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心理学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心理学运用
作者:谢蓉糜亚乒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6期
[摘要]针对目前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结合,挖掘当今“90后”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204-02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文件中还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的价值观教育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育、政治价值观教育和道德价值观教育等三项基本内容。

其中,人生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政治价值观教育是重要内容,牢牢把握好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并在进行这些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爱情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等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一)价值观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价值观反映人们的价值目标、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尤其表现在对人的自身价值及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看法上,这里面既有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心理学问题,又有思想道德问题。

价值观都是在后天形成的,通过个人的社会化不断培养起来的。

家庭、学校、所处的环境等群体在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上起着关键作用。

大学生的价值观代表着青年这个群体的特定价值体系,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条件下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一定阶段的价值导向,与国家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以及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较长久且复杂的过程,是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大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完全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容易改变的。

但就整个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个人和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又是不稳定、不断变化着的。

(二)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价值观概念与个体的行为紧密相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这个哲学命题中,罗克奇则认为价值观是一般的信念,它具有动机功能而且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和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现象。

施瓦茨是近年来活跃于西方价值观研究领域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他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价值观是合乎需要的超越情境的目标,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或其他社会存在中起着指导原则的作用”。

本文所讲的价值观是个人的,是指观念形态的价值意识,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体系。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评价,总以一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观念,功能作为评价标准。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等于在他的心中有了一个天平或尺子。

这个天平和尺子就是价值观体系。

所以,价值观在人们关于各种价值现象的观点、看法中是较稳定、较深层次的,是系统化了的相对比较稳定的价值选择的结构体系,是具有世界观、方法论意义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不断满足物质或精神需求的价值活动。

人们通过反复进行的价值活动,必然会形成各种事物的利害、好坏、善恶、祸福、美丑、是非等观念,这就是价值观。

简而言之,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价值反映、判断,并规定自己所取的态度和行为等。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
从教育心理学强化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每个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价值认识、体验和情感,一旦被所付诸的实践所证实,或被他人、社会认可,就会在他的大脑中得到强化。

经过不断地重复、加工会在他的意识或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看法与态度,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价值体系。

如果说少年时期还主要是一个继承者的话,那么到了后来,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便逐渐学会在整理、评估继承的东西的基础上,有所发现与创造。

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方面的相互影响作用下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首先,家庭教育。

父母是人生当中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不仅通过言传身教直接教给我们是非善恶观念,他们对大学生行为的褒贬,无不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进行的,无形之中在向下一代进行价值观灌输。

其次,学校教育。

它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学校通过政治观念、道德观念、成就观念、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力图使青年一代大学生具有正确的行为方式。

第三,社会教育。

它在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如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动的画面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评价理论中认为,“接受、反应、估价、组织,性格化”等五个环节构成了大学生对价值观念接受的整个过程。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五个方面中有任何一项的薄弱环节,都将有可能导致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失败。

近年来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成效不大。

笔者认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不大的原因,主要是对教育价值取向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过程中改革力度不大。

教育价值取向不仅是纯粹理论中的逻辑关系,它更应是作为教育自身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根源于教育实践的展开过程而形成的必然关系。

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靠实践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借助理论思维的作用。

在操作上,价值教育的内容要有物质承当,教育内容要充满科学精神,教材要形成层次和规格,社会实践要课程化,要注重借鉴汲取于其他学科的优秀理论,如心理学的理论和具体做法,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具体来说,是因为目前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理念转变滞后,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且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过于“高、大、空”,定位不够恰当,最重要的是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方式缺乏多样性,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到目前为止仍以“两课”为主渠道,缺少心理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种种问题。

三、心理学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一)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心理特征,为价值观教育打下基础
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思维的发展和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是三个最基本的心理前提。

自我意识是指大学生能够对自我进行观察、评价和完善,正确地对待社会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解决自我矛盾,从中决定选择何种方式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按照当今社会的要求规划自己如何更加有意义地度过这段生命旅程。

社会思维是指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到能够运用各种方法,抽象地概括涉及到各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事件,较为准确地掌握社会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各种社会现象,以更好地明确自己未来生活的理想。

社会性需要是指由家庭或社会交给个体的具有相关要求的社会任务,通过在完成这些社会任务的过程中,个体真正地明确和体验到他所要承担这些任务的社会意义。

大学阶段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里,形成价值观的三个基本心理前提都己经具备并取得了较充分的发展。

尤其是在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他们所学专业的社会性质也比较明确,这样大学生们对人生意义、政治意识和道德标准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他们的价值观也就日趋稳定。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1.关爱道德理论。

在卡洛•吉莉根的关爱道德理论中认为,“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不允许人们在他人需要关爱的时候袖手旁观,要公平的对待他人,不可以损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情绪和情感在大学生的心理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大学生总是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去对待客观事物。

他们己经具备的道德意识则会让他们遵循权衡原则,运用他们
的知识、思维去分析和选择什么是道德。

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并运用道德情感心理,以一种较为直接的心理力量来引导大学生的正面情感,形成积极向善的感情,以良好的个人品德立足社会,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在道德价值观教育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人们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上的观念,在人的左右脑分工中,左脑具有处理抽象意识的概念或理论的功能,而人的右脑则具有形象的识别和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功能,在充分利用左脑来实现教育目标时,还可加强人的右脑机体功能的开发和利用。

所以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中要通过具体、形象、典型的事件、榜样和案例等道德事实,充分利用右脑的机能,让道德价值观教育实现以实为主,虚实结合,学生在事实和形象思维中接受新的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心理学界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大类,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五个等级,自我实现是最高级别的人类需求。

人类只有首先满足生理、安全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才能追求其他高层次的需求。

每个人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是呈波浪式的推进,各种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至另一级。

最重要的是,人类需要的高低还与个体生存有关,要鼓励个人去追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可充分利用马斯洛理论,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观的价值需求和价值目标所在,不断获得爱与尊重,在校园这个小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以后步入社会实现人生目标打下夯实基础。

(三)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运用心理学中比较有效和完善的方法及手段,来探究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的新研究思潮。

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

它以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社会环境为其研究和关注的中心。

它提倡心理学家或教育者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目前全美共有一百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而中国则鲜有学校开设此课,还是主要穿插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阳志平于2010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结合学校教师开展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实践经验,设计了75个最新实践活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目前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结合,挖掘当今“90后”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2004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卷.
[3]B.S.布鲁姆.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4]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人类动机的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