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山耦合机制探讨

合集下载

中国大陆主要盆山耦合系统及其特征

中国大陆主要盆山耦合系统及其特征

起 来进行盆 山耦合 分析 和划分 盆 山耦 舍类 型。 在此基 础上 , 中 国大陆上的 盆地和造 山带划分 为八 将
大主要 盆 山耦合 系统 并对此 八大主要盆 山耦 合 系统 的特征 进行 了研 究。 结果表 明 , 由于 中国大陆构
造 运动 的 多期 次和 多旋回性形 成 的叠合盆 地格局 , 不但 发 育有 多种类 型的 盆 山耦 合 关 系, 而且造 成
i i ac n i e t n Ch n 0 tn n
L egj 。, H N o gci J NGB n I n _e z E GR n —a F i , l A i
(. e y 0 0 0 D m 傩 s 0 ez yrdE o 肌 , n 1s e 厂 以rdG ee 打G o0 2f L g 肌 c e u
c eg 6 05 , n ; . 痂u 厂 n G 0oy e u 『 d 10 9 。 2 i 把 &d ef , g e
Q c∞z y 厂 o , g
c ∞z y c e “6 0 5 , 凡 ) o , n g 10 9 c r 上
Ab ta t Ac odn o t e p 0ov e b sn a ay i,t e e d n mis e vmn n n lt e tnc st n sr c : c r ig t h r ttp a i n lss h g0 y a c n i me ta d p ae tco i et g i
c mb n n t h a i v l to r p id t nay e t e b sn a d m0 n a n c u ig s se .T a i sa d 0 i i g wih t e h sn e 0u in a e a pl 0 a lz h a i n u t i 0 pl y t ms he b sn n e n o 0 e e i i ac n i e tc u d b ii e n 0e g tma n b sn a un an c u ln y tms Th h r ce itc r g n n Ch n o tn n 0 l e dv d d i t ih i a i nd mo ti o p i gs se . e e a a t rsi s

7.第七讲+盆山耦合作用与油气成藏+

7.第七讲+盆山耦合作用与油气成藏+
1)验证了板块构造对大陆的适用性,但对大陆的复杂 性和特殊性,板块构造过于简单并不适用于大陆内部;
2)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驱动力源一直存在争议;
—板块构造面临着如何发展和适应于大陆复杂性的问题
2020/7/23
6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盆山关系及其耦合作用的提出
板块构造面临着如何发展和适应于大陆复杂性的问题:
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大陆动力学概念,并 制定了国家级的“1990~2020大陆动力学研究计划(A national program for research in continental dynamics)”——试图解决板块构造在大陆的局限性, 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发展板块构造学说、建立大陆动 力学和盆地动力学及其构造模式。
6.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orogenesis
“挤压造山带-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研究最
多 2020/7/23
17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盆山体系及其耦合作用研究历史
•研究简史
(1) 前陆盆地及其相邻冲断带研究(20世纪70年代); (2) 沉积盆地及相邻造山带同步演化史研究(80年代); (3) 造山带—沉积盆地耦合关系研究(90年代) ; (4)成山(造山带)成盆(沉积盆地)成藏(油气藏、固体 矿藏)统一的动力学研究(21世纪) 。
2020/7/23
18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20/7/23
1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盆山体系及其耦合作用的内涵

基于遥感解译的西昆仑盆山耦合带构造地质特征

基于遥感解译的西昆仑盆山耦合带构造地质特征

积分布的石岩系 一 二叠系复理石变质岩呈现典型的 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控制岩片的断裂构造呈现板条
状 和掌状水 系 。
() 3 云吉于孜岩片( : ③) 岩片的地质体组成有 晋宁期( 蓟县纪 ) 变质花岗岩 、 兴凯期 ( 寒武纪 一 奥 陶纪) 一 中 酸性侵入体和石炭 一 二叠系低绿片岩相
nw o i o f egzK i al i ac n o e al o eQnh i i t n eT r o t etl e pn no t e・ uSl fut s o t l d f t f ig a・ b dt a m cni na i h ・ a rl u t h - ea h T i n
C NG h o pn HE S a — ig,YANG Ja in
(colfE v om na n i ei n e uc , otws U irt o c ne n ehooy Sho o nin etl gn r gadRs re Suh e n e i i c d Tcnl , r E e n o s t v sy fS e a g Minag6 11 Scun C ia ay n 200, i a , hn ) h
缘表现为 由北 向南俯 冲, 为盖孜 一 认 库斯拉 甫断裂是青藏 大陆与塔里木大陆 的控制性断裂 。
关键词 : 构造地质 盆 山耦合
中图分类号 :5 8 P 4
遥 感解译
西 昆仑
文章编号 :6 1— 7 5 2 1 )4— 0 9— 6 17 8 5 (0 1 0 0 3 0
文献标 志码 : A
基 于遥感解译 的西 昆仑盆 山耦合带构造地质特征
程绍萍 杨 剑
(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四川绵阳 6 1 1 ) 2 0 0 摘要 : 通过 E M 图像解译 , T 结合 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 对西昆仑造山带及其前 陆盆 地的大地构造归属 问题进 行分析研 究 。西昆仑归属于青藏大陆边缘造 山带 , 构造运动学机制为 由南向北剪切逆 冲 , 形成 强劲的剪切 推覆带 , 里木南 塔

