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6+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6
8:19
展(8分钟) 自由展
规范用语:
我回答 我补充 我质疑 我提问
要求: 声音响亮,面向全班,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8:27
1、词人看到了哪些热闹景象?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上片调用了哪些感官系统?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那 人是怎样的人?运用什么手法?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的“他”,有人认为是佳人, 有人认为代爱情,有人认为指 理想。请说说你的理解。
1.她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2.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那 人”。 3. 通过塑造“那人”的形象,写出了作者尽管无 法实现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随波逐流过着醉生梦 死的奢华生活,而甘愿在这疯狂的热闹中独守着 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青玉案 元夕》借对元宵盛况的 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 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 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 求的志向。 其政治含义就是不与媚 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 报国的正义立场。
检
背诵全词
19
再 见 !
20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 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 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例如王国 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学问三境界)。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是写离 别的痛苦。闺中人一夜难眠,晨起登高,极目 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长,想和思念的人通 个音信,却因山长水阔而不知道他在何处。这 句词富有哲理,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 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Page 21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写思念一个女子,为 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 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 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这首诗写上元 之夜,灯月交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 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千寻万觅, 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 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 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 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 “获得”。
初步感知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 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康桥朗诵作品:青 玉案-元夕.mp4 8:00
思(11分钟)
东风夜放花千树, 1、词人看到了哪些热闹景象? 更吹落、星如雨。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宝马雕车香满路, 2、上片调用了哪些感官系统?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一夜鱼龙舞。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那 蛾儿雪柳黄金缕, 人是怎样的人?运用什么手法? 笑语盈盈暗香去。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众里寻他千百度,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中的“他”,有人认为是佳人, 灯火阑珊处。 有人认为代爱情,有人认为指 理想。请说说你的理解。 8:11
Page
10
赏 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官 析 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上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阕
听觉、视觉:
感 悟 意 境
这句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 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Page
11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运用什 么手法,刻画“那人”是怎样的人?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 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导 (5分钟)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 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唯一一人 ;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 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 军……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 头…… 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 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感 悟 意 境
前句把繁多的焰火比作千树万花,后句 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 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烟花怒放的 喜庆景象。
Page 9
赏 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官 析 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上 “宝马雕车香满路” 阕
嗅觉: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感 悟 意 境
“香” 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 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 含蓄而又生动。
知人论世
Page 15
写作背景
作者大约在四十九岁的时候作了这首词,是在 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 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 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 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 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 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Page 16
Page 22
火树银花的元夕 反衬 衬 托 盛妆艳服的女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灯 孤高、孤独 火 自甘淡泊 阑那 珊 人 自甘寂寞 处 不同流俗 的 不慕荣华
12
Page
4、主旨探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中的“他”,有人 认为是佳人和爱情,有人 认为指理想。请说说你的
理解。
Page 14
主旨探讨
爱情词?
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 失去了快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 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 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Page 2
青玉案:词牌名
元夕:词的标题
元夕就是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此夜也称元夜。
宋代,人们庆贺元夕的方式很多,比如:观灯、放 焰火、猜字谜等。
Page 7
评
意
象
东
烟
风、 宝 雕 花 凤 彩
马 车、 箫、 灯
1、上阕写了哪些意象? 构成怎样的画面?
烟花怒放 车水马龙 歌舞欢腾 彩灯炫目 繁华热闹
8
赏 2、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 析 官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上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阕
视觉: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Page 5
议(8分钟)
要求: 组内一人主说, 其他人补充。
高效 双色笔记录。
1、词人看到了哪些热闹景象?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上片调用了哪些感官系统?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那 人是怎样的人?运用什么手法?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的“他”,有人认为是佳人, 有人认为代爱情,有人认为指 理想。请说说你的理解。
8:19
展(8分钟) 自由展
规范用语:
我回答 我补充 我质疑 我提问
要求: 声音响亮,面向全班,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8:27
1、词人看到了哪些热闹景象?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上片调用了哪些感官系统?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那 人是怎样的人?运用什么手法?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的“他”,有人认为是佳人, 有人认为代爱情,有人认为指 理想。请说说你的理解。
1.她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2.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那 人”。 3. 通过塑造“那人”的形象,写出了作者尽管无 法实现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随波逐流过着醉生梦 死的奢华生活,而甘愿在这疯狂的热闹中独守着 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青玉案 元夕》借对元宵盛况的 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 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 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 求的志向。 其政治含义就是不与媚 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 报国的正义立场。
检
背诵全词
19
再 见 !
20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 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 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例如王国 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学问三境界)。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是写离 别的痛苦。闺中人一夜难眠,晨起登高,极目 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长,想和思念的人通 个音信,却因山长水阔而不知道他在何处。这 句词富有哲理,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 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Page 21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写思念一个女子,为 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 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 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这首诗写上元 之夜,灯月交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 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千寻万觅, 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 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 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 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 “获得”。
初步感知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 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康桥朗诵作品:青 玉案-元夕.mp4 8:00
思(11分钟)
东风夜放花千树, 1、词人看到了哪些热闹景象? 更吹落、星如雨。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宝马雕车香满路, 2、上片调用了哪些感官系统?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一夜鱼龙舞。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那 蛾儿雪柳黄金缕, 人是怎样的人?运用什么手法? 笑语盈盈暗香去。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众里寻他千百度,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中的“他”,有人认为是佳人, 灯火阑珊处。 有人认为代爱情,有人认为指 理想。请说说你的理解。 8:11
Page
10
赏 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官 析 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上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阕
听觉、视觉:
感 悟 意 境
这句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 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Page
11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运用什 么手法,刻画“那人”是怎样的人?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 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导 (5分钟)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 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唯一一人 ;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 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 军……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 头…… 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 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感 悟 意 境
前句把繁多的焰火比作千树万花,后句 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 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烟花怒放的 喜庆景象。
Page 9
赏 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官 析 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上 “宝马雕车香满路” 阕
嗅觉: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感 悟 意 境
“香” 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 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 含蓄而又生动。
知人论世
Page 15
写作背景
作者大约在四十九岁的时候作了这首词,是在 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 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 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 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 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 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Page 16
Page 22
火树银花的元夕 反衬 衬 托 盛妆艳服的女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灯 孤高、孤独 火 自甘淡泊 阑那 珊 人 自甘寂寞 处 不同流俗 的 不慕荣华
12
Page
4、主旨探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中的“他”,有人 认为是佳人和爱情,有人 认为指理想。请说说你的
理解。
Page 14
主旨探讨
爱情词?
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 失去了快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 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 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Page 2
青玉案:词牌名
元夕:词的标题
元夕就是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此夜也称元夜。
宋代,人们庆贺元夕的方式很多,比如:观灯、放 焰火、猜字谜等。
Page 7
评
意
象
东
烟
风、 宝 雕 花 凤 彩
马 车、 箫、 灯
1、上阕写了哪些意象? 构成怎样的画面?
烟花怒放 车水马龙 歌舞欢腾 彩灯炫目 繁华热闹
8
赏 2、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 析 官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上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阕
视觉: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Page 5
议(8分钟)
要求: 组内一人主说, 其他人补充。
高效 双色笔记录。
1、词人看到了哪些热闹景象?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上片调用了哪些感官系统?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下片作者写了哪两种人?那 人是怎样的人?运用什么手法?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的“他”,有人认为是佳人, 有人认为代爱情,有人认为指 理想。请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