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科学]最新教科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1)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活动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学科
科学
单元
第二单元
执教者
课型
新课
课题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学习
目标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教师活动
活动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观察特征。
3、各组实验,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活动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活动三:总结拓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探究
问题
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应用
作业
练习册本节内容
观察纸张燃烧后产生了哪些物质
文化
阅读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word教案(1)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
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1.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响。
(1) 教师先配制硫酸铜溶液。
由于学生对硫酸铜溶液不太熟悉,因此首先让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
(2)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人溶液中,观察它们的反响,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不要全部浸人溶液,以便进行比照观察。
(3)把铁钉浸人溶液中约2分钟,拿出铁钉,观察铁钉的变化,记录在表格中。
〔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这是化学实验的根本要求。
〕。
教科版科学六下《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他们对化学变化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强调。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
2.能够运用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安全注意事项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实验器材:准备教科书、实验器材如试管、药品、火焰等。
2.课件和教具:制作课件和教具,辅助教学和展示。
3.实验室安排: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器材的齐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现象,如烧水时水壶发热、点燃蜡烛时火焰闪烁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教具,向学生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使学生对这些现象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引导。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a. 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b. 能够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c.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2. 情感态度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意识;b. 培养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2. 难点:观察和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手写板/白板/黑板;b. 幻灯片或图片用于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c. 实验装置与试剂。
2. 学生准备:a. 随身携带笔记本和铅笔;b. 手洗干净的玻璃容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些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燃烧、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b.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即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2. 学习新课:a. 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b. 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现象,如铁锈的生成、果实发酵产生气泡等;c. 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d. 整理学生的观点,引出下一步实验的内容。
3. 实验探究: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些实验装置和试剂;b. 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验方案,如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小苏打与醋的反应等;c.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观察和记录,确保实验的安全与正确进行;d. 让学生归纳整理实验结果,发表自己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理解。
4. 拓展运用:a. 提出新问题,如为什么钢筋会生锈、为什么食物在煮熟时会发生颜色变化等;b.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c. 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实验,如探究果汁被氧化后的变化、食物在不同温度下煮熟的变化等;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现象。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化学变化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对化学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学会观察和判断化学变化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2.难点:对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和判断。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并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试剂等。
2.课件:相关化学变化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烧碱与醋的反应,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学习。
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各种化学变化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等。
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分享对化学变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
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科学6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6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教案:小学科学6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碳酸氢钠、醋、铁丝、火柴、蜡烛等;2. 实验药品:醋、碳酸氢钠等;3.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视频或实物,让学生回顾一下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
例如,可以展示铁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铁锈形成的原因进行思考。
2. 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并呈现一些实验现象供学生观察和描述。
例如,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加入少量的醋,观察气泡的产生以及试管外表面是否变冷;(2) 用酒精灯燃烧一根铁丝,观察铁丝的颜色变化和产生的火焰;(3) 点燃一支火柴,观察火焰的形成和产生的烟雾。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3. 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 为什么碳酸氢钠和醋会产生气泡和冷感?(2) 为什么铁丝燃烧后会有火焰?(3) 为什么点燃火柴会产生火焰和烟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概念,如反应、产物等。
4.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让学生尝试观察和解释。
例如:(1)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烟雾和溶解的蜡油;(2) 酸和碱反应产生的气体和变色现象;(3)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泡和气味等。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辨认化学变化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现象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一些基本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2.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从而达到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材料和仪器。