四川类前陆盆地盆-山耦合系统和沉积学响应

四川类前陆盆地盆-山耦合系统和沉积学响应
地 (。 T —J) 晚 期 萎 缩 衰 亡 ( 3个 演 化 阶 段 。各 演 化 阶 段 盆 一 、 K) 山耦 合 过 程 的 沉 积 学 响 应 具 有 特 征 的 异 同 性 : 异 差 性 为 对 应 各 造 山 带 逆 冲 推 覆 应 力 方 位 的 变 化 , 亚 阶 段 沉 降一 积 中 心 位 置 各 异 , 复迁 移 于 川 西 、 东 北 和 川 东 各 沉 往 川 南 3个 坳 陷 带 ; 似 性 为 各 次 系统 地 层 分 布 都 呈 自前 缘 坳 陷 带 向 前 陆 斜 坡 带 和 前 陆 隆 起 带 上 超 减 薄 变 细 的楔 状 相 体 , 有 相 似 的 沉 积 组合 、 带 展 布 和 油 气 地 质 特 征 。 具 相 关键 词 :四川 类 前 陆 盆 地 ; 山带 ; 一 造 盆 山耦 合 系统 ; 造一 积 格局 ; 积 学 响 应 构 沉 沉
四川 盆地 是发育 在青 藏高原 东部 最重 要 的压 性 盆地 之一 , 该盆 地具备 前 陆盆地 结构 、 沉积 充填序 列 和构 造 演化 历 史 ( 肇 才 , 9 8 顾 家裕 等 ,0 5 罗 孙 19 ; 20 ; 志立 , 9 9 何 登发 等 , 9 6 许效 松 等 ,9 7 刘 和甫 17 ; 19; 19; 等 ,9 4 Al ne a. 1 8 ; 1 9 ; i t 1, 9 6 陈发 景 等 , 9 6 , 由 e 19 )但 于其 形 成仅与 大 陆岩 石 圈 板 内挤 压 挠 曲作 用 有 关 , 不 存在 同期 大洋 一 大陆 板块 间 的碰撞 或 俯 冲作 用 , 因而缺 乏 同期 岩浆 弧 或 蛇 绿混 杂 岩 带 , 缺 失下 部 也 被 动大 陆边缘 的沉 积 。同 时 , 盆地 发 育 在 碰撞 造 该 山期开 始之后 很 长 的时 间 间 隔 内 , 可从 晚 三叠 世 延

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运动学过程

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运动学过程

静 态 的类 型分 析 。更 多 学 者 的工 作 , 括 造 山 , 包 带 和 前 陆盆 地 的 深 入 研 究 沉 积 作 用 与 盆 山耦 吲, 合 的密 切 联 系 阳 , 部 过 程 与 表 层 构 造 运 动 的耦 ' 深
般将该 类板 间碰撞 形成 的裂 谷称 为碰撞 谷 。对
此, 其盆 山耦 合 特 征极 具代 表 性 。本 文 在解 析 该 区 叠加 构造 变 形 的期 次 和样 式基 础 上 , 清其 自晚古 理
收稿 日期 : 0 9—1 —2 20 1 7
盆 ” 想 , 清盆 山单元 在 时空上 的耦合 关系及 其动 思 理 力 学机制具 有重要 的大陆动力学 意义 。
摘 要 :滇西三江地 区中新生代盆 山格局是研 究盆 山耦合 的典型 实例 。本 文通过解析该 区叠加构造 变形期次和样 式 , 清其 中新生代 的盆 山耦合关 系, 理 并探讨 思茅 盆地 对相邻造 山演化的沉积响应过程 。研 究表 明 , 三江地 区经历 了主碰撞造 山带与前陆盆地 耦合 ( 1 )后碰撞造 山带与伸展盆地 耦合 ( K 以及 陆 内“ 山” 变( 一 ) T一 、 T一 ) 盆 共 E 0 三个盆 山 耦合运 动学过程。兰坪一 盆地 内复理石、 山前磨拉石 到红色碎屑岩 的沉积序列响应 了相邻造 山带从主碰撞阶段 向后 碰撞 阶段 的演化, 阶段盆地 转换过程 受控于拆沉作用和岩浆底侵作用等深部动力学机制。 该
生代 以来 的盆 山演 化 , 探讨 盆 地 内沉 积建 造 与相 并 邻 造 山带演 化 的响应关 系 。
江 及 其 相 间 区 域 。上 世 纪 9 年 代 许 效 松 。 出 0 ,提 “ 转 山, 盆 山控 盆 ” 想 以来 , 过 国 内学者 不 断完 思 经 善 ,盆 山耦 合 ” “ 理论 被 广 泛理 解 为 “ 间上 相互 转 时 化 , 间上相 互 依存 , 质 上相 互 转移 ” 。吴 根耀 空 物 将 “ 山” 合 初 步 定 义 为 造 山 过程 与盆 地 演 化 问 盆 耦 有 统 一 的运动 学 过程 和 动力 学 机制 , 其核 心是 以活

新疆南天山西段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机制探讨

新疆南天山西段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机制探讨
关 地 质文 献 的基 础 上 , 以地幔 热 柱 的视 角探 讨 了南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5 — 1 6
区内断裂构造 以总体 N E E 走 向、 向南南东 突出的 弧形 褶 皱和 断裂 构造 为 主 。主要 断 裂为 迈 丹 一 喀 拉 铁克 、 喀拉 俊 一 柯 坪 塔格 等 断 裂 带 , 在靠 近 喀拉 俊 一
山耦合关系,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1区域 地质 概况
研 究 区位 于 南 天 山西段 , 是天 山陆 内造 山 带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其南 部 受 向南 逆 冲 的喀拉 俊 一 柯 坪 塔 格 弧形 推 覆构 造 系统 控 制 , 北部 受 大 型左 行压 扭 性 迈丹 一 喀拉 铁 克 断裂 带控 制 。大 地 构造 位 于塔 里 木一 华北板块 ( I I I ) 塔 里木 微 板 块 ( I I I ) 阔 克 塔 勒 晚 古 生 代 陆缘 盆 地 ( I I I 。 ) 与 柯 坪 前 陆 盆地 ( I I I ) 的接
特征分析 , 新疆地 区在原塔里木地块 的基础上 , 由于大规模地 慢物质上涌 , 于 中生代 晚期发 生强烈隆升, 并在 隆升 的
北西缘西南天 山一带形成 北东东 向构造岩浆带。新生代 以来 , 由于新疆 隆起 轴部 强烈的热减 薄作 用, 导致 隆起 中部 发 生大规模裂 陷, 并逐渐形成塔里木 断陷盆地 。与此同时, 构造岩浆活动形成 的南天 山西段造 山带 与塔里木 断陷盆 地 构成 了较 大的( 地形 ) 位 势差 , 进 而引起南天 山西段 由北西 向南东拆 离滑脱 。第 一期形成 的区域 性褶皱被改造成
区 内 出露 地 层 以古 生 界 和 新 生 界 为 主 。地 层

