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研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实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动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动物有甚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动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1“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
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2.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3.提供动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举行对比,在小组窥察、交流。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
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的身体课时一:身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惯和保护身体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 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 教学准备:- 教案、课件、图片、实物等。
-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人体模型、图纸等)。
-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功能?2. 研究:-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人体的各个部分(头、躯干、四肢等)。
-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部分的功能(比如头可以看、听、闻、说话等)。
3. 探究:- 让学生自由活动,观察自己和同学的身体,并总结每个部分的功能。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身体?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4. 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人体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并记录在课件或黑板上。
- 引导学生讨论良好的卫生惯和保护身体的意识。
5. 拓展:- 借助课外阅读或视频资料,进一步探究人体的其他方面(如五感、器官等)。
-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养成了良好的卫生惯和保护身体的意识。
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总结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下节课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人体的认识。
第二单元:动植物(以下内容省略)...第三单元:天气变化和季节(以下内容省略)...第四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以下内容省略)...总结:本教案涵盖了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共包括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等内容。
通过这份教案,教师可以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科学教案一:观察昆虫课题概述本节科学课将引导学生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特征和生活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观察并描述常见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性-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常见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性3. 观察和记录昆虫的图像和特征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动物的知识,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昆虫的形态特征。
3. 观察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不同昆虫的特征和生活性,并鼓励他们用文字和图像记录观察结果。
4. 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和生活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学评价- 学生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生对昆虫特征和生活性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科学教案二:种植蔬菜课题概述本节科学课将引导学生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亲手种植蔬菜。
教学目标- 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环境条件- 掌握基本的蔬菜种植方法并实践-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1. 蔬菜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环境条件2. 基本的蔬菜种植方法3. 实践种植蔬菜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蔬菜的生长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蔬菜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环境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种植蔬菜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蔬菜种植活动,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蔬菜种类,培植蔬菜并记录生长过程。
4. 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蔬菜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种植体验和观察结果。
教学评价- 学生对蔬菜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记录- 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科学教案三:测量物体的长度课题概述本节科学课将引导学生研究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的身体课程目标- 的身体部位及其功能。
- 掌握简单的健康惯。
课程内容1. 课程名称:认识身体- 研究内容:- 头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的名称及功能。
- 身体部位的简单指示动作。
- 教学方法:- 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身体部位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名称。
- 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指示动作。
- 资源准备:- 幻灯片、图片、学生手册。
2. 课程名称:保持清洁- 研究内容:- 认识牙齿、洗手的重要性。
- 研究正确刷牙和洗手的方法。
- 教学方法:- 演示正确的刷牙和洗手方法,并给予学生实践机会。
- 观看教育视频,介绍刷牙和洗手的重要性。
- 资源准备:- 牙刷、牙膏、肥皂、教育视频。
3. 课程名称:健康惯- 研究内容:- 认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 研究简单的健康惯,如不吃垃圾食物、多喝水等。
- 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惯。
- 资源准备:- 图片、故事书、小组讨论材料。
课后作业- 完成学生手册上的练题。
- 培养良好的生活惯,如刷牙、洗手、饮食均衡等。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刻的了解,掌握简单的健康惯,并培养良好的生活惯,以保持身体健康。
这将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材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导语】科学是关于探索自然规律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说出金鱼的特征:需要食物、会呼吸、能运动。
2、能说出金鱼是怎样吃食、呼吸和运动的。
二、科学探究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金鱼的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1、能对金鱼的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认识动物、利用动物资源时,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看视频,鱼缸、金鱼。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节课给你们带来了哪位动物朋友?看鱼缸中的金鱼。
你们喜欢他们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金鱼吧。
二、探究与发现。
1、作出假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你觉得金鱼有这方面的特点吗?”思考2、制订计划。
你需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3、搜集证据。
学生观察金鱼,找出证据。
喂鱼,不要多喂。
看视频。
金鱼会呼吸。
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金鱼。
4、处理信息。
把观察到的金鱼特点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画一画,只要像就给予肯定。
5、表达交流。
你是怎么做的?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金鱼需要食物吗?能运动吗?会呼吸吗?6、得出结论:金鱼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三、应用与拓展课下亲自养金鱼,有鱼的就要多观察,鱼除了吃饭,呼吸,动物外还会做什么?2.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引领学生回忆自己的玩具,展示自己的玩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喜好和兴趣。
