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2.4 探究世界的本质规范训练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考点一 物质 考点透析
1.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 区 别 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 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表现
联 系
(1)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2)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 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 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 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 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 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 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 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考情 分析ຫໍສະໝຸດ 规律 1.从考查内容 上看
(1)规律的概念;(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高频考点主要有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 客观性和普遍性等。
试题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偶尔涉
考 情 分 析
2. 从考查形式上 看
及非选择题;背景材料的选取灵活多样,既 有各种各样的引言,又有各种各样典型事 例,如人类抵御灾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 动等。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承担者。 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 运动。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 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 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2015·江苏高考·24③] 2.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2015·广东高考·33④] 3.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2014·上海高考·22A] 4.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4·重庆高考·10A] 5.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 )[2013·广东高考·34②] 6.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 ) [2011·江苏高考·26D]
[提示] 1.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4.只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人为改变。 6.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矫正训练2]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客观实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抽象概括,但不等于具体的 物质形态,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A、C、D 排除,B 是对“客观实在”的正.物质 (1)物质的概念
知识精讲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区 特性
性 别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 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有生有灭

■2015高考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哲学基础知识)

■2015高考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哲学基础知识)

客观唯心 主义
知识联系
• • • • • • • • 1、两个“基本”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者的关系: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 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 2、两个“分歧”的关系(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的回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______ 答不同。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________的回答 不同。 二者的关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联系)
1、研究对象上:都是整个世界(不同于 具体知识); 2、性质上:都有正误之别; 3、关系上: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 是世界观的最高表现。
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 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是零散的、 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一、哲学是什么? 把握四个关系:
一、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二、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四、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提示】哲学的“关系”, 包括“区别”与“联系”两方面。
一、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一)哲学的起源、本义、作用、任务。 (1)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唯 物 主 义
阵 营

基 本 观 点
内部派别
主要区别
唯 观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 、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 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 赖于人的精神 把客观精神(上帝、神仙、天 命、佛、理、理念、绝对精 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 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33 探究世界的本质.pdf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33 探究世界的本质.pdf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17.2013年3月9日,内蒙古、北京等地发生了沙尘天气,这是自2月24日出现以来的第四次沙尘天气,范围更广、 强度更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 17.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漳州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市正式 出台《漳州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运用生态经济、环境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 发展与持续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 市建设机制,至2015年将我市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又富又美的国家级生态市。 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评述漳州生态市建设规划。
1.2013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经济“伤不起”。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二者都( ) A.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B.认为物质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没有看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没有认识到物质是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3.《深圳特区报》报道,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一度占了上 风。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 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曾激励了无数南开学子。下列校训所蕴含的哲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 A.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B.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C.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 D.华盛顿大学:力量借助于真理 5.(2013·天津一中月考)“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解析:选D 洛阳城的兴衰承载着千古兴亡,即洛阳城是千古兴亡这一运动的载体,答案为D。 6.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毕尔生认为,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 两种说法都是( ) A.离开静止谈运动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7.2012年,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和国立天文台的研究小组发表公报称,他们利用昴宿星团天文望远镜,发现 了宇宙诞生初期形成的原始星系团,其中8个星系集中在距离地球127.2亿光年的地方。该发现表明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②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③人能够能 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③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④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梳理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梳理

2019年政治第一轮复习资料汇总必修四第一课美妙生活向导1、哲学才智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2、哲学的本义:爱才智或追求才智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改变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学问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确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详细科学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其次课百铜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需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确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靠于意识,意识确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实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建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学问一种珍贵的揣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困难问题简洁化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源

考点精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的概念
提醒: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
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 意识现象。
对点精练
[2019·茂名模拟]有人说“物质是永恒的”,也有人说“一切事
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 ( )
2.人们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是物质的。( )
× “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
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
在的东西未必是物质现象,思想属于

3.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
× 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
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
的关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 与哲学 第四课.探究世 界的本 源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生活 与哲学 第四课.探究世 界的本 源
知考纲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 能动性
×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但规律会随着
物质运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永
远不变的,是
的观点。
7.人不能违背规律,也不可以创造、制定、废除、改变、消灭规律。( )
8.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
×
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会导致形而上学
和存在方式

