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说明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正式).
江苏省自学考试《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力调节杠杆的级进模冲压设计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绩评定南京工程学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前言 .............................................................................................................................................................................. - 3 -1.绪论................................................................................................................................................................................. - 4 -1.1课题设计简介及意义.................................................................................................................................... - 4 -1.2 冲压工艺分类 ................................................................................................................................................ - 4 -1.3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5 -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 8 -2.1分析冲压件工艺性 ........................................................................................................................................ - 8 -2.2.拟定冲压工艺方案 ....................................................................................................................................... - 9 -3.冲裁模工艺计算及设计.......................................................................................................................................... - 10 -3.1 冲裁尺寸计算 .............................................................................................................................................. - 10 -3.2 冲裁工艺力计算.......................................................................................................................................... - 12 -3.3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 - 14 -4.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 .............................................................................................................................................. - 16 -4.1 凸凹模结构设计.......................................................................................................................................... - 16 -4.2 凹模固定板................................................................................................................................................... - 17 -4.3凸模固定板.................................................................................................................................................... - 18 -4.4 卸料板 ............................................................................................................................................................ - 18 -4.5定位零件设计................................................................................................................................................ - 19 -4.6 卸料橡胶的设计.......................................................................................................................................... - 19 -4.7其他结构设计................................................................................................................................................ - 20 -4.8冲压设备的选择........................................................................................................................................... - 20 -5. 设计并绘制装配总图............................................................................................................................................ - 22 -7.主要参考资料 ............................................................................................................................................................ - 24 -8.附件 ............................................................................................................................................................................ - 25 -前言力调节杠杆冲压工艺及冲压模具设计,通过对冲压件的全面分析和有关冲压工艺的资料阅读,了解有关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况,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冲压工序的模具,使用标准的模架,使用UG三维绘图软件绘制模具三维图,对冲压机构进行工艺分析。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冲压模具是制造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模具,用于在金属板材上进行冲裁、压制、成形等工艺。
冲压模具的设计是冲压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一、冲压模具设计方法1.分析产品要求:首先需要仔细分析产品要求,了解产品的形状、尺寸、材质等要求,以及要求的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2.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常用的材料有合金工具钢、合金冷作工具钢等。
3.制定冲压工艺:根据产品要求,制定冲压工艺,包括冲剪顺序、成形方式、冲压力、冲头形状等因素。
4.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要求和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机构等部分。
5.进行模具布局:进行模具布局,合理安排模具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以确保模具的强度和稳定性。
6.进行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布局,设计模具的零件,包括冲头、导柱、导套、导向板等部分。
7.进行模具装配:根据模具设计,进行模具的装配,确保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和精度。
8.进行模具调试:进行模具调试,调整模具的尺寸和位置,确保模具在冲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9.进行模具试产:进行模具试产,对模具进行试模和试产,检验产品的质量和模具的性能。
10.进行模具改进:根据试产结果,对模具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模具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二、冲压模具设计步骤1.初步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初步的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和布局。
2.详细设计:对初步设计的模具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各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
3.模具制造:根据详细设计,进行模具的制造,包括加工模具零部件和进行模具装配。
4.模具调试:对制造完成的模具进行调试,调整模具的尺寸和位置,确保模具的性能和精度。
5.模具试产:进行模具的试模和试产,检验产品的质量和冲压工艺的可行性。
6.模具改进:根据试产结果,对模具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模具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7.模具验收:对改进后的模具进行验收,确保模具达到产品要求和生产效果。
