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大通关 专题5.2 动能 动能定理学案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5 第2讲 动能、动能定理
不涉及加
[答题规范]解:(1)车碰轨道后,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
-(μmgL+mgR)=12mv2P-12mv20 在 P 点:NP=mvR2P 联立解得 NP=320 N. (2)恰能过最高点则 mg=mvR2 -(μmgL+mg2R)=12mv2-12mv20
由上联立解得 R=1.7 m.
方法技巧:分析法的三个方面 (1)在空间分布上可以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如力学中的 隔离,电路的分解等. (2)在时间上把运动的全过程分解为各个阶段:如运动过程 可分解为性质不同的各个阶段. (3)对复杂的整体进行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和属性的分析.
质量均为 m,甲速度为 v,动能为 Ek;乙速度为-v,动能为
Ek′,那么(
)
A.Ek′=-Ek
B.Ek′=Ek
C.Ek′<Ek
D.Ek′>Ek
答案:B
考点 2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运用 1.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_______的变化.动能
(2)表达式:W=Ek2-Ek1=12mv22-12mv21.
【触类旁通】
1.(广东六校2019届联考)如图5-2-4所示,斜面倾角为45°,
从斜面上方 A 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 m 的弹性小球,在 B
点处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
变为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在 C 点再次与斜面 碰撞.已知 AB 两点的高度差为 h,重力加速 度为 g,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到 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
)
A.12R(FN-3mg) B.12R(3mg-FN) C.12R(FN-mg) D.12R(FN-2mg)
图 5-2-2
解析:质点到达最低点 B 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 FN,根 据牛顿定律有 FN-mg=mvR2,根据动能定理,质点自 A 滑到 B 的过程中有 Wf+mgR=12mv2,故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 Wf= 12RFN-32mgR.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5.2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案) 含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四部分,即:功和功率;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功能关系、动量、能量综合。
其中重点是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力学问题。
难点是动量能量综合应用问题。
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规律,解题的优越性很多。
根本原因在于它省去了矢量式的很多麻烦。
一、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1)“外力”指的是合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2.“=”体现的二个关系二、动能定理的应用1.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2.应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应用动能定理的关键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运动过程的草图,借助草图理解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3)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当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这样更简便。
(4)列动能定理方程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确实难以判断的先假定为正功,最后根据结果加以检验。
三、动能定理的图像问题1.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基本步骤(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像,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
2.四类图像所围面积的含义(1)vt图:由公式x=vt可知,v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精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专题5-2动能动能定理学案
专题5.2 动能 动能定理考点精讲一、动能1.公式E k =12mv 2,式中v 为瞬时速度,动能是状态量.2.矢标性 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的方向无关.3.动能的变化量ΔE k =12mv 22-12mv 21.4.动能的相对性 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则动能也具有相对性,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二、动能定理1.内容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 =ΔE k =12mv 22-12mv 21.3.功与动能的关系(1)W >0,物体的动能增加.(2)W <0,物体的动能减少.(3)W =0,物体的动能不变.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5.定理中“外力”的两点理解(1)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2)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6.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7.解题步骤8.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或者是可以看作单一物体的物体系统.(2)动能定理是求解物体的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处理曲线运动中的速率问题时也要优先考虑动能定理.(3)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4)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当一个力做负功时,可设物体克服该力做功为W,将该力做功表达为-W,也可以直接用字母W表示该力做功,使其字母本身含有负号.考点精练题组1 动能1.关于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动能总为正值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也一定变化D.物体动能不变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D【解析】动能是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A对.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B对.物体动能变化,说明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变化,而当速度只是方向变化,则动能就不变,故C错.物体动能不变,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可能变化,即物体可能做变速运动,而非平衡状态,D错。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5-2 动能 动能定理全程
• 命题规律 根据动能定理判断机械能、 动能、势能及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 转化情况.
.
• [考例1] (2009·上海)小球由地面竖直上 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 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
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 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 能的2倍,则h等于
.
• 温故自查
• 1.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 们就动说能物体具有能量.能量可以有不同 的形式,物E体k=由m于v2运动而具有的能
叫.
• 点精析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动能的概念
• (1)动能是标量,动能的取值可以为正值 或零,但不会为负值.
• (2)动能是状态量,描述的是物体在某一 时刻的运动状态,一定质量的物体在运 动状态(瞬时速度)确定时,Ek有惟一确定 的值,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但动能变化时,速度. 一定变化.