2.准备一些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相关的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让学生对这些现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并记录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有哪些应用?学生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的理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展开,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等。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变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学生可能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一些基本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2.难点:对化学变化中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安排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变化的现象。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试剂等。
2.实验药品: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等。
3.PPT课件: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腐蚀等,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实验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变化中的一些基本现象。
3.操练(15分钟)教师安排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4)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经过对硫酸铜与铁钉、在石灰水中吹气、在石灰岩上滴盐酸等实验的探究,使学生再次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知道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了新物质。
3、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懂得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与化学变化的本质的区别,能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器具一套、药品溶液、等。
学生准备:每组一套,硫酸铜溶液盛一表面皿、铁钉一个、镊子一个[教学过程]一、激趣小魔术:变色的小花。
1、教师入情入境地表演魔术:在用石蕊试剂浸泡的小花上喷洒白醋,这时花的颜色变成红色,再把红色小花在酒精灯上熏烤,这时小花的颜色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用这样变色的魔术吸引学生的眼球。
2、你认为这是老师变出来的吗?然后揭晓魔术谜底。
课件出示课题前半部分:化学变化。
3、经过分析,得出这些变色过程都是伴随着化学变化发生的过程中产生的。
点击出示课题后半部分:伴随的现象。
经学生确认出现的现象后,再点击出示:改变颜色。
从而引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实验。
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实验:A先让学生观察两者的颜色特征,并做好记录。
引出相关安全问题。
B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相遇之后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提出要求倾倒硫酸铜溶液的量,及铁钉在硫酸铜溶液中浸泡的时间。
C如果是化学变化,必须能找到什么证据?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并完成记录,及时提醒学生不能随便接触化学物品。
最后请学生将器材搁置一边,上课结束前再进行一次观察,并与先前的硫酸铜和老师经过一天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变色和沉淀现象。
D学生回报交流。
三、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米饭和碘酒:先让学生观察米饭的颜色特征,出现什么现象,最后请学生判断是否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变化。
点击课件,出示:改变颜色。
2、小苏打与白醋:先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征,混合后出现什么现象,最后请学生判断是否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变化。
科学六年级下《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说课稿
科学六年级下《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说课稿《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六课,本课有两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二是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的几种现象,这节课也是本单元对前面几节课的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即产生了新物质,而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如何判断,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来作为判断新物质产生的依据。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通过实验的研究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观察现象一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同伴合作,提问、设想、表达、交流。
在没有进行动手实验时,要扬起学生的思维扬。
3、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变化现象及其本质4、教学准备:铁丝、镊子、硫酸铜、白纸、搅拌棒、水、两支试管、烧杯、试管架、小苏打、药匙、纸巾、已制备好的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反应物质(一小时前、一个星期前)。
5、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可以从化学变化的现象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实验激趣师:各位同学,大家好,相信各位在这个单元了解物质的许多变化,我们要继续上几节的发现,认识一种新物质及其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比较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并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四种最常见现象,并认识到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历“提问—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实验准备和课堂教学中改进措施;(4)亮点特色
环节三: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指向目标2)
学生活动4
1.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化学变化有哪些?
2.归纳整理:将所有学过的化学变化和它们伴随的现象列举出来并填写在表格中。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3.交流讨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几种常见现象。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的资料,了解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并和小组组员说一说。
环节五:课末练习(指向目标1,2,3)
1.填一填:
(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连一连
煤气燃烧 化学变化
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
烧水过程中冒泡 物理变化
面粉放入水中变浑浊
教师活动6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如气体的产生、光、热的释放和颜色的改变等。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 气体的产生2. 光的释放3. 热的释放4. 颜色的改变三、教学重点:1. 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掌握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光、热和颜色改变的常见实验。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就观察结果进行讨论。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现象伴随化学变化发生?Step 2 学习新知1. 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气体的产生、光的释放、热的释放和颜色的改变等现象。
2. 教师讲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每个现象的原因和常见的化学反应实例。
Step 3 实践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2. 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
