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机化合物ppt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 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 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 相互联系的规律。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 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主要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 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 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 元素除外;最低负化合价递增 (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 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 故从ⅣA族开始。元素最高价的 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THANKS
感谢观看
酸碱指示剂
用于指示酸碱反应终点的 试剂,如酚酞、甲基橙等。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
应用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溶解与沉淀达到动态平衡。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 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 解平衡时,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 衡量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重要参数。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 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 减。
0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形成及特点
离子键的形成
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由静电作用相互吸引。
离子键的特点
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水溶液中易离 解。
03
波尔模型
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离核的远
第二讲: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无机物(33张PPT)
3、这些元素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主要以化合物存在
APT(N、P)
氨基酸(N、少数含有S)
核苷酸(N、P)
葡萄糖(只有C、H、O)
叶绿素(N、Mg)
磷脂(N、P)
血红蛋白 N、Fe
糖类、脂肪
N、I
甲状腺激素
CHO
NP
磷脂、核酸、ATP
叶绿素 N、Mg
N S等 蛋白质
1、细胞中的化合物从何而来? 一部分从环境中吸收,一部分自身合成
d.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参与代谢
增强 细胞 代谢
e.运输营养物和代谢废物。 f.缓和温度变化
运输
细胞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自由水|结合水
②结合水 细胞中一部分水(4.5%)与细胞内部 的其他物质(蛋白质、多糖)结合, 叫做结合水。
结合水的作用: 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细胞抗逆性(如:植物的抗旱、 抗寒等。)
5、水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自由水|结合水
①自由水 绝大多数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a.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溶剂
b.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在水中进行。 代谢的介质
c.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 内环境成分 在以水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1、不同生物体内的含水量不同
2、同种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含水量不同
1、细胞中的水从何而来? 从外界吸收,细胞代谢生成(合成蛋白质、合成ATP、 合成多糖、合成核酸等)
2、水以什么方式进出细胞? 自由扩散
3、人体水的含量是不是固定不变,靠什么方式进行调节? 靠神经体液调节使其处于动态平衡中
4、当细胞中水的含量下降,意味着什么? 细胞衰老
APT(N、P)
氨基酸(N、少数含有S)
核苷酸(N、P)
葡萄糖(只有C、H、O)
叶绿素(N、Mg)
磷脂(N、P)
血红蛋白 N、Fe
糖类、脂肪
N、I
甲状腺激素
CHO
NP
磷脂、核酸、ATP
叶绿素 N、Mg
N S等 蛋白质
1、细胞中的化合物从何而来? 一部分从环境中吸收,一部分自身合成
d.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参与代谢
增强 细胞 代谢
e.运输营养物和代谢废物。 f.缓和温度变化
运输
细胞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自由水|结合水
②结合水 细胞中一部分水(4.5%)与细胞内部 的其他物质(蛋白质、多糖)结合, 叫做结合水。
结合水的作用: 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细胞抗逆性(如:植物的抗旱、 抗寒等。)
5、水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自由水|结合水
①自由水 绝大多数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a.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溶剂
b.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在水中进行。 代谢的介质
c.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 内环境成分 在以水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1、不同生物体内的含水量不同
2、同种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含水量不同
1、细胞中的水从何而来? 从外界吸收,细胞代谢生成(合成蛋白质、合成ATP、 合成多糖、合成核酸等)
2、水以什么方式进出细胞? 自由扩散
3、人体水的含量是不是固定不变,靠什么方式进行调节? 靠神经体液调节使其处于动态平衡中
4、当细胞中水的含量下降,意味着什么? 细胞衰老
《无机化学》第8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
配位化合物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与新能源
随着人类对新材料和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配位化合物有望在太 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医药领域
配位化合物在药物设计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人类疾 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环境科学领域
配位化合物在处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未来有望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螯合物
由两个或更多的配位体与同一 中心原子结合而成的配合物,
形成环状结构,如: Fe(SCN)3。
命名
一般命名法
根据配位体和中心原子的名称,加上 “合”字和数字表示配位数的顺序来 命名,如:Co(NH3)5Cl。
系统命名法
采用系统命名法,将配位体名称按照 一定的顺序列出,加上“合”字和数 字表示配位数的顺序,最后加上中心 原子名称,如: (NH4)2[Co(CO3)2(NH3)4]·2H2O。
