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1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国高校历史系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近代以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现代化进程。

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新中国的成立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节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和能力。

首先,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社会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这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挑战和成就。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近现代史纲要,深入了解中国人民在历史变革中的作用和贡献。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此外,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历史知识外,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而能够全面把握历史事件和现象。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a、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1、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b、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军事侵略。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5、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6、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美国。

7、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8、1845年,英国租的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是最早的租界9、1901年《辛丑条约》10、《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11、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12、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13、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1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5、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它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16、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17、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1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总结_文档视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乐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d)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e)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f)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g)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9.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

10.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1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2.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3.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德国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福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社会制度腐败及经济技术落后1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1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7.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抽夷而作。

”魏源所说的夷长“长技”主要是指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18.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19.甲午战败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

20.第二章1.清政府在19世纪设立的办理外交、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以土地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改革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最终走向新中国的成立。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也形成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国家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国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也导致了国家的内部动荡和社会的不稳定。

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成为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背景。

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无数仁人志士和爱国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惜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了近现代中国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再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在这一时期,中国接触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纷纷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文化交融和碰撞,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动力。

最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交融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2023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2023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2023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一、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终结,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时代。

1. 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朝衰落:外敌入侵、国际压力增大等使清朝政权岌岌可危。

•国内社会矛盾:民族压迫、封建统治、民主意识觉醒等社会问题逐渐加剧。

2. 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起义如火如荼。

•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推翻清朝统治: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3. 辛亥革命的影响•开启民主进程:辛亥革命建立了以民主、平等为目标的中华民国,为中国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推翻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控制,使中国重获主权。

•统一中国:辛亥革命结束了农村地主的割据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民主思想的冲突愈发尖锐。

•反帝反封建的呼声: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呼应,反对帝制压迫和封建束缚。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新文化运动主张以科学和民主为基础的现代文明。

•尊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反对传统礼教的束缚。

•推崇白话文:倡导使用白话文进行教育与文学创作,以普及知识和扩大影响。

3.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通过批判传统文化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

•推动社会进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加速了社会进步的步伐。

•孕育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的一场以保家卫国为目标的全面抗战。

这场战争规模庞大,意义重大,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并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还开放了多个港口。

2.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1850年至186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领导人洪秀全提出了农民解放的主张,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3.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袁世凯和康有为等一些官员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包括金元法票、学堂改革、兵制改革等,但最终未能成功。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湖北武昌爆发的起义之后,清朝被推翻,成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终结。

二、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1.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中华民国成立后,政权持续动荡,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国内军阀混战严重,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

2. 文化与思想的新潮流:新文化运动兴起,一批国内外知识分子涌现,他们主张民主、科学、自由,对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提出挑战,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 中共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通过不同的斗争形式,如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4. 日本的侵华战争: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损失,也促使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抗战精神的兴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1949年至今)1. 新中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推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农村土地改革。

2. 三大改造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改造的“三大改造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3.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由毛泽东发起,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试述列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答:⑴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

外国列强还在中国设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和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强占租借地,使其成了列强侵华的基地;划分势力范围,则使中国面临着“瓜分斗剖”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取得驻兵权,随时可以以武力要挟中国封建政权。

这些都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破坏。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勒索巨额赔款,是外国列强对中国人民进行的分开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⑵政治控制。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⑶经济掠夺。

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⑷文化渗透。

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答: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英国与其他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攫取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中国的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了国家政权形式上仍然存在,而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

与此同时,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书概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书概括

1840,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五大主权-社会进入了双半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历史任务:民族解放,人民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人民进行了多种反抗与探索(三元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失败及其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的落后)(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洋军阀的统治-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舞台-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共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1927年发生412和715-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八七会议+三大起义-失败-开始进入井冈山,开启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反围剿-第五代反围剿失败-长征-遵义会议-延安-西安事变-进入全面抗日,开启国共第二次合作-敌后战场+游击战+减租减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式提出+延安整风(正面战场+台儿庄大捷)-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破裂-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土地改革+国统区第二战线+团结民族党派)-1949年,解放南京,成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国家)-两大任务(剿匪+恢复经济)-1953年底,两大任务基本完成-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化,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开始社会主义探索(八大+《论十大关系》+《人民内部矛盾》+《整风运动》-反右扩大化-曲折的二十年-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两个百年)1921-2021年,1956-2056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时进行军事侵略。

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9.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

10.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1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2.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3.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德国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福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社会制度腐败及经济技术落后1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1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7.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抽夷而作。

”魏源所说的夷长“长技”主要是指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18.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19.甲午战败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

20.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01-03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01-03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部分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一至三章)侵略与反侵略(第一章)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背景知识)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侵略)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斗争)早期探索(二、三章)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资产阶级的探索维新运动)第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第二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三节总结历史经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三部分社会主义建立与发展(1949至今)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三节走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良好的开局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转折第二节改革开放的起步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第三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单选)(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汇总

1.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

2.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答:①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②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5.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①工人阶级②资产阶级。

6.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答:①深受三重压迫。

②革命新最强并且纪律性强,集中,团结。

③与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等优点。

7.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两面性:①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②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8.近代中国主要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9.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彼此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

10.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

11.1849年,葡萄牙武力侵占澳门半岛。

12.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共侵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13.1845年,英国最早在中国设立上海英租界。

14.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前,首先抢劫和火烧圆明园。

15.《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16.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17.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更加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18.1895年以后,由于《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外国资本家争先恐后地涌向中国投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鸦片战争前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不败而败的战争:中法战争3.最臭名昭著的有三大惨案: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惨案(图片)。