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一、冲压模具设计的步骤1.确定需求:首先要明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质量要求,以及加工工艺的要求,包括材料选材、工艺流程等。
2.分析冲压过程:了解冲压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确定冲压件的受力情况,考虑冲压件的结构和形状。
分析完成后,可以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制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根据需求和分析决策,形成的模具设计的主要思路,包括模具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材、零件加工工艺等。
4.细化设计: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设计,包括每个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工艺要求,确保每个零件都符合设计要求。
5.制作样品:制作模具样品,进行试验和调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确定调整和改进方案。
6.定稿设计: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二、冲压模具设计的关键要点1.良好的受力结构: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受巨大的冲击力和挤压力,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受力结构,包括合理的分布受力、合理的受力传递和合理的受力集中。
2.优秀的耐磨材料:冲压模具的工作环境往往十分恶劣,耐磨材料可以大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3.精密的加工工艺:冲压模具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质量,因此必须采用精密的加工工艺,确保模具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4.优化的结构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要尽可能简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也要考虑模具的易维护性,方便维修和更换零件。
5.可靠的试验与调试:为了保证冲压模具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进行全面的试验和调试,包括模具的运行测试、冲压件的检测评价等。
三、结语冲压模具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材料学、结构设计、机械加工、模具试验等多方面的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冲压模具。
希望以上内容对冲压模具设计有所帮助,能够指导相关行业的人士更好地进行冲压模具设计工作。
冲压模具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人员深入且全面地了解冲压工艺、材料特性、机械结构、模具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知识,并且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导言本文档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标准。
第一章冲压模具概述1.1 冲压模具的定义1.2 冲压模具的分类1.2.1 单工位模具1.2.2 多工位模具1.2.3 复合模具1.3 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1.3.1 上模1.3.2 下模1.3.3 引导装置1.3.4 顶针1.3.5 顶板1.4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1.5 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流程2.1 产品设计分析2.2 模具设计准备2.2.1 工艺方案选择2.2.2 材料选择2.2.3 设计任务书编写2.3 模具零部件设计2.3.1 上模设计2.3.2 下模设计2.3.3 引导装置设计2.3.4 顶针设计2.3.5 顶板设计2.3.6 其他相关组件设计2.4 模具总体设计2.5 模具制造与加工2.6 模具调试与试产第三章冲压模具材料选择3.1 冲压模具材料性能要求3.2 常用模具材料3.2.1 工具钢3.2.2 合金工具钢3.2.3 超硬合金3.2.4 陶瓷材料3.2.5 复合材料3.3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第四章冲压模具加工工艺4.1 冲压模具加工流程4.2 模具零部件加工4.2.1 零部件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工艺规程确定4.2.3 加工工艺文件编制4.3 模具装配与试验4.3.1 模具装配前准备工作4.3.2 模具装配过程4.3.3 模具试验与调试4.4 模具维护与保养4.4.1 模具使用生命周期管理4.4.2 模具保养与维护方法4.4.3 模具故障排除与处理第五章课程设计要求与评估标准5.1 课程设计要求5.2 评估标准5.2.1 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5.2.2 模具设计准确性评估5.2.3 模具加工工艺评估5.2.4 模具试验与调试评估5.2.5 学生报告书评估附件1.产品设计分析报告范本2.模具零部件设计图纸范本3.模具装配图范本4.模具加工工艺文件范本5.模具试验与调试记录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模具:指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用于将板材等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材料:08F ,厚度1.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级进模)。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 材料O8F 为优质碳素钢,抗剪强度τ=220~310Mpa 、抗拉强度b σ=280~390Mpa 、伸长率为10δ=32%、屈服极限s σ=180Mpa 、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加工。
(2) 结构与尺寸工件结构比较简单,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2的孔,旁边有两个直径为8的孔,凹槽宽度满足b ≥2t ,即6》2x1.5=3mm,凹槽深度满足l b 5≤,即5《5x6=30。
结构与尺寸均适合冲裁加工。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可采用一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综合考虑后,应该选择方案三。
因为方案三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三比较合算。
3.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由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1)确定模架及导向方式采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对角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模具歪斜。
导柱导向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
(2)定位方式的选择该冲件采用的柸料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侧刃粗定距;用导正销精定位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精度。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因为该工件料厚1.5mm,尺寸较小,所以卸料力也较小,故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方式。
4.必要的工艺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该冲件外形大致为圆形,搭边值为a1=1.5mm,条料宽度为43.57mm,步距为A=88.4mm,一个步距的利用率为63.98%。
见下图S=1668.7-11x11x3.14-2x4x4x3.14=1188.28项目分类计算方法和结果排样冲裁件面积面积为1188.28mm条料宽度B=39.97+1.8+1.8=43.57mm 步距A=86.9+1.5=88.4mm材料利用率η冲压力的相关计算F 冲=KLt b τ=1.3*275*1.5*300=160875N F 卸=K 1F=0.04*160875=64350N F 推=nK 2F=4*0.055*160875=35392.5N F= F 冲+ F 卸+ F 推=260617.5N (3)计算模具压力中心代入公式X0=132.25115.69132.25396.14874.61132.2519.44115.6993.26132.250396.148++++++X X X X =19.73Y0=132.25115.69132.25396.14827.13132.250115.69)27.13(132.250396.148+++++-+X X X X =0(4) 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其制造公差 由于凸凹模的形状相对简单且材料较厚,冲裁间隙较大,可采用分开加工法确定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
冲压设计说明书配图纸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 冲压工艺分析 (3)1.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3)1.2 零件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分析 (3)1.3 零件材料分析 (4)1.4 冲压加工的工艺分析 (4)3 工艺尺寸计算 (5)3.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 (5)3.2 冲裁力的计算 (7)3.3 压力中心的计算 (8)3.4 刃口尺寸的计算 (10)4 模具零件设计 (11)4.1 卸料板的设计 (11)4.2 弹性元件橡胶的设计 (11)4.3 落料凹模 (12)4.4 模架的选择 (13)4.5 凸凹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厚度 (14)4.6 凸模的设计 (15)4.7 凸凹模的设计 (16)5 参考资料 (17)6 附录: (17)课题材料08钢,料厚2mm,生产批量,小批量图1—零件尺寸1 冲压工艺分析1.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简单,呈T行,上下对称,可采用少废料排样。
零件内部有两个较大直径的孔,零件外形存在清角。
无悬臂和窄槽。
两孔的尺寸d>1.0t,两孔之间的间距d1>1.5t,两圆孔的孔边距k>1.5t。
符合工艺性。
、图2—两件尺寸1.2 零件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分析工件为图一冲孔落料件,材料厚度为2毫米,冲裁件尺寸较大。
