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课时4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 新人教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如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B.a—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C.b—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D.b—氮气,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2.下列关于大气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B.氮气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C.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021年1月6日,我国研发的无人机“甘霖-1”带数百公斤增雨剂在4 500米高度的云层实施人工增雨。
据此完成3~4题。
3.该高度属于大气层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C.电离层 D.高层大气4.在这一高度上( )A.大气对流运动旺盛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臭氧含量较大D.能反射无线电波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
5.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①组成成分 ②运动状况 ③温度 ④密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关于高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若干电离层 B.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C.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7.与b层相比,a层( )A.空气密度大 B.存在臭氧层C.吸收紫外线多 D.利于飞机飞行探空气球是充入氦气等密度较小气体的特制气球,可以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30~40千米的高空,探测温度、压力等气象要素。
2020年1月某日,北京天气晴朗,气象员小明释放了探空气球(图1示意),并根据回传数据绘制了气温垂直变化(图2示意)。
据此完成8~9题。
8.图2中,与小明绘制的气温垂直变化曲线相吻合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9.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A.体积不断缩小B.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减小C.体积不断膨胀D.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孔明灯它是怎么 升空的呢?
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 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相传五代(907—960)时有一个莘七娘,随丈 夫在福建打仗时,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 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 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 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 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在空中飘浮的 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 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温 暖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泄漏事故,放射性物 质飘逸到大气中,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信息称:“这些放射性 物质不会飘散到我国大陆上空,居民不必担心。” 为什么? 【提示】 该季节我国北方和日本盛行西北季风,放射性物 质会随风飘向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空,对我国影响不大。
例题1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深秋时节,用烟熏防御霜冻,主要是因为烟雾可增强(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堂小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不同纬度地区因大气运动状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压带、风带。 其分布及与降水带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等压线分布图
完整 海洋
海陆热力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
①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热成低 ②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冷成高
压区。 压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3)城市热岛效应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成因是突破口。
人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1、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了解)2、干洁空气(掌握)⑴、概念: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⑵、干洁空气成分体积分数:N₂ 78%,O₂ 21%,0.93% 氩气,0.038% CO₂, 0.032% 杂气⑶、组成成分的作用①氧(O):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②氮(N):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③二氧化碳(CO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④臭氧(O₂):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水汽和杂质水的相变: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了解)⑴、作用:①含量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⑵、降水的条件:①水汽②凝结核③温度(了解)二、人类活动与大气(了解)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不断的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1、体现: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和对森林的乱砍乱伐2、实例:①温室效应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砍伐-CO₂增多-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②臭氧空洞危害:使得大量的紫外线穿越大气层,进入近地面,严重威胁各种生物的生命安全。
臭氧空洞发生在南北两极或极地上空3、氧气含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了解)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大气的垂直分层(全部掌握)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分层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密度二、各垂直分层的的特点1、对流层⑴、范围: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8-9Km。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⑶、大气运动状况: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⑷、密度气压:密度大、气压大⑸、水汽尘埃: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的污染物也集中于此层。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单元小结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单元小结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第三节海水的运动问题研究:能否淡化海水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单元小结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二节地貌的观察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单元小结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第二节土壤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单元小结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与水文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问题研究:教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单元小结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三节人口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单元小结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二节城镇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单元小结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问题研究:实体商店何去何从?单元小结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单元小结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
单元小结。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4课时 课件—2020-2021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 (共80张PPT)
解析:第(1)题,周一时,该城市天气由阴雨转为多云,且气 温下降,应该是冷锋活动造成的,图中甲位于冷锋后,出现降水, 答案选 A。第(2)题,该城市这 3 天都是气温在下降,是冷锋活动 的结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冷锋活动的结 果,其他都是暖锋活动的结果,答案选 A。
答案:(1)A (2)A
垂直 气流
多晴朗、干燥天气 昼夜温差大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我国天气 典型实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南沿海的台风天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应用提示——查盲点 补遗漏 点拨技巧 1.高压和低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和反 气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状况的描述。 2.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 运动方向。
【答案】 B
1.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 (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1)~(2)题。
(1) 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最可能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2)下面描写天气的语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一致 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①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此时华北形成春旱; ②6 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③7~8 月:雨季移至华北、东北,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 高控制形成伏旱; ④9 月:雨带南撤; ⑤10 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①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②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2章 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云层对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影响示意图
(1)白天,云层的反射作用明显,地面温度比晴天低;夜间,云层的 大气逆辐射作用显著,地面温度比晴天高。因此,晴天比阴天的昼夜温 差大。
(2)由图可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大气逆辐射,而且大气逆辐射白天 比夜间还要强。
典例剖析
例题1 (2020·北京丰台区期中)下表是我国华北某地天气状况数 据。如图是“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3)题。
其过程可以归纳为:
[方法技巧] 可用“一个关键、四个步骤”来记忆热力环流原理 “一个关键”:确定近地面两地区的冷热。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 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 夜晚气温较低。
“四个步骤”: (1)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却,空气 下沉。 (2)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近地面冷的地方 形成高压。 (3)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近 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 (4)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3.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 用:海陆风使海 滨地区气温日较 差较小,夏季气 温低,空气较湿 润,是避暑的好 地方。
(2)山谷风 ①山谷风成因分析——山坡的冷热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 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 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 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 层,大气稳定,易造成 大气污染。故山谷(小盆 地)地区不宜布局大气污 染型工业。
知识点 问题探究
大气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实验 步骤: ①将略大(如50×40×20 cm)的废弃包装纸盒,正面去掉,留下其他 5个面,横放在桌上,让盒子开口的那面,正对观察者。 ②关上门和窗,在纸盒内一端放入点燃的蚊香(或香烟),另一端放 上冰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共13张PPT)
A 郊区 B
市区 C
B 郊区
A
思考:
1.钢铁厂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A 2.绿化带在什么位置?对城市环境有哪些影响? B
本节课结束!谢谢!
