 人 员 由于 对
建 了本体 , 实现 了动态 环境 的知识 共享 。N a g a t a基 于顶层 本体 G o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a i k e i , 使用半 自动方法 构建 了 日本 维基 百科 本体 , 产生 了
良好 的分 类 系 统 为 了更 好 地 回答 用 户 的 提 问 , 本 体 在 信 息 检 索 领域得 到广泛使用 , 然 而 随 着 新 概 念 以及 概 念 关 系 不 断 出现 , 有 限 的 本 体 库 需 要 得 到 相 应 的更 新 。M u s t a p h a提 出 了 一个 基 于 案 例推理的本体学习框架 , 帮助 本体 库进 行 更 新 。 尽 管本体 可 以用于 组织和 系 统之 间的沟通 , 支 持 通 用 软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