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
模式研究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议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研究,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小编为你提供范文:“浅议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研究”,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
浅议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职业实践能力,即学生在未来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及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它是一种复合能力,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两大特点。
从能力结构层面看,综合性表现为认知、态度、操作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从内容来看,综合性跨及专业、工种、技能的应用。
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必须紧紧抓住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称之为操作或表现评价。
而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重理论评价,轻操作评价。
现行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主要采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方式进行,在课程(学业)结束后通过命题设计,以评价及答辩形式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模式缺少鲜明的职业性,对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很少涉及,是一种认知测
验,只是判断学生对某种实践“知道”的情况,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职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
在这种评价导向下,高职学生无法真正重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造就了“能说不能做”“纸上开机器”“图上造产品”等与高职学生应有就业能力不相适应的毕业生。
2.重终结评价,轻形成评价。
现有高职学生职业实践能力一般是在课程结束时,通过一次性笔试和操作考试进行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
由于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需要过程的,需要在形成过程中不断纠正偏差、反复感悟来完成,一次考试无法准确地判定出学生整体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形成性技能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训练和评价,逐步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此种评价方式注重在这些技能形成过程中及时评价,及时针对学生的偏差和问题采取弥补措施,克服技能一旦形成很难纠正的弊端。
3、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倾向。
现有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的主体是学校,虽然可方便学校管理,但由于评价维度比较单一,评价内容难于贴近就业岗位实际,很难契合社会和市场需求。
德国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是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及学生等共同组织进行。
这些不同的参与对象代表着各自不同利益的特定集团,具有不同的价值倾向和需求,对学生评价标准也有各自的角度,构成了一个对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开放体系。
特别是引入了企业参与,更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4.重单项评价,轻综合评价。
现有学生实践能力评价将课程成绩和操作技能等成绩分开,是单项评价,缺少对综合职业能力
的评价,而综合职业能力正是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的核心所在。
缺少核心就无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运用知识、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二、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一)理论依据
评价模式可参考的理论主要有:
1.CIPP评价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主要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核心思想是评价为决策服务。
2.消费者导向(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这在本质上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评价。
3.目标评价模式。
美国现代教育评价之父泰勒认为,评价实际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
4.项目(任务)教学法和表现性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产情境中解决问题、创作产品、完成作业过程和结果的表现来评价学生。
5.情境测验。
预先设置一种情境,观察被试者在此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从而判定其人格。
(二)基本定位
社会需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就业导向的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的基本出发点,社会对学生需求的基本价值取向直接体现在学生就业能力上,而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直接取决于职业实践能力。
通过对学生导向性的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
展,促进学生围绕就业需要提高知识、技能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职业情感、意志、个性和价值观的养成,促进学生作为“职业人”的发展,实现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
就业导向的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应定位于书面知识测验和实际情境下真实操作之间,是一种项目(任务)评价。
与书面知识测验相比,实践能力评价更重视实际的情境,重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际职业情境中的操作相比,实践能力评价又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模拟或简化的操作实践。
(三)评价实施
就业导向的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应依据不同职业(工种)对能力要求的特性,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既关注过程(如工具、设备、方法选用,操作动作正确与否等),又关注成果(制造合格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二者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在学生技能学习早期阶段,应更重视过程和程序的正确性,后期则应重视成果的质量。
下面以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教学考核为例,简要阐述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要点。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浅议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研究”,更多内容请点击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