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骨干教师语文竞赛作品《物种起源》绪论设计方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文档资料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知识与能力: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 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的一句名言。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1.辨析绪论与序言。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
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
2.关于《物种起源》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
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见《学习与评价》页2、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
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说课稿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概念及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识别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2)学会运用比较法和实验法研究生物进化问题;(3)能够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收集和整理生物进化相关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进化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3)提高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物进化的机制;(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3)运用比较法和实验法研究生物进化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物种起源》一书,了解相关背景知识;(2)收集生物进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3)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收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3)准备实验报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生物进化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2)提问:“什么是物种起源?为什么研究物种起源?”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新课(1)介绍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讲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概念及作用。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什么?4. 实践活动(1)分组实验:观察生物进化现象,如人工选择培养的变异品种;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实验报告;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阐述物种起源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能够运用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分析问题;(3)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两篇」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两篇」《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2、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3、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 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的一句名言。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1.辨析绪论与序言。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
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
2.关于《物种起源》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
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见《三维设计》。
2、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
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教案:《物种起源》绪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生物学教材《物种起源》的绪论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生物进化的证据,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过程,知道达尔文及其代表作《物种起源》。
2. 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等。
3. 理解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关系,能够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其意义,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过程。
2.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生物进化的证据,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物种起源》绪论部分,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2. 回顾:复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生物的特征、生物分类等。
3. 主体内容讲解:a. 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介绍达尔文及其代表作《物种起源》,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起源。
b. 生物进化的证据:讲解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等,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其意义。
c.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阐述自然选择的作用机制,分析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进化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2. 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证据b. 比较解剖学证据c. 胚胎学证据3.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过程。
2. 列举三种生物进化的证据,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3. 解释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答案:1. 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过程: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原则。
3.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重点:1. 达尔文的生平和对生物进化的贡献。
2. 自然选择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难点:1. 自然选择的过程和机制。
2. 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其解释。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物种起源》。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知识。
二、作者简介(5分钟)1. 介绍查尔斯·达尔文的生平和对生物进化的研究。
2. 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生物进化的概念(10分钟)1. 解释生物进化的概念:物种的变化和适应。
2. 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
四、自然选择的原则(15分钟)1. 阐述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和机制。
3. 引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五、生物进化的证据(10分钟)1. 介绍化石证据:古老和现代生物的差异。
2. 解释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证据:同源器官和胚胎发育。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证据对生物进化的支持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物种起源》的绪论,让学生对生物进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了自然选择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于生物进化的证据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和机制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进化的知识。
