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和社会视角下的地理学_蔡运龙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六章__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2015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六章__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2015

第二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三、不可持续适应的历史教训
• • “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 “历史上绝大多数战争和殖民运动的发起,是因为入侵者 想占有更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
第二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三、不可持续适应的历史教训 • 1、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的衰落
(1)不断的增加投入(肥料、畜力、农机动力、人力、 灌溉等基础设施) (2)高度有组织的社会 (集中力量办大事-都江堰) (3)资源私有化 (用完就没了,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利 用) (4)庞大、自足、少进取、相对贫困的农民阶层 (5)平均主义取向的资源分配
第二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二、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3、工业化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第二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二、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1、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1)低能源消费
(2)人口控制 (3)高度变通灵活的社会组织(群体经常重组) (4)自然崇拜(很少破坏自然) (5)自给自足、互惠平均。
第二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二、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2、精耕农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在生态圈中的优势地位的最重要方面,在于人类已经形成 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力,掌握了似乎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 但产的一个生物种群。人类与自然资源系统其他要素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物质能量联系)
4)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当代人类
第一节 人类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作用
获食模式/社会形态:狩猎-采集社会、粗耕农业社会、畜牧业社 会、精耕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第二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 一、人类的适应行为 • 2、获食模式及其对资源的适应 • (1)对资源可得性的适应

蔡云龙2009中国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蔡云龙2009中国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自然地理学一直并将继续受整个科学和科学 哲学发展的影响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地质学 、 生态学等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发展 ,是认识自然 环境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动力学和全球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的重要支撑 。多学科协作是解决当前重 大问题的一种必要条件 。自然地理学需要保持和 培养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与其他学科合作 ,甚 至需要组建多学科队伍 。同时 ,自然地理学在清醒 认识其他学科进展的背景下 ,应该保持自身的性 质 、目标和方法 。
近年建立且发展迅速的地球系统科学 [ 4 ]和可 持续性科学 [ 5, 6 ]是当前重要的国际学术前沿 ,对自 然地理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自然地理学对此类学 术领域曾经有过重要贡献 ,但目前的表现显得贫 乏 [ 3 ] ,根本原因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原创性 不足 。因此 ,需要把握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性科 学的发展趋势 ,创新自然地理学的科学理论 、研究 方法和手段 。
科学研究需要把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优先领 域 。本文阐述中国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影响因 素 、未来趋势 、优先领域及特殊区域 。
1 影响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1. 1 社会需求 全球环境变化 (特别是气候变化 )是当前科学
界 、决策界和公众的关注热点 ,加之中国独特的自 然环境 、人文背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 , 对自然地理学提出了特殊的需求 。总体上讲 ,与中 国自然地理学研究相关的重大科技需求主要表现 为 :如何在环境变化中维持水土资源保障和生存环 境 [ 1 ] 。公众日益增长并且必然持续不断的环境意 识也将对自然地理学提出更多 、更高的要求 。未来 若干年中国自然地理学研究在紧密结合国际学术 前沿的同时 ,应该更加重视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需求 ,找准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亟待解决的 科学问题和重要区域 ,确立研究方向和优先领域 , 提高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蔡运龙总结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蔡运龙总结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蔡运龙总结其次,蔡运龙系统地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他强调了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地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

他还详细介绍了地区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研究方法。

蔡运龙在教材中对地球的物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他涵盖了地球的形状、地壳的结构和地壳运动等内容。

其中,他特别强调了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地貌的形成和变化的重要性,例如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运动等。

此外,蔡运龙还介绍了地球的气候系统和水文系统。

他详细阐述了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包括大气循环、气候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等。

对于水文系统,他主要介绍了地表水的循环和调节,以及地下水的形成和利用。

在教材的人文地理部分,蔡运龙主要介绍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他探讨了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了环境问题的根源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此外,他还介绍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给了读者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地理学知识框架。

通过该教材的学习,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时,该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研究和实地调查,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总而言之,蔡运龙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是一本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的地理学教材。

它不仅提供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涵盖了自然地理学的各个领域。

这本教材对于地理学专业学生和对地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学习资料。

地理学经典解读

地理学经典解读

地理学经典解读1.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 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该书是经济全球化领域的经典和权威读物,是地理学家对全球化的全面解读。

作者将全球化置于技术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国家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的部门案例,为读者展示了21世纪全球经济“新地图”的形成过程。