盆地分析小结

盆地分析小结

盆地分析总结一、盆地的分类。

答:1 、Dickinson 的盆地分类( 1974 年)。

Dickinson(1974) 提出的较有影响的盆地分类是依据盆地位置与岩石圈基底类型,即板块构造环境来进行划分的。

Dickinson 划分出五大类沉积盆地:(1) 大洋盆地,指具有洋壳的海洋盆地;(2) 裂谷性大陆边缘盆地;(3) 发育于岛弧—海沟体系的盆地;(4) 缝合带盆地;(5) 内陆盆地,以克拉通盆地为主,稳定的板内环境。

这一分类显然忽略了发育于走滑环境的沉积盆地,但它奠定了当代盆地分类的基础。

随后Bdy和Sndson的分类(1980表)、Ingos011的盆地分类(1988) 以及Mid(1990 表)等的沉积盆地分类都是以盆地发育的板块构造背景为主要依据的。

课堂笔记:根据地理相对位置来划分,没有考虑动力学过程,没有考虑走滑转换类型盆地。

2、Mail盆地分类1离散边缘盆地裂谷盆地:A张裂拱形盆地;B环形盆地大洋边缘盆地:A红海型(“年轻的“);B大西洋型(“成熟的“)海沟和消减杂岩一2会聚边缘盆地弧前盆地弧间和弧后盆地课堂笔记:依据是板块相互作用(水平方向),没有考虑岩石圈的深部作用(垂向)。

另外也没考虑到陆地盆地的形成(例如松辽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无法依次来分类);没有区分陆壳和洋壳,例如日本海无法据此分类。

3、以板块构造为背景分类的盆地类型ISI 3歸•型吐鬼分蛊图怡Fig- R srprurio of prcstc5ty|«- basins1)与伸展作用有关的盆地在大陆破裂、离散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与不同拉伸、离散阶段有关的盆地。

①克拉通内断陷或内陆裂谷盆地或盆地群。

发育于在大陆受到拉伸、破裂的早期,拉伸量小,常常伴随有地壳的减薄和地慢隆升作用。

拉伸作用可以停止或进一步拉伸形成。

②陆间裂谷,或具有扩张中心的。

③大洋盆地。

随着海底扩张形成。

④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一些裂谷盆地是伴随与之垂向的大洋盆地的形成而发育的,这些裂谷没有进一步扩张成洋盆而夭折,因而称为夭折裂谷(fmled dabasin) 。

盆-山耦合关系中的湖缘峡谷沉积特征及其意义——以鄱阳湖盆地-庐山为例

盆-山耦合关系中的湖缘峡谷沉积特征及其意义——以鄱阳湖盆地-庐山为例
时期 内连 续剧 烈 的差异升 降作 用 ,庐 山快速 抬升 ,使 得 湖缘 地 形 高差 悬殊 ,随 着后 期 强烈 下蚀 ,在 古断 面上 形成 系列 湖缘 峡 谷 群 。本 文从峡 谷 内充 填 的 沉积 物 入 手 ,从 岩 相 类 型、 沉积 相特点 等方 面分析 盆 山之 间的耦 合 关 系,并指 出庐 山峡 谷群 的研 究意 义。 关 键词 :鄱 阳湖盆地 ;盆 一山耦合 ;峡谷 沉积 中图分类 号 :T l.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17 ~ 55 (00 2 01 一 (5 E112 64 94 21)0 — 06 0) 目前 世 界上 的峡 谷 大致 可 分 为两 种 ,一 种是 在 高原 山间 蜿蜒 穿 行 的大 峡 谷 ,如 中国 的 雅 鲁 藏 布大峡谷 和美 国的科 罗拉 多大峡谷[ 2等 ,另一 1 - 种是 切穿 大 陆架 、大 陆斜 坡 甚 至 直达 陆 隆 的 海底 峡谷 ,这种峡谷在层序地层学 中便是下切谷 ,如 美国的 Z m hg e cu 下切谷等 。目前世界上所肯定 】 就 只有 这两 种 峡 谷 。地 球 上 不单 单 存 在 着 这 两 种 峡 谷 ,还有第 三种峡谷 形式 ,这就 是 湖缘 峡 谷 ] 。 起 中 ( 1 。整个 峡谷 本 有 向上 变 窄 的趋 势 ,但 图 ) 因鄱南 凸起 的 长期 剥蚀 ,峡 谷 狭 窄 的顶 部 已经 消 失 ,留下 的仅 为 两 壁 近 于平 行 的峡 谷 主体 。这 与 在峡 谷东壁 发育 有一条 南 北 向 的小 型正 断层 有关 。 峡谷 的底 板 上 可 明 显 发 现 存 在 着 三 条 次 级 沟 道 , 其深 度约有 10— 0 0 20米 ,这 三 条 沟道 一直 向下延 伸至峡 谷 的底 部开 口处 。 从形 态上 来 看 ,湖 缘 峡 谷 与第 一 类 峡谷 有 很 大差别 。如世 界 上 著 名 的 雅 鲁 藏 布 大峡 谷 和 科 罗 拉多大峡谷 ,均为高耸陡峭的山岭之间夹有一条

塔北前陆盆地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及油气分布特征

塔北前陆盆地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及油气分布特征

元 :拉尔墩基底卷入厚皮冲断带 、哈尔克山褶皱冲断带 、库勒前缘叠 瓦冲断带 、拜城一 阳霞前渊坳陷带、塔北前陆斜坡
带 和 塔 中前 缘 隆 起 带 。 天 山 造 山 带 和塔 北 前 陆盆 地 的 发育 演 化 共 同控 制 了塔 北 前 陆盆 地 的沉 积 特 征 、变 形特 征 和 构 造 南
样式。塔北前陆盆地 油气资源丰富 ,成藏条件优越 ; 油气分布主要受含油气 系统和区域盖层控制 ,克拉苏构造带 、依奇 克里克构造带 、秋立塔格构造 带和塔北轮台断隆带等 4个构造带是油气最 富集 的构造带 ;已发现克拉 2 特大型气田等多
个 油 气 田 ,预 计 仍 能 发 现更 多 的 大 油 气 田 。
沉 积建造 由下 二叠 统陆棚 相碳 酸盐岩 、陆坡相 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 复理石 及洋壳 蛇绿 岩组 合构成 。主滑 面 阔克勒沙 岭 断裂之 上的 古生代地 层 , 从铁 力买提 达坂至 山前 , 示 显 强 烈的构 造倾 向 ,形成 倾 向南的 紧 闭倒转褶 皱及 冲断 构造 。 ()拜城 一 阳霞前渊 坳 陷带 : 陷内沉 积 了巨厚的 4 坳
中新生 代地 层。 部沉积 较厚 , 北 向南减薄 , 楔状充 填 , 呈
沉积 中心也 由北 向南迁 移 。拜 城一 阳霞坳 陷中的新 生
代前 陆楔状 沉积 并没有 受 到塔 北 古隆起 的 阻挡 ,而是
亘 ,