日军在四天之内屠杀中国居民2万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屠杀义和团民和居民不计其数;1900年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5.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外三元里一带进行抢掠时,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抵抗。

此战大大显示出中国的人民的爱国气节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敢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6.美国:提出“门户开放”7.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8.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9.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0.天京事变(1856年)——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1.战斗力最强:北洋水师12.京师同文馆,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命名为北京大学)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13.维新变法的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谭嗣同的《仁学》,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梁启超的《变法通议》14.预备立宪是骗局:皇族内阁的出现。

15.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16.黄兴领导了黄花岗起义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8.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的终结,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9.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0.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2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22.1927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纲领。

23.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1月20-30日,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合作基础是新三民主义24.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分共”会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五四运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抗日战争。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最重大的胜利。

特别注意:彭德怀说,历史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场战争是抗美援朝,它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支援了朝鲜人民、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从此,帝国主义不敢轻易做侵犯新中国的尝试,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不是一个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充满曲折和奋斗的历史。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然而,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革命,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和牺牲,也见证了中国从一个封建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伟大历程。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更好地面对当前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答: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们大众的矛盾基本特征是1、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中国的政治2、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3、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4、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势力很弱5、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这两大任务的主题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三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答:帝国主义的侵略客观上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

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答:1、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2、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3、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五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答: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制度。

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思想上,“托古改制”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六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答:成功: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族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是一次思想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势,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失败: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4、帝国主义的反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新中国成立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A. 抗日战争B. 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三大改造的完成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一五计划的实施D. 改革开放的开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哪一事件被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下列哪位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被誉为“国父”?A. 孙中山B. 毛泽东C. 蒋介石D. 李大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不包括对哪一领域的改造?A. 农业B. 手工业C. 资本主义工商业D. 个体工商业(注:此选项与C项有重叠,实际应为“交通运输业”或其他非三大改造对象的领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 三民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此选项虽也是重要思想,但在此题上下文中,应指更早被确立为指导思想的理论)注:第7题中,“个体工商业”实际上在三大改造中是被包括在内的,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交通运输业”或其他未被直接涉及改造的领域。

为了保持题目的原创性和不雷同,这里稍作变通,但在实际教学中应予以澄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要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要点总结

题型:1.单选(30×1′=30′)2.多选(10×2′=20′)3.简答(5×6′=30′)4.论述(2×10′=20′)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1~3章:风云变化的八十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840~19194~7章: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8~10章:辉煌成就的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1949~今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2.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四个)①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备注: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3.“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4.清王朝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对外关系各方面。

5.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6.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四个方面)①军事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四个方面)通过不平等条约,勒索巨额赔款。

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抢劫中国财富,破坏中国文物和古迹。

②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

(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六个方面)操纵中国的外交。

(《辛丑条约》的签订,把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享有领事裁判权。

把持中国海关。

(英国赫德任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40余年之久)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古人民的反抗斗争。

扶植、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天津等)(五个方面)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对华倾销商品。

对华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表现如下)④文化渗透:宗教渗透和侵略。

(三个方面)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主要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只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流民不断增加,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历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3、简述资本帝国列强对中国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内政;2)操作中国外交;3)享有领事裁判权;4)把持中国海关;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6、扶植、收买代理人;4、简述资本帝国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作中国的经济命脉;5、简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文化渗透:------1)宗教渗透和侵略;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3)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6、西方资本主义如何为侵华制造舆论:------1)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2)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3)广学会说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4)除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外,还竭力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为外国列强侵华进行辩护;7、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作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化,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8、简述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有其特点:----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2)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3)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9、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段;10、帝国主义与中华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的两对主要矛盾,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1)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2)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有其事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3)国内战争发展的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者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段统治时,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11、简述19世纪未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失败原因:----1)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开始蚕食中国的边疆地区,中国陷入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之中;2)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中国面临着被彻底瓜分的危险;3)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4)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纠葛、矛盾、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各国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5)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2、名族意识的觉醒:-------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3)名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4)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第二章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2)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3)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4)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2、<<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作为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所提出的治理朝政纲领而忽略了这一点,这与洪仁玕长期没有参加农民革命斗争的时间有关,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段基础和社会条件;3、天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4)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4、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是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扰,“一闻修建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6、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以下行到宣传变法维新主张:-----1)向皇帝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的变法;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7、* *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远不是封建势力的对手;3)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虽然广泛地进行了变法维新的舆论动员,但所争取到的有力支持者甚少,只有不掌握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4)维新派既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第三章1、幸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2、孙中山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证,这场论证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推翻帝国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3、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局限性:----1)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2)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4、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出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6、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派驻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7、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统计:-----1)发到“二次革命”;2)组织中华革命党;3)发动护国战争;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四章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发生深刻变化:-----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3)再次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4)帝国主义形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影响:-----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4、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力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五四运动促进来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来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5、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2)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3)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主要内容:------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和第一决议,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党国家等;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国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9、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2)革命统一战线出现剧烈分化;第五章1、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呢?------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2、简述八七主要内容及意义:------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翟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渙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3、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1)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国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3)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4、三湾改编内容及意义:------1)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2)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3)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5、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6、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权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2)国民革命的影响;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7、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其他同志一起规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段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这主要是:1)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址阶级;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土地革命的开展,充分调动了根据地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8、”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1)7、“左”倾教条主义,其主要错误是:-----1)在统一战线问题上;2)在革命道路问题上;3)在土地革命问题上;4)在反“围剿”的军事革命问题上;5)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8、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的多方面的:---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第六章1、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名族带来的深重灾难:----1)制造了惨绝人道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3)强制推行奴隶化教育;2、一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