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公差,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通过普通冲裁即可达到零件精度要求。
1.3 零件材料分析材料为08钢,厚度t=2mm材质为极软的碳素钢,。
抗拉强度σb (MPa):≥325,屈服强度σs (MPa):≥195,抗剪切强度τ(MPa)≥260。
其强度、硬度较低,而韧性、塑性却较高,适合冲裁。
图3—材料性能1.4 冲压加工的工艺分析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分析,孔的直径寸,孔边距等,都能满足冲裁加工工艺要求。
但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建议将所有90°清角改为R1的圆角。
结论:综合以上材料性能、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的分析,该零件可以采用普通冲裁的方法获得。
冲压模具设计规范
冲压模具设计规范
一、技术要求
1、模具加工精度要求
根据被冲片的尺寸和形状,冲压模具的加工精度应高于单位被冲片的尺寸允许偏差值。
2、安装位置要求
1)模具的安装位置应能满足冲压过程中被冲片的移动、弯曲和偏转等要求。
2)冲压模具的安装位置要符合模具本身结构特性的要求,如较大的连接件等。
3、设计要求
1)冲压模具的开动和停止应能稳定可靠,冲击力应能均匀分散。
2)对于较大型的冲压模具,应采用多点位置安装的方式,以达到均固的效果。
3)冲压模具的结构应能考虑冲压过程中被冲片反弹,扭曲和偏移的问题,确保正常冲压,减少模具损坏的可能。
4)冲压模具的结构应考虑冲压过程中的断层、弯曲和切缝等复杂问题,以确保被冲片的稳定性。
二、材料要求
1、原材料要求
1)冲压模具原材料应根据被冲片的材料特性、冲压工艺及模具的使用
寿命等因素确定,一般采用合金钢等。
2)冲压模具的原材料应考虑冲压过程中对其断裂、变形、冲击力以及
模具热处理等要求。
3)冲压模具的原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2、表面处理要求
冲压模具的表面处理要根据不同应用环境确定。
冲压设计手册
冲压设计手册一、冲压概述冲压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利用冲模的力量将金属板材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产品。
冲压工艺具有高效、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冲压设计原理1.材料选择冲压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冲压材料包括冷轧板、热轧板、不锈钢、铝合金等。
2.设计要点冲压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结构等因素,尤其要注意避免出现应力集中、裂纹、变形等问题。
3.冲压模具设计模具是完成冲压加工的关键设备,其设计需要考虑冲床的类型、产品的成型工艺、模具材料等因素。
三、冲压设计步骤1.确定产品需求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需求,包括形状、尺寸、材料等要求。
2.材料准备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注意考虑材料的强度、塑性等性能。
3.模具设计根据产品需求设计合适的冲模,包括冲头、顶模、裁断模等。
4.冲压工艺设计确定冲压的工艺流程,包括冲压次序、压力、速度等参数。
5.冲压工艺验证进行冲压工艺的模拟验证,确保产品可以满足设计需求。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裂纹问题如果产品出现裂纹,可以考虑调整模具结构、改变冲压工艺参数等解决方案。
2.变形问题产品在冲压过程中出现变形,可以通过优化冲压顺序、增加辅助支撑等方式解决。
3.模具磨损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需要定期维护、修复,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
五、冲压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冲压设计将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冲压设计手册将会融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冲压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
六、结语冲压设计手册是冲压工艺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涵盖了材料选择、模具设计、工艺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手册能够帮助冲压工程师更好地开展冲压设计工作,为相关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冲压模具设计
dε2 σ2-σm
=
dε3 σ3-σm
=dλ
式中 dλ——瞬时常数,在加载的不同瞬时是变
σm——平均主应力(静水应力)。
四、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全量理论认为,在比例加载(也称简单加 载,是指在加载过程中所有外力从一开始起就 按同一比例增加)的条件下,无论变形体所处 的应力状态如何,应变偏张量各分量与应力偏
b/B越小,拉深性能越
图2-12 拉楔试验
二、板料冲压成形性能的测定 (3)拉深性能试验
2)冲杯试验
也叫Swift拉深试验、LDR试验,是采用φ50mm的平底 凸模将试样拉深成形,图是GB/T 15825.3-1995“金属薄 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拉深与拉深载荷试验”的示意图。
图2-13 冲杯试验
图是GB/T 15825.5-199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 与试验方法 弯曲试验”示意图。
二、板料冲压成形性能的测定 (5)锥杯试验
图是GB/T 15825.6— 1995“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 验方法锥杯试验”的示意图,
取冲头直径Dp与试样直径D0的
比值为0.35。
图2-17 锥杯试验
三、板料的基本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的关系
三、板料的基本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的关系
4.应变硬化指数n
硬化指数n表示材料在冷塑性变形中材料硬化 的程度。n值大的材料,硬化效应就大,这意味着 在变形过程中材料局部变形程度的增加会使该处 变形抗力较快增大,这样就可以补偿该处因截面 积减小而引起的承载能力的减弱,制止了局部集 中变形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变形区扩展,从而使 应变分布趋于均匀化。也就是提高了板料的局部 抗失稳能力和板料成形时的总体成形极限。
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 Diagrams,缩写为 FLD)或成形极限曲线(Forming Limit Curves, 缩写为FLC)着眼于复杂零件的每一变形局部,它
冲压模具及冲模设计
冲压模具及冲模设计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将金属板材置于模具之间施加压力从而将其裁剪成所需形状。
冲模设计则是为了确保冲压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而进行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深入介绍冲压模具及冲模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冲压模具的分类根据冲压工艺的不同需求,冲压模具可分为以下几类:1.单工位模具:每工位完成一道工序,适用于简单形状的冲压件。
2.进料式模具:通过进料装置将金属板材连续送入模具进行冲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连续式模具:在连续进行冲压的同时,实现多道工序的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
4.多工位模具:在一个模具上设置多个工位,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冲压件。
二、冲压模具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冲模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合理布局:模具的各个部分要合理分布,便于材料的进料、定位和排渣。
2.简化结构:尽量减少模具的零件数量和工艺复杂度,提高制作和维修的便利性。
3.提高刚度:通过加强模具的结构,提高其刚度和稳定性,以提高冲压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
4.正确选择材料:根据冲压件的材质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以确保其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三、冲模设计的步骤进行冲模设计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冲压件分析:对冲压件进行分析,包括形状、尺寸、材质等方面的特点。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冲压件的特点,设计模具的整体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机构等部分。
3.模具零部件设计:对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设计,包括定位销、排渣孔、导向柱等。
4.模具加工制造: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制造,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工序。
5.模具调试和试模:对制造好的模具进行调试和试模,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6.模具维护和维修:及时进行模具的维护和维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证冲压质量。
四、冲压模具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冲压模具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常见问题:1.模具磨损:由于长时间使用和摩擦,模具表面可能会磨损,影响冲压质量。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维护和更换磨损部件。
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1. 引言冲压模具是指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用于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专用模具。
冲压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低材料消耗等优点,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航空航天等制造行业的关键工艺。
冲压模具的设计是冲压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选择、模具结构的设计、加工工艺的确定等。