配位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其组成和结 构取决于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 性质。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条件
01
存在可用的空轨道 和孤对电子
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有可用的空 轨道,而配位体则需提供孤对电 子来形成配位键。
02
能量匹配
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能量 状态需要匹配,以便形成稳定的 配位化合物。
03
空间和电子构型适 应性
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空间 和电子构型需相互适应,以形成 合适的几何构型和电子排布。
0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
配位体
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常见的配位 体有:氨、羧酸、酰胺、酸酐、醛、酮、醇、醚等。
中心原子
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常见的中心原子有: 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
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共价键的极性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有关,分子的极性与偶极矩有 关,影响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 和物质的性质。
1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2024/1/29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紧密堆积,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良好的导 电、导热和延展性。
现代无机化学
量子化学、固体化学、配 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 分支学科的发展
5
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01
工业生产
无机物是许多重要工 业原料,如金属、非 金属、酸碱等
02
农业生产
化肥、农药等无机化 工产品对农业生产至 关重要
03
医疗卫生
许多药物、消毒剂、 抗菌剂等都是无机物 或其衍生物
04
日常生活
食盐、洗涤剂、化妆 品等无机化工产品广 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 无机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变化规律
2024/1/29
4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无机化学
炼金术、制陶、冶金等实 践经验的积累
2024/1/29
近代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原子 分子理论的建立、化学键 理论的提出等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 和物质的性质。
1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2024/1/29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紧密堆积,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良好的导 电、导热和延展性。
现代无机化学
量子化学、固体化学、配 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 分支学科的发展
5
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01
工业生产
无机物是许多重要工 业原料,如金属、非 金属、酸碱等
02
农业生产
化肥、农药等无机化 工产品对农业生产至 关重要
03
医疗卫生
许多药物、消毒剂、 抗菌剂等都是无机物 或其衍生物
04
日常生活
食盐、洗涤剂、化妆 品等无机化工产品广 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 无机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变化规律
2024/1/29
4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无机化学
炼金术、制陶、冶金等实 践经验的积累
2024/1/29
近代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原子 分子理论的建立、化学键 理论的提出等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用途
无机化合物可用于制备环保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和绿色建筑材料等。
无机化合物可用于土壤修复,通过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或转化为无害物质来降低土壤污染。
Part Four
无机化合物的安全 性
毒性
无机化合物的毒性分类:根据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
毒性作用机制:无机化合物可引起生物体多种毒性反应,如氧化损伤、DNA损伤、细胞凋亡等。
无机化合物的发展趋势
绿色化:发展环保、 低毒、低能耗的生 产工艺,替代传统 的高污染、高能耗 生产方式。
高性能化:研发具 有优异性能的新型 无机化合物,满足 高新技术领域的需 求。
功能化:拓展无机 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开发具有光、电 、磁、热等功能特 性的无机化合物。
智能化:利用无机 化合物制备智能材 料,实现材料的自 适应、自修复等功 能。
生物医学材料:无机化合物在生物医学 材料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生物医用 陶瓷、生物医用金属和生物医用高分子 材料等。
电子信息材料:无机化合物在电子信息材 料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如半导体材料、 光电子材料和磁性材料等。
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广泛,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
无机化合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环保、可持续
盐类用途
食用盐:用于调味和腌制 食品
工业盐:用于制造玻璃、 肥皂、纸张等
食盐:用于防止结冰和降 低水的冰点
盐类化合物:用于金属表 面处理和防腐
氧化物用途
氧化铁:用作红色 染料和颜料
氧化铜:用作制造 铜盐的原料
氧化亚铁:用作制 造铁盐的原料
氧化镁:用作耐火 材料和阻燃剂
Part Three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领域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酸碱反应的平衡与移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 态和移动方向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 的一类反应,通过研究 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和 移动方向,可以深入了 解酸碱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同时,酸碱反应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
酸碱指示剂和滴定分析 法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 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 法则是一种测定物质浓 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这 些手段,可以精确测定 酸碱反应的程度和物质 含量。
05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 、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是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
