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教育心理学试卷
2005年10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05年10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正确答案:B解析: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2.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正确答案:C解析: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命题学习。
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正确答案:B解析:新学习的信息对回忆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4.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A.相关学科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专业知识正确答案:D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知识结构的核心。
5.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或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试误法正确答案:C6.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避免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正确答案:B解析:个体成就动机包含两种成分,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此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8.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认知结构C.媒体D.学习材料特性正确答案:B解析:认知结构是影响迁移的主观因素,不是客观因素,其他的都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
9.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A.奥苏贝尔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正确答案:A解析: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005年教育心理学
2005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A.130 B.140 C.150 D.160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为D.自我监控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6.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
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 B.操作组合 C.操作熟悉 D.操作定向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13.发现学习是属于()。
A.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引导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 注意B.动机C.需要D.兴趣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完形一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
2006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2006年教师资格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已有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学习的抑制作用叫做(a )。
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2.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为( c )。
A.幼儿期B.婴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环境4.教育心理学形成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c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后5.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c)。
A.任务难度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能力高低6.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 b )。
A.正强化B.负强化B.正惩罚D.负惩罚7.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班杜拉B.马斯洛C.维纳D.阿特金森8.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 b )。
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经验类化说9.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在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c )。
A.符号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0.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b)。
A.社会风气B.认知失调C.态度定势D.道德认识水平11.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c )。
A.操作模仿B.操作定向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12.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以加深理解的学习策略属于( b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13.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c )。
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14.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b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2005年04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2005年04月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 )又称稳定性系数。
A.再测信度√B.评分者信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分半信度解析:2.( )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之一。
A.规范性B.社会性C.接近性√D.合群性解析:3.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
A.色调√B.亮度C.饱和度D.中和色解析:4.( )人格特征的人,往往追求刺激、新奇,好冒险。
A.T-型B.少阴型C.少阳型D.T+型√解析:5.位置学说不能解释( )。
A.高频声音的编码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解析:6.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解析:7.“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解析:8.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一种( )。
A.教育测验B.投射测验C.自陈量表√D.性向测验解析:9.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解析:10.正常清醒时,能思考,能灵敏地解决问题,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波是( )。
A.β波√B.δ波C.θ波D.α波解析:11.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
A.比较信息过程B.整合信息过程√C.组织信息过程D.概括信息过程解析:12.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解析:13.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 )。
A.音强B.音高C.音色√D.音波解析:14.“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了( )作用。
A.社会惰化B.社会干扰C.去个体化√D.从众解析:15.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
心理学A试题
四川省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 试卷(课程代码6602)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三页;选择题30分,非选择题7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选(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A 调查法B 观察法 C实验法 D 测验法2.根据群体的组成方式及性质,可以把学生群体划分为()A 大群体与小群体B 正面型学生群体与消极型学生群体C 正式学生群体与非正式型学生群体D 同质群体与异质群体3.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具有“引火线”式的引发作用,表明教学目标具有()A 聚合功能B 异向功能C 激励功能D 启动功能4.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A 思维阶段B 思维准备阶段C 抽象阶段 D感觉动作阶段5.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A 巴蒲洛夫 B桑代克 C 班杜拉 D 斯金纳6.“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现象属于()A 原型启发B 学习迁移C 定势D 变式7.一个儿童能够说出砖头的多种用途,说明创造思维具有()A 独创性B 变通性C 流畅性D 新颖性8.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A 没有关系的B 不能转化的C 可以转化的D 没有区别的9.禀赋优异儿童的智商一般在()A 120分以上B 110分以上C 150分以上D 140分以上10.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占优势的较稳定的情绪状态,称为()A心理状态 B 心理气氛 C 群体规范 D 群体舆论11.一个学生在多次进行某一测验时,如果得到的分数相进,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A 效度B 难度C 区分度D 信度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以往的规律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先后一致D 先少后多13.教学过程中若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状况,一般采用()A 形成性评定B 总结性评定C 配置性评定D 发展性评定14.学设计的开始环节为()A 教学内容分析B 教学对象分析C 教学目标分析D 学习需要分析15.表明,在学习中一般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个体在认知风格上属于()A 场独立型B 独依存型C 冲动型D 反省型第二部分(非选择) 70分。