2. 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冲压模具主要由上模、下模和导向系统组成。
上模与下模配合后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腔体中通过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使其变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上模与下模进行闭合,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从而得到目标形状。
3. 冲压模具的设计步骤冲压模具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产品形状和尺寸在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这可以从产品的图纸和技术要求中获取,也可以通过与产品设计师的沟通来确认。
3.2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作为冲压模具的材料。
常见的冲压模具材料包括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具体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耐磨性、导热性等因素。
3.3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
模具一般分为上模和下模,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一些辅助结构,如导向柱、导向套等。
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加工过程和模具的使用寿命,确保模具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4 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的结构设计,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
主要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柱、导向套、导向销等部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零件的功能需求,如导向柱的导向精度、导向套的磨损等。
3.5 加工工艺确定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和模具的结构特点,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
主要包括不同零件的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的选择等。
加工工艺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等因素。
4. 冲压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在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结构合理性:冲压模具的结构应尽可能简洁,确保模具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同时要尽量避免零部件的干涉和冲突,以提高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
(完整word版)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 1.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2.1 结构与尺寸..........................................................3.2.2精度................................................................3.2.3材料................................................................3. 3工艺设计 .................................................................4..3.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计算 (4)3.2计算凹、凸模刃口尺寸 (5)3.2.1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原则 (5)3.2.2确定加工方法 ................................................ 6.3.2.3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6)3.3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 (8)3.3.1冲压力的计算 ................................................ 8.3.3.2确定压力中心 (9)4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9.4.1工作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9)4.2定位零件的设计 (13)4.3卸料与出件装置 (12)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1、设计名称:冲压件2、零件简图:42±0,129S6+I8I □03、基本参数:材料:45料厚:1mm 批量:大批量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凹模;凸模;1 前言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1. 简介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的重要工具,用于将金属板材通过冲击和压力形成所需形状的工件。
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着冲压工艺的质量、效率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冲压模具设计的要点。
2. 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并设计出相应的模具结构。
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安装在冲床上方,下模则安装在冲床的工作台上。
冲压过程中,上模通过冲击和压力作用于工件,使得工件在下模的引导下形成所需形状。
3. 冲压模具设计的步骤3.1 确定产品要求冲压模具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产品的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等指标。
3.2 确定冲压工艺冲压工艺的确定包括冲床的选择、冲孔顺序、冲头的选择等。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冲压工艺,确保冲压过程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成形效果。
3.3 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的结构。
模具结构主要包括上模、下模和导向装置等。
上模和下模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确保能够正确引导工件形成所需形状。
3.4 设计冲头和冲具根据冲压工艺的要求,设计冲头和冲具。
冲头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冲床的要求和产品的形状确定,确保能够正确施加冲击和压力作用于工件。
冲头的材料应选择具有耐磨性和强度的材料,以确保其使用寿命满足要求。
3.5 完成模具设计根据以上步骤完成模具的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和冲头、冲具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应包含模具的三维模型、尺寸要求和加工工艺等信息,以便于制造和检验。
4. 冲压模具设计的要点•合理选择冲压工艺,确保冲压过程能够满足产品的成形要求。
•设计稳定、刚性良好的模具结构,以确保冲压过程中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选择耐磨性和强度好的材料制造冲头和冲具,以确保其使用寿命满足要求。
•设计合理的导向装置,确保工件能够正确引导并形成所需形状。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冲压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模具,它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
冲压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冲压模具设计实例来详细讲解其设计过程和要点。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盖板零件为例,来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
假设这个盖板零件由矩形材料(宽度80mm,长度100mm)制成,其上方有一个凸出的圆形凸台(直径50mm)。
首先,我们需要对盖板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确立产品的几何特征。
根据零件的外形和要求,将整个零件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上模板、下模板、导向柱、顶针、顶模板以及凸台的凸模。
通过仔细测量和分析,确定每个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零件的材料以及厚度,并结合厚度来选择模具的材料。
在这个实例中,假设盖板材料为2mm的冷轧板(SPCC),则模具材料可以选择为优质合金工具钢。
第三步,我们根据零件的形状,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确定模具的开料位置和孔位。
开料位置应当考虑到材料的利用率和加工方便性,孔位的位置应与零件几何特征和加工工艺相匹配,以确保零件可以顺利成型。
在本实例中,下模板的开料位置经过综合考虑后确定在模具中心位置,上模板的开料位置则需要根据凸台的形状和位置来决定。
第四步,我们需要确定导向柱、顶针和顶模板的位置和尺寸。
导向柱的位置应当能够确保上下模板的精确定位,并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顶针的位置需要根据零件的特征来决定,以确保成型过程中零件的成型质量。
顶模板则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凸模形状和尺寸,以确保零件的成型质量。
最后一步,我们需要根据上述设计结果进行模具的绘图制作。
绘图要求精确、准确,需要包含所有的模具建构要素和加工尺寸等信息,以便制造部门进行模具加工和组装。
综上所述,冲压模具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决策,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工艺要求、材料特性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作,可以保证模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冲压模具设计
