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第五单元教案(青岛版)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理解其意义。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计数的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认识11—20各数。
2. 学习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3. 学习数的读写和计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理解其意义。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读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10,让学生回顾一下这些数字的读写和计数。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发现它们的特点,如:数字1有一个单位,数字2有两个单位,以此类推。
2. 学习11—20各数的读写用图片或实物展示11—20各数,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的规律,如:数字11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个位组成,读作“十一”,写法为“11”。
3. 学习数的顺序和组成让学生按顺序排列11—20各数,观察它们的顺序和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的顺序是由小到大,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一个单位。
然后让学生用计数器或小棒等工具,自己动手组成11—20各数,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4. 练习数的读写和计数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写11—20各数,并读一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的读写和计数。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一下今天学到了什么,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11—20各数,或者让学生用11—20各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规律和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展示自己写的11—20各数。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6篇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6篇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熟悉教案篇1一、对教材的熟悉、理解与把握各数的熟悉》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一课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在学生熟悉了10以内数的根底上进展的,它是认数的连续和进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是能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局部的,而要想把握这些学问,首先必需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另外,把握20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写11-20各数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设计说明1、导入环节小学生,特殊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假如能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效劳”。
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熟识又憧憬的大海边入手,让学生回忆大海边都有什么?然后直奔主题到达引入本课的目的。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一大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小环节:(一)估数与数数通过问题一: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的出示,引导学生对沙滩上海鸥的只数进展估量,初步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在估数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的数来验证自己的估量是否精确。
并在此根底上,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的特点,突出数数方法的指导,渗透数数策略,并引导学生用做标记的方法来数,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二)初步感受10个一就是1个十。
小棒怎样摆能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有1个1个摆的、有2个2个摆的、有5个5个摆的,还有5加6的,还有10和1的……引导学生对这些摆法进展评价筛选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逐个淘汰,最终选出10和1这种摆法,但是学生的这种摆法只是一个雏形,于是我运用课件对此进一步加工,边演示边讲解,为了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出是10根,我们把它捆成一捆。
青岛版数学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word教案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1课时学生课前准备:1)百度搜索美丽的海鸥图片、计数器图片2)预习11-20各数的读和写、组成二、教材分析《海鸥回来了》是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本课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学习内容包括:认数、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并能正确读、写11—20各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2、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环保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五、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发展学生的数感。
六、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方块等。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海鸥吗?大家都知道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吧,十几年前,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那里很少见到海鸥,1994年,人们为了留住海鸥,开展了“挽留海鸥行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美丽的海鸥终于飞回来了,百度搜索海鸥图片链接:/view/e437c82e58fb770bf78a5586.html?st=1你们知道吗,有许多小朋友也参加到保护海鸥的行列中了,想去看一看吗?请同学们看情境图(多媒体课件展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根据你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师相机板书: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1.同学们真会提问题!可是,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到底有多少呢?(数一数)我们先来数一数沙滩上的海鸥有多少只好不好?(多媒体课件)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数一数吧。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精品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第62--63页,11--20各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目标。
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领你们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教师出示:“海鸥回来了”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看到图,你想知道什么?提出你们的问题。
学生看挂图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根据图片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水中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1、学生自己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并汇报自己的结果与过程。
教师可提倡学生多种数法,只要数的正确就可以。
2、教学认识11和数位(1)、如果用一根小棒表示1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多少根小棒?同学们快来摆一摆,摆完后并观察小组内各同学摆得是否与你的相同?若有不同,你认为哪种摆法好,为什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体会比较可能想到把10根放在一起,1根独放,这样便可以一眼看出11根。
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出10根在一起,1根独放的结果,加深学生的认识。
(2)、学生看着展示结果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10根表示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十位”。
十位表示有几个十,这1根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个位”,个位表示有几个一。
(4)、怎样用计数器表示“11”呢?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拔珠表示,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教师最后总结: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拔1个珠子,这1个珠子表示1个十;有1个一,就在个位上拔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
第五单元信息窗1《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信息窗1《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贯彻数字由具体到形象认识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11~20这些数字的数值意义。
2.学习掌握11~20的数码写法和数位表示。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了解、认识、掌握11~20的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景及数量概念。
4.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11~20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掌握11~20的数值意义和书写方法。
2.学习掌握11~20的数码写法和数位表示。
3.通过各种情景的实例,让学生对11~20这些数有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
4.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11~20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11~20中的数值概念。
2.让学生掌握11~20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情景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打开幻灯片,呈现数字“15”,并询问学生关于这个数字的一些问题,如它是哪一个数字、用什么数字表示、是由几个数字组成、它的前一个数字和后一个数字是多少等等,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个数字的初步认识。
