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与霜冻的成因及其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
农业气象灾害对辽宁省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展开阐述。
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 干旱辽宁省属于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干旱对作物生长造成极大影响,降低产量,甚至导致歉收。
干旱还会导致土壤退化、草场荒漠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严重破坏。
2. 暴雨洪涝在农业生产中,暴雨洪涝是一大灾害。
暴雨过程中,雨水急剧增多,造成土壤流失、农田淹没、农作物受灾等问题。
洪涝灾害还会破坏农田的排水系统,导致长期积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能引发农田退化。
3. 高温干热与冷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辽宁省的高温干热天气增多,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而冷害则会对春季播种的农作物造成冻害,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4. 霜冻春秋间的霜冻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农作物的嫩叶、嫩芽等易受霜冻影响而受灾,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对抗干旱和洪涝灾害,辽宁省需要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
包括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改善排水系统,完善水库、水塘和水闸等水利设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防灾能力和抗灾能力。
2. 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耕作制度,包括轮作休耕、合理施肥、优化种植结构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农田的抗旱抗洪能力,降低农作物因气象灾害而受灾风险。
3. 推广气象保险鼓励农民购买气象农业保险,建立气象保险制度,对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进行补偿。
通过气象保险,可以降低农民受灾时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4.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农作物受灾损失。
加强气象灾害的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霜冻对水稻有哪些影响
霜冻对水稻有哪些影响霜冻主要在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由于纬度较高受冷空气影响较早,初霜冻出现的时间也最早,一般出现在9月中下旬,其中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新疆阿勒泰地区还要更早一些。
那么霜冻对水稻有哪些影响呢?冻害有哪些特点呢?霜冻能使水稻受害,主要是由于0℃以下的低温使水稻细胞间隙的水形成了冰晶,并且冰晶不断地吸收细胞的自由水使冰晶逐渐增大,这就使细胞内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质脱水,使细胞质胶体物质发生凝固和细胞枯萎。
在冰晶形成和增大的过程中,对细胞也产生机械压力而导致机械损伤。
如果霜冻较轻,水稻还没有死亡,霜冻过后温度逐渐上升,细胞慢慢解冻,还可以恢复生命活动。
水稻防霜冻,可采取以下办法防霜冻。
一、烟雾法。
准备好可生成烟雾的各种材料,烟雾剂采用硝铵20%—28%、沥青、油渣或废柴油22%—25%、锯末子50%—60%,将它们混合加热而成,并分装到纸袋里,烟雾剂和柴油草堆中。
合理布堆,一般在田边、地头放柴草,田内使用烟雾剂,田内烟雾剂放置方法,5公斤烟雾剂每隔5米放一堆,按顺序每隔300—400米相继放一排。
要掌握好点火时机,贪青水稻地块是防霜重点,听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一般在1—2℃的温度,点火最好,借用器具即铁器或木板上结霜。
二、灌深水。
在霜冻即将来临之前,应当往稻田里灌深水,以深水来保护水稻,不受霜冻,霜冻一过,便把深水放至正常水层。
三、喷灌法。
在霜冻之前,向稻田上空喷灌,以喷溉的细水雾滴保护水稻不遭受霜冻之害。
四、覆盖法。
往水稻植株顶部苫盖稻草、青草。
五、屏障法。
在水稻田间,扎苇帐,高秆的帐子,也可防霜冻。
霜降节气的气候特征与变化
霜降节气的气候特征与变化霜降,是中国农事习俗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尾声,冬季的开始。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经过黄经225度时,霜降节气就会到来。
在这一节气中,气温逐渐下降,天空逐渐阴沉,霜冻开始出现,预示着寒冷季节的正式到来。
本文将探讨霜降节气的气候特征与其变化情况。
一、气温特征在霜降节气中,气温开始显著下降,日夜温差逐渐扩大。
由于地球日照时间变短,太阳辐射量减少,导致大气温度下降。
此时,北方地区的气温已经降至冰点以下,南方地区的气温也逐渐接近冰点。
特别是在夜间,气温较低,往往会出现霜冻,尤其是对较低洼地区,霜冻现象更加明显。
二、降水特征霜降节气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关键时期,降水量也会有所减少。
在这段时间内,大部分地区的雨水逐渐减少,但北方地区的降雪量则开始增加。
这是因为霜降之后,冷空气南下,与湿气相遇,形成了较为严寒的气候条件,促使了降雪的出现。
然而,在南方地区,雨水仍然是主要的降水形式。
三、风力特征霜降节气中,风力逐渐加强,呈现出明显的北风或东北风的特征。
这是因为冷空气的影响导致气压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气压场。
北方地区受到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东北地区的风力往往较强,其带来的寒风使得气温更加寒冷。
南方地区受到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风力较弱,但也会有东北风的吹拂。
四、变化情况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霜降节气的气候特征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是气温的上升。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霜降节气之后的气温不再像过去那样显著下降,日夜温差也有所减小。
这种趋势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次是降水量的不确定性。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的变化,霜降节气后的降水量在某些地区可能会增加,而在另一些地区可能会减少。
这对于农业灌溉和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霜降节气中的风力也可能发生变化。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压场的分布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风力的强度和方向。
这可能会对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霜冻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霜冻对农业有哪些影响霜冻对农作物的损伤,是由于突然降温使农作物体内的水分结冰特别是植物细胞内体积增大导致细胞机能受到破坏而形成的。
那么霜冻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呢?冻害有哪些特点呢?霜冻使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生育进程、农作物根系生长以及产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神农网农业专家建议霜冻来临前,旱田应及时清除杂草,改善农田通风透光条件以提高地温,稻区控制水层深度,以水调温来促进正常成熟。