目录一、工艺性分析 (2)二、工艺方案的拟定 (3)三、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 (3)四、工艺设计 (3)(1)计算毛坯尺寸 (3)(2)画排样图 (3)(3)计算材料运用率 (4)(4)计算冲压力 (5)(5)初选压力机 (6)(6)计算压力中心 (7)(7)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8)五、模具结构设计 (8)(1)模具类型的选择 (8)(2)定位方式的选择 (8)(3)凹模设计 (8)(4)凸模设计 (9)(6)选择模架及拟定其他冲模零件尺寸 (10)六、装配图和零件图 (12)七、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设计内容一、工艺性分析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材料为08F,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工件结构相对简朴。
有一个Φ6的孔和两个非圆孔:孔与孔.孔与边沿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规定,最小壁厚为4mm(小孔与边沿之间的距离)。
工件的尺寸所有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规定。
但应注意::图1(1)有一定批量,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一定的模具寿命。
(2)冲裁间隙,凸凹模间隙的拟定应符合制件的规定。
(3)各工序凸凹模动作行程的拟定应保证各工序动作稳妥、连贯。
二、工艺方案拟定该工件涉及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朴,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规定,方案二只需要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制导致本低。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规定。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三、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
因制件材料较薄,为保证制件平整,采用弹性卸料装置。
为方便操作和取件可初选双立柱可倾压力机,横向送料。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一、模具基本结构及基本编码原则1.模具基本结构侧视图注:根据产品实际要求可做适当调整2.基本编码原则(图纸存放次序亦参照此规范)2.1.图面编号:CODE NO TITLEM01A MAINTENANCEB01A B.O.M.P**A(从20开始编工站号) PUNCH OR PUNCH INSERTP04A PUNCH PLATEP02A BACKING (P) PLATEP01A DIE (P) SETCODE NO TITLES**A(从20开始编工站号) STRIPPER INSERTS05A STOPPER PLATES03A SUB BUSHS01A STRIPPER PLATED**A(从20开始编工站号) DIE INSERTD05A DIE PLATED03A BACKING (D) PLATED01A DIE (D) SETA03A PROGRESSIVE (P) DIEA02A PROGRESSIVE (D) DIEA01A PROGRESSIVE (P&D) DIEL03A STRIPPER LAYOUTL02A ARRANGEL01A FINAL FORMING2.2.基本孔位编号:编码注解A 下模座主导柱孔,上模座主导套孔.(M10-35)B 下模板副导套孔,下垫板,下模座让位.剥料板副导柱孔.冲子固定板副导柱孔,上垫板,上模座让位.C 下模板M10螺丝孔,下垫板直径11.0 mm,下模座M10沉头孔深27mm.(M10-60)冲子固定板M10螺丝孔,上垫板直径11.0mm,上模座M10沉头孔深24mm.(M10-60)D 下模板直径12.006mm合销孔,下垫板直径12.10mm,下模座12.006mm合销孔.(MS12-50)冲子固定板直径12.006mm合销孔,上垫板直径12.10mm,上模座直径16.5mm.(MS12-50,KNLB12-57)E 下模板M6螺丝孔,下垫板M6沉头孔.(M6-20)剥料板M6螺丝孔,剥料垫板直径6.5mm,冲子固定板让位直径11mm深7mm.(M6-20)上模座M6螺丝孔,上垫板M6沉头孔.(M6-20)F 下模板M4螺丝孔,导料板直径4.5mm,剥料板让位直径8mm深(导料板厚度+5).(M4-12)冲子固定板M4螺丝孔,剥料垫板让位直径8mm深7mm .(M4-12)G 下模板直径4.020mm合销孔,导料板4.006合销孔.(MS4-10)剥料板直径4.020mm合销孔,剥料垫板直径4.006mm合销孔.(MS4-10)H 下垫板直径4.5mm孔,下模座直径6mm.I剥料板导料销孔.下模板浮升销孔直径4.2mm,下垫板直径4.5mm,下模座弹簧孔,M8止付螺丝.J 下模板固定SENSOR M3螺丝孔.(M3-12)K 下模座固定SENSOR M4 螺丝孔.(M4-12)L 下模座STOPPER M8螺丝孔.(M8-45)上模座STOPPER M8螺丝孔.(M8-45)M 下模板直径2mm,让位导料销.N下模板案内孔(五金零件).O剥料板M10螺丝孔(等高套筒),冲子固定板直径16.5mm,上垫板直径16.5mm, 上模座直径22mm.(M10-60)P 剥料板M5螺丝孔(压副导柱).(M5-15)R 冲子固定板传力销孔直径13.5mm,上垫板直径13.5mm,上模座M30止付螺丝.S 上模座快速定位孔.3.模板厚度及材质一般标准(一般状况下,PUNCH定长):T≤1.0 T>1.0P01A 58.0 MM 58.0 MM S45CP02A 15.000 MM 15.000 MM D2P04A 18.000 MM 18.000 MM SKD11 (超深冷处理)S05A 9.000 MM 9.000 MM SKD11S01A 20.XXX MM 25.XXX MM SKD11 (超深冷处理)D05A 20.000 MM 25.000 MM SKD11 (超深冷处理)D03A 15.000 MM 15.000 MM D2D01A 55.0 MM 55.0 MM S45C三、新模设计标准步骤1.蓝图核对1.1.按蓝图重新绘制AutoCAD档1.2.确认尺寸正确性1.3.确认公差链的正确性1.4.产品尺寸公差缩放缩放原理:由于产品冲出来之后,总是存在微小的毛边(一般情况下).其内孔一般偏小,外形一般偏大(毛边的大小与冲裁间隙及冲子与刀口的锐利度有关).2.产品图的尺寸展开展开原理:利用体积不变的原则:用某一截面的总面积去除以材料厚度可得到该方向的展开长度,其实展开就是同一尺寸也因各人经验而异,没有绝对的一个数值,只要在公差范围即可展开要点:步骤如下2.1.看懂产品图(展开前的基本要求)2.2.弄清楚产品的材厚和材质2.3.具体展开计算2.3.1.用体积法(一般适合有变薄的弯曲)2.3.2.用展开计算公式由于产品在弯曲过程中有的地方被拉长或压缩但总可以找到某一层的弯曲线长度是不变的,这一不变的层叫中心层(不是中间层),我们就是利用中心层来进行展开的:因此,我们想进行展开,就必须找出中心层,如图1设中心层系想为K,变曲内半径为r,材料厚度为t,变曲角为a,L1,L2为直线部分长度,展开长度值为L,那么则有L=L1+L2+2 (r+kt)a/360中心层系数K的大小根据实践经验可按下列公式选取1):当r/t<=0.50时k=0.252):当0.5<r/t<=1.0时k=0.25~0.303):当1.0<r/t<=2时k=0.30~0.334):当2.0<r/t<=4时k=0.33~0.385):当r/t>4.0时k=0.38~0.45此公式适合一切材料厚度的弯曲展开计算,具体在实践应用中,当R/T取上限时,K也应取上限值,如当R/T=0.5时,K=0.30*当r/t=0~0.5时,即所谓的清角,此时k=0.25t~0.3t,若是90︒清角率曲时L=0.4~0.45t”的值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例,在此推算一下.L=2 K/4=2 *0.25t/4= t/8=0.3925t=0.40tL=2 K/4=2 *0.30t/4= t/8=0.4710t=0.45t也就是说当清角90︒弯曲时用L=0.4t~0.45t或K=0.25~0.30t两个公式来展开计算都行2.4.当包圆时,此时展开计算公式已和上面不一样,因为包圆时,材料厚度变薄很小,或都几乎不变,中性层接近中间层2.4.1.当包小圆时(∅D<5.0),其中心层系数K=0.452.4.2.当包圆时5.0<∅D<10.0)其中心层系数K=0.45~0.502.4.3.当包大圆时(∅K>10.0),其中心层系数K=0.5~0.552.5.通过查表,找出中心层系数的大小,再进行展开计算也行,在此不作详细叙述2.6.产品的圆角处理:产品上的圆角一般保持不变它,但若是尖角,一般用最小圆角R0.13去拟化它,对于产品上R0.1的圆角,尽量用R0.13去代替;对于R<0.1的圆角或清角,如果是重要尺寸(改变会影响功能)则不变它,采用过切来达到要求图12.7.举例如下:2.7.1.如圆3所示:设材料厚度为0.15元素实体内半径系数比中心层半径元素角度元素展开长度总和Entity IN-Radius r/t CNE-Radius Angle LINE-Length (+)total 线段1 ------ ------ ------ 170.000︒0.5953 0.5953 圆弧2 0.400 0.4/0.15 0.46 60.000︒0.4817 1.077 线段3 ------ ------ ------ 110.000︒0.5521 1.6291 圆弧4 0.250 0.25/0.15 0.3025 70.000︒0.3696 1.9987 线段5 ------ ------ ------ 0.000︒ 3.0210 5.0197 圆弧6 0.000 0.000 0.000 90.000︒0.0589 5.0786 线段7 ------ ------ ------ 90.000︒ 1.0000 6.0786 圆弧8 0.300 0.3/0.15 0.36 120.000︒0.7540 6.8326 线段9 ------ ------ ------ 210.000︒0.8000 7.6346 该图形的展开总长7.6346,取7.63,在展开时,直线部位可取材料厚度的任一边,(因为两两产行相等)在圆弧部分,必须是内r偏离一个Kt距离,再用LIST命令量出这个半径为r+Kt的圆弧的长度,就是圆弧部分展开长度技巧:找出中心层后可把中心层各段直线圆弧首尾连接起来,再用PE命令把直线和圆弧编辑成一条多义线,再用len命令量出这条多义线的长度(即展开总长):这样快一点可以省略一个个去相加如本例中:1.2.3;4.5;7.8.9可把这9条线段编辑成1条多义线,再量出长度即可得展开全长如图42.7.2.如图5所示:设材料厚度为0.25从图中可以看出:向上弯曲的两个耳朵材料已经被挤薄了(0.12)那么在展开时,就只能按体积计算了其展开长度L=L1+L2*t1/T3.按照成形步骤排出成形分解图排样原理:一根料带经过冲孔落料压毛边接伸抽蕊弯曲成形各个工序,最后形成产品的过程,现在你做的如何组织这些工步: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总共要多少工步,各工序之间互相调协,使其承前继后,合情合理排样设计:步骤如下4.1确认产品展开尺寸后,根据产品的毛边方向,确定冲裁和成形方向,无毛边要求时一般不受限制;若产品上有毛边方要求时,这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冲裁和成形方向:向下还是向下成形)冲孔毛边留在刀口面,落料毛边留在冲子面:一般机箱外壳类零件出于使用美观和安全性能要求,其毛边要留在产品的里边(成形的内边)如图6图7属于外壳类电子五金零件,如果图低上有毛边要求时,则要按要求去做,没写毛边要求也应尽量让志边留在里边,若成形更方例,也可留在外边;如图8已规定毛边方向,只能向下成形4.2.依据产品展开尺寸,精略估算步距(PITCH=产品该方向最大长度+1.0~2.0-中间有连接带除外)用ARRAY命令作出横排,纵排,对称排,交错排,斜排(很少用)几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保证产品顺利生产出来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方案,肯体注意以下几点:4.2.1.