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新课程详解音乐教学案例听课评述之一与解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展开。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音乐活动,比如唱歌、演奏乐器、合唱、创作音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提倡跨学科整合和课程整合。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结合语文、美术、舞蹈等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教学。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歌曲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创作音乐学习美术知识,通过节奏动作学习舞蹈知识等,使音乐教学更加立体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通过课程整合,将音乐内容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在语文课上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美术课上通过绘画音乐家肖像,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等,从而实现跨学科整合和课程整合,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
新课程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水平,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培养和发展。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的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跨学科整合和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音乐教师们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共同致力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为学生的音乐学习之旅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音乐新教材解析》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 华夏乐韵
构思意图: 1、中国传统的优秀的民族音乐中的经典作品 2、非原生态的,是创作或半创作的音乐作品 3、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 4、是在上几个学期民族音乐学习的积淀之上提升的音乐
作品 教学目标: 1、中国有走向世界的优秀的民族音乐 2、技能:欣赏中国风格的民族音乐,唱具有中国风格的
第四单元 华夏乐韵
第三教时 “神州歌坛新韵” 一、组织材料:《中国功夫》《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课型:唱歌课 三、导入方式:用《重整河山待后生》导入,简介京韵大
鼓 四、主要教学内容:《中国功夫》要求: (1)多听范唱 (2)体验曲调风格(戏曲的韵味) (3)感受词与曲结合的独到之处(都是民族的瑰宝) (4)分段学习(三乐段) 五、活动:做武术造型(看视频启发)
从个别学生到全班学生。 四、完成自我测评:二乐段
第三单元 非洲掠影
构思意图:非洲音乐 1、包括原生态与经过创作的音乐 2、声乐与器乐 3、因为不可能涵盖非洲所有的音乐,而以打击乐
为主,因此以“掠影”为题 教学目标:1、情感:树立音乐多元化的观念(学
生不喜爱,这是音乐课的责任)2、技能:节奏 训练 3、知识:三乐段 分三教时
第四单元 华夏乐韵
第二教时 “走向世界的《二泉映月》” 一、组织材料:《二泉映月》及其歌曲 二、课型:欣赏课 三、导入方式:1、用复习旧知导入 2、用开门见山的听
赏导入 3、用观赏维也纳演出盛况导入 四、主要教学内容:《二泉映月》要求: (1)用听觉引入境界 (2)用唱熟悉主题,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 (3)用小品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4)用研讨了解作品地位 (5)用对比法听赏不同版本,了解作品的发展情况 五:活动:演小品
歌曲 3、知识:民族吹打乐、广东丝竹乐
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旨在分析一种音乐课堂教学案例,探讨其教学方法和效果。
案例选取了一节小学音乐课,课程内容为学生合唱歌曲《童年》。
课堂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学生做音乐操,活跃课堂气氛。
2. 引入歌曲:教师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先自由欣赏。
3. 研究歌曲:教师逐句教唱歌词,指导学生注意发音和节奏。
4. 分组合唱:学生根据分组进行合唱练,教师指导其中较难的
部分。
5. 合唱演绎:各组轮流进行合唱演绎,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方法分析:
- 通过热身活动和引入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研究动力。
- 逐句教唱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歌词和旋律。
- 分组合唱和互相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欣赏能力。
教学效果评价:
-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合唱效果较好。
- 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相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结论:
通过该音乐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 逐句教唱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内容。
- 分组合唱和互相欣赏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欣赏能力。
音乐教学论案例分析题结合艺术课程标准观点
音乐教学论案例分析题结合艺术课程标准观点
根据中国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创作能力为目标。
以下是一个关于音乐教学的案例分析题,结合艺术课程标准的观点进行讨论。
案例:某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欠缺了解和兴趣。
请你以艺术课程标准的观点,给出建议,如何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观点一: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进行对比,展示其独特魅力,并结合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解说。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观点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学院、艺术馆或音乐表演现场,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与演奏,了解乐器的特点与演奏技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比赛、音乐会或社区艺术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才艺,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观点三: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各种形式,如古琴、二胡、京剧唱腔等,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音乐App等方式,主动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他们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创作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
通过以上观点的综合运用,教师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但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潜能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课程解析与教学案例
小学音乐课程解析与教学案例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促进感知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表达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程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
一、音乐课程解析1. 课程目标小学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知和理解,提高音乐欣赏、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感知音乐的美,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发展。
2. 课程内容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包括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欣赏、声乐和乐器演奏等方面。
其中,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和节拍等,通过学习这些基本要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构成和表达方式。
音乐欣赏部分,通过介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声乐和乐器演奏部分,通过让学生参与合唱、合奏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例如,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声乐和乐器演奏等活动。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个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节奏的概念,能够模仿和创造简单的节奏。
