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主体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使用说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民用航空局及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有关标准规章、规范、规定等文件,结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系统阐述了股份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的政策与指标、组织管理、风险管理、预防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灭火疏散和应急救援的预案及演练等内容,是股份公司的核心制度文件,是公司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由股份公司消防支队统一管理、组织实施,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提交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自批准之日起正式施行,公司各部门都应严格遵守,以规范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消防安全。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依据 (1)1.2目的 (3)1.3适用范围 (3)第二章消防安全政策和指标 (4)2.1消防安全政策 (4)2.2消防安全指标 (5)第三章消防安全组织管理 (7)3.1组织结构 (7)3.2各级管理职责 (7)第四章消防安全风险管理 (20)4.1工作目标 (20)4.2风险管理的实施 (20)第五章消防设施管理 (21)5.1消防设施管理责任 (21)5.2消防设施配备 (21)5.3消防设施运行的检测与维护 (22)第六章重点部位管理 (23)6.1概念 (23)6.3消防中控室管理 (23)6.4库房及电气机房管理 (25)6.5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27)第七章施工防火管理 (29)7.1总体要求 (29)7.2施工动火流程管控 (29)第八章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31)8.1燃气使用管理 (31)8.2用电管理 (31)第九章专职消防队管理 (33)9.1日常管理 (33)9.2应急救援 (33)第十章消防监督管理 (34)10.1防火巡查、检查 (34)10.2联合消防检查 (35)10.3消防工作季度考核 (36)10.4防火检查职责 (36)10.5火灾隐患管理 (37)第十一章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39)11.2培训形式 (39)11.3培训计划制定 (39)11.4培训档案管理 (39)11.5岗位培训管理 (40)11.6在岗复训管理 (40)11.7合约商安全培训管理 (41)11.8人员宣传教育 (42)第十二章灭火疏散、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 (43)12.1管理职责 (43)12.2预案演练 (44)第十三章消防管理文件支持 (45)13.1消防法律法规库的建设 (45)13.2消防安全制度建设 (45)13.3消防档案 (45)13.4消防安全总结分析 (47)第十四章附则 (48)14.1附件 (4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依据1.1.1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国家经委、公安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198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1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6号,2009年5月1日施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公安部发布,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GA587-2005,公安部发布,2006年5月1日实施)《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A767-2008,公安部发布,2007年7月1日实施)《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91号,2008年2月1日起施行)《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08号,2011年9月9日起施行)《民用航空飞行事故应急反应和家属救援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55号,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196号,2010年5月1日起施行)《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第10部分:机坪防火》(MH/T3011.10-2006,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2007年4月1日实施)《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第12部分:地面消防设施维修、使用和管理》(MH/T3011.12-2006,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2007年4月1日实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MH/T7002-2006,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2006年4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消防安全责任监督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43号,2004年4月20日起施行)《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2006年11月3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北京市消防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2011年9月1日施行)《电气防火检测技术》(DB11/065-2010,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0年11月1日实施)上述法律法规及标准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经评价适用后仍适用于本制度。
民航机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2013年第39卷第1期Ja nuar y 2013工业安全与环保I ndust r i al Saf et y a nd Envi r onme nt al Pr o t ect i on65民航机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程明孙瑞山(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天津300300)摘要针对民航机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我国民航机场发展趋势、运行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安全理论、专家评判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机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综合函数,建立了机场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通过理论研究、实际调查和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机场应急管理提供了实用工具。