2.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一部出色的地理学综合评述性著作在某种意义上,地理学家仅仅提供了其他社会科学家进一步研究的某种背景。

因此,认为地理学家只是在整合异质现象方面区别于其他科学家是荒唐的。

——摘自《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本书介绍和解读了西方现当代地理学思想的若干经典论著,是激发地理学者创新思维的必读文献。

内容包括对50余位地理学名家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提要和影响等的介绍和评价。

这些论著通过对地理学思想、概念、哲学、方法论、研究内容、科学地位等方面的反思和争论,大致反映了现当代地理学的四个里程碑:传统的地理学、科学的地理学、人本的地理学和多样化的地理学,包罗了地理学领域的各主要思想流派。

3.R. H. 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部全面研究地理学与历史学两门学科相互关系的著作P.泰勒(P.Taylor,1999a,1999b)对16世纪以来现代世界发展的“地理史学解释”是一种方法,它“关注在特定时空坐标中社会实践的烙印”,它将“现代性的具体外貌”阐述为“单纯地相互联系的历史与地图”。

——R. H. 贝克该书集中探讨了北美、英国和法国的历史学者与地理学者的著述。

作者分别分析了历史学者和地理学者有关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关系的观点;依次论述了区位地理学与历史学、环境地理学与历史学、景观地理学与历史学以及区域地理学与历史学。

为了跨越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鸿沟”,作者提出了一些有关于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一些基本原则,这是一项旧学新研,意味着这门综合学科的一个“新开端”。

地理科学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地理科学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地理科学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总体要求1.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一一对应即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中的所有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引用。

2.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确和完备一一核查每一条文献中的所有信息,保证其准确无误,并且严格按照本刊的格式要求进行著录,是作者必须尽到的义务。

特别指出:在文献著录达到要求前,稿件不会被接收。

3.文献排列顺序要求(1) 文献列表排序:从语种来说,按先中文文献、后英文文献、再其他语种文献(如日文、俄文)顺序排列。

从作者来说,中文文献依作者姓氏拼音排序,姓相同,按名的拼音顺序排列,姓和名均相同,按出版年排列,如果出版年也相同,需在出版年后面加a、b、c、d……来区分,此时按文题的字母顺序排列。

其他语种文献依姓氏字母排序,其余要求同中文文献。

(2) 正文中引用排序:正文中一处引用两条及两条以上文献时,按出版年排序,出版年相同时,按先英文作者、后中文作者排序,作者系同一语种的,按拼音或字母顺序排列。

例如:(张明, 2002; 王红等, 2003; Hall et al, 2004; 李玲, 2004; 张英, 2004; Simth, 2005)。

4.中文文献应给出相应的英文内容(1) 先给出中文,然后将对应的英文内容置于其后的方括号中;英文文献无须给出中文。

(2) 中文文献(含专著)对应的英文题名应使用原文献中使用的英译名,或者收录该文献的数据库(如CNKI)中提供的英文题名。

如果原文献和收录数据库中均查不到对应的英文题名,则应使用汉语拼音(以词语断开),切勿自己翻译,以免英文题名不唯一。

5. 文献中的标点符号(含括号)正文中引用文献处以及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标点(含括号)均为半角,且后面需空一格。

6. 外文字母大小写(1) 作者名称:姓氏首字母及名字简称用大写。

例如:“王晓峰”对应“Wang X F”。

(2) 文献题名:无论是期刊文章还是专著、文集、研究报告等的题名,除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外(副标题首字母也需大写),其余均为小写。

读《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有感

读《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有感

读《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有感作者约翰斯顿(R.J.Johnston)是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地理科学院教授,曾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主席,是国际著名的人文地理学者,他极其丰富的著作在国际地理学界有很大影响。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介绍了当代西方哲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为当代西方哲学提供的解释。

作者把人文地理学看作是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方面。

译者是蔡运龙、江涛。

蔡运龙,北京大学教授,我国地理学界的泰斗。

本书是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的姊妹篇,共同探讨了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哲学和方法论之争,本书更侧重介绍各种哲学的性质、考察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

哲学一词出自希腊文,意为“热爱智慧”。

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一系列学科的者须,涉及研究学科界线内工作用以进行的方法途径,这样一种哲学的核心基础就是其认识论或者说是其关于知识的理论,提供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这类问题的答案。

对人文地理学而言,这样的哲学有四类:经验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和结构主义思潮。

