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第13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13 机器人来了 教学设计
13 机器人来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学情分析机器人是学生熟悉又陌生的物体,熟悉是因为电影的经常能看到,陌生的是生活中我们碰不到却又经常看到。
正因为这样,学生其实对机器人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
本节课通过对机器人外形、功能、背景三个方面的教学让机器人在学生的心中丰满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想象,创造出心中最喜欢的机器人。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拼贴加线描添画的方法进表现机器人。
教学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先学1、认识图形出示图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扇形等等),学生认一认。
2、自由拼摆机器人。
(1)请几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拼摆机器人。
(2)引出课题活动2【讲授】机器人外形教学1、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材料引导机器人有不同的外形。
2、欣赏同龄人拼贴的不同的造型的机器人3、鼓励学生大胆地用简单的图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机器人的外形。
4、评价拼贴机器人。
(1)展示学生的拼贴作品。
请一位学生演一演,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拼的是什么机器人。
(2)学生反馈。
(3)教师小结。
活动3【活动】机器人功能细节表现教学1、深入了解机器人。
(1)播放电影机器人视频,引出生活中的机器人。
(2)交流学生收集的机器人资料。
(3)看一看老师搜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图片。
2、添画细节(1)播放机器人儿歌视屏,结合前面机器人图片了解机器人细节(2)根据不同功能的机器人,教师示范添画机器人的细节。
(3)欣赏同龄人添画的机器人。
(4)在原来简单用几何图形拼贴外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细节,完善功能。
活动4【活动】给机器人添加关联背景出示添画好的机器人及不同的背景,根据细节给机器人按一个家。
使机器人的本领更加突出。
2、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3、学生添画背景,教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浙美全册三年级美术课程,章节为“美丽的风景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风景画的绘画技巧,观察自然景物,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美丽的自然风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能够观察自然景物,并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来。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绘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能够观察自然景物,并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把握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和色彩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铅。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物的色彩和线条变化。
2. 讲解演示:回到教室,利用课件展示优秀的风景画作品,讲解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如透视、色彩搭配等。
3. 学生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用画笔和颜料表现美丽的自然风景。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作品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风景画的绘画技巧1. 透视2. 色彩搭配3. 线条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家乡的风景画。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自然景物,运用所学的风景画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2. 作业题目:描述一下自己画中的风景,并简要分析所运用的绘画技巧。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描述画中的风景,并分析所运用的绘画技巧,如透视、色彩搭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景画的绘画技巧有了基本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观察自然景物,并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来。
但在个别学生的作品中,还存在对空间关系和色彩变化的把握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然景物,进行风景画的创作实践,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素养。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3.自行车写生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3.自行车写生浙美版一、设计思路本次美术教学设计将通过自行车写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行车的结构特点、掌握自行车的造型、并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同时,本次教学还将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车骑行的方式,感受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懂得欣赏环境中的美、爱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特征,掌握自行车的基本画法和色彩表现,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表达对自行车的感受和理解。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创新性地运用绘画技巧,绘制出自行车的形态和结构,并运用准确的造型表现和色彩表达来表现自行车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自行车骑行的快乐和美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黑板报、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各部件的名称,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提问:“大家都有自行车吗?自行车有哪些部件?你喜欢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带给你什么快乐和感受?”2.实践操作1.分组观察自行车实物:让学生分组观察自行车实物,通过手触、目测、量度等方式,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特点。
2.素描自行车线稿:老师现场板书自行车线稿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观摩老师绘制自行车的过程,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小组合作完成自行车写生:学生分组,在自行车实物和线稿的基础上完成自行车写生的绘制,通过绘画实践,进一步掌握自行车的结构和造型。
4.自行车色彩填充:在自行车线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颜色,对自行车进行色彩填充,表现出自行车的特征和魅力。
3.总结老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级展示,并邀请同学进行互动评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4.作业1.完成自行车写生的绘制作品,并加以润色。
2.在手册上写下本节课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自行车的结构特点的介绍和理解。
2.自行车线稿的绘制和造型表现。
3.色彩填充技巧的掌握。
四年级美术下册13房间的一角教案3浙美版