六、生物进化的证据(续)教学内容:1. 生物地层学的证据:不期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的变化。
2. 生物分布的证据: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1. 介绍生物地层学的证据,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期地层中生物化石的变化,让学生理解地层学对研究生物进化的意义。
2. 讲解生物分布的证据,分析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布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
2. 使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3. 引导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4.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 《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
2. 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3.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三、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的理解和运用。
2. 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
2. PPT课件。
3.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PPT课件,展示《物种起源》封面和作者达尔文的照片,引导学生回顾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物种起源》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物种起源》绪论部分,了解书的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意义。
通过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
4. 知识拓展:介绍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7. 作业布置:8. 板书设计:《物种起源》绪论作者:达尔文出版时间:1859年生物进化概念: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改变意义:生物适应环境,物种多样性形成证据:化石六、教学章节:生物进化的实质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教学难点: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
4. 教学准备:教材《物种起源》。
5. 教学过程:a.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b.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如何影响生物进化的。
c. 知识拓展:介绍现代进化理论对生物进化实质的理解,强调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等因素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物种起源》绪论_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物种起源》绪论》教案3教学目的:一、思想教育目标: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能力培养目标: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教学设想:一、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词语,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三、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一些长句,并对长句中一些词语的作用进行挖掘、归纳。
课时安排:二教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教学方法:讲读课。
教学步骤: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
“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屏幕随同显示)“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二、教师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写了几方面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理解。
第一种理解:主要写了四方面内容。
即《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说明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第二种理解: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
对《物种起源》从写作到出版的一些说明;简介《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种理解: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
概述《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为本书写了出版说明;阐明关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
2.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再用幻灯片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在我国的传播情况。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达尔文的生平及著作《物种起源》。
2. 生物进化的概念、证据和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原因。
2. 正确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达尔文的生平及《物种起源》的出版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证据和原因。
3. 课堂讲解: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实质。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物种起源》在我国的传播情况。
2. 结合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掌握了生物进化的概念、证据和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生物学观念,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生物进化。
六、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石的概念及其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化石记录显示的生物进化趋势。
培养学生运用化石证据分析生物进化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化石的形成与分布。
化石记录显示的生物进化趋势。
3. 教学难点:化石的形成过程。
生物进化趋势的解读。
4.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化石案例展示生物进化过程。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化石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采用互动提问法,激发学生对化石证据的思考。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教案标题: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物种起源的主要理论和证据;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物种起源的概念和重要性;2. 辩论不同的物种起源理论;3. 分析物种起源的证据。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比较不同的物种起源理论;2. 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物种起源的证据。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物种起源的教材或参考书籍;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验材料:如化石标本、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入物种起源的概念和重要性,例如通过展示不同物种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物种起源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不同的物种起源理论,如进化论、创造论和平行进化等。
介绍每个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支持证据,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Step 3: 辩论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物种起源理论并展开辩论。
每个小组分为正方和反方,就所选择的理论展开互相辩驳,提出相关证据和观点支持自己的立场。
