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一2.2地球的表面形态 青赛课PPT精品文档19页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2地球表面形态 (共2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2地球表面形态 (共29张PPT)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 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 水库等的回避处 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熔岩物质堆积常常形成火山锥、
火山口等地貌。
火山形成的地貌
火山锥
火山口
堰塞湖
火山岛
地堑 :相对下降,多形 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 番盆地、渭河谷地、汾 河谷地等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向斜 断层
石油、天然气埋藏 区 隧洞的良好选址
地下水储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 水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挤压碰撞(消亡边界)
A、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形成 高大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 如喜马 拉雅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 脉等
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等 形成 岛弧:如日本群岛、台湾岛等
为乙向斜

特定条件下: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从岩层新老
形式 从形态上看
对地貌的影响
关系上看
原因
背 向上拱起

一般成山
岩层中心老、
两翼新
有时成谷
褶 皱
向 向下弯曲

一般成谷
岩层中心新、
两翼老
有时成山
岩层向上拱起 背斜顶部受到 张力被侵蚀成 谷地 岩层向下弯曲 向斜槽部受挤 压,物质不易 被侵蚀反而成 山岭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西霞院小浪底配套大坝 铁谢村
丁字坝
铁谢村
巴颜喀拉青川甘 宁蒙晋陕豫鲁间 五四六四渤海湾 ……
上游沟谷下游川
•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 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 下来,成成堆积地貌。
“孤独的石球”(澳大利亚)
黄河流域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 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 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全长约5464公里,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
淮海平原塑造的主体
三 角 洲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 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还受到海浪的侵蚀,当泥沙沉积大于海 浪侵蚀时,三角洲面积扩大,反之,面积萎缩。
“地上悬河”
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 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是世界上著 ”,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
2016年2月16日拍摄于孟津白鹤镇铁谢村北黄河段 (东经112度35分49秒;北纬34度50分40秒),这里密 布17道大型丁字坝,十分壮观。……正是容易拍摄丁 字坝全貌的季节……位于小浪底大型配套水利枢纽工 程西霞院下游最近的第一个大型河曲处,担负着调水 调沙的重任,每年6月底夏汛到来前,集中排水排沙人 为制造可控的洪峰……
云南石林
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 重思,考黄:河含沙量大,下
游1.河历床史泥上黄沙河沉为积量大, 河什床么抬出高现致多地次上河的形 成的,改决道口现后象造?成河流自 然2.河改黄下道河游改地道区对的黄 不地同形时产期生黄什河么下游河道 的影位响置?变化,使华北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2地球的表面形态(共63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2地球的表面形态(共63张PPT)

。 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然在一
定时期内,肯定有一个是主导力量。
分类
能量 来源
内力 地球内部 作用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 起伏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能)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
使地表趋于平 坦
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
。 巨大的山脉 板印块度相洋撞)
板块非相洲撞)
1)板块张裂 :形成
裂谷或。海洋
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如: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板亚块欧与 板亚块欧与
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 。巨大的山脉
板块印相度撞洋) 板块相非撞洲)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
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
形成地中海—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3.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 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
1)板块张裂 :形成
裂谷、海洋、。海岭
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
1)板块张裂 :形成
裂谷或。海洋
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如: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板亚块欧与 板亚块欧与
例如: 海岸地貌: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
海积地貌(如沙滩等)
思考:外力作用除了流水作用和风力 作用外,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外力作 用?
例如: 海岸地貌: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
海积地貌(如沙滩等) 冰川地貌:冰蚀地貌(冰斗、角峰、U型谷、峡湾等)
冰碛地貌
挪威峡湾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共5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共59张PPT)

横断山区——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 青藏高原——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 黄土高原——内力抬升、流水切割——千沟万壑
沉积作用为主:
大河中下游地区——基底下沉、泥沙沉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河流出山口地区——泥沙沉积——山前冲积扇 干旱地区——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风速减小、 沙粒沉积——沙丘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①可溶性岩石广布 ②温暖湿润,降水较多
黄果树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 ,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风蚀地貌
内蒙古额齐纳的戈壁
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 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 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 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 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
火山喷发与地表形态: 火山喷发的岩溶物质的堆积常形成火山锥、 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地震与地表形态: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 ,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P41)
1
风化
固结成岩
侵蚀
2
5
3
搬运
沉积
4
1.风化作用
暴露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 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作 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 用。
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风化作用
海浪侵蚀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峡谷
三角洲
风蚀蘑菇
角峰
内力作用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日本神户的人工岛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 地球表面形态 课件(共61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 地球表面形态 课件(共61张PPT)