2006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2006年3月6日启用)一、选择题:l.学生掌握了“猫”、“狗”、“马”、“牛”等概念之后, 再学习“动物”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2.动机水平适中, 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需要层次论 D.强化理论3.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 哪个时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A.学前期 B.学龄期 C.青年期 D.成年早期4.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指的是(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D.群体规范5.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是( ).A.教学事项 B.教学目标 C.任务分析 D.个别化教学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加涅 B.罗杰斯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7.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证明了学习是( ).A.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的过程C.知识建构的过程 D.信息加工过程8.心智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 ).A.原型定向 B.言语定向 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9.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 这一过程属于(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监视 C.元认知调节D.元认知体验10.亮亮今年8岁,害怕上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千方百计地逃避上学.亮亮的心理问题属于( ).A.儿童厌学症 B.学校恐怖症 C.学习困难综合症D.儿童过度焦虑反应二、填空题:11.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阶段、_____________、关注学生阶段.15.知识直观包括实物直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言语直观三种类型.16.学生因素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了教学.17.认知方式可分为沉思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知人所不知, 见人所不见”体现了创造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2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他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阶段.三、判断说明题:21.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 就怎么也学不好外语了.22.精细加工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解策略.23.只需采用惩罚就可消除一个人的不良行为.24.陈述性知识回答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四、简答题:25.简述定势及其作用.26.简要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有哪些影响?27.为了促进学生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五、论述题:29.请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30.请结合实际论述发现教学的主要阶段和基本原则.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2006年3月6日启用)一、选择题:1.A 2.B 3.C 4.B 5.C 6.B 7.A 8.A 9.B 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1.自我强化12.程度 13.课堂社会环境14.关注情境阶段 15模象直观16.群体差异17.冲动型 18操作性行为 19.独创性20.自律三、判断说明题:21.否.人类的行为学习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的学习不同, 有的能力经过补偿学习仍有町能获得, 只是难度加大.22.是.精细加工就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23.否.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 强化法能培养适应性行为, 因此, 两者结合会更有效. 24.否.因为陈述性知识是描述性知识, 是指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也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做什么”和“怎么做”属于程序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回答的问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 共20分.25.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倾向性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 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3分)定势的作用有两重性: (1)积极的促进作用 (1分) (2)消极的阻碍作用 (1分)共5分, 缺少的项目按各项分值相应扣分.26.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会被传送给学生, 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分)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影响学生的学--5机会和学习内容(2分) (2)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分)(3)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1分)共5分,缺少的项目按各项分值相应扣分.27.(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共5分, 每缺一项扣1分. 28.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 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2分) 说明 (1分) 举例 (2分)共5分, 缺少的项目按各项分值相应扣分.五、论述题:29.(1)有效的说服 (2分) (2)树立良好榜样(2分) (3)利用群体约定(2分) (4)价值判断 (2分)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2分) 展开论述1—3分, 举例1~2分共15分, 缺少项目按各项分值相应扣分30.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2分)1.发现教学一般经过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 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1分)(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利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1分) (3)学生从理论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1分)(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 再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1分)2.布鲁纳提出发现教学设计的四项原则:(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1分)(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1分)(3)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1分) (4)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分)展开论述(1—3分),联系实际(1-2分).。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1(2003年)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c)A 并列结合学习B 类属学习C 下位学习D 上位学习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B)A 组织策略B 精加工策略C 元认识策略D 复述策略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应对的年代(C)A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 20世纪80年代以后C 20世纪60到70年代末D 20世纪90年代起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A)A 前运算阶段B 感知运动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C)A 2岁B 4-5岁C 4岁D 6岁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A 强化说B 认知失调论C 从众说D 观察学习理论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考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A 场依存性B 场独立性C 冲动性 D沉思性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A 图表B 新知识C 认知框架D 以上都对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份是()A 认知成份B 情感成份C 行为倾向成份D 认知与情感成份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A 学龄时期B 学前期C 成人D 以上都是11.奥苏泊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A 下位学习B 上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相关类属学习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A 积极作用B 消极作用C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 没有作用1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
