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鉴赏四步法( 附例解读)

合集下载

太全了!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附例题)

太全了!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附例题)

一、方法指导:四看一品,概括感情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

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

(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怜)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3.看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4.看关键词(诗眼)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题型分析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套路: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诗歌技巧鉴赏“四步”走

诗歌技巧鉴赏“四步”走
古诗词鉴赏 诗歌技巧鉴赏“四步”走
诗歌情感鉴赏“四步”走

第一步,明考点
考 点
表 达 技 巧
(一)表达方式 (二)修辞手法 (三)表现手法 (四)结构技巧
考点概念

第一步,明考点 考 点 表 达 技 巧
(1)2015年全国14套高考语文试题中, 全国Ⅰ、全国Ⅱ、湖北、安徽、福建、 天津、江苏等9套卷都对这一考点进行 了考查;

表 达 方 式
第四步,会突破
一、思维定向:熟知常见的表达技巧。
1.比兴、用典、对比 2.衬托:动静、明暗、乐哀 3.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曲写(对写) 4.渲染、烘托 5.白描、细节描写 6.象征、托物言志 7.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第二步,研考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2)审读题目
情景关系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诗歌内容鉴赏“四步”走

诗歌技巧鉴赏三注意

点明手法 具体考查

第一步,明考点 技巧类命题(四)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 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 时妙在“若即若离”,你 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 理由。
巧借评论 定点分析

技巧类命题的解答
《早行》
陈与义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 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 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 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 独寂寞。 (步骤三)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四步法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四步法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四步法第一步:读读的内容包括:题目、小序、作者、诗歌内容、注释。

从这些要素里面可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快更好更准确地把握理解诗歌内容、诗歌意境、情感基调。

1、题目。

从诗歌题目上我们可以获得最有价值的就是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般来说,某种诗歌题材所描述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大同小异的。

●边塞诗:战事紧张;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建功立业;壮志未酬;●隐逸诗:不满现实,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人格的独立自由和高洁。

●闺怨诗:少女怀春;对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对征调打仗丈夫的思念、担忧以及厌战情绪;对负心丈夫的批判怨恨。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羁旅行役诗: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之情;客居他乡的孤寂、哀伤。

●咏史怀古诗:对现世的不满,怀才不遇。

●山水田园诗:对恬静、淳朴、自然风光的赞美与向往。

2、小序。

小序,相当于今天的内容摘要或背景介绍,从这里面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心境、目的等众多信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作者。

通过历代文人和评论家对千百年来的诗人的研究比较,很多诗人的创作风格已经定型,很多结论可以直接被我们拿过来使用。

当然,即使是同一诗人也会因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主体性。

●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辛弃疾:悲愤,壮志难酬●陆游:收复失地●李清照:婉约缠绵●李商隐:委婉含蓄●苏轼:旷达洒脱●孟浩然:淡淡的隐逸4、注释。

注释是出题者为做题者提供的最有效的信息点,可以说,注释都是关系到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以及试题的重要信息点。

在介绍作者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作者生活的时代、创作背景、交友情况等了解作者的风格及创作该诗时的心境。

在解释个别字词的时候,一方面是为了对诗歌中的部分词语作解释帮助读者理解,但更多时候这些做解释的词语往往就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而在对部分历史典故作解释的时候无形之中又告诉我们诗歌采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用典。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第一篇范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鉴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一、了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和创作背景。

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创作风格和主题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古代的习俗、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等也会对诗词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二、把握诗词的语言特点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包括严格的格律、丰富的意象、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

在鉴赏时,要关注诗词的韵律、节奏、对仗和用词等方面,以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韵律和节奏:古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和节奏感。

通过分析诗词的韵脚、平仄和节奏,可以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

2.意象和形象:古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来描绘景物、表达情感。

鉴赏时要关注诗词中的意象组合、形象塑造和艺术表现力。

3.词语选用:古诗词运用了许多生僻、典雅的词语,富有内涵。

在鉴赏时要关注词语的内涵、感情色彩和修辞手法等,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三、分析诗词的情感和哲理古诗词的情感和哲理是诗歌的灵魂。

在鉴赏时要通过分析诗词的情感和哲理,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念。

1.情感:古诗词的情感丰富多样,有喜悦、悲伤、豪迈、忧愁等。

鉴赏时要关注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如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2.哲理: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人生哲理、社会观念、自然观念等。