霜冻是指在一年的温暖时期里,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
一、霜冻的分类(一)按发生季节分。
可分为秋霜冻和春霜冻两种。
秋霜冻称为早霜冻,秋季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春霜冻称为晚霜冻,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称为终霜冻。
(二)按形成的原因分。
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
平流霜冻。
是由北方强冷空气侵入而引起的。
这种霜冻常年见于早春和晚秋,其特点是: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内都可出现,影响范围广,造成区域性灾害,小气候差异反映微弱。
我国长城以北地区出现的霜冻主要是这种霜冻。
冬季强寒潮爆发时,也可在华南、西南地区产生。
由于平流霜冻发生时风力强劲,所以有时也称为“风霜”。
辐射霜冻。
是由于夜间辐射冷却,使地表或植物表面降温而引起的。
这种霜冻发生在晴朗无风的夜间至清晨,故有时称为“静霜”或“晴霜”。
这种霜冻的特点是:小气候差异大,低洼地方比较严重。
平流辐射霜冻。
它是由于平流降温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下引起的。
首先是由于北方强冷空气的侵入,气温急降,风停后晴朗的夜间又强烈辐射冷却,地面大量失热,气温进一步降低。
常见的霜冻多数属于此种类型。
二、地形对霜冻的影响霜冻的发生及其持续时间和强度与天气条件、土壤、植被和地形有关,其中以地形影响最为突出。
地形越闭塞,霜冻危害程度越大,如闭塞的盆地、洼地,冷空气无出路,霜冻严重;迎风坡较背风坡严重。
除了冷空气的流入流出以外,积聚空气面积的大小也影响凹地霜冻危害的程度。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作者:林晓新郭奥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4期林晓新郭奥楠摘要:农业是应对灾害最脆弱的产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目前辽宁处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粮食安全生产任务艰巨,未来的气候变化仍然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对农业生产影响还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去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对策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1 干旱、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西南5省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不断加剧,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旱情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而今春河南、山东、甘肃、辽宁等地区又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严重影响春播春管。
气候变化使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在人类面临的由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中,很大程度上依赖靠天吃饭的农业,无疑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而我们辽宁农业生态类型多,尤其是农作物,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
1.2 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近5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00亿kg左右,为粮食总产的10%,其中,旱灾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灾害损失的60%左右。
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到2030年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能下降5%~10%;到21世纪后半叶,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整体上可能下降13%~24%。
从去年我们辽宁的干旱到今年云南的干旱,包括去年整个东北的低温冻害等,极端气候事件时有发生。
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也证明,最近这些年,我省干旱的趋势加重,暴雨的日数增加,强度也加重了。
也就是说旱涝的风险增加了,范围日益扩大,粮食减产幅度加大。
自2001年以来,除2005年外,其余8年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旱灾害,受灾面积平均达133.33万hm2,2009年辽西北发生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产量损失严重。
寒潮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寒潮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冻害:寒潮会带来低温,如果农作物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容易受到冻害。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耐寒的作物,如蔬菜、水果等,寒潮会导致植株死亡或生长受阻。
霜冻:寒潮带来的霜冻会降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如果霜冻持续时间较长,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病虫害:寒潮低温能够冻死一些病虫害,减轻农作物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寒潮也会导致一些耐寒性较差的病虫害越冬困难,来年可能爆发。
土壤冻结:寒潮会导致土壤冻结,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和水分供应,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减轻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薄膜、草帘等。
选择耐寒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并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寒潮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林业气象中霜冻的危害与对策分析
林业气象中霜冻的危害与对策分析摘要霜冻是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霜和霜冻在气象定义上是有区别的,霜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一种物理现象,其气象定义是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
它不一定与农作物受害及受害程度相联系,只是一种天气现象;霜冻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指地面温度降到0℃或以下导致植物受损的灾害,必须与农作物受害情况连带分析。
一般当地面温度降至0℃或以下时,多数作物已遭冻害。
植物表面出现霜时,不一定会发生霜冻灾害;而植物霜冻害发生时,可能有霜(俗称白霜),也可能看不到霜(俗称黑霜)。
1.2判定标准一般以地面温度小于或等于0℃作为霜和霜冻的判定标准。