二、研究提问的方法。
1、什么是提问?为什么要提问?2、如何提问?展示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如“5W1H”法则等。
三、探究问题。
1、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小问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来源和探究方法。
2、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解答问题,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创新发明。
1、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发明创造,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发明的过程和方法。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发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我的“小问号”提问的方法探究问题创新发明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提问的方法和探究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验和观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老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玩吧!第一个活动是“小问号”。
首先,我会引导大家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提出了哪些有趣的小问号。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玩一玩,看看能不能提出自己的小问号。
最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老师: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第6页的图片,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几位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
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出更多的小问号,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后,进行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小问号”,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我的“小问号”》问题→观察→办法→动手→解决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和教师引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观察的情感。
我们也学会了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知道不同的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不同。
如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学建议:准备一些不同材质、形状、温度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触摸感知。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进行一个新的活动,叫做“摸一摸”。
你们知道摸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摸就是用手去感知物体的形状、材质、温度等特征。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摸呢?(引导学生思考)因为通过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体,发展感知能力,还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生:地球仪。 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诉大家你们了解到 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生 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 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生 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 生 4:……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关于地球,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点了解地球的内部。(板书课题) 二、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你们知道吗? 生猜测。 师: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教材告诉了我们一些信息,老师也为大家搜集了相 关的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 21 页和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读后用一段最简 洁的话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内部的信息,把它写到资料纸上。 学生阅读,概括信息。 师生交流信息。 根据交流的情况,教师大屏幕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观察。 在交流过程中板书:地壳 地幔 地核 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你觉得像什么? 生:鸡蛋。 师:我们切开鸡蛋观察一下,对照你所观察到的,说说地核、地幔、地核与蛋 壳、蛋白、蛋黄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篇一 《学习折纸飞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让学生在观看国产飞机图片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激情; 3.让学生学会纸飞机的一些儿常用折法; 教学内容: 1. 引题:有人说,理想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由黑暗走向光明,走向成功。老 师想问一下,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注:可以让学生思考 1 分钟,然后让大家举 手发言,亦可点名发言。总之,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 理想都很好,希望你们以后多多努力。刚才某某同学说想当一名飞行员,请问 谁能描述一下飞机的样子?你能说出几种比较的飞机的名字吗? 2.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儿的飞机的图片,并对中国的飞机予以重点介绍。 3.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学习折纸飞机》: 在生活中,我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多 种途径见过飞机,但是大家可能没有亲手没过飞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纸 飞机的折法,满足大家的愿望。(由教师示范几种折叠纸飞机的方法,让大家观 摩) 4.让学生 6 人一组,运用创造性思维,集思广益地去学习和创新纸飞机的折法。 (可以点名让每个小组到讲台上展示成果,由大家进行评选。然后,让大家相互 赠送纸飞机,并写上祝福语) 5.可以向学生简单讲述一下纸飞机的飞行原理,但不要求学生掌握。(纸飞机的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五篇
【导语】⾃古典时代,科学作为⼀种知识,已紧密联系在⼀起。
科学的⽅法奠定了基础,强调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
在西⽅世界在近代早期的话:“科学”和“⾃然哲学“有时可以互换使⽤。
在西⽅世界直到17世纪,⾃然哲学(后变成⾃然科学)被认为是哲学的⼀个独⽴的科学分⽀,与唯物同源。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地球上的⽔》 [学习⽬标] 1.过程与⽅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家表达⾃⼰的发现和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然界⽔资源的分布。
(2)知道⽔资源在⼯农业⽣产、⼈类中的应⽤。
(3)知道常⽤的节⽔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然中美丽的⽔体,产⽣喜爱祖国河⼭的感情。
(2)意识到⽔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的痛苦和节⽔好处。
(4)养成节⽔的⾏为习惯。
[教学准备] ⽔景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复习引⼊。
(⼆)⾃主学习: 1.欣赏⾃然界美丽的⽔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的分布。
(2)师⽣共同欣赏⾃然界中美丽的⽔景,感受⼤⼤⾃然的美丽。
2.指导学⽣亲⾝感受淡⽔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上⼤多数被⽔覆盖着,但这些⽔中绝⼤部分是海⽔,真正与我们⽣产、⽣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却很少、很少。
(2)感知地球上的⽔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3.引导学⽣讨论淡⽔的⽤途。
(1)学⽣根据⽣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农业⽣产、⼈们的⽣活都需要⽔。
(3)师⽣⼩结:⼯农业⽣产、⼈们的⽣活都需要⽔。
4.引导学⽣寻找⾝边的浪费⽔现象,提出节⽔措施。
(1)师⽣讨论。
(2)⽼师补充介绍农业、⼯业等⾼科技节⽔技术。
(三)作业: 想象,如果没有⽔了,将会怎么样?《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学习⽬标] 1、会观察、⽐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字和图画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科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并培养科学兴趣;2. 研究认识和分类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物体;3. 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4.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身边的物体- 1.1 了解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1.2 认识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1.3 研究分类物体。