实验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 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 骤的安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无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 领域的进步。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 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材料科学领域,通 过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可以推动材料科学 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详细描述
氧化数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的数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色。通过这 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单质与氧化物
2020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56张ppt)
2.难溶于水的碱[如Al(OH)3、Cu(OH)2等]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氧化物到碱的转
化。以Cu(OH)2为例,只能CuO
Cu2+
Cu(OH)2。
返
考点2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
2.(2019年河南郑州实验中学高三期中)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B )。
选项
实验操作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解析
返
返
突破训练
3.(2019年安徽蚌埠一中高三期中)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 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质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返
4.(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B )。
选项
操作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 B 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
溶液 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 C 浓硝酸中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 D KCl、KI混合液中逐滴滴加 AgNO3溶液
CO2 NaCl
答案 解析
返
解析▶ A项,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但 偏铝酸钠无法一步制得单质铝,所以不能满足Z X的转化,B项,铁与氯气反应生 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与锌反应生成单质铁,可 以实现以上转化;C项,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镁反应生成单质碳,可以实现以上转化;D项,氯气在氢气中 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生成氯气, 氯气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可以实现以上转化。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熔融状态 下也导电。
共价键及其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键能较大,但比离子键小。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难溶于水,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有些共价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 华力和氢键等。
特点
无机化学研究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学反应多样,包括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 肥料、陶瓷、玻璃、冶金等。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炼金术、医药学等 实践活动积累了无机化学的初步
知识。
近代发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道尔顿提 出了原子论,奠定了近代无机化 学的基础;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
制作笔记
制作详细的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公式和反应机理等, 方便复习和查阅。
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习题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分析解题思路
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挑战难题
适当挑战一些难题和复杂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和解题能力。
位置。
探讨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制备方法和应用。
阐述金属氢氧化物的性 质、稳定性及其与酸的
反应。
金属盐类
介绍金属盐类的性质、 溶解性及其在化学反应
中的作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与分类
介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分类及其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熔融状态 下也导电。
共价键及其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键能较大,但比离子键小。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难溶于水,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有些共价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 华力和氢键等。
特点
无机化学研究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学反应多样,包括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 肥料、陶瓷、玻璃、冶金等。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炼金术、医药学等 实践活动积累了无机化学的初步
知识。
近代发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道尔顿提 出了原子论,奠定了近代无机化 学的基础;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
制作笔记
制作详细的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公式和反应机理等, 方便复习和查阅。
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习题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分析解题思路
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挑战难题
适当挑战一些难题和复杂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和解题能力。
位置。
探讨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制备方法和应用。
阐述金属氢氧化物的性 质、稳定性及其与酸的
反应。
金属盐类
介绍金属盐类的性质、 溶解性及其在化学反应
中的作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与分类
介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分类及其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无机化学ppt课件