1. 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用手拍打出音乐的节奏,并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节奏元素。
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节奏的符号表示方法,并介绍常见的节奏符号。
然后,通过示范和学生的模仿,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节奏组合,如“夏天”这首歌的节奏。
3. 练习与创作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通过合作、讨论和实践,创造出自己的节奏,并进行表演。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新音乐课程教学经典案例分析
新音乐课程教学经典案例分析第一篇:新音乐课程教学经典案例分析新音乐课程教学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有这样一节课,教师在教唱《母鸡叫咯咯》时,大约用了十分钟时间教唱歌曲,然后教师提出让学生来画母鸡,“小朋友,母鸡真可爱,你们能把母鸡下蛋的样子画出来吗?”于是学生开始紧张的画了起来,教师在一旁不停的催促“快点,快点!画完的到前面来展示”。
在教师的催促声中学生终于画完,教师又对学生的画做了一番评价,学生们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只可爱,不,还是那只可爱”。
都沉浸在画画的喜悦中。
〔案例分析〕学科综合不当,使音乐课失去“本位”。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得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但许多老师对“综合”的内涵并没有真正的理解。
有人认为,要体现音乐课的综合性必须把一堂可分成几块,唱十分钟歌,画十分钟画,等等。
这样做反而使一堂课显得杂乱无序,牵强附会。
无论音乐课程管理的形式怎样变,音乐学科的特性不会变,因此每节课应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为表现的主题来选取有关内容,而不是只要沾边的内容就不分主次的放到一节课中。
案例二、曾听到这样一堂课《火车开了》,课的导入教师设计非常好,小火车开到北京去,并进行节奏训练“呜—呜—呜,咔嚓咔嚓”模拟小火车的声音,真正做到了从情感入手,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
接下来的环节却觉得“闹”得不得法,教师一会儿要带着学生去全国各地表演,一会儿又让学生手舞足蹈,敲敲打打,一堂课下来学生玩得很开心,热热闹闹,但学会歌曲的人寥寥无几。
〔案例分析〕过分追求“兴趣体验”,有关知识技能无人问津。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更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但并非象有的教师那样,纯粹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以兴趣为兴趣的教法。
音乐课如果只注重课堂气氛是否热闹,学生是否高兴这些表面现象,而将知识技能抛置一旁,也同样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音乐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解析与案例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解析与案例分析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解析与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的设立和实施1.1 目标的设立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技能。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目标的实施为了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示范演奏、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1 内容的选择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应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等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生动、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
2.2 内容的组织教师可以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并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3.1 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音乐基础知识时,可以采用讲授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在进行音乐表演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排练和演出。
3.2 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践操作和示范演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案例的分析4.1 案例一:音乐节奏概念的教学在教授音乐节奏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打击乐器、身体节奏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节奏的感觉,并从实践中理解节奏的规律和特点。
4.2 案例二: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录音、展示音乐分析图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结构和动态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解析
好的,下面是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解析的文章。
作为小学一年级音乐教育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教材有很多,但是只有没实施教学时,才是最无用的。
教学不仅要注重教材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结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进行教学。
在进行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时,我们应该先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例如,学生是否能唱准音阶,是否知道什么是音乐符号等。
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是为了制定更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来看看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
1.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
我们应给学生普及音乐基本概念,包括:音符、音阶、节奏等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对听觉的刺激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听一些简单的曲子,陪同学生一起感受音乐的美妙。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曲子节奏、旋律、乐器演奏等方面的讲解,突出音乐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3.旋律鉴赏。
让学生通过听课堂上旋律的演奏,来学习掌握旋律。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一些简单的儿歌、童谣,要求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符等知识,跟着教师唱出高低升降的旋律,帮助学生从声音中学习基本的旋律知识。
4.节奏培养。
节奏是音乐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关系到整个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情等方面。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敲打节拍器、搭配简单的鼓点或竖琴等玩具器具,来学习掌握基本的节奏知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5.乐器演奏。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学习乐器演奏,例如:小钢琴、打击乐等。
通过演奏乐器,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表达,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或兴趣。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
每个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必须由教师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以上基础环节之外,我们还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听力辅助、小组合作探讨、活动互动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音乐教学新课程教案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新的音乐教学课程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本文将对音乐教学新课程的教案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音乐教学新课程新课程改革旨在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音乐教学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创造音乐。