面
密度增加 (高压)
冷却
C
观察 裙子是从陆地 飘向海洋? 还是从海洋飘 向陆地? 为什么?
案例分析1:海陆风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升温快,气温高 低压
陆地
白天
升温慢,气温低 高压
海洋
陆风
降温快,气温低 (高压)
陆地
夜间
降温慢,气温高 (低压)
海洋
知识框架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的 大 气 的 运 动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D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C)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 射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应用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课堂练习
1.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 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 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栏 目 链 接
课标 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栏 目 链 接
目标 定位
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解释有关大气受热等大气 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解释有关热力环流的形成及 栏
其影响。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特别 提醒
(1)大气逆辐射不仅发生在白天,晚上也存在,主要看云层 厚薄,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就强,反之,就弱。,
(2)大气逆辐射的方向不是和大气辐射的方向相反,而是和
栏 目
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
链
接
知识 精析
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表解如下:
栏 目 链 接
知识 精析
栏 目 链 接
指点 迷津
1.大气逆辐射只有晚上存在吗?
栏 目 链 接
知识 精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栏 目 链 接
知识 精析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 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 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 太阳辐射能鑫隆
射能就越多,所以说近地面是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随着海拔
的增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就减少,所以有“高处不胜寒”之说。
方法 突破
栏 目 链 接
学以 致用
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完成(1)~(5)题。
栏 目 链 接
学以 致用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大小随
北半球
地转 始终与 纬度增 不影响 使风右
偏向 风向垂 大而增 风速的 偏,南半
力 直 加,赤道 大小 球使风
为零
左偏
备注
无风无 此力
作用 方 向 大 小 力
归纳提升
1.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
向大
小
对风的影响 风 速风
向
图
示
始终与 等压线 水平气 垂直于
水平气 等压线 越密集, 压梯度 等压线,
压梯度 垂直,由 水平气 力越大, 由高压
力
高压指 压梯度 风速越 指向低
向低压 力越大 大
压
备注 原动力
作用 方 向 大 小 对风的影响 图 示
力
风 速风 向
探究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理
问题引领 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六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 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 攻之良机。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 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 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典型例题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雾霾天气,④在夜间减少 B.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 ③将减少 C.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 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因为②较少 D.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解析:图示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表示了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大气逆辐射使地 面增温。图中“①吸收”表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吸 收紫外线,所以臭氧层破坏会使吸收的紫外线减少。图中“②吸收”表 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它使大气增温。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 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图中③表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新疆天 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③增加。图中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④在夜间应增多。题目涉及新疆地区和青 藏高原,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效应原理,要解决问题必须在准确认 知区域的基础上,利用所学原理综合分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二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设计者
徐泓北京理工大附中
王玲玲明光中学
王玉静翠微中学
王艳玲温泉二中
梁燏涛温泉二中
第1学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大气的热源。
2、运用示意图,说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学会简要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难点:大气的保温作用。
三、教学方法:以置疑探究为主。
五、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时1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2.利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和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并能够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阅读教材P32~P3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填写下列知识。
1.大气的根本热源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错误!↓错误!↓错误!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图中字母削弱作用成因或特性A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大气的作用B散射作用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图表解读】读教材图2-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据图分析:(1)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太阳光可分为哪几类?(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3)大气对太阳辐射是如何选择性吸收的?提示(1)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共20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散射
地面吸收47%
臭氧吸收紫外线
19%
水汽、二氧化碳 吸收红外线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哪里?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
太 阳
气
辐
的
大气上界
射
主
地
大气吸收、 反射和散射
面
要 热
吸
源
收
是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大气上界
射
辐射
1.任何物体都源源不断的向外界辐射能量 2.由实验得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
部分的波长就越短;反之则越长
❖常见的三种辐射(太阳辐射、地 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波长范围
地面和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紫外线
红外线
-2
-1
10
10
1
1
2
3
10 10
10
几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波长(微米)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上界
356YH7UJ8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美女来找茬
藏族姑娘
成都小甜甜
都是妙龄少女, 皮肤 差距咋就那么大 嘞…..?