因为实证主义是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所以作者把影响当代英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患潮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三种,逐一介绍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多种哲学和方法论观点,讨论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联。

“面对由空间而生的许多可能的世界,我们变得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开始试图将所有的世界强行塞入一个非常有限的模式中,在这样做时,我们轻视、忽视或遗忘了其他的可能性。

”实证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这些早有耳闻的名词在书里轮番登场。

但这次和以往的听闻却又不一样,因为作者已经举重若轻地把这一干思想组织成为影响人文地理学的三种方法论,从而提供了这些思想与地理学研究的接入点。

读完有豁然开朗之感,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太浅薄,那就一定要把功劳归于约翰斯顿和蔡云龙两位先生了。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摘要:认识一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必须要了解学科的特性,通过研究学科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把握学科的前沿,以至于研究可以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地理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地理学分离的“二元化”甚至可以说是“多元化”,“二元化”是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这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地理学科综合发展的进程。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来说明现代地理科学综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综合一、前言地理学有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科。

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和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拓宽实践应用研究领域,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等.[1]在地理学的发展初期,地理学只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现象,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理学成为了一门研究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综合性学科。

二、理论20世纪以来,地理学经历了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学科发展阶段的不同再加上社会的进步,对于地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不同,人们对地理学的概念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

郑度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读书报告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读书报告

《重新发现地理学》读书报告(北京大学学生作业)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1997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12版译者:黄润华本书在美国出版于1997年,而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地理学在美国发展迅速,进行了一场遍及整个学科的革命。

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其中包括许多前沿学科),比如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流行病学、人类学、环境科学、保育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在这些研究领域中,都广泛应用着地理学的视角,应用空间与尺度等地理学概念。

也就是说,地理学的影响正在远远扩展到它的专业从业者范围以外。

从本书的副标题:“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我们可以了解到本书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地理学的定义、内容和范围,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向地理学界以外的读者表明,地理学的视角和工具如何被教育家、商业界、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所利用,来处理广泛的社会需求和科学问题。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知道这本书的出版既借助于地理学重新发现的目的,也与长期以来人们对地理学的忽视有关,在当时社会,人们不断向关心纯科学目的的许多团体提出与地理学的信息、技术和视角有关的需求,超过了美国科学和教育系统当前的供应量,这种供需的不协调促使地理学科地位的改变,也促使教育者们在教育方面加强从幼儿园到12年纪对地理学基础的学习,以消除所谓的“地理盲”(据1986年对9个国家成年人的调查,美国年轻成年人在任何国家任何年龄组中对地理学了解最少:大约有一半人不能在地图上指出南非所在,只有55%的人能把纽约表示在地图上)。

同时社会和科学的变化也需要地理学研究的参与。

政治格局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控制世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终结,环太平洋和西欧都出现了美国潜在的竞争者,许多地区的市场革命和民主化改革业已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地球环境同时引发人们的更多关注,成为了新的敏感性话题,地球臭氧层变薄的科学证据引发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的敏感性,而自然环境加速变化的新证据——例如土地污染、河水污染、森林减少和荒漠化——激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关切。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托勒密(古罗马)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

