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项目风险评估标准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项目风险评估标准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项目风险评估标准一、高血压: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1.高血压病史(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的)2.本次筛查测量结果显示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二、糖尿病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1.糖尿病病史(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的)2.本次现场测量显示血糖升高,随机血糖≥11.0 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 。

三、血脂异常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二)判定要点:1.既往血脂异常病史(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的)2.本次现场测量,总胆固醇≥ 6.22 mmol/L (240mg/dl) ,甘油三酯≥2.26 mmol/L (200 mg/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4.14mmol /L,高密度脂蛋白<1.04mmol/L(40 mg/dl)其中一项或多项异常可判定血脂异常。

四、很少进行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标准:以每周运动≥3 次、每次中等强度及以上运动≥30 分钟;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有体育锻炼。

1.中等体力劳动是指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2.重度体力劳动是指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等)。

五、吸烟1.主动吸烟: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 6 个月及以上者定义为吸烟者。

2.戒烟者:是吸烟者在调查时已不再吸烟,并坚持 6 个月以上。

六、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1.房颤病史(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的)。

2.本次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

七、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 [BMI=体重(kg)/身高2(m2)]八、有脑卒中家族史直系亲属(父母或者亲生兄弟姐妹)中发生过脑卒中(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的)。

既往脑卒中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的)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的)。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

五、工作安排方案 各级项目承担单位要充分利用当地传媒,制 作科普宣传册、宣传板、招贴画等,大力宣传脑 卒中筛查及干预的重要意义,提高民众对其危害 性的认知,积极配合筛查。 (一)项目启动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3月。 项目承担基地医院提出城市社区和乡镇筛查 点名单;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综合考虑,完成总体 筛查方案的设计。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 基地医院联合当地街道、乡镇政府和基层项目承 担单位进行宣传动员,完成预实验,并建立数据 传输平台。
六、监督与评估 (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项目督导考核办法和要求,对项 目的组织、进度、实施过程、效果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导和 考核,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 (二)卫生部疾控局、农卫司、妇社司、医政司会同卫生部脑卒 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通过抽查的方式, 对各级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督导检查,监督及评估健康教育实施、 健康知识知晓、筛查任务完成、高危人群检出及经费使用等情 况。核心考核指标为健康知识知晓率、任务完成率、高危人群 检出率。 (三)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问 卷查的各级质量控制、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技术培训的质量控制, 现场实施各阶段质量控制如调查前准备阶段、现场调查阶段、 调查后阶段,颈动脉超声检查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等。 (四)基地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控中心对现场实施、相 关检查技术及数据上报等进行质量控制,实施质量考核及复核 会诊制度,尽量避免误诊、漏诊(附件四 表1-5)。
四、工作队伍组建与培训 (一)筛查人员。 1. 调查组长。主要负责现场工作的协调管理,指导调查员工作; 对调查员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处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 纠正或及时向上级请示;负责现场调查质量的保证。 2. 预约登记人员。应熟悉当地情况,有亲和力和与被筛查人员 沟通的能力,善于表达,有一定的谈话技巧,语言有说服力。 3. 质控员。负责现场问卷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调查员核实并 纠正;并可针对筛查结果提供咨询服务。 4. 问卷调查员。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及正确填写问卷 的注意事项;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5. 人体测量员。具有体格检查的经验,责任心强,经过本项目 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6. 血管超声医师。血管超声工作经验丰富,并经本项目培训, 持证上岗开展筛查工作。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

附件2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一、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概述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慢性病之一,施行有效的筛查和综合干预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核心内容是:针对高发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风险评估,对筛选出的低危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和定期体检,对中危人群根据个体特点进行干预指导,对高危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开展综合干预。

定期对中危、高危人群进行随访。

如发现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或疑似脑卒中病人,则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通过有组织的开展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工作,提高脑卒中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逐步降低发病率增长速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推动脑卒中防治工作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

二、流程图三、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实施方案(一)筛查1、适用地区的选择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充分考虑地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分布等因素后,选择公共卫生工作基础好,医疗服务网络比较健全,医务人员参与积极性高,地区人群健康档案较完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合理,脑卒中疾病负担较重的地区开展工作。

2、医疗机构的选择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以心脑血管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具备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康复科、超声科、影像科等诊疗科目。

具备开展脑卒中筛查与综合干预工作相应的硬件设备,并有一定数量的血管超声、放射影像、临床检验、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接受培训后能够提供规范的脑卒中筛查及综合干预服务。

确定医疗机构后,各县(区、市)级管理机构对实施的医疗机构进行备案管理。

3、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为:1)40岁以上成年人;2)当地常住居民(居住超过半年以上);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为:具有重大疾病不能配合检查者。