鉴赏时要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形象和词语,挖掘其深刻的哲理内涵。

四、品味诗词的艺术魅力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结构布局和审美风格等方面。

在鉴赏时要关注以下几点:1.表现手法:古诗词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丰富的表现手法。

鉴赏时要分析这些手法在诗词中的运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中学生鉴赏诗词的四种方法

中学生鉴赏诗词的四种方法

中学生鉴赏诗词的四种方法中学生鉴赏诗词的四种方法一、抓住动词、形容词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动词的准确使用能够将人或者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增强诗词的表现力。

形容词的准确使用能够使人或者物的特点展现得十分具体、形象,同样好的形容词也是一首诗词的点睛之语。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颔联和颈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究其原因,除了这两联诗句将早春气息描绘得形象生动,生机勃勃外,诗中的用词十分精准也是使得该诗锦上添花的一个重要原因。

“乱花”、“渐”、“迷”,“浅草”、“才”、“没”精准地写出了早春气息:各种花都盛开了,小草也发芽了。

但是,花还少,草还短:花儿慢慢地才会让人眼花缭乱,小草刚刚能够将踩在地上的马蹄掩盖掉。

另外,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绝句》一诗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在用词上令人眼前一亮:杜甫将“碧”、“白”,“青”、“燃”(燃烧、着火、火红、红)两组形容词放在一起,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春天的碧水、飞鸟、绿树、红花所形成的美丽画面。

接下来杜甫笔锋一转:“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原来,作者漂泊在外已有多年,作者的思乡之情已经如火欲燃——甚至已经燃起来了。

美景伤怀,这是一种多大的悲哀啊!唐代诗人李贺的乐府旧题诗《雁门太守行》更是使用了“黑”、“日”(红)、“金”(黄)、“红”、“霜”(白)、“黄”等表示色彩的形容词,使全诗色彩对比鲜明,表现了盛唐时期边关将士戍边的紧张、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的忠君爱国之心。

二、看修辞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常见的首数三种:拟人、比喻、夸张。

1、拟人是将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切的感受,引起我们的共鸣,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手法。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中,“白雪却嫌春来迟,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句就将白雪拟人化,写出了自己迫切希望春天来临的心情,同时又用仲春之景去写初春,增添了初春的热闹气息,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古诗鉴赏四步法例话

古诗鉴赏四步法例话

—————(互至夏至]古诗鉴赏四步法例话口殷亚东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古诗鉴赏四步法”。

第一步:知诗——知内容——理解力鉴赏法的第一步是知诗。

在这里大家要结合作家及注释,理解诗的字面意思.浅层意义,这是基础,也是培养理解能力的关键。

第二步:想诗——想意境——思维力鉴赏法的第二步是想诗。

诗和“意境”密不可分,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

通过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所描绘的内容和构建的意境。

诗的意境美在这里可得到充分的展示,可进一步培养想象能力。

第三步:悟诗——悟感情——感悟力在这一个层面里。

要求大家结合作家生平经历和作品内容,在想意境的基础上,仔细体悟作者在本诗中传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吊古讽今(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思念家乡亲人;或抒写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愤世嫉俗、厌恶官场歌咏归隐生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或抒写战争、兵役、徭役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如袁枚的《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等等。

第四步:品诗——品特色——鉴赏力这是较高的层面,在这里。

大家要品味一下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比如:从用词上,可体会其精到、形象;从表现方法可体会烘托,对比、托物寓意、欲扬先抑等手法的运用;从风格上可体会沉郁、豪放或清新、婉约等。

结合上面介绍的方法,来鉴赏一首古诗。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一步:知诗。

从标题可知,作者所写之景是秋季山间晚上的景色,首联“空”字。

写出了此时居山间总的感受,即清幽、宅旷。

“新雨后”,点出天气是雨过天晴。

颔联“归”和“下”。

都应是动词,“归”是“回家”,“下”是“顺流而下”,一个写洗衣女子回家,一个写渔舟顺流而下。

古诗鉴赏教学四步法

古诗鉴赏教学四步法

古诗鉴赏教学四步法作者:汪禹彤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3期摘要: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训练朗读、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和丰富想象。

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古诗语言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难免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很多教师也纷纷表示,诗歌零散含蓄,难以讲透。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知人论世、品味意境、品读语言和以意逆志四个方面入手,对古诗鉴赏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古诗语文教学意境情感语言古诗鉴赏人教版初中必修教材共有课文169课,其中诗歌8课(古代诗歌7课),6册教材共入选29篇古诗词。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共有课文65课,其中诗歌12课,占教材的18%。