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

地理推荐书目

地理推荐书目

地理推荐书目地理推荐书目(一)1.《国家的常识》迈克尔·罗斯金 / 杨勇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侯仁之 / 学苑出版社3.《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侯仁之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 中国地图出版社5.《地理学的性质》理查德.哈特向 / 叶光庭 / 商务印书馆6.《当代地理学要义》萨拉·L.霍洛韦等编 / 黄润华等译 / 商务印书馆7.《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任美锷 / 商务印书馆8.《水经注》郦道元著、谭属春、陈爱平点校 / 岳麓书社9.《梦溪笔谈》沈括 / 上海书店出版社10.《徐霞客游记》徐弘祖 / 上海古籍出版社地理推荐书目(二)11.《海陆的起源》魏格纳 / 李旭旦 / 北京大学出版社12.《中国疆域沿革史》顾颉刚、史念海 / 商务印书馆1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陈述彭 / 科学出版社14.《长水集》谭其骧 / 人民出版社15.《麦哲伦航海纪》斯蒂芬?茨威格、苏惠玲 / 苏惠玲 / 希望出版社16.《宇宙之书》约翰·D.巴罗 / 李剑龙 / 人民邮电出版社17.《古拉格群岛》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 田大畏等 / 群众出版社18.《历史的地理枢纽》哈·麦金德 / 林尔蔚、陈江 / 商务印书馆19.《地理学中的解释》大卫.哈维 / 商务印书馆20.《地理学与生活》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 / 黄润华、韩慕康、孙颖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1.《人文地理学问题》阿·德芒戎 / 商务印书馆22.《所有可能的世界》杰弗里·马丁 / 成一农 / 上海人民出版社23.《从混沌到秩序》唐晓峰 / 中华书局24.《搏击沧海》许靖华 / 地质出版社25.《地理学思想史》克拉瓦尔 / 北京大学出版社26.《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 / 柴彦威、张景秋 / 商务印书馆27.《地理学与历史学》阿兰·R.H.贝克 / 阙维民 / 商务印书馆28.《地理学与地理学家》R.J.约翰斯顿 / 唐晓峰 / 商务印书馆29.《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克鲁格曼 / 蔡荣 / 北京大学出版社30.《自然地理学》伍光和 / 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推荐书目(三)31.《城市地理学》许学强 / 高等教育出版社32.《地球的法则》斯图尔特.布兰德 / 叶富华耿新莉 / 中信出版社/33.《古老阳光的末日 : 抢救地球资源》哈特曼 / 马鸿文 / 上海远东出版社34.《大气科学中的非线性与复杂性》丑纪范 / 气象出版社35.《气象学》夏布德 / 雷淑芬 / 上海教育出版社36.《混沌的本质》E.N 络伦兹 / 刘式达 / 气象出版社37.《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Paul A.Longley / 张晶、刘瑜、张洁、田原 / 机械工业出版社38.《哲学与人文地理学》R.J.约翰斯顿 / 蔡运龙、江涛 / 商务印书馆39.《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任美锷 / 商务印书馆40.《小问号看大天下科普系列-神秘的地理与资源》卓文 / 上海科学普及41.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比肩已有俄、日、韩、西、葡、意、法、德、波兰文版本进入中学课本汉译名著最新书之一《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自然的结果。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_蔡运龙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_蔡运龙
(1.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 # 北京 100871 $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北京 100871 $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北京 100085 $ 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 北京 100875)
地理工作者要进一步认识我国的生态环境资源潜力和城乡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等要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发展的研究开展环境质量食物安全与人类健康的研究以满足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城市化人口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
飞速技术进步给社会经济空间过程带来的影响亟待被认识和解释 ! 这是地理学家必 须而且能够关注的问题 %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仅处于世界的下游阶段 ! 主要加工生产 外部设备和进行整机组装等 ! 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几乎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 里 ! 信息技术领域里的 " 数字鸿沟 $ 日益扩大 ! 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国 家整个竞争力迫在眉睫 % 地理信息科学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中将起重要作用 % 经济地理 学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上研究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 ! 以及学习型和创新型区域 的形成和发展 ! 对未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地区布局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
收稿日期:2004-06-19; 修订日期:2004-10-09 基金项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40335046) [!"#$%&’(")* K ey Proj ect of N at i onal N at ural Sci ence Foundat i on of C hi na,N o.40335046] 作者简介: 蔡运龙 (1948-),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中国地理 学 会 副 理 事 长 ! 主 要 研 究 自 然 地 理 学 " 地 理 学 理 论 " 自 然 资源学 " 土地科学 ! E -m ai l : cai yl @ urban. pku. edu. cn

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

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

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摘要: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因来自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基础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型人才的需求,在三者的共同作用和驱动下,当前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呈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在实现目标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和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趋向21世纪人类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提出了新命题,也为高校地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实践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也是地理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分析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动态,认识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三大驱动因素1、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地理学学科发展是推动着地理实践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实践作为地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始终贯穿着地理学学科发展过程。

无论是以描述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为中心内容的古代地理学,还是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理性归纳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性描述的近代地理学,人们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资料的获取和积累以及对地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描述,都离不开观测、考察、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

即使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并将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其中逐渐形成地理学特色技术和方法体系的现代地理学,其从经验走向实验、从现象走向理论、从定性描述走向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宏观走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部门走向多学科交叉和更高层次综合的发展趋势同样离不开地理实践科学的支持。

最新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

最新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

最新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绪论一、人口过剩(1)☆人口数量过剩:A。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B.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等,也被认为是人口数量过剩;(2)☆人口消费过剩: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在此类问题上,资源问题的关键是人均高消费及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三、自然资源学的视角P15(1)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2)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A。

