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精品
高二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莲花(lián huā)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D. 突兀(tū wù)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比赛,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在这次活动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3.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C.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4. 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爱国之心,如日中天;报国之志,如磐石之坚。
B.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青春似火,热情似血。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一项是:A. 知识B. 美丽C. 高兴D. 智慧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没有发现,他的成绩一直在进步吗?B. 这样做,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这样的错误,难道还会犯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青天白日,晴空万里。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导语】不管此时的你是学霸级别还是学渣分⼦,不管此时的你成功还是失意,不管此时的你迷茫还是有⽅向,请你认识⾃⼰,好好爱⾃⼰。
再怎么羡慕别⼈的钱包,⾝份,地位。
那都不是⾃⼰的。
收起你的伪装愚昧,好好地做⾃⼰,记住⾃⼰在糟糕也是⾃⼰,请善待⾃⼰。
⽆忧考为你整理了《⾼⼆语⽂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路上,⽆忧考为你加油! 【⼀】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形式、表现⼿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为明显,胡适⾃⼰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话诗⼈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脉⾎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巷》的中⼼意象“丁⾹”,即来⾃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空结⾬中愁”,卞之琳就说《⾬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空结⾬中愁’的现代⽩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中的⽆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九⾸》中的《迢迢牵⽜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势与李⽩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与元⽩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话⼩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命主题,历史主题,⾃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兴象征,构思⽴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与⽤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内蒙古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艺术形式——数字艺术,在国内外迅猛发展。
数字艺术在产生仅20余年的时间里,就形成了一个远远超过传统艺术规模的庞大生态系统,由此而建构起来的艺术秩序也相应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嬗变:一方面,数字艺术不仅在数量和种类上形成了远超传统艺术总量的生态规模,而且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畛域;另一方面,互联网数字艺术的野蛮式生长也催生出致瘾文化、低俗文化、流量文化、虚假文化、饭圈文化、算法文化、盗版文化等病象和乱象,甚至引发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对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网络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近年国家“清朗”专项行动的重点治理领域。
显然,数字艺术发展中所暴露出的上述诸多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美学命题,也不再是一个艺术伦理命题,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法理命题,必须引入法理思维和法理机制才能有效应对。
单纯依靠艺术美学和艺术德性构建的路径(如同传统艺术那样),已经不足以有效应对诸如数字艺术致瘾、低俗、怪圈、网暴、盗版等病象和乱象,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方法,直接考察比较古今中外的一些典型人类社会行为,从中获得了一条灼见——一切人类社会行为都不得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权利。
它不仅规定出一切人类社会行为的权利和义务的边界,而且也规定出勘验法理非义行为及其对抗行为的基本原则:其一,人类身心健康权利乃是一项人人享有的天赋的、普遍的和基本的权利,它是人类其他权利的原点和渊薮;其二,一切人类社会行为都不得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权利,这就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身心健康乃是一项普遍的基本的义务;其三,一切对他人权利的侵犯行为和对他人义务的中止行为都构成法理上的非义行为;其四,针对一切法理非义行为,只有采用法理对抗行为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Ⅰ卷阅读题 (共71分)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说“霾”樊良树霾为何物?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
从雨貍声。
《诗》曰,‘终风且霾’”。
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貍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
这里,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
《诗经邶风》中有“终风且霾”,说的是一位女子耳闻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yì,阴沉而有风;昏暗)”“曀曀其阴”,不由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
四种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
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
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
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
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
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
屈原《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
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霾”有所不同,但并不让人觉得突兀,恰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语言表征。
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
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杜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自造字伊始直至19世纪末,霾的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
发端于20世纪上半叶的《辞海》对其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也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
