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2 - 副本 - 副本

合集下载

21 《孟子》二章

21 《孟子》二章


恒: 常常 过:犯错误 然后: 这样以后 困: 忧困

于: 在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而: 顺接
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征:征验、表现。

发于声: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喻: 了解、明白。


译文: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
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堂小结
➢ 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结尾 (标题,也是结论)
➢ 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证法、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 小结: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论证人才 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炼的益处。阐明人处困境能 激发斗志,振作有为。治国的道理也如此。国 无内忧外患,易遭亡国。
走近作品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散文,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 编写而成,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 感染力。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 很大影响。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看方例义时的 是 恭 羞 恻
法找外的隐古 非 敬 恶 隐
。出 来
, 请
糟 粕
藏 着
代 文
在我之心智
之 心 礼
之 心 义
之 心 仁
仁 义 礼
——
,你,某化 国也 也 也 也

谈把本些《中 星

21 《孟子》二章

21 《孟子》二章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也。
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 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表现在脸 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 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
译文:孟子说:“这怎么能够成为大丈夫
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
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
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 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 准则的,是妾妇之道。
动词,居住
名词,住所
走 遵循,遵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
态度)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对大丈夫的标准,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 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 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 丈夫。
疏通文意
难道, 真正, 怎么。 确实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

《孟子》两章课件2

《孟子》两章课件2
相同之处: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 强调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然后类推出人和在治国 中的重要性,阐明了治国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个人事例说起,分析了造 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在得出“困境出人才”后, 类推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人 个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中心论点。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恒过:常常犯错误 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惑 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 “衡”通“横”梗塞,不顺 作:奋发,指有所作为 征:显露 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 脸上。 喻:知晓,了解 入:里面,此指国内 无:没有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通 “弼”,辅佐 出:在国外。 敌国:敌对的国家 外患:外国侵犯的危险 亡:灭亡(逃亡、丢失 / 无)
鬲(gé ) 敖 (á o) 奚(xī) 恒(hé ng)
yuè)
拂士(bì )
注意下列排比句的朗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课后练习
1、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 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 “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请举出一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 例子。
《孟子》两章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自由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孟子》二章-课件

《孟子》二章-课件

正音并翻译课文
补充:

一、字音 往之女家:rŭ

二、注释

1.岂:难道
能 淫
2.安居:安静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 4.敬:恭敬
5.戒:谨慎
6.顺:顺从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 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 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 原则的,是妇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 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 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 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 上大丈夫。"
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国家之间: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
子·离娄上》) 统治者: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人民: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的思想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 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 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 ",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 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 “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 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出孟子继 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思想家提出的民本思想,他的这些思 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 价值。

[孟子两章ppt]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ppt]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ppt]孟子两章孟子两章篇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孟子两章篇2:孟子梁惠王章句原文及翻译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

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据刘向《战国策。

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

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2019年孟子两章阅读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8页)

2019年孟子两章阅读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孟子两章阅读及答案《孟子》两章(一)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举:(2)任: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项是()()(2分)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5.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

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2分)(二)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带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是:(4分)郭:环:委:畔:2.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

《孟子两章》 - 副本

《孟子两章》 - 副本

天 时 不 如 地 利 地 利 不 如 人 和 ( 第 一 句 )
进攻 举 例 论 证 防守
对比论证
故曰:……
对比论证
回答二
•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届,古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一句中怎样理解 “故曰”一词? “故曰:……”告诉我们的是怎 样的问题? “故曰”之前谈论的是什么问题? •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故曰:域民不 以封疆之届,古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戈之利。”两句是什么关系? • 3、你怎样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 “道”?(用前文一词作答。再用文中语句具体 阐述)根据这句话可得出什么结论?(用文中语 句作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 “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用文中语句作答)(根据自己理解 作答)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应靠施仁政(人和)
论点
天 时 不 如 地 利
论证
结论
进攻 对比论证
举 地 例 利 论 不 证
如 人 和 ( 第 一 句 )

按课文注释(加下划线者)口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有利于作战的 人心所向、 记住加红色词语 时令及政治形势 地理形势 内部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
•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靠划 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 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能施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 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 他的人就少。

孟子二章2

孟子二章2

战争中需要 “人和”
(举例论证)
域民 类推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
得道者多助——顺之 失道者寡助——畔之
施行“仁政”
(对比论证)
摆出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结构图解
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事例
论证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 治国道理
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所以说,限定人民定居在一个 地方,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 国防,不靠山川的险要;威慑 天下,不靠武力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 “得道”的作用。
D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 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2、说出重要词语的意思。 3、能准确的翻译课文。 4、根据译文背诵课文。
给下列红字注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域: 限制。 以:凭,靠。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意思是:使人民
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 固国:巩固国防。
• 威:震慑。
• 兵革之利:武力的强大。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两章-1.ppt