以上数据表明,古典诗歌是语文教学不可小觑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做好古诗鉴赏教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世、整体感知诗歌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追随其思想轨迹,领悟他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审美共鸣。

《孟子·万章下》[1]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诗人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等。

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状况。

“知人论世”已经成为了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和重要路径。

比如说《将进酒》,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带学生了解一下李白深受“儒”“道”“佛”三家影响,在出世入世间几经徘徊的文化背景及其所处的时代特点,那么学生便能更好地把握住诗歌基调,理解作者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越、再转狂放的情感变化,从而更震撼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瑰丽,感叹于“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无奈,钦慕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在冲天豪气中一览大河奔流,纵横捭阖的诗仙之气,体会作者最终归于“万古愁“的唏嘘。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第一篇范文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初中的学生们如同刚刚学会游泳的孩童,亟待掌握其中的航行技巧。

古诗词鉴赏,不仅是对文字的简单理解,更是对历史、文化、情感的深入探究。

以下是初中生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应掌握的一些基本技巧。

一、了解背景,入古诗词之境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

学生们在鉴赏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活年代、社会环境,以及创作该诗时的具体情境。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是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诗中的哀愁和期盼便源于此。

明白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诗词的情境之中。

二、品味字句,赏诗词之美古诗词的韵味在于其精练的字句。

学生们需要细品每一个字词的选择,每一句的排列组合。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个“依”字和一个“入”字,不仅描绘出日落的缓慢性,也表现出黄河奔腾的壮阔。

通过这样的字词品味,学生可以领略到古诗词的语言魅力。

三、把握意象,感诗词之情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自然意象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和霜地上反映出诗人远在他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通过意象的把握,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四、体会韵律,听诗词之音古诗词的韵律是其独特的音乐美。

学生们需要理解平水韵的规则,感受诗词的平仄、对仗和押韵。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音韵的和谐,旋律的跌宕起伏,都是诗人情感的体现。

通过韵律的体会,学生能够聆听古诗词的内在旋律。

五、深刻理解,悟诗词之道古诗词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学生们在鉴赏时,要透过字面意思,深刻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表达了诗人即便身处逆境,也心系国家的伟大情操。

通过这样的深入理解,学生能够悟出诗词中的大道理。

六、发挥想象,绘诗词之画古诗词中充满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学生们需要运用想象力,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心中的画卷。

【初中资料】诗词鉴赏四步法

【初中资料】诗词鉴赏四步法

诗词鉴赏四步法
第一步:分清诗歌类型
根据诗歌内容区分诗歌是属于写景抒情诗、借古感怀诗、托物言志诗或其他类别。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而托物言志诗则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等。

第二步:把握景物特点
审读全诗,找一找作者写了哪些景象(景、物、人等),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表达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等。

第三步:找出诗歌中心
要想快速准确地找出诗歌中心或作者表达的感情,可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重点搜寻诗歌的后半部分。

第四步:鉴赏写作手法
先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然后根据各种手法的不同作用,采用这样的表达程式来答题:这首诗采用了××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或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巧用“四步法”,妙解古诗文

巧用“四步法”,妙解古诗文

巧用“四步法”,妙解古诗文摘要:巧用“四步法”,能帮助考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并根据题目有的放矢的组织答案,有效地解决学生面对诗歌鉴赏题时无从下笔或答非所问的窘况。

关键词:诗歌鉴赏四步法由于古诗词所涉题材的丰富性和命题者设题角度的多变性,许多考生面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常常如坠云雾:或无从下笔,或答非所问。

诗歌鉴赏题历来是考生比较头痛的问题。

其实,岁岁年年“题”不同,年年岁岁“纲”相似。

无论是大纲所要求的“鉴赏”还是“评价”都是在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对其内容、主题和技法的辨识深化阐发。

为此,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善用注解释疑难、巧借标题明要素、勾画关键词句明中心、研读题干定表达”的“四步法”帮助学生进行有序阅读思考,规范准确表达,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为进一步推广其作用,下面对“四步法”进行详细地介绍说明。

一、善用注解释疑难。

考场上的注释,是出题人对诗词中一些难懂词句或写作背景进行的必要解释、补充。

我们知道,对任何诗词的理解都必须依托于对文字的理解和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有时还需要知人论世。

时空的差异,致使一些古代常用词在现代不再常见,考生借助于诗文后注释的提示,才能避免理解偏差;另外,诗歌总是反映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下的特定的心情。