青
藏
高原地区,海拔较高,
高
云层稀薄,辐射强烈。
原
蓝
天
白
云
盆地构造,空气不
四
易流动,云层较厚,
川
辐射较弱。
盆
地
烟
雨
蒙
蒙
思考:
为什么云层的 厚度会影响地 面的辐射强度 呢?
大气的受热过程(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2. 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 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 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 大气的受热过程
(3)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的同时形成大气辐射少
部分能量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部分向下射回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把热量还给地面
太阳
短波辐射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长波辐射
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气暖大地、大气还大地
太阳
短波辐射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长波辐射
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地球大气根本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气暖大地、大气还大地
H2O、 CO2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选择性~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层大气
吸收波长小于0.175um的紫外线
平流层 对流层 近地面
吸收 选择性
O3大量吸收波长大于0.175um的紫外线
CO2、H2O吸收红外线
大气对可见光的吸收少,大部分可见光穿过大气来到地面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4课时课件中图必修6(1).ppt
3.气旋、反气旋中各方位风向的判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旋、反气旋的位置移动,其控制地区的风向也会随之发 生变化。下面以表示气旋、反气旋的水平等压线示意图为例说明各方位风向的判 断。风向判断的方法模型如下:
根据以上方法和步骤判断,可以确定气旋、反气旋四个方位的风向,如下表 所示:
图示
东侧 东南风 南侧 西南风 西侧 西北风 北侧 东北风
【答案】 (1)A (2)C
气旋和反气旋
[合作探讨] 梅雨过后的江南、江淮地区会迅速进入高温模式,一般每年7月份,这种高 温模式会持续多天,江汉、江淮局部地区气温甚至达40 ℃以上。中央气象台曾连 续十二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探讨1:带来此时我国南方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什么? 【提示】 反气旋(或副热带高气压)。 探讨2:该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高温天气? 【提示】 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白 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强且时间长。
A.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雪)天气 B.出现连续性降水 C.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 D.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暖
【解析】 第1题,图中的冷锋天气是由于冷暖气团相遇后,冷气团主动前 移,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的。第2题,结合图中冷锋现在的位置和冷锋与城市的 距离及题目中给出的速度与时间,可计算20小时后冷锋到达的位置及其影响。
正误判断: (1)锋面一定能带来锋面雨。( ) (2)准静止锋是静止不动的。( )
【提示】 (1)× 不论是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都可能形成降雨,但并 非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 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 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4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学习目标1.结合示意图,掌握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
2.根据示意图,分析说明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结合所学原理能够判读简易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
4.根据典型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推断天气系统的类型。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气团和锋阅读教材P42~P43“气团和锋”,填写下列知识。
1.气团(1)定义: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可分为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思考感悟】 冬季从海洋向大陆移动的气团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提示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海洋的温度高于陆地,所以从海洋向大陆移动的气团是暖气团。
2.锋(1)定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2)冷锋及其天气。
①定义:移动缓慢的锋或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呈准静止状态的锋。
②天气特征:阴雨连绵。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7冷锋及其天气和图2-1-18暖锋及其天气,据图分析: 冷锋和暖锋锋面坡度、冷气团的移动方向、雨线倾斜方向、雨区位置有何不同?提示 (1)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雨线倾斜方向:因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所以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4)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为冷锋,雨区在锋前为暖锋。
教材梳理2 气旋和反气旋阅读教材P43~P44“气旋和反气旋”,填写下列知识。
1.气旋气旋是指低压中心周围形成的一个空气漩涡。
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气旋的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垂直方向上,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因而,气旋过境时,云量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2.反气旋反气旋是指高压区出现的空气漩涡。
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反气旋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垂直方向上,反气旋中心的气流以下沉为主,因而,反气旋过境时,通常会带来晴朗、干燥的天气。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9气旋及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示意和图2-1-20反气旋及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示意,据图分析:比较气旋和反气旋的差异? 提示[预习效果自测]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 km 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1~2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 .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 .连绵阴雨天气 C .强对流降雨天气D .沙尘暴天气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风向的判定。
据图中比例尺及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可判断,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向西,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东南风。
故B 项正确。
第2题,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考查读图能力、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读图文材料(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比例尺)可知,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较快,说明低气压势力较强;在30~48小时时段内,甲地分别位于低压槽的东侧和西侧,说明在该时段甲地受势力较强的低压槽控制。