二、音乐教学新课程教案的编制针对新的音乐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制定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的教案。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依据,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育观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案,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1. 教学目标教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教学阶段,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目标可以是让学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基本的音乐元素和节奏型式;在初中阶段,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 教学内容教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条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选取适当的音乐素材,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
比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游戏、乐器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敏感性;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
3. 教学方式教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音乐。
比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玩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采用组合教学、课堂研讨、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音乐教研创新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音乐核心素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音乐素养。
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校音乐教研组开展了以“音乐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实践探索。
以下是对这一创新案例的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创新(1)确立音乐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实践等方面。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
(2)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以下目标:让学生了解《茉莉花》的背景和创作过程;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化的联系。
2. 教学内容创新(1)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音乐需求。
(2)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在《茉莉花》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表演、创作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教学方法创新(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学评价创新(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发展,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案例总结以“音乐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实践探索,有效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
通过创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还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课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课程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课程音乐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既是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是对音乐技能的提升。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初中音乐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感受、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美。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其能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为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阶、节奏、和声等,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
2.音乐作品欣赏:涵盖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
3.歌唱教学:包括民族歌曲、通俗歌曲等,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4.乐器教学:引入键盘、弦乐、吹奏等乐器,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
5.音乐创作与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其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4.分层次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音乐会等形式,检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水平。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其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如果说音乐教育有什么值得借鉴,那就是其基本原则之一是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体验和表现。
如果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将歌唱活动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
一、案例解读(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十九课》 2、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安排是以歌曲为主要形式,从情绪、节奏等方面来表现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十九课》属于《拍手歌》中的一首。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反复聆听和模唱,并用不同速度、力度、情绪表演歌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风格的合唱作品。
(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表演和创编中,提高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3)能力目标:提高自身的表现力、创造力。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歌曲。
5、教学难点:演唱的表情、情绪和速度处理。
6、教学方法:聆听法、启发法、讲授法、示范法等。
7、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等。
8、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这一课中,老师采用了“谈话导入”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讲述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春天》,请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歌曲的旋律、速度和情绪。
随后又为同学们播放了动画,激发了同学们对歌曲的兴趣。
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再现了第一声部歌谱。
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通过聆听《春天》,了解我国民族风格的合唱作品。
(三)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2、听录音进行复习歌曲。
3、用不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表现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5、表演创编。
6、完成评价,学生互评。
(三)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2、听录音进行复习歌曲。
3、用不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表现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5、表演创编。
6、完成评价,学生互评。
7、师生再见8、归还器材(四)拓展延伸其次,我注意运用欣赏、模仿等手段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