4、筛查方案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向参加筛查的对象介绍筛查的目的、意义以及接受服务的获益和可能的危险,宣读知情同意书,回答对象提出的问题,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筛查)(附1)。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及问题剖析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及问题剖析
2、按照工作流程变更项目工作点。 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提出变更申请,省项目办同意后报国家项目办审核。
3、加强项目工作质控。 组建工作团队(临聘人员、学生等)专职做好质控管理。
二、进一步加大项目质控管理
建立分阶段动态质控体系
1-2个月采用宣传、项目前期调研为主的评价体系。 加强数据反馈,每月定期反馈到省级项目办公室,及时指导工作开展 3-6个月采用项目工作数据为核心指标的现场评价体系,强调数据质量, 项目结束后按加权进行综合打分排名。
构建并逐步完善防治 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 逐步降低脑卒中发病 率增长速度,减轻家 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关要求:
1. 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实施有效 健康干预,提高脑卒中知晓 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 项目办公室设在各级疾控部 门。
3. 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 干预项目工作质量。
4. 加强体系建设,构建脑卒中 全程管理服务模式。
调查目的:掌握筛查地区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及死亡率;了解心脑血管病患者 的卫生经济相关数据;评价心脑血管病筛查、干预的效果。
调查方式:主要通过个人问卷方式开展,收集居民的基本信息、心脑血管患病及死亡 信息等。其中,死亡信息需由本地区疾控人员和神经科医生进行死亡病例复核确认。
调查人群及对象:以村委会(居委会)为单位的40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 调查对象主要分为,一是调查时存活的可疑或确诊脑血管病患者;二是复核确诊2017 年1月1日至调查时死亡病例。
分阶段评估数据质量
对2018年度院内筛查项目、院外筛查项目数据质量实行分阶段评估 制度,质控指标根据不同阶段任务目标进行制定,确保评分的科学性。
工作问题及解决建议
各级项目办公室稳步推动目项前目开存展在的问题(一)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及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及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及干预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

与之而言,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卒中高危人群,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综合的干预和管理。

标签: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干预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故脑卒中的“三早”预防尤其重要。

本中心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对辖区6152名居民进行初筛,针对筛查对象进行全面脑卒中风险评估。

早期发现卒中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对象和方法1.1筛查对象。

纳入标准: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但尚无症状的人群,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有能力完成问卷调查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纳入标准的辖区居民6152例,男2837例,女3315例,年龄35-83岁。

1.2筛查内容1.2.1包括危险因素初筛,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

1.2.2筛查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和被动吸烟、糖尿病、房颤和其他心脏疾病、颈动脉狭窄、血脂异常、缺乏体力活动和超重、肥胖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等。

1.3筛查方法。

1.3.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年龄、性别、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1.3.2以一对一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依据Framingham(弗明翰)量表对患者评分。

Framingham(弗明翰)卒中风险评估模型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风险评分系统,使用广泛、操作简便,可作为普遍筛查的基本手段。

[2]根据积分值换算10年脑卒中发病风险,≤5%为低风险,≥6%且<10%为中风险,≥10%为高风险。

1.3.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患者得分,对危险因素分类分析,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干预。

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方案

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方案

大华医院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方案根据文件《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核定暂行办法(2013年版)>的通知》和《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卫社[2013]623号)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局文件《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津滨卫疾[2014]19号)和《滨海新区卫生局财政局关于印发<滨海新区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滨卫[2014]28号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我院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张雨院长副组长:王守杰副院长成员:李传栋、郭伟丽、杨柳、褚国锋、樊春慧、吕从艳、吕洪远、许诺、郑永芹、王述敏、王书贞、王哲二、职责:1、组长负责对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的监督、协调。

2、副组长负责对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的部署、指导、协调。

3、成员负责:协助副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负责质量把控等。

三、实施内容总体要求:以2014年年初统计的各社区站脑卒中管理人数作为社区站脑卒中健康管理基数,以社区站为单位,选取符合开展检查条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高危因素筛查,高危因素筛查率不低于70%(高危因素筛查率=完成高危因素筛查人数/脑卒中健康管理人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决定提高筛查率至75%。

1、培训:由业务部对社区站进行此项工作的技术规范、服务流程进行培训。

2、开展社区宣传: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向辖区居民宣传脑卒中防治的目的和意义,强化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的意识。