• (4)物体的动能不会发生突变,它的改变 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外力对物 体做功的过程或物体对外做功的过程.
• (5)具有动能的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物体 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 也就越大,能克服阻力对外做功越多.
.
• 注意 动能具有相对性.
• 由于速度v是一个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的 物理量,因此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k= mv2可知,动能也是一个与参照系的选取 有关的物理量.也就是说,同一个运动 物体,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其动能一般是 不相等的.所以说,同一个运动物体, 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其动能一般是不相等 的,所以说,动能是相对于参照系的相 对量.在通常情况下,. 都是以地面为参
• 那么,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是否一定 没有动能呢?如果选取地球为参照系, 物体的速度为零,当然也就没有动能; 如果选取太阳为参照系,则物体在随地 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的同时,还绕太阳 公转,其动能不为零.
2019物理金版大一轮课件:第5章 第2讲 动能 动能定理
2019版一轮复习物理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第2讲 动能 动能定理l考点一 动能定理的应用l考点二 动能定理的图象问题l核心素养高考计算题的解题策略——大题小做“三步曲”l知识梳理 自我珍断运动焦耳瞬时速度标量无关末动能初动能动能的变化量合外力A BD BC BD恰能到达P点满足C到P的过程C到B的过程隐含D到C点的过程审题提示2.解决物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提示:第一步:读题审题,做到一“看”二“读”三“思”1.看题“看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一定要全面、细心,看题时不要急于求解,对题中关键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其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要用着重号加以标注;不能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要重点看清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括号内的附加条件等。
2.读题“读题”就是默读试题,是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
不管试题难易如何,一定要怀着轻松的心情去默读一遍,逐字逐句研究,边读边思索、边联想,以弄清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和过程,排除干扰因素,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准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思题“思题”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清楚各物理过程的细节、内在联系、制约条件等,进而得出解题的全景图。
第二步:“拆分”运动过程采用“拆分”的方法,按照物理事件发生的顺序,将复杂的运动“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即一个个的小题。
第三步:选规律,列方程针对各子过程不同的运动特点,应用不同的物理规律。
只要掌握了物体各阶段运动过程的特点,按程序一步步地列出相关的方程,就可以把问题简化,从而得到解决。
解题指导: 问题拆分 大题小做 化繁为易三个过程: P A 过程;ABC 过程;CD 过程解题指导: 问题拆分 大题小做 化繁为易第(1)问可折分为3个子问题①恰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时,竖直速度是多大?②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存在什么关系?③过A点时物体的水平速度是多大?第(2)问可拆分为2个子问题④物体通过B点时的动能是多大?⑤写出物体通过B点时力与动能的关系第(3)问可拆分为2个子问题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5.2动能和动能定理(精讲)(含解析)
专题5.2 动能和动能定理1.掌握动能和动能定理;2.能运用动能定理解答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 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 k =12mv 2,v 为瞬时速度,动能是状态量。
(3)单位:焦耳,1 J =1 N·m=1 kg·m 2/s 2。
(4)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动能的变化量:ΔE k =E k2-E k1=12mv 22-12mv 21。
知识点二 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ΔE k =12mv 22-12mv 21。
(3)物理意义: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①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②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③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考点一 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典例1】(2018·全国卷Ⅰ·18)如图,abc 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 水平,长度为2R ;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 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小球从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A .2mgRB .4mgRC .5mgRD .6mgR【答案】C【解析】小球从a 运动到c ,根据动能定理,得F ·3R -mgR =12mv 21,又F =mg ,故v 1=2gR ,小球离开c 点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g ,故小球从c 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v 1g =2R g ,水平位移x =12gt 2=2R ,根据功能关系,小球从a 点到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力F 做的功,即ΔE =F ·(2R +R +x )=5mgR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课件5 专题2 动能《动能定理》
(3)小球通过最低点 A 的速度 vA 是多大? 2 vA 答 由 7mg- mg= m 得 vA= 6gR. R (4)小球继续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 B”, 小球在最高点 B 的受力情况有什么特点?谁来提供向心力? 答 竖直方向恰好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提供向心力. (5)小球通过最高点 B 的速度 vB 是多大? 2 vB 答 由 mg= m 得 vB= gR. R
的转化又与不同形式的功相联系.例如:
①合外力(包括重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改变量. 势能的改变量. ②与 势能有关的力 (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 )做功等于
♦特别提醒 在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而发生状态改变时, 如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应首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 而后考虑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如涉及加速度时,先考虑
生热”,Q=F滑·l相对 ( )
请在走过的“思维误区”后打“!” 1.容易把物体相对其他非惯性系的速度当成对地的速 度代入动能定理,也常将物体间的相对位移当成对地位移 ( 多过程利用动能定理时易“漏功”或“添功” ( ) )
2.容易把某个力的功当成合力的功代入动能定理.在
3.常常把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当成矢量式,列分方向的
总 k2 k1
.