初中音乐教学课程更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课程更新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初中音乐教学课程需要进行适时的更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新的教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新的教学课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阶、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概念,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
2.音乐欣赏:学生应该通过聆听和分析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提升音乐的鉴赏能力。
3.音乐创作: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创作音乐,包括作曲、编曲等,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音乐实践: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音乐表演,包括独奏、合奏等,以提升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课程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互动式教学:教师应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2.实践性教学: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学习音乐。
3.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都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新的教学课程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
1.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努力程度等。
2.终结性评价:教师应通过定期的考试和考核,评估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课程更新的讨论,希望能够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技巧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音乐教学课程,初中生应掌握以下学习方法技巧。
1. 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石。
学生应熟练掌握音阶、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概念。
教研音乐案例分析题答案(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本次教研活动以小学音乐课堂《小毛驴》为例,旨在通过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探讨音乐课堂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二、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毛驴》的旋律和节奏,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小毛驴》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小毛驴》,学生跟唱。
在跟唱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歌曲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歌曲。
(5)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评价(1)学生方面学生对《小毛驴》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2)教师方面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得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案例分析结果1. 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小毛驴》的旋律和节奏,感受到了歌曲的欢快氛围,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得当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范唱、跟唱、歌曲解析、歌曲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改进措施1.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更具趣味性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好音乐课的主题教案分析与解析
一节好音乐课的主题教案分析与解析一节好的音乐课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收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耐心,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一个好的主题教案可以提供有组织的框架,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一节好音乐课的主题教案分析与解析,以帮助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音乐课程。
主题教案的核心思想一个好的主题教案是基于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它可以帮助老师设计出一个合适的教学计划。
从学生角度出发,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能,因此教师可以设置适合这些方面的主题。
主题教案的核心要素一个好的主题教案需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素材的选择音乐素材的选择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课程,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选择素材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来选取最合适的音乐。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应该挑选适合难度和风格的曲目。
2.教学方法的设计一个好的主题教案应该包含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听力测试和表演比赛等多种方式。
3.教学评估的方法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评估,以了解每个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表演能力。
这种评估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口头反馈和课程回顾等方式进行。
主题教案的结构一个好的主题教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结构,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清晰地理解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该是清晰而明确的,以帮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应该针对性地设计,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帮助和指导。
3.评估方法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供各种评估机会,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4.课后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适合难度的作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结语通过本文的分析与解析,我认为一个好的主题教案应该是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受学生喜爱的。
讲座:新课程音乐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 准的基本理念是: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对音乐风格的把握,而音乐的风 格是通过音乐的诸多要素(节奏、音色、速度、力 度、和声、旋律、调式等)来实现的。这充分体现 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审美教育其实就 是情感体验的教育(体验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和风 格;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对音乐要 素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及表达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设计
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 来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学目标、教材、 媒体、评价等等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问题 和需求,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加以实施 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 最优设计方案。
音乐教学设计内容基本流程
音乐教学设计在新课改中应体现下列特征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新课标为指导 2.注重教育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 3.坚持主体性、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让我们共同努力!