考场中不允许查资料。

只有借助注解,考生才能把这些关键内容落到实处,才能身临其境的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对诗歌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鉴赏。

勿庸置疑,试题中的注释是考生顺利通过文字关,了解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从而正确理解鉴赏诗歌的利器。

二、巧借标题明要素。

纵观历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可以发现古诗词鉴赏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倾向于唐代以后的诗词,二是叙事写景类诗歌占绝大多数。

唐以后的诗词大多“即事名篇”——依据诗歌所写的内容命名。

所以借助诗歌的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与它主旨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从而大致把握其主旨方向。

叙事写景类诗歌则类似于今天的记叙文或散文,所以,运用记叙文标题知识来帮助解读诗歌的标题也是非常有效的。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古代诗词浩如烟海,题材、体裁多种多样,考生确会产生复习时无从着手,考试时找不到头绪的困惑,但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古代诗词鉴赏还是有较强的规律可循,有一定的范模可套的。

具体可按如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一、推敲词句,读懂大意古诗词鉴赏题解答较难,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考生没能读懂诗意不知诗句何云,当然也就无从品味情志和赏析技巧了。

读懂一首诗的大意首先必须:1、调整词序、语序。

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把具有特殊词序、句序的古诗句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白话诗句。

有人说古诗词只不过是短而又短的特殊的文言文而已,这话说得极恰当。

古代诗歌由于在音律、平仄、对偶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更多的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使得诗句常常以不规范的特殊的词序、语序出现,或前置或后置,以产生一种错位的美。

阅读的时候就应该做适当的相应调整,否则往往会误解诗意。

如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就应据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因果大致调整成:在淮南一个秋天的雨夜,“我”于高斋闻雁来,引发了“我”故园远在何处的伤痛及悠哉的归思。

作了这一番的调整后相信学生都能较好地理解诗意。

2、补出省略的内容。

古代诗歌由于篇幅的限制以及诗歌本身凝炼性和跳跃性的特点而存在大量的省略现象,这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以及作者生平、诗作背景等,借助联想、想象,填补出省略的内容,从而获得较确切的理解。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应根据语境读出该诗前后写了两个场景:去年的艳遇和今年美人的离去。

需要合理地想象出去年踏春遇艳时以及今年重访不遇人去楼空时的情景和人物心情。

3、掌握常用典故的意义。

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

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时很多时候要从诗歌所用典故的意义入手。

例如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花好避秦,桃花又见一年春。

古诗词鉴赏复习四步法

古诗词鉴赏复习四步法

古诗词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要学懂并复习好古诗词,可掌握以下四步:一、知人论世在学习古诗词之前,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当时写作的心情和写作原因。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一诗时,先阅读一下,了解主要内容,接下来的工作不是背诵默写,而是查找资料,找到杜甫当年写《春望》时的背景。

可以看到:杜甫是唐朝的一位爱国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他途径长安,眼见国破城荒,却无计可施,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伤时感乱的名篇。

再说陆游的诗,我们知道他是南宋的一位爱国诗人,就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来说吧,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当时陆游生活凄凉悲苦,但他时时不忘国家,壮志难酬,梦赴战场,于是写下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来表明自己的忧国情思。

二、串联古诗把同一位作者所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串在一起。

比如:我们在学习杜甫的诗时,可以将《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合起来分析。

《望岳》写于作者24岁那年,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心胸气魄和积极进取的品质;《春望》写于作者中年,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看到京城沦亡,不禁心情沉痛,就写它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作者老年,一日狂风大作,卷走了作者赖以栖身的茅屋上的茅草,大雨又不期而至,诗人彻夜未眠,感慨时事,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这样就对杜甫的诗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鉴赏古诗首先挖掘中心。

中心即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愿、情操或要批判的世风等。

明确了中心,就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复习时要注意:第一,诗人的情感是借助意境来传达的,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内容,对诗中的情景做具体的分析。

第二,抓住关键词语,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这种情感,从而判断诗句要抒发的感情。

这是做好“体会情感”类试题的关键。

第三,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事,体会出诗人此时的心境。

第四,善于联系诗词典常识。

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常常表现出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婉约词常常表现出凄清哀婉的思想感情。

有关古诗欣赏四步法

有关古诗欣赏四步法

古诗欣赏四步法有关古诗欣赏四步法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欣赏四步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步一首古诗在手,要认真读几遍,粗通诗意。