关键词机场应急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法St udyonC i vi l A vi a t i on A i r por t s E m er gencyM a na gem entC apa c i t y Ass ess m ent C H EN G M i ngSU N R ui s han(Resa 谳l m t /t ut eofC /v //Adati on &研,C i zi lAviation ‰妨ofC hi nar 'm j in300300)A b s t r actFor t he pr esent probl e m s of em er gen cy m anagem ent ca pac i t y eval ua t i on i n C hi ne se ci v i l avi at i onai 咖,thi spa pe r an al yze s t he deveJopm ent t r end ,ope r at i on char act e r i st i cs and saf et y m anagem ent s t a t us .B as ed o nt he s yst e m saf et yt l 玲or y ,t he del phim ethodand 如z 巧m at hem at i calm et hod ,i ti s gi ve nam at hem at ical medd f or eval uat i ng ah'p or t em er gen cym anagem ent ca pa ci t y .A na l yse s of t heor y st u dyl ng ,pr act i c al i nvest i gat i on a nd c ,a fes how t hat t he m od el i s f easi bl e a nd ef f ec-t ir e and i t pr ovi de s pr act i cal e xper i e nc es f or civil avi at i onai 黜em ergencym anage m e nt .K eyW or dsai r por t em ergency m anagem entf 崎com prehens i veeval uat i on m et hodO 引言民航机场是综合性的交通枢纽,日常运行情况复杂多变,机场应急管理涉及面广,包括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航空事故等。
重大专项类
附件:2015年民航局科技项目指南重大专项类项目类型:重大专项20150101项目名称:民航事故应急救援仿真及应急救援演练督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目标:研究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方法和应急救援演练督导数字化技术,研究开发实用的航空器事故应急救援仿真系统和应急救援演练督导平台。
研究内容:研究演练督导平台体系结构和实现的技术;研究应急救援仿真平台构建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发航空器事故应急救援仿真及应急救援演练督导平台。
考核指标:(1)建立机场航空器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和应急救援演练督导标准体系;(2)研制机场航空器事故应急救援仿真系统及应急救援演练督导平台;(3)发明专利2项以上、软件著作权2项以上,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5篇以上。
项目周期:3年。
项目经费:民航局资助不超过400 万元,申报单位配套200万元。
申报单位:企业或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类型:重大专项20150102项目名称:基于WQAR大数据的民航运行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研究研究目标:建立民航运行风险分析架构,构建民航运行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为保障民航持续安全提供“大数据”支撑。
研究内容:基于WQAR大数据的民航运行风险分析架构体系研究,多源异构民航安全信息采集和融合技术,民航运行安全风险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民航运行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分析技术及应用系统。
考核指标:(1)完成面向多机型、多参数种类的WQAR大数据有效管理和高效处理平台系统的研制报告;(2)民航运行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应用系统,并通过功能测试;(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上、软件著作权2项以上,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5篇以上。
项目周期:3年。
项目经费:民航局资助不超过600 万元,申报单位配套300万元。
申报单位:企业或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类型:重大专项20150103项目名称:无害辐射、无接触体内爆炸物检测技术研究研究目标:研究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并用于机场等重要公共交通、公共场所无接触、无有害辐射的安全检查,实现对体内携带危险爆炸品进行快速、准确检查,填补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人才科创能力不强。
现代化的指挥人才和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不足,装备智能化、轻型化、模块化水平不高,灭火大飞机等关键技术装备亟待突破。
一、提升救援现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勘测队伍、救援技术支撑队伍,强化重大灾害事故现场数据获取、灾中实时监测、灾后评估分析等专业能力,承担重特大灾害事故的灾情险情动态监测、现场应急勘测、救援技术支撑等任务,增强救援现场技术支撑能力。
二、国家和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和华北、东北、华中、东南、西南、西北等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在实战救援中发挥“尖刀拳头”作用,引领地方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展。
三、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1.航空应急救援大飞机建设项目。
加快实施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完成进口大型固定翼灭火飞机引进、国产固定翼大飞机改装,大型无人机配备等重点项目,完善运行管理条件和机制,加快实现灭火大飞机破题。
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采取直接投资、购买服务、部门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配置各型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形成快速反应、高效救援能力。
2.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2x—2025年)》,加快建设航空护林站(机场)。
在综合利用现有军民用机场设施基础上,加强直升机起降场地建设,在森林(草原)火灾重点区域,合理布设野外停机坪。
利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驻地、应急避难场所、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医院、学校等,增加一批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充分利用自然水源地,按照30—50公里的标准,完善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区、高风险区森林(草原)飞机灭火取水点、供油点,加强气象保障、训练基地、化学灭火等基础设施配备建设。
3.航空应急救援实战保障建设项目。
建设联通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省级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的航空调度信息平台,统筹航空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
航空应急救援停机坪建设标准探索研究
航空应急救援停机坪建设标准探索研究摘要:航空应急救援停机坪是航空救援工作开展的关键性保障设施,可缩短救援距离,提高救援效率,近年来,我省在航空应急救援停机坪建设方面总结了部分建设经验。
本文重点介绍了地面应急救援停机坪和楼顶停机坪的建设经验和相关建设标准。
关键词:航空应急救援停机坪建设标准引言航空应急救援作为应急救援的方式之一,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应急救援特指依靠航空器、机载专业救援装备等航空技术装备和机场地面保障、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等航空技术手段实施应急救援的行为。
航空救援专用停机坪在灾情处置中可以为救援直升机提供场地保障、油料保障,缩短救援距离,提高救援效率,特别是在森林防火紧要期,可以靠前驻防,发现火情快速处置。
目前山东省在全省共计完成应急停机坪283处,在应急停机坪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并制定了一套完备的建设标准。
1场地选择1.1 一般规定1.1.1 场地应满足目视条件。