Step 4: 实验观察(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物种起源的证据,如化石标本、遗传信息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做出推测,并用科学方法进行验证。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不同物种起源理论的优缺点,并讨论哪个理论更符合科学的证据和逻辑推理。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不断发展和更新理论的必要性。
Step 6: 拓展活动(自主学习)(10分钟)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物种起源的相关内容,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或视频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植物园或动物园,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物种起源的证据;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科学研究项目,调查某个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过程;3.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如科学论文写作或科学实验设计等,以提高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作者:黄婷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6年第12期【设计理念】《〈物种起源〉绪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科学之光”板块的第一篇课文,此文既是一篇典型的绪论,又是一篇科技说明文。
作为绪论,该文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过程、主要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作为科技说明文,该文体现出一般“科普说明文“的体式特征,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等特点。
根据王荣生对阅读对象和阅读层次的划分,科学普及文章属于阐释类信息,其阅读层次应主要是理解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①因此本次教学设计立足实用文的文体特征,根据阐释类信息的理解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层次,确定了文本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重视实用文阅读方法与策略指导,通过理解性阅读的四个步骤(预设视觉表征;用勾划、批注、摘要提取单个关键信息;用图表、图形、图画将信息结构化;将视觉表征内化)展开教学。
【设计目标】1.学会运用可视化阅读策略,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明确作者的立场以及作者关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
3.体认科学家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和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
4.了解《物种起源》一书的基本内容,对科普类书籍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阅读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扉页上的《致同学》一文,了解这篇文章对学习整本教科书的作用。
2.本文作为《物种起源》一书的绪论,是写给谁的呢?文章可能会包括什么内容呢?明确:本文是写给那些不了解、想要读、正在读或读过《物种起源》一书的读者的。
文章内容可能有:作者是如何写成这部书的;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关于物种起源的观点;作者想要感谢的人;作者对这部书的评价;给读者提供的阅读指南,等等。
3.本文对于阅读《物种起源》一书有何作用呢?明确:激发阅读兴趣;提供阅读指南;了解写作背景。
二、文本阅读四步第一步:预设视觉表征1.列出关于本文写作内容的推测,预估你想要提取的信息有哪些?你认为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2.根据你的推测,快速阅读本文,用勾划批注法划出你想要提取的信息。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doc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筛选各种信息的技巧,能迅速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
概括出作者关于物种起源的两个观点。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3.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一.导入:19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森林里,一个大学生正围着一颗老树转悠。
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 有虫子在里面蠕动,便急忙拨开树皮,只见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
大学生立即抓住这两只虫子,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 他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
看着这些奇特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他只顾看着手里的甲虫,早把嘴里的甲虫给忘记了。
嘴里的甲虫终于憋不住了,它放出了一股辛辣的毒液,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蛮得又麻又痛。
他这才想起嘴里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中,然后洋洋得意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日后的“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请看达尔文的像片。
这只幸运的甲虫后来也被命名为“达尔文虫”。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
二.走近作者达尔文。
除了老师刚才讲的,还有谁知道达尔文的有关情况?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
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教师补充:达尔文本来是个神学论者,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神创造的,物种时不变的。
1835年,他以博物学家身份随海军考察船“贝格尔号,,作了5年的环球旅行。
在途中他亲眼见到的大量事实与他原有的观点大相径庭,使他彻底跳出了神创论的旧范畴,把进化论置于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的证据以及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地位。
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的证据。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地位。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物种起源》绪论的相关内容,生物进化证据的案例。
2. 学生准备:预习《物种起源》绪论,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要介绍达尔文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地位。
1.2 提问:什么是生物进化?为什么说《物种起源》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奠基之作?2.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2.1 解释生物进化的定义。
2.2 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
3.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3.1 介绍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
3.2 分析案例:以化石证据为例,讲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4. 讲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4.1 解释自然选择的定义。
4.2 分析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4.3 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5.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的证据及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5.2 提问:如何理解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6. 作业布置6.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生物进化的实质及进化树。