3.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每个现象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Step 4 拓展延伸1.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进行讨论和思考。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引导,与学生共同探究更多的化学反应并观察现象。
Step 5 知识输出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比较。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和交流,总结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教科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精品教案(5)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6课。
本课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通过本课教学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能力目标: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1号试管(内装有2/3的硫酸铜溶液)、2号试管(空试管)、3号试管(内装少许氢氧化钠颗粒)、一根细铁丝(表面用砂纸打磨洁净,一端卷成小团,小团直径小于试管内直径,另一端长度超过试管的长度)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少许淀粉、碘酒、一个培养皿、一支蜡烛、一盒火柴、生锈和不生锈的铁钉各一个、装有小苏打粉的试管、装有白醋的试管[教学过程]教学环教师活动媒体应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节一、导入1.谈话: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PPT及板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全体或个别回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回顾前几课所学的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2.提问: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PPT及板书: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个别回答: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再次理一下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今天认识化学变化所伴随现象做准备二、科学探究(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1.谈话:今天还要来研究一些物质的变化PPT: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明确任务2.(出示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谈话:这种物质是硫酸铜溶液。
最新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案》教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案们都是化学变化吗?为什么?(2)将1滴墨水滴入清水和将碘酒滴在米饭上,它们的颜色都会改变,它们都是化学变化?2、进行解释。
2、总结:看来这几种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要确定是否是化学变化,还要寻找证据,确定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才能下正确的结论。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我认为在教学中主要抓好了两个活动:活动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在实验中要求学生不用嘴尝,不用手摸等),为了更好地观察到现象:铁钉颜色的变化、硫酸铜溶液颜色的变化和产生的沉淀物,我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准备:(1)用试管代替烧杯,装少量的硫酸铜溶液;(2)用热水溶解硫酸铜晶体;(3)用棉线将铁钉的一段拴住;(4)提前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沉淀物硫酸亚铁。
活动2、对前面几课所学的物质变化进行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在教学中,不只是简单交给学生知识,而是重视了实验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了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5、讨论交流。 把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6、实验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整理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
1、谈话:当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产 生新物质引起的。 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和实验, 看看这些化学变化在产生新物质的
同时出现了哪些现象呢?
2、出示相关图片,生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并完成记录表 2。 3、小结归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板书)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1 号烧杯、 2 号烧杯(都装有 1/2 的硫酸铜溶液)、一根 铁钉、记录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反应较长时间的硫酸铜溶 液和铁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今天继续研究一些物质的变化。 二、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会用到铁钉和 硫酸铜溶液。(出示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并简单介绍硫酸铜溶液。 2、实验设计与猜测。
学生设计,并简单交流。 3、分组实验,完成记录表 1。
4、交流实验现象。
我们看到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后,铁丝由原来的灰白色变成了红色,硫酸 铜溶液颜色变淡了,并且产生了沉淀。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初步判断
改变颜色 发光发热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气体
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产生沉淀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 的第 6 课。本课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二是初步归 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然 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 1、知道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会通过“假设—检验”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3、学会分辩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4、了解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并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观察并描述硫酸铜溶液和铁丝的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准备:
最新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在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上,本课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究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发生的化学变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寻找证据,从现象上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本课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第二部分: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展开,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做“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实验,观察铁钉上有红色的铜附着及溶液颜色变浅的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除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外,还需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梳理实验前后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寻找多个证据以证明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教材第二部分内容是复习前面几课所涉及的关于“蜡烛燃烧”、“淀粉与碘酒”、“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等化学变化实验,选用“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这四种最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中“产生沉淀物”这一化学变化,我是选择了“往澄清石灰水里吹气”的实验加以替代,选材简单,现象明显,学生兴趣浓厚。
另外,还补充了“制取玻尔多液”、“燃烧镁条”等实验,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硫酸铜溶液和铁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细心观察、认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化学变化伴随的一些常见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准备:硫酸铜溶液(盛在小烧杯里)、一个大铁钉、镊子、一根生了锈的铁钉、培养皿、记录表。