谢谢
参考资料: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尹红编著 《中国音乐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讲座:新课程音乐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 音乐课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音乐课教学过程设计,只是音乐教学最优化的首要环 节,是指音乐课教学活动的启动、展开和结束等环节 的有机连接。 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即确定何 种教学组织形式、安排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选择何种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何种教学模式、如何利用 和挖掘资源等,总之,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学 生“如何学”的问题。
讲座:新课程音乐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展开阶段教学设计的“纵”与“横”
初中音乐教学技巧案例解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技巧案例解析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技巧案例解析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为背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教学技巧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音乐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背景本次案例选取我国某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该学校音乐课程采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表现、创造和鉴赏能力为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存在兴趣不足、基础薄弱等问题,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
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精神。
3.增强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发掘潜在的音乐才华。
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丰富精神世界。
教学策略与技巧1. 情境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歌唱祖国》一课时,教师可播放祖国美丽风景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法适用于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通过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
例如,在教授节奏时,教师可设计“音乐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节奏的变化,提高节奏感。
3. 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例如,在教授《梁祝》一课时,教师可提问:“你们知道《梁祝》背后的故事吗?”引导学生探讨乐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4.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音乐创作、表演等活动。
例如,在教授合唱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听课评述之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听课评述之一:小学四年级唱歌教学——《苇叶船》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敏教学目标:1.能听辨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
随乐跟唱歌谱。
2.学会与他人一起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苇叶船》。
教学重点:体会与表现歌曲思念亲人、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深情流畅,富有力度、速度变化的声音演唱《苇叶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氛围1.聆听音乐《苇叶船》,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等。
2.教师叙述肆虐的“莫拉克”台风对台湾地区的袭击后,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境。
祖国各地组织了对台湾的灾后援助,国家卫生部、民政部捐款捐物,有很多文艺团体和艺术家组织了募捐义演,帮助他们尽早渡过难关,表达了他们对台湾受灾同胞的深切慰问,体现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深切之情。
3. 教师启发学生,如果要表达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之情,可以用哪些方式?4. 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歌唱的方法。
5.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还可以用发电报的方式送去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
6.教师暗示出歌唱的方法,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表达出“电报的密码在一首旋律中的作用”,引发学生更加认真细心地聆听这首旋律。
二、学习歌曲《苇叶船》1.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①教师弹奏《苇叶船》的旋律,学生聆听并感受旋律的情绪和速度。
②聆听歌曲的旋律,学生听辨旋律的节拍,听懂了这首旋律的密码是“亲切的、优美的、深情的”、“速度舒缓”、“四四拍子”,。
③听歌曲的旋律,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④聆听歌曲的旋律,感受旋律的进行特点,领会连音线、休止符、延时线、反复记号等等基本乐理知识在歌曲中的作用。
⑤随琴模唱歌曲旋律,作发声练习。