但霜的判定主要取决于气温下降的程度和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霜冻的判定主要取决于气温下降的程度和作物当时的抗低温能力。
1.3天气条件霜大多在冷季夜间到清晨的一段时间内形成。
形成时多为晴朗、微风、空气湿度大且物体的温度一定要低于0℃,并低于气温。
霜冻多出现春秋转换季节,由于白天气温高于0℃,夜间气温短时间降至0℃以下造成低温危害。
霜冻的出现和结束,有明显的季节性,初霜冻出现在秋季,终霜冻结束于春末,这段时间都是冷暖空气交替季节,秋季大陆性干冷气团不断加强南下,再加地面辐射冷却等有利的气候条件,导致气温下降,出现初霜冻;终霜冻一般伴随最后一次较强冷空气南下而告霜冻结束。
1.4霜冻的类型事实上,霜冻是具有不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霜冻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言,按霜冻出现的季节,可分为春霜冻(晚霜冻)和秋霜冻(早霜冻)。
春霜冻是指春季出现的霜冻,又称晚霜冻;秋霜冻就是秋季出现的霜冻,也成早霜冻。
根据霜冻发生的不同天气条件等,又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3种类型。
平流霜冻是指北方冷空气向南侵袭降温引起的霜冻。
这种霜冻发生时,风力强劲,空气扰动较甚,上下层空气容易混合,地面温度常高于气温,地面不易结霜。
辐射霜冻指因夜间地面辐射放热,使地面和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形成的霜冻。
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辽宁省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霜冻、大风、干旱、冰雹和台风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以及应对措施。
首先是霜冻灾害。
霜冻一般发生在春季末期和秋季初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霜冻会造成土壤冻结和破坏作物的细胞结构,使作物受冻死亡或者生长迟缓,因此霜冻是农业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气象灾害之一。
为了减轻霜冻损失,辽宁省农业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加强土壤保温、建设农田遮阳棚等。
其次是大风灾害。
辽宁省的大风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具有较高的风速和强度。
大风会造成农作物倒伏、减产或者连根拔起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民收成。
辽宁省农业部门推广耐风作物、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固农田围护墙等方式来进行防御。
第三是干旱灾害。
辽宁省的干旱一般发生在春、夏季,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干旱灾害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情况。
辽宁省农业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防御干旱灾害,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合理制定灌溉方案等。
第四是冰雹灾害。
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冰雹会破坏农作物的茎秆、叶片、果实等,导致植被减少、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辽宁省农业部门采取了建设抗冰雹网、利用农业保险等方式来减轻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
最后是台风灾害。
台风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具有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特点。
台风会造成水浸、压倒、连根拔起等情况,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减轻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辽宁省农业部门加强了气象预警,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的农民,并采取了加固农田围护墙、修建防洪水库等措施。
辽宁省的农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损失,辽宁省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包括改良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固农田围护墙等。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
河南农业2016年第4期(上)NONG YE ZONG HENG农业纵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
同时,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
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
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将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优势充分发挥,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首先就会影响玉米的发芽,再加上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玉米的总产量带来一定的变数。
一般情况,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光照、水分、土壤质量等都会发生改变,而且还会让霜冻灾害出现的日期呈推迟态势,东三省的霜冻推迟时间平均为7d 以上、10d 以内,月变化将会使玉米减产。
五、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种植率的影响玉米的种植率会对玉米的总产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气候的变暖,为适应气候的变化,东北地区对玉米的种植面积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虽然国家执行大豆种植补贴和玉米订购调减政策,但是在气候变暖条件的影响下,玉米的整体种植面积呈一定的增长趋势。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使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域有所限制,而气候的变暖,让更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这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率有所增长的原因,其中,吉林省播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其次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六、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产量的影响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和农副作物生长的摇篮,土地肥沃,耕地面积大,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玉米的增长速度最快。
气候的变暖,让东北地区更加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不仅让玉米的适宜播种时间有所提前,也扩大了玉米的种植面积,在这些构成玉米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状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玉米的总产量也达到了一定的增长,吉林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黑龙江和辽宁。
