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总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⑴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⑵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宣称要“领导世界”。
⑶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易混(错)警示】“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杜鲁门主义:⑴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在演说中提出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⑵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⑶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⑴含义: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⑵目的: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⑶作用: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
⑷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三)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1、北约组织⑴概况:1949年,美英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⑵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华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易混(错)警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四)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分裂。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2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5.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法里德 扎卡里亚是美国 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扎卡里亚是美国《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 的有( ) 的有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①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牢牢控制着国际事务 ②新兴国家崛起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欧盟在国际事务中 俄罗斯日渐衰落,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④俄罗斯日渐衰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日渐减 小 A.②③ B.①② . . C.②④ D.①④ . .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依然是一个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答案:A
一、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1.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贸易往来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2.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 .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这就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4.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处在两极 .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 形势下, 形势下,地位衰落的西欧普遍认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抗衡美 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苏,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5.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美国推 .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要求西欧国家联合起来向美国提一个总的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在北约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也使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1年欧洲煤 钢共同体
1967年 欧 洲 1958年欧洲经 合一 共 发展 济共同体 同 1958年欧洲原 体 子能共同体 发
展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73年“用一个声音说话” 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80年代后防务合作加快步伐
1993年欧盟成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特点? ⑴成员国不断增加(627国) ⑵单一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⑶经济一体化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
1.原因:
2.欧洲一体化进程
3.影响:
材料一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 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 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 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 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 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 变化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 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 立的局面。 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 的挑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 立的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总结8
①
人
国的控制。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使西欧成为能与美苏抗衡的力量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关系
演变
①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日本,
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
②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 美国
日政策,结束对日占领状态,大力扶植日本经济 与日本
返回导航
·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
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美苏“冷战”。概括两个报告的共性,夸大对方威
胁并走向对抗;其依据就是美苏两国的特点。
[答案] 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历 史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2016·江苏历史卷,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
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
下列材料:
材 料 一 美 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 8000字的 “长电
版
返回导航
·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苏联的对外关系。从美国经济、军事和战略三个角 度去分析其内容。 [答案] 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 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历 史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历
多极化 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
了解苏联的反击措施,掌握相关知识。学习运用归纳对比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四、教学策略选择(说明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设计等)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2.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布置预习思考题:(1)找出重要概念。(2)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哪些?(3)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措施?(4)“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如何?(预习思考题无须用本子专门写下来,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只需画在书上就行;需要归纳的可写简要提纲。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自学习惯。预习思考题的难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一般以了解课文知识、突出重点知识为主,跨度不宜太大。)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探究:“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设问:“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有哪些重大的影响?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从其对西欧、东欧、世界和平与科技发展等方面谈谈对问题的认识。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012年四川文综,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1.【答案】D
2.(2012年江苏历史,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2.【答案】B
3.(2012年大纲版全国文综,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
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3.【答案】C。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1.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
2.“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集团,它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实力。
二、科索沃战争
1.时间:1999年3-6月
2.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在此期间,中国驻南使馆也遭到北约导弹袭击,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3.影响: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初中历史第 1 页共1 页。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⑥美国正积极
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信息解读】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①反映了二战后世 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极大改变;②反映了二战 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③表明苏联努力扩大自
己在世界上的影响;④反映了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⑤⑥
(1)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
为指导思想的“ 杜鲁门主义”。
雅尔塔体系
1.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 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 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 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美苏均势 2.基础: 3.实质: 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作用: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多极化趋势加强
西欧、日本迅速 崛起,第三世界 登上历史舞台, 社会主义阵营瓦 解,中国恢复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冲击了两极 格局,形成了多 极化趋势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 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跨 世纪的世界格局处于新旧交 替时期,“一超多强”是当 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世 界局势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 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 代的主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两极格局形成 美国和苏联成为主宰世界的两 大主要力量,国家利益和意识 形态的矛盾,导致美苏同盟关 主要 系破裂,“杜鲁门主义”“马 表现 歇尔计划”相继出笼,1949年 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并相互对 峙,“冷战”局面出现
20世纪六七十年 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
远影响。(2)从社会史观角度考查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影响: (2)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世界大战的爆发
(3)推动了各国进行改革和世界的整体发展
(4)亚非拉不结盟与动的发展壮大和第三世界崛起 (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