第二单元:认识身边的现象- 2.1 了解日光和月光的来源和作用;- 2.2 认识气温的变化和影响;- 2.3 研究认识天气现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研究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观察、分类、比较和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拓展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全班讨论不同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对物体颜色和形状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认识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研究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测量物体的大小和重量,并记录结果;- 拓展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与全班讨论不同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对物体大小和重量的初步认识。
第三课:研究分类物体-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分类;- 研究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分类不同物体,并给出分类的原则;- 拓展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结果,并与全班讨论不同分类方法;- 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第四课:了解日光和月光的来源和作用-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日光和月光;- 研究活动:学生观察日光和月光的特点,并进行讨论;- 拓展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日光和月光的认识,以及它们的作用;- 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日光和月光有初步理解。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人音版)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是什么,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研究基础的科学知识,如天气、水、生长等。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第一课:科学是什么教学内容- 介绍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
-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观看科学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观点。
3. 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的过程。
第二课:天气和季节教学内容- 研究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探索天气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和区分。
2. 利用实地观察或简单实验,了解季节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3. 绘制天气和季节的图表,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课:身体的感觉教学内容- 认识人体的五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 探索感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利用触摸、闻味、听声等感官刺激,让学生直接体验。
2. 小组合作,讨论不同感觉在生活中的运用。
3. 设计简单实验,观察感官的作用和反应。
第四课:水和我们的生活教学内容- 研究水的性质和重要性。
- 让学生认识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活动1. 观察不同水质的样本,了解水的清澈程度和颜色。
2. 进行简单实验,观察水的凝固和蒸发现象。
3. 小组合作,整理和分享关于水的有趣事实和故事。
第五课:植物的生长教学内容- 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 让学生明白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通过播放视频或观察实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利用种子和土壤,进行小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3. 野外探索,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环境要求。
总结通过一年级上册科学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科学的定义和应用,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这些科学教案将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案一: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
教学目标:
1. 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和物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对生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 课本: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2. 实物:花、蝴蝶、蚂蚁等生物;
3. 图片或图片卡片:树、草、云等自然界中的物体。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所见的生物和物体,鼓励学生多
观察、多描述。
2. 观察实物:展示花、蝴蝶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形态等。
3. 观察图片:展示图片或图片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树、草、云等自然界中的物体。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生物或物体进行观察并描述,然
后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生物和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延伸:
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公园或校园里,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物体,并
让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内容。
2. 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到的生物和物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生物和物体的观察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
地观察和描述生物和物体的特征和形态。
同时,观察学生在小组交流和总结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第一课:磁力- 教学目标:- 了解磁力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研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掌握磁力的运用。
- 教学内容:- 磁力是什么;- 磁铁的吸引作用;- 磁铁的排斥作用;- 磁力的运用。
- 教学步骤:1. 通过观察磁铁吸引小铁片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吸引作用。
2. 利用两个磁铁相互接近时的排斥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排斥作用。
3. 引入磁铁的运用,例如使用磁铁拾取铁屑等。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磁力的应用场景。
- 教学辅助工具:- 磁铁- 小铁片- 铁屑- 实物和图片第二课: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研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 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的实验观察方法。
- 教学内容:- 水的三态变化;- 温度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影响;- 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 教学步骤:1. 介绍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征。
2. 进行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水的温度来观察水的相变现象。
3.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辅助工具:- 温度计- 水-- 实物和图片第三课:昆虫的生长变化- 教学目标:- 了解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研究昆虫的不完全变态;- 掌握昆虫的生长变化实验方法。
- 教学内容:- 昆虫的生长变化;-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 昆虫的生长变化实验方法。
- 教学步骤:1. 介绍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
2.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形态,引导学生了解不完全变态的特点。
3. 进行昆虫生长变化的实验,通过观察触角或鳞片的脱落现象来了解昆虫的生长变化。
4. 引导学生回顾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并思考昆虫的生长变化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