这种认知表征是()A 动作表征B 符号表征C 映像表征D 表象1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 最新获得的能力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15.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A 言语信息B 智慧技能C 认知策略D 动作技能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A 痕迹消退说B 动机说C 同化说D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 顺向正迁移B 逆向正迁移C 顺向负迁移D 逆向负迁移1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理论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 学前阶段B 小学阶段C 初中阶段D 高中阶段19.“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A 强化原理B 认知失调说C 从众说D 观察学习说2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 词汇学习B 符号学习C 概念学习D 命题学习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______________和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A)历年真题试题2006(答案版)
2006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教育学心理学A 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临床个案法2、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A、史莫克B、莫雷若C、加涅D、奥苏贝尔3、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A、价值的性格化B、非言语交流C、理解D、统合4、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B、中等年龄的学生C、年龄较大的学生D、年纪较小的学生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儿童的处于()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6、学习的意义表现在()A、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B、获得好的成绩C、适应社会发展D、个体生活的需要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例结合学习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由表及里C、触类旁通D、由此及彼9、短时间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A、3----6B、4----7C、5-----9D、6-----1010、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A、字面的理解B、解释的理解C、批判性的理解D、创造性的理解1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A、学习目的B、学习动机C、学习态度D、学习兴趣12、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A、较高水平B、中等水平C、较低水平D、不一定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
下列选项,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A、认知的需要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14、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A、分析教学内容B、设计教学策略C、分析教学对象D、设计学习目标15、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2006---12年心理学真题(中学)
2006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反应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2、已有研究提出,下列哪个时期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A、2岁B、4岁C、4~5岁D、6~7岁3、学生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学习[ ]A、连锁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原理学习4、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点,教育中使用的“警告”方式属于下列哪种[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5、学生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许而学习,这属于哪种学习动机[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成就内驱力6、概念学习与例证学习间的影响,属于哪种迁移[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7、原理运用的学习属于下列哪种知识学习[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8、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动作技能D、运动技能9、画线是阅读时常用哪种策略[ ]A、复述B、精加工C、组织D、资源管理10、集体主义情感属于哪种道德情感[ ]A、直觉式B、想象式C、伦理式D、表象式11、在心理咨询中,下列哪种不属于辅导教师所采用的专门技术[ ]A、倾听B、询问C、面质D、批评12、下列哪项不属于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内容[ ]A、认知目标B、情感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13、下列哪种行为表现属于心理性行为问题[ C ]A、破坏课堂纪律B、不遵守纪律C、退缩D、打架14、通常将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称之为哪种评价[ ]A、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配置性评价15、福勒和布朗将教师成长的历程分为哪三个阶段[ ]A、关注情境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学生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考试真题
2005年10月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A 试卷(课程代码 6602)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5个大题。
满分为100分。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闭卷考试。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 总分 总分人 分数得分评卷人1、非正式学生群体是( )A :班集体B :共青团支部C :学习小组D :团伙2、教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 )A :学者B :办事员C :教员D :权威人物3、教课堂交往的性质是( )A :非正式交往B :正式交往C :同辈交往D :“一对一”交往4、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A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B :事业成功C :做“三好学生”D :考上大学5、现代教师发展的方向是( )A :学术化B :现代化C :专业化和人性化D :专家化6、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 )A :六项B :四项C :五项D :十项7、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 )A :决定性作用B :次要作用C :一定的作用D :主导作用8、皮亚杰认为,人从生物方面继承了( )A :组织和适应的特征B :思维和行动的特征C :操作和处理的特征D :领导和被领导的特征9、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皮亚杰B :布鲁纳C :埃里克森D :科尔伯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0、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强调模仿B :强调行为C :强调思维D :强调观察式学习和符号强化11、一般而言,禀赋优异的儿童的智商一般在( )A :100以上B :140以上C :150以上D :90以上12、场依存与场独立属于( )A :认知策略范畴B :认知风格范畴C :认知能力范畴D :认知过程范畴13、在师生人际关系中( )A :学生是较主动的一方B :师生主动性相同C :师生均无主动性D :教师是较为主动的一方14、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 )A :主动和被动的不同层次B :积极和消极的不同层次C :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D :正确和错误的不同层次15、形成性评定一般是在( )。
2006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2006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1903B、1913C、1914D、1900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B、发现学习C、情境学习D、指导学习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学习D、掌握学习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A、知识与技能学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则两情境的变化程度13、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填空题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2005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05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正确答案:B解析:严格控制是实验法的主要特点。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A.无关刺激B.中性刺激C.无条件刺激D.强化正确答案:A解析: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关刺激最为重要,关系着整个实验的成功与否。