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推动“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在经济发展过程日益密切 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C.在资本主义世界想与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想摆脱美国的控制
A
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不包括: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联盟 •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
1、(10年广东卷)22.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 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 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 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 国增至12个。
发展:
经济一体化
(1)戴高乐提出
1、雅尔塔体系的本质含义是 A 资本主义体制
B 社会主义体制
C 确立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体制 D 美苏主导下的国际关系体制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雅 尔 塔 体 系 为 两 极 格 局 奠 基
苏 美 铁 幕 演 说 发 信 号
冷 战 军 事 北 约 组 织 的 建 立
政 治 杜 鲁 门 主 义 开 始
苏 东 剧 变 两 极 格 局 结 束 新 格 局 未 形 成
一 超 多 强 下 , 多 极 化 趋 势 进 一 步 加 强
• 反共产主义的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 意识形态的扩张”是冷战产生的根源; • 较公正的观点则认为:对于冷战的产生,美、苏都应 承担责任。 • 其实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要独霸世界, 而苏联决不准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美国要使东欧变 成自由世界,而苏联决不容许美国插足苏联的势力范 围。美国要关心和扩展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苏联要保 障自己的安全利益。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 包括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 行社会主义,包括推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 美、苏都认为在刚刚经历二战后必须避免双方直接交 战,但是,它们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 益的冲突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必 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于是,冷战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 而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了 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则是冷战的直接起因。
• 极权政制的种子,是靠悲惨和匮乏滋养发育的。它们在 贫穷和动乱的灾难土地上蔓延滋长。当一个民族对于较 好生活的希望绝灭之后,这类种子便会长大成株。我们 一定要使那种希望存在下去。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 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 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一定会危及本国 的繁荣昌盛。
•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 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我们必须帮 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我 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 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说,是必要的。如果希腊陷于 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控制下,对它的邻国土耳其,就会有 直接和严重的影响。混乱和骚动就可能遍布整个中东。 如果我们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期不去帮助希腊和土耳其, 其影响不仅殃及东方,而且远及西方。我们必须采取立 即的和果断的行动……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选C。本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 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 ‚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额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利用图文考查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特点。
解答本题应结合图片分析马歇尔计划覆盖的地区,迁移马歇尔
计划的目的、实质分析,说明马歇尔计划援助具有浓厚国家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色彩。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析】选C。因为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是在1954年10月2日,为 了在军事上与北约对抗,苏联于1955年成立了华约组织,由此 判断C正确。第一次柏林危机是1948年,德国分立开始于1945 年,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
2.(2010·福建文综·T2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 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
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
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 原因不包括( )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冷战中重大事件的时间,
面透过材料,把握现象的本质。
【考情新动向】 1.从考查频率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高考考查略低 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但仍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 从考查内容上看,欧洲走向联合及其性质、不结盟运动等是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4、二战后形成的两级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
5、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热战主要是侵略朝鲜和侵略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历史因素: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
2、“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经济政治实力增强,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摆脱美国控制;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拥有和美匹敌的军事力量;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积极致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国仍然最强大。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1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09年高考江苏卷 年高考江苏卷)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 年高考江苏卷 年 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 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 解析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苏美合作”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 项正 确。 [答案 C 答案] 答案
(2009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 年高考海南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 后称 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 后称“ 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 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 解析] 杜鲁门主义” 解析 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现,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具有鲜明的意识 形态的色彩, 项正确 项正确。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 形态的色彩,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马歇尔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 项与C项不是其共同点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A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D项只符合马 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 项只符合马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 项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B项。 [答案 B 答案] 答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二、美苏“冷战”
1、苏联的“对应”措施 (1)、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 会 (2)、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2、“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影 响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越南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本课要旨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到“冷战”对手 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级格局的形成 3、 “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 两国并没有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 日本经济的崛起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仅次 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 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 国地位
3、影响 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 鼎立的局面,有力冲击着 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地统治下相继获得 独立,新 3、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 盟运动正式形成 4、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 务;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5、影响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 国际力量,有力的冲击着两级格局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1)、美苏实力下降 (2)、世界多方力量的崛起
2、表现 (1)、欧洲走向联合,欧共 体到欧盟 (2)、日本的崛起 (3)、俄罗斯力量的壮大 (4)、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 中国力量的壮大
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
1、特征 和平与动荡并存 2、原因 (1)、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 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 列新冲 突和矛盾 (2)、美国力图构建以它为首的 单极世界,不断在世界上推行 其霸权政策 (3)、多方力量的制约 3、当前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7、 运动的兴起: (1) 时间:1961年,发起者:南斯拉夫的铁托、 印度的尼赫鲁和埃及的纳赛尔 (2)内容:奉行独立自主和 的宗旨和原则; 把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 领。 (3)作用:标志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两极格局。
8、两极格局的瓦解: (1)瓦解标志: (1989年起)、经互会 解体,华约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1991 年底) (2)瓦解影响: ①使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呈现缓和与紧张、和 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②造成东西方力量失衡,国际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 大挫折,发展中国家面临西方大国更大压力。 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出现“ ”的 局面。 ④国际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尤其经济较量,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加速发展。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思考:造成德国和朝鲜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时间: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 表现: ①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②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③中国的振兴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经济一体化方面: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 欧洲共同体 目标: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 (2)政治一体化方面: ① 戴高乐提出:“欧洲是 的欧洲”(外 交) ②1973年提出 “用一个声音说话”(外交) ③1975年 “欧洲议会”成立(立法) ④20世纪80年代防务合作加快(军事)
