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PPT【推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2课《创造宣言》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好的演讲,一半在稿子,一半在现场表现力,陶行知 先生为我们准备了如此精彩的好稿子,如果让你来现场演 讲,你能否带给现场的老师和同学巨大的震撼和激励呢? 试一试。
请选择一个片段模拟演讲,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段 落。
提示: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
生动、鼓动性强。
学生分小组练习演讲!
学生展示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 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 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 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 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 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在演讲中能产生一种排山倒海 般的冲击力,很能感染现场听众。所以我选了这段。
请你仿照课文,选择一个错误观点,为陶 行知先生的驳论补充一个事例。
【示例】环境太平凡?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 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无过于 一枚桃核,但到了王叔远手里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大苏泛 赤壁核雕。
生活太单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纪太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太无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陷入绝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大量使用举例论证来反驳错误观点的 写法,同样都是举例论证,作者为什么要使用 这么多人的例子呢?能否去掉几个?
例子越多,越能说明错误的观点站不住脚, 增强反驳的说服力,正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造之人!
• 抓住关键位置上的关键句来进行文章结构 的快速梳理。
请选择一个片段模拟演讲,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段 落。
提示: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
生动、鼓动性强。
学生分小组练习演讲!
学生展示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 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 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 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 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 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在演讲中能产生一种排山倒海 般的冲击力,很能感染现场听众。所以我选了这段。
请你仿照课文,选择一个错误观点,为陶 行知先生的驳论补充一个事例。
【示例】环境太平凡?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 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无过于 一枚桃核,但到了王叔远手里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大苏泛 赤壁核雕。
生活太单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纪太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太无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陷入绝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大量使用举例论证来反驳错误观点的 写法,同样都是举例论证,作者为什么要使用 这么多人的例子呢?能否去掉几个?
例子越多,越能说明错误的观点站不住脚, 增强反驳的说服力,正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造之人!
• 抓住关键位置上的关键句来进行文章结构 的快速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课件(24张PPT)
仿写要注意,句式一致或者说结构一致,内容相仿或者相关 联。中招题型会越来越灵活,但是本质不变,不要被蒙蔽!
(D:A.“相”应为“像”;B.“头”应为“投”;C.“晴”应为“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4.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
排比:“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 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强调任何一点的 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比喻:“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 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 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 、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2.议论文比喻论证分析 下列语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 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暴;不能写作“爆”。 区别“走投无路”和“穷途末路”: 都含有“无路可走”的意思。不同主要在语法功能和词语搭配上。穷途末路常 作“到、临”等动词的宾语。“走投无路”常作“逼”等词的补语;
一、魔法背知识
3.快乐背句子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
创造宣言
学习路线图
必背字词 必背句子
(D:A.“相”应为“像”;B.“头”应为“投”;C.“晴”应为“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4.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
排比:“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 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强调任何一点的 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比喻:“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 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 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 、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 宣言》 课件(2 4张PPT )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2.议论文比喻论证分析 下列语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 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暴;不能写作“爆”。 区别“走投无路”和“穷途末路”: 都含有“无路可走”的意思。不同主要在语法功能和词语搭配上。穷途末路常 作“到、临”等动词的宾语。“走投无路”常作“逼”等词的补语;
一、魔法背知识
3.快乐背句子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
创造宣言
学习路线图
必背字词 必背句子
《创造宣言》PPT(完美版)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 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 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 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以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为例,批驳 人们因为年纪太小而拒绝创造的错误认识。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 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蚕吃桑叶,尚 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 便一无贡献吗?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第三部分(5~12):列举事例,批驳人们 不愿创造的错误认识,阐述“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并发出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的号召。
第四部分(13、14):引用“东山樵夫” 的故事,阐述失去创造力后的可悲下场。
第五部分(15、16):发出呼吁——勇于创 造。
诬陷别人使受损害。 【中伤】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遁词】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暴自弃】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山穷水尽】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发出“让我们 继续创造”的宣言。 第二部分(2~4):正面阐述教育者的创造 在于创造出真善美的人及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 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背景链接
《创造宣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 生所著。在这篇课文中,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 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 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 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文章虽 然写于1943年,但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迅速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 意义。