但由于年代久远和语言的演变,有些诗句运用了一些典故,往往让人难以理解。

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几处用典,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是很难领悟这两句与前面的诗句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

这时,我们不妨查寻有关资料,从而达到理解诗句涵义的目的。

第二步要真正品出诗味,应了解诗人的生活轨迹,要熟知诗人在怎样的环境下,站在什么角度来言志表情的。

如果不了解杜甫晚年的困境,就很难体会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为何写出《登高》那样感伤低沉的诗句来;如果不了解白居易有精通音律的'才华,就不会真正领会他在《琵琶行》中对音乐的可感描写。

因此,欣赏诗歌,就必须熟悉诗人的经历、人品和作品风格。

第三步就是欣赏、玩味,领会其神韵。

应该运用视觉观其景,听觉闻其声,感觉品其情,使自己进入一片再生的境地。

在那深远的意境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志向和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咀嚼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充满了诗情画意,那清远、空旷的山野风情定会冲淡你在尘世中的烦恼,那绘声绘色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也会令你惊讶和叹服。

第四步就是明于心而书于手。

古人读诗常运用圈点、点评、注解等方法来表明自己对诗歌的评价和理解。

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也应拿起笔,或评诗的内容,或品诗的意境,或赏诗的创作艺术,总之,写出你学诗过程中感受最美最深的东西来,长期下去,定会有所收获的。

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

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

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古诗词赏析是中考的必考题目,这个题对多数学生是个难点,其实,只要抓住一定的技巧,就不会望而生畏了,按着以下方法训练,一定会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1、抓意象法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

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如果要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如:《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中的意象有:鸡、黍、田家、绿树、村庄、青山、郭外、场圃、酒、桑木、菊花,从这些意象中我们知道都是和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有关的,所以就能确定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2、抓修饰词法《过故人庄》这首诗有绿、合、青、斜四个修饰词。

在短短的一首古诗词中,诗人往往通过修饰词来传情达意。

从绿这个词,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伫立村口,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生长茂盛的大树的情景;合这个词,是村边绿树环绕相拥的情态的真实写照。

一个青字,正是诗人放眼望去看到的城外的大山上满眼青翠的样子,斜字把青山连绵起伏的情态刻画了出来,这几个词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

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3、把握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恬静闲适在过故人庄这首诗中,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悠然自得、恬静闲适都可以用来表达诗人孟浩然的心境和情感。

同学们,试着这样子去分析诗歌,不用多久,你就会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要一味的到网络上去搜方法技巧,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切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技巧第一篇范文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古代诗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初中生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理解诗文内容,还要学会欣赏古诗的美。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技巧。

一、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要鉴赏一首古诗,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年代。

古诗作者大多才情横溢,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而李白的诗作则以豪放、奔放著称,展现了盛唐的繁荣景象。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文内涵。

二、把握诗文结构古诗的结构一般包括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即诗文的开头,通常用以引起读者兴趣;承:在开头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叙述或描绘;转:诗文的高潮部分,往往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合:诗文的结尾,起到总结全文或强化主题的作用。

鉴赏古诗时,要把握这四个部分,从而领会诗文的精髓。

三、品味词句古诗的语言凝练、优美,富有韵味。

鉴赏时要关注词句的选用、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的豪情。

品味词句,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美。

四、感悟意境意境是古诗的灵魂,是诗人通过诗文表达的情感与景物的融合。

鉴赏时要充分发挥想象,感悟诗文所描绘的意境。

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通过描绘诗人闲适的田园生活,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让人陶醉其中。

五、体会情感古诗中的情感丰富多彩,有喜悦、忧伤、豪迈、哀怨等。

鉴赏时要细心体会,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让人深感感动。

六、品味风格古诗的风格各异,有豪放、婉约、清新、古朴等。

鉴赏时要了解各种风格的特点,从而领略诗文的风采。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放、奔放的风格,展现了壮阔的历史场景,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技巧第一篇范文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洗礼下,古诗词成为了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教师需在教学中注重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赏析的基本技巧。

一、了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时期的心声,因此,要深入理解古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作者的生平事迹、所处时代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

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古诗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只有准确捕捉到这种感情,才能真正理解诗词。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感受作者的情绪波动,从而深入领会诗词意境。

三、品味诗词中的词句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一个字或一个词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意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注字词的选用、句式的变化,从而体会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技巧。

四、分析诗词结构诗词的结构通常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个部分都承担着特定的作用。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分析诗词的结构特点,把握其起承转合。