- 教学辅助工具:- 昆虫标本- 实物和图片...继续编写其他科学教案内容,直至完成全册的科学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2、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3、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4、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5、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也可以提供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教师要注意组织和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知道的植物是什么样的。
例如,“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 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长在哪里?”等。
在学生说完后,教师还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全班学生的看法,将信息汇总并保存下来, 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并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记录内容,补充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重点让学生辨识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当学生表达出“长叶子的是植物;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池塘边长在石头缝里的也是植物”时,教师应予以鼓励。
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大图上指认。
对于水中的植物,学生容易忽视,教师要注意提醒。
教师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考考学生的眼力,同时促使学生对植物的寻找更加全面。
最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这个问题的交流结果教师也需要及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在图中有一只蝴蝶,教师可以提问:“蝴蝶是植物吗?”学生肯定会说“不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科学探究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定义和意义(2)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概念。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第二章:观察与实验1. 学习目标:学会观察方法,掌握实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2. 教学内容:(1) 观察方法:肉眼观察、工具观察等。
(2) 实验基本技能: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安全等。
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有趣的小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实践操作: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分析变化的性质。
(3) 实践操作: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掌握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实验方法。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1. 学习目标: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2) 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
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五章:科学探究方法1. 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一年级上册科学1-4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1-4教案课时一:认识身边的物体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身边的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和描述身边的物体。
- 了解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教学准备:- 展示用的不同物体,如文具、玩具、水果等。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带领学生谈论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2. 启发探究: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物体,让他们自由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向全班汇报。
4. 小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方法,并归纳物体的共同特征和功能。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物体,并写下他们的特征和功能。
教学资源:- 不同物体的展示样本课时二:认识天空中的事物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天空中的事物,如太阳、云彩、星星等。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空中的事物。
- 了解天空中的事物的特征和功能。
教学准备:- 展示用的太阳、云彩、星星模型。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太阳、云彩、星星模型,引起学生对天空中事物的兴趣。
2. 启发探究:让学生观察模型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功能。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天空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向全班汇报。
4. 小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天空中事物的方法,并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功能。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事物,并写下它们的特征和功能。
教学资源:- 太阳、云彩、星星模型课时三:认识动物的特征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 了解不同动物的共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展示用的不同动物图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25页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2.能够识别植物,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3.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研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4.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5.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或提供有关植物的视频,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教师要注意组织和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知道的植物的特征,例如“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在学生说完后,教师还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全班学生的看法,将信息汇总并保存下来,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并在后续的研究活动中不断丰富记录内容,补充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重点让学生辨识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当学生表达出“长叶子的是植物;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池塘边长在石头缝里的也是植物”时,教师应予以鼓励。
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大图上指认。
对于水中的植物,学生容易忽视,教师要注意提醒。
教师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考考学生的眼力,同时促使学生对植物的寻找更加全面。
最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这个问题的交流结果,教师也需要及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2023年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3年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生活中的物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及其功能。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并区分不同物品之间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1. 掌握不同物品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2. 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物品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 讲解生活中的物品及其功能。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日常用品及其分类。
3. 让学生描述不同物品之间的特征差异。
第二课:认识天空中的物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及其特征。
2. 能够辨认出几种常见的天空物体,并对其特征做出简单描述。