2、站内工作:社区站要按照服务规范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填写《2013年度天津市社区管理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风险评估表》,并动员组织条件适宜人员参加颈动脉超声检查。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实施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实施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实施方案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其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筛查和干预的效果,以下是一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脑卒中是引起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可以及早发现患病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二、项目目标1.识别出患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2.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三、项目内容1.筛查(1)开展大规模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主要通过问卷、体检和风险评估工具等方式进行;(2)问卷可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族病史、生活习惯、慢性病状况等内容;(3)体检主要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4)风险评估工具可以根据各类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

2.干预(1)根据筛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2)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如饮食调整、体育锻炼等;(3)对于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降压药、降脂药等;(4)建立追踪管理机制,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调整干预方案;(5)鼓励高危人群积极参与康复锻炼和社区活动,促进康复和心理健康。

四、项目实施步骤1.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明确各职责;2.制定筛查和干预流程,包括问卷设计、体检标准、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等;3.组织培训,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4.筹备项目所需的设备、药品和材料;5.宣传教育,增加社会各界和高危人群对项目的知晓度和参与度;6.开展筛查活动,同时进行干预措施;7.建立患者档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8.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项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9.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项目。

五、项目预期效果1.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率;2.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致残率;3.提高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六、项目评估和可行性分析1.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估,如指标变化、满意度调查等;2.评估项目的成本效益性,包括经济投入和社会收益比较;3.识别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实施方案(最新)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实施方案(最新)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实施方案为践行脑卒中防治策略,提高脑卒中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完成好X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根据国家脑防委印发的《X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及X卫健委制定的《X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结合我市项目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一)项目任务项目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的前提下实施。

1.建立并完善由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的脑卒中防治工作网络体系。

2.全面开展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心脑血管病综合干预管理工作。

3.持续开展全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4.全面推广应用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深入开展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提高脑卒中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5.做好脑卒中防控效果的考核评估工作。

(二)年度项目任务量X年X市任务量为4500例,分别为:针对社区、乡镇(院外)常住居民完成随访综合干预3000例,其中城镇1200例由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农村1800例由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项目基地医院(市工人医院)完成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内干预任务1500例。

二、组织实施(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1.市卫计委负责全市工作的统筹协调,成立市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疾控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设置项目管理办公室及专职管理人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市级项目办工作职责,确定全市工作任务,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年终开展考核评估。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计划,做好项目前期动员、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2.相关县(区)卫计局负责督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现场筛查、干预工作责任,建立追责制度和奖惩制度,积极协调相关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配合社区筛查、干预工作,为项目开展提供相应保障。

(二)执行机构1.本年度X市项目组织管理工作在项目办公室指导下主要由基地医院X市工人医院牵头实施,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包括开展临床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并参与人群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和综合干预、针对脑卒中高危对象给与综合干预管理等工作;建立院领导挂帅组织协调,多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杜绝单科室单打独斗;明确项目工作联系人报送自治区项目办,定期给市级和自治区项目办报送工作进度;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紧密依靠基层政府和乡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提高随访覆盖率。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

因此,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旨在提早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筛查对象:人群年龄在40岁及以上,无论是否存在脑卒中或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

3. 筛查方式:(1)基础信息采集:对筛查对象进行身体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物学指标检测,并记录相关的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信息。

(2)评估高危因素:运用脑卒中风险评估工具,结合筛查对象的基础信息和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信息,评估每个筛查对象的脑卒中风险等级。

(3)筛查结果通知:将筛查结果通知给每个筛查对象,并根据风险等级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建议。

4. 干预措施:(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的指导和促进。

(2)药物干预: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存在的疾病进行治疗,并对高危人群给予相关药物干预。

(3)健康管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监测风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5. 工作流程:(1)开展筛查前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筛查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2)筛查队伍的组建和培训,确保筛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筛查对象的招募和登记,对筛查对象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和高危因素评估。

(4)筛查结果的通知和干预措施的实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5)结果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筛查和干预工作方案。

6. 工作保障:(1)开展筛查和干预项目的经费和物资保障,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筛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筛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筛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安全。

(4)定期对筛查和干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全文)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全文)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全文)第一部分概述一、现状与指导意义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的 MONICA研究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

在可干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过量、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与脑卒中的关系尤为密切。

世界各国脑卒中防控的经验表明,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一、二、三级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大多数脑卒中的发生,控制已患病者的病情,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前兆,也是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重点之一。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建立并完善相关工作体系,普及适宜性技术,做到早发现与及时干预。

二、脑卒中预防的基本策略一级预防:指发病前预防。

指导国民培养良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产生;特别是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通过早期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早控制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探寻病因和控制可干预危险因素,预防或降低脑卒中再发危险。