, 囵 , 曰 , 圆 囝 日


直延 伸到 了塔 中隆 起的北坡 。 ()塔 北前陆 斜坡带 : 5 在地理 位 置上包括 塔北古 隆

, 。 - 四 , - 囫
图 l塔北前陆盆地与南天山造山带构造纲要图及 剖面图

“盆”“山”耦合在异常高压盆地流体研究中的应用

“盆”“山”耦合在异常高压盆地流体研究中的应用

i tt f s i n t i p p r h o ma in a d d s i u in o b omal i h p e s r r o t l d b e i n l r me i h s a e .T e f r t n it b t f a n r l h g r s u e we e c n r l y r go a o r o y o e
Ab t a t h a i s r c :T e b sn—o o e y c u i g t e r s a pl d t t y t e a n r l l ih p e s r n b sn f rt r g n o pl h o y wa p i o sud h b o ma y h g r s u e i a i o he n e
l . I xe d d a d p l a a a i s h b o mal i h p e s r s ma ny r s l d fo t e ma c ii e . y n e t n e n u l p r b s ,t e a n r l h g r su e wa i l e u t m h r la t t s - t n y e r v i
中 图 分 类 号 :E 2 . T l11 文 献标 识 码 : A
App ia i n o sn—O 0 e y c u i n lc to fba i r g n o pl ng i
s ud f a o m a l g e s e sn fu ds t y o bn r l hi h pr s ur d ba i i y l
摘要 : 这是以“ “ 耦合理论指导盆地异常高压研究的首次尝试 。异常高压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主要 取决于 区域 构造应力场 。 盆” 山” 在挤压型盆地中形成异常高压的主控因素是挤压应力和天然气 ( 油气 ) 注, 充 异常高压呈 平行造 山带 的( ) 宽 带状 或连续 的面状 分布 : 拉张型盆地和剪切一拉分盆地 的主控 因素是热作用 。异常高压在拉 张型盆地 中为散点状或被分 隔的 面状分布 , 剪切型 在

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过程

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过程

在南北板块聚合前 ,沿江地 区 演 化对 沿 江 中新 生代 盆地 的性质 与 板 块 的俯 冲基 底 ,因此 ,研究 区从 为 扬 子 板 块 北 缘 被 动 大 陆 边 缘 海 演化 起 到 了 明显 的控 制作 用 。沿 江 元 古代 起 都属 于 扬子 板 块 。扬 子 板
盆 ,大 别造 山带 的 变质 岩 大 部分 为 中新 生 代 盆地 不 同时 期 的盆 地类 型 块 西 北 缘 2 5 0 0 Ma 年 龄 的存 在 ,表
关 系[ 2 】 。现今所见 的大别造 山带是 松 变 质 杂 岩 的 一 部 分 可 能 是 扬 子 山过 程 中 的变质 变 形 作用 和 碰撞 后
收稿 日期 : 2 0 1 2—0 7 - 0 9 基金 项 目: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 目( O 1 0 0 1 3 4 1 0 2)
作者简介 : 吴跃东( 1 9 6 2 一 ) , 男, 安徽合肥人 , 博士 , 教授级高级工程 师 , 主要 从事沉积学和环境地质学研究工作 。
大 遥 繁与澄潺 中 生代盆地 耩会过程
吴 跃 东
( 安徽 省地质 调查 院,安徽 合肥 2 3 0 0 0 1 )
摘 要:结合对大别造 山带地质构造的认识 ,并从盆山关 系统一观点 出发 ,侧重研 究沉积盆地的形成 、演化 、属性及 其 特征 ,论证 了大别造 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 沉积盆地的盆山耦合过程 。将 大别造山带与沿江 中新 生代盆地从 中三叠世 至
具 有 多 阶段 的 隆升 ,伴 随着 造 山带 别造山带 ,以郯一庐断裂和襄樊一 探 针上 交 点 的年 龄 指示 大 别造 山带 的 隆升 剥蚀 ,在 大别 造 山带 东南 侧 广 济断 裂 为界 ,大致 可 以分 为前 陆 的构造 演 化 历史 追 索 到元 古代 。尽 形 成 盆 地 ,这 些 盆地 的充 填 与 大别 褶 冲带 和 大别 山 中深 变质 杂 岩两 部 管 在讨 论 大别 造 山带 地 质 时 ,通 常 造 山带 的 隆升 剥 蚀过 程 紧 密 相关 。 分 。 前 陆 褶 冲 带 主要 由南 华 纪 一 都 把它 与 华北 板 块联 系在 一起 。但 研 究 大 别 造 山带 与 沿 江 中新 生代 盆 早 三叠 世扬 子 板 块北 缘被 动 大 陆边 实 际上 ,震 旦纪 以前 ,扬 子板 块 和 地 的耦 合 过程 是 探讨 沿 江 中新 生代 缘 的碳 酸 盐岩 及 碎屑 岩组 成 。在南 华 北板 块 分 属 于东 冈 瓦那 大 陆和 劳