以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为例,批驳 人们因为年纪太小而拒绝创造的错误认识。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 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蚕吃桑叶,尚 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 便一无贡献吗?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第三部分(5~12):列举事例,批驳人们 不愿创造的错误认识,阐述“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并发出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的号召。
第四部分(13、14):引用“东山樵夫” 的故事,阐述失去创造力后的可悲下场。
第五部分(15、16):发出呼吁——勇于创 造。
诬陷别人使受损害。 【中伤】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遁词】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暴自弃】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山穷水尽】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发出“让我们 继续创造”的宣言。 第二部分(2~4):正面阐述教育者的创造 在于创造出真善美的人及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 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背景链接
《创造宣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 生所著。在这篇课文中,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 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 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 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文章虽 然写于1943年,但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迅速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 意义。
第21课 《创造宣言》课件(35张PPT).ppt
23
局部探究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二十六岁时, 决心去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揭陀国,入那 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归 国,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又在东京洛阳亲自接见了 他。他将所获梵本经书657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译群经。经过 十九年的刻苦努力,共译出佛经75部,1338卷,1300多万字。佛教由是渐 盛,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9
整体感知
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由罗丹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 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5~15):再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例子批评一些人的 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有了这样的理念,进 一步指出要从点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三部分(16):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 “汗”“血”“热情”去创造。
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6
整体感知
遁(dùn)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哑口无言:无话可说。 鲁钝(dùn):迟钝,笨。 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 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 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18
局部探究
《正气歌》: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 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 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 (在今府学胡同)。
局部探究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二十六岁时, 决心去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揭陀国,入那 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归 国,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又在东京洛阳亲自接见了 他。他将所获梵本经书657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译群经。经过 十九年的刻苦努力,共译出佛经75部,1338卷,1300多万字。佛教由是渐 盛,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9
整体感知
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由罗丹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 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5~15):再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例子批评一些人的 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有了这样的理念,进 一步指出要从点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三部分(16):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 “汗”“血”“热情”去创造。
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6
整体感知
遁(dùn)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哑口无言:无话可说。 鲁钝(dùn):迟钝,笨。 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 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 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18
局部探究
《正气歌》: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 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 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 (在今府学胡同)。
第21课《创造宣言》 (25张PPT)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 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合作探究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 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 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 得巨大成就。
观点
事实论据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八大山人在白纸上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画作;飞帝 亚斯、米开朗基能用石头雕成不朽的雕像。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诞生于监牢;雷塞布在沙漠中造成苏 彝士运河;肉包铺子中产生平老静。
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都是幼年成才。
自己太无能
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教义。
山穷水尽,走投 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取得佛经;哥伦布、莫扎尔特都是在 无路,陷入绝境, 绝境中成就伟业。 等死而已
整体感知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 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 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整体感知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
布置作业
“当代保尔”张海迪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服,创造 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她的资 料,对比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并把它整理成文字。
sù
塑像
dùn
鲁钝
yǎ 哑口无言
zhòng
中伤
dùn
遁词
检测预习
1、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
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2、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合作探究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 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 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 得巨大成就。
观点
事实论据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八大山人在白纸上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画作;飞帝 亚斯、米开朗基能用石头雕成不朽的雕像。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诞生于监牢;雷塞布在沙漠中造成苏 彝士运河;肉包铺子中产生平老静。
