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

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教育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育目的。

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方法主要有: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教育;二是正面表扬激励。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孔子在其教育活动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自己会学习。

总之,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学习、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实际是科技、人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竞争,归结到当前就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质量的竞争。

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到下世纪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为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要使中小学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口号吹得更响,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更高。

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撰文发表了睿智卓见;本文拟就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

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

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

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他的学生子贡未能做到全面发展,孔子就注意启发诱导,《公冶长》载有这样一件事:“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皿。

”子贡又问:“什么器皿?”孔子回答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意思是说,从个别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皿,但却没有注意到全面发展。

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

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

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

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

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

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

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

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

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

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

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

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

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

”(《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他说:“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

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

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

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

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

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

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

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

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

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

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

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学习要循序渐进,“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子路》);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子罕》);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不一而足!
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应该为孔子最为强调的。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徐干的《中论·治学篇》也引用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总之,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的。

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

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可惜的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仍没摆脱只教知识不教方法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离开教师就手足无措。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中国教育文摘》
概说孔子教育思想理论
内容提要:当前,儒学正在普及化,孔子研究正在世界化。

“孔子学院”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他在办学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教育思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论是孔子整个儒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六百多年来,对我国历代的私学和官学教育,对我国近现代教育都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方面至今仍有其积极的实际的借鉴意义。

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论述。

一、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
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卫灵公),具体一点,“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就是说,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只要带一束“干肉”作为“学费”,有志于学,都可以收为弟子,施以教诲。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教育理论的革新。

它冲破了之前学在官府、教在上层,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官宦阔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樊篱,倡导教育权利下移,为实现平民教育、民间办学(私塾)开辟了蹊径。

事实上,在孔子教育培养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过程中,也的确践行了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直至今日,实行基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宪法规定公民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等,可以认为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有历史的渊源继承关系。

二、关于培养目标
孔子处在当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时代,基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他将教育的目标定格在“学而优则仕”(子张•子夏语)。

他认为,经他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应该去做官,去从政,去“治国平天下”。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泰伯)跟老师学习了三年,还不能做官拿俸禄,这样的人是不容易找到的。

孔子根据学生的德才情况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职位。

如:“雍也可使南面。

”(雍也)冉雍这个学生可以让他去坐北面南做官。

孔子认为,仲由(子路)果敢大胆,端木赐(子贡)通达事理,冉求多才多艺,从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公冶长)仲由可以让他到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管理军费,冉求可以让他到一个有千户居民、百辆兵车的地区做地方官,公西赤(子华)可让在朝廷上办理外交,接待宾客。

孔子对学生将来从政治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方略和具体要求。

第一,施仁政。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

对“仁”的基本要求是“爱人”,仁者的主要表现就是“恭、宽、信、敏、惠”(阳货),“温、良、恭、俭、让”(学而),即在位者要恭敬,宽容,诚信,勤勉,慈惠,温和,善良,俭朴,谦让。

这样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政绩卓著,才能使百姓服从。

第二,行德治。

即以德务政。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就是说,在上位者要以道德礼制来教化百姓,使百姓懂得道理,百姓就会象众星围绕北极星那样拥戴统治者。

又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统治者用行政命令来规范百姓行为,用刑法禁令来约束他们,百姓就只能被动地求得免于刑戮而无廉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规范来引导百姓,用礼义忠信来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就会懂得荣辱廉耻而自觉遵守法度。

今天看来,孔子主张“德治”是不错的,是与“仁政”相辅相成的,但他否定政令和法律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不说是他的历史局限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既要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的和谐,文明,又要以法治国,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国人的法律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第三,举贤人。

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为政)孔子非常重视“贤人”治国安邦的作用。

他说,统治者如果推举重用正直无私的人,而让邪佞之人靠边站,那么臣民们就会信服。

反之,如果重用那些结党营私、以权谋私、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小人,而把正派无私的贤臣冷落一边,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信服,就有丧权灭国的危险。

孔子高度赞扬尧、舜、禹、周公、齐桓公这些古代明君,也赞扬管仲、晏婴、子产、柳下惠等诸位贤臣,同时也批评臧文仲之类不与贤者共位的“窃位”者。

孔子重视人才、选贤与能的用人思想,对今天建立健全干部组织用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正已身。

孔子其人是一个标准的正人君子,也要求他的学生一身正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者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说的都是在上位的做到正直、正派、无欲、无邪,在下位的就自然心悦诚服,服从管理,所谓上梁正下梁不歪。

第五,讲忠信。

孔子认为,忠信是务政者根本的准则和态度。

忠,就是对人对事尽心尽力,一心一意。

信,就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君主应以礼对待臣下,博得臣下的尊崇,臣子应忠心耿耿侍奉君主,这样,君臣同心协力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兴旺。

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

”(子路)在上位的如果做到了礼、义、信,取信于民,那么天下百姓就会扶老携幼来归顺,达到“近者悦,远者来”(子路)的目的。

建立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官民关系,对于今天转变政府职能、勤政爱民,提高执政能力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六,戒贪欲。

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无欲无求,安贫乐道。

有人说他的学生申枨是个刚正勇直的人。

孔子反驳道:“枨也欲,焉得刚。

”(公冶长)说申枨这个人有太多的欲望,怎么算得上刚直呢?他称赞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敢其乐。

”是个贤人(雍也)。

又赞扬子由穿着破旧衣袍,与穿狐貉皮袍的富贵子弟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耻辱的优良品质。