二、新课讲解1.通过具体情景展示11~20的数值概念,如“鞋子”“蛋糕”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数字的大小及数量概念。
2.让学生掌握11~20的数码写法和数位表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字。
3.利用教材上的图示,呈现各种情景的实例,让学生更深入、更直观地认识11~20这些数。
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通过编排数字卡片、手指敲打等方式,巩固11~20的数值笔画及其书写格式。
2.结对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抽取随机数让他们自己计算加减法结果,然后交互讨论答案。
通过对比不同算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回顾课上掌握的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的认识和算法的练习。
教学评价1.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11~20这些数字的数值概念和计算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五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育目标:在学习完数字 11-20 后,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这些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识别这些数字的中文表达。
2.认知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数字 11-20,如通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像来加深记忆,通过朗读和模仿来熟练掌握数字的读写。
3.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书写和朗读数字 11-20,了解每个数字的用途。
二、教学内容数字 11-20 各数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由于学生学习的内容逐渐增多,需要通过复习来巩固已有的知识。
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复习数字 1-10 来引入新的数字。
请学生一起跟读数字,并找出数字间的大小关系和分布特点。
鼓励学生举一些数字的例子来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他们的记忆成果。
2.新知说明:今天我们要学习数字 11-20。
数字 11 代表了两个数字 1,数字12 见证了数字 10 和数字 2 的结合,其他数字也有它们的特殊含义。
鼓励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来了解这些数字的用途。
3.学生参与:在教师的带领下,请学生一起朗读数字,并举出例子说明数字的使用方法。
例如,数字 12 可以代表一打物品。
4.培养技能:通过一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字。
请学生跟读教师读出来的数字,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字 11-20,如运用图像和游戏方式来判断数字大小关系。
5.练习应用: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挑选一些自信的学生来念数字、读诗词等。
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并配合教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用数字和对应图像来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如绘画或填图等。
四、教学重点1.学习写数字 11-20。
2.熟练运用数字 11-20。
五、教学效果经过教育教学,学生对于数字 11-20 的认识有了大大提升。
他们在掌握新数字的同时,也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范文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3—74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2、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课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
第二、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且知道它们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欢迎吗?来点掌声好吗?下面张老师有个问题,你们知道今天教室里来了多少位听课的老师吗?我们转过头,按顺序从左边开始一起数一数,好不好?2、看来我们身边很多事物的数量都超过了10,所以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大些的数,(板书、指着课题,让学生读)11—20各数的认识。
青岛版(5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5.1 认识11,计数单位》学历案
青岛版(5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5.1 认识11,计数单位》学历案一、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11,理解11的组成,掌握11的顺序,知道1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11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二、学习目标1. 认识数字11,知道11是双数,有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eleven”。
2. 通过实物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理解和掌握11的组成和顺序。
3.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5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中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的一个延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四、重难点重点:掌握11的组成和顺序,理解11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评价任务1.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数字11。
2. 通过实物操作和观察比较,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11的组成和顺序。
3. 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你们知道20以内有哪些数吗?学生:1,2,3,……,19,20。
教师:非常好,那你们能告诉老师,1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学生:1个十。
教师:很棒!那你们能试着写出10的组成吗?学生写:10是由1个十和0个一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它就是11。
你们知道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学生: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教师:对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深入学习11这个数的特点和它在20以内的顺序。
《五 海鸥回来了:11-20 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五海鸥回来了:11-20 各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概念,能正确读写11-2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11-20各数的认识2. 11-20各数的读写3. 11-20各数的排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排序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海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海鸥的特征。
(2)讲述《五海鸥回来了》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学习11-20各数的概念(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11-20各数,注意发音准确。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11-20各数的特征。
3. 学习11-20各数的读写(1)教师示范读写11-20各数,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独立读写11-20各数,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组进行读写比赛,提高读写能力。
4. 学习11-20各数的排序(1)教师出示排序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排序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排序活动,巩固11-20各数的顺序。
(3)教师出示排序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排序练习。
5.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3)教师点评练习,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11-20各数的认识、读写和排序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孩子复习11-20各数的读写。
2. 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11-20各数的排序游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五海鸥回来了》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11-20各数的概念、读写和排序方法。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5.1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5.1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1-20各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描述。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11-20各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11-20各数的认识。
2. 11-20各数的读写。
3. 11-20各数的计算。
4. 11-20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概念。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1-20各数。
3. 练习法: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4. 游戏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11-20各数的兴趣。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实物或图片,如11个苹果,12个橙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 学生尝试用中文和数字表达11-20各数。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11-20各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每个数的意义。
2. 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理解。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他们对11-20各数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快速认读。
2. 学生尝试用中文和数字表达11-20各数。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式。