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都是幼年成才。
自己太无能
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教义。
山穷水尽,走投 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取得佛经;哥伦布、莫扎尔特都是在 无路,陷入绝境, 绝境中成就伟业。 等死而已
整体感知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 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 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整体感知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
布置作业
“当代保尔”张海迪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服,创造 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她的资 料,对比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并把它整理成文字。
sù
塑像
dùn
鲁钝
yǎ 哑口无言
zhòng
中伤
dùn
遁词
检测预习
1、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
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2、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21 《创造宣言》课件(共28张PPT)
懦( nuò )懦夫 孺( rú )妇孺皆知 濡( rú )相濡以沫
【口诀记忆法】樵(qiáo) 夫砍木柴,伤心人憔(qiáo) 悴,坐在礁(jiāo)石上。
词语集注
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记张僧繇(yóu)事。
➢ 比喻艺术创作在关键处着墨,或写作、说话时在关键处
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含贬义。(画龙点睛)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县 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 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是我 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主要著作有《中 国教育改造》等。
背景链接
出处 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道理
如文中引用慧能、歌德和罗丹的话,使说理
论证 更透彻,增强了论证效果。
第13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作者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 之心的教师,以树苗、茅草喻指学生,生动形象地 指出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 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 从反面论证了没有创造力的可悲,从而得出要让创 造之神常驻心中的观点。
➢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众叛亲离)
➢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暴,糟蹋。(自暴自弃)
➢ 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
容处境极端困难。
多用于贬义。(走投无路)
➢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因理亏而无言以对。
(哑口无言)
➢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中伤、鲁钝、豢养、走投无路”等 易考词语。
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2张PPT)
21 创造宣言
选自《陶行知全集》 作者:陶行知 体裁:驳论文
作者名片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 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 教育思想有:普及教育,生活教育, 创造教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 改造》《中国大众教育》等。
读读写写
课本110页
中伤 (zhòng) 画龙点睛 遁词 (dùn) 自暴自弃(qì) 鲁钝 (dùn) 山穷水尽 懦夫 (nuò) 走投无路(tóu) 豢养 (huàn) 灌溉 (guàn gài)
整体感知
3.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 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 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 法。
整体感知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 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 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 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读读写写
补充
玄奘 (zàng) 樵夫 (qiáo) 哑口无言
词语解释
课本注释
鲁钝:愚笨,不敏锐。 豢养:喂养。 【本课注释的人名,可以了解一下, 以读懂课文。】
词语解释
补充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 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 动有力。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借以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 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 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文本解读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 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 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 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选自《陶行知全集》 作者:陶行知 体裁:驳论文
作者名片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 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 教育思想有:普及教育,生活教育, 创造教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 改造》《中国大众教育》等。
读读写写
课本110页
中伤 (zhòng) 画龙点睛 遁词 (dùn) 自暴自弃(qì) 鲁钝 (dùn) 山穷水尽 懦夫 (nuò) 走投无路(tóu) 豢养 (huàn) 灌溉 (guàn gài)
整体感知
3.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 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 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 法。
整体感知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 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 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 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读读写写
补充
玄奘 (zàng) 樵夫 (qiáo) 哑口无言
词语解释
课本注释
鲁钝:愚笨,不敏锐。 豢养:喂养。 【本课注释的人名,可以了解一下, 以读懂课文。】
词语解释
补充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 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 动有力。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借以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 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 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文本解读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 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 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 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部编版)第20课《创造宣言》课件(共32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02021/8/ 102021/8/108/10/2021 5:41:15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02021/8/ 102021/8/10A ug-2110-Aug- 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8/102021/8/102021/8/10Tuesday, August 10, 202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02021/ 8/102021/8/108/10/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102021/8/10August
终归获得了成功,不容易。
结合歌德所说的话,思考想要成功必须具 备怎样的品质? “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其中“变” 勇应气该、如智何慧理、解信?念、意志
“变”就是“创造”
作者所要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人是创造之人。
如何理解罗丹所说的“恶是枯 干”?
不能停止创造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内容探究 4.作者是如何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这一错误观点的?
是通过列举某些人对幼年研究者的蔑视, 和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的表现,来批驳错误 观点的。批驳错误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创造。
莫扎特
内容探究
5.作者举“水滴石穿”的例子有什么目的?