B、搬运、堆积
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B 8、大西洋形成的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B、板块张裂的结果
C、地壳升降运动的结果 D、板块碰撞的结果
B 9、下列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崇明岛
B、东非大裂谷
C、黄土高原
D、黄河三角洲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10、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六大板块中( D )
用的( D )而形成的
A、外力作用的沉积作用 B、内力作用的变质作用
C、内力作用的火山喷发 D、内力作用的地壳隆起
6、由于地壳升降运动引起的现象是(
B)
A、岩层水平位移 B、地势的高低起伏
C、岩层弯曲变形 D、火山活动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C 7、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化、侵蚀
板块运动产生的地貌: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张裂区
海—上—海洋、海岭 (例:大西洋) 陆—上—裂谷、断层 (例:东非大裂谷)
板(生长边界)
交界处海底—海沟 马里亚那海沟
块 交
大洋板块 交界处海上—岛弧 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

界处 相撞挤压区 大陆板块交界处陆上—海岸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高板大块山脉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承德双塔山:一座庙的遗址出现在两座山上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案例一: 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 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 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这说明什么问题?
案例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 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 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1. 全球 岩石圈 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 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 六大板块。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18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18张PPT)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地质构造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定,不易储水
顶部地带适宜采石 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断层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 自流井分布
泉水、湖泊分布地, 河谷发育
底部低凹,承受静水压力,易 汇集水流
断层线岩石破碎, 岩隙易被蚀 为洼地,水流易汇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千姿百态的各种地球表面形态 神瀑不秘布一的样地的肥下海沃洞滨的穴景长观江秀郁三美高郁角的山干葱洲桂耸旱葱(林立的的太山的荒热湖水青漠带平甲藏雨原高天原)林下
河谷
地表形态千差万别,并 不断变化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能量来源 阅读课文,了解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自哪里?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各有哪些表现形式?
作业:大册子35-38页,
二、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理论形成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1910年
(2)板块学说基本理论
1. 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并处在 相对运动之中;
构造带可分为 生长的边界 和 消亡的边界
2.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3.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
道路、桥梁、水库等 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壳活动, 工程需回避的地方 破坏工程;水库储水易渗漏
二、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成因 流水冲刷、切割
地貌 V字形沟谷加深加宽,地 表破碎,形成瀑布,峡谷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优质课件(共27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优质课件(共27张PPT)
消 亡 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 边 碰撞,形成海沟,山脉,岛弧. 界
板块张裂形成海洋,陆地 生 板块张裂,往往形成巨大的
裂谷.海洋板块张裂形成海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美洲西岸的山脉 亚洲东部的岛弧
东非大裂谷
1.下列板块中,被称作海洋板块的是( B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三)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
2.地震:是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的现象。
地震与地表形态: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起 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地震地貌
1.火山喷发:是岩浆喷出地表,是一种岩浆活动。
火山与地表形态:火山喷发后,其熔岩物质的堆积 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如日本的富士山 ,黑龙江五大连池。 火山地貌
板块构造学说观点
1. 全球的岩石圈(被构造带)分为六大板块
2.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3.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 比较活跃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活动:阅读教材“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正文内容及图2—10,思考下列问题:
1、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哪几大板块?
富士山
板块与地貌
大洋内部——海洋、海岭(大西洋)
彼此分离
板(生长边界)大陆内部——裂谷、断层(东非大

裂谷)
交 界
洋陆——海岸山脉(落基山脉)
处 相互挤压 (消亡边界)
岛弧(台湾岛) 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陆陆——巨大山脉、高原(喜马拉
雅山脉、青藏高原)
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
雄 伟 的 喜 马 拉 雅 山
太湖平原
丘陵
黄土高原
东非大裂谷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共2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共29张PPT)


原因是 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受侵蚀成山地 。
D C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D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
是 岩层上拱结构牢固;不易积水;采石工程量小。。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2、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世界的地震、火山主要分布在 哪里?为什么?
(2) 乙处地貌是:___山__地_______ 成因: 向斜底部因受压力,岩石比较 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反而 成为山岭
例4. 读下图,回答:
D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
是 C。
谷地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山地 顶部受张力易破碎受外力侵蚀成谷地 ;向斜在地貌上是
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断 层 ↓
成 因
思考: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大, 上升的部分会形成什么地形?下降的 部分又形成什么地形?
块状山地 盆地或谷地
断层
峨泰庐眉山华万山佛山顶山
断层构造 吐鲁番盆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构造类型 岩块位移 形成地貌 举例
课堂小结
内力作用
地 球
不断变 化的地 表形态
外力作用
裂谷

断层
板块张裂区 海洋
面 形
板块运动
交( 界板
)
与宏观地形 处 块 碰撞挤压区
海岭
海沟 岛弧

内力作
山脉
用与地 表形态
地质构造
褶皱 (向斜和背斜)
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垒和地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8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88张PPT)