此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进入工业化门槛,城市的体量无法同今天相提并论。
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率先饱受空气污染,中国的不少地方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最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同学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余秋雨《都江堰》文段,按要求完成1-3题。
(6分)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
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
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
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
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
海水是_______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涣.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_________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_________……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已经咆哮到让人_________,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
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简朴.(p )骚.(s o )动 地震.(zh n )伏龙观.(gu n )B .震颤.(ch n ) 踊.(y ng )跃 喧.(xu n )嚣可掬.(j )可捧C .飞奔.(b n ) 驯.(x n )顺 恼.(n o )怒 精神涣.(hu n )发D .咆哮.(xi o )障碍.(n i )强悍.(h n )众目睽睽..(ku ) 2.文中空白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宽宏大量 奔 调理 心神不宁B .雍容大度 窜 调整 心魄俱夺C .雍容闲雅 泻 调解 心有余悸D .雍容大度 冲 调和 心惊肉跳3.下面对文本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写景,虚实相映。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陈玉明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
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
只是,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似,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作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概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
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
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 ?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
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鲁迅的散文抒情性浓郁,具有能穿透岁月的美感力量。
在那夜气如磐的年代里,鲁迅用他的文章表达对革命者和先驱们的崇仰与缅怀,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热烈向往。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让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这是鲁迅散文抒情的主要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
这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
鲁迅的内心始终交织着两种情感欲求:一方面是情感喷发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是克制激情的欲求。
正是这情感的喷发和反抑的内在冲突所形成的张力,赋予了鲁迅情感表达形式上一波三折的曲折性。
如第一节所显示的:将欲发,又觉“无话可说”;仿佛已是“痛定之后”,却因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平添阵阵“悲凉”;决心显示“最大哀痛”,又顾及于“非人间”的“快意”;直至无可逃遁,才拼将一腔悲痛,全数掷出,化作灵前至哀至烈的声声哭诉。
情感的热流与冷流交错对流,汇合成了心灵的大颤动。
将感情渗入叙事,在极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最强烈的感情是鲁迅散文抒情的又一个特点。
他并没有身临其境,却能以雄辩的细节,描绘出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
极强烈的情感包裹沉淀在极严峻冷静的写实中,出之以中国气派的简洁凝练,也就构成了鲁迅前期作品所特有的美学风格。
它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和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道路的艰难。
鲁迅还善于运用多样的抒情手段,形成丰富多变的抒情风格。
他的情感,有时如火山奔突,瀑布直流;有时如清泉流水,细波微澜;有时又如深山幽谷,沉郁顿挫。
如果说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汪洋恣肆的激怒与哀痛,形成了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那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却把那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蕴藉在心,出之于笔端的,是深沉的纪实。
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俨然(yǎn)愀然(qiǎo)惴栗(chuǎi lì)窾坎镗鞳(kuǎn tānɡ tā)B. 磔裂(zhé)汩余(yù)舳舻千里(zhú lú)偃仰啸歌(yǎn)C. 愆期(yān)修姱(kuā)忳郁邑余侘傺兮(chà chì)踯躅不前(zhí zhú)D. 扪参(mén)巉岩(chán)以手抚膺(yīnɡ)咎由自取(jiù)答案:B解析:A项,“惴栗”应为“zhuì lì”;C项,“愆期”应为“qiān”,“忳郁邑余侘傺兮”应为“chà chì”,“踯躅不前”应为“zhí zhú”;D项,“咎由自取”应为“ji 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峥嵘殒身不恤长歌当哭叱诧风云B. 寥廓星辉斑斓悄无生息目不忍视C. 漫溯凄婉迷茫咫尺天涯忸怩不安D. 镣铐天伦之乐桀骜不驯黯然失色答案:D解析:A项,“殒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叱诧风云”应为“叱咤风云”;B项,“悄无生息”应为“悄无声息”;C项,“凄婉迷茫”应为“凄婉迷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也就闻过则喜了。
B. 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是丽江古城的天然屏障,真可谓巧夺天工。
C. 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他终于如梦初醒,认识到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D.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答案:C解析:A项,“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用在此处不恰当;B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用在此处不恰当;D项,“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用在此处不恰当。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斑点为了挂一幅小肖(xiāo)像画——一幅鬈(quán)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
它当然是一件赝品。
B.她的宅第坐落在果园旁边,被菩提树的枝丫环抱着。
宅第并不大,矮墩墩的,虽已下沉到地面,可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它永远不会有倾圮(pǐ)之日。
C.真不知它们凭着哪种朦胧的洞察力,领会了素芭内心的痛楚,然后帖近她的身子,用犄(jī)角轻轻地摩挲她的臂弯,竭力用无声的同情,安慰她。