孔子并不一概反对富贵和物质追求,他主张必须以“道”、“义”得之,即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宪问•公孙叔子语)今天看来,从政官员按照规定取得应得的待遇和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应超出规定之外,通过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都应成为清正廉洁,造逼一方的清官廉吏。

在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的今天,孔子的教诲还是值得弘扬的。

第七,慎言行。

孔子希望学生将来从政一定要谨言慎行,不得马虎从事,以免误事误身。

“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是说做事要勤恳快捷,说话要谨慎小心。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古人有话不轻易说出,是担心自己做不到而招受耻辱。

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孔子回答学生子张问如何做官的问题时,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是说为官要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边不说,其余的话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就可以少说错话,少犯错误。

还要多看,有怀疑的事情暂放一边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事情也要谨慎去做,可以减少后悔。

这样官位就会稳固了。

孔子还教导学生说话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

”(卫灵公)是说可以与人说的话却不说,就会失去朋友。

不该对人说的话却对人说,就会说错话,得罪人。

即使在今天,我们说话做事,仍然要慎之又慎,尤其是手握大权、出言如同“圣旨”的领导们,更应谨开“金口”,对“指示”负责。

当然,也要防止出现另一个极端: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胆小怕事,明哲保身。

在出于公心、公开、公正、公道的情况下,还是应该畅所欲言,大胆做事,有错必改,有所作为。


键是如何把握好言行的“尺度”。

第八,定名分。

孔子认为,治政的第一要务是“正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路)子路问:“卫国国君正等待你去治理政务,您打算先做什么事呢?”孔子回答:“首先必须正名分。

”接着解释说:“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做不成。

”孔子所说“名分”我们可以理解为职位,职责。

明确了职位,也就是明确了职责,就要尽职尽责地去做事,做好事,做成事。

正如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作为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人不能没有博大的胸怀和刚毅的品格,因为他知道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

他以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责任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道路途不遥远吗?在另一方面,孔子也告诫学生应变职位的方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泰伯)“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宪问)是说当你不在那个职位上的时候,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了。

国家政治清明、太平安定时,你就出来做官,大胆地说话做事;国家政治黑暗、动荡混乱时,就隐居不仕,说话要格外小心。

孔子的这种为官之道,含有明哲保身、消极避世的思想,应该进行历史的分析。

同样,由于孔子处于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时代和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他把教育目标局限于培养务政治国的管理人才,而忽视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生樊迟向老师请教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的问题。

孔子先是不耐烦地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

等樊迟出去后,骂道:“小人哉,樊须也!”(子路)他认为,只要“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百姓就会敬服效力,不需要种庄稼。

他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

在这里,孔子又一次流露出无视农耕、轻视农民的思想。

孔子重道轻农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者的教育目标是相背的,应该进行历史的评判。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应对古人求全责备,不应要求古人的思想完全适应两千多年后的现实需要,不应因某一方面的历史局限来否定老人家有益的启示。

三、关于教育的内容
为了实现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孔子为学生规定了非常广泛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要求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凭,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上述道、德、仁、艺、文、行、忠、信、诗、礼、乐都各有其丰富的内涵,此不赘述。

其中的道、德、仁、行、忠、信、礼等都属于人格教育的范畴,艺、诗、乐等属于知识、技艺的范畴。

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孔子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力求把学生塑造成为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志士仁人,以担当治国重任。

其二,孔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谓“君子不器”。

一个人不能象某种器物那样只有一种作用、一种功能,而要具有多种技艺。

孔子本人不但熟读诗、书,深谙礼义道德,而且会驾射、懂音乐,知识面非常宽博,又把这些知识、学问、道理、技艺传授给学生。

下面重点谈谈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即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宽怀大度,不计小失。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学而)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怨恨,这不是君子的胸怀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我不了解别人。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能使自己站得住脚的真才实学。

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是要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东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因行为端正、光明磊落而胸怀透彻,问心无愧;而小人则因心术不正、行为诡秘而整日惴惴不安,凄楚悲哀。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团结合群而不拉帮结派,能够与大多数人合作共事。

第二、严以律已,修身自持。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别人要宽容谦让,就会远离怨恨。

要自觉戒除一些有害身心的不良行为;年少时,血气未定,要戒除女色;年壮时,血气方刚,要戒除感情冲动,与人争斗;年老时,血气已衰,要戒除贪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知过必改。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子贡“人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都是值得效法的榜样。

第三、注重修养,崇尚道德。

孔子教诲甚多,择其要者:“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里仁)“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

”(雍也)“君子义以为上。

”(阳货)“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子张)。

作为君子,要时时刻刻不违背仁,做到自己的行为举止要端庄,对待上级要恭敬,对待百姓要慈惠,使用老百姓要得当,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制来约束自己,把“义”作为最高的标准,先要取得人民的信任然后让人民做事,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四,辨析善恶,好恶分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是说君子要帮助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要纵容助长别人做坏事。

孔子认为,君子也“有恶(WU)”:“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阳货)君子厌恶那些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居身下位而诋毁在上者的人,厌恶莽撞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已见而不听别人劝告的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只有恪守仁德的人才能喜欢品德高尚的人,厌恶人格卑下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在向他人学习时,只有吸收人家的优点长处,而把别人的缺点短处引为鉴戒,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日渐完美。

第五、安贫乐道,潇洒一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学而)君子在物质生活方面不要过于追求安逸,重要的是要勤恳做事,说话谨慎,接近有道的人,改正自己的不足。

“君子忧道不忧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