用“水滴石穿”的例子来告诫我们不要 轻视点滴的创造,不要因为点滴的创造小而 不做,要从基础做起,积小成大,不要奢望 “一口吃个胖子”。生字词zຫໍສະໝຸດ òng中伤huàn
豢养
guàn gài
灌溉
dùn
遁词
鲁钝
nuò
懦夫
山穷水尽 走投无路
画龙点睛 自暴自弃
PART.3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请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第1段)
第二部分
(2-4段)
第三部分
(5-11段)
第四部分
(12-16段)
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作者简介
陶行知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景星学社社员
注:景星学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非政 府国际文教组织,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国 际学术组织,也是首个中国国人在西方世界 创建的以汉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组织。
作品简介
本文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 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 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 的观点。最后发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 血,一滴热情,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 造的创造宣言。
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 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九上语文课件第21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0张PPT)
层次结构
壹贰
叁
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
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5-11):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
第三部分(12-15):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 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肆
“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 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造之人”的结论。
第四部分(16):发出创造宣言,表达献身创 造的强烈愿望。
答案示例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 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 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愿意奉 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合作探究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
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 出一条生路。
课后作业
《创造宣言》中“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 殖创造之森林。”句中运用比喻论证,论证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 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 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论证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 闯出一条生路。请你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片段,150字左右。
第21 课《创造宣言》课件(共25张PPT)
创造宣言
陶行知
导入新课
泰戈尔曾经说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 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 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 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说你有哪些具有“创造性”的事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 徽省徽州歙(shè)县人,祖籍绍 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 比,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 驳了“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增强了说理气势。
赏析示例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道理论证,引用慧能的话,批驳了“ 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赏析示例
比喻论证。作者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 创造之心的教师,以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 出没有创造之心和创造力的教师,既不能发现 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 后只会毁灭他们。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两段,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 这两段用了排比和呼告的修辞,语气强烈, 符合“宣言”的特点。作者大声宣告,呼吁教 育者树立创造意识,呼吁所有人牢记“生命不 息,创造不止”,让创造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 结果,成为森林。
作者简介
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 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 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 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 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 史上的一座丰碑。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 “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 时、处处要去创造。
陶行知
导入新课
泰戈尔曾经说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 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 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 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说你有哪些具有“创造性”的事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 徽省徽州歙(shè)县人,祖籍绍 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 比,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 驳了“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增强了说理气势。
赏析示例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道理论证,引用慧能的话,批驳了“ 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赏析示例
比喻论证。作者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 创造之心的教师,以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 出没有创造之心和创造力的教师,既不能发现 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 后只会毁灭他们。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两段,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 这两段用了排比和呼告的修辞,语气强烈, 符合“宣言”的特点。作者大声宣告,呼吁教 育者树立创造意识,呼吁所有人牢记“生命不 息,创造不止”,让创造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 结果,成为森林。
作者简介
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 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 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 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 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 史上的一座丰碑。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 “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 时、处处要去创造。
《创造宣言》课件 (共46张PPT)
事例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或肯定人物事 业上的巨大成就,或赞叹人物经历的非凡,从不同 角度反驳错误观点,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增强 了论证效果,也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引例 丰富,例证生动,使文章极具教育性。
2.有驳有立,思路清晰。
作者首先用不同的人创造不同的崇拜者引出
“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然后从外部环境
文章最后一段引用罗丹的话有何作用?
引用罗丹的话,生发开来,进一步正面阐明人
人能创造的观点,深化了课文的论证,使文章的中
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论证结构更加严密。
宣言4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 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 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 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品味文章语言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鼓励 教育 者学 会创 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结
在本文中,陶行之用生动的事例证明 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 平庸者却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 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再退一 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艺术特色
1.举例论证,兼用排比。 作者在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运 用了大量古今中外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事例,涉及图 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各个 领域,例证富有典型性,而且在驳斥每个错误观点 时,都用了两个以上的事例,证据充分。在列举事
《正气歌》
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 达大都,安置在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 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 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 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文天祥不愧为状元出身的诗人,他在关押 三年期间,书写了几百篇诗词文章,以抒发爱 国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气、腐气、秽气等 七气的熏蒸中,文天祥说要“以一正气而敌七 气”,他慷慨挥毫,在牢中写就了千古流传、 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天地有正 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创造宣言》ppt课件(22页)
•
学生选手们各自站摊,一边展示自己的科技发明,一边随时向专家评审委员现场答辩。
•
防酒驾器发明者魏君毅同学说:“我的发明“主要是事先采集车主家人的声音信息,装
置里的半导体酒精传感器一旦检测到酒精超标,马上会播出对家人的提醒,GPS系统也马上
会向家人发短信,通知他们车辆的精确位置。”这个还是他最近看酒驾新闻,担心常出去应
酬的爸爸想出来的。
•
可旋转多按食堂洗洁瓶(发明者:石狮第三实验小学施隆基):多个按钮,可以让五六
个同学同时用到洗洁精。
•
多功能道路清洁车(泉港庄重文小学的陈腾益):不仅有垃圾吸收器可以初步打扫,随
后带毛刷的轮子和洒水装置也可以进一步打扫路面,此外,清洁车顶部还装有树叶收集器,
还可以为人们打扫头顶的垃圾呢!