房间的一角一、欣赏导入课件播放故宫乾清宫图片师: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家,谁的房间吗?生:皇上的房间。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皇帝的房间呀?生: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这个房间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事物的地方,叫乾清宫。
而我们图片上看到的,只是这个房间的一角。
课件出示课题《房间一角》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间一角》二、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都有一个自己的房间,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个空房间,试试看,在这个房间里摆上些什么,让它变成你喜欢的房间。
生:沙发、电视……师:哦,你要把它装饰成客厅。
师:那你呢?生:床,书柜,写字桌……师:这是?(师引导说出房间的功能)师:你也来说说生:餐桌……师小结:原来同一个房间放上不同的物品,它的功能就会发生变化。
而且,由个人的喜好不同,房间的风格也会有很多种。
那我们来看看画家()的房间一角。
三、欣赏激趣课件出示作品1.《凡.高在阿尔的卧室》师:这是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看了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生:……师:在这个房间里,一张简单又粗糙的大床,歪歪斜斜的墙壁上挂着几块纸片,门紧闭着,有一扇窗户,整个房间以暖色为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充满感情。
2、《有花束的室内》师:这是夏加尔的作品,你看了他笔下的这个房间,又有什么感受?生:师:这个房间以绿色为主,呈现冷色调,有明亮宽敞的窗户,窗外的树木,重点突出了室内如星空中的烟花一般的花束,使房间显得气氛宁静、和谐,又不失活泼。
师:同学们想想,这个房间在现实中会不会和画面上有些不同呢?生:……师: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些都画上去呢?师小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为了作品主体物在画面中的安排,要适当的进行增加或删减,这样做,是为了突出画面中的主体物。
2、欣赏学生作品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其他一些小朋友画的《房间一角》课件出示师:你最喜欢那个房间?为什么?生:师小结绘画时的注意事项:想不想画的比他们好?那就要注意,对于感兴趣的物体,重要的物体,有意义的物体,在画时可适当的增加一些细节,而与主题无关的,则可进行删减。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三年级全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四章“色彩的世界”和第六章“有趣的图案”。
详细内容将围绕色彩的调配与应用,以及图案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和调配方法,能运用不同的颜色表达情感和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图案设计的兴趣,学会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意组合。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与运用,图案设计的创意构思。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基本理论,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纸、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图案设计模板、教学PPT。
学具:彩色画纸、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基本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和图案,引导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2. 讲解:讲解色彩基本理论,示范色彩的调配方法,介绍图案设计的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调配和图案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a. 色彩调配:每组学生选取一种情感(如快乐、悲伤),用色彩表达出来。
b. 图案设计:每组学生利用基本图形卡片,设计一个有趣的图案。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色彩基本理论: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调配方法:原色、间色、复色。
3. 图案设计方法:重复、对称、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和图案设计方法,创作一幅画。
2. 答案示例:学生可选用蓝色、绿色表现平静、舒适的心情,搭配对称的图案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色彩和图案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和图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与运用,图案设计的创意构思。
浙美小学美术教案精选6篇
浙美小学美术教案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活动文案、应用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activity copywriting,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浙美小学美术教案精选6篇优质的教案是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有目的性的,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育技术设备,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浙美小学美术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三年级全册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色彩的世界”和第六章“形状的变幻”。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与间色、色彩的冷暖、明度与纯度;平面形状的组合与变化,以及形状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2. 培养学生对形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形状的组合与变化。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形状的设计与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粉笔、画纸、画板、投影仪、范例作品。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纸、调色盘、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三原色与间色,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3. 实践环节:分发画纸和水彩颜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4. 形状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形状的组合与变化,进行形状创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色彩部分:板书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与间色、色彩的冷暖、明度与纯度。
2. 形状部分:板书形状的组合与变化,附上范例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彩色世界”为主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色彩丰富,形状多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与形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形状的组合与变化。