1.1.2 场地应避开阵地、靶场、雷达站等军事设施,以及核电厂、油库等重要设施,应与易燃易爆、产生大量烟雾设施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不能占用耕地及候鸟通道。
如果场地位于自然保护地,应符合自然保护地的管控要求。
1.1.3 场地周边电磁环境应符合 GB6364 要求。
1.1.4 场地不应选择在管制空域内。
包括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重点防空目标区及外围 5 公里区域;军用机场和民航运输机场的管制区(跑道中心线两侧 10km、两端25km);其他需要重点保护地区。
1.1.5 场地宜远离居民集中区、学校等对噪音敏感的区域,避免直升机运行噪音影响居民生活。
2 净空条件2.1 场地周边物体的高度应不超过其障碍物限制面。
障碍物限制面包括进近面、过渡面和起飞爬升面。
2.2 进近/起飞爬升面坡度一般为 4.5%,长度为 3386m,即进近面和起飞爬升面外边高度高出内边标高约 152m。
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项目
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项目
项目名称立项单位项目负责人到校经费(万元)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药聚合供应链协同云平台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戴青云500
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金属丝增材/减材复合形成技术技在汽车发动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陈森昌500
零部件再制造中的应用
水风复合冷却关键技术研究及高能效空调的产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岑健300
业化
金融IC卡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郑振兴300
基于安全身份认证的电子商务云平台关键技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赵慧民300
及其产业化
工业机器人智能伺服驱控一体化集成装置关键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王晓军300
技术研究及应用
基于高速高精度直驱数控转台的五轴联动车铣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周莉300
复合加工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基于SDN的5G分组业务核心网关键技术研发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蔡君300
产业化
大规模机器人协同精密打磨抛光生产线关键技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姚屏300
术研究及产业化
消防应急救援车辆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杨勇40
轻量化、高安全性的结构化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许铀50
与产业化
面向注塑加工行业的六自由度机器人集成系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王晓军120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管理办法》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4.04.17•【文号】民航规〔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三章运行规划阶段第四章运行准备阶段第五章运行实施阶段第六章运行后分析阶段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用航空协同运行工作,保障飞行安全,改善服务品质,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民用航空协同运行工作的管理,包括重大航空运输活动运行保障、预先飞行计划编排、日常运行协调、大面积航班延误和运行不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运行后复盘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民用航空协同运行是指为保障航班安全、高效、顺畅运行,在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航空公司)、机场管理机构、空中交通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空管单位)等运行单位间建立工作程序、搭建系统平台、共享运行数据,构建协商决策、联动落实、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
民用航空协同运行按照不同阶段划分,分为运行规划阶段、运行准备阶段、运行实施阶段和运行后分析阶段。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辖区内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以下简称运行监控中心)负责组织全国民用航空协同运行工作,指导航空公司、机场管理机构、空管单位等运行主体协同运行工作的具体实施,推动各运行主体之间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构建运行主体之间的协同平台。
应急救援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应急救援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引言
- 应急救援行业的重要性
- 现代社会对应急救援技术的需求
一、智能化救援系统
1. 智能化救援指南
a. 智能化救援概述
b. 智能化救援系统能力
2. 智能化救援装备
a. 无人机在救援行业的应用
b. 智能化救援装备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二、生命迹象监测技术
1. 生命迹象监测的重要性
a. 救援人员对受困人员的监测需求
b. 现有生命迹象监测技术的局限性
2. 新一代生命迹象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a. 纳米传感器在生命迹象监测中的应用
b. 生物信息监测技术的医疗与救援应用
三、灾害信息感知与管理系统
1. 灾害信息感知技术的发展
a. 传统灾害信息感知手段的局限性
b. 新兴灾害信息感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 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a. 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与需求
b. 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要点与实践案例
四、应急救援通信技术
1. 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a. 通信技术对救援行动的支持
b. 现有通信技术的局限性
2. 新一代应急救援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a. 非接触通信技术在救援中的应用
b. 高效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应用
结论
- 应急救援行业的技术与装备发展前景
- 推动技术创新与协同合作的重要性。
应急管理“空天地”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应急管理“空天地”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发布时间:2021-12-27T08:01:48.99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王姝清[导读] :在“空天地”下的一体化技术运用中,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和情况,采用科学方法,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和水平,将相关的遥感和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起来运用,使其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和完整的科学监测体系,从而建立对应的预测和防控体系。
具体来说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全时空实时感知和全周期监测,以及根据众多不同的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风险评估,从而提高危险防控质量和工作水平。