教学重点:1. 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及其基本特征。
2. 辨认几种常见的天空物体。
教学内容:1. 讲解天空中的物体,如:太阳、月亮、星星等。
2.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区分出不同的天空物体。
3. 让学生根据感官描述天空物体的特征。
第三课:认识身体的部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部位以及其功能。
2. 能够简单描述人体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1. 了解人体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2. 简单描述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特征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讲解人体的基本部位,如:头、手、脚等。
2. 带领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人体的各部位及其功能。
3. 让学生描述不同身体部位名称、特征及其功能。
第四课:认识四季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
2. 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及其变化。
教学重点:1. 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及其变化。
2. 简单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及其变化。
教学内容:1. 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及其变化。
2. 带领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花草树木、气温、天空颜色变化等。
3. 让学生简单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及其变化。
第五课:认识小动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征。
2. 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小动物的外貌及其生活性。
教学重点:1. 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及其基本特征。
2. 简单描述不同小动物的外貌及生活性。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我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感知自己的成长变化2. 神奇的五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的功能学会保护五官3. 美丽的自然界认识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感受季节变化4. 空气和水的奥秘空气的存在和作用水的形态和特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成长变化,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2. 使学生认识五官的功能,学会保护五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季节变化,培养环保意识。
4. 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奥秘,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官的功能及其保护方法感受季节变化和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2. 教学重点:自我认知和身体特征的了解空气与水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挂图、模型等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2. 学具:彩笔、画纸、手工材料等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1)认识我自己: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讨论身体的变化。
(2)神奇的五官:介绍五官的功能,讲解如何保护五官。
(3)美丽的自然界:认识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感受季节变化。
(4)空气和水的奥秘:通过实验,了解空气和水的特性。
3. 随堂练习:(1)画出自己的外貌,与同学相互分享。
(2)动手制作五官模型,加深对五官功能的理解。
(3)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季节变化。
(4)进行简单的空气和水的实验,观察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我自己:外貌特征身体变化2. 神奇的五官:功能保护方法3. 美丽的自然界:植物和动物季节变化4. 空气和水的奥秘:特性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的外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2)调查家里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3)思考空气和水的用途,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答案:(1)略。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1课让我们从视察开始一、教学目的1. 科学学问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相识西瓜的特征。
2. 科学探究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展多角度的视察,能根据视察目的,选择相宜的感官视察,并能描绘视察过程和视察结果。
3. 科学看法意识到视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讨精神。
初步树立爱护自己和别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打算分组材料:西瓜〔完好的和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
老师打算:水果刀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老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视察开始。
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视察。
〔二〕新课学习1. 整体视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1份完好的西瓜〔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等方法视察。
〔3〕沟通视察后的觉察。
例如西瓜的形态、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
2. 由外到内接着视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1份事先切开一半的西瓜〔2〕各组由外到内接着视察l老师巡察、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觉察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态、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3. 品味西瓜,描绘味道〔舌——味觉——味道〕4. 小结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各种感官对西瓜的不同方面都进展了视察,才能对西瓜有比较完好的相识。
5. 探讨延长上述感官除了扶植我们视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扶植我们觉察了什么?6. 爱护感官〔1〕辨识哪些行为有损感官安康。
〔2〕总结正确爱护感官的方法。
〔三〕讲解并描绘法布尔的视察故事。
整理材料、下课第2课找物体的一样和不同一、教学目的1. 科学学问相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 科学探究经验多个视察、比较、描绘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视察方法视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展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出问题:(1)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2)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1)科学课上做什么?a.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b.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c.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一: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懂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二: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
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4.全班汇报。
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
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作业布置】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看一看【教学目标】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一)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
(二)准备材料:镜子、七巧板、图片。
【教学过程】1.导入一教师: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眼睛的重要性)2.导入二:活动导入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
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师:看一看我们的眼睛,你有什么发现?生:(略)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生:(略)师:看教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有哪些发现?生:(略)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等。