滇西三江地区中生代盆—山动力学耦合初论

滇西三江地区中生代盆—山动力学耦合初论
代 叠合盆地 ( 以下简 称思 茅 盆地 ) 哀牢 山印 支期 造 、 山带和楚雄 前陆盆 地 ( 1 。根 据造 山 带演 化 和盆 图 )
员会 ( c) NR 和国际 岩石 圈计 划 (L ) 设 立专 项研 IP 都
究 深部过 程与表 层构造 运动 的耦合 关 系 ( h n l e C a el t a. 1 8 ; e ye 1,9 9 , 1, 9 9 D we t . 1 8 ) 因此 , a 盆一 山动 力学
地 转换过 程 , 三江 地 区 的 中一新 生代 盆一 山演 化 可
划 分为 “ 转 山 ” 段 ( T ) “ 控 盆 ”阶 段 盆 阶 T一 、 山 (r一E ) ] 3 以及 盆一 山 共 变 ( 。 E 一Q) 个 阶 段 ( 三 图
2 。 )
机制上 的耦合过 程是 当前大 陆动力 学的前沿 问题 。 处 于特 提斯 构 造 域背景 中的 三江 地 区 , 即云南 省 西部 的怒江 、 沧江 和金沙 江及其 相间 区域 , 中 澜 于
1 )中国科 学 院油气资 源研究重 点实验 室 , 兰州 ,3 0 0 70 0 ;
2 )中国科学 院研究生 院 , 北京 ,0 0 9 104 ; 3 )中国石 油华北 油 田公 司山西 煤层气 勘探开发 分公 司地质研 究所 , 山西晋 城 , 4 0 0 0 8 0
内容 提 要 : 地 和 相 邻造 山带 在 动 力 学 机 制 上 的耦 合 关 系 是 当 前 大 陆动 力 学 研 究 的 热点 , 西 三 江 地 区 中一 新 盆 滇 生代 盆 山格 局 是 开 展 这 一研 究 的典 型 实 例 。晚 三 叠 世 思 茅 盆 地 从 前 陆 盆 地 向裂 谷 盆 地 的 转 换 过 程 , 造 山 带 演 化 与

滇西新生代盆山耦合与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滇西新生代盆山耦合与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贡 山群 变 质 岩 再 次 发 生 混 合 岩 化 作 用 , 并伴
有 大规 模 酸 性 岩 浆 侵 位 。始 新 世 至 中 新 世 , 欧 亚板 块 与 印 度 板 块 强烈 碰 撞[ 】 ,一 方 面 造
找矿工 作 的同行 有所 启迪 。
1 区 域 地 质 背 景
滇西地 区位 于 印 度 板 块 与 欧 亚 板 块 缝 合
图对滇 西 新 生 代 盆 山耦 合 与 砂 岩 型 铀 矿 找 矿 方 向进 行 探 讨 , 旨在 对 区 内从 事 砂 岩 型 铀 矿
变 质 ,并 伴 有 混 合 岩 化 作 用 。 白垩 纪 至 始 新 世 ,缅 甸 微板 块 沿 葡 萄一 支 那缝 合 线 俯 冲 于 密
腾 冲微 板块 之 下[ 1 ,腾 冲 微 板 块 山弧 带 高 黎
其 中 蕴藏 着 丰 富 的 铀 资 源 ,构 成 中 国重 要 的
砂岩 型铀矿 成矿 带之 一 。从 2 世 纪 5 0 0年代 至 8 0年代 ,相 继 在 龙 川 江盆 地 、梁 河 盆 地 和 腾
冲盆地 内探 明 了多个 中 、小 型砂 岩 型 铀矿 床 。
早新 生 代 缝 合 线 与 缅 甸 微 板 块 相 拼 接 。腾 冲
起 了腾 冲微 板块 岩 石 圈 结 构 的 重 要 变 化 ,致 使腾 冲微板 块 向南挤 出并 发 生顺 时 针 旋转 口 , 导致其 区 域 构 造 线 方 向 总体 呈 向东 凸 出 的 弧 形 ( 弧顶在 北部 腾 冲地 区 ) ,促 成 了一 系 列 走 滑盆地 的形 成n 引,并 伴有 强 烈 的火 山 活 动 , 在盆地 内发育 了 中新 世 至更 新 世 的火 山 一 积 沉
工 大学 沉 积 学 院 博 士 研究 生

吴根耀:“盆”“山”耦合倡导者

吴根耀:“盆”“山”耦合倡导者

苦心 钻研 奠定 的深 厚理论 基 础 。他 于 1 6 年 考入北京 大地 质系 ,1 7 年 师 3 9 8 9 士学位 。这 位我 国著 名大地 构造 学 家
的耳提 面命 决定 了吴根 耀一 生在 高层
冈瓦纳 、西 伯利 亚及 太平 洋古 陆 ,时
间上 元古宙 以来 的演化可分 为4 超大 个 他 1 9 年获 中 国科 学院 自然科学 94
中 ●
_
国 地 质 学 走 过 的 1 0年 0
变 形 特 征 和 造 山 带 演 化 ,总 结 了 各 类
里 ,新 思 想 新 观 念 层 出不 造 山带模 型 ,并指 出 因拼合 大陆外 侧
穷 ;中国科 学院地质与地 的消减一 撞事件 激活拼合 大陆 内的古 碰
球 物 理 研 究 所 吴 根 耀 研 究 缝 合线 和古 深断 裂而 发生 陆 内的 ( 板
的 类 型分 析 。 2 0 —0 4 是 0 02 0 年
内 的 流体 动 力学 ) 的研 究 把 握 每 一 个 含 油气 构 造 的具体 特 征 。
合 理 论 的 提 出 阶 段 。 他 分 析 了 油 气 勘
术 生 长 点 。 他 还 总 结 出 各 种 大 地 构 造 探 长 期 徘 徊 不 前 地 区 ( 华 南 ) 和 近 如 如 背 景 下 的 岩 石 组 合 、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和 期 取 得 重 大 突 破 地 区 ( 西 北 ) 的 大 演 化 趋 势 , 据 火 山 岩 特 征 识 别 了一 系 量 实 例 , “ ” “ ” 耦 合 分 析 得 以 盆 山
山带 研 究 ,取 得 了一 系列 创 新 成 果 。 领 域 从 造 山带 拓 展 到 盆 地 ,提 出 了