2.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指导,课堂小结中的知识点强调。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学生作品的质量。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如何关注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拓展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黑白拼贴画》教学设计4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黑白拼贴画》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黑白拼贴画》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以拼贴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黑白对比的视觉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技巧以及欣赏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黑白对比的意义,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黑白拼贴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对黑白对比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拼贴画的理解较浅,创作思路不够开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挥创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感受黑白对比的视觉效果,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黑白对比表现创意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技巧和欣赏评价。
2.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黑白对比的视觉效果。
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黑白色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3.优秀黑白拼贴画作品示例。
4.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黑白拼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美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技巧和欣赏评价。
重点讲解黑白对比的视觉效果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动手创作黑白拼贴画。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3课立体主义式黑白拼贴画》是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立体主义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了解立体主义的特点,运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拼贴画。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立体主义的概念较为模糊,拼贴技巧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掌握立体主义的特点和拼贴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主义的基本特点,认识黑白灰三种颜色在立体主义作品中的作用。
2.学会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创作具有立体感的拼贴画。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主义特点的掌握。
2.黑白灰三种颜色的运用。
3.拼贴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立体主义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黑白灰三种颜色在立体主义作品中的作用。
2.示范法:展示教师作品,讲解拼贴技巧。
3.合作学习法:分组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立体主义作品图片、黑白灰三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等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立体主义作品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的特点。
同时,提问学生对立体主义的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呈现(5分钟)教师讲解黑白灰三种颜色在立体主义作品中的作用,展示教师作品,讲解拼贴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掌握立体主义的特点和拼贴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13黑白拼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浙美版
《13 黑白拼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和探索黑白拼贴画的艺术形式。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黑色和白色的纸张进行剪裁、组合和拼贴,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艺术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黑白拼贴画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黑白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黑白对比,创造出富有层次和美感的作品。
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教具学具准备1. 黑白纸张2. 剪刀3. 胶水4. 画笔5. 画纸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向学生介绍黑白拼贴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技能讲解:讲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包括剪裁、组合和拼贴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创作出自己的黑白拼贴画作品。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5. 总结反思: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效果。
板书设计1. 黑白拼贴画的特点和魅力2. 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3. 实践操作步骤4. 作品展示和评价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黑白纸张进行自由创作,创作一幅自己的黑白拼贴画作品。
2.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黑白对比,创造出富有层次和美感的作品。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黑白拼贴画 |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黑白拼贴画 | 浙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黑白色彩进行创意拼贴,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升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创作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剪纸、拼贴等技巧,进行创意表现。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培养学生对黑白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黑白拼贴画的概念与特点:介绍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手法。
2. 黑白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黑白色彩进行创意表现,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剪纸与拼贴技巧:教授剪纸、拼贴等技巧,让学生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创作方法。
4. 创意表现与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表现,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黑白拼贴画的概念与特点。
2. 黑白色彩的运用。
3. 剪纸与拼贴技巧。
教学难点1. 黑白色彩的创意运用。
2. 剪纸与拼贴技巧的掌握。
3. 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的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示范作品。