王姝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在“空天地”下的一体化技术运用中,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和情况,采用科学方法,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和水平,将相关的遥感和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起来运用,使其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和完整的科学监测体系,从而建立对应的预测和防控体系。
具体来说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全时空实时感知和全周期监测,以及根据众多不同的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风险评估,从而提高危险防控质量和工作水平。
关键词:应急管理;“空天地”一体化;关键技术;具体运用引言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常常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遭受较大的损伤,比如地震、海啸、台风等灾害的发生。
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应急管理平台,可以针对灾害的发生,加强对其监测和预防、分析以及评估,继而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从而降低损失。
在“空天地”一体化的风险管理平台中,主要包含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应急服务和多维化的数据接口几个方面,并且各个系统建立有效稳定的连接,然后结合各个要素,来进行全面化的监测和评价,以此为依据制定解决方案。
一、风险灾害监测和数据处理与分析这里主要是运用各种遥感和扫描以及监测、雷达等技术,来建立一体化的三维数据,并利用监测获得的多维化数据,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从而形成高速、科学、便捷性的风险分析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中小机场新时期残损航空器搬移应急救援路径探索杨文伟
中小机场新时期残损航空器搬移应急救援路径探索杨文伟发布时间:2023-05-13T08:30:07.17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杨文伟[导读] 现如今,我国正逐渐由民航大国向着民航强国迈进,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但中小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和短板。
在救援航空器事故的过程中,需要快速、安全、有效的搬移残损航空器,以此来使机场能够尽快恢复运行。
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中卫分公司宁夏中卫 755000摘要:现如今,我国正逐渐由民航大国向着民航强国迈进,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但中小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和短板。
在救援航空器事故的过程中,需要快速、安全、有效的搬移残损航空器,以此来使机场能够尽快恢复运行。
本文针对中小机场新时期的残损航空器搬移应急救援工作展开分析,介绍了残损航空器搬移的定义,探讨了当前阶段残损航空器的搬移现状,并提出具体的应急救援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机场;残损航空器;搬移现状;应急救援路径在航空器发生事故后,中小机场需要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而在控制火情和救助人员后,报上级相关部门批准后需要及时搬移残损航空器,以此来使机场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因此,对于中小机场,其需要有效增强自身对残损航空器的搬移应急救援能力,合理配备相关搬移设备设施,并加强搬移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健全具体的搬移应急救援机制,从而提升残损航空器搬移效率。
一、残损航空器搬移的定义对于残损航空器搬移而言,其主要是指在航空器出现事故后,需要有效控制航空器火情,并在完成人员救助等相关救援工作后,为防止受损航空器的机体或者残骸对其他航空器运行安全性和机场运营产生影响,需要向指定位置快速、安全的搬移受损航空器机体或者残骸[1]。
二、残损航空器搬移现状(一)文件资料现如今,当民用机场发生相关的突发事件后,需要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机场运行管理体系研究
机场运行管理体系研究林睿|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飞行区管理部摘要:近年来在民航运输过程中,大面积航班延误、行李不正常运输等诸多事件屡屡发生,给蓬勃发展的民航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作为民航运输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机场在地面保障过程中的致因作用不可忽视。
为规范机场的地面运行保障,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我国民航运行的管理体系主体存在不正常的状况,以及迅速响应问题,事实上在进行不正常事件的处理上,也是因为自身主体原因而造成紧急响应和旅客路线制定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匹配,产生了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机场高速运行的同时,就要尽最大程度控制机场不正常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发生条件,通过有效解决民营问题,实现问题的有效匹配,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频率。
本文主要论述了机场运行管理的现状,探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场运行;管理体系;研究机场运行指挥体系是指将具体航班或专机作为服务对象,安排其在机场区域的一切行动。
机场作业的航空器按照业务性质划分,分为客机和货机两种。
机场运行指挥体系围绕这两种航空器运行轨迹开展指挥、协调、组织等工作,并及时处理紧急情况,以确保每个航班的安全性、快捷性和有效性。
同时机场运行指挥体系管理也需要与机场的战略目标相适应。
机场战略目标建立在机场运行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机场运行指挥体系管理要按照机场的战略目标、吸收国内外各大机场的先进经验,与运行实际、战略目标相结合,才能使机场运行指挥体系有序、高效运转。
1 机场运行管理体系现状1.1 机场运行指挥体系现状总的来说国内外大型机场主要还是采用了一体化控制程序,通过以核心模式作为基础,利用飞行过程的中心控制和轨道站楼管理中心分区管理模式,对机场的控制进行总体监控,同时在进行机场资源管理,利用飞行区的管理中心,实行指挥机构在进行讨论管理战区的产生机构模式,同时,利用机场运行的各种现有模式飞行模式进行加强管理。
而同时战略管理的指挥工作协调,一定要以飞行区的职责作为基础,要将机场安全旅客服务作为高校管理的机构职责,同时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也要将管理中心的主体职责主体生产模式作为第1步,通过利用运行中心所发挥出的效率,来负责区域内部生产展开,采用主体中心模式和核心生产模式,加强运行指挥的核心性,试运行指挥可以直接指挥整个机场运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9.21•【文号】安监总科技〔2016〕100号•【施行日期】2016.09.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科技〔2016〕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局和煤矿安监局机关各司局,应急指挥中心,有关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推动安全生产领域事故预防、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救援和监管监察执法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安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大力弘扬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问题导向,夯实科技基础,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氛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科技重大技术难题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切实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0年,一批国家、区域重点实验室和研发试验基地建成运行,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重大事故致灾机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原创性科技成果数量、质量稳步提升,灾害事故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风险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和应急救援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事故调查处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安全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夯实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础(三)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 2016 -2017立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 备”2016 年立项情况