中国典型盆山耦合简介

中国典型盆山耦合简介

中国八大典型盆山耦合系统分析以准噶尔盆地为中心的北天山—北准噶尔盆山耦合系统;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南天山—昆仑山盆山耦合系统;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的秦岭—祁连山盆山耦合系统;以羌塘盆地为中心的特提斯造山带盆山耦合系统;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龙门山—大巴山盆山耦合系统;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中心的秦岭—阴山盆地耦合系统;以松辽盆地为中心的大兴安岭盆山耦合系统;以渤海湾盆地为中心的环太平洋带盆山耦合系统。

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北准噶尔盆山耦合系统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

显生宙以来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晚石炭世—三叠纪的古亚洲洋全面消亡旋回、早侏罗世—古近纪的陆内断坳旋回、新近纪—第四纪的压扭-强挤压聚敛造山旋回[1]。

塔里木盆地—南天山—昆仑山盆山耦合系统在盆地演化过程中,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具陆壳基底的克拉通盆地古生代盆山转换和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两大阶段。

塔里木陆块为散落在原特提斯洋体系和古亚洲洋中的块体,早震旦世裂解,周边环绕的为不对称型的大陆边缘,陆块的北、西、南侧可能为窄边大陆架,东侧即满加尔,较宽缓并与阿尔金小洋盆相连。

柴达木盆地—秦岭—祁连山盆山耦合系统柴达木—祁连山盆地-造山带构造体制是我国盆山构造体制的典型。

柴达木盆地的形成及其变形直接受深层拆离滑脱、水平伸展和周边造山带逆冲-推覆变形构造的控制,属于伸展型(拆离伸展、垂向伸展)和走滑型组合的盆地-造山带耦合构造体系[2]。

羌塘盆地—特提斯盆山耦合系统羌塘盆地属特提斯构造域中带的中亚段,夹持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和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之间,是一个发育在不同性质基底上的大型晚古生代—中生代海相复合盆地。

经历了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2个发育阶段[3]。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阴山盆地耦合系统与塔里木盆地相似,鄂尔多斯盆地在古生代发育克拉通盆地,至中新生代转化为前陆盆地构成克拉通盆地与前陆盆地的叠合及与周缘秦岭—阴山等造山带的耦合系统[4,5]。

盆山耦合概念及机制

盆山耦合概念及机制

盆山耦合概念及机制盆山耦合是一种跨界系统的耦合机制,它提供了一种从地下深处获取无限能量的新方式。

盆山耦合的基本思想是,地下深处的能量可以通过建造一个在地表上的盆山,将地下深处的能量抽取到地面上,来实现对于能量的调控、利用和储存。

首先,要建立一个盆山,就要将地表表面和地下深处的岩石和土壤打通,这样就可以建立一条盆山路径,允许地下深处的能量流向地表。

其次,要实现地下深处的能量抽象,就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发电机系统,能够将地下深处的温度、压力变化,转换成电能。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深处的能量,还需要增设储能装置,以储存地下深处的能量,供未来需要时使用。

盆山耦合技术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它能够有效利用地下深处的能量,可以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此外,该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用来取代传统的燃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

另外,它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成本,从而降低能源的使用成本。

盆山耦合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能源解决方案,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把这种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与便利。

然而,该技术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它可能会损害地表生态环境;另外,如果地下深处的能量抽取不当,也可能引发各种地面构造破坏等危害。

因此,在实施盆山耦合技术时,应该加强相关技术和科学研究,以确保该技术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应加强对环境的监测与保护,以确保这种新兴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盆山耦合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能源解决方案,它能够利用地下深处的能量,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安全、更经济的能源。

当然,要想让这种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加以深入研究,以确保可靠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危害。

吐哈盆地与博格达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

吐哈盆地与博格达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

吐哈盆地与博格达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前言吐哈盆地是指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一个盆地,博格达造山带则是指新疆南部的一个山脉。

这两个地区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却有着紧密的地质联系。

本文将探讨吐哈盆地与博格达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

盆地特征吐哈盆地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准噶尔盆地的一部分。

其面积达12.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为550米,最高处仅有1200米左右。

吐哈盆地的水文条件非常好,境内河流众多,湿地面积较大。

盆地内的气候属于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全年降水较少。

博格达造山带博格达造山带是指新疆南部的一个山脉,作为天山山脉的南支,其总长度约4000公里。

博格达造山带的地形起伏较大,山峰绵延起伏,其中少数山峰海拔高度超过8000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雪峰之一。

博格达造山带早在地质年代上就形成了,其地层多为花岗岩质,内含铀、钍、氟、碱金属等丰富的资源。

盆山耦合关系盆山关系盆山耦合关系是指盆地与周边山脉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盆地的形成与山脉的隆升有密切联系。

当地质板块发生构造运动时,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板块出现挤压变形,随之而来的是盆地的下沉,周边山脉则隆起形成。

而盆山间的相互运动也常常导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盆山耦合关系在吐哈盆地与博格达造山带的体现吐哈盆地与博格达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造山赋存贡布尔金矿床:贡布尔金矿床位于吐哈盆地的北部,为我国重要的金矿之一。

该矿床与博格达造山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受到博格达造山带的构造运动影响而形成的。

矿床中丰富的金铜矿物是由造山作用带来的固态物质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地球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2.盆地地形起伏的形成:吐哈盆地的地形起伏与博格达造山带隆起的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博格达造山带的隆升,吐哈盆地的地表也发生了相应的抬升,造成了盆地内地形的起伏。

3.盆山间地震的发生:吐哈盆地与博格达造山带处于多板块交汇地带,地震活动频繁,其中不乏盆山间的地震。

盆山耦合与沉积盆地成因_王清晨

盆山耦合与沉积盆地成因_王清晨

文章编号:1000-0550(2003)01-0024-07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43303课题资助。

收稿日期:2002-10-10 收修改稿日期:2003-01-10盆山耦合与沉积盆地成因①王清晨 李 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摘 要 我国的沉积盆地成因研究主要遵循盆山耦合的研究思路进行,关注重点为盆山体系的构造、沉积和深部结构上的耦合现象。