2015高考政治基础知识考前速记之《生活与哲学》

2015高考政治基础知识考前速记之《生活与哲学》

2015高考政治基础知识考前速记之《生活与哲学》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7.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9.哲学的基本派别(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1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2.唯物主义的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3.唯心主义的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5.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6.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1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总结课件

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总结课件
⑤世界是物质的。
【原理表述】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 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 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 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注意】反对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 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言的。 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客观存在除包括物质现象, 还包括除他人的意识。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 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 东西不一定客观实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 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的精神、意识现象。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注意】错误倾向:反对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 一性的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 义和诡辩论。
典例 (2011浙江高考)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 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 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 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材料旨在表明海水与海床沉积层之间每天都有盐分流动, 但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每天都有盐分流动表明运动的绝 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④当选;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 即其性质保持不变,这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表明静止是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③当选。

2015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2015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2015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归纳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体系(范畴)是做好主观题的必要前提!※哲学答题方法: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DESIGNED BY M(SONY)一、掌握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答题思路、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论1、请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应联想到: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阻碍),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

③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选答:④自然界的物质性(或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⑤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请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DESIGNED BY M(SONY)应联想到:实践观和真理观最核心的内容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二、弄清框题结构及特殊角度答题1、请用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应联想到: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意识的能动作用③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⑤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⑥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DESIGNED BY M(SONY)2、请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物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3、请用把握思维的奥秘(第五课意识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4、请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第六课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5、请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6.1实践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6、请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6.2真理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DESIGNED BY M(SONY)◆小角度考查※物质观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定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③运动是有规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意识观A.意识的本质DESIGNED BY M(SONY)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高考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课件人教版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高考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课件人教版

小到个人制定学习计划
考点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 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概括了一切 运动的共性
1、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包括空间和 时间的变化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原理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 1、“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内容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 ---
方法论
反面观点
正反举例
【议一议】下列观点正确吗?
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芝诺:“飞矢不动。”
错误。夸大静止,否认运动。 正确。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提示】1、规律与现象的区别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个别的、 多变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规律是事物相 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靠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改造,不能违背,也不能被 消灭。 (“五不”)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 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唯物论是高考的命题重点。
一要注意引言式选择题,准确分析古今中外 著名哲学家的经典论断、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二是学会运用哲学原理分析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的关系。如:加强宏观调控,应对全球 性金融危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 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3.物质运动的规律: 的关系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
规律的概念;
3.四个概念: 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 律 的 客 观 性 和 普 物质、
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
遍性;
运动、
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可
尊 重 客 观 规 律 与 发 静止、
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世界的真 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 起源和发展史 ④宇宙万物都是由共同的元素构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探究2
认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典例 2 近年来,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 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有专家指出,乞力马扎 罗雪顶可能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
籍制度改革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
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这种做法是基于( C )
智慧备考:备战2021年高考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世界统一于物质。 (2)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结合“十九大的最新理念”考查尊重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建构体系
一.世界是物质的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二.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观)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
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考情解读
考向扫描 考向1 哲学的 物质概念
考向2 规律
真题举例 2014·课标全国卷Ⅱ·20
2016·课标全国卷Ⅱ·22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3.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
3.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 和 过程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 固有属性 和 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
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 物质 的运动, 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运动 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是 无条件 的、永恒的和 绝对 的;而静止是
有条件 的、暂时的和 相对 的。 (3)物质世界是 绝对 运动和 相对 静止的统一。只承认
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形而上学 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 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 。
1.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这个原理
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任 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 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 的物质。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 质是运动的主体即载体和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 不存在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
律为前提
D.人必须创造规律
解析: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生活与哲学 2.4 探究世界的本质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最能长久凝聚人们好奇之心的,莫过于深邃神秘的宇宙。

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刚发表时,支持的人极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发表时,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不赞同甚至明确反对;宇宙大爆炸理论刚刚问世时,饱受世人的讥讽……但如今人们终于认可了它们对宇宙的解释。

