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拿着不同东西,让学生们摸.师]为什么不用眼睛,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生]因为我们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能摸出来是触觉的作用.[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其实这些东西的特点,除了用手摸,用眼睛一下就看出来了.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二,自主预习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结构: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2、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3、远点和近点依靠眼睛调节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
正常人的远点是无限远,近点为了10cm。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大约25cm。
备注:[1][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眼的观察范围大约是150°,而两只眼的观察范围就接近180°。
人的两眼观察范围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
人只有同时使用两只眼睛,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前后距离。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来自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3、矫正方法:(用凹透镜矫正)。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视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来自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3、矫正方法:用凸透镜矫正。
【典型例题】类型一、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1.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2)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A;C;(2)B【解析】(1)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正常眼视物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3。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知识点1:眼睛眼睛的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相当于一架可变焦的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光屏。
如图所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折射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折射能力变强,也可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因此眼睛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 cm处。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例】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
所成的像是实像D。
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答案:D点拨:因为眼睛相当于照相机,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选项D的说法错误,本题选D.知识点2: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近视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配套K1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新版
第4节眼睛和眼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用眼护眼常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健康.【重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知识点一眼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0,完成以下问题: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3.正常人眼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楚,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合作探究】探究一眼睛1.结合眼睛的模型和照相机的成像图,观察眼睛的结构.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答: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2.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答: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答:眼睛瞳孔的作用是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4.视网膜起什么作用?答: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就好像照相机的底片.5.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答: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立、缩小的像,但我们看见的都是正立的物像,是因为大脑调节作用的影响.【教师点拨】1.外界的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的像,而人看到的却是正立的像,是由于大脑中的视觉神经的自动调整作用所致.2.利用凸透镜成像模拟眼睛成像从而来理解眼睛成像及调节特点的方法,在物理上运用得非常广泛,称为模型法.3.在凸透镜像距一定时,调节焦距,也可以使不同物距的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跟进训练】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知识点二近视眼及其矫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0-101,完成以下问题: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3.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镜片.【合作探究】演示小游戏:三字经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视力正常的同学,一个近视眼的同学,请近视眼的同学摘掉眼镜.教师出示印有三字经的卡片,从两位同学眼前开始,每念一个卡片上的字后退一步,逐步后退.活动中发现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答:由于长期不注意适度用眼,使晶状体变凸,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探究二实验:近视眼的矫正1.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答: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应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2.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1)所需器材有哪些?答:凸透镜、蜡烛、光屏、近视眼镜一副、火柴等.(2)实验探究的过程是怎样的?答: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处,使光屏上呈现烛焰像.②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将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③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就是近视眼所看到的景象.沿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3)由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答: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教师点拨】1.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过强,成像于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眼睛的前方戴一个凹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如果戴的眼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没有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也就不能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因此,近视患者要配戴度数合适的近视眼镜,不是随便找个凹透镜就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2.现在还有一种矫正近视眼视力的方法,就是将角膜中间凸出的部分削薄一点,减小角膜的曲度,从而减小角膜的折光能力,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跟进训练】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C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知识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1,完成以下问题:1.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3.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镜片.【合作探究】探究三 远视眼1.远视眼的成因是?答: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2.根据远视眼的成因猜想一下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答: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知识拓展 眼睛的度数1.什么是透镜焦度?答: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2.透镜焦度用公式如何表示?答:Φ=1f(f 为透镜焦距).单位:Φ—— m -1,f —— m. 3.眼镜片的度数如何求得?答: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就是眼镜片的度数,即眼镜度数=透镜焦度×100.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度数表示有何区别?答:凸透镜的度数用正数表示,凹透镜的度数用负数表示.【教师点拨】1.判断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关键看光的会聚点是在视网膜前还是在视网膜后.2.将近视眼与远视眼对比起来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且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特征理解更透彻,记忆得更牢固.因此对比法是学习同类型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跟进训练】如图所示a 、b 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 B )abA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1.眼睛的工作原理(1)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2)调节:改变焦距.(3)明视距离:眼睛距物体25 cm处.2.近视眼和远视眼(1)近视眼(会聚点提前):凹透镜矫正.(2)远视眼(会聚点置后):凸透镜矫正.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
第七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内容分析:《眼睛和眼镜》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八年纪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等内容,它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
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通过动手实验,了解近视眼以及远视眼的矫正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学习,学生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培养眼保健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过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为本节课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