. .
当W总=0时,Ek2=Ek1,物体的动能 不变
♦重点辨析 由于动能定理是标量表达式,因此不存在某个方向上 的分量表达式,它不像牛顿第二定律那样,能分别在x轴、y 轴上列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方法规律· 归纳
一、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1) 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
(3) 分析力的作用是看其做功,也只需要把所有的功累 加起来而已,力是变力还是恒力,一个力是否一直在作用, 这些显得并不重要.
高考物理 一轮总复习 专题五 第2讲 动能、动能定理 新人教
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
)
图 5-2-3
mgR A. 4
mgR B. 3
mgR C. 2
D.mgR
思维点拨:小球所受空气阻力时刻在变化,运动情况和受
力情况均比较复杂,用动能定理求解比较容易.
解析:小球通过最低点时,设绳的张力为FT,则
FT-mg=mRv21,即 6mg=mRv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由 B 点到 E 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μmgsCD-mgH=
0-12mv2B
②
由①②代入数据可得:μ=0.125.
(3)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 h′,从 B 到第一次
返回左侧最高处,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mgh′-μmg·2sCD=
0-12mv2B
解得 h′=1.8 m<h=2 m 所以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不能回到B 点 设运动员从B 点运动到停止,在CD 段的总路程为s,由动 能定理可得:
(1)木块对子弹所做的功W1和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W2. (2)木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图 5-2-4
解:(1)根据动能定理,木块对子弹所做的功为
W1=12mv2-12mv20=-243 J 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为
W2=12Mv21=8.1 J. (2)设木块离开台面时的速度为 v2,木块在台面上滑行阶段 对木块由动能定理,有
答案:A
》》》考点2 动能定理的运用 ⊙重点归纳
1.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k 等,在 涉及含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只需考虑过程中力做功的情况和初、末状态的动 能,无需考虑运动状态的细节,所以运用动能定理解题,往往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机械能 第2讲 动能、动能定理学案
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一、单项选择题1.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x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x的变化情况如图K521所示.物体在x=0处,速度为1 m/s,不计一切摩擦,则物体运动到x=16 m 处时,速度大小为( )图K521A.2 2m/s B.3 m/s C.4 m/s D.17 m/s2.(2016年甘肃天水一中期中)德国的设计师推出了一款“抛掷式全景球形相机”,5位设计师把36个手机用的摄像头并将其集成入一个球体内,质量只有200 g,如图K522所示,当你将它高高抛起时,它能记录下从你头顶上空拍摄的图像.整个过程图K522非常简单,你只需进行设定,让相机球在飞到最高位置时自动拍摄即可.假设你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相机,到达离抛出点10 m处进行全景拍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你在抛出过程中对相机做的功为( )A.10 J B.20 J C.40 J D.200 J3.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动,当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到达Q点时,如图K523所示,则水平力F 所做的功为( )图K523A.mgl cos θB.Fl sin θC.mgl(1-cos θ) D.Fl cos θ4.(2017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月考)质量m=2 kg的物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动能E k与其发生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K524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 m/s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K524A.x=1 m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 m/sB.x=3 m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25 m/s2C.在前2 m的运动过程中物块所经历的时间为2 sD.在前4 m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25 J5.(2017年江西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模拟)用一根绳子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K525所示规律变化,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0~t 0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0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t 1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525A .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t 0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P 0mt 0 C .t 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P 0mgD .0~t 1时间内物块上升的高度为P 0mg ⎝⎛⎭⎪⎫t 1-t 02-P 202m 2g 3 二、多项选择题6.(2016年福建漳州八校高三大联考)如图K526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与水平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与转台转轴相距r ,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并计时,在t 1时刻转速达到n ,物块即将开始滑动.保持转速n 不变,继续转动到t 2时刻.则( )图K526A .在0~t 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零B .在t 1~t 2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0C .在0~t 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2μmgrD .在0~t 1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12μmgr 7.(2016年百校联盟猜题卷)如图K527所示,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设物块质量为m ,物块与斜面AB 、水平面B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斜面的高度h 和底边长度x 均可独立调节(斜面长度不变,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右端接触点B 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527A .若增大x ,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减小B .若增大h ,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减小C .若增大μ,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增大D .