第一要考虑这样排成形是否容易和稳定,后一工步是否对前量工步已成形好的产生破坏作用,或者后一工步无法成形,冲子和入子强度是否足够4.2.2.第二要考虑料带在模具中能否顺利送料,前一工步成形之后能否继续平稳送过下模板厚度的1/2:因为太高易引起摆动,料带定位不准和变形;连接带(又叫载体-CARRY)有以下几种形式A.无连接带,属于无废料排样,零件外形往往具有对称性和互补性,通常采用单PIN切断落料或双PIN一个落料一个切断,如下图9.B.边料连接带,是利用条料搭边废料作为载体的一种形式,这种载体传送料带强度较好,简单,主要用于落料型排样中,如下图10.A.无连接带该产品无连接带排样采用单侧裁边定位四种方案都行,前两种采用切断形式,产品从旁边滑下去,后两种采用落料形式,一个落下去另一个从旁边滑下去,此种排样形式特点:材料利用率高,毛刺方向不一致,产品精度氏,应用很少.B.边料连接带特点条料导向性好,易收集,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连接带可取小些,一般双需2.0~4.0即可.该产品采用先冲孔后落料方式生产,采用搭边产料作连接带,并先冲一导正孔作定位孔,如果产品上有现成圆孔且圆孔精度要求不高时(即公差较大)可采用该圆孔作导正孔由于产品一般有毛边要求:毛边不能过大,因此下模板刀口常做镶拼式入子结构形式(有的产品批量很少,也不做入子)由于刀口入子四周壁厚即L值)一般取4.0~3.0mm在排样时要注意两个入子之间的距离(即L1值)一般要>=2.0,少于时要么移到下一工步,要么割通两入子相连,如上图第五工步向前移一工步与第三工步相边,这样将会缩小模板的尺寸.C.单连接带,是在产品条料的一侧留出一定宽度的材料,并在适当位置与产品相连接,实现对产品条料的运送,一般适合切边型排样,如下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由于产品一般有电镀和装配要求,对于小电子五金零件,为电镀和装配方便,大多数采用料带的形式先打预断,电镀后装配时再用手或机械手折断,当然也有少数采用落散PIN的形式,具体形式依图低要求或与产品工程师磋商.单连接带特点:比双连接带宽度要大,在冲压过程中条料易产生模赂弯曲,无载体一侧导向较困难,单连接带每边连料宽度一般为3.0~5.0,材料越宽越薄,取较大值.图11:材料较厚,加上料宽较小,连接带宽度取得较小.图12:与图11差不多,它是单个落料形式,由于材料较薄且条料较宽,为了增加条料传送的强度,连接带应适当加宽注意点:1).单连接带适合大多数五金电子小零件,但必须保证条料运送哟度,料带不能太宽(W<70~60),不过在实践应用中,有时考虑产品生产批量较大,或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常常采用双向排(如图14)或双向交叉排(如图15),实际上就是一模出两根料带并且尽可能想办法在两个产品相邻的地方找出合适的部位以一定的宽度W>0.5(没有成形的部位)把两边料带相连起来(类似双连接带动-不防叫”手牵手”),这样大大增加整个料带的强度,可以先打凸点,压毛边,成形等一切做好之后,再把”手牵手”部位冲掉即可,这样料带在模具中传送顺利,定位性好,成形稳定;要不然就会经常出现卡料或”打架”,当然这种情况适合”分手”之前有较多的成形工步(>1),如果仅仅一工步,倒不必多费心思了.2).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都采用双排(它双适合批量较大或节约材料而且两料带双互不干涉时采用),实践证明,一根条料分出的料带数越我,PIN数越高,生产过程俞不稳定,且冲出来的产品精度也就是越低,故在设计排样时,在能冲出合格产品的前提下,工步数越少越好,这样模板尺寸也小一些.因此,产品成形工步较多时,采用双排样而又无相连的地方,肯定是行不能的,双能采用单排(如衅16)3).单连接带送料时,如果两成形之间成开时互不影响的话,那么最好先落这部分料,接着成形;再落另一部分料,再成形,这样分部做,它的目的是使料带有足够的强度,增加压料面积,提高成形部位的定位精度,增强成开拓的稳定性,如图16,冲破第3工站料,再成形尾端部分.D.双连接带,是在产品条料的两侧分别留出一定宽度的材料,并在适当位置与产品两边相连接,实现对产品条料的运送,它比单连带运送便顺利,料带定位精度更高,它适合产品两端都有接口可连,特别适合材料(T<=0.4)较薄时,料带运送强度较弱的情况,如下图17和图18.图17:图18:双向排(如图14):把产品展开后,确定与连接带相连的地方及宽度,再把该当产品展开图和连接带整体旋转180度,再放在原产品相对应的适当位置,既可以放在对称的位置,也可以与之交叉,关键是看能否节省材料以及两者之间是否有连料的地方;在排放时,两者之间的最小间隙@(T<0.5时,@>0.5~1.2,T>0.5时,@>1.0~2.0)应达到冲子的强度,太小冲子易断,太大又浪费材料,同理,在确定步距时也是如此,因此要根据材料厚度来选取一个合理的数值,通常取1.0左右即可.双连接带特点:送料顺利,定位精度较高,耗料较多,当条料宽度W<30时,双需一边采用导位针定位即可,条料宽度W>30时一般两边都采用导位针双连接带每边连料宽度一般为2.0~5.0,材料越宽越薄,取较大值.双连接带适合一般外壳类五金小零件.图17:材料较薄且料较宽,连接带取了5.0,当然取4.0也行.图18:由于材料较薄且料带较宽,采用桥梁式双连接带,其送料,导向强度均较好,实践证明其中间连接带宽度3.0取2.0也行,这样步距离可减少1mm,将节约材料.其最后一工步裁废料可要可不要,一般根据各厂冲压生产设备而定,若有自动收料装置时,可不要裁废料这一步,不过最好还是设计进去,到时采用自动收料时,双需切断冲子不装就行了.图18料带的料宽,步距和浮升高度设计计算过程如下:已知产品的展开尺寸长为19.74,宽29.22,采用模向排样,料宽W=宽19.22+2*连接带(2X4.0)+2*冲子最小厚度(2X1.0)=39.22=40.0(最好以0.5以单位取整)步距P=长19.74+1*连接带(1X3.0)+2*冲子最小厚度(2X1.0)=24.74=25.0浮升高度P(min值_=产品厚度3.05(因为后面有切断刀口挡佳它>=3.05)+底下凸起0.94(在送往后一工步中为了不再在模板上铁槽让位)+让位间隙量 1.0(一般取1.0~3.0)=4.99=5.0E.中心连接带,与单载体相似,是在产品条料的中间留出一定宽度的材料,并与产品前后两边相连它比前者节省材料,在弯曲工件排样中应用较多;因为导正梢孔在中间常引起拉料,故常需在引导针中间交错加一些弹性顶料定位针,图19和图20.图19:图20:中心点连接带特点:料带宽度方向导向困难,常出现卡料,中心载体易出现模向变曲其中心连接带宽度取值跟单连接带宽度差不多,其实是单连接带的综合,两者能够转换”设计”,双不过比单连接带省料一点,你不防从连接带中心两半剖开,就会发现变成两条单连接带,如图18中心连一般适合:1).产品前后首尾相连(这种排样才叫真正的中心连接带-图222).一个PIN距冲两个产品.产品旋转180度后再放在原产品相对应的连接带的另一侧,如图19 目的:可能为节省材料;或条料宽度太窄(T<5.0)3).两个对称的产品4).两个不同的产品,如图20注意:中心连接料带常出现拉料,应在适当位置设计定位顶料针.连接带的选区取总结如下:产品展开之后,仔细分析产品的各部位,哪些地方需要成形,哪些地方是仅仅落料,然后在落料的地方选择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位置引出连接带,使之既能保证料带的平稳运送,又不影响产品的成形;至于选择什么类型的连接带,要根据产品的特点而定,确定产品展开尺寸后,根据产品的毛边方向,确定冲裁和成形方向,无毛边要求.4.3.确定排样方案后,这时应该对整个产品冲压和成形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怎样去安排这些工序的先后关系,应做到心中有数:即先冲哪里,后冲哪里,先成形哪步,后成形哪步,以及某一成形工序能否一次成形出来还是分两步(如图23-90度弯曲),注意点:1).一般先裁边,冲导正,打预断,压线,打凸点,撕口,(切口,拉伸),后冲孔落料,压毛边,成形,分两步折弯的,先成形一半,后成形另一半2).在冲孔落料时,一般先冲小孔,后冲大孔;先冲落成形周边的废料,再落其它部位的余料:因为冲小孔若放在后面,那么它在冲裁时,冲子四周对应料带上的部位可能有缺口(前面已冲过的孔),这样,冲子在冲压过程中,将会引起受力不均(会产生侧向力),本来小孔冲子强度很弱,加之受力不均,极度容易折断(如图24);当然这仅是大多数情况,有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小孔冲双能排在后面,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如果冲子厚度实在太小,可进行补强:A:采用脱板精密导向;B:冲子采用PG加工.冲了太弱时的参数如下:设材料厚度为T,冲子厚度为S3).第三当碰到L形弯曲或产品单排时材料利用率太低,可考虑对称排交错排,这样对称成形受力均匀,成形稳定;或者材料利用率可大大提高(如图23).图23:图24:4).第四要考虑冲裁PIN数和步距(主要针对接插件类小端子产品,一般五金外壳类或较大工件为单PIN).5).第五要考虑材料利用率,尽可能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4.4.确定是否采用裁边:裁边一般用在连续模和落料模上,它的作用起粗定位,在试模时便于送料;有的裁边还兼有冲外形的作用,如果模具先冲定位针孔,接着马上用引导针导正一般不用裁边了;没有引导针的,要先裁边,用来定距,一般用在落毛胚的落料膜中.裁边的冲子形状有以下几种,参数如下图25.4.5.预断,将要断,但未断的意思(一般放在工站前面)由于小五金电子产品往往有电镀要求,为电镀方便,冲出来的小产品并不直接落料,而是打个预断留在料带上,电镀后,再用手或机械折两下即可取下来.预断:两面都要切,每边切进的深一般为材料厚度的4/1,这样双需折两下(往上-往下)就可以产品摘下来;预断冲子和入子头部的宽度为0.02~0.05,角度为50度~70度,其长度比预断线的长度每边大0.2~0.5即可.如下图26:假如材料厚度为0.2,夹板厚度为18.00,脱板规定厚度为22.00(实际厚度=规定厚度+材料厚度-0.05),背板厚度为9.00其预断冲子入子形状及高度如下:预断冲子入子高度分别为H1,H2,则计算如下:H1=夹板厚度+背板厚度+脱板厚度+t/4=18.00+9.00+22.00+0.2/4=49.55H2=下模板厚度+T/4=25.00+0.2/4=25.05注:本来H1应为49.0,H2应为25.0,但由于头部就那么一点点高双有0.05,顶部的宽度也双有0.02,强度根本不够,双要一生产早就崩掉了,或磨损掉了,因此在实际设计时,沿着预断形状斜线要往下延长0.5,这样既保证了它的强度,又可以调节打预断的深度:太深,双需把尾端磨掉一些,太浅,在冲子或入子尾端加标准垫片:上图H1=48.5,H2=24.5,L1=L2=0.55,就是这样来的.说明:为了便于加工和备料以及校模,一般每个厂的各块模板的厚度实行了标准化,厚度大小都规定了(特殊情况除外),在连续模中由于是料带的形式,为了方便控制料带的预压量和模板的平衡性,常在脱料板中间磨出一个料带槽:其槽的深度=材料厚度-0.03~0.05(也就是说预压量为3~5条),槽的宽度比料带的宽度大2~4MM即可.因此脱料板的厚度常随材料厚度变化而变化,其大小=脱料板规定厚度+材料厚度-0.03~0.05不过在工程模中,一般不需磨产品槽:因为工程模产品一般较大而不像连续模式料带那样窄而细长,也就是说工程模脱料板厚度一般不变.4.6.确导正孔的大小及位置一般的连续模都要冲导正,以便后工序的精确定位,在工程模中常用产品需件的内孔或外形来实现下一工序的定位,若既无内孔,外形又不能用来定位,那么双得借助工艺孔了:如第一工程打凸胞,第二工程落名形这程情况,那么只好在第一工程中在外形的对角同时冲两个工艺孔(孔大小与材料厚度有关:常用 3.0~6.0)以便下一工序的定位导正孔的大小选择在前面表一已经说明了,其位置一般放在连续带上,有时放在废料上到最后时随废料一起冲掉;一般一个步距一个导正孔或几PIN同介导正孔.4.7.冲子刀口设计制作冲子刀口:对于连续模,就是把料带上废料部分冲掉,留下来的产品的展开外形和连接带;对于工程模,一般来讲,就是冲孔落料.下面主要针对连续模来讲.用产品展开图排出料带成形方案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这些工步,一般先打凸点,打预断,冲导正,撕口,落料,再压毛边,成形.