序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号
中央财
项目实
项目牵头承 项 费 (万
(年)
元)
重大事故灾难次生衍生
2016YFC08
中国科学技
1
与多灾种耦合致灾机理
刘乃安 2900 4
00100
术大学
与规律
滨海城市重大基础设施
01700
备研发
院
2016YFC08 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 中国矿业大
18
孙继平 2900 4
01800
置与救援技术研究
学(北京)
高参数承压类特种设备 中国特种设
2016YFC08
19
风险防控与治理关键技 备检测研究 寿比南 4000 4
01900
术研究
院
2016YFC08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 中国建筑股
2016YFC08
15
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 产科学研究 魏利军 4300 3.5
01500
范
院
16 2016YFC08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灾 鞍钢集团矿 任凤玉 3500 4.5
.
.
01600
害致灾机理及防控技术 业公司
研究
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职 中国安全生
2016YFC08
17
业病危害防护技术与装 产科学研究 张忠彬 3350 3.5
20
李景芳 2300 4
02000
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
油气长输管道及储运设
2016YFC08
然气股份有
21
施检验评价与安全保障
黄维和 2000 4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
应急救援装备升级与采购
▪ 应急救援装备升级方案
1.装备升级目标:明确升级后的装备应具备的性能、功能特点 ,满足救援需求。 2.升级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物联网、人工智能 等,提升装备性能。 3.升级计划与实施:制定详细的升级计划,包括时间表、实施 方案等,确保升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内外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对比
1.国内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在逐步提高,但部分装备的质量和性能还有待提高。 2.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如高压水枪、破拆工具等。 3.国内外都在加强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提高救援装备的质量和性能。
国内外应急救援能力对比
▪ 国内外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对比
1.国内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在逐步提高,但部分地区的通信 覆盖和通信质量还有待提高。 2.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保障 了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国内外都在加强应急救援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通信 保障能力。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目标
增强应急响应速度
1.制定快速响应流程:明确应急响应的步骤和责任分工,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救援程序。 2.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实时传递现场信 息,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3.加强救援队伍建设: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人员 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应急救援能力现状分析 2. 国内外应急救援能力对比 3.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目标 4.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关键技术 5. 应急救援装备升级与采购 6.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与演练 7. 应急救援通信系统与信息化 8.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评估与反馈
机场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主体
第1章绪论1。
1 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民用航空事业突飞猛进,航空运输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用航空运输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航空运输业持续高速发展,民航面临的航空安全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
2001年,哥斯达黎加一架塞斯纳208型小型客机在哥斯达黎加太平洋旅游城克波斯附近失事,机上共有8人,5名幸存,3名死亡.2003年,苏丹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飞机从苏丹港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04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丧生,只有1名幼儿生还.在我国,1985年,一架AN24飞机济南复飞坠地,机上共有机组人员7人,旅客34人,其中机组7人,旅客31人遇难.2002年,国航B767飞机在釜山首次着陆失败后,准备再次着陆的最后进近时,突然撞山,发生空难.机上机组人员11人,旅客155人,其中机组8人,旅客120人共128人遇难.2009年11月28日,一架MD11货机在浦东机场起飞过程中冲出跑道,飞机起火爆炸,4名机组人员遇难。
2010年8月24日,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ERJ-190型支线飞机,于当晚21时35分抵达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失事,飞机在着陆时断成两截后起火燃烧,造成42人死亡、54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中国民航50年间发生的133起二等和重大以上飞行事故种,有65起在机场区域内,有45起是在临时机场区域内121。
这些事故的发生造成了飞机损伤、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对事故的调查表明,如果飞行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良好;如果机场的应急援救设施完善、组织工作严密有序,很多事故的发生是可以挽救或避免的。
1。
2研究意义从哲学的观点看,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安全是无法实现的。
当事故或灾害不可避免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惟一可以抵御事故或灾害蔓延并减缓危害后果的有力措施。