外部 环境太平凡 八大山人 飞帝亚斯 米开朗基
环境 生活太单调 《易经》《正气歌》《国际歌》 雷塞布 举
例
年纪太小 莫扎特 爱迪生 帕斯加尔
论
主 太无能
观曾参 Biblioteka 能证因 山穷水尽 素 走投无路
陷入绝境
玄奘 哥伦布 莫扎特 歌德 古语
等死而已
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宣言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 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 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论证思路(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
以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的话 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宗教家造神
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
艺术家造石像
正 反
论
教育家:“所要创 造的是真善美的活
证 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人”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 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蚕吃桑叶,尚 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 便一无贡献吗?
反问语气,批判讽刺意味十足。
以曾参、慧能为例,批驳人们因为自认为无 能而拒绝创造的错误认识。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 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 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 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 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 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 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以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为例,批 驳因环境平凡而不能创造的观点。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 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 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而竟在这里面, 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 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 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 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提出分论点。
阅读课文第四部分,说说文章引 用“东山樵夫”的故事表达了什么 观点?
引用“东山樵夫”的故事,阐 述失去创造力后的可悲下场,说明 了缺乏创造力的人是可悲的。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树苗是 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 常常来到树苗的美梦里。……创造之神!你回 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
第四部分(13、14):引用“东山樵夫” 的故事,阐述失去创造力后的可悲下场。
第五部分(15、16):发出呼吁——勇于创 造。
课文解读
文章开头段有什么特点?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开篇点题,直接引出文章的论点——创造。
教育者的创造对象有哪些?
三个“不是”强调“教育者”创造的对象。
预习测评
生难字
中伤( zhònɡ )
懒惰( duò ) 遁词( dùn )
鲁钝( dùn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懦夫( nuò ) 豢养( huàn )
灌溉(ɡuàn ɡài ) 繁殖( zhí ) 自暴自弃( bào )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诬陷别人使受损害。 【中伤】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遁词】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暴自弃】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 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排比、比喻:把“真善美的活人”比作“神” “石像”“爱人”,说明教育者把他们看得十分 神圣重要。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 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 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 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 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 错误观点的方法。(重点)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 的运用及其作用。(难点)
3.领悟创造精神对个体发展以及社会 进步的重要作用,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重点)
作者名片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 人,教育家。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 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 他在实践中创立了“生活即教 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 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被誉为“人民教 育家”。
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背景链接
《创造宣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 生所著。在这篇课文中,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 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 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 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文章虽 然写于1943年,但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迅速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 意义。
列举三个事实论据有力地批驳“生活太单调 了,不能创造”这一观点,语势强烈。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 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 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 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以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为例,批驳 人们因为年纪太小而拒绝创造的错误认识。
20 创造宣言
汤之盘铭曰:“苟日 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赏析】商汤王刻在盥洗盆上的箴言 说:“如果每天能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 那就应当天天清洗,这样一天一天地保持 下去。” 这句话以沐浴自新比喻道德日进,从勤于 省身和动态的角度强调了及时反省和不断 革新以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它展示的 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
“教育者”中“先生”创造的实质是和学生 一起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 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 点睛。
教育者还应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
作者指出了人们不愿意创造的哪些借口?又分 别列举了什么例子批驳?
【山穷水尽】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发出“让我们 继续创造”的宣言。
第二部分(2~4):正面阐述教育者的创造 在于创造出真善美的人及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 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第三部分(5~12):列举事例,批驳人们 不愿创造的错误认识,阐述“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并发出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的号召。
以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为例,批驳因陷 入绝境而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文中哪句话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 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排比、呼告:运用批比手法,表明创造不分 地点、时间与人,并发出向创造迈进的号召,激 人奋进。
类比:拿点滴的创造与“水滴石穿”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