学生用发电报的声音“du”分句划拍模唱,在模唱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围绕旋律的意境,学会用轻声、高位置地演唱,以表达学生对台湾小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从而加深对歌曲情绪、速度、节拍的印象。
2. 出示旋律谱,模唱乐谱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声音的状态,要求学生想象发报机的天线在头顶,声音送上头顶的天线发送出去,声音要轻柔、集中,舒缓、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听课评述之一:小学四年级唱歌教学——《苇叶船》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敏教学目标:1.能听辨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
随乐跟唱歌谱。
2.学会与他人一起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苇叶船》。
教学重点:体会与表现歌曲思念亲人、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深情流畅,富有力度、速度变化的声音演唱《苇叶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氛围1.聆听音乐《苇叶船》,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等。
2.教师叙述肆虐的“莫拉克”台风对台湾地区的袭击后,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境。
祖国各地组织了对台湾的灾后援助,国家卫生部、民政部捐款捐物,有很多文艺团体和艺术家组织了募捐义演,帮助他们尽早渡过难关,表达了他们对台湾受灾同胞的深切慰问,体现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深切之情。
3. 教师启发学生,如果要表达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之情,可以用哪些方式?4. 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歌唱的方法。
5.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还可以用发电报的方式送去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
6.教师暗示出歌唱的方法,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表达出“电报的密码在一首旋律中的作用”,引发学生更加认真细心地聆听这首旋律。
二、学习歌曲《苇叶船》1.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①教师弹奏《苇叶船》的旋律,学生聆听并感受旋律的情绪和速度。
②聆听歌曲的旋律,学生听辨旋律的节拍,听懂了这首旋律的密码是“亲切的、优美的、深情的”、“速度舒缓”、“四四拍子”,。
③听歌曲的旋律,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④聆听歌曲的旋律,感受旋律的进行特点,领会连音线、休止符、延时线、反复记号等等基本乐理知识在歌曲中的作用。
⑤随琴模唱歌曲旋律,作发声练习。
学生用发电报的声音“du”分句划拍模唱,在模唱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围绕旋律的意境,学会用轻声、高位置地演唱,以表达学生对台湾小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从而加深对歌曲情绪、速度、节拍的印象。
2. 出示旋律谱,模唱乐谱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声音的状态,要求学生想象发报机的天线在头顶,声音送上头顶的天线发送出去,声音要轻柔、集中,舒缓、深情。
①用“du”跟琴模唱旋律。
②第二遍师生接龙唱两遍。
③学生接龙熟悉旋律:学生分四组接龙唱曲。
3.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师:刚才我们用来给台湾小朋友传达的深情电码,就是这首歌的旋律,旋律表达了对台湾小朋友深切思念。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份电报的内容,用歌声送去对台湾的小朋友的问候。
①聆听范唱,出示歌单。
领会词曲结合后,歌曲表达的情感(亲切的思念之情)。
②轻声跟唱。
③接龙唱,两小节对唱,生唱前两小节,师接后两小节。
④歌曲演唱处理。
提问:怎样唱才能更好的表达我们对台湾小朋友的关爱与思念呢?(师生讨论:一、二句轻柔抒情,第三句力度中强、速度稍快,第四句渐慢渐弱充满深情。
)⑤通唱歌曲第一段。
4.学唱第二段歌词教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台湾小朋友个我们回电报了。
①师范唱第二段歌词。
②学生跟琴轻唱第二段歌词。
(强调情绪处理,(老师自己说)歌词“亲妈妈”处应该是向往的,唱得很温馨,速度不要催。
)③加入填充声部演唱。
(老师板书第一段的填充声部,教学第二段时,让学生说说填充的歌词。
)④采用多种形式合唱:全班齐唱第一段,老师唱填充声部;老师唱第一段,全班唱填充声部;学生自荐(3-6名)为老师做填充声部;3-6名学生为全班做填充声部,然后交换。
5.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10同学唱填充声部,其余同学唱齐唱部分。
将齐唱、填充唱等形式很好地贯穿于唱歌教学当中,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小结:我们学习了歌曲《苇叶船》,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了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
虽然这是一首齐唱歌曲,但是我们加入了填充声部,使它的声音效果更丰满。
拓展:这首歌除了加入填充声部,我们还可以加入轮唱,那么,在哪个地方加入轮唱最合适,声音更好听,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回去练一练,下次课,老师再听听你们练习的效果。
苇叶船1=b E 4/4 张宾普词亲切地铁源曲(5 5 3 5 6 5 3 5∣1 3 2 1 6. -∣2 2 2 3 5. 5 6.. 1 5. 3 5.)∣..∣1 5 53 3 3 2 1 - ∣ 2 2 3 5. -∣3 5 5 6 1 6. 1∣2 .3 2 - ∣苇叶青青两头尖,采下苇叶叠小船。
条条河流归大海片片苇叶根相连。
3 3 3 2 1 - ∣ 2 2 3 6. 6. 1∣2 2 3 5 .5 6..∣1 - - 0 ∣放进门前小河里,快快漂流到台湾。
祖国就是亲妈妈,妈妈怀抱好温暖。
3 5 5 3 5 - ∣3 5 6 5 - ∣6 5 3 5 1 6 5..∣2 .3 2 - ∣告诉台湾小朋友,梦里我们把手牵。
小船带回一片心,天天我们盼团圆。
3 5 5 3 5 -∣1 3 2 1 6 .- ∣ 2 2 2 3 5 .5 6..∣1 - - 0 :‖告诉台湾小朋友,梦里我们把手牵。
小船带回一片心,天天我们盼团圆。
2 2 23 6 6 ∣5 - - 0 ‖天天我们盼团圆。