命名方法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确定中 心原子和配体的名称、标明氧化态和配位数等。
金属有机化合物类型、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
01
类型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金属烷基化合物、金属芳基化合物、金属羰基化合
物等,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多样性。
02
合成方法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金属与有机物的直接反应、金属卤化物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强度
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反 应活性等。离子键较强,共价键有强 弱之分。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含 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对物质的熔沸 点、溶解度等性质有显著影响。
04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类型及结构特点
01
02
03
04
离子晶体
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 成,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等特
原子结构模型及发展历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认为原子是坚硬的、不可再分的 实心球体。
汤姆生枣糕模型
发现电子,提出原子像枣糕一样, 电子像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 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 电子绕核旋转。
波尔分层模型
引入量子化概念,解释氢原子光 谱,提出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状态。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 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达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平衡关系的常数,可用于判断沉 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
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计算
化学键类型及形成条件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确定中 心原子和配体的名称、标明氧化态和配位数等。
金属有机化合物类型、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
01
类型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金属烷基化合物、金属芳基化合物、金属羰基化合
物等,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多样性。
02
合成方法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金属与有机物的直接反应、金属卤化物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强度
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反 应活性等。离子键较强,共价键有强 弱之分。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含 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对物质的熔沸 点、溶解度等性质有显著影响。
04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类型及结构特点
01
02
03
04
离子晶体
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 成,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等特
原子结构模型及发展历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认为原子是坚硬的、不可再分的 实心球体。
汤姆生枣糕模型
发现电子,提出原子像枣糕一样, 电子像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 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 电子绕核旋转。
波尔分层模型
引入量子化概念,解释氢原子光 谱,提出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状态。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 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达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平衡关系的常数,可用于判断沉 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
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计算
化学键类型及形成条件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CuSO4· 2O H CuSO4· 2O = CuSO4· 5H (5-n)H2O+n H2O 250 18n 0.80g 0.80g-0.57g=0.23g n=4 △ (2) CuSO 5H 请回答下列问题: 4 = CuO+SO3↑,CuSO4· 2O, 102℃ △ (3) 2H2SO4(浓)+ Cu=CuSO4 +SO2↑+H2O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 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4)2.2×10-8 ,0.2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 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 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 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 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 -1 L -20)。 (Kap[Cu(OH)2]=2.2×10 若在0.1mol· 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 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 -1。 L
三、考情分析
1.近三年高考试题考查情况:
考点 碳、硅及其化 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 卤素 氧、硫及其化 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2009 浙江28;全国Ⅰ29;课标全国12 2010 福建9;山东13;上海13,23 2011
课标全国12;全国11;
山东10;安徽25;海南9;江 苏3;广东8 海南15;安徽8,11,25;江苏3
【考查知识点】碳的化合物的性质,SO2的还原性或Ca(ClO)2的强氧化性,硝酸 的强氧化性。
09
26.(14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 yCu(OH) 2· 2O,测定碱式碳 zH 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 ; xCuCO3· yCu(OH) O+(x+y)H 2 = (x+y)Cu+ xCO2+(x+2y+z)H2O yCu(OH)2· 2 2· zH 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 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k,j→gf(hi)→de(ed)→hi(gf)→bc(cb)→l
本题为考查 二氧化硫的 性质的实验
3.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对元 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特点