时间维(过去、现在、未来)B.空间维(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尺度)C.论题维(生态、技术、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文化等)第一章一、☆自然资源: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二、☆☆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天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来界定的,两个前提:A。

必须有获得和利用它的知识;B.有某种需求;(3)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在不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变化;(4)人的需要和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5)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科学概念,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是否可以更新,将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和其他;A.☆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储存性资源):a. 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燃料);b. 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B.☆可更新资源(流动性、收入性资源):a. 直接太阳能;b. 间接太阳能(地球物理过程:风、潮汐、水流;光合作用过程:短期的(一年生田间作物)长期的(森林)c. 地热能C.“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相对性:a. 更新速率不大一样;b. 从人类历史尺度上看,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c. 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2)根据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可跟新性、可重复使用性以及发生起源等;(3)对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就是三大类:食物、原材料、能源。

生态环境国情的集大成之作_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_评介_蔡运龙

生态环境国情的集大成之作_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_评介_蔡运龙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1卷第7期2016年7月V ol.71,No.7July,2016生态环境国情的集大成之作——《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评介蔡运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瑞意高等研究所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近年来,地理学界必须关注的一个大事件是2011-2015年陆续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包括《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地貌》、《中国气候》、《中国水文地理》、《中国土壤地理》、《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中国动物地理》、《中国古地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海洋地理》10部专著。

该系列专著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形成演化、基本特征、类型划分、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做了全面系统地揭示和阐述,并结合新时期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讨论了环境整治、生态建设、资源管理和自然保护等重大问题。

这是迄今最全面、最完整、最系统、最深入地集成了中国生态环境国情研究成果的科学巨著,是全面把握我国生态环境国情的权威资料;也是凝聚几代中国自然地理学者心血的地理典籍,为中国自然地理各要素、各层次、各尺度、各区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系列专著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总字数达近1000万字,除每部专著中随处可见的插图、照片和数据表格外,还有1:800万的彩色《中国地貌图》、《中国气候区划图》、《中国土壤图》等。

如此浩瀚的内容,本文只能择其要领加以评介。

不妨以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目的和研究核心为纲,抓住主线,纲举目张。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和演化,目的是认识地球自然环境怎样成为人类活动的基础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普遍认同自然地理学(以及整个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包含两大范畴:一是研究客体,即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二是研究途径,即空间—分布的视角。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太阳辐射、水量平衡、土地
等。
第16页/共45页
一、不可更新资源度量
1、资源基础: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潜在的最大数量。资源基础是 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实际用来预测未来资源的 可得性。
• 估算方法(矿物): 资源基础=元素丰度×地壳的总质量
➢ 未来自然资源的可得性估算:采用“探明储量”、“条件储 量”、“假设储量(远景储量)”、“理论资源” 等概念。
第11页/共45页
(1)哈格特分类系统
第12页/共45页
(2)自然资源固有属性分类法
第13页/共45页
• 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分类 • 就涉及气候分类、生物分类、土地分类、矿产分类等问题了。 • 其中生物分类在方法和理论上最为成熟。
第14页/共45页
(3) 矿物资源的用途分类:
第15页/共45页
第31页/共45页
关于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程度观点
• 从费用—收益的角度:在某些情况下把某种可更新资源利用到耗竭程度是 可以接受的。
• 人类道义——保护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上述思想是受诅咒的。 • 生态学角度:长远来看,遗传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损失,对于人类的支持
系统是的威胁。
第32页/共45页
2、吸收能力
第10页/共45页
3、分类多样性
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 有交叉。如:从地球圈层的分布;从用途;从经济学等方面 分类。 有学者主张:流动性或者收入性来代替可更新性,用储藏性或 资本性来代替不可更新性;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存性资 源) (如化石属矿物燃料);可更新资源 (收人性或流动性资源) 还有其他自然资源(如风景、空间等) 如:哈哥特分类系统(图1-1) 还有以固有属性分类法(图1-2)。