D.由于疏忽,炮队队长没有把铁链的螺母帽旋紧,大炮下的四只滑轮也没有堵塞(sè)好;这样就使脚板和炮架有了活动的机会,一切关键都没有合笼,所以那系炮的铁链,终于被挣(zhēng)断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就是这次灾难的始作俑者,这尊大炮的主人,犯了疏忽的错误、造成这次事故的那个炮队队长。
B.灌木丛和树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俯拾即是。
D.它自豪地讲述着第一个牧羊人的故事,这个牧羊人离开了他的羊群,去追逐一个他曾偶然做过两次的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法院系统,“智慧法院”成了新的司法生产力,不但人工智能能给法官们代笔写法律文书,而且还能依据全国判例为法官们提建议。
B.在45岁的时候,印度国宝级的男演员阿米尔•汗放缓了电影职业,去制作一档关怀弱势者、讨论社会矛盾的纪实性电视节目。
C.“无固定位共享单车”利用现代区块链信息技术,迅速赢得广大市民青睐;一时间,出现了人人出行依靠共享单车、个个用后夸赞共享单车的局面。
D.如果叙述历史的人们致力于编撰、整理、讲述、阐释更多诸如柯克与国王、王贽与宋仁宗这样的“故事”,那么,“故事”便会内化为一种绵连不断的文明传统,引导历史演进。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默写(15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2)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3)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4)楼船夜雪瓜州渡,。
(陆游《书愤》)(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 ,渔粱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其二)》)(8)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9)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10)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1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1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14)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1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二、文言文阅读(2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题。
(一)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同时,传播民主与科学理念,并持续关注青年教育问题。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新青年以“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为标准,新文化阵营为此提出要办“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②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丛生,许多仁人志士将目光投向了同时期发达的西方国家,结合了当时的国内情况提出新的教育思想。
1912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包括:实利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
同时,陈独秀的现实主义、惟民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教育思想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基本一致。
新文化运动阵营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主张对青年进行全面的教育,以培养革命的后备军。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学校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就要改变,首先,在学校制度上,蔡元培提出了大学改制,北京大学基于现实状况进行了扩大文理二科、停办工科等内容的改革,避免了不同层级的毕业生岗位互相龃龉,最大限度让青年回馈社会,之后其他大学陆续改制。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摒弃旧的灌输式教育,要以传授为手段,学习为目的,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旧教育,启发学生学习。
③在教育内容上,第一,在德育上提倡新道德。
陈独秀认为“孔子倡导的价值观念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公民社会的目标无法适应”。
因此新文化阵营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抨击,倡导学习西方的民主自由观念。
《新青年》杂志自1918年第4卷实行改版为白话文,通过白话文摧毁文言文代表的封建观念,让国人逐渐接受新观念,打破建立在儒家话语体系上的封建政治、思想。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2)故有之以为利,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第十一章)(3)________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提问时,指出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是“恕”,并指明其具体的行事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各项语言表达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2分)A.《红楼梦》后四十回历来被世人所诟病,因为它是后人续写的,B.宝玉只要与整个封建家族决裂,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C.《红楼梦》是人们公认的经典,所以被高中教材选定为必读书。
D.“金陵十二钗”都以悲剧结局收场,只有李纨、巧姐得以幸免。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在2023年新一轮榜单中,上海老字号数量依然名列全国各省份榜首。
但仍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上海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由此,如何与时俱进地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依旧是上海老字号难以回避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要求老字号所构建的文化认同,必须与当下的审美认知和物质需求相统一。
①然而文化认同难以维系当代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联系②消费者对于老字号的文化认同来自民俗活动的开展和生活观念的承袭③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的价值肯定和心理上的归属感④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存在过时土气的刻板印象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C(“草坪自出现以来就是贵族的标志”扩大范围。
第五段提及“这种在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前设置一片草坪的想法,诞生于中世纪晚期英法两国贵族的城堡。
到了现代早期,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成了贵族的标志”。
因此C项表述不正确。
)2.(3分)C(“公共建筑前设置的草坪比私人住所布置的草坪需花费更高成本”于文无据。
影响公共建筑和私人住所草坪投入成本的因素很多,作者并未在文中提出该观点。
)3.(3分)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
A项中研究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策略,是为了在将来的战争中使用这些策略,是重复过去的表现,不能证明中心论点。
C项是为了证明草坪是贵族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不能证明中心论点;D项是为了证明草坪征服了体育界,但有钱是其前提,不能证明中心论点。
]4.(4分)示例:大前提:阿拉伯沙漠之中的草坪,每天需要惊人的淡水量才能维持翠绿;小前提:卡塔尔新建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侧面的草坪生长在阿拉伯沙漠之中;(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5.(6分)①通过将历史学家与其他领域学者研究目的的比较,阐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目的。