河流沉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形成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考虑海岸地形、河流水量、流速和泥沙量
(植被状况)
C
洪积—冲积平原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 成扇形,冲积 扇顶端到边缘 地势逐渐降低, 堆积物的颗粒 又粗变细
36.(36分)(2008年高考文综卷)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学说
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学说
大西洋洋中脊两侧岩层年龄比较
(1)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共分成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世界板块示意图
读图要领:1.熟悉六大板块名称; 2.注意一些特殊区域所属的板块; 3.熟记主要板块界线(结合世界地理分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考点巩固
右图中M、N、R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1-3题。
1.N对应的板块是
A.美洲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海岸山脉多分布在
A.R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B.M、N板块上的东侧
C.N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D.M板块上的西侧,N板块上的东侧
3.x、y、z对应的边界类型正确的是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1、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和 固结成岩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侵蚀作用
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2、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物理风 化)、化学破坏(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 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碎屑状沉积物, 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共51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共51张PPT)

沧海桑田
1975年,我国科学家在 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 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 海洋生物的化石
海洋
陆地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 森林的遗迹
陆地
海洋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的影响不同
2.六大板块的位置和范围的描述?
随机提问
3.板块运动产生了哪些宏观地形?
2、不同地点或某个时期以某种作用为主。
板块学说基本理论
1. 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 块,并处在相对运动之中.
2.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 壳比较活动,多火山地震.
3.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 张裂形成地表基本面貌.
快速查阅地图册指出各大洲的名称
北美洲
南 美 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美洲板 块
非洲板块
亚 欧 板 块喜马拉雅山脉
太平洋板块
阿拉伯半岛
印度洋板块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板块
板块边界分两类: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
喜马拉雅山脉
红海 东非大裂谷
日本群岛
大西洋
马里亚那海沟 安第斯山脉
背斜山
向斜谷
2020/8/18
背斜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 部受张力,岩性疏松,
容易被侵蚀
向斜
以外力作用为主
向斜成山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 力,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蚀
向斜山
背斜谷
判断背斜
、向斜的
背斜:
主要依据
中间 老两

翼新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65张PPT)(共65张PPT)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65张PPT)(共65张PPT)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1、了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2、了解内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3、了解各种外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图片欣赏
【自主思考】
1、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呢?
2、思考: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什么地形? 板块张裂拉伸,形成什么地形?
?_____________。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的5种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二)各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常见的外力
——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2、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3、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裸露岩石
侵蚀作用
·分类: 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
1)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以内力作用为主
褶皱
岩层形态(一般形态)


向上拱起
向 斜
向下弯曲
地形 一般形成山岭
一般形成谷地
背斜反成谷,向斜反成山
外力作用为主
背斜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
向斜 向斜成山原因:
向斜槽部受
1
挤压力,岩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地质构造?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皱 ↓
成 因
思考: 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挤压、拉张) 2)岩层受力后,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构造?
1、褶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力发生

断裂,并
地堑
沿断裂面 产生显著
的位移
常形成构 吐鲁番盆地、 造盆地或 渭河谷地 谷地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 D,地堑是———B—。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山地,形成原因是凹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3)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A 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
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玉龙雪山
巫峡
长江峡谷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华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 用与地 表外形力态 作 用与地 表人形类态活 动与地 表形态
•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
力量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太阳能
主要表现
地壳运动、地震、破坏、搬运、
岩浆活动
堆积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Diqiu
1、褶 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形态特征 地表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
岩层上拱 常形成山岭 背斜成谷
岩层受挤压

弯曲变形
皱 向斜
岩层下弯 谷地或盆地 向斜成山
2、断层
华山
峨眉山万佛顶
2、断层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地表形态 举例

地垒
岩层受强 大压力或
常形成 如华山西峰、 断块山 峨眉山万佛顶
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平原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 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 互相挤压碰撞( →∣←) 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 彼此分离(←∣→)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 剧烈,多火山、地震。
六大板块分布与运动
图中 E 处。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D 是 C。
,良好的储水构造
能量来源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 球
内外力作用

面 形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内力
作用
与地
表形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谢谢!
Thank you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块
太 平 洋 板 块
南极洲 板块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B A
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 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红海
东非大 裂谷
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4、东非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
小结
板块运动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板块 碰撞
(消 亡边 界)
陆陆碰 撞
陆海碰 撞
形成高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 原
安第斯山脉、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 太平洋西岸岛屿
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海洋板块形成深海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

纳海沟
板块分离(张 裂)
形成海洋和裂谷
东非大裂谷、红海
(生长边界)
褶皱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