无关刺激是指在条件反射之前就能引发预期的反应。
3.举一反三属于【】A.纵向迁移B.顺向迁移C.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正确答案:A解析:从一个方面而联想到其他多个方面,属于纵向迁移。
4.顿悟说的奠基人是【】A.考夫卡B.魏特默C.苛勒D.托尔曼正确答案:C解析:格式塔学派的代表认为,苛勒最早提出了学习顿悟说。
他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就是突然的顿悟。
5.下列不属于右脑优势的是【】A.计算B.想象C.音乐D.情感正确答案:A解析:计算属于左脑优势。
6.教师的注意力特征主要表现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教师注意力特征的主要表现。
7.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B.教学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正确答案:C解析:最初的教育心理学依附于普通心理学,因此,其著作内容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8.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A.形象编码B.物理编码C.意义编码D.语音编码正确答案:C解析:通过意义编码,信息得以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9.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A.前摄干扰B.后摄干扰C.侧抑制D.系列位置正确答案:B解析: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后摄干扰,先学知识对后学材料的干扰叫前摄干扰。
2005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参考答案
2005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B5.B6.C7.B8.B9.B 10.C11.B 12.D 13.D 14.B 15.A 16.C 17.D 18.A 19.B 20.D二、填空题1.心智技能认知策略2.模象直观言语直观3.闭合开放4.认知元认知资源管理5.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6.会谈7.教学目标8.集权民主放任9.关注学生10.学习效率11.150三、简答题1.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1)指导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2)程序化训练模式: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3)完形训练模式:在直接讲解策略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骤,最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4)交互教学模式: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这样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5)合作学习模式: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一个讲一个听,互相纠正错误和遗漏。
5.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冯特B.弗洛伊德C.马斯洛D.华生2.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A.成熟B.遗传C.发育D.发展3.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A.聚合交叉设计B.单因素实验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D.跨文化研究设计4.华生认为,人格是人的什么系统的产物? ()A.动机B.内驱力C.习惯D.情绪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最原始、最难以接近的部分是()A.超我B.原我C.自我D.良心6.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A.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7.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A.成熟B.练习和习得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8.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9.皮亚杰研究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实验法B.测验法C.临床法D.问卷法10.常见的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为()A.唐氏综合症B.苯丙酮尿症C.杭亭顿舞蹈症D.红绿色盲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成熟C.社会环境D.个体心理特征12.婴儿期的思维主要是()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觉行动思维D.辩证思维13.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A.生活活动B.游戏活动C.学习活动D.劳动活动14.婴儿有选择的社会性笑一般出现在()A.初生时B.5周时C.3个月时D.5、6个月时15.言语发展的单词句阶段是在()A.9~12个月B.1~1.5岁C.1.5~2岁D.2~3岁16.托马斯、切斯在对婴幼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幼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17.幼儿理解性别不会因一个人的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4~5岁C.5~6岁D.6~7岁18.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到一定年龄时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可能会有冲突。
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2005年10月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2005年10月(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特色之一是重视理论尤其是重视探讨( )SSS_SINGLE_SELA 道德性发展理论B 学习理论C 课堂群体心理理论D 教师心理该问题分值: 1答案:B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联结的建立是一个不断( )的过程。
SSS_SINGLE_SELA 条件反射B 刺激C 试误D 顿悟该问题分值: 1答案:C[解析] 联结的建立是一个盲目尝试并不断减少错误的渐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
3.学习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的48个音标发音最初受到的干扰是( )SSS_SINGLE_SELA 正迁移B 负迁移C 纵向迁移D 横向迁移该问题分值: 1答案:B[解析] 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
纵向迂移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即难度和复杂程度大致属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迁移。
4.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 SSS_SINGLE_SELA 潜意识B 前意识C 定势D 潜伏学习该问题分值: 1答案:C[解析] 心理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后继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心理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它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
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妨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心理活动表现出惰性,显得呆板,而不利于适应环境,有碍于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
0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卷
0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卷☆2005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这说明心理发展的哪个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B.不平衡性☆☆7.善于察颜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D.冲动型8.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
A.80 B.70 C.60 D.509.将猫、狗、鼠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连锁学习B.规则学习C.概念学习D.辨别学习10.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加涅B.布鲁纳☆C.桑代克D.皮亚杰11.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的完形—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B.尝试—错误说C.认知—结构学习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2.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动机分类方法是()。
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C.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13.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种迁移最符合()。
A.水平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14.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C.动机说D.抑制说1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直觉思维D.理性思维16.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
A.学习困难综合症B.儿童过度焦虑反应C.儿童多动综合症D.儿☆童厌学症1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2005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4