构造耦合研究是指盆山结合带的统一变形特征,沉积耦合研究是通过沉积响应去重塑盆山耦合过程及相邻造山带的演化过程,深部结构耦合的重点是研究盆山体系在岩石圈尺度的动力学统一性。

国际上相应领域的研究重点为岩石圈深部过程与近地表构造过程的耦合。

国内外研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处。

建议在未来的沉积盆地成因研究中更加开阔思路,采用天然实验室的工作模式,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关键词 盆山耦合 盆地成因 国际岩石圈计划第一作者简介 王清晨 男 1950年出生 博士 研究员 岩石学和大地构造中图分类号 P 512.2 文献标识码 A1 从“中国型盆地”谈起沉积盆地充填物中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而且记录了地球演化过程的丰富信息,因此沉积盆地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把盆地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切联系起来。

20世纪80年代,“Chinese-ty pe basins(中国型盆地)”一词出现在地质文献中。

Bally 和Snelson 〔1〕把“中国型盆地”列为缝合带周缘盆地(perisutural basins)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认为是因挤压或巨型缝合带活动而在板块内部远端断块处形成的。

同时命名的还有西地中海型(W .Mediterranean-ty pe),潘能型(Panno nian-ty pe )等盆地类型。

但Klein 〔2〕提出,盆地的成因类型不应以地方性名称命名,因为其中一些盆地的真正成因尚不清楚。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徐国盛;王国芝;张成江【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03(077)002【摘要】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之中的一对孪生体,由此构造了盆山系统.盆山系统是陆块相互作用、岩石圈层圈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循环系统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盆山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造山带和沉积盆地之间一切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盆山间的耦合关系.盆山系统是中国西部中新生代构造的基本格局,并有单侧盆地型盆山系统和双侧盆地型盆山系统两种基本类型.小陆块拼合、多旋回构造运动和陆内构造活动强烈等是中国西部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地质背景.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盆山间耦合关系在垂向上表现为造山带隆升与沉积盆地沉降呈镜像关系,在横向上表现为物质流和能量流循环均有两个传递方向,并且盆山系统岩石圈各层圈间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盆山间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C(陆内)-型俯冲,对于单侧盆地型盆山系统其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L(龙门山)-型俯冲,而双侧盆地型盆山系统其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T(天山)-型俯冲.【总页数】10页(P177-186)【作者】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徐国盛;王国芝;张成江【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J], 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乐光禹;刘顺;李天斌;宋鸿彪2.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杨长清;刘树根;曹波;李书兵;李雯3.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成山成盆成藏动力学 [J], 刘树根;徐国盛;李巨初;李国蓉;罗志立;赵锡奎4.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 [J],5.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周康;王强;乔永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缘 陆内(C型)
大洋消减 大陆碰撞
陆内缩短 (收缩)
中国西部一些中、新生代盆地与同时代的岩浆弧或蛇绿混 杂岩带无关, 或相距甚远, 从地貌形态来看, 主要与再生造山 带有着明显的耦合关系, 曾称为山前盆地或山间盆地; 但从造山带成因来看主要与印度板块嵌入亚洲大陆, 与古 生代造山带在新生代再活动或再旋回造山作用有关, 一些 学者以将这类造山带称为再生造山带.[3]
走滑造山带与走滑盆地 再分类: ①走滑引张(拉分盆地)
例:死海盆地
②走滑挤压
例:刘和甫等(1999)认为阿尔金断裂是始新 世时转化为走滑断裂的, 其走滑挤压形成正花状构 造
Arab 中新世中期
上新世
Africa
图9. 亚洲西部死海盆地盆山耦合的地貌与地质特征块状示意图[5] (据李继亮等,2003)
②向一侧倾斜的地壳尺度的滑脱拆离造成了这种不对称性。
大陆裂谷不仅在地貌上, 而且在地质构造和沉积充填方向也 普遍表现出不对称性。
Key words:伸展山岭与裂陷盆地
1.渤海湾盆地和太行山 底侵作用,拆离? 上涌地幔对流侧向流动机制?
阜平 Pt2-PZ 赞皇
中新生代 前寒武地块
图7 渤海湾盆地与太行山耦合系统的底侵作用示意图
三者在构造、沉积和深部结构上的耦合现象[2-4]
不同时期的盆山几何配置关系 盆地层序地层序列与多幕构造控制关系 盆地沉积物物源与山脉剥露过程关系 盆地沉降与山脉隆升关系 地表过程与构造作用关系 盆山系统演化动力学
根据构造应力[5] ,盆山耦合动力学分类方式: 一、挤压应力场的盆山耦合
弧背前陆盆地
图3 前陆盆地的两种基本类型(据Dickinson,1974;Bally,1980) (A)周缘前陆盆地;(B)弧背前陆盆地
我国中西部一些造山带周缘的 压性盆地, 总体具前陆盆地的结
弧背
构、变形和沉积特征。
其形成亦与大陆岩石圈的挤压 挠曲作用有关。但在该造山成 盆作用发生地区, 并不存在同期 的碰撞或俯冲作用。 因而缺乏同期岩浆弧或蛇绿混 杂岩带。这类盆地的发育时限 一般在碰撞造山期之后间隔较 长时间; 其形成与距该区颇远的 板块发生碰撞和进一步会聚产 生的远程挤压造山作用有关。 对这种在中国存在普遍、特征 典型的陆内会聚, 罗立志等[ 8] 称之为 “C 型”俯冲
冲断造山带与前陆盆地
二、引张应力场的盆山耦合
伸展山岭与裂陷盆地
三、走滑应力场的盆山耦合
走滑造山带与走滑盆地
经典的前陆盆地的概念可定义为:
形成于收缩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 平行于造山带呈狭长带状展布的不对称冲断 挠曲盆地[6]
Key words:冲断造山带与前陆盆地
据Dickinson(1974)和Bally(1980) 前陆盆地一种较为特殊的沉积盆地,位于造山带前沿和
(A)
据P.G.Decelles(1996),
前陆盆地是陆
壳上一个长条形沉 积物丰富的聚集区, (B)
位于造山带和克拉
通之间,它的形成
与消减带的地球动
力学作用和周缘或
弧后褶皱冲断带活
(C)
动有关。
Wedge-Top
图1. 典型前陆盆地系统图(据P.C.Declles和K.A.Giles,1996)
(据刘池洋等,2002)
A) 中期改造分裂, 晚期独立沉降; B ) 晚期改造分裂, 后期剥蚀残留
这类盆山耦合以正引张的裂谷为代表 譬如:
东非裂谷
阿达瓦尔山
贝加尔裂谷
西非裂谷
大陆裂谷两侧肩部的山脉往往是不对称的, 裂谷盆地 也往往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有两种解释。
①上涌异常地幔或软流圈侧向流动不对称引起的;
拉伸减薄
徐杰等(2001)根据太行 山北段及东邻渤海湾盆地 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剖面 反映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 的速度等值线明显扭曲
表明这两个层圈的物质存 在由盆地往山区强烈流动 推挤因粘性屈曲而产生的 挠动褶曲变形。
图8. 地壳伸展体制下渤海湾盆地和太行山耦合关系形成机制图 1一断陷盆地;2一中地壳脆韧转换带;3一莫霍面;4一软流圈顶面;5一地壳变形参 照线;6一伸展断裂;7一软流圈物质流动方向;8一岩石圈地幔流动方向;9一流变拖 曳传力方向;10一地壳物质或块体运动方向;11一盆地和山区应力作用方向
譬如:天山造山带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 乌鲁木齐再生前陆盆地
3.分裂前陆盆地
在前陆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 基底卷入前陆变形。 由于盆地结构复杂和变形改 造强烈, 断褶隆起的基底, 可 将前陆盆地的部分地区分隔 成相对孤立的构造凹地( 如 图) , 称其为分裂前陆盆地。
图5. 分裂盆地基本类型图[6]
【2】刘和甫, 夏义平, 殷进垠等. 走滑造山带与盆地耦合机制[ J] . 地学 前缘, 1999, 6( 3 ) : 121~132
【3】刘和甫, 汪泽成, 熊保贤等.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 造山带耦合分析[ J] . 地学前缘, 2000, 7( 3) : 55~72
【4】刘和甫, 梁慧社, 李晓清等.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 岭耦合机制[ J ] . 地学前缘, 2000, 7( 4 ) : 477 ~486
形成于大洋岩石圈向大陆消减俯冲过程中, 在压性岩浆弧后形 成, 与B 型洋壳俯冲有关。蛇绿岩消减杂岩体比岩基岩浆岩带、火 山岩带更远离盆地。如南美西部安第斯山东麓的系列盆地。
代表板块缝合的蛇绿岩带比岩基岩浆岩带、火山岩带更靠近盆地
(A)
-型俯冲带
(B)
-型俯冲带
-型俯冲带
周缘前陆盆地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相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 它是在板块会聚或碰撞条件下,靠近克拉通(或大陆)
一侧形成的盆地,靠近造山褶皱冲断带一侧有蛇绿岩套和火 山弧等特征 如Bally等1980认为前陆盆地是与挤压巨型缝合带相伴生刚性 岩石圈上的缝合带周缘盆地 (Perisutural basin),其形成与 A-型俯冲有关。因而, 必须承认前陆盆地是在挤压构造背景 下形成的。
小结: 太行山是伴随渤海湾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而相应隆升的,并非 太行山形成后增厚地壳均衡伸展塌陷而成的盆-山构造
2.牛树银等(1995) 研究了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之间地 壳物质的横向迁移运动规律,认为华北盆地下地壳向 太行山流动[3]
引申:渠流机制(channel flow) 青藏高原下层流
Key words:
报告人:贺赤诚
1.盆山机制的提出 2.概念 3.研究问题
盆山关系研究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地 质实践中发现, 单纯地研究造山带或研究盆地, 不能获得对 山脉或盆地的完整认识, 从而逐步提出了盆山关系研究的 新思路。将盆地放在区域大地构造格架中进行造山带变形 与盆地演化关系研究, 或称为“耦合关系”研究是完整认 识盆地形成机制的突破口[ 1]
国际上并无“盆山耦合”的提法, 而是关注“岩石圈深部 过程与近地表构造过程耦合(coupling of lithosphere and nearsurface processes)
尽管目前尚无确切的盆山耦合定义, 但从过去十几年 的研究重点来看, 盆山耦合主要是指: ①冲断造山带与前陆盆地 ②伸展山岭与裂陷盆地 ③走滑造山带与走滑盆地
1.底侵作用是大陆演化的一种特殊模式,常发生在大陆裂谷 环境中,底侵作用及其热源可以驱动大陆裂谷岩浆作 用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
镁铁质幔源 侵位花岗质地壳
造山带地壳增厚 和上隆
大陆裂陷盆地与 变质核杂岩块断 山岭耦合
2.耦合机制 ①造山带快速隆升,大量剥蚀碎屑物充填到渤海湾盆地;
②裂陷盆地深部壳幔物质向太行山上隆区迁移,以补充造山 带地幔下坳和山系上隆的空间,并促使造山带持续性发展
1.周缘前陆盆地
2.弧背前陆盆地
3.分裂前陆盆地
衍生: “中国型盆地” 陆内缩短盆地(C型俯冲)
刘树根等(1995) 揭示了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 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 统是C型俯冲(即中国陆内俯冲)[7]
retroarc foreland basin
地学前缘, 1995 , 2 (1) : 85-92.
【5】李继亮, 肖文交与闫臻, 盆山耦合与沉积作用[ J]. 沉积学报, 2003(1): 52-60 【6】刘池洋等, 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04):
307-313. 【7】刘树根, 罗志立, 戴苏兰, 等.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
沉降[J ] . 地质学报, 1995 , 69 (3) : 205-214 【8】牛树银, 孙爱群, 白文吉. 造山带与相邻盆地间物质的横向迁移[J ] .
图10. 走滑挤压盆山耦合的三种可能成因[5](据李继亮等,2003)
A. 正花状构造轴部坍塌形成的盆山耦合; B. 不对称正花状构造受阻弯曲形成的盆山耦合; C. 正花状构造两翼部位成盆而导致的盆山耦合
盆山耦合与沉积响应
盆山与油气资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 J]. 地学前 缘, 2005(03): 1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