故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答案 1.B 2.C3.连线题。
4.解读图中信息,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图中虚线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实线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 )(2)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低压,B表示高压。
( )(3)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反气旋,B表示气旋。
( )(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当B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 )(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偏北风,反气旋的东部吹偏南风。
( )解析本题考查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气压分布及天气特征。
A为反气旋(高压),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由图可知东部吹偏北风;B图为气旋(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所以控制地区容易出现阴雨天气,其东侧吹偏南风。
A、B两图中实线都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虚线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答案(1)√(2)×(3)√(4)√(5)×探究点一锋面系统【案例探究】下面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
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结合材料探究:(1)上面描写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2)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前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时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后的天气?(3)根据描写判断,此锋移动速度是快还是慢?为什么?提示(1)这段话反映的是冷锋过境。
(2)“是日,日无晶光……铁甲如冰”,描述的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
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次日彤云压阵……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那雪降了一夜……约已没过马膝”,从叙述语气上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3)根据描写判断,此冷锋移动速度很快,一是天气过程时间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风”“大雪”为证。
该冷锋移动速度较快,是因为冷气团势力强大,迫使暖气团急剧抬升,锋面上出现剧烈的天气变化。
【反思归纳】1.气团、锋与天气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天气(1)冷锋与天气(2)暖锋与天气(3)准静止锋与天气3.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现象(1)冷锋天气: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春季的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2)暖锋天气: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
(3)准静止锋天气: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方法技巧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即时巩固】读某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锋是________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A、B两处属于暖气团的是________。
(2)下面的示意图中,接近丙→甲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3)锋面若以30千米/时的速度移动,那么24小时后甲、乙、丙三地的天气会怎样?解析根据冷、暖气团的运动情况和雨区的位置等信息判断出锋面类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第(1)题,A侧冷气团主动移动,B侧暖气团被迫抬升,可判断为冷锋。
第(2)题,丙侧为暖气团,甲侧为冷气团,故由丙到甲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锋面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应最大;云量应在锋面处较多。
第(3)题,据冷锋前进特点可判断锋面系统由东向西移动,24小时后,甲地仍在冷气团控制下,乙地冷锋已完全过境,而丙地正处于冷锋控制下。
答案(1)冷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B(2)B(3)甲地天气气温较低,气压较高;乙地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丙地锋面过境,出现雨、雪天气。
探究点二气压系统【案例探究】2016年第9号台风“灿鸿”(超强台风级)的中心,7月10日10时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方大约470千米的东海东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35百帕。
我们把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C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位于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界线以西,东经100°以东)的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
结合材料探究:(1)台风是由哪种天气系统引起的?(2)台风的运动状态有何特点?提示(1)热带气旋。
(2)水平方向上逆时针向中心辐合,在垂直方向上上升。
【反思归纳】1.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方法技巧用左右手法判断气旋与反气旋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判断: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如图所示。
2.锋面气旋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图所示:解读锋面气旋结构图,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3)锋面的类型与移动: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原因是左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的运动,图中M为冷锋;右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的运动,图中N处为暖锋。
②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冷锋M控制,故在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疑误提醒判读锋面气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锋面一定位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
原因是低压槽两侧大气运动方向相对,冷暖气团会相遇;高压脊两侧大气运动方向背离,不会发生冷暖气团的相遇。
如下图,甲为低压槽,易出现锋面;乙为高压脊,不会出现锋面。
(2)无论南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是暖锋,西侧是冷锋。
原因是西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空气推动暖空气的运动。
锋面气旋的东侧为暖锋,因为东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的运动。
(3)锋面气旋不同位置,天气特点不同。
西侧是冷锋控制下的降温、雨雪天气;东侧是暖锋控制下的连续性降水天气,中心是低压控制下的阴雨天气。
不同位置气温、气压、风向、风速不同。
【即时巩固】下图中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M处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位于______(北或南)半球,说明判断理由。
(2)等压线P1、P2、P3数值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该气压中心形成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容易形成________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