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4 略
2019 中学语文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二)
应考教师须知: 1. 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 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加*号的试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第一部分(30 分) 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这一理念,你是怎样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的?请简要阐述。 2.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 请你先分条简述这些“教学建议”,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某一条教学建议简要说明贯彻 情况。 第二部分(30 分) 3.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 能力的重要内容。而教师的指导得法,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你是怎 样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请举例简要阐说。 4.复述、讨论、交流,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下面是听说训练课文《牛顿》 的教学过程设计,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教学功能和 意义,请作出简要评析。 一、听说训练一:讲述牛顿经历
初中语文试卷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 分) 1.(15 分) 参考答案(要点): 理解:①开发语文实践的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 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 律。②注重语文实践的途径。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 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 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实施: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 教学过程,积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充分提供语文实践机会等。 评分办法:理解 10 分,意思符合,较全面、正确,9—10 分;意思基本符合,7—8 分;有 明显欠缺,5—6 分;严重欠缺,4 分及以下。实施 5 分,意思符合,较全面、正确,4—5 分;意思基本符合,2—3 分。 2.(15 分) 参考答案(要点): 教学建议: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 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 关系。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自我分析:能结合上述教学建议,对自己的教学作出正确的分析即可。 评分办法:教学建议 10 分,每条 2 分,意思符合即可;自我分析 5 分,视答题情况给分。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 法是( )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3.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请你简述自己作文讲评教学过程,并分析其教学功能。
4.以下是学生们对《项链》主题的不同理解,如果你在上课,你将作怎样 的处置?为什么?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之上的丑恶面目。 ②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③表达了作者对人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④揭示了经受挫折能使人变得坚强的道理。 ⑤告诉人们成败的关键在于自己把握。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 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 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从而构成情 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1、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 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 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 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 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 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 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 陶。
第二部分(30 分) 3.参考答案(指导要点): 应包括内容和方法的指导。内容上,指导学生把握鉴赏的角度,即分析人物的性格,形成性 格的原因,作品塑造人物的社会意义;方法上,指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着手,强调学生 参与鉴赏实践,提倡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评分方法:(该题申报高级职称 10 分,申报中级职称 15 分)意思符合,比较全面正确, 9—10 分(13—15 分);基本符合,7—8 分(10—12 分);明显欠缺,4—6 分(7—9 分); 严重欠缺,4 分及以下(6 分及以下)。 4.参考答案(要点):
(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 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 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 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Hale Waihona Puke Baidu美。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 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2019 中学语文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一)
姓名
单位
得分
应考教师须知:
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思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① 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 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
② 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 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C 2. B 3. A 4. A 5. C 6. D 7. C 8. A 9. C l0.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5 个空,每空 1 分,共 25 分) 1、品德素质、才智素质 2、听、读、 3、超前性、人文性、综合性。 4、《奏定学堂章程》 5、重道轻文、文道分离 6、思维能力 7、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精要 9、审题、开源、谋篇 10、制约性、瞬逝性、 11、人物、情节、环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2、一体两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 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 年版)规定的阅读 教学目标,它包含哪些具体要求?这条教学目标有什么深刻的教育意义?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
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5 个空,每空 1 分,共 25 分) 1 、 人 的 素 质 结 构 有 三 个 相 对 独 立 的 基 本 要 素 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_________、说、_________、写 四个要素构 成的。 3 、 语 文 教 育 理 论 的 特 殊 之 处 在 于 它 的 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4、1903 年颁行的《___________ 》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 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 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 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___________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___________ 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___________、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___________四个 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捷性、 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入境: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 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 术匠心、美学趣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 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 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 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 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 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
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
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 ①基础工具性 ②思想教育性 ③社会实践性 ④文学性 ⑤知识性
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③说明教学内容。
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⑤规定了基本篇目
1.整理牛顿一生经历(填表法) 2.口述牛顿一生经历 二、听说训练二:复述牛顿故事
按原文具体复述——概括要点复述——变换人称复述——想像拓展复述 三、听说训练三:分析牛顿成功秘诀
分析牛顿的语言,讨论成功的因素。 5.(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
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请你简述自己作文讲评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分析其教学 功能。 第三部分(40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性短文,鉴赏诗的意象、意境、语言以及表现技巧。可以 鉴赏某一方面,也可以鉴赏几个方面,不少于 400 字,题目自拟。(40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