2. 学具:剪刀、胶水、黑白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1. 利用PPT展示黑白拼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介绍黑白拼贴画的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新课讲解1. 讲解黑白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了解黑白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演示剪纸、拼贴等技巧,让学生掌握黑白拼贴画的创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黑白拼贴画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黑白拼贴画》教学设计3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3 黑白拼贴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黑白拼贴画》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以黑白两种颜色为主要元素,引导学生通过拼贴的方式创作出具有装饰性和形式美的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法、欣赏大师作品、学生创作实践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黑白拼贴画的特点,掌握基本创作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构图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黑白拼贴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他们对黑白两种颜色的敏感度,培养审美情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黑白拼贴画的特点,掌握基本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黑白拼贴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创作潜能,培养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黑白拼贴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黑白两种颜色创作出具有形式美和装饰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教师作品,讲解创作过程和技巧。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4.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黑白拼贴画的奥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白拼贴画作品、范例作品、创作材料等。
2.学生准备:美术作业本、创作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黑白拼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颜色、构图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提出本课的主题《黑白拼贴画》,让学生思考黑白两种颜色如何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展示范例作品,让学生了解黑白拼贴画的艺术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黑白两种颜色在作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黑白颜色创作出具有形式美和装饰性的作品。
浙美版第13册美术教案讲解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学生评述:用几句话讲讲这节课的认识与收获。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概括。
2)举例搭积木,讲解如何利用基本形描绘建筑物。
3)风景也可用几何形来概括。
4)教师动笔演示徒手画从基本形渐变到具体形(如汽车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
5)人物形体与动态用基本形迅速勾勒,注意让学生再次体会徒手画简单明了的特点。
6.练习:用徒手画的形式画一画自己的文具。
7.评价:由学生自我评价,谈谈对不同美感线条的运用。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生地点。
作业要求:注意取景,主次有别,详略得当。
评价。
以班级为单位,布臵本单元的总结展览。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布臵课后作业:可找一找图片资料,欣赏这些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思考自己的板报设计铅笔稿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在下次作业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布臵课后作业:选一个主题,找一找图片资料,进行板报设计,希望在今天学习的基础上改进提高。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评述自己的作品。
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内展示,师生共同分享创作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
展示评价。
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展示优秀的梅花绘画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并请学)展示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让学生比较与古人作品示范画梅花。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黑白拼贴画 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黑白拼贴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完成一幅自己的黑白拼贴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
2.创意激发和表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白照片、文具(剪刀、胶水、彩笔等)、杂志等拼贴材料;
2.学生准备白纸。
教学过程
1. 教师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黑白拼贴画作品视频或幻灯片,学生注视艺术家的作品,然后谈论其特点。
2. 理解黑白拼贴画技巧和特点(15分钟)
教师讲解黑白拼贴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如灰度、线条、素材组合等),并演示如何拼贴作品。
3. 创意激发(10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黑白拼贴画作品,并让学生想像自己的想法和灵感。
4. 开始作品(25分钟)
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李彩纸和白纸等制作作品,教师在旁边协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
5. 张贴和展示(10分钟)
学生交换和张贴黑白拼贴画作品,让所有人欣赏和评价作品的效果。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黑白拼贴画技巧和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这样的综合学习,不仅让孩子们提高美术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3美丽的丝巾浙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3美丽的丝巾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13课《美丽的丝巾》,浙美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丝巾的基本款式和图案设计;学习运用水彩颜料在丝质材料上作画;了解丝巾的文化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巾的基本款式和图案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水彩颜料在丝质材料上作画。
3. 增进学生对丝巾文化背景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彩颜料在丝质材料上的运用和图案设计的创意。
教学重点:丝巾的基本款式、图案设计以及丝巾文化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丝巾样品、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湿巾、投影仪等。
学具:丝质材料、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湿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款式的丝巾,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讨论丝巾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丝巾的基本款式和图案设计,让学生了解丝巾的多样性。
(2)讲解水彩颜料在丝质材料上的绘画技巧,并进行示范。