若改变x ,物块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会改变8.(2017年江西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二模)如图K528所示,水平长直轨道上紧靠放置n 个质量为m 的可看做质点的物块, 物块间用长为l 的细线连接,开始处于静止状态,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水平恒力F 拉动1开始运动,到连接第n 个物块的线刚好拉直时整体速度正好为零,则( )图K528A .拉力F 所做功为nFlB .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n n -μmgl 2C .F >n μmg 2D .n μmg >F >(n -1)μmg三、非选择题9.(2017年福建名校摸底)如图K529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 位置.质量为m 的物块A (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 0从距O 点右方s 0的P 点处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 ′点位置后,A 又被弹簧弹回.A 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 点.物块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块A 从P 点出发又回到P 点的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O 点和O ′点间的距离s 1.(3)若将另一个与A 完全相同的物块B (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拴接,将A 放在B 右边,向左压A 、B ,使弹簧右端压缩到O ′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A 、B 共同滑行一段距离后分离.分离后物块A 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s 2是多少?图K52910.(2017年陕西西安高新一中高三一模)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K5210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 、C 、D 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 、C 间距与C 、D 间距相等,半径r 1=2.0 m 、r 2=1.4 m .一个质量为m =1.0 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 点以v 0=12.0 m/s 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 、B 间距l 1=6.0 m .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B 、C 间距l 应是多少?(3)在满足(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r 3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A 的距离.图K5210。
2019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考点25 动能及动能定理 含解析
一、动能定理1.公式:k W E =∆(2201222mv mv W W ++⋅⋅⋅=-) 2.推导:假设物体(m )在极短时间Δt 内受到力F 1、F 2……(可视为恒力)作用,发生的位移为Δx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2F F ma ++⋅⋅⋅=,由运动学公式有2()2v a x ∆=∆联立可得212()2m v F x F x ∆∆+∆+⋅⋅⋅=,即12k W W ε∆+∆+⋅⋅⋅=∆在极短时间Δt 内有k W ε∆=∆,对一般过程有k i i W ε∑∆=∑∆,即k W E =∆ (故解题时,使用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均可,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题思路) 3.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的问题 (1)不涉及加速度、时间的问题;(2)有多个物理过程且不需要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问题; (3)变力做功的问题。
二、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三、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技巧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包括重力。
2.有些力在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可能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3.若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全过程为一整体,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用后者往往更为简捷。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最低点处有一小球(半径比r小很多),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则要使小球不脱离圆轨道运动,0v应当满足A.0v gr B.0v2grC.0v5gr D.0v2gr【参考答案】CD【名师点睛】竖直方向的圆周运动:(1)绳模型(绳、内轨约束)。
做完整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最高点的向心力仅由重力提供。
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恰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或者到与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
xk,w(2)杆模型(杆、管、套环约束)。
做完整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最高点速度为0。
备战2019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系列第五章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
【典题例析】 如图所示,AB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弧轨 道,末端 B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物体 P(可视为质点)从圆 弧最高点 A 处由静止释放,滑到 B 端飞出,落到地面上的 C 点.测得 C 点和 B 点的水平距离 OC=L,B 点距地面的高 度 OB=h.现在轨道下方紧贴 B 端安装一个水平传送带,传 送带的右端与 B 点的距离为L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物体 P
解得 μ=v220-gsv0 21.
②
(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好到达小 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动员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和 a2,所用的时间为 t.由运动学公 式得
v20-v21=2a1s0
③
v0-v1=a1t
④
s1=12a2t2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a2=s1(v12+s20 v0)2.
[解析] (1)无传送带时,物体由 B 运动到 C,做平抛运动,
设物体在 B 点的速度为 vB,则 L=vBt①
h=12gt2
②
由①②式得 vB=L
g 2h
③
有传送带时,设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v2,则有
L2=v2t
④
-μm2gL=12mv22-12mv2B
⑤
由①②④⑤式得 v2=L2
g 2h
解析:(1)物块 A 从 P 点出发又回到 P 点的过程,根据动能 定理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f=12mv20. (2)物块 A 从 P 点出发又回到 P 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2μmg(x1+x0)=12mv20 解得 x1=4vμ20g-x0.