②通过列举马克思主义者等几类人都不回避了解历史的事实,论证了研究历史的目的。
③分析关于“草坪的历史”的典型事例,启发人们思考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D(“展现了他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过程”错,根据原文,“他”并无“绝望”,只是“狂喜褪去了温度”。
)7.(3分)D(“‘他’透过薄雾隐隐看见”错,最后一句是虚写,通过想象青羊出没的情景,表达他想见到青羊的迫切心情。
)8.(4分)①他不屑于走被开辟出来的易走的路,那不是真正的登山者。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语文是人们在日常中交流、认知的基本工具。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欢迎大家练习!第Ⅰ 卷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龄官划蔷痴及局外》选段,完成1~4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
只见赤日当空,树(yīn) 合地,① 。
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
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甲】架下那边有人。
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乙】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
”话未出口,幸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像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biàn) 不出他是生旦净丑的那一个角色来。
宝玉忙把舌头一伸,将口掩住,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
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
”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
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cù) 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tínɡ tínɡ) ,大有林黛玉之态。
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
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
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
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字。
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
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丙】,也未可知。
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
”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如何复习?你还在为提高成绩而苦恼吗?其实复习期间多写试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有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语文期末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46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①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末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②。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①砉然:骨肉相离的声音。
②硎:磨刀石。
(选自《庄子•养生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乃中《经首》之会会:韵律,节奏。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进入。
C .刀刃若新发于硎发:生,出,引申为“磨”。
D.善刀而藏之善:擦拭,揩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庖丁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2分)①合于《桑林》之舞②手之所触,肩之所倚③牛不知其死也④未尝见全牛也⑤所见无非全牛者⑥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庄子这个寓言于后世形成了如下成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目无全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质量监测第三册期末检测题(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2分)1、下列加黑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矫揉造作(jiāo)狭隘(ài)竦身(sǒng)惴惴(zhuì)B、呼韩邪单于(yé)绵亘(gèn)讥诮(qiào)打烊(yàng)C、窸窸窣窣(sū)蹩进(bì)玷辱(diàn)憔悴(chuì)D、恬退隐忍(tián)板滞(zhì)苑囿(yòu)寒怆(chān)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四步)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拈手。
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B、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黩之罪,也是责无旁代的。
这种构思,这样笔法,与《触龙说赵太后》如出一辙,而同样凑效。
C、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固得比缶头还严秘。
D、阴山南路的活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
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需占据这个沃野。
3、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臆造(主观)贻误(遗留)B、款塞入朝(给守边人送礼物)不啻(不如)C、广袤无垠(辽阔)励精图治(劝勉)D、三缄其口(封闭)瘐毙(病死)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画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_________了一片广阔的原野。
②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_____在它们的北边,人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
③夜会的日子近了,但是路瓦载夫人显得______不安和忧愁。
④“拿来我看。
”老妇人伸手______那字条,定睛直望……但是它并不识字。
A、展开挡郁闷接过B、敞开搁置烦闷抢过C、敞开安放郁闷攫取D、展开摆烦闷攫取5、下面哪组句子表达的意思判别较大?(3分)()A、我差点没帮错一件事。
B、你的要求,我怎能不答应?我差点做错了一件事。
你的要求,我不能不答应。
C、除非病了,他才不会来。
D、数目太大,计算难免有错误。
除非病了,他不会才来。
数目太大,计算难说没有错误。
6、依次填入下列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能遏止住这股用公款大吃大喝的风气,(②)(③)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④)有利于节约更多的钱和物,用于支援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⑤)(⑥)加快“希望工程”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件素质,(⑦)加快经济繁荣,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就都更有希望了。
①②③④⑤⑥⑦A 因为所以既又那么不仅能而且能B 只要那么就还因此不管是还是C 如果则就又那么无论是还是D 只有才能不仅还能因此既能又能7、下面各句,有几句有重复多余的语病?(3分)①师范学院各专业的优秀学生寒假里愿意登门为您的令郎、令爱辅导功课。
②当前高科技的发展,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
③我们这一代的父母都经历了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使他们吃尽了苦头。
④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我市市场,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