教学评价:《苇叶船》是长沙市岳麓区博才金峰小学赵韧老师于2009年10月23日“湖南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和湖南省文艺出版社联合送教”在安化县东坪中学上的一堂示范课。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八年,伴随《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课程改革的关键,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高。
本堂课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苇叶船》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表现领域演唱方面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上独具匠心,将单一的唱歌课上得行如流水,水到渠成。
既展示了现行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课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有机地吸收了传统意义上的唱歌课教学的优良成分。
在有限的40分钟里,教师究竟应该怎样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学生怎样唱好一首歌,真正达到班级演唱的和谐统一,实现音乐课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而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唱好歌的目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作出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1.充分体现了学科本位,即音乐性。
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中的根本,也可以说是审美的第一要义。
我们不难发现,这堂课赵老师虽然以谈话方式从处理歌曲入手,做到先入为主,但教学主线关注的始终是音乐。
从聆听歌曲旋律到熟悉歌曲旋律;从感受旋律的情绪、速度到分句划拍模唱乐谱;从聆听教师的范唱到学生的学唱;从学习填充唱到学会轮唱,最后搭起全班参与的简易合唱队到表演唱等等各个教学环节无不体现出一种探求美的真谛,获取在学习中产生的高尚审美情趣和健康审美的标准。
2.充分体现了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知识与技能。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音乐审美教育,但不意味着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质。
本堂课教学中,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能听辨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随乐跟唱歌谱;能与他人一起用深情、流畅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苇叶船》。
教师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既注重了歌曲的教唱咬字吐字的方法训练,又处理好了歌曲情绪与情感的表达,解决了以往的唱歌课教学中“为唱歌而唱歌”的现象,课堂教学效果中体现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上的字“实”。
即教师“教学手段真实、教学语言朴实、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了科学的发声,做到了自如地歌唱,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学习,学生学有所获,很有成就感。
3.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性。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其文化本质上它是“技”与“艺”的统一。
“技”是它的载体,表现手段,也就是我们惯称的技术;“艺”是对它的情感,或者说艺术的、审美的、文化的内涵的把握。
技离不开艺,艺离不开技,二者相相辅相成,融合一起才能成为音乐艺术。
这样,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从总体上讲是文化性的技艺训练。
课堂演唱的技术当然不能脱离文化,必须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教育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唱《苇叶船》的第一个环节中安排了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①教师弹奏《苇叶船》的旋律,学生聆听并感受旋律的情绪和速度。
②聆听歌曲的旋律,学生听辨旋律的节拍,听懂了这首旋律的密码是“亲切的、优美的、深情的”、“速度舒缓”、“四四拍子”。
③听歌曲的旋律,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④聆听歌曲的旋律,感受旋律的进行特点,领会连音线、休止符、延时线、反复记号等等基本乐理知识在歌曲中的作用。
⑤随琴模唱歌曲旋律,作发声练习。
学生用发电报的声音“du”分句划拍模唱,在模唱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围绕旋律的意境,学会用轻声、高位置地演唱,以表达学生对台湾小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从而加深对歌曲情绪、速度、节拍的印象。
这样安排,实际上是将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起到“行如流水,水到渠成”的作用。
同样,在这个部分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安排学唱第二段歌词时,教师的语言描述生动形象,用台湾小朋友“回电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两段歌词的理解,富于启发联想,是本堂课成功的重要一环。
最后一个环节中,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采用师生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掀起全堂课的高潮。
全班齐唱第一段,老师唱填充声部;老师唱第一段,全班唱填充声部;学生自荐(3-6名)为老师做填充声部;3-6名学生为全班做填充声部,然后交换。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10同学唱填充声部,其余同学唱齐唱部分。
将齐唱、填充唱等形式很好地贯穿于唱歌教学当中,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审计理论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就是从这一进程中凝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