(3)A、B 在弹簧处于原长处分离,设此时它们的共同速度是 v1,弹出过程弹力做功 WF 只有 A 时,从 O′到 P 有 WF-μmg(x1+x0)=0-0 A、B 共同从 O′到 O 有 WF-2μmgx1=12×2mv21 分离后对 A 有12mv21=μmgx2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x2=x0-8vμ20g. 答案:(1)12mv20 (2)4vμ20g-x0 (3)x0-8vμ20g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大通关 专题5.2 动能 动能定理学案
专题5.2 动能 动能定理考点精讲 一、动能 1.公式E k =12mv 2,式中v 为瞬时速度,动能是状态量.2.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3.动能的变化量 ΔE k =12mv 22-12mv 21.4.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则动能也具有相对性,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ΔE k =12mv 22-12mv 21.3.功与动能的关系 (1)W >0,物体的动能增加. (2)W <0,物体的动能减少. (3)W =0,物体的动能不变. 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5.定理中“外力”的两点理解(1)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6.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7.解题步骤8.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或者是可以看作单一物体的物体系统.(2)动能定理是求解物体的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处理曲线运动中的速率问题时也要优先考虑动能定理.(3)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4)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当一个力做负功时,可设物体克服该力做功为W,将该力做功表达为-W,也可以直接用字母W表示该力做功,使其字母本身含有负号.考点精练题组1 动能1.关于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动能总为正值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也一定变化D.物体动能不变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D【解析】动能是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A对.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B对.物体动能变化,说明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变化,而当速度只是方向变化,则动能就不变,故C错.物体动能不变,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可能变化,即物体可能做变速运动,而非平衡状态,D错。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机械能5_2动能定理配
A.W=12mgR,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B.W=12mgR,质点恰好能到达 Q 点 C.质点再次经过 N 点时,对 N 点压力大于 2mg D.要使质点能到达 Q 点上方 R 处,应在 P 点上方 2R 处释 放质点
【答案】 AC 【解析】 设质点到达 N 点的速度为 vN,在 N 点质点受到 轨道的弹力为 FN,则 FN-mg=mRvN2,已知 FN=4mg,则质点到 达 N 点的动能为 EkN=12mvN2=32mgR.质点由开始至 N 点的过程, 由动能定理得 mg·2R+W=EkN,解得摩擦力做的功为 W=-12 mgR,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W=12mgR.设从 N 到 Q 的过程中
动能定理与圆周运动综合是高考热点题型,在此类问题 中,圆周运动最高(低)点的速度是联系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的桥 梁,是解题的关键物理量.
1.对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2.对圆周运动最高(低)点,应用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 3.注意摩擦力的变化,在竖直圆形轨道的同一位置,速度 越大,摩擦力越大.
(高考题改编)(多选)如图,一半径 为 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 固定放置,直径 POQ 水平.一质量为 m 的 质点自 P 点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对轨道的压 力为 4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点从 P 点运动 到 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1,则 W1<W.从 N 到 Q 的过程,由动能定 理得-mgR-W1=12mvQ2-12mvN2,即12mgR-W1=12mvQ2,故质 点到 Q 点后速度不为 0,质点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 A 项正确, B 项错误;C 项,质点从 Q 到 N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2<W1<W; 所以,质点从静止到再次经过 N 点,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W1+W2<3W=32mg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2 动能 动能定理考点精讲 一、动能 1.公式E k =12mv 2,式中v 为瞬时速度,动能是状态量.2.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3.动能的变化量 ΔE k =12mv 22-12mv 21.4.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则动能也具有相对性,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ΔE k =12mv 22-12mv 21.3.功与动能的关系 (1)W >0,物体的动能增加. (2)W <0,物体的动能减少. (3)W =0,物体的动能不变. 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5.定理中“外力”的两点理解(1)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6.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7.解题步骤8.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或者是可以看作单一物体的物体系统.(2)动能定理是求解物体的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处理曲线运动中的速率问题时也要优先考虑动能定理.(3)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4)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当一个力做负功时,可设物体克服该力做功为W,将该力做功表达为-W,也可以直接用字母W表示该力做功,使其字母本身含有负号.考点精练题组1 动能1.关于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动能总为正值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也一定变化D.物体动能不变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D【解析】动能是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A对.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B对.物体动能变化,说明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变化,而当速度只是方向变化,则动能就不变,故C错.物体动能不变,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可能变化,即物体可能做变速运动,而非平衡状态,D错。
2.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其动能一定变化C.物体的动能变化,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动能一定也变化越大【答案】C3.在地面上某处将一金属小球竖直向上拋出,上升一定高度后再落回原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动能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取向上为正方向)( )【答案】A【解析】小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B错;速度均匀变化先减小后反向增大,A对;位移和动能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C、D错。