稳中有变,难度稍微提高
在稳定的前提下,试题与以往考题相比也有明显的
变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比例有所增大。突
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011新课标全国卷12
本题是一道 以铜的化合 物知识为载 体的实验题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 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样 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1.8 g,化学式为 3· ;H CuCO Cu(OH) 2· 2O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 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yCu(OH) 2· 2O=(x+y)CuO+ zH 3· 请说明理由。 可行 根据反应xCuCO。 xCO2↑+(y+z)H2O↑,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
考查硝酸的强 氧化性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考查铵盐的性质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 HCO3-+OH-=CO32-+H2O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课标全国26,27
山东13;上海13,18;
海南3;江苏3,安徽8; 北京9;课标全国12; 全国11;天津5
课标全国7;北京27;江苏3;
广东15;上海4,7,31;全国Ⅰ29; 全国Ⅱ6;四川27
课标全国12;安徽28;
北京9;江苏4,6 安徽25;北京11; 全国7,12;重庆7,9 福建7,25;广东10,32; 海南14;安徽8,11; 北京9;江苏4,6;天津5 重庆7;江苏4,6;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27)(1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无色溶液出 请到答F列问题: 现黄色浑浊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 其中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 ,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还原性和 氧化性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5SO2+2MnO4-+2H2O==2SO42-+5Mn2++4H+ ;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 象 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 (4)尾气可采用 NaOH 溶液吸收。
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09
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 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 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本题考查钠 与铝的化合 物的性质
课标全国12;北京26;江苏16;
广东21,22;上海25
安徽12,28;山东30; 福建25;上海22课标全国13 福建9,25;课标全国26
课标全国12 课标全国26;江苏3
课标全国26;广东10
2.近几年高考特点:
⑴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 验提供背景和载体。 ⑵所涉及的物质不会超过课标和考纲要求的范围, 但要求学生有较深入的理解,能灵活运用。 ⑶考点覆盖面比较大,通过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 考纲中列出的代表元素几乎都考查到了。 ⑷试题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核心,但具有一定综合 性,一般都是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概念、原理、 实验探究、过程方法的考查相融合。而且试题往往 以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前沿信息,当前社会热点作 为考查的切入点。主要题型有:离子方程式正误的 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 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框图推断, 化学工业流程等。
二、解读考纲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最基础的主干知识, 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载体,在高考中占很重 要的地位,高考中既可以进行单独考查(例如: 无机框图推断题),也可以渗透到概念题,基 本理论题,实验题中进行考查。我对比了一下 2011年与2012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这部分的 考纲要求,2011年与2012年没有什么变动,要 求完全相同。我觉得考纲中的第三点要求:.以上 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才是重点。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课标全国13, 课标全国37;海南13;浙江26;
天津3,9;广东9,12;北京9; 江苏11,14;全国Ⅱ13;重庆26;上海14 山东13;广东33; 上海18,24;全国Ⅰ12; 重庆8课标全国13 山东30;广东33;上海13;
课标全国12,28;福建7;北京8,28;
广东17;上海26,30;全国Ⅰ27; 四川26
解释:A中硝酸有强氧化性,-2价的硫被氧化,不能生成H2S。B中漏掉了NH4+与 OH-的反应。C中应生成SO32-。D CaCO3中不溶于水,CH3COOH为弱酸,正确。
2011新课标全国卷26
考查铜的化合 物的性质
26.(14分)0.80gCuSO4· 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 5H 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Al C HO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2 、 (填化学式); 2H2O +Na2O2=4NaOH+O2↑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 是 CO、CO (填化学式); 2 Na2CO3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2+3H2O=2Al(OH)3↓+CO32。 2AlO2-+CO
考查铵盐的性质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
【考查知识点】碳的化合物的性质,铵盐的性质,硝酸的强氧化性,Fe2+的还原 性。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26.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 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 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⑵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考查硝酸的性
质
B
评价 正确 错误,碳酸镁不应 该写成 离子形式 正确 错误,Fe2+与Br-的 化学计量数之比应 为1:2
三、考情分析
1.近三年高考试题考查情况:
考点 碳、硅及其化 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 卤素 氧、硫及其化 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2009 浙江28;全国Ⅰ29;课标全国12 2010 福建9;山东13;上海13,23 2011
课标全国12;全国11;
山东10;安徽25;海南9;江 苏3;广东8 海南15;安徽8,11,25;江苏3
【考查知识点】碳的化合物的性质,SO2的还原性或Ca(ClO)2的强氧化性,硝酸 的强氧化性。
09