形成霜冻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预防方法
形成霜冻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预防方法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霜冻天气的出现代表什么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形成霜冻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霜冻的原因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雪上加霜”。
霜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给园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霜冻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酿成的霜冻,常见于长江以北的早春和晚秋,以及华南和西南的冬季,北方群众称之为“风霜”,气象学上叫做“平流霜冻”。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强烈辐射散热而出现低温,群众称之为“晴霜”或“静霜”,气象学上叫做辐射霜冻。
先因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气温急降,风停后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造成霜冻,这种霜冻称为混合霜冻或平流辐射霜冻,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霜冻。
一旦发生这种霜冻,往往降温剧烈,空气干冷,很容易使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枯萎死亡。
所以这类霜冻应特别引起注意,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霜冻是指在一年的温暖时期里,土壤表面和植株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温度。
因此霜冻发生时,近地层的气温一般可以在0度以下;也可在0度以上、5度以下的范围内。
有霜冻发生时,不一定有白色冰晶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把它叫作暗霜。
有寒流经过,遇到在那里的亚热带季风,且寒流的势力较大就会产生霜冻.预防霜冻的方法灌水法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
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田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
至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1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
因水温比气温高,水在植物遇冷时会释放热量,加上水温高于冰点,以此来防霜冻,效果较好。
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摘要】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霜冻、干旱、暴雨和洪涝、风灾、大风等,这些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霜冻会导致作物受冻死亡,干旱会影响作物生长,暴雨和洪涝会引发水浸灾害,风灾和大风会破坏农作物结构。
为防范这些灾害,可采取措施如覆盖农膜、加强排水系统建设、设置风雨棚等。
在应对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加强监测预警、提高防御能力、建设应急响应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应对突发灾害,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关键词】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霜冻、干旱、暴雨、洪涝、风灾、大风、影响、防御措施、监测预警、防御能力、应急响应、建设。
1. 引言1.1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农业发展比较重要的省份。
辽宁省也面临着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威胁。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天气异常或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其种类繁多,影响广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灾害风险和经济损失。
在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霜冻、干旱、暴雨和洪涝、风灾、大风等。
霜冻是指气温急剧下降,导致农作物受冻受害,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干旱则是指缺水导致土壤干燥,使作物生长受阻,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暴雨和洪涝则会导致农田水浸,引发作物倒伏、腐烂等问题。
风灾和大风则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结构,影响产量和质量。
农业气象灾害给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民的生计和经济收入。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加强预防和防范措施,对于保障辽宁省的农业生产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性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气象因素造成的灾害。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农业生产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还可以指导我们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霜降节气的地理意义
霜降节气的地理意义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阳历时。
霜降标志着秋季进一步深入,意味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冷空气活动的增强以及自然界一系列的变化。
霜降节气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方面。
地理气候方面,霜降节气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深秋季节。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多样,所以霜降这一节气的到来会呈现出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
在北方地区,霜降的意义主要是温度进一步下降,白天夜晚温差加大,早晚寒冷,晚霜和霜冻的天气现象开始出现。
例如,东北地区的辽宁省、黑龙江省的霜降节气通常表现为持续日夜温差增大、初霜频发的天气,标志着冰水开始结冰,冬季的临近。
而在南方,霜降节气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逐渐下降,早晚凉爽,白天舒适宜人。
例如,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霜降节气并不一定有霜冻的现象,但是气温确实开始持续降低,人们在早晚感受到的凉意将会逐渐增强。
此时,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平衡,植被进入休眠期,动物开始储备足够的能量以应对接下来的冬季。