由于产品的形状常常奇怪状,其展开图形状态也必然不规则:可能有的地方有凹进去很深的狭槽,如果整个外形落料冲子做成一个整体,那么在该冲子部位可能常常发生崩柝;可能有的地方有凸出来很长的悬壁,那么在该部位的刀口强度肯定不够;有的地方要求是尖角,事实上刀口冲子割出来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尖角,总存在一个最小R值(通常是R0.15);还有的是为了保持后一工步成形的稳定性(增大压料面积),而先切去一部分,成形后,再切另一部分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进行刀口分解,把那些薄弱的地方单独分离出来做成不同的刀口,用2个或2个以上的工步先后互切来完成整体外形落料,分解时注意以下几点(如图27):图27:1).对于产品上要求必须是尖角的部分,此时必须采刀口互切2).对于产品上某条轮廓直线边有较严的公差要求(<=±0.05)时,一般不得在该直线上有刀口接头3).分解出来的冲子形状简单,尽量采用普通确磨或线割加工4).分解出来的冲子要有一定的强度,尽量减少PG加工,如有空地方,尽量做碱点.如图27-3中的15号16号冲子改大变成15a,16a,这样冲子强度会好一点.5).对于互切刀口采用相交(一般是直线与直线或直线与圆弧)或圆弧60~75度处作切线相交的互切方式(直线与圆弧),有时也采用圆弧相切(圆弧与圆弧)或重合相切,其互切直线长度(一般0.3~0.5不泡括两者圆弧)不宜过长,过长会产生粉屑:其目的是不要产生过大的毛头,影响产品尺寸和美观.6).注意刀口冲子上的圆角处理:通常线割MIN圆角为R0.15,也可以割R0.1的圆角但需要换铜丝(成本增加),故不重要的圆角尽量把它到R0.15,或更大R0.2~0.3,但是不能把它的功能尺寸改变,其刀口冲子上的圆角必须表示出来或者加说明未注圆角R为多少,至于脱板夹板转角处圆角既可以画清角,也可以和刀口一样,它仅仅起定位作用,线割时,它会自动清角.对于小R0.1的圆角采用PG加工.4).冲子太小时,一般要补哟;如果有空位,尽量做大一点采用线割加工,否则要PG加工,增加成本.如图27中15,16号冲子太小,要进行PG加工,由于有空位,若改为15a,16a的形式,那么冲子强度已足够,采用线割加工,节约成本.PG加工的冲了形状如下:冲子太小需要补强的尺寸规格如下:材料厚度T 冲子最小厚度K 冲子最大长度LT<=0.3 K<=0.6 L<2.0T<=0.6 K<=1.2 L<2.0T<=1.0 K<=1.8 L<2.5T<=1.5 K<=2.0 L<2.5T<=2.0 K<=2.5 L<3.04.8.刀口镶块的(通常叫入子)大小设计制作:4.8.1.做入子的目的:其主要目是方便维修:由于许多精密五金件大都有毛边要求,不得超过其规定值,而模具在冲压一段时间后,冲子和刀口因经常互相磨擦刃口发生钝化,变得不锋利,导致毛边加大.如果做入子,发现哪里毛边偏大只需把该处冲子刀口折下在刃口磨0.2~0.5,再在其背面垫片即可.可果不做入子,那么整个模板要折下来,再把刀口面磨一定的高度,这样维修起来比较麻烦且降低模具的寿命;另外在连续模和工程模式中,那些易崩裂的刀口和产品上某处尺寸要求很严时,可在该处做入子,这样方便维修,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模具做入子,因为一做入子,模具的成本,将会增加 1.5~3倍,因此具体情况还要看产品的要求精度以及生产批量和模具类型式.下面简要说明要不要做入子的情况:4.8.1.1.高速精密冲床模具(冲速>150次/每分钟,如端子模)脱板下模一般要做入子,夹板可做可不做发,建义(从节约成本出发):不做4.8.1.2.普通连续模:如果生产批量较大时,下模一般要入子,其它两板不做入子;生产批量较小时,下模可以不做入子;如果产品上某处尺寸要求经常变动或特严或展开很难把握和易崩裂的刀口部位,可在该处设计入子4.8.1.3.工程模:一般不做入子,只有在那些易崩裂的刀口部位才设计入子4.8.2.刀口镶块(入子)大小制作,主要由冲压材料的厚度和硬度以及刀口材料强度决定,入子做行太大,步距排得较松,这样会加长模板,同时对模板强度有影响,做得太小,刀口叱咤度又不够,因此要到恰当的数值,既不浪费模板又保证入子的强度:实践证明一般入子制作。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是一系列关于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的实用工具书。
这些手册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实用性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冲压模具设计基础:介绍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设计步骤与技巧,以及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各种禁忌。
2. 冲裁模具设计技巧与禁忌:阐述冲裁模具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弯曲模具设计技巧与禁忌:介绍弯曲模具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拉深模具设计技巧与禁忌:讲解拉深模具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成形模具设计技巧与禁忌:阐述成形模具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复合模具设计技巧与禁忌:介绍复合模具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 级进模具设计技巧与禁忌:讲解级进模具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8. 冲压模具标准件设计技巧与禁忌:阐述冲压模具标准件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9. 冲压模具零件材料的设计技巧与禁忌:介绍冲压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之,这些冲压模具设计手册根据作者在多年设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编写而成,贴合一线设计需求,可为从事冲压模具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帮助,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要求 (3)(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3)(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四)零件工艺计算1.冲裁件的排样设计与计算 (4)2.设计冲压力和压力中心 (5)3.设备选择 (5)(五)模具设计1.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5)2.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6)(六)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1.凹模设计 (7)2.卸料板的设计 (8)3.固定板的设计 (8)4.垫板的设计 (8)5.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设计 (8)6.凸模设计 (9)7.凸凹模设计 (10)8.选择紧固件和定位零件 (10)9.选择模架及其它安装零件 (10)10.模柄的设计 (10)11.压力机的确定 (10)(七)参考文献 (11)(一)设计要求工件为前支架,材料为30钢,……………………(二) 零件工艺性分析:1.结构与尺寸分析:………………2.材料分析:30号钢为碳素结构钢,冲压性能良好,适合冲裁。
3.精度分析:参考书本P15,得出未标注公差,按IT10~14级精度计算,由于精度要求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落料冲孔件,工序数较少可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冲压以提高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且生产效率高。
送料方式选手动送料,卸料方式选弹性卸料(四)零件工艺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1)、分析零件形状,并考虑到定位方便,采用单行直排; (2)、.搭边值确定:查书本P23表2-9,a=3mm b=2.5mm (3)、条料宽度和导板间距的计算:①定位采用挡料销定位,无侧压装置,板料采用斜刃剪床裁剪 …………………… ②导板间距mm Z B A 02.102.104.382.02.38--=+=+=2.设计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3.设备选择根据总的冲压力,选择压力机型号为J23-40(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标称压力 滑块行程 行程次数 最大闭合高度 闭合高度调节量 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 工作台尺寸 前后 左右、工作台孔尺寸 模柄孔尺寸 直径 深度(五)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选择落料—冲孔复合模可以采用正装和倒装两种形式。
冲压模具设计(1-3)
• 有对色优金质属碳:素铜结及构其合薄金钢、板铝及,其国合家金、原镁则合规金、定钛,合钢金等。 非板金旳属表材面料质:量纸可板分、胶为木Ⅰ板(、特塑别料高板、级纤旳维精板和整云表母面等。 ),Ⅱ(高级旳精整表面),Ⅲ(较高旳精整表面
成形质量
材料旳冲压性能好是指便于冲压加工,详细而言指: 成形极限高(成形过程中材料能到达旳最大变形程度,即抗破裂性好)
成形质量好(形状尺寸精度,厚度变化,表面质量以及成形后旳物理机械性能, 即贴模性、定形性好)
第一章 冲压工艺概述
直接反应,但需 专业设备或工装
第三节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五、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续) 以便,易行
例如: 室温下奥氏体不锈钢旳塑性很好,能经受很大旳
变形而不破坏,但它旳变形抗力却非常大;
过热和过烧旳金属与合金,其塑性很小,甚至完 全失去塑性变形旳能力,而变形抗力也很小;
室温下旳铅,塑性很高而变形抗力又小。
变形抗力:
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旳力为变形力,金属抵 抗变形旳力称为变形抗力。
塑性与变形抗力是两个不同旳概念:
第一章 冲压工艺概述
第三节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三、塑性力学基础(续)
3.金属塑性变形时旳应力应变关系(续) 几点讨论结论
(1)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符号不一定一致, 即拉应力不一定 相应拉应变,压应力不一定相应压应变;举例。 (2)某方向应力为零其应变不一定为零; (3)在任何一种应力状态下,应力分量旳大小与应变分量旳 大小顺序是相相应旳,即б1>б2>б3,则有ε1>ε2>ε3。 (4)若有两个应力分量相等, 则相应旳应变分量也相等,即 若б1=б2,则有ε1=ε2。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冲压模具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
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为主题,详细介绍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原则和实例。
一、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原则1. 合理的结构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安排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
2. 材料的选择:冲压模具的零部件应选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抗疲劳性能。