三级预防:针对脑卒中患者加强治疗和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预防或减轻残疾,促进功能恢复。

图1脑卒中三级预防策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省、地市、县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广泛开展脑卒中的防治、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规范干预和管理。

2019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手册

2019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手册

2019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手册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脑卒中,而且许多幸存者仍然会面临长期的残疾和康复挑战。

为了及早发现潜在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干预,2019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手册应运而生。

二、项目背景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旨在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干预措施,帮助早期发现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这项工作手册是为了指导医护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而制定的综合指南。

三、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认知和筛查率;2. 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降低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3. 促进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4.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项目内容1.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定义及筛查标准脑卒中高危人群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吸烟者、饮酒过量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通过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以及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等信息,可以初步筛查出潜在的脑卒中高危人群。

2. 个性化干预措施针对不同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应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并从事适当的运动,建议高血脂患者控制饮食并适当服用药物,建议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复查等。

3. 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如头痛、恶心、视力模糊等,应立即送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对确认患病的病人应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宣教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认知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脑卒中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

五、结语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手册的制定旨在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认知水平、早期发现潜在的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降低脑卒中的患病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规范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规范

附件12023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规范一、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包括筛查方案简介,调查表、人体测量措施、现场工作程序、现场调查技巧、高危人群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

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有关专家统一培训。

参与培训学员需填写参训登记表(附录1),培训进行严格考勤。

对培训内容采用考卷与现场测量相结合旳方式进行考核。

填写培训成绩汇总表(附录2)。

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筛查工作,否则需参与复训。

(一)颈动脉听诊一般让患者取坐位,用钟型听诊器听诊。

在正常状况下仅在颈动脉及锁骨上动脉上可听到与S1、S2相一致旳两个心音,称正常动脉音。

如发现异常杂音,应注意其部位、强度、性质、音调、传播方向和出现时间,以及患者姿势变化和呼吸等对杂音旳影响。

如在颈部大血管区听到血管性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旳经典杂音发自颈动脉分叉部,并向下颌部放射,出现于收缩中期,呈吹风样高音调性质。

这种杂音往往提醒颈动脉血流异常和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病变。

若在锁骨上窝处听到杂音,则也许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见于颈肋压迫。

颈静脉杂音最常出现于右颈下部,它随体位变动、转颈、呼吸等变化其性质,故与动脉杂音不一样。

如在右锁骨上窝听到低调、柔和、持续性杂音,则也许为颈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口径较宽旳球部所产生,这种静脉音是生理性旳,用手指压迫颈静脉后即可消失。

(二)上肢血压测量1、测量应在安静温暖旳房间中进行,理想旳室内温度在摄氏21度左右。

测量时应远离辐射。

2、被测者测量前1小时内应防止剧烈旳运动或锻炼以及进食、喝饮料,例如茶、咖啡;防止长时间暴露于过高或过低旳温度下,不要服用影响血压旳药物等。

测量前30分钟应停止吸烟,精神放松,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分钟。

3、测量时被测者应精神放松,防止用力,说话和移动。

4、被测者坐在调查员左侧对面,左手肘部平置在桌上,双脚平置不交叉。

5、确认将臂带旳空气管插头插入本体旳空气管插孔并将臂带缠在左臂上(最佳是将袖带缠在裸露旳肌肤上,若有较厚旳上衣,测量时应脱去上衣,切勿卷起衣袖)。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干预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作用靶点
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阿司匹林 环加氧酶
奥扎格雷钠
PGG2 PGH2
TXA2合成酶(血小板)
PGI2合成酶(内皮)
TXA2 cAMP Ca2+
磷酸二酯酶
双嘧达莫
PGI2 cAMP Ca2+
释放
血小板聚集
促进
氯吡格雷 ADP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 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 150-300mg/d。急性期 后改为预防剂量 50-150mg/d。(Ⅰ级推荐,A级证据)
每年有250万中国人新发卒中 每年有160万中国人死于卒中 每年发病率以8.7%的速率上升 卒中是我国>60岁人群中残疾首因 2008年我国居民死亡第一位原因 每年脑卒中治疗费用约400亿 1980年至2008年间,中国心脑血管病 患者出院人次数年平均增加8.28% 1980年以冠心病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为 15.03万,2008年则为240.93万 1980年以脑卒中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仅
A
B
血管查体
双侧脉搏是否对称? 双侧血压是否对称? 颈部动脉听诊是否有杂音?
颈部血管杂音
1 无症状性颈动脉血管杂音的患者较症状性颈动脉 狭窄更为常见听到血 管杂音
3 当颈动脉狭窄≥75%时大部分可听到血管杂音 4 如果狭窄严重引起血流缓慢时杂音可消失
西太平洋
Stroke COPD
IHD Pneumonia
Suicide
14.3 12.0 11.1 4.0 3.8
非洲
HIV infection/AIDS Malaria
Pneumonia Diarrhoea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健康教育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健康教育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健康教育干预[摘要]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促进工程,应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积极开展脑卒中筛查与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强化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意识。