机场应急救援是国际民航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是中国民航机场的主要职责之一.应急救援工作对于机场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反应机制,果断处置各种紧急事件,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对机场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近些年的机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和经验来看,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实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日常管理、培训和演练,以及发生紧急事件时的快速响应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协同工作能力、资源的快速调配和实时通讯联络等。
民航运输系统各层级在应急管理中作用及相互协作的探讨
民航运输系统各层级在应急管理中作用及相互协作的探讨王利平民航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山西分局,山西省太原市,030031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民航运输日益成为我国交通行业的主力军和引领者。
民航运输各层级在经过多年的质量体系建设,内部的工作程序日益成熟完善,相互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但是民航行业对于我国其他运输行业还存在体量小、运行时间短、遭遇风雨少的特点。
在应急情况下尽管民航运输系统各层级都能够按照各自流程启动应急预案,有序开展工作,但也暴露出对于突发情况分析判断经验少、极端情况下准备不足、统筹和联动机制不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不充足、部分基层单位先期处置能力较低等问题。
如何提高民航运输系统各层级的应急管理能力,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发挥行业集体的优势,已成为民航运输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把握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笔者现就民航运输系统应急管理工作中各层级作用发挥和相互协作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民航运输系统;应急管理;作用及相互协作引言近年来国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遇有前所未有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前, 民航运输系统在紧急物资的运输、人员的调配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确保紧急物资顺利运输和人员及时准确调配的前提是民航运输系统自身能够有效应对不期而至的突发事件,但是由于民航内部自身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有进一步不断完善健全的空间,因此,本文从民航运输系统应急管理各层级作用发挥、相互协调工作进行了研究。
众所周知,应急管理就是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在突发事件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一定的应对机制,采取系列必要的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就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发生结果和影响程度。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唐山、汶川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的考验。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家综合治理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应对突发灾害意识的提升,和平盛世成为人们心中的常态,大家的记忆深处已经淡忘了过去的天灾人祸,一些行业和企业从组织管理、物资储备、制度修订等方面在应急处置方面都处于20年前的滞后状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 专项应急救援板块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 专项应
急救援板块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年(卷),期】2024(20)2
【摘要】近日,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安科院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专项应急救援板块项目组织召开,项目管理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相关领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黄维和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葛世荣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院士、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树青院长、清华大学翁文国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胡燕祝教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高广伟主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龚宏教授级高工等8名专家以及专项应急救援板块8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及课题骨干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总页数】1页(P176-1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23个项目全面启动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测量分析和改进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顺利召开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医学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
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23个项目全面启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急类 科研项目申报
应急类科研项目申报应急类科研项目申报一、引言应急管理是指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迅速、科学地采取措施,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风险的日益增加,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我国应急管理的水平,有必要开展应急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项目背景在我国,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工业事故等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事件,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开展应急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应急类科研项目,提升我国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 研究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和规律,为预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2. 开发应急管理的技术和工具,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3. 探索应急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提升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4. 建立应急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四、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突发事件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对现有事件的研究,分析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和规律,为预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2. 应急救援技术和工具的研发:研究和开发应急救援的关键技术和工具,包括应急通信、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应急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的探索:通过对国内外应急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的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提升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