当代科学和社会视角下的地理学

当代科学和社会视角下的地理学

■ 一 一 一 030
自J t 未 卷第 3 5 卷 第 1 期_ 专 题 综 述
技术之 间的桥 梁。 由此使 地理学对人类与环境 的 充满人文关怀 ,在历史 和现实的背景 中 ,在物质 相互作用 、对 复杂世界及 不 同类 型现象间 的关联 和精神 的领域 内 ,关注人对地理环境 的感觉 、情
理科学体 系 ,认 为地理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 系 科学 、系统科 学 、思维科学 、人体科学 、军事科 学 、行为科学 、建筑科 学 、美学等相并列 的科学 部 门 ,并且充 当 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 学之 间桥梁 的 括 环境动态 、环境/ 社 会 动态 、人类/ 社 会动态 , 段 。地理学 的主要技术包括 观测技术 、展示 与分
上溯 到殷周 之 际的 《 周易 ・ 系辞 》 、战 国时代 样 ,所有现象也在空 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 ,地理
的《 尚书 ・ 禹贡 》 和 《 管子 ・ 地员》 。说 它年 和历 史是 我们 认识 世界 不可 或缺 的两个 重要 视
2 ] 。地理 学的研究对象是作 为人类家 园的地球 轻 ,是因为地理学近几 十年来 的发展 已完全改变 角[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 ,以及地球表层重要 其 中社会经济 和文化传统 的丰 富性 ;地理学关注 特征及其空间结构变 化 ,正逐渐成 为当代科学和 社会的核心议题 ,直指今 天大众和决策者 的紧迫 关切 ,地理学将在应 对2 1 世纪人类 和地球面临 的 挑战 中做 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我们生活在 “ 地 各种不同形式 的人类生计和发展 问题及其与资源
环境的关 系。地理学通过诠释上述 问题 的多样性
和连贯性 ,促进人 与 自然之 间的和谐 ,促进人与 人 之 间 的相 互 理 解 和交 流 l 3 ] 。

当代自然地理学的前沿领域

当代自然地理学的前沿领域

城市自然地理学
城市气候 土地向城市利用的转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城市水文:例如排放物分析、泥沙量调查、 城市水文:例如排放物分析、泥沙量调查、水质和 污染物处理现场、 污染物处理现场、城市地区下游河道变化的分析 城市生态系统
地球灾害
研究各种极端事件 研究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研究环境感知影响决策因而影响管理的方式
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物地理学:人类影响的历史时序, 生物地理学:人类影响的历史时序,生物地理系统 演变的效应(与考古学联系) 演变的效应(与考古学联系) 土壤地理学:土壤剖面及其演变、土壤侵蚀与土地 土壤地理学:土壤剖面及其演变、 利用变化 气候学:城市气候,大气污染,研究人类活动对地 气候学:城市气候,大气污染, 球表面的热量、 球表面的热量、水分和粗糙度等参量以及大气化学 组成的影响 地貌学和水文学:人类活动在沉积年代学过程中的 地貌学和水文学: 影响,几十年尺度上人类对地貌(例如河道) 影响,几十年尺度上人类对地貌(例如河道)的影 响,人类活动影响地貌过程 综合自然地理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人类活动的 综合自然地理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世界性影响(例如荒漠化), ),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变 世界性影响(例如荒漠化),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变 化
当代自然地理学 的前沿领域
蔡运龙
北京大学 地理科学研究中心
城市与环境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当代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学术指向 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及其与自然地理 学的关联 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 计划 未来我国自然地理学的优先领域 我国特殊自然地理区域的综合研究
主要学术指向
自然地理系统
科学中的系统研究
全球自然地理学
联系全球化的自然地理学两大基本问题: 联系全球化的自然地理学两大基本问题: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_蔡运龙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_蔡运龙

第11卷第6期1996年12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 NCE IN EART H SCIENCESVol.11 N o.6Dec.,1996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X蔡运龙(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100871)摘 要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贫困-环境退化问题非常突出,这里的生态重建研究,对当地的消除贫困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只有深入认识导致岩溶石山地区环境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准确模拟环境退化过程,找出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才能搞好生态重建,增强当地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根本消除贫困。

生态重建研究还有助于促进岩溶学的综合化、人文化、模型化和实用化。

关键词 环境退化 生态重建 岩溶石山地区 岩溶学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与黄土高原同为中国贫困与环境退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1〕。

这里的生态重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措施,也是地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1 岩溶地区的环境整治和消除贫困迫切需要科学技术指导岩溶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生态脆弱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岩溶地区,一般都面临着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难题。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出露面积达54万km2,占总面积的30%,且多为山区;人口近1亿,包括壮、苗、布衣、侗、瑶、彝等31个少数民族,人口4000万以上。

岩溶山区土层薄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上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影响,使这里长期处于十分封闭的环境中,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差,相当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一块“硬骨头”〔2〕。