26.(14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 yCu(OH) 2· 2O,测定碱式碳 zH 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 ; xCuCO3· yCu(OH) O+(x+y)H 2 = (x+y)Cu+ xCO2+(x+2y+z)H2O yCu(OH)2· 2 2· zH 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 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k,j→gf(hi)→de(ed)→hi(gf)→bc(cb)→l
本题为考查 二氧化硫的 性质的实验
3.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对元 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特点
稳中有变,难度稍微提高
在稳定的前提下,试题与以往考题相比也有明显的
变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比例有所增大。突
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011新课标全国卷12
本题是一道 以铜的化合 物知识为载 体的实验题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 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样 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1.8 g,化学式为 3· ;H CuCO Cu(OH) 2· 2O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 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yCu(OH) 2· 2O=(x+y)CuO+ zH 3· 请说明理由。 可行 根据反应xCuCO。 xCO2↑+(y+z)H2O↑,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
考查硝酸的强 氧化性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考查铵盐的性质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 HCO3-+OH-=CO32-+H2O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课标全国26,27
山东13;上海13,18;
海南3;江苏3,安徽8; 北京9;课标全国12; 全国11;天津5
课标全国7;北京27;江苏3;
广东15;上海4,7,31;全国Ⅰ29; 全国Ⅱ6;四川27
课标全国12;安徽28;
北京9;江苏4,6 安徽25;北京11; 全国7,12;重庆7,9 福建7,25;广东10,32; 海南14;安徽8,11; 北京9;江苏4,6;天津5 重庆7;江苏4,6;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27)(1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无色溶液出 请到答F列问题: 现黄色浑浊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 其中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 ,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还原性和 氧化性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5SO2+2MnO4-+2H2O==2SO42-+5Mn2++4H+ ;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 象 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 (4)尾气可采用 NaOH 溶液吸收。
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09
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 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 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本题考查钠 与铝的化合 物的性质
课标全国12;北京26;江苏16;
广东21,22;上海25
安徽12,28;山东30; 福建25;上海22课标全国13 福建9,25;课标全国26
课标全国12 课标全国26;江苏3
课标全国26;广东10
2.近几年高考特点:
⑴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 验提供背景和载体。 ⑵所涉及的物质不会超过课标和考纲要求的范围, 但要求学生有较深入的理解,能灵活运用。 ⑶考点覆盖面比较大,通过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 考纲中列出的代表元素几乎都考查到了。 ⑷试题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核心,但具有一定综合 性,一般都是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概念、原理、 实验探究、过程方法的考查相融合。而且试题往往 以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前沿信息,当前社会热点作 为考查的切入点。主要题型有:离子方程式正误的 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 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框图推断, 化学工业流程等。
二、解读考纲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最基础的主干知识, 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载体,在高考中占很重 要的地位,高考中既可以进行单独考查(例如: 无机框图推断题),也可以渗透到概念题,基 本理论题,实验题中进行考查。我对比了一下 2011年与2012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这部分的 考纲要求,2011年与2012年没有什么变动,要 求完全相同。我觉得考纲中的第三点要求:.以上 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才是重点。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课标全国13, 课标全国37;海南13;浙江26;
天津3,9;广东9,12;北京9; 江苏11,14;全国Ⅱ13;重庆26;上海14 山东13;广东33; 上海18,24;全国Ⅰ12; 重庆8课标全国13 山东30;广东33;上海13;
课标全国12,28;福建7;北京8,28;
广东17;上海26,30;全国Ⅰ27; 四川26
解释:A中硝酸有强氧化性,-2价的硫被氧化,不能生成H2S。B中漏掉了NH4+与 OH-的反应。C中应生成SO32-。D CaCO3中不溶于水,CH3COOH为弱酸,正确。
2011新课标全国卷26
考查铜的化合 物的性质
26.(14分)0.80gCuSO4· 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 5H 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Al C HO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2 、 (填化学式); 2H2O +Na2O2=4NaOH+O2↑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 是 CO、CO (填化学式); 2 Na2CO3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2+3H2O=2Al(OH)3↓+CO32。 2AlO2-+CO
考查铵盐的性质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
【考查知识点】碳的化合物的性质,铵盐的性质,硝酸的强氧化性,Fe2+的还原 性。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26.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 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 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⑵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考查硝酸的性
质
B
评价 正确 错误,碳酸镁不应 该写成 离子形式 正确 错误,Fe2+与Br-的 化学计量数之比应 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