《孟子》两章-1.ppt

或者
不战,战必胜矣。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重点虚词归纳

环而攻之 委而去之
1、山里之城
2、环而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委而去之
4、多助之至
5、亲戚畔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孟子》两章
孟子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 “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 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 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 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 扬“仁政”、“王道”。曾游说梁、 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 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如《孟子》一书, 现存七篇,是儒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论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视频朗读 2、分清句读 3、学生自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疏通文意(一)
施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政 有利的天气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疏通文意(四)
限制 因此,所以 疆界 故 曰,域 民不以封 疆 国防 靠 之 界,固国 不以 山溪之险,威 震慑 的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 ,亲戚 极点 到 畔 通“叛”,背叛 之。多助之至, 内外亲戚 天下顺之。以 凭 天下之所顺 归顺,服从 ,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行仁政的君主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 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 么还要写第4段?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阐 述 论 点 的 方 式
以战争中的情况 作为事例,强调 人和在战争中的 重要性
攻方败 战例一: 守方胜 守方败 战例二: 攻方胜
(天时)不 (地利)如 层 (地利)不 进 (人和)如
结论
类推出人和在治 国中的重要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文 中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举了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破的例子 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的结论。
为了证明“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文中采用 了怎样的方法? 举了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 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 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这一例来论证“地 利”亦难比“人和”。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 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 “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 “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 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 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 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 遍,听课文录音。 2.对照书下注释,独立思考(同 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 些古今异义词)
注意下列排比句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精选文档

孟子二章-精选文档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心论点的深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思考、讨论
?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双重否定、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及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1)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 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分段并归纳段意。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层 分 进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 “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多助”, “多助”则“天下顺之”, 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 护。
?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先摆出观点,再义:外城 今义:姓氏 池 池非不深也 去 委而去之 亲戚 亲戚畔之 委 委而去之 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作 业
3.虚词。 泉香而酒洌。 表并列,并且 亲戚畔之。 代词,他。 之 三里之城。 而 夫环而攻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寡助之至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 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 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是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 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故君子有不战: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②,七里之郭③,环④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⑤非不深也,兵革⑥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⑦,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⑪,亲戚⑫畔⑬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⑭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⑯舜发于畎亩之中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⑱,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⑲,管夷吾举于士⑳,孙叔敖举于海(21),百里奚举于市(22),故天将降大任(23)于是人也(2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25),空乏(26)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7),所以动心忍性(28),曾益(29)其所不能。

人恒过(30)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31)而后作(32),征于色(33)发于声(34)而后喻(35)。

入(36)则无法家拂士(37),出(38)则无敌国(39)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40)而死于安乐(41)也。

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í)的再传弟子。

②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③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④环:围。

⑤池:护城河。

⑥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⑦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⑨固国不以井冈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⑪至:极点。

⑫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⑬畔:通“叛”。

《孟子》两章PPT课件2课时

《孟子》两章PPT课件2课时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 的?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 即提出观点。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 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 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 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 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 容置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所以 将要
责任 使命
指示代词,这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
违背 扰乱,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颠倒错乱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所以
古:用来〔通过那 样的途径来……〕
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自学指导
• 自学目标: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自学指导:讨论以下问题: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
提出论点的? • 2〕作者有否对此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假
设有,是怎样论证的? • 3〕作者论证这个观点之后,由此得出什
么结论? • 4〕本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呢?
中 下 下 下 下#15. 幻灯片 1
•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 依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稳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 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 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 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 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孟子两章》第二课时总第课时主备人边小强授课人授课班级
目标(教学/学习)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或思路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设计导学
流程
知识(技能)及教法、学法设计二次备课修订
导入
新课
一、导入新课:
设计(一):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

越王勾
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
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
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

越王
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
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
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大声读课文。

整体
感知
三、字词学习,课文翻译: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
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4.字词梳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
(2)通假字并解释。

(3)一词多义。

(4)翻译句子。





导学
流程
知识(技能)及教法、学法设计二次备课修订
精读
课文
四、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
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
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2.讨论第2段。

问: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
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
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3.讨论第3段。

(1)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
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4.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
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
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

人生是如此,
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总结
升化
五、归纳全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3.讨论写作手法。

拓展
延伸
六、拓展积累:
1.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
请列出两句。



正式作业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审批意见包组领导审批意见
-------------------装--------------------
订--------------------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