五、探讨诗词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意境则是诗词的生命。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诗词中的意象,感受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进而领略诗词意境之美。

六、体会诗词表现手法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如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

教师应指导学生识别这些手法,分析其对表达作者情感和意境的作用。

七、感悟诗词哲理古诗词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感悟人生智慧,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践行。

八、开展比较阅读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发现不同诗词之间的异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诗词,相互借鉴。

九、注重实践与创新学生应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如仿写、改写、创作等,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解诗四步法

解诗四步法

解诗四步法解诗四步法是指鉴赏古诗词的四项基本步骤,以下是具体内容:认真审读,整体感知。

鉴赏诗歌,首先应读懂诗歌,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

这当然要从诗的文字符号入手,在文本上下一番苦功,反复咀嚼,但一些提示性的信息,如标题、作者、注释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标题往往包含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思想内容、情感倾向、诗歌类型等,有助于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主题;作者能揭示诗歌的背景、创作的思想倾向等;注释往往是对关键词句、时代背景的交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在鉴赏时,对这些辅助性的东西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合理想像,感悟意境。

鉴赏古诗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诗中描绘的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品味诗歌的意境,离不开想像。

鉴赏诗歌应抓住具体的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

吟咏推敲,品味语言。

诗贵含蓄。

由于诗歌要用极小的篇幅容纳丰富的意蕴,所以,与其他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概括性的,往往以少胜多,一字、一句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含义。

要通过反复吟咏,仔细推敲,揣摩精微,从整体上品味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意义和言外之意,从而深入诗歌的意境。

探求意蕴,评判风格。

意蕴是指诗歌所表现出的深层意义和内涵。

在深入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诗歌的深层意蕴,体味诗歌的审美情趣和思想背景。

同时,还要评判诗歌的风格特征,包括语言风格、艺术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鉴赏古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鉴赏四步法(附例解读)
古诗词融合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学精华,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传承,成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学好古诗词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那如何学好古诗词,如何通过诗歌解读出作者言辞间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抱负?
下面是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通过举例解读“鉴赏四步法”的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一、抓修辞
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01、比喻
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02、用典
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03、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04、拟人
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融情于景,以“花溅泪”、“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情感。

又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请对“芙蓉向脸两边开”作点赏析。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表现了花也有情,朝向采莲女争相开放,似与采莲女争艳的情景。

二、抓关键的动词(即“诗眼”)
一首诗歌中,往往就是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通常把这些字叫做“诗眼”。

动词的答题格式:某字,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什么在某一方面的什么特点。

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赏析“见“字的妙处。

一个“见“字,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具体的表现了秋风萧瑟,落叶遍地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

又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锁“在本诗中意为”笼罩“,生动的表现了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以及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凄凉、忧伤之情。

再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请对诗歌中加点的字作点赏析。

诗中“朝、夕“从时间上对比,表现了时间之短,”奏“表现诗人忧国情怀,”贬“表现朝廷昏庸。

诗人仅仅以四字,两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获罪被贬之快的忧愤。

三、抓写法(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含修辞,也包括表达方式。

除此之外,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

举例: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后山寺破产预案》)
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禅院的幽深寂静。

又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人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用一个“随”字展现了山势的变化过程,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一个“入”字,表现了长江的波涛汹涌,突出了画面的流动感。

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大海吞吐日月、包含星汉的壮阔场面。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

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春景,引发对往昔的回忆,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之感。

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和坚贞的民族气节。

四、抓诗人情感态度,抓诗歌中蕴含的道理
“言为心声“,“诗言志”。

诗歌总是作者有感而发。

有抒发离愁别恨的闺怨诗(如温庭筠的《望江南》);
有表达报国无门的忧愤的(如辛弃疾的《为陈同肤赋壮词》);
有通过描写边塞雄浑奇异风光来表达为国建功、忧国思家的矛盾心里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有借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自己归隐后的闲适的(如王维的山水诗,陶渊明孟浩然的田园诗);
有借历史来表达自己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如杜牧的大部分咏史抒怀诗);
也有借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来揭示现实社会的(如张养浩的散曲)等等。

在鉴赏古诗词时,弄清楚诗歌的题材,要紧扣主题答题作答。

举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诗人希望总会有一天,登上泰山,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登高望远的豪迈气概。

又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运用对比,揭示了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朝代的兴衰,受苦受难的总是百姓这一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

又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诗人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心系国家,表现了诗人无私的奉献精神。

又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两句诗暗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宽阔的胸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