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合理膳食,积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加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做好血压、血糖和血脂监测治疗,实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意识[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122-02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首次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近些年来其发病呈多发性、年轻化趋势。

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糖尿病近1亿人,房颤患者800万人,肥胖7000多万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70%~80%的脑卒中可以得到适当的预防和控制。

然而国内脑卒中防控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出现卒中征兆后才就诊,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期,所以脑卒中的“三早”预防尤其重要。

我国脑卒中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的综合防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定义: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持续1年以上;卒中家族史定义为近3代家族中有患脑卒中者;体重指数(bmi)>26 kg/m2者为肥胖者;每周锻炼≤3次、每次≤30 min为缺乏锻炼者。

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

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族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狭窄、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肥胖、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1-4]。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方案脑卒中是一种以突然发生的血管性脑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疾病,具有发病急,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针对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和干预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和致残率。

以下是一个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工作方案。

一、项目背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代谢紊乱、吸烟、高血流变性及缺血缺氧等因素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通过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可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提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

二、项目目标1.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认知和意识,增加脑卒中的早期筛查率。

2.早期发现高危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3.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和措施1.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学校、医院等渠道,开展脑卒中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和管理意识,并通过教育活动向他们传授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和技巧。

2.筛查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地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和风险评估等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初步筛查和评估。

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以确认其高危状态并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3.干预措施根据筛查结果和评估,针对不同的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高血压管理:为高血压患者制定降压方案,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管理: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推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

-心脏病管理:建立心血管健康档案,规范治疗方案,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指导。

-脂代谢紊乱管理:加强脂代谢紊乱患者的血脂控制,推广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

-吸烟控制:通过个体和群体干预措施,帮助吸烟者戒烟,并加强对吸烟危害的宣传教育。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方案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 项目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
目录
CONTENTS
2018年度项目总结
2019年度项目方案
项目重点工作
1
2018年度项目总结
2018年度项目排名前100单位
2018年度项目排名50分以下单位
二、项目经费实地核查
6月21日至7月12日,国家调研组赴天津市、辽宁省、河南省、湖北 省和安徽省5省开展项目调研。
2.各省及地市项目办公室依据项目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做好项目前期动 员、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保障项目经费及时拨付和规范使用,加强与项目地区当地政府的协调沟通。 项目办公室联系人应为相关单位正式工作人员。
3.专家组在项目办公室组织下负责本地区项目工作相关技术的指导,开展项目质控(两次以上) 及数据质量控制(每月至少1次)工作。
本次调研主要依据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展开,主要目标是针对2016、2017、 2018年度项目经费、2018年度项目进度等。实地了解近3个工作年度各省项目 办经费管理及部分项目单位经费实际拨付情况及2018年度项目各项工作进度落 实情况,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发现工作问题及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经费合理合 规使用,保障项目工作进度。
组织项目启动
分配任务量、与项目 调研、质控 落实项目方案
项目执行 项目指导 参与流行病学
调查 宣传、健康教
育工作
高危人群管理
审核质控
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
常住人口 调研
现场筛查
筛查人群 随访
颈动脉血管超 声检查
健康指导/个体 化干预


开展项目点前期流调

确认干预对象,制作花名册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及专家根据2018年度项目工作情况,组织制订项目技术方案、量表和项目预 算。召开全国项目管理工作及培训会,部署2019年度重点工作。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干预前后血脂水平的数值变化,评价临床治疗的干预效果。

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参与筛查人群15 746例,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013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2.78%。

通过检测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干预前后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数值变化,评价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

结果:临床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给予临床干预,效果良好,对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脑卒中是一类急骤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1]。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原因,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目前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攀升,发病者约30%死亡,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3]。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广泛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并制定脑卒中防治规范,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

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成功申请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基地,在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

文獻[4]研究表明,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或延缓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5]研究证实,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在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情况及评价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临床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社区人群中通过自建脑卒中筛查模式开展筛查工作,筛查对象年龄40~89岁,全部为本地区常住居民,在外居住半年以上、精神障碍或者言语交流障碍不能合作者可排除。