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只得依附 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20世 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较快 的发展,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 出来。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美国 和苏联相比,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 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岳麓版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选择题:1.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位总统是A.华盛顿 B.林肯 C.杜鲁门 D.尼克松【解析】:C 美国某总统其实是杜鲁门,他的言论反映了美国要干涉别国内政,答案是C。
2.(2010·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解析】:C 。
从材料看,是指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是并不意味着美苏矛盾的趋缓。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表述: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解析】:C 二战后欧洲成为美苏“冷战”的主战场,受到很大的威胁,欧洲政治家发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呼声。
4.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B.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C.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D. 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解析】:C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段时间欧洲被美苏两国所控制,分裂为两派势力,典型地反映在德国的分裂上,所以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对峙。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本课结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两极格局崩溃,多 “冷战”结束;美国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
20世纪80年 极化趋势加强,世 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代末90年代 界格局暂时呈现 欧盟国际地位提高; (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
初至今 出“一超多强” 日本发展壮大;俄罗 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
选项
A项
B项 C项 D项
具体分析
结论
题目时间是1949年,与罗斯福新政时间不符,且与漫画中欧洲自立没 有关系
错误
“铁幕”演说是丘吉尔在1946年提出的,与题目中的美国和欧洲无关 错误
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
正确
欧洲煤钢联营成立于195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
错误
解题技巧
图片、漫画型选择题 解答此类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所提供的图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判读,一般应 做到“四审、三判、二补、一理解”: (1)对图片要“四审”:一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题范围;二审 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定位答题方向;三审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 其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 系类别。 (2)对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排 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 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真题感悟
例题 (2017·北京高考,22)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 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案例
思维训练: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时政评说》“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 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 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 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 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欧洲的联合
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材料六 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 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 超过美国1.43倍。
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 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 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 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 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影响: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苏联 对抗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共产党与工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人情报局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局部热战
德国 朝鲜半岛 古巴 朝鲜 分裂 分裂 导弹危机 战争
越南 战争
西欧的联合
世
日本的崛起
界
两 极格 60、70年代 局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美国(危机)
多 极 化 趋 势 出
扶控东欧 打破封锁 抵抗美国
成
D.称美霸国世马界歇尔计划的推行
军事 1949年,北约
1955年,华约
消极:导致德国(1949年)和朝鲜(1951年)的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发展到对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的崛起③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4.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冠一主题,你认为恰当的是()A.美苏“冷战”B.和平与动荡并存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D.多极化趋势加强6. 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
”这封信反映的基本史实是()A.修筑“柏林墙” B.古巴导弹危机C.“星球大战”计划D.美苏合作主宰世界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
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总结“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具体表现。
8.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9.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10.“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
”这段话旨在()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建立欧洲共同体D.推行杜鲁门主义11.时人曾作诗描述古巴导弹危机:“后院洞开美梦醒,海空封锁欲断臂。
前倨后恭成笑话,试看天下谁懦夫?”“前倨后恭成笑话”描述的是()A.美国称霸全球的企图破产B.苏联力求战略平衡的计划受挫C.“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泡影D.美苏争霸使双方国际形象大损12.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D.该局面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13.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
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资本主义制度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
经济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材料三五大国中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只有苏联。
1945年苏军总数达1140万,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材料四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正在以各种方式扩充军备,准备未来的战争,并且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1946年9月27日)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四,概括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总结双方关系变化的原因。
(3)由上述可见,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形成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争夺。
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表中两极对峙格局的有关内容。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冷战”形成的责任,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另一种认为,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按照你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他所设想的“高一级的整体”最早出现是指()A.北约组织建立B.不结盟运动兴起C.欧共体的建立D.欧盟的建立2. 1967年合并建立欧洲共同体的机构包括()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日本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早在20世纪的50年代,日本经济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它当时把握的历史机遇是() A.朝鲜战争的爆发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C.中东国家大幅度降低石油价格D.美苏两极对峙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5. 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兴起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美苏争霸的威胁②许多亚非国家获得民族独立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④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发展经济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这体现出()A.两极格局瓦解B.欧洲、日本已经与美苏平起平坐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2004年联合国大会期间,日本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积极要求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席位,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为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阐述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理由与愿望。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有哪些其他因素。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联系所学内容,说明其原因。
8.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出现这一声音的原因是欧洲希望()A.加强内部联合发展经济B.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C.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D.迫使美国改变对欧政策9. 下图是战后历次战争中,西欧(法国)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强有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10. 1946年,美国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11. 日本外务省前事务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12.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13.《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新格局形成C.多极化趋势出现D.区域集团化发展1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我相信,在今天这个紊乱的世界里……法德两国的紧密合作对于改造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
”——1963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法国和德国并肩站在一起,这确实对大家都是更有好处的。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2)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当今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借鉴?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