六、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实质及进化树1. 讲解生物进化的实质解释种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阐述基因流、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探讨生物进化的微观机制2. 介绍进化树的概念和构建方法解释进化树的作用和意义演示如何根据遗传距离构建进化树分析进化树与生物分类学的关系3. 分析实例:利用进化树解析生物进化关系选取具体生物类群,展示其进化树引导学生通过进化树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七、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 阐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 分析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和随机事件生物地理分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 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分析不同保护措施的实施方法和效果八、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1. 讲解化石的形成和保存解释化石化的过程阐述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形成机制2. 分析化石记录与生物进化关系展示不同地质时期的化石证据引导学生通过化石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3. 讨论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局限性指出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和偏差介绍其他生物进化证据的重要性九、教学内容:比较解剖学与生物进化1. 介绍比较解剖学的基本方法阐述比较解剖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展示比较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2. 分析比较解剖学证据的生物进化意义解释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解剖学理解生物的进化关系3. 讨论比较解剖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局限性指出比较解剖学证据的有限性强调多学科综合研究生物进化的必要性1. 讲解分子生物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解释DNA、RNA和蛋白质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展示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DNA序列分析、基因表达研究2. 分析分子证据与生物进化关系阐述分子钟的概念及其在生物进化时间估算中的应用展示分子证据支持的生物进化关系:例如酶的进化、蛋白质家族的进化3. 讨论分子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强调分子证据在揭示生物进化历程中的重要性指出分子证据可能受到的选择压力和突变率等因素的影响十一、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 讲解人类起源的地质背景阐述非洲大陆在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人类祖先的生活环境2. 分析人类的进化历程介绍人类进化的重要事件:直立行走、大脑容量增加、语言能力的出现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化石证据3. 探讨人类进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进化的影响讨论人类文化与进化之间的关系1. 探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讨论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及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2. 讲解生物进化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阐述生物进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进化影响的案例3. 展望生物进化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生物进化研究的前沿问题鼓励学生思考生物进化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的作用十三、教学内容:进化的伦理学问题1. 介绍进化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讨论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干预及其伦理问题阐述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2. 分析进化的伦理学案例探讨人类Enhanced Human(增强人类)概念及其伦理问题讨论基因驱动技术及其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生态问题3. 引导学生思考进化的伦理学原则强调尊重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探讨在生物进化研究中平衡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方法十四、教学内容:课堂讨论与研究设计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针对生物进化相关话题,如基因编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2.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设计教授如何提出研究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练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3. 汇报与评价学生汇报研究成果,peer review 彼此的工作教师评价学生的研究设计和口头表达能力十五、教学内容:总结与展望1. 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进化在生物学中的核心地位总结所学知识,巩固关键概念2. 展望生物进化领域的未来趋势提出生物进化研究可能的新方向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3. 布置期末作业与考核方式强调期末考试的重要性,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布置期末论文或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物种起源》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地位。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一、导入:动画片段《生命历程》演绎物种起源。
(时长2分左右)二、关于“绪论”,填写卡片,了解行文脉络。
三、研读文本:从基本观点的角度进行探究过渡:德国的哲学家尼采曾经说:上帝死了。
敢于宣判上帝的死刑,把人彻底的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和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论述也有很大的关系。
《物种起源》直接挑战上帝的权威,提出了惊世骇俗的观点,请问他关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请学生在5-9段中找出相应的观点。
第五段: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第六段: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第七段: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
第九段: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
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1、穿插物种起源的相关知识。
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
2、穿插背景及达尔文背景:神创论上帝主宰一切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达尔文:出身于医学世家剑桥神学院学生曾是上帝的忠实粉丝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当时的社会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板书:理论的创新性)四、研读文本:从科学语言的角度进行探究语言特色,以两大基本观点为例。
(一)、研读文本中长句的表达例句:“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间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
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的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第五段的基本观点为例)★设计压缩练习:“物种起源得到的结论是不充分的,”(理解文句内容)★剩余的修饰句子、词语:可看出达尔文注重实践探索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
2. 使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认识到生物进化的必然性。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
2. 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必然性。
3. 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必然性。
2. 教学难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必然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学研究案例,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绪论部分。
2. 参考资料:有关《物种起源》的背景资料、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内容】1. 讲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
2.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的必然性。
3. 讲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生物学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课后作业】1. 阅读《物种起源》绪论部分,了解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背景。