脑卒中高危风险筛查流程

脑卒中高危风险筛查流程

脑卒中高危风险筛查流程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血流暂时或者永久性中断的疾病。

脑卒中高危患者是指那些存在明显的危险因素,可能随时发生脑卒中的人群。

脑卒中高危风险筛查流程是为了识别出这些高危患者,并提供早期干预和预防措施,以减少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

以下是脑卒中高危风险筛查的流程。

第一步:信息收集1.了解个人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已发生的脑卒中事件或者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情况。

2.家族病史:调查患者的直系亲属是否有脑卒中的病史。

3.问卷调查:使用标准化的脑卒中评估问卷,针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第二步:检查身体指标1.量血压:测量患者的血压水平,并记录下来。

2.体重和身高:测量患者的体重和身高,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MI)。

3.心率和脉搏: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脉搏,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第三步: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检查患者的血液成分,如血糖、血脂、血红蛋白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代谢水平。

2.血栓指标:检查凝血指标,如PT、APTT等,以评估患者的血液的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风险。

第四步:神经系统评估1.静息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症状、神经系统功能等,如问询患者有无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

2.神经影像学检查:对疑似脑卒中高危患者进行头颅CT或者MRI扫描,评估脑血管状况和脑卒中风险。

第五步:评估脑卒中风险根据收集的信息和检查结果,使用脑卒中高危风险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比如CHADS2、CHADS2-VASc、Framingham等评分系统,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等因素,评估患者的脑卒中风险。

第六步:制定干预和预防计划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合个体的干预和预防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手术治疗等。

比如,在高血压患者中,可以通过降低血压、控制血脂、改变饮食结构和增加体力活动来降低脑卒中风险。

第七步:定期随访和再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监测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变化,并提供必要的调整和建议。

2013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方案

2013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方案

2013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方案一、任务与要求1、各省(区、市)项目地区及任务数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31日,完成120万例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任务。

其中,北京市7个项目地区4.2万例;天津市3个项目地区1.8万例;河北省9个项目地区5.4万例;山西省7个项目地区4.2万例;内蒙古自治区5个项目地区3万例;辽宁省8个项目地区4.8万例;吉林省7个项目地区4.2万例;黑龙江省6个项目地区3.6万例;上海市3个项目地区1.8万例;江苏省11个项目地区6.6万例;浙江省8个项目地区4.8万例;安徽省9个项目地区5.4万例;福建省9个项目地区5.4万例;江西省8个项目地区4.8万例;山东省13个项目地区7.8万例;河南省13个项目地区7.8万例;湖北省7个项目地区4.2万例;湖南省9个项目地区5.4万例;广东省6个项目地区3.6万例;广西省7个项目地区4.2万例;海南省3个项目地区1.8万例;重庆市3个项目地区1.8万例;四川省9个项目地区5.4万例;贵州省3个项目地区1.8万例;云南省5个项目地区3万例;西藏自治区1个项目地区0.6万例;陕西省6个项目地区3.6万例;甘肃省7个项目地区4.2万例;青海省2个项目地区1.2万例;宁夏回族自治区2个项目地区1.2万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项目地区1.8万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个项目地区0.6万例。

筛查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因素初筛、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等。

2、继续完成2011、2012年度项目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的干预、追访及干预追访信息的上报工作。

二、项目筛查点与筛查对象选取原则本项目是以社区、乡镇常住居民为基础的脑卒中筛查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确定待筛查人群。

从本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当地户籍管理部门或居民健康档案获得目标人群的人口学信息,建立待筛查对象的详细人口档案。

1、确定项目筛查点每个项目基地分别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各选择一个项目筛查点,必须做到整群抽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2013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规范一、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包括筛查方案介绍,调查表、人体测量方法、现场工作程序、现场调查技巧、高危人群管理方法及质量控制。

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相关专家统一培训。

参加培训学员需填写参训登记表(附录1),培训进行严格考勤。

对培训内容采用考卷与现场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填写培训成绩汇总表(附录2)。

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筛查工作,否则需参加复训。

(一)颈动脉听诊一般让患者取坐位,用钟型听诊器听诊。

在正常情况下仅在颈动脉及锁骨上动脉上可听到与S1、S2相一致的两个心音,称正常动脉音。

如发现异常杂音,应注意其部位、强度、性质、音调、传播方向和出现时间,以及患者姿势改变和呼吸等对杂音的影响。

如在颈部大血管区听到血管性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的典型杂音发自颈动脉分叉部,并向下颌部放射,出现于收缩中期,呈吹风样高音调性质。