A、有一句B、有两句C、有三句D、有四句8、下列各句括号中对于使用标点符号情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恩格斯在他的书的标题下,还特地加了一句:“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的材料。
”(最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B、克鲁普斯卡娅曾指出:“列宁并不靠自己的记忆,虽然他的记忆是良好的。
他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
(最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C、同志们请想一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不是毛泽东思想的观点呢?这种观点会不会过时呢?(第一个问号用错了,应换成逗号)D、请结合课文分别具体说说作者对这四个论点的论证运用了什么方法。
(最后一个句号应改为问号)9、下列诗句或词语的出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②胡服骑射③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④分崩离析⑤嗟来之食①②③④⑤A、《圆圆曲》《战国策》《陈情表》《论语》《礼记》B、《塞上曲》《战国策》《庄子》《礼记》《孟子》C、《圆圆曲》《史记》《陈情表》《孟子》《礼记》D、《桃花扇》《战国策》《庄子》《论语》《孟子》10、下列说法准确无误的是(2分)()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罗亭》等。
B、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等。
《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统治所造成的种种罪恶。
C、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的小说的总特点是: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其中柯瓦连柯、别科夫、奥楚蔑洛夫和布尔金都是契诃夫小说中的人物。
D、高尔基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作家,俄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写的《母亲》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名著,列宁称它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母亲》课文节选部分的主人公是尼洛夫娜。
11、阅读下面这个句子,回答问题(2分)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①这段话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段话在内容上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按要求默写(3分)①根据下面的语句,写出“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的有关诗句。
i、这一夜,我烧掉了朋友的旧信札,就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个客栈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1929年和1930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同地方军阀之间混战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补写下面的语句或文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所说的辞章涉及语言、章法和风格等方面。
一个作者力求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法和章法,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内容传达得。
把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是对文章形式的基本要求。
用词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费解甚至误解。
在准确之外,还要求文章写得生动。
在辞章拙劣的文章中间人们所读到的永远只是干瘪的词汇,刻板的句法、章法,即使这种文章把意思大体表达出来了,也会因为它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不愿意亲近。
所以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8分)13、文中两个空格应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2分)()A、运用自如准确生动C、完美无缺生动而准确D、严密周到准确而生动14、根据上下文判断,加黑句子强调的是(2分)A、语言、章法和风格是写文章的首要条件。
B、语言、章法对于准确地表达内容的重要性。
C、用词妥贴,造句符合文法,行文有条理、简法,文章就算生动。
D、写文章要有好的形式,才能传达好的内容。
15、作者在这段话中所表达的见解主张是(2分)A、好的文章必定有好的形式。
B、辞章涉及语言、章法和风格。
C、只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
D、写文章不讲辞章,就不能把内容传达得准确生动。
16、就论证结构看,这段文章主要采用了(2分)()A、并列式B、对照式C、层进式D、总分式①我和柔石的最初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
②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
③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总之,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
④大约最初的一回他就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
⑤但又曾谈起他家乡的豪绅的气焰之盛,说是有一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独生子用,叫他不要用这名字了。
⑥所以我又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神的意,对于“复”字却未必有这么热心。
⑦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了,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有些这模样的。
17、给上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8、各层之间是按照________的过程来写的,在逻辑上是_______的关系(2分)19、段末提到方孝孺的典故,作用是什么?选出正确的项。
(有几项选项)(3分)A、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的特点。
B、把方教孺与柔石进行比较,揭示出柔石耿直忠诚的性格。
C、把柔石与方孝孺进行比较,认为柔石很像方孝孺。
D、说明柔石与方教孺同乡,柔石的品质是受家乡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
E、用朱棣滥杀无辜的暴行,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暗杀革命青年的罪行,予以揭露和控诉。
终于他主意拿定了,晚饭时分回到索漠,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①)她,以便到死都能保持家长的威风,抓着几百万的家财的大权,直到咽最后一口气为止。
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宝钥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这明明是人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了,这么说着。
一看见丈夫(②)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
“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枵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欧也妮四肢发抖。
……20、文中有一处抄写错误,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21、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出一个,分别填入上文的空格处(1分)①欺骗哄骗诱哄诱惑②瞅瞪望瞧答:①是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_22、葛朗台既然已打定主意向欧也妮屈服,为什么又“似一头老虎”一样“扑上”梳妆匣?这样写矛盾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这交易划得来”,这句话准确而形象地刻画出葛朗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身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