(3)指导学生进行丝巾图案设计的创意构思,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3.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丝质材料上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创意和技巧的运用,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丝巾的基本款式和图案设计2. 水彩颜料在丝质材料上的绘画技巧3. 丝巾文化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个人特色的丝巾图案。
2. 答案要求:作品创意独特,图案设计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丝巾的基本款式和图案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水彩颜料绘画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浙教美术第13册教案
浙美版13册第一单元:走进美术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
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二年级美术下册13美丽的丝巾教学设计1浙美版
13 美丽的丝巾1教学目标1、了解感受丝巾的美,懂得其装饰作用,了解折染的基础知识,认识宣纸。
2、掌握基本的折染法,提高学生的配色和染色能力,完成美丽的“丝巾”制作。
3、通过展示感受染色“丝巾”之美,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2学情分析本堂折染课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新鲜的,他们接触的最多的是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作画,水质颜料课一个学期最多有1-2节的接触。
然后一般课都会带笔什么的,这次课我让学生空手进教室,学生带有一定疑惑,这节课到底干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惑,他们很想看看这节课干什么,所以我布置了一点环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慢慢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
2个班小试下来,都会存在过于兴奋的情况,希望在教研课氛围中,我能较好地掌握好教学方向标。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美丽“丝巾”折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方法的适度,水分的控制,作品的完好。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感受体验,了解丝巾1、今天我们聚在美术教室上美术课,李老师也挺开心的,所以一大早啊,我从衣橱里挑选了我最最喜欢的一块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你知道我为什么最喜欢这块围巾吗?(预设:花纹啊,颜色啊,谁送的,什么时候送的……)2、你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我要解下这块围巾,慢慢地告诉你们我喜欢它的原因。
请一直专心在听的XX上来摸一摸,(非常光滑)。
双手捧一捧,(非常地轻盈),拿起来甩一甩,(那么地飘逸),而且它的制作材料非常地天然环保,你知道这块围巾是用什么织成的吗?(丝),对,是蚕宝宝吐的丝织成的!你看我喜不喜欢她3、所以这样的围巾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丝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本的第13课《美丽的丝巾》。
4、你们看,丝巾在我们生活中起着很大的装饰作用,特别是喜欢时髦的女性,她们把丝巾围成服装式的斗篷,她们把丝巾裹成时尚的头巾,她们把丝巾披在肩上,成了美丽的披肩,现在李老师也来美一下,把我的围巾变成披肩。
好不好看?你看我喜不喜欢它。
活动2【讲授】二、欣赏观察,发现秘密1、当然老师喜欢的丝巾还有很多,你们看,注意他们的花纹(选择的丝巾都是自然的图案)2、拿出一块印有渔民画的丝巾,比较一下刚才看的丝巾和这块丝巾在花纹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2、老师特别喜欢自然天成的花纹,因为他这样的花纹不需要用画笔描绘看起来却丰富生动,那么怎么做才能让丝巾的花纹自然生动呢?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跟旁边小朋友也可以商量一下,有答案了举手。
浙美版美术教案
浙美版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浙美版美术教案:以创意绘画为例教案目标:1. 了解浙美版美术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3. 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4. 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案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美术是一门让我们可以用创意和想象力来表达自己的学科,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浙美版美术教材。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浙美版美术教材有了解吗?你们对创意绘画有什么想法?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浙美版美术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等。
2. 分析创意绘画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创意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
三、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展示一些创意绘画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欣赏。
2. 针对具体的创意绘画主题,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创意绘画主题,并展示他们的创意作品。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绘画素材和工具。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意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创意绘画的实践,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材料进行创作。
2. 提供一些相关的艺术展览和活动信息,鼓励学生参与并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2. 学生对创意绘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学生对浙美版美术教材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教案特色:1. 结合浙美版美术教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欣赏,提升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4.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创意绘画的实践,并提供相关的拓展活动。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3 自己做图画书》(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浙美版
13 自己做图画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了解什么是图画书,学习制作图画书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本自己的图画书。
3.学生通过图画书的制作,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制作图画书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生能够通过图画书的制作,提高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1.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2.学生如何在图画书的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课前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些范例图画书,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图画书的制作方法和形式。
2.教师要准备一些印刷纸、彩笔、剪刀等工具,以便学生制作图画书时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叙述一下自己所学的内容。