生态环境方面,霜降节气对植被和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气温的下降,霜降节气是植物进入休眠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节气中,很多植物的叶子逐渐变黄,甚至开始脱落。
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霜降一过,大片树叶便纷纷凋落,整个大地变得一片金黄。
这不仅使得人们能够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更有助于地面生物的积累与分解,为下一年的生长创造条件。
而在湿润地区,植物的生长周期也会因为霜降节气的到来而发生转变。
不少旱作物的成熟期和进入休眠期在这个时候,如玉米、大豆等,这也使得人们开始收获这些作物。
与此同时,一些温度敏感的生物也会开始进行迁徙,以逃避严寒的到来。
例如,候鸟纷纷离开北方到南方寻找温暖的栖息地。
另外,在人类活动方面,霜降节气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农民来说,霜降是农作物的最后一个重要生长期。
在这个时候,农民需要收割晚熟作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储存。
探究霜的形成实验报告单
探究霜的形成实验报告单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每个人也只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可能永远都是一个人孤身一人奋斗,也不可能一直都能活得很好。
我们的一生可能就只有一次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课,因为人只有不断在改变自己生活里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霜形成这一课题,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加深我们对霜发生变化过程的了解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一、实验背景在本实验中我们用红外测温仪检测不同高度处的地面温度。
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霜。
在学习了植物霜形成过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植物上所结的霜来了解到农作物上所结的霜的形成原理。
在了解霜霜形成原理后,我们再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了解霜不形成之前的变化过程以提高我们对霜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我们在这个实验中了解了霜霜冻形成过程后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霜霜冻出现以后会产生哪些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
1、探究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霜冻形成过程中发生哪些变化,这对于霜霜冻天气过程的形成有哪些影响?霜不形成之前的变化过程就是霜不形成之前的变化过程:霜生成时,温度较低,同时又比较干燥,地面上的温度比较低,在地面上会形成水蒸气,在地面水汽凝结成霜冻;当地面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物体上便形成霜。
霜冻主要分为三种:冻结、融化和凝冻现象。
冻结:在物体表面、土表和地下物体表面覆盖层内结冰析出的液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冻结、结冰等等;蒸发:把物体表面湿空气带走;但它不像冻结得那么快,而是随条件温度一起快速地冻结、变成液态和固态的现象。
所以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霜冻(或者叫冻天)这种天气现象就形成了,这就是“霜冻”(snowpy):即不停地蒸发或凝结着水分而使物体表面产生冻状现象;其特点是:其水滴会直接滴落地上;天气现象会逐渐消失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再次出现(如低温冻)天气现象出现。
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无降水天一般只出现在冬季和初春时节;无雨干旱之时.它主要发生在冬季(寒冷季节)和春季发生在春季以及秋季。
农业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考核试卷
A.改变作物生长周期
B.影响作物产量
C.增加农业病虫害
D.提高作物品质
2.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A.发展节水灌溉
B.种植耐旱作物
C.增加化肥使用量
D.改善土壤结构
3.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哪些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A.高温热浪
B.强降雨
C.风暴潮
4.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在我国,______是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手段。()
6.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
7.提高作物抗逆性的措施包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___。()
8.农业气象预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是______。()
9.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问题中,______是一个重要方面。()
1.以下哪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A.干旱
B.洪水
C.冰雹
D.霜冻
2.气候变化导致下列哪项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A.沙尘暴
B.农作物病虫害
C.风灾
D.雪灾
3.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A.提高作物抗逆性
B.大量使用化肥
C.过度开发地下水
D.忽视气候变化趋势
4.气候变化中,全球变暖会导致以下哪种现象?()
10.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农业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干旱、洪涝等。适应措施包括:发展节水灌溉、种植耐旱作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探析河套地区霜冻预防措施以及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
文章编号:1005-2690(2017)01-0094-02中图分类号:S425文献标志码:B探析河套地区霜冻预防措施以及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陈帅(五原县气象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摘要:分析了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站点气温资料,并对河套地区初、终霜日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得出该地区初、终霜日变化特征,为今后霜冻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套地区;霜冻;农作物;影响河套地区地处东经40°~41°,位于西风带上。
气候表现为:春秋季冷空气活动较强,同时受到地区地势较高的影响,气温变化较为明显,导致霜冻现象比较突出,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从气象学理论方面分析,初霜日为每年秋季末次最低气温不大于2℃的日期,而终霜日则为翌年春季最后一次最低气温不大于2℃的日期,处于两者之间的时间则称之为无霜期。