教师准备:上述材料各一份,石灰水、烧杯、镁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PPT2]1、师:物质的变化有哪两种?怎样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师:这节课继续研究物质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教科版【教课目的】:科学观点:化学变化会陪伴各样现象,依据这些现象能够初步判断物质能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持续学习“假定—查验“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式。
感情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凭证的关系,领会凭证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课要点】认识化学反响的一般现象。
【教课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响实验【教课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教课过程】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直入实验,察看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响:介绍硫酸铜溶液。
察看特点。
二、自主研究合作学习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干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察看它们的反响,记录下来,注意不要所有浸入溶液,这样能够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察看要仔细,记录要清楚。
三、报告沟通排疑解惑反应沟通:大家看到了如何的现象?着重比较和推理。
指引思虑: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响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凭证证明?生答补充。
四、回归教材评论小结能够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能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五、自主研究合作学习初步概括化学变化陪伴的现象察看 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易方法。
六、报告沟通排疑解惑回首整理:跟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陪伴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陪伴的主要现象实质特点12345七、回归教材评论小结不论哪一种化学反响,在反响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陪伴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原因是什么?八、拓展延长稳固应用阅读43页:在课本资猜中的化学反响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word教案(4)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教学过程】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1.介绍硫酸铜溶液。
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征12345总结拓延: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阅读43页: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4)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明白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3.自主协作,运用“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4.学会从现象中找证据,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化学变化,懂得迁移。
5.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学会从现象中找证据,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学会从现象中找证据,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硫酸铜溶液、铁钉、烧杯、镊子、培养皿、观察记录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今天为大家上一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
首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个魔术,想看吗?谢谢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魔术:(淀粉+碘酒———变蓝色)师:老师这有个喷壶,里面装着什么颜色的液体?(褐色)黑板上有一张白纸(先用淀粉在白纸上写字)向这张白纸喷液体。
1、请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显示出蓝色的字)(观察力真强)2、这种现象你会产生疑问吗?(为什么……….?)(这同学善于思考问题)3、到底为什么。
?这个魔术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有谁能破解?(哇噻,你好牛,老师好佩服你,这个秘密也给你破解了,送给他掌声。
)4、同学们,根据之前学习,你能告诉老师这个实验是物质变化形式当中的什么变化?你的要证据是什么?从哪里看出产生了新的物质?(看来同学们之前的学习掌握得不错)5、((颜色变化了))(板书)二、探究过程1、同学们,其实不同的物质变化都会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
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咱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物质变化会伴随什么有趣的现象出现?好,请看大屏幕。
PPT。
2、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铁钉大家都很熟悉的,是怎么样的?(银白色具金属光泽),现在重点观察一下硫酸铜溶液,是怎么样的?(蓝色透明液体)PPT如果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你们猜测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3、呆会我会提供这些材料给大家,如何操作这个实验,可以更有效的对比出是否有你们所说的这些现象呢?4.引导学生交流,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2019最新教科小学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
现象》word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
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1.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1) 教师先配制硫酸铜溶液。
由于学生对硫酸铜溶液不太熟悉,因此首先让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
(2)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人溶液中,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不要全部浸人溶液,以便进行对比观察。
(3)把铁钉浸人溶液中约2分钟,拿出铁钉,观察铁钉的变化,记录在表格中。
(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这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
(浸人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铜,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
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
)
(4)思考: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溶液不是硫酸铜溶液,或者说硫酸铜的含量已经减少,有另外的物质形成了,这是一个证据。
铁钉上的红色物质是怎么来的?
没有浸人溶液的铁钉没有附着红色物质,说明红色物质是溶液中析出来的,
它是铁吗?我们平常看到的铁是灰白色的,铜是红色的,那么铁钉上的红色物质可能就是铜了,这是另一个证据。
根据这两个证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2.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回忆我们学过的化学变化有哪些?把所有学过的化学变化列举出来。
(2)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哪些明显的现象,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
├────────┼──────────┤││淀粉与碘酒│颜色变化││
├────────┼──────────┤││铁钉生锈│颜色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
├────────┼──────────┤│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产生沉泞、颜色变化││└────────┴──────────┴───────┘
(3)阅读教科书第43页的资料,了解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将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或者五水硫酸铜(又叫胆矾,蓝色晶体)溶解于水中,即可得到硫酸铜溶液。
25 0C时,硫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 05克,水溶液呈蓝色。
板书: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原来的物质新的物质
铁硫酸铜红色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