2. 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他们对11-20各数的读写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 海鸥回来了:《11-20 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4. 总结与拓展
总结与拓展环节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的关键步骤。
- 学生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 探索新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你们还想知道关于11-20的哪些知识?”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
(1) 数数活动:让学生用11-20的数字卡片进行数数,要求学生按顺序摆放数字卡片,并说出每个数字的组成。
(2)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11-20各数的组成,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语言表达11-20各数的组成。
(4) 全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并能够按数的大小顺序排列11-20各数。
2. 让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正确地数数,按数的大小顺序排列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 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以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中,如竞赛、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0. 教学反思的持续进行
教师应该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持续进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在课后进行。
- 日常反思:教师可以在每天的教学结束后,花几分钟时间回顾当天的教学,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木棒、尺子等直观材料,充分体验计数的过程,认识数字的构成和顺序,感受数字大小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红花榜”上获得红花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2)出示各种摆法。
(预设)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3)学生的交流与评价(你欣赏哪种安排)。
2.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字的构成。
(1)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
(2)明确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3.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究12~20各数的组成。
(1)认识12。
师: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认识13~19各数。
学生自主摆小棒,并记录个数的组成。
(3)总结11~19各数,这些数的组成均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数。
(4)认识20.师: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清楚看出是20根?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边。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让学生了解数的顺序,能够按数的大小顺序排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1-20各数的读写。
2. 11-20各数的比较。
3. 11-20各数的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和比较。
2.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顺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引出11-20各数。
- 让学生尝试读写11-20各数。
2. 学习11-20各数的读写- 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1-20各数。
- 引导学生发现11-20各数的规律,如“十”字旁的数都是整十数。
- 让学生尝试读写11-20各数,并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11-20各数的比较- 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学生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 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方法,如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多少有关。
- 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4. 学习11-20各数的顺序- 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学生观察11-20各数的顺序。
- 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规律,如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
- 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按数的大小顺序排列11-20各数。
5.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 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读写11-20各数。
2.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推荐】第5单元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2014秋)-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5单元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2014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76~79页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能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
3.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及其顺序和大小,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正确写出11-20各数。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的美丽岛屿,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丽,我们展开了挽留海鸥的行动。
我们一起来喂海鸥吧!(出示情境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究新知(一)ppt出示图片教学例题.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图片,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答案。
1.数一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吧!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吧!(二)讲解过程1.理解题意。
求沙滩、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可以一只一只地数。
海鸥的数量较多,需要用比10更大的数表示。
2.认识11-19各数。
数海鸥有多少只,可以用点数法,一只一只地数。
1、2、3 ……10,接着数就是11,所以沙滩上一共有11只海鸥。
如果再一只一只地数下去,分别是12、13、14、15、16、17、18、19。
3.数的组成。
(1)用小棒摆一摆,10个一是1个十,所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也可以说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
(2)认识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数的时候,有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数上拨几个珠子,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11,就是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
4.认识20。
求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可以一只一只地数,1、2、3 ……18、19,接着就是20,共有20只。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11-20各数的读写。
2. 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
3. 11-20各数的组成。
三、教学重点1. 11-20各数的读写。
2. 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难点1. 11-20各数的组成。
2. 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11-20各数,如:学生的年龄、班级人数等。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11-20各数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
(2)教师示范11-20各数的读写,并让学生模仿。
(3)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巩固11-20各数的读写。
3. 课堂讲解(1)讲解11-20各数的组成,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构成。
(2)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1-20各数的大小。
(3)讲解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掌握比较技巧。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解。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强调11-20各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的重要性。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
2.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11-20各数的掌握程度。
3. 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了解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资源1.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课件。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11—20各数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出11—20各数;•能够利用数线上的知识,正确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游戏法;•活动法。
四、教学流程时间教学环节活动安排5分钟课堂导入老师引导学生回忆1—10个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将11—20个数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10分钟数字卡片的认识学生肢体表现11—20各数,老师带领全班一起读11—20个数,并在数线上标出这些数的位置,并让学生边读边接近相应的数字卡片,并将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10分数字大小比较老师利用数线上的大于小于符号,让学生比较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钟15分钟探索活动学生自由搭配卡片,比较数字大小关系,并把相应的数字卡片归纳在相应的分类中(比如: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10分钟活动分享和总结学生报告自己的搭配方式和分类方法,老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采纳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线的灵活运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的应用。