2. 思考生物进化的必然性,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述。
3. 调查身边的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内容讲解:详细讲解《物种起源》的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的证据、过程和机制。
高中语文教师竞赛作品《物种起源》绪论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5
教学重点:
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关键信息的筛选、整合与理解。
教学难点:
明白《物种起源》一书内容,感受达尔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问题
师生双边研讨,达成对问题一致理解
所需设备:
电脑多媒体辅助设备
授课过程:
1、学生自课文回答:《物种起源》一书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作者对这个问题有哪些主要观点?
2、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讨论后明确——物种起源的问题。主要观点:第一,每一物种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二,“我充分相信”相关内容(或回答第5自然段:物种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第三,“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给《物种起源》一书列出目录:给出六、七、八章目录:第六章 学说的难点,第七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种种异议,第八章 本能
其余由学生自己讨论后补出。
4、明确《物种起源》一书目录后,初步了解文章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之前之后写了哪些内容,使学生对《〈物种起源〉绪论》一文有了整体了解,教学目标达成一半。
5、分析课文中重点句子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了解达尔文实事求是、审慎、谦虚,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和方法的学术品质。
课堂小结:
《〈物种起源〉绪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主要观点,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达尔文学习到他那严肃、认真、坚持、实是求是的科学家品质,这可能就是达尔文的关键,科学的巨大成就不会无缘无故的来到,她永远亲睐有准备的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毛泽东称“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香花”;
《物种起源》绪论设计方案
附件2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所以本文的学习的具体目标为“了解绪论和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理解重难点语句,提高文本关键信息的筛选、整合与理解能力。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绪论和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理解重难点语句,提高文本关键信息的筛选、整合与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问题这抓手,师生合作探究;内容和形式(含语言和文体)相结合;整体把握和局部分析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达尔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容易理解简单的一般说明文,而对于本文阐释性说明文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加上是一篇翻译文章,语言的使用上中外不同,特别是本文的语言长句较多,结构较为复杂,这就使学生对于语意不清晰,理解上有难度,基于这种情况课堂教学设计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文章主体;二是教给学生分析语句的方法,深入理解语意。
本单元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说明教学的沿续,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所掌握的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进一步明确说明的要素,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语文 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物种起源》《《物种起源》绪论》设计方案
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对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梳理与强化。
能力目标:能够针对相应的问题筛选信息,能够把握文章及文段关键句,鉴赏语言的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甚至思维特点,了解科学家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对科学的人文精神有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自身的学习有所启迪。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进入高二,在学习能力要求方面,已经基本摈弃了初中的直观感知,向高中的理性分析和感情体验过渡。
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从以前的一问一答的点对点思维,向一问多答的线性思维发展。
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学生的过去获得;高中学生应该有发散性思维,有自己个人的见解;能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是高中生的必备能力。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在初中感性认识和思维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和思维发展。
学生的欣赏水平、个人爱好以及很多其他元素,都决定了高中生的心理在真善美的基础上,对社会现实有着更多的分析,对美的追求,使得学生对人性的本质有一定的思考。
教师的文学导向,理性分析,对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生的知识结构,是在初中的文字分析、语句分析的基础上,向文本分析、情感思维方向发展。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训练培养。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课前预习(学生检索有关资料、阅读文章,进行思考络、工具书等)二、课堂研习(师生以文本为依托,进行三个维度的交流、训练多媒体投影、班级分组讨论)学生活动1 问题设计学生分小组查找资料,解答一下问题:1、了解达尔文的生平,了解其对世界的贡献。
2、“进化论”是什么,有什么深远的影响?3、《物种起源》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学生活动2 问题设计1、思考:“绪论”和“序言”有什么区别?2、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教学⽬标1.了解达尔⽂、了解绪论的特点,学习达尔⽂尊重事实、重视实践、实事求是、锲⽽不舍、刻苦钻研的奋⽃精神。
2.培养学⽣抓住关键句、理清思路的能⼒。
3.培养学⽣品味语⾔的能⼒和分析探究能⼒。
重点难点理清⽂章思路、品味分析⽂章准确严谨的语⾔、探究问题。
教学⽅法检查预习——筛选关键句⼦,理清思路——品味语⾔——学习精神——分析探究教学时数⼀课时课前预习1.完成《新新学案》“⾃主预习”中的“⾃主积累”“基础积累”。
2.思考:(1)本⽂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中的原句回答。
(2)请根据第7、8两段的内容整理《物种起源》的⽬录。
教学过程⼀、导⼊新课。
1828年的⼀天,在伦敦郊外的⼀⽚树林⾥,⼀个⼤学⽣围着⼀棵⽼树转悠。
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下,有⾍⼦在⾥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
树⽪下,两只奇特的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
这个⼤学⽣马上左右开⼸抓在⼿⾥,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跳出⼀只甲⾍,⼤学⽣措⼿不及,迅即把⼿⾥的甲⾍藏到嘴⾥,伸⼿⼜把第三只甲⾍抓到。
看着这些奇怪的甲⾍,⼤学⽣真有点爱不释⼿,只顾得意地欣赏⼿中的甲⾍,早把嘴⾥的那只给忘记了。
嘴⾥的那只甲⾍憋得受不了了,便放出⼀股⾟辣的毒汁,把这⼤学⽣的⾆头蜇得⼜⿇⼜痛。
他这才想起⼝中的甲⾍,张⼝把它吐到⼿⾥。
然后,不顾⼝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学⾛去。
这个⼤学⽣就是⽇后成为“进化论之⽗”的查理·罗伯特·达尔⽂。
后来,⼈们为了纪念他⾸先发现的这种甲⾍,就把它命名为“达尔⽂”。
(投影展⽰达尔⽂画像和达尔⽂⾍图⽚)今天就让我们⾛进达尔⽂和他的进化论世界。
(投影或板书课题)⼆、检查预习(展⽰答案)1.⾃主积累进化论、《物种起源》、“神创论”“物种不变论”2.基础积累槲(hú)寄⽣琐屑(xiè)狭隘(ài)分歧(qí)冒昧(mèi)①札记②椽屋③胚胎④栽种挣扎缘分坯布剪裁轧钢置喙⼀抔⼟载荷3.⾃主思考(1)本⽂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中的原句回答。