这种杂音往往提示颈动脉血流异常和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病变。

若在锁骨上窝处听到杂音,则可能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见于颈肋压迫。

颈静脉杂音最常出现于右颈下部,它随体位变动、转颈、呼吸等改变其性质,故与动脉杂音不同。

如在右锁骨上窝听到低调、柔和、连续性杂音,则可能为颈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口径较宽的球部所产生,这种静脉音是生理性的,用手指压迫颈静脉后即可消失。

(二)上肢血压测量1、测量应在安静温暖的房间中进行,理想的室内温度在摄氏21度左右。

测量时应远离手机辐射。

2、被测者测量前1小时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或锻炼以及进食、喝饮料,例如茶、咖啡;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不要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

测量前30分钟应停止吸烟,精神放松,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分钟。

3、测量时被测者应精神放松,避免用力,说话和移动。

4、被测者坐在调查员左侧对面,左手肘部平置在桌上,双脚平置不交叉。

5、确认将臂带的空气管插头插入本体的空气管插孔并将臂带缠在左臂上(最好是将袖带缠在裸露的肌肤上,若有较厚的上衣,测量时应脱去上衣,切勿卷起衣袖)。

6、确认臂带的位置。

被测者左手手掌向上,臂带从上方缠绕,臂带底部应位于上臂肘关节内侧往上1-2cm,臂带不可覆盖肘关节部,空气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7、缠上臂带。

沿着上臂的形状将臂带缠紧(手臂与臂带间无缝隙),用布搭扣固定。

8、肘部放置位置,手心向上,轻轻松开,臂带的中心处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

若手臂过低,应将手臂垫起使得臂带中心与心脏保持水平。

9、完成一次测量后,松开臂带,可让测量对象稍微活动手臂,静坐1分钟,进行下一次测量。

共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1分钟。

(三)身高测量1、固定卷尺,钢卷尺的一端紧贴地面,用胶带固定。

紧贴墙壁向上拉出卷尺至其最大量程,将卷尺的另一端用透明胶带固定在墙面上,中间部分也可用胶带固定,注意保持卷尺与地面垂直,并在卷尺下的地面上放置干净的塑料布,最好用胶带固定。

2、被测者脱去鞋、帽,并取出随身携带的钥匙、手机、钱包等物品。

取立正姿势,挺胸收腹,双肩平放,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双膝并拢挺直,双眼平视正前方,眼眶下缘与耳廓上缘保持在同一水平。

脚跟、臀部和双肩胛骨间三个点同时接触墙面,头部保持双眼平视正前方位置,使身体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双脚。

3、将三角板一直角边沿卷尺水平下滑,直至另一直角边贴至被测者的身高。

4、被测者离开塑料布,调查员目光与三角板确定的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具体数值精确到0.1厘米。

(四)体重测量1、被测者脱去鞋、帽子及外套,仅穿单层衣服。

取出随身携带的物品,如钱包、手机等。

2、被测者平静站于体重秤上,两脚位置左右对称。

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放松于身体两侧,头部直立,双眼平视。

3、调查员读取并记录,注意嘱咐被测者保持直立状态。

4、测量时注意轻上轻下。

(五)腰围测量1、被测者直立,双臂适当张开下垂,双脚合并,体重均匀分担在双脚,露出腹部皮肤,测量时平缓呼吸,勿收腹或屏气。

2、腰围的测量是在肚脐上缘上1cm的水平面上进行。

测量时皮尺刻度下缘距肚脐上缘1cm处,水平环绕一周。

测量时皮尺贴近皮肤,但避免紧压使皮尺陷入皮肤内,检查皮尺是否水平时,最好有助手在场。

3、调查员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具体数值精确到0.1cm。

4、调查对象在测量时身体应尽量保持静止状态,特别是微张的双臂不能将衣服撩起或去下意识地提裤子。

二、实验室检查操作流程细则(一)患者准备:一般要求在上午抽血,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量,采血前尽量禁食12小时,保持空腹,除某些必须按时服用的药物以外,尽量将其他药物移到抽血之后再服用。

采血前戒烟戒酒。

(二)采血部位:肘静脉;手背部手腕部等体表静脉。

(三)采血器材:碘伏、棉签、压脉带、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采血针、真空定量采血装置。

(四)静脉血管定位:在前臂穿刺部位上方6厘米处扎紧止血带,叮嘱患者握紧拳头,前臂较粗的静脉从外侧至内侧分别为头静脉,贵要静脉,分枝处中间为肘正中静脉,体型偏瘦的患者较为明显,肉眼观察比较清楚,而且容易固定;体型偏胖的患者,脂肪层较厚,要用手按压才能感觉出血管的充盈度,以及走向。