受到地理条件等的影响,河套地区初霜日出现得较早,而终霜日结束得较晚,但是在气候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该地区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这一变化的出现对河套地区初、终霜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研究资料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分别选择了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5个气象站的最低气温资料,分别是临河区、乌拉特前旗、杭锦后旗、磴口县以及五原县,资料年份为1975—2014年的地面观测资料。
综合考虑河套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河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都小于0℃,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而是设定秋季最低温不大于2℃的第一天为初霜日,终霜日则为翌年春天最低气温不大于2℃的最后一天,处于两者之间则为无霜期。
2研究结果分析2.1初、终霜日研究结果通过对表1分析可知,从1975—2014年河套地区终霜平均日为5月3号,其中最早结束时间为4月14日,最晚为5月20日,极差值为36d ;而初霜日平均日期为10月2日,最早时间为9月8日,最晚时间为10月28日,极差值为50d 。
2.2变化趋势河套地区从西南至东北,终霜日结束的时间呈延迟的趋势,而初霜日结束的时间趋势则表现相反,该变化趋势同地区气温的变化也是相一致的。
霜冻对玉米有哪些影响
霜冻对玉米有哪些影响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是指低温使玉米生育过程中因热量不足,造成生育期延迟,后期易遇低温、霜冻造成减产。
那么霜冻对玉米有哪些影响呢?冻害有哪些特点呢?
玉米如果在灌浆期遭受早霜冻,不仅影响品质,还会造成减产。
当气温降至0℃时,玉米发生轻度霜冻,叶片最先受害。
玉米灌浆的养料主要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受冻后的叶片变得枯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减少。
由于养料减少,玉米灌浆缓慢,粒重降低。
如果气温降至零下3℃,就会发生严重霜冻,除了大量叶片受害外,穗颈也会受冻死亡。
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而且还切断了茎秆向籽粒传输养料的通道,灌浆被迫停止,常常造成大幅减产。
初霜冻出现时,如果作物已经成熟收获,即使再严重也不会造成损失,而我国北方地区常因初霜冻出现早,秋收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就遭受霜冻危害,造成大面积减产。
初霜冻发生在作物成熟前期,直接影响产量,受灾后即使采取
补救措施也很难挽回损失,所以在初霜冻危害较重的地区,应该选用耐寒和早熟品种,合理调整播种期,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作物在霜冻来前充分成熟。
东北地区后期热量条件及初霜的早晚是决定作物后期是否能够充分灌浆、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地上的霜是怎么形成的形成原因
地上的霜是怎么形成的形成原因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覆盖着一层白色的冰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会融化消失,这些白色的冰晶就是霜。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地上的霜是怎么形成吗?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霜的形成原因吧。
霜的形成原因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
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
如果露点温度在0℃以下,则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成白色的冰晶,称为霜。
有时已生成的露,由于温度降至0℃以下,冻结成冰珠,称为冻露,实际上也归入霜的一类。
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
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
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
无风时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均不利于露和霜的生成。
对于霜,除辐射冷却形成外,在冷平流以后或洼地上聚集冷空气时,都有利于其形成。
这种霜称为平流霜或洼地霜,它们又常因辐射冷却而加强。
因此在洼地与山谷中,产生霜的频率较大。
在水边平地和森林地带,产生霜的频率较小。
地面凝结现象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汽从空气中凝结,并凝结在物体上或者地表的一种现象。
常见的地面凝结现象有露、霜等现象。
霜常见分类花:在中国中北部下霜的早晨,几种草地表及地表以上根茎部位开的霜花。
很大,很好看。
霜冻:指农作物因寒潮的侵袭而受到伤害。
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作物内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组成的,作物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分,当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开始结冰,从物理学中得知,物体结冰时,体积要膨胀。
高中地理综合题专项练
专题1气温1.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3分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0℃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3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 2分2.图甲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图乙为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乙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阐释其原因;4分(2)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图乙中②地气温最高的原因;3分3. 材料一: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 22℃的时期为夏季,候温<10℃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和秋季;材料二: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1描述图中4月1日等日期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影响其走向的原因;12分2分析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的原因;专题2 降水1.右图为欧洲局部简图,左图为甲、乙两地各月降水量统计图,简析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为美国局部示意图和纳米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图1和图2中的死亡谷都是极度干旱地区,寸草不生;图1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1)比较美国死亡谷和纳米比亚死亡谷降水少成因的异同点;(2)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述图1中死亡谷地区湖泊演变成干谷的自然过程3.