4.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答案】BD【解析】0~t1时间内,物块静止,F的功率为零,选项A错误;t2时刻合外力最大,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选项B正确;t2时刻后物块A继续向前运动,选项C错误;t1~t3时间内,物块一直加速运动,t3时刻后物块做减速运动,所以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选项D正确。
题组2 动能定理1.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B.合外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合外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D.动能不变,则物体合外力一定为零【答案】A2.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C.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答案】BD【解析】由动能定理可得-F f x=0-E k,即μmgx=E k,由于动能相同动摩擦因数相同,故质量小的滑行距离大,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都等于E k。
3.用竖直向上大小为30 N的力F,将2 kg的物体从沙坑表面由静止提升1 m时撤去力F,经一段时间后,物体落入沙坑,测得落入沙坑的深度为20 cm.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物体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 )A.20 J B.24 JC.34 J D.54 J【答案】C【解析】选C.对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F·h1+mgh2-W f=0,解得:W f=34 J,C对.4.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如图所示的图线1、2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l 与刹车前的车速v 的关系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v 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B .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C .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D .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v 变化快,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 【答案】B5.(多选) 如图所示,质量为0.1 kg 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滑行4 m 后以3.0 m/s 的速度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桌面高0.45 m ,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物块的初速度是5 m/sB .小物块的水平射程为1.2 mC .小物块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8 J 的功D .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为0.9 J 【答案】ABC.【解析】小物块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μmgL =2 J ,C 错.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由动能定理得-W f =12mv 2-12mv 20,解得v 0=7 m/s ,A 错.小物块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有x =vt 、h =12gt 2,联立解得x =0.9 m ,B 错.设小物块落地时动能为E k ,由动能定理得mgh =E k -12mv 2,解得E k =0.9 J ,D 对.6.(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 上放一物体A ,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 ,由于A 、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小相等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答案】BD7.低碳、环保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一段距离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 k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 000 kg,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可求出( )A.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地面的阻力为1 000 N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80 kWC.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2.5 sD.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5×105 J【答案】BD【解析】由图线①求所受阻力,ΔE k=F fΔx,F f=8×105/400 N=2 000 N,A错误;由E k=mv2m/2可得,v m =40 m/s,所以P=F f v m=80 kW,B正确;加速阶段,Pt-F f x=ΔE k,80×103t-2×103×500=3×105,解得t=16.25 s,C错误;根据能量守恒,由图线②可得,ΔE=E k-F f x=8×105 J-2×103×150 J=5×105 J,8.儿童乐园中一个质量为m 的小火车,以恒定的功率P 由静止出发,沿一水平直轨道行驶达到最大速度v m 后做匀速运动,在到达终点前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小火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终点时恰好停止。
小火车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为s ,则小火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 A .2s v m +mv 2m P B .s v m +mv 2m P C .2s v m D .msv m P【答案】B9. 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6 m/s 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24 m/s ,A 与B 的竖直高度差H =48 m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高度差h =5 m ,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 530 J ,取g =10 m/s 2.(1)求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 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 至少应为多大. 【答案】(1)144 N (2)12.5 m【解析】(1)运动员在AB 段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 的长度为x ,则有v 2B =2ax ①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Hx-F f =ma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 f =144 N .③(2)设运动员到C 点时的速度为v C ,在由B 处运动到达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 +W =12mv 2C -12mv 2B ④设运动员在C 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v 2CR⑤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方法突破方法1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诠释:(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4)列动能定理的方程W 合=E k2-E 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题组3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 的足球,使球由静止以10 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出.假设人踢球时对球的平均作用力为200 N ,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 ,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 .50 J B .200 J C .2 000 J D .4 000 J【答案】A【解析】虽然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 ,但球离开脚后已不再受到人给它的力,人对球做功转化为球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