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中问题最突出的贵州省为例,按国务院“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每人每年收入400元之温饱标准,77个县中有4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近1000万,几乎占全省总人口的1/4和全国贫困人口的1/7。

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掠夺式的开发当地自然资源,从而陷入“环境脆弱-贫困-掠夺资源-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这样恶性循环的“贫困X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贵州高原喀斯特区环境退化过程模拟与生态重建范型研究”(批准号49571006)。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托勒密(古罗马)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

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0doi:10.3969/j.issn.0253-9608.2013.01.004当代科学和社会视角下的地理学*蔡运龙教授,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项目“地理学方法研究”(2007FY140800)关键词 地理学; 研究对象认识途径核心概念科学地位实践功能; ; ; ; 摘要 地理学长期关注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球表层重要特征及其空间结构变化,正逐渐成为当代科学和社会的核心议题,直指今天大众和决策者的紧迫关切。

然而,社会对地理学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以至于在应对环境变化、资源稀缺、发展失衡、国家冲突等重大问题上受到很多限制。

因此,很有必要以当代科学和社会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地理学。

笔者以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论述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认识途径、核心概念、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在满足社会需求中的作用,以及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知识源远流长,产生于人类开始认识自环境变化、资源稀缺、发展失衡、国家冲突等重然、利用自然之时。

中国民间有“上知天文,下大问题上受到很多限制。

因此,很有必要以当代知地理”之说,是形容知识的广博。

这种知识的科学和社会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地理学。

系统化就成为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因为在西方可上溯到古12 正如所有事物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希腊学者希洛多德和埃拉托色尼;在中国则可3样,所有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地理上溯到殷周之际的《周易·系辞》、战国时代45和历史是我们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视 的《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

说它年[2]角。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轻,是因为地理学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已完全改变表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了传统地理学的面貌。

在全球化冲击人类社会、统等在时间和空间中变化的一切地理现象。

地理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显著改变生态环境、可学旨在认识地球表层的复杂性、景观的多样性及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的背景下,地理学长期关注的其中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丰富性;地理学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球表层重要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类生计和发展问题及其与资源特征及其空间结构变化,正逐渐成为当代科学和环境的关系。

地理学通过诠释上述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的核心议题,直指今天大众和决策者的紧迫和连贯性,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关切,地理学将在应对21世纪人类和地球面临的[3]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挑战中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我们生活在“地[1] 地理学以综合性和空间关联性为主要特色,理学家的时代”。

然而,社会对地理学的认识已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乃至工程在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以至于在应对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 被称为历史学之父,指出地理学是一个以空间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2 被西方地理学界尊为地理学之父,首先合成geo -graphica(意为“大地的描述”)这个术语,是西方地理学概念的起源。

3 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说法。

4 划中国为“九州”,是最早的地理区划著作。

5 将土地分为渎田、丘陵和山地等类型,是最早的土地类型著作。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 Vol. 35 No. 1REVIEW ARTICLE技术之间的桥梁。

由此使地理学对人类与环境的充满人文关怀,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在物质相互作用、对复杂世界及不同类型现象间的关联和精神的领域内,关注人对地理环境的感觉、情具有独特的洞察力和更深层的了解,并在社会实感、经验、体验、信仰、价值、思想和创造 [5]践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地理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性,以及环境变化与人类福祉的关联。

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地理学包括自然 地理学是用以分析世界上形形色色现象的一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科学三大分套独特而自洽的学科体系,是一个由动态观察世支。

目前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如经济学、考古界的方法、综合的领域、空间表述组成的三维学学、地质学、流行病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科矩阵(图1)。

其中的第一维包括地方综合、地等)开始应用地理学概念、思想和方法来研究相方间的相互依赖、尺度间的相互依赖,第二维包[1]关科学问题,从而产生了跨学科的地理科学。

括环境动态、环境/社会动态、人类/社会动态, 中国著名战略科学家钱学森早就倡导建立地第三维包括图像、语言、数学、认知等方法手理科学体系,认为地理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段。

地理学的主要技术包括观测技术、展示与分11个门类之一,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析技术,观测技术包括野外观测、遥感、采样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等,展示与分析技术包括地图、地理信息系统、[2]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美学等相并列的科学地理可视化、空间统计学等。

部门,并且充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桥梁的角色。

他还认为“地理科学”是一个“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构成的完整体系。

基础理论(基础科学)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技术科学)层次主要是应用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应用技术(工程科学)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区域规划、计量地理学、地理制图、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