通过教师的引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度。
但在讨论和搭配活动中,部分学生思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有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11-20的数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认识11-20这些数字•掌握11-20的写法•培养学生数的敏感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1-20这些数字,掌握写法•难点:学生对数字的记忆能力和敏感度教学准备•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班级黑板、彩笔•数字卡片、数字棒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问答•T: 今天我们来学习11-20这些数字,你们知道11-20这些数字的意思吗?•S:(回答)•T:很好,我们来看看数字卡片,让我们读一下这些数字。
2.数字口诀•T:11-20这些数字有没有什么口诀呢?有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二、讲解1.数字的读法和写法•T:我们来认识一下11-20这些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11 - 十一12 - 十二13 - 十三14 - 十四15 - 十五16 - 十六17 - 十七18 - 十八19 - 十九20 - 二十2.数字的大小比较•T: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这些数字的大小,谁能来说一下哪个数字最大?哪个数字最小?三、练习1.数字卡片排列•T: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把数字卡片排成11-20的顺序。
2.数字口述•T:大家用数字口诀念出11-20这些数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3.数字棒操作•T:我的手上有一个数字棒,我们来一起尝试,做一下数字棒游戏。
四、小结•T:今天我们学习了11-20这些数字,我们通过数字口诀、数字卡片排列、数字棒游戏等方式,灵活掌握了11-20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体验,我发现在教孩子们学数字时,我们教师不仅要会选用好的教材和教具,还需要关注孩子在学习数字时的情感体验,让孩子觉得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对于他们日后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知识目标1.学习数的认识,掌握11到20的数的书写。
2.认识数的大小,能够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3.能够用题目来表述顺序性,编排简单的顺序。
教学重点1.掌握11到20的数的书写和大小关系。
2.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3.帮助学生辨认并区分数字的大小。
教学难点1.能够用题目来表述顺序性。
2.能够编排简单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数数字,先从1到10数,再由10往回数到1,最后由1数到15。
二、数的认识(1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11到20之间的数字,分别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老师写。
2.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写法,问学生10后面的数是什么,学生回答11。
然后问学生11后面的数是什么,逐渐引导学生认识11到20之间的数字。
三、数的比较(15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让学生模仿老师,比较10和11的大小。
2.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比较方法,逐渐比较11到20之间其他数字的大小,让学生能辨认并区分数字的大小关系。
四、数的排序(20分钟)1.让学生看几个数字,按大小的顺序排列,并把答案写到纸上。
2.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在黑板上出几道题目,让学生通过题目的要求来识别数字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2.随机抽几名学生上来回答题目,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并问学生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结今天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要继续加强数的认识,提高对数的识别和比较能力。
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2.背诵11到20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数的认识、比较和排序。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更加明白今天的教学重点。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年级数学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 1教案 青岛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62-63页,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 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图片、小方块、学具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
1. 观看海鸥飞翔的海景图。
师:这是我们美丽青岛,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人们开展了挽留海鸥的行动。
你也到海边喂过海鸥吗?2. 提问:图上都有什么?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二、活动二1. 数出岩石上海鸥的个数。
(1)我们先来解决“海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那就快来数一数吧!(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给大家听。
2. 教学11的认识及数位的认识。
(1)如果用一个小方块代表一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用多少个小方块表示?你们动手摆一摆。
(学生摆一摆,教师巡视)(2)用投影出示摆成一堆的11个小方块。
引导:你能一眼看出这些小方块有多少个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小方块的个数吗?请做对的学生到投影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摆的?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摆出“11”。
(3)一个塑料槽中有10个小方块,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十。
你能说一说吗?(4)看着自己摆的“11”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学生指着自己摆的1个十和1个一回答。
(5)把方块图出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这1组方块表示什么?这1个表示什么?(6)这一组表示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
十位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十。
这1个表示1个一,它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
个位表示有几个十。
“11”这个数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表示。
看看手中的计数器,你能找到个位和十位吗?请学生边指边说学习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应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
4、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5、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们到海边玩过吗?今天也有一群小朋友来到海边,瞧(多媒体出示情景图),有的小朋友正在给海鸥喂食,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图上有喂食的小朋友;还有沙滩上的海鸥;礁石上的海鸥等等。
根据你发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11-20各数
(1)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那就快来数
一数吧!
学生自己按照喜欢的方法数。
(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给大家听。
学生边指边数,可以一只一只地数,也可以两只两只地数……
(3)继续解决其它关于数数的问题,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
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
2、动手操作,认识数位
(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
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摆边说。
(2)用投影仪出示摆成一堆的11根小棒,引导:你能一眼看出这些小棒有多少根吗?
学生观察体会得出结论:不能一眼看出。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皮筋想到把10根小棒合成一块。
学生投影仪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另外一根放在右边。
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动手摆出11。
(学生动手摆小棒)(3)一捆小棒中有10根小棒可以说这就是一个10,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4)看着自己摆的11,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10和几个1。
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
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
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5)这一捆小棒所在的位置表示一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十位”。
十位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十。
这一根小棒表示一个1,它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个位表示有几个1。
(6)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
(7)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教学11的写法。
有一个10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表示1个十,有一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1,表示一个一。
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11.汇报写法。
想一想:1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这两个“1”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4、“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3、写一写,画一画。
4、先照样子圈一圈,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
四、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