师: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生:(略)活动:小眼看世界(1)戴上眼罩,体验黑暗教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教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
(在教室前面摆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老师在旁边注意保护,以免学生跌倒磕碰。
)(2)眼睛的作用教师:刚才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得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还要关心和帮助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朋友爱护眼睛,培养小朋友助残意识,关心帮助残障人士。
)3.评估(1)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眼睛的游戏。
4.延伸:图片有哪几种动物?(大象图)分一分【教学目标】1.根据色彩、形状等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个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掌握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找到合适的分类标准。
【教学准备】各种颜色的立体快、铅笔等。
【教学过程】师: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是懂礼貌、爱整洁的孩子。
而且老师还知道你们今天每个人都会表现的非常乖。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那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
仔细观察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生1:书架上的书很乱。
生2:玩具到处都是。
生3:笔桌上、地上都有。
师:很乱。
那孩子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很乱呢?请生自由回答。
师:孩子们说的都对。
小猴自己也说了,好乱呀!播放课件。
师:PPT出示第二幅图。
师:孩子们,下面我们看看小猴整理后的房间,你感觉怎么样?生自由答。
(整齐)很舒服(或很整齐)。
那孩子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很舒服呢?师:回答的真不错。
所以呀!我们平时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共同学习。
1.观察这些积木,试着把它们分一分。
提示:看书,可以尝试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2.给铅笔分类有几种分法?生自由回答并练习分类3.整理自己的书包,把书包里的物品分类。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清要求:(2-3个同学)你是怎样整理自己的书包的?(出示课件)(善于捕捉学生回答问题的信息,灵活处理。
)生自由汇报:语文放在一起,数学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等。
师引导总结:把书放在一起,作业本放在一起,学具放在一起等。
师:看来孩子们真能干,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真了不起!(三)练习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把桌子上的小棒自己独立的试着分一分;老师看哪些同学能干,分好用坐姿告诉老师。
(老师巡视,捕捉信息,灵活处理。
)2.请同学们把小棒快速地放到桌子的左边然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那下面我们来展示展示你们的本领,老师相信你们行!(四)拓展活动整理家里的玩具,分类摆放。
听一听【教学目标】1.认识耳朵,以及它的作用。
2.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认识耳朵,以及它的作用。
材料准备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学建议】在进行声音的游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周围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教学过程】导入:现在请同学们安静。
现在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一)观察我们的耳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二)听声辨音比赛1.看教材,敲一敲几种不同的水杯,请学生聆听几种声音是不是相同,并尝试记住这些声音的特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哪些声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2.看教材,猜一猜,塑料瓶里有什么?教师:说说你的猜想?生:(略)(三)评估1.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耳朵的游戏。
(四)拓展活动看教材,听一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资料)闻一闻尝一尝【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舌头来辨别气味和味道。
2.愉快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舌头来辨别气味和味道。
【教学准备】筷子、镜子、苹果、橘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个问答比赛,你们想参加吗?”请学生尽快举手回答问题:(1)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大象)(2)什么动物的鼻子像圆形?(小猪)(3)什么动物的鼻子最灵敏?(小狗)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谁的鼻子最灵敏?(二)观察我们的鼻子和舌头。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三)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1.把实验材料(苹果等)放在桌上,让学生蒙住眼睛,闻闻气味。
请学生说一说刚才闻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验证。
2.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请学生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请学生闻一闻,区分开水、酒精、白醋。
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对认知物体的作用。
(四)尝一尝它们的味道1.把实验材料(橘子)剥开尝一尝,说说它的味道?2.将三种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放在桌上,提问:“我们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还有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通过尝一尝来辨别各种液体。
小结辨别物品的方法:闻、尝都是在观察。
(五)观察水果,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提示:先看一看,再闻一闻。
拓展活动:在校园里看一看花的颜色,闻一闻花的气味。
玩磁铁【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铁的南北极。
3.在合作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教学过程】(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1.情境导入,激趣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别忘了我们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索奥妙!”大家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游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师:看教材,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磁铁。
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1)磁铁的形状: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铁两端有黑色和红色。
(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师:看教材图,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生:动手尝试4.游戏:变身小磁铁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黑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互相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1.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
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哪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2.分享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拓展活动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
玩小车【教学目标】1.对颜色感兴趣。
2.知道推力和拉力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知道推力和拉力的运用。
【教学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一辆玩具汽车,拉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猜是什么?(1)在学生自由猜测时,教师掀掉布,给学生一个惊喜。
(师:“看,是什么?”)(小汽车)师生一起说说小汽车的种类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这么多好玩的小汽车,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啊?”(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玩。
)(二)引发兴趣,教师进行示范演示。
1.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老师的汽车会变魔术!教师把汽车轻轻一推,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开来开去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