左图图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右图为上图中沿AB线地形剖面示意图;(1)分析图1中2 000 mm降雨高值区分布特征及成因;生产和农产品交易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某次霜冻灾害袭击美国后,某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分析员为此做了“霜冻灾害对美国大豆产区影响有限”的分析,并判断“国际豆类仍将熊市震荡”;图1是此次霜冻对美国本土的影响范围和美国大豆生产状况;1分析霜冻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需要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2分2此次霜冻发生的季节最可能是 ,试分析原因;5分(3)与A城市相比,B城市气候有哪些特征请从纬度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成因6分2.下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为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图;(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3分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3.2011年9月21日,叙利亚农业部发布的2011~2012年度农业发展计划显示,叙拟于2011~2012年新开垦570万公顷耕地,其中150万公顷将配套灌溉系统;结合“叙利亚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上图中属于贝鲁特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属于大马士革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简述两地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8分(2)叙利亚南部和东部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4分3该国农业生产容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4分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比较该国西部地区降水的南北差异,并从地形、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为中亚地区地形示意图,图2为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比较分析甲、乙两城市1月和7月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6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河北省钢铁产量2.2亿吨,连续12年中国第一;水泥产量1.3亿吨,居全国第5位;目前,我国钢铁、水泥企业单位产值排放的粉尘、SO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材料三:河北省1961-2008年年平均霾日数及资源分布图;(1)判断A、B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因素分析形成的原因;6分2描述该地区年平均霾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专题4 河流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格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7分2.2015浙江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乙地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3.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4.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某班学生在对陕西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请对两个观点进行分析评价;6分观点1:渭河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观点2: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5.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左中②地气候资料对应右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②所在的门萨河河谷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分析这里发展葡萄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并尝试说出门萨河流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方向;6分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3分(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7.读世界某区域略图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简析其成因;8分专题 5 地球表面形态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右图是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⑴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2.读图,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3.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1黑河属于_______河内流、外流,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分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_______,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_______;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6分3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4.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1)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专题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2.芬兰针叶林广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南部A为耕作区,中部B为森林带;北部C为驯鹿区;(1)图中体现芬兰什么地带性,分析原因(2)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布自然原因;3.读“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一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1 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 ;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3分2游客白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白然带有 ;3分4.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林线有上限和下限之分;读中国高山林线上限海拔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描述中国高山林线上限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2 在M山区东侧的某些区域,森林只出现在山顶及山腰,而山麓地带反而没有森林出现;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4分5.