4.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应急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应急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效果。
五、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1. 第一年:开展突发事件的研究与分析,建立突发事件数据库,初步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民用航空事业突飞猛进,航空运输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用航空运输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航空运输业持续高速发展,民航面临的航空安全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
2001年,哥斯达黎加一架塞斯纳208型小型客机在哥斯达黎加太平洋旅游城克波斯附近失事,机上共有8人,5名幸存,3名死亡。
2003年,苏丹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飞机从苏丹港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04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丧生,只有1名幼儿生还。
在我国,1985年,一架AN24飞机济南复飞坠地,机上共有机组人员7人,旅客34人,其中机组7人,旅客31人遇难。
2002年,国航B767飞机在釜山首次着陆失败后,准备再次着陆的最后进近时,突然撞山,发生空难。
机上机组人员11人,旅客155人,其中机组8人,旅客120人共128人遇难。
2009年11月28日,一架MD11货机在浦东机场起飞过程中冲出跑道,飞机起火爆炸,4名机组人员遇难。
2010年8月24日,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ERJ-190型支线飞机,于当晚21时35分抵达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失事,飞机在着陆时断成两截后起火燃烧,造成42人死亡、54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中国民航50年间发生的133起二等和重大以上飞行事故种,有65起在机场区域内,有45起是在临时机场区域内121。
这些事故的发生造成了飞机损伤、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对事故的调查表明,如果飞行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良好;如果机场的应急援救设施完善、组织工作严密有序,很多事故的发生是可以挽救或避免的。
1.2研究意义从哲学的观点看,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安全是无法实现的。
当事故或灾害不可避免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惟一可以抵御事故或灾害蔓延并减缓危害后果的有力措施。
机场应急救援是国际民航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是中国民航机场的主要职责之一。
应急救援工作对于机场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反应机制,果断处置各种紧急事件,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对机场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从近些年的机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和经验来看,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实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日常管理、培训和演练,以及发生紧急事件时的快速响应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协同工作能力、资源的快速调配和实时通讯联络等。
因此,建设民用航空机场应急救援管理指挥系统,以信技术手段保障应急救援工作全面展开,将能够极大地提高机场和行业应急救援能力。
一旦发生飞行事故,相关领导和指挥者就可以借助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按照一定的救援方案快速、准确、合理、高效的调配一切可以调配的各类救援资源(人力、物资等),理智果断、有条不紊的组织救援工作的进行,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一些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为了探讨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并对机场在出现安全危机的情况下采取的紧急救援系统化。
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在理论上为我国的减灾研究提供新途径、为预警管理系统的研究添砖加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使民航机场防患于未然,为我国的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现状在航空运输业,我国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保障飞行安全。
针对民航领域,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1],预案指出其编制目的在于:建立健全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保证民用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护航国家和公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航空安全。
安全问题一直是民航领域内的重要问题,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则是安全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国民航总局历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于199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2],2000年4月3日颁布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3],要求各运输机场根据本地和本场实际制定完备的、可具操作性的应急救援计划,以便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及时地对各类意外事件做出快速反应,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各机场根据规则,结合机场实际,制定各机场的应急救援计划。
1.3.2 国外现状目前,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民航应急救援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制定飞行计划、人员培训和救援设备的配置等方面。
Barbash[4]等人分析了如何制定紧急救援计划。
他们认为,迅速估算伤亡人数以及伤员送往的医院是救援工作的基础。
需要检查机场可用的救护人员、所有可用的医疗资源,分析如何指导他们实施救援,以及如何进行救援现场的管理,包括医疗救护的进展,伤员的转移等。