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不可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掌握的理论B.质变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任何时候都应促成质变C.宇宙的存在是客观的,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解析:选C。

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知识,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题干说的是深邃神秘的宇宙是客观存在的,且能被人们认识,因此选C。

A的说法错误,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B的说法错误,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不应促成质变;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有人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它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也有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这两种认识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③哲学上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及物质具体形态关系的理解。

哲学上的物质是抽象的客观实在,因此它是永恒的,而物质具体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事物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故选①③。

2013年5月2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已经重新创造出了138.2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世界上最小的一滴物质。

回答3~4题。

3.从哲学上看,“世界上最小的一滴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A.人能够凭空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B.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C.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D.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解析:选C。

A否认了具体物质形态存在的客观性,是错误的;B错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D观点错误。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与“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关系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都不能离开意识而存在C.物质概念非常抽象,具有不可知性,而“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D.“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它与物质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解析:选D。

“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而物质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D认识正确;A指的是物质;B错误,二者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C表述有误,物质和“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都具有可知性。

5.(2014·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③是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④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属于不可知论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②解析:选D。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一种不可知论,它的错误之处在于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①②符合题意,选D。

该观点是一种诡辩论,只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最终会陷入唯心主义,③④错误。

2013年10月15日,菲律宾中部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联合国各人道救援机构立即行动起来,向灾区及时运送救援物资并派出救援人员。

回答6~8题。

6.菲律宾地震的发生说明( )A.事物的静止是不存在的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们必须认识和改造规律解析:选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说改造规律,D说法错误;C与题意无关。

7.2013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已发生12起,专家称并不异常。

这说明(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②运动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绝对运动过程中的事物不存在静止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静止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故②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③正确,④错误。

8.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不懈努力,有了许多对地震的科学认识,增强了人们对灾害的反应能力。

这说明( )①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②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A。

③④与材料无关,排除含有它们的选项。

9.(2014·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练考)下图是2013年9月29日,两名游客穿着传统服饰在北京景山公园万春亭拍照,她们身后的故宫笼罩在雾霾中。

雾霾的主因是气象因素,如果不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灰尘、硫酸、硝酸等微粒,就不会成霾。

这说明(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②人的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④自然界的变化发展遵循固有规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根据题意,题中雾霾天气的出现,主要是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规律,而人类的活动没有尊重客观规律,没有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故③④入选。

①②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规律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意识的重要性,故排除。

10.贺知章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写下《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下列说法中与该诗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③山,依旧好;人,憔悴了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贺知章的诗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

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④反映的是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11.在惯性的作用下,从运动着的公交车上下车极易摔倒。

所以人们必须等公交车靠站停稳后方可下车。

材料告诉我们( )A.可以改变条件消灭客观规律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C.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解析:选B。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条件性。

材料主要说明,根据条件的不同,规律发生作用的效果也不同,故本题选B。

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消灭客观规律,故A说法是错误的;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D说法有误。

12.漫画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警示。

漫画《没有过不去的桥》告诫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能够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B.可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阻碍C.就能办好一切事情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解析:选D。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漫画中的人无视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危险,必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这告诫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

B不符合题意,A、C 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说,面对当前形势,要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难题,通过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

把握好、运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政策和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使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

同时,要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做到稳中有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请说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等知识。

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内容,其次要分析材料,找出能够体现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语句“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做到稳中有为”等,再次对两者的关系要予以总结,并与材料有机结合。

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面对当前形势,必须把握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难题,通过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

②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做到稳中有为,充分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

发展经济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14.福建某公司,遵循生态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为避免在养殖中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该公司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蝇蛆规模化、可控化及全天候可控稳定性生产,并把蝇蛆作为新型饲料,应用于畜禽养殖实践中,为社会提供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人认为,该公司取得的成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中该公司的做法既尊重了客观规律,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其次肯定该观点中该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并指出该观点没有看到该企业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再次调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该公司尊重客观规律,选择发展生态农业,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该公司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三年努力,认识和把握新型饲料生产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畜禽养殖实践,从而生产出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产品。

③总之,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