缺少经验的工作人员,宜尽量选择较粗较明显的血管。

(五)准确掌握各种试管的用途:红头管(含有促凝剂,用于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血生化指标,3毫升);蓝头管(含有枸掾酸钠抗凝剂,用于血液凝血功能检测,5毫升);紫头管(含有抗凝剂EDTA二钾盐,用于血液常规检测,3-5毫升);灰头管(含有氟化钠和肝素钠,用于检测血糖,2毫升)。

多管采血的顺序为先采血清标本后采需抗凝的标本,即红、蓝、紫、灰。

(六)静脉采血方法:1、准备试管:仔细阅读受检者申请单,决定采血量,准备每个试验所需的试管,并应按一定顺序排列。

2、标记试管:在试管上贴上标签,注名患者姓名、项目名称、采集日期等。

3、消毒双手:采血前,操作人员应用肥皂或消毒液和水洗手。

4、选择静脉:采血前,要求受检者坐在实验台前。

将前臂放在实验台上,掌心向上,并在肘下放一枕垫。

卧床受检者要求前臂申展,暴露穿刺部位。

5、检查注射器: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左手持针头下座,右手持针筒,将针头和针筒紧密连接,并使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查有无阻塞和漏气。

最后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备用。

使用前,保持针头无菌状态。

6、扎压脉带:在采血部位上端约6厘米处,将压脉带绕手臂一圈打一活结,压脉带末端向上。

要求患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静脉隆起。

压脉带应能减缓远端静脉血液回流,但又不能紧到压迫动脉血流。

7、选择进针部位:采用左手示指,触摸进针部位的静脉。

8、消毒皮肤:用30克/升碘酊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的方式拭去碘酊,待干。

9、穿刺皮肤:取下针头无菌冒,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注射器,示值固定针头下座。

保持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角向前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确认穿刺入静脉中心位置,并沿着静脉走向将针头推入10-15毫米。

10、抽血:用左手缓缓向后拉注射器针栓,见少量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然后,向后拉针栓到达采血量刻度。

若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当针头进入血管后会见少量回血,将真空采血管插入试管托内采血针中,因试管内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到达采血量刻度后拔出试管即可。

11、止血:嘱受检者松拳,用消毒棉签压住进针部位,迅速向后拔出针头。

继续紧按住消毒棉签3分钟。

12、放血:从注射器上取下针头。

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到达标记处。

含抗凝剂试管需迅速轻轻颠倒混匀几次。

(七)真空采血法双向针的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另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

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

(八)采血注意事项:1、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

用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

2、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侧手臂采血。

3、采血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位或卧位),以及体位的一致性。

4、采血过程中晕厥:拔出针头,嘱其平卧,必要时可给患者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拇指压掐)人中、合谷,静点葡萄糖或口服糖水。

(九)标本的离心及血清的保存对血细胞学检查,应在4 小时内完成检测,最长不能超过8小时;对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血生化检测的血液标本需尽早进行离心后再行保存。

血生化检测标本可室温下放置30-45分钟后离心,分离血清,以离心3000转/分钟×7分钟或2400转/分钟×15分钟,离心后立即将标本转移至干净不含抗凝剂或防腐剂的EP试管,密封后2~8℃存放,同时此管应具有可识别标签。

如不能当天测定,可离心后暂存放于4℃冰箱中,至少可稳定4天。

如需长期保存,用作TC 测定者-20℃已足够; 用作TG、脂蛋白、Apo测定者,最好保存在-70℃。

不要反复冻融。

(十)质量控制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的临床检验中心在项目工作中,从接受标本开始,到维护仪器、准备试剂、分析过程,直至生成检测报告,需要组织开展相关的质量控制,由质控组专家出题进行考核,80分以上为合格。

(见附表3)三、颈部血管超声技术(一)培训师资由项目承担单位接受过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培训超声检查专家实施。

(二)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采用集中培训方式。

2、实际操作分小组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对患者进行血管超声的检查。

带教老师给予指导。

3、培训结束时,对参加培训医生进行考核,考试分笔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三)理论培训内容1、颈动脉解剖学基础2、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技术(1)仪器常规检测设置(2)颈动脉检测方法:包括二维显像基本结构测量,彩色血流显像,血流动力参数测量。

(3)颈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测: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的界定标准;②血流分析:颈总动脉和颈内、外动脉异常血流速度的分析;③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诊断标准及超声影像学特征。

(4)椎动脉病变超声检测:①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及超声影像学特征;②椎动脉闭塞的分型及超声影像学特征。

(5)禁忌症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症。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②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掌握技术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