但学生对于眼球的调焦,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的情况很难想象,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探究法,对比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观察法,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进行分组实验、分析交流、总结归纳等方式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互动交流。
教学重点:眼睛和眼镜的矫治教学难点:眼睛和眼镜的矫治教学准备:教师用:光具座,蜡烛,火柴,焦距不同的凸透镜2个,凹透镜1个,光屏1个,近视眼镜一架,挂图1幅,眼球模型1个,实物投影仪、视频、自制PPT段一、温故知新课前复习: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答案)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B A.角膜B.视网膜C.晶状体D.视觉中枢2.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D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D.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C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4.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D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5.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A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6.下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C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C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8.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7.为了矫正视力,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__透镜的眼镜,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___透镜的眼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 新版()(1)
眼睛和眼镜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大体组成部份,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面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
它是在学生熟悉了凸面镜的集聚作用和凹面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面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紧密相关的内容。
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咱们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表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进展的理念。
2.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内容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剂作用慢慢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视力缺点及其矫正的问题。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会眼睛成像的原理,通过比较实验,领会近视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眼睛的结构,明白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
教学难点:明白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式四、教法学法:教学方式:对照法、实验法、直观观观点学习学法:实验观观点、讨论和归纳法五、学习提纲:1、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2、近视眼如何矫正?3、远视眼如何矫正?六、教学进程:1.我先创设一个让学生观看风光的情节,使近视眼同窗看不清,由此同窗们提出问题,什么缘故看不清等问题,引入课题。
2.随后,通过大屏幕看眼睛的结构,明白晶状体就像一个光学仪器凸面镜,当u>2f时成像的情形,对照正常人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咱们平常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应该在什么范围,应该成什么样的像,看屏显,明白眼睛就像一架照像机。
3.通过与成像规律比较提出问题,眼睛是通过什么来调解,使得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像,从而引出问题。
通过对照得出:应该调解晶状体的厚薄才能实现看清远近物体。
并通过动画直观看到它的调解进程。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正常眼视物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3.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知识点1:眼睛眼睛的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相当于一架可变焦的照相机。
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光屏。
如图所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折射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折射能力变强,也可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因此眼睛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 cm处。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
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配戴一副由因此用凹透镜做镜片。
远视眼和老花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近处某点的光还没会聚成像就到视网膜了点拨: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差,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
用镜片的透镜焦度乘D=×其度数是正D=×100=×【例1】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所示, (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填“凸”或“凹”)透镜片制成的眼镜。
答案:乙;凹点拨: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据此判断乙图是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患近视眼的人配戴凹透镜可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眼睛和眼镜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3.创设思考和回答、交流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释或联想某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通过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4.通过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渗透物理学无处不在的和谐美。
重点
眼睛的结构,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
蜡烛、火柴、眼球模型、凸透镜、凹透镜、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睛会流露出你的感情,是心灵的窗户。
平时大家要注意用眼卫生,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每年的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眼睛与视力矫正。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眼睛
多媒体播放眼睛的构造图和模型。
展示:多媒体播放照相机和人眼球的对比图片
说明:学生根据对比图片,理解人眼球和照相机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眼睛好似一架照相机。
体验:教师指导先近距离看自己的手指纹,然后马上眺望远方,亲自感受眼睛是怎样调节的。
点评: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亮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作出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
总结: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问题: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与近处的景物的?
说明:播放课件演示眼球的自动调焦
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总结:看远处与近处景物通过晶状体形状,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典例解读
【例1】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变长,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短,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凸起程度)。
【答案】B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小游戏:三字经
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视力正常的同学,一个近视眼的同学,请近视眼的同学摘掉眼镜。
教师出示印有三字经的卡片,从两位同学眼前开始,每念一个卡片上的字后退一步,逐步后退。
说明:从活动中引出近视眼的外在表象。
分析近视眼的形成原因,进一步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问题: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点评: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
引导学生设想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使远处景物传来的光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景物。
2.探究实验:近视眼的矫正
猜想: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说明:鼓励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眼镜进行矫正,试试效果如何。
参考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近视眼镜。
方案:组装好器材,使烛焰的像落在光屏前方,此时像变得模糊。
把凹透镜放在凸透镜前观察。
现象: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结论: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典例解读
【例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解析】由题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即凹透镜。
【答案】B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问题:请学生猜想一下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说明: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
引导学生设想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根据刚才对近视眼如何矫正的推测,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远视眼的矫正。
结论: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
这里有几个老花镜,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01“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测量老花眼镜度数的实验方案。
多媒体投影相关知识。
知识:
1.透镜的焦度(Φ):透镜焦距的倒数。
公式:Φ=1/f(f为透镜焦距)
单位:Φ:m-1 f:m
2.眼镜度数=透镜焦度×100
3.凸透镜的度数用正数表示,凹透镜的度数用负数表示。
典例解读
【例3】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解析】老花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因此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同时也可以用来当放大镜使用;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凸透镜矫正,因此爷爷是个远视眼。
【答案】D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