3. 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冲压模具的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模具的工作表面,应具备高度的平整度和光洁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4. 模具的便于维修: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损坏的情况,因此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维修方便性,以减少停机时间和成本。
二、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实例以汽车车门的冲压模具为例,介绍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
1. 上模:上模是冲压模具的主要构件,上模上安装有冲头和定位销。
冲头通过上模的动作,在下模上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
2. 下模:下模是冲压模具的另一个重要构件,下模上安装有模座和导柱。
模座用于支撑工件,在冲压过程中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
3. 前导柱和后导柱:前导柱和后导柱用于保持上模和下模的水平位置,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4. 导向套和导向销:导向套和导向销用于引导上模和下模的运动方向,避免模具在工作中出现偏差和误差。
5. 冲头和冲座:冲头和冲座是冲压模具的核心部分,冲头通过上模和冲座的动作,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
6. 顶出装置:顶出装置用于将冲压后的工件从模具中顶出,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配。
7. 模具底座:模具底座是冲压模具的支撑部分,用于固定模具和连接冲床。
以上是汽车车门的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简要介绍,实际的冲压模具设计过程还需要考虑到更多细节和工艺要求。
总结: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垫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
班级:材控
:
学号: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垫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分析
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名称:垫板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A3 厚度:0.5mm
零件图如下:
冲裁模:
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1) 冲压加工方法的经济性分析
冲压加工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因其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
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使用,由于模具费用高,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冲压加工的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批量越大,冲压加工的单件成本就越低,批量小时,冲压加工的优越性就不明显,这时采用其他方法制作该零件可能会更有效果。
(2)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该零件在冲压加工中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良好的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目少,模具结构简单,而且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等。
零件的工艺分析
A3即Q235.4 代表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a,是一种普通碳素钢,能够保证力学性能。
1.该冲裁件结构对称、简单,由圆弧组成的,无悬臂。
2.圆形孔直径d>0.35t,符合要求。
3.孔间距与孔边距c>2t,在模具强度和冲裁件质量的限制围之。
冲裁:
冲裁件的精度一般可分为精密级与经济级两类。
精密级是指冲压工艺在技术上所允许的最高精度; 而经济级是指模具达到最大许可磨损时,其所完成的冲压加工在技术上可以实现而在经济上有最合理的精度。
为降低
冲压成本,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再不影响冲裁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经济精度。
由于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 级确定工T件尺寸的公差。
查附录得各尺寸公差为: φ290-0.52、φ4.5+0.300、2-R3+0.250、冲裁面的表面粗糙度Ra=3.2μm
冲裁工艺方案分析:
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出可能的冲裁方案,如下:
1: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分两次加工
2:落料一冲孔单件复合冲压:
3:落料一冲孔组合工序冲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顾客的要求,而且工件的累积误差大,操作不方便。
方案二采用复合模生产,在一副模具当中,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精度相比单工序模更高,且效率也高,但是结构复杂,模具成本较高,安全性也较差。
方案三采用级进模生产,生产效率高,在一套模具中完成两次工序,两次定位在一套模具中,精度高。
由于该工件大批量生产,所以确定为方案二和方案三。
根据工件特点,其形状简单,尺寸较小,大批量生产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效果,适宜采用第三种方案。
工艺设计计算:
条料尺寸:
根据排样图计算条料宽度B
存在侧刃定距装置,条料宽度B0-A=(L max+2a′+nb1)0-A=(L max+1.5a+nb1)0-A
n侧刃数取值2,b1侧刃冲切料边宽度取值1.5mm,z取值3mm,a取值1mm。
y冲压后的条料宽度与导料板间距取值0.2mm,△=0.15mm
B0-A=(L max+2a′+nb1)0-A=(29+1.5×1+2×1.5)0-0.15=33.50-0.15
导料板的间距B′=B+Z=33.5+3=36.5mm
B′=1.5a+L max++y=29+1.5×1+0.2=30.7mm
冲裁间隙尺寸:
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尺寸之差。
单边间隙用C 表示,双边间隙用Z 表示。
冲裁间隙值的大小对冲裁件质量、模具寿命、冲裁力和卸料力的影响很大,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设计模具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间隙,考虑到模具制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损,生产常是选择一个适当的围为合理间隙,这个围的最小值称为最小合理间隙Z min,,最大值称为最大合理间隙Z max,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磨损,设计和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最小合理问隙。
凸凹模刃口尺寸:
查表可得Z max=0.06mm,Z min=0.04mm,Z max-Z min=0.060mm-0.040mm=0.020mm 查表可得落料φ29的系数K取值0.5,冲孔φ4.5.
由于冲裁件有落料、冲孔,所以:
落料凹模实际尺寸:
a凹=(29-0.5×0.52)±0.52/8=28.74±0.065
冲孔凸模实际尺寸:
b凸=(4.5+0.5×0.3)±0.3/8=4.65±0.0375
c凸=(6+0.5×0.25)±0.25/8=6.125±0.031
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为28.74mm,冲孔凹模的基本尺寸与涂抹相同,分别是4.65mm,6.125mm,不必标准公差,但需注明以0.35mm~0.05mm的双面间隙与落料凹模,冲孔凸模匹配。
落料凸凹模,冲孔凸凹模尺寸图如下
冲压力的计算
计算冲裁力:
由公式冲裁力F=KLtτ,普通平面刃冲裁模取K=1.3,查附录可得τ=120MPa F=1.3×[(4.5+2×3)×3.14+2×(39.5423+8.8030)]×0.5×100%=10.113KN
计算卸料力和推料力:
由公式得卸料力:F卸=K卸 F
由公式的推料力:F推=nK推 F
查表可得K卸=0.05 , K推=0.063
F卸=0.05×10.113=0.506KN
F推=5/0.5×0.063×10113=6.371KN
可得F总=F+F卸+F推=(10.113+0.506+6.371)=16.99KN
此模具的压力中心在几何中心处
凹模与凸模的设计
凹模的设计:
设计凹模厚度H:
由公式可得:H=Ks
查表可得凹模厚度系数K=0.3,
所以可得:H=Kb1=0.3×29mm=8.7mm≥8mm
设计凹模长度L:
由公式可得:L=S1+2S2
查表可得凹模孔壁到边缘的距离:S2=20mm
l=S1+2S2=29+20×2=69mm
设计凹模厚度B:
由公式得:B=s+(1.5~4.0)H,
由于被冲材料较薄系数取值为3
b=s+3H=29+3×8.7mm=55.1mm
选取标准尺寸:
根据凹模尺寸计算,取凹模标准尺寸为125mm×80mm×20mm
冲孔凹模刃口形状的选择:
凸模的设计:
结构选用直通式凸模:
计算凸模长度L:
L=h1+h2+h3+(10~20)
此式中:h1-凸模固定板厚度(mm),h2-卸料板厚度,h3-(导料板厚度)则:L=15+16+4+20=55mm
确定其他模具装置:
垫板的厚度:厚度取8mm
凸模固定板的厚度:H固=(0.6~0.8),H=(0.6~0.8)×20mm=12~16mm
凸模固定板的厚度:厚度取值15mm
卸料板的长和宽的尺寸取与凹模相同的尺寸:厚度取16mm
导料板厚度:4mm
取橡胶的高度H=16mm
选择框架:
根据凹模尺寸得确定,选取对角导柱模架,查表得到模架参数:模架:L=125mm , B=80mm
上模座:125×80×25mm
下模座:125×80×30mm
闭合高度:130~150mm
导柱:22/20×120mm
导套:20/22×65×23mm
选择压力机:
选择压力机为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型号规格:J23-10,
压力机参数:
公称压力:100KN
封闭高度调节量:50mm
滑块行程:60mm
滑块中心到床身的距离:120mm
滑块行程次数:135(次/min)
立柱间距离:180mm
最大封闭高度:180mm
倾斜角:30°
工作台尺寸:前后:240mm
左右:360mm
工作台孔尺寸:前后:90mm
左右:180mm
直径:130mm 模柄孔尺寸:直径:30mm
深度:50mm
工作台板厚度:50mm
模具装配图:
1 :下模板 9 :垫板 16:冲孔凸模
2 :销钉 10:上模板 17:推件块
3 :螺钉 11:螺钉 18:导料销
4 :橡胶 12:打杆 19:导柱
5 :卸料板 13:模柄 20:固定板
6 :凸凹模 14:销钉 21:卸料螺钉
7 :落料回模 15:导套 22:定位销
8 :固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