2005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A4、B5、A6、A7、C8、D9、C 10、C 11、B 12、D 13、B 14、B 15、D二、填空题1、心向与定势2、成就动机3、调节策略4、概念同化5、社会自我6、陈述性知识7、动作技能8、自我实现9、中等10、具体运算11、结果12、成熟13、桑代克14、评价15、心理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段的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4、(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技能构成。
5、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五、论述题1、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6年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6年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总题数:20,分数:40.00)1.已有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学习的抑制作用叫做()。
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解析:2.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为()。
A.幼儿期B.婴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解析: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环境解析:4.教育心理学形成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后解析:5.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
A.任务难度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能力高低解析:6.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解析:7.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B.马斯洛C.维纳D.阿特金森√解析:8.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经验类化说解析:9.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在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解析:10.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A.社会风气B.认知失调√C.态度定势D.道德认识水平解析:11.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
A.操作模仿B.操作定向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解析:12.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以加深理解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解析:13.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B)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2.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B)A.7岁B.3岁C.12岁D.18岁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B)A.道德素质B.道德情感C.道德修养D.道德学习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A)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念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和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C)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8.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D)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9.态度和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C)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C)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A.学生B.人和动物C.动物D.儿童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A.吃了酸的事物流唾液者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任务的行为1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B)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1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A)A.发展认知结构说B.习得三类知识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D.认识发生论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每小题小分,共15分)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成就动机)。
3、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概念同化)。
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
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五个方面。
8、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需要。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中等)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原由的知识发展水平)和学习。
13、(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15、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对)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级性。
(错)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对)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错)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对)6、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错)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对)8、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成了形式运算阶段。
(错)9、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对)10、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认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展学习。
(错)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斯或阶段。
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它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2.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答: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3)附属内驱力。
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1)问题的特征。
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已有有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4.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
答:(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质能构成。
5.简述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
答: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点,提纲)1.论述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2.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答: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
主要有几下几个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2006年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B)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C)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A、1903B、1913C、1914D、1900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B)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B)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B)A、合作学习B、发现学习C、情境学习D、指导学习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D)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学习D、掌握学习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C)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D)A、知识与技能学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则两情境的变化程度13、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C)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B)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D)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填空题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17、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