在宇宙系统、地理系统、社会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五大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地理系统是位于宇宙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复杂巨系 总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很广泛,其研究主统。

地理建设是与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题、所用方法、所持哲学及伦理立场都很多样,[4][6]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四大社会总体建设之一。

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而不是被其淹没。

地理学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事物之分布及其变化过程,着力解读因为专注细节而忽略了的整体特 地理学具有深厚的自然科学传统,不断提出征和相互关系,注重实地调查和直接的现实经要研究的科学问题,遵循一套从观测、度量、实历,依赖精确观测、实验分析、地图、遥感技术验、假设、证实(或证伪)到理论概括、逻辑推导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

和实践检验,并不断反馈、往复的科学方法链。

地理学的多样性也造成缺乏核心的困惑,在地理学紧密联系社会科学,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类研究对象的界定上,地理学不像其他学科那么清活动,力图揭示不断变化着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晰,但这正是地理学充满活力又令人神往的魅力关系,特别注重这些关系的空间组织和空间结所在。

因为这“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思想,使创新构,采用多样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

地理学还成为一种传统”;而“核心的缺失,新的流动2 地理学的认识途径图1地理视角矩阵(Rediscovery Geography Committee, 1997)032性,研究传统边界线的中断,已经释放出了想象置和相互联系,在空间的框架中对各种现象进行[7]力和热情”。

描述、解释和预测。

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包括:经验空间(empirical space,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一切事物的几何位置);流空间[5](flow space,指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 地理学发展出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它们相人流、资金流等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互联系,不断深化,大大改变了地理学认识世界用);地方空间(place,指具体的地域)。

地理学的的方式,以至于需要从总体上重构地理学的研究空间单元有流域、气团、植物群落、土地系统、内容和研究方法。

社区、企业、聚落、城市、区域等,各种地理单 (1) 环境变化。

作为人类环境的地球表层一元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并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结直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在不断变化和构的地域系统。

地理学聚焦“格局”来进行空间发展,地貌发育、土壤形成、植被演替、水土流综合,认识空间关系,而要解释格局又离不开时失、气候变化等从来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间。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进展为地理学进环境变化已是当代最重要的全球性研究主题,美行空间分析和空间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和新的国生物学家卢伯辰科认为“21 世纪将是环境(科[8]可能性。

学)的世纪”。

地理学家最早指出人类活动对环[9] (4) 时间。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化境变化的影响,当代地理学重视全球环境变的过程中,地理学重视研究这种变化的过程——化、人类活动在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即事物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地理学中的时间概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聚焦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念包括“物理时间”和“社会时间”。

前者是对应和适应。

事物运动、变化之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精确度量, (2) 人地关系。

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种研究依赖时间序列数据及其分析;后者指社一直是地理学探索的论题,地理学者先后提出了会变化过程,其研究依赖用以界定社会变化性质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改造论、适应论、协[10]的社会理论。

时间也分为不同的尺度,从日变同进化论等人地关系思想。

当代人地关系研究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到多年变化。

时间变化的注重资源、环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作1研究涉及变化的状态、变化的驱动力(原因)、变用;重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变化与人类福化的机制、变化的后果等方面。

地理学特别关注祉的关系,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对人类物与此有关的“周期”“发育”“演化”“演替”质需求、安全、健康、社会关系、自由权与选择[11]“平衡”“循环”“阈限”“突变”等概念。

时权的影响;普遍参与自然资源评价和环境影响间是推断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地理学在这评价、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社个维度上重构过去,解释现在,预告未来。

在此会实践。

当代地理学注重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基础上做出规划,规划就是控制和管理变化。

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人口增长、经济增间研究也离不开空间,“全球化和本土性”就是一长、产业结构变化、社会体制和政策、历史文化个典型的时空概念。

传统的时间序列以经验分析为等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基础来解释格局的变化,但时间变化充满不确定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性,因此当前特别注重非线性、混沌、复杂性、 (3) 空间。

地理学关注各种事物在空间中的平衡稳定性等方法在时间变化研究上的重要性。

联系,即在空间维度上关注各种事物及其相对位3 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和研究核心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

供给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物质资源,如食物、燃料、纤维、洁净水、生物遗传资源等。

调节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作用获得的效益,如维持空气质量、气候调节、侵蚀控制、控制人类疾病、净化水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