2. 新课讲解1.什么是图画书?图画书是用图形和文字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故事的书籍。
2.如何制作图画书?制作图画书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题,确定故事情节和角色。
(2)编写故事,绘制草图。
(3)根据草图制作出正式版,绘制图画和文字。
(4)对图画进行排版,设计封面和样式。
(5)进行印刷、装订等过程。
3. 示范制作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本自己制作的图画书,让学生看一下这本图画书是如何制作的,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一本自己的图画书。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开始进行图画书的制作。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 总结教师与学生讨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创作体会。
五、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自己的图画书,并写下自己的创作体会。
下一节课要带上自己制作的图画书,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大多数学生都成功制作了自己的图画书,并且在自己的图画书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力。
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13册总体教学计划一、总体思路:浙美版第1 3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7课,分为6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占有较大比重,欣赏除专题欣赏外,尚有较多的随堂教学内容分配在各课之中。
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呢?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教材分析】 1.《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是本套教材一个特色栏目之一。
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
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等。
本栏目通过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
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
在整册教科书中,视觉的印象被相当地强化了。
2. 本册为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选取的内容与小学有一定的区别,不是用多幅作品,而是选择一幅既有代表性,又可以较为容易地让学生欣赏接受的作品。
本册选取了元代画家张舜咨、雪界翁的《鹰桧图》。
这是元代工笔花鸟画代表作之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花鸟画的成熟阶段,涌现了大量的精品,这一时期的作品注重写实,倾向于装饰趣味。
而在元代之后,水墨写意花鸟画逐渐兴起,到明清时期成为主流。
【教学目标】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我国传统的花鸟绘画,使学生率先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为本学期学习花鸟画的程式技法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2.初步了解有关我国古代花鸟画的知识。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1、教师介绍作者:张舜咨(约公元14世纪),生卒年不详,元代画家。
字师夔,号栎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文宗天历(1 328—1329)间官福建兴化路莆田县尹。
政余焚香闭阁,吟诗作画,世有“三绝”之称。
工诗文书法,擅画山水、树木、竹石等。
传世作品有《枯木飞泉图》、《树石图》等。
张舜咨傅世作品极少,此幅为难得的精品。
雪界翁(约公元14世纪),擅画鹰等鸟类,生平不详。
2、师生共同赏析作品:《鹰桧图》:绢本设色纵147.3厘米横9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一黄鹰独立于古桧树上,昂首还眺,目光咄咄。
树下顽石小树成趣。
鹰的造型准确,羽毛用细笔勾描后填色。
用笔工细,设色妍丽。
桧树和山石用兼工带写的笔法,于苍古之中又见清润之致。
画中自题云:“雪界翁画黄鹰,师变作古桧,桐城口氏好事,遂与之”。
这幅图是由张舜咨绘古桧、雪界翁绘黄鹰。
桧以水墨写意而成,枝干盘曲如龙飞,苍劲有力,针叶由笔墨点簇而成,尽含清润之气。
山石陡立,墨彩渲染出坚实硬朗之感。
黄鹰的画法师承宋代院体画派,工整细致,刻画精微,神形毕肖。
二者一工一写,互为辅衬,相映生辉。
整个作品虚实相合,大气纵宕之中含清丽雅韵,实为佳品。
3、教师归纳小结。
第1课走进美术(2课时)【教材分析】1.教学思路: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引出绘画。
先用《父亲》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罗中立,1948年生,重庆市璧山县人,当代著名油画家、艺术家。
1977--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4年晋升为副教授,同年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研修,1986年3月返校。
1993年晋升为教授。
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四川优秀作品奖。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台湾山美术馆。
出版画册有《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
《父亲》创作于1980年,篇幅:216x 152公分。
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思。
罗中立创作《父亲》,这个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父亲,而且是全中国劳动人民的父亲,是农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
干裂、焦灼的嘴唇和仅剩一颗门牙的嘴不知饱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无不体现他艰苦劳动,生活的悲惨,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是憾人心魄的,这正是罗中立毫不遮掩的把农民的“丑”真实的表现出来,才使得“父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
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方增先,l931年生,浙江省兰溪市人。
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参加研究生班学习。
1955年留校在中国画系任教。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现为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粒粒皆辛苦》创作于1955年,105cmx65cm,中国美术馆藏。
画家以众人熟知的《锄禾》诗的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为作品命名,选取了一位老农拾起掉在地上的一束麦穗的瞬间动态入画,用质朴无华的艺术语言表达了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都要珍惜的道理.与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增产节约、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紧密连在了一起。
图中老农蹲在地上,左手拿着马鞭和麦穗,右手正准备拾起地上的麦穗。
画家凭借自己深厚的造型能力和对粮食的真正珍惜之情,把老农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中国画:又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
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董希文<1914—1973年>浙江绍兴人,杭州艺专毕业后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内深造,后又到我国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区学习、创作,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
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他还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
1952年底董希文受中央美术学院交付任务绘制油画《开国大典》,耗费约二个月时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