Ashland[5]等人提出了对机场救援人员进行培训的程序,其目的主要是让参与紧急救援的人员掌握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救援的技能,熟练使用机场上进行紧急救援的各种设备。
Tzeng[6]等人对机场消防资源的分布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学者,并没有谁把机场应急救援工作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
目前的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主要集中在地震灾害,公共卫生,道路交通等领域。
Lord[7]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了美国综合应急处理系统的框架,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处理紧急情况和灾害中的作用,如何预防并减少灾害的发生,灾害发生后如何进行应急救援以及如何进行恢复工作。
SyiSu[8]等人使用计算机仿真建立了一套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模型。
在该模型中,对救援人员分层次,并对应急救援医院的分布进行了改进,在救援过程中采取两个级别的救援,分别为ALS(advanced life support)和BLS(basic life support)。
大大减少了救援的响应时间,使救援的执行更顺畅,救援效率更高。
G.Derekenaris[9]等人介绍了希腊的救护车管理和紧急事故处理系统。
在系统中,将GIS、GPS、GSM技术相结合,由指挥中心统一管理调度救护车,并对救护车辆的路径进行优化,缩短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效率。
1.4 论文组织结构本文对机场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针对浦东机场应急救援采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文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详细探讨了机场应急救援事故的类型及特点,针对事故类型对应急救援进行分级,并对机场致灾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章对机场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进行理论研究,介绍了机场救援的基本原则,分别从机场应急救援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关键技术,研究了机场应急计划、民用机场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培训和演练、机场资源动态调配的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对浦东机场应急救援方式、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介绍了浦东机场应急救援的信息流程、探讨了浦东机场各类紧急事件的救援方法,包括:航空器失事救援、航空器空中故障救援、航空器爆炸物威胁救援、航空器地面事故救援、航站区紧急事件预案、危险品污染/泄漏处置和自然灾害救援处置的程序方法。
最后,总结了本文所作的工作,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第2章机场应急救援管理相关理论2.1 机场的定义及属性2.1.1 机场的定义国际民航组织将机场(航空港)定义为: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
机场是航空运输中运输网络的结点(航线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地面交通转向空中交机场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跑道系统、滑行道系统、停机坪系统、候机楼、停车场、道路交通系统等各子系统。
机场可分为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民用机场又主要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
运输机场的规模较大,功能齐全,使用频繁,社会知名度高。
通用机场主要供专业飞行之用,使用场地小,因此,一般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设备也相对简陋。
本论文中所述的机场即国内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2.1.2 机场的属性2.1.2.1 机场属于基础设施领域机场具有准公共产品、正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性等特点。
就其功能来说,机场是为社会公众和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便利交通的服务性公共产品,体现的是社会价值。
与所有的公共产品一样,机场的消费和受益对象之间是公平的,一部分旅客或货主使用机场并不排斥另一部分人对机场的消费,一部分旅客或货主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也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
但机场在使用或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胜是有限度的,现实中为了弥补巨大的建设投资,机场的日常运营会向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机场的使用在进入上存在选择性,是兼有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特点的准公共产品。
机场的正外部性是指其社会边际效用往往远大于私人边际效用,机场的建设运营不仅仅满足了使用机场的旅客、货主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同时,在周边或相关产业没有付出费用或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地区就业机会、带动了临空产业经济的快速与发展。
机场的发展能够促进所在地社会的和谐进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机场的自然垄断性的产生是由于机场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同时在一定区域内不存在重复建设的经济可行性。
另外,机场的运行本身涉及社会公共安全。
航空器自身和航空器所运输的货物的高价值,以及与之关联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使得机场运行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命财产安全。
2.1.2.2 我国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机场本身的属性决定了要比其他市场主体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性,除了作为提供交通运输的便利设施,在区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发展以及国家政治、外交、国防、公共安全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航空业既大又强的美国,都将机场定位为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
历时八年,数易其稿并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最终明确了我国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争论多年,困扰多年的机场属性定位问题终于解决。
2.2 机场应急救援事故类型及特点2.2.1 机场应急救援事故类型应急救援是指在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救援行动。
按照机场救援的范围可以将机场救援分为航站区救援、飞行区救援和场区救援。
按机场救援是否含有航空器可以将机场救援分为航空器紧急事件和非航空器紧急事件的救援。
航空器紧急事件包括:航空器失事、空中故障、紧急迫降、涉及航空器的其他事件;非航空器事件包括:航站楼及附近区域发生紧急情况(指火灾、爆炸、恐怖、偷袭、骚乱),非常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等。
2.2.2 机场紧急事件的应急救援等级划分非航空器的紧急事件应急救援不分等级,航空器紧急事件应急救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紧急出动:已发生航空器坠毁、爆炸、起火等紧急事件,各救援单位应当按应急处置原则(指令)立即出动,以最快速度到达事故现场。
2)集结待命:航空器在空中发生故障,随时有可能发生航空器坠毁、爆炸、起火、严重损坏或者航空器受到非法干扰等紧急事件,各救援单位应当按指令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