下图为R 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 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 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 ;1 R 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分别说明其成因;(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7 人口与环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这种不利的人口结构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中国材料二“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据报道2015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会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含预测;(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5分(3)试指出我国最大人口红利期出现的年份,并提出适度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的措施;3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1)读图,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2分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3.图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示意图;据图分析1861年~1991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及其整体上对意大利城市化的影响;3分4.墨西哥是拉美第二人口大国11600万人,据统计,约1200万名墨西哥人移民美国;近些年来,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客户工业”临时进口原材料、零配件等加工组装成品后再出口快速发展,成为该国当前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下图为墨西哥地形图;(1)说明北部边境“客户工业”区发展对墨西哥人口迁移的影响6分5.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人口性别比指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由图2可知:专题8城市与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霜; 霜冻; 成 因; 农 业 生产 ; 防御 措 施 ¥ 4 2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5 ) O 1 — 0 2 3 8 — 0 1
以便 为 准 确 地 发 布 霜 冻 预 报 、 减 轻霜 冻造成 的危 害提供 必要 依据 。 中图分 类号
F ENG S h u - x i a W ANG Xi a o - x i a ZHANG F u - r o n g F ENG Xu e — f e i
( C h a o y a n g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B u r e a u i n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i r c e , C h a o y a n g L i a o n i n g 1 2 2 0 0 0)
1 霜 与 霜 冻 的 形 成 条 件
危害 , 据统计 , 受 害 农 田面积 均 在 6 . 6 7万 h m 。 以上 。 如 1 9 7 2
霜 是 由于 贴地 气层 中地 物 表面 温度 或地 面 温度 下降 到
O q C 以下, 空气 中 的水பைடு நூலகம் 达 到饱和 而 直接在 物 体表 面上 所形
最 易成霜 。
中, 辽 宁省受 霜冻 危害频 率较 高 。
4 防御 霜冻 危害 的措 施 自1 9 8 0年 以 来 , 全 球 气 候 呈现 出逐 渐 变 暖趋 势 , 辽 宁 省积 温带 北 移明 显 ; 此 外城 市建 设工 程 的顺利 推进 , 使 得城
市 热 岛效 应 明 显 。 目前 , 各 台站所 有记 录 的初 、 终霜 日与旷 野现 状 差异 明显 , 致使 无霜 期延 长 。 为 了提 高 霜 冻 记 录的 准确 性 , 气 象 观测 员应 密 切 观 注 网络气 象信 息 的演 变 , 抓住 霜 冻季 节变 化 的关键 时段 , 在 冷 空 气入 侵期 间 , 在 1 4 : o 0露点 温度 为 负值 时 , 认 真 做好 晚 间 天 气现 象 “ 霜” 的寻 查 工作 ; 当地 面温 度 达 0℃以 下 时 . 应 注
资源 与环境 科学
现 代 农业科 技
2 0 1 5年 第 1期
霜与霜冻的成 因及其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
冯淑 霞 王晓 霞 张富荣 冯 雪菲
( 辽 宁 省 朝 阳 市 气 象局 , 辽宁朝阳 1 2 2 0 0 0 )
摘要
关键 词
介 绍 了霜与 霜冻 的形成 条件 及类 型 , 分析 了霜冻 对 东北地 区农业 生产 的 不利 影响 , 并根 据 霜冻特 点提 出防御 霜 冻危 害的措 施
成 的 白 色冰 晶 , 又称 “ 白露 ” 。 霜 的形 成 原 因 与露 相 似 , 其 主 要 区别 是露 为 水珠 , 而 霜 由冰 晶组成 。 霜 的形成 与 地面 物体
年 5月 1 3 ~1 5日。 东 北 三 省 降温 达 寒 潮 标准 , 并 引发 罕 见 霜冻 , 大面 积农 田幼苗遭 冻 害 , 已移 栽 的菜苗冻死 尤 为严 重 ; 除霜 冻外 , 秋 霜也 较早 , 8月下旬 因遭到 霜冻 危害 , 黑龙 江北
Fo r ma i t o n Co n d i i t o n o f F r o s t a n d F r o s t Da ma g e a n d t h e I mp a c t o n Ag r i c u l t ur a l P r o d u c io t n i n No r t h e a s t e r n Ch i n a
部、 吉林 东 部 、 辽 宁西 部大 范 围未成 熟 的 庄稼 严 重减 产 。 其
温度 、 空气湿度 、 风 云 情 况等 有 关 , 而这 些 因 素 又是 互相 配 合的。 晴 朗、 无 风 或 只 有微 风 、 地 表温 度 低 于 0℃是 成 霜 的
条件 ( 通 常气 温 在 5℃时 地 表温 度可 低 于 0℃) 。 夜晨期间, 地 面辐 射冷 却 最快 , 在 寒冷 季 节 夜 间至 清 晨 的一 段 时 间 内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Ch i n a we r e a na l y z e d, a n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f r o s t d a ma g e, t h e f r o s t d e f e ns e me a s u r e s we r e p u t f o r wa r d,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n e c e s s a r y ba s i s f o r r e l e a s i n g a c c u r a t e l y f r o s t f o r e ca s t nd a a l l e v i a t i n g t h e h a r m c a u s e d b y f r o s t . Ke ywor ds f r o s t ; f r o s t d a ma  ̄ ; f o r m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a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d e f e ns eme a s u r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