《〈物种起源〉绪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物种起源〉绪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探索与发现”侧重人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同时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认识与思考,让我们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第二板块“奇异的自然”则把目光转向神奇的自然界,展示它的丰富多彩、绮丽多姿,让人惊叹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向我们展示呈现大自然的绚丽与斑斓;第三板块“美丽的创造”,又将目光收回到人类自身,侧重认识科学的实践性品格,并通过特定的实例说明了科学与美的内在联系,说明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探索与发现”的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要求,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说明文的能力,再借本篇了解科学探索应该具备的品格。
本文的阅读也没有什么难度,教学时以朗读把握信息为主。
目标要求: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了解科学探索应该具备的品格,并培养自己良好的素养。
课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常识背景,总结归纳,把握整体内容。
过程:一、导入(单元板块教学要求及本文学习目标)二、了解作者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
他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
他从小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 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他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比格尔号环球旅行。
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等传统观念。
由于达尔文,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
进化论引导人们深入地研究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规律,为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近百年来,分子生物学修正、丰富、完:善了进化论,但是,达尔文奠定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仍然是人类认识生物进化的基石。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物种发源》绪论●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领悟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2、能力目标:经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挑选各样信息的能力,使挑选信息快速、正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谨慎务实的精神。
●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经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挑选各样信息的能力,使挑选信息快速、正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教课难点:深刻领悟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 设计思想《〈物种发源〉导言》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论述类文章,因为学生对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较为缺少,本文文本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存在较大的阅读难度,所以语文课学习的目标不在于纠结于科学原理的发现与论证,而在于专心推测达尔文论证立场的基本思路。
本课在教课过程中应当指引学生经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挑选信息的必定技巧,快速正确地挑选出有关信息,深刻领悟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依据语文新课标对论述类文本“挑选主要看法,挑选要点语句”的基本要求,在教课过程中应当经过对文中一些长句的剖析,对要点词语的剖析,训练学生发现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对句子的深入理解。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课的学习合适采纳谈论法,由学生思虑、谈论,老师点拨,找出有关信息,并总结出挑选信息的方法,加以灵巧运用。
为了增添教课知识容量,作好文本教课的知识准备,本课的学习应当用 PPT课件在协助教课。
● 教课资源1.资料辑录。
达尔文 (1809 - 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定人。
从前学医,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1831 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比格尔号”作历时 5 年的环球旅游,察看和收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批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剖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
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
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
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所以本文的学习的具体目标为“了解绪论和说明
文的相关知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
点和理解重难点语句,提高文本关键信息的筛选、整合与理解能力。
”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绪论和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理解重难点语句,提高文本关键信息的筛选、整合与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这抓手,师生合作探究;内容和形式(含语言和文体)相结合;整体把握和局部分析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达尔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
的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学生容易理解简单的一般说明文,而对于本文阐释性说明文理解起来有一定
困难,加上是一篇翻译文章,语言的使用上中外不同,特别是本文的语言长句较
多,结构较为复杂,这就使学生对于语意不清晰,理解上有难度,基于这种情况课堂教学设计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文章主体;二是教给学生分析语句的方法,深入理解语意。
本单元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说明教学的沿续,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所掌握的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进一步明确说明的要素,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
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一堂课首先以几位伟大对于达尔文的评价导入,让学生对达尔文有初步了解,以问题这抓手。
一问作品发表时间。
二问书发表时性质。
三问《物种起源的》观点。
四问《物种起源》一书内容,然后分析“绪论”中重难点语句(学生提,老师问和点),再抽查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结合文本分析,最后研讨达尔文之所心取得学术成功的原因,以及以及自己从达尔文成功之路上所得到的启发,师生合作探究;内容和形式(含语言和文体)相结合;整体把握和局部分析相结合。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引入“大家”对达尔的评价。
如清代的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赫胥黎说“我是达尔文的斗犬。
”“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毛泽东称“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香花”;李卜克内西(德,第二国际创始人)称“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个革命”。
让学生明白《物种起源》一书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研究文本,从文本查找出重要的词语,要求学生认识并知道其意义,制作成投影,便于学生掌握。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文意,有的问题从学生中收集,让学生列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语句,然后把这些问题制作成幻灯片,课堂讨论后明确的意义。
运用网络收集有关达尔文的资料,对达尔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
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
本文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当堂目标检测体制让学生对自己对文本理解程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学生互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己体会成功的喜悦。
3、教师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有助于调整思维;点出学生的精彩之处,让学生课堂学习有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