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的救治思路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和急救处理原则及技能
三、危急值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通常指的是检验结果高度异常,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患者可能已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故危急值也成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三、临床常用危急值
项目
单位
低值
高值
备注
WBC
×109/L
2.5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目标:↑ROSC存活率;实施:多学科、综合、完整治疗体系重点:心肺复苏和神经系统支持(如:急诊PCI和低温治疗)
早期 识别与呼叫
早期 CPR
早期 除颤
早期 有效的ALS
心脏骤 停后综 合处理
+
+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⑴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灌注 ⑵恰当转运 ⑶治疗ACS 和其他可逆病因 ⑷低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⑸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ຫໍສະໝຸດ 出现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临 床 特 点
哮鸣音的响亮程度常 提示哮喘的严重程度
给氧
β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保持呼吸 道通畅
重症哮喘的治疗原则
迅速控制哮喘症状
保持气道通畅
C1:Cardiopalmus 心悸或者C2 :Coma 昏迷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
呼吸困难 临床特点
临 床
表现
呼吸困难类型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潮式呼吸和间停呼吸
以掌根按压,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 离开胸壁
A:畅通气道——仰头提颏法
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 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标题: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引言概述: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及时有效的抢救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至关重要,能够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一、抢救前准备1.1 确定抢救人员及分工:明确抢救小组成员,确定每个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协作配合。
1.2 确认抢救设备及药品:检查抢救设备、药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期,确保能够及时使用。
1.3 熟悉抢救程序: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整个流程进行演练,提高抢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二、抢救现场处理2.1 快速评估病情: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迅速判断病情的危急程度,制定抢救方案。
2.2 保障患者通畅呼吸:及时给予氧气、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2.3 稳定循环功能: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支持。
三、抢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注意维持患者体温: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避免发生低体温或高热等情况。
3.2 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3.3 随时记录患者情况: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重要信息,方便后续医疗工作。
四、抢救后处理4.1 评估抢救效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等进行评估,判断抢救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2 给予患者适当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4.3 完善抢救记录:对抢救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抢救记录,为后续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五、抢救工作总结与改进5.1 及时总结抢救经验:对本次抢救工作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抢救工作提供参考。
5.2 定期进行抢救演练:定期组织抢救演练,提高抢救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协作能力。
5.3 不断完善抢救预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结语:建立完善的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对于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规定
医院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规定第一条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提高门(急)诊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是指:在门(急)诊就诊的由于各种病因危及生命或重要器官功能,或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如不立即进行处置则难以缓解或有致残、致死可能的患者。
第三条处置原则(一)医务人员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的精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急情况,立刻投入到现场救治,通力合作,不得推诿,以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如遇重大抢救或需多学科参与救治,接诊医师应立即报告门诊部,便于协调多部门联合救治。
第四条处置流程(一)医务人员对在医院发生的突发危急事件均负有及时报告、及时救治的义务。
分诊台护士需通过巡诊等观察候诊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在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门诊治疗室等重点区域及就诊高峰期,发现突发事件及急危重症患者时,立即通知就近的医护人员展开救治,同时通知急诊科和门诊部。
(二)门诊部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须立即赶赴现场,根据参与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情况做出的初步判断,立刻组织相关科室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救治,遇有重大事件须通知主管院领导。
(三)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须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到达现场,一线接诊医师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本专业二线、三线医师到场抢救。
在排除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前提下,按照急诊抢救规定与诊疗程序开展现场救治。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医护人员陪同将患者转运到急诊科或收入院治疗,并开辟绿色通道。
(四)参与救治的医师应做好与患方的沟通工作,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救治情况,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及时履行签字手续。
拒绝救治的患者,须详细交代救治的必要性以及拒绝救治的后果,并做详细记录,由患者本人或委托人签字,如拒不签字,医师应及时在病历中记录。
(五)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保证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各科住院病房优先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入院。
(六)对无家属陪伴者或无费用支付能力者,本着救治生命为先的原则,先救治后结算,必要时由门诊部或总值班签署相关医学文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
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指南,帮助他
们更好地处理危急情况。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1. 快速评估:在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时,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初
步评估,确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判断其病情的紧急程度。
2. 稳定呼吸循环:呼吸和循环是急危重症患者的关键问题。
医
务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的呼吸
和循环功能。
3. 有效输液管理: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液体以维持循环。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选
择输液种类和剂量。
4. 及时给予抗生素:对于感染性疾病所致的急危重症患者,医
务人员应及时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的进展。
5. 心肺复苏: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立即开始心肺
复苏措施,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6. 多学科协作:由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速,医
务人员应与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紧密合作,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7. 家属沟通:在抢救过程中,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解释
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以上只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的一些基本要点,医务人员在
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应对和处理。
抢救急危重
症患者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
富经验,并与团队合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是医疗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
1. 快速评估:在开始抢救之前,首先要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呼吸、循环和生命体征等关键指标,以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
2.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发现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气道受阻,可采取包括清除分泌物、人工气道置入等方法来维持呼吸。
3. 提供氧气支持: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额外的氧气供应。
可以通过给氧面罩、飞利浦面罩或气管插管等方式提供氧气支持。
4. 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是关键。
按照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的准则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操作。
5. 快速控制出血:急性大出血是急危重症患者中常见的情况之一。
在抢救过程中,必须迅速控制出血,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6. 提供液体支持:在抢救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液体支持,以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7. 合理使用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抢救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药物,如抗生素、镇痛剂、抗休克药物等。
8. 紧急手术干预:部分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干预,以解决可能威胁生命的病因。
抢救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医疗团队的密切合作和高度专业化的技能。
在实施抢救措施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是一份关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医疗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张琦,刘灏. 临床急诊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与管理[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救治效果。
一、患者评估与急救措施1. 患者抵达急诊科后,首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2.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氧气给予、静脉通路建立、心电监护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二、快速诊断与治疗1.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迅速确定可能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在确诊的基础上,进行急救治疗,如抗生素应用、止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以控制病情恶化。
三、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1.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
2. 医生、护士、药师、放射科医师等各专业人员应密切配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四、监测与支持治疗1. 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2. 支持治疗包括补液、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五、病情评估与转运1. 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进一步的救治决策。
2.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运,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六、康复与追踪随访1. 急危重症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以提高生活质量。
2.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追踪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通过以上流程的完整执行,可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和协调配合,需要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团队精神,使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能够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服务。
简述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概述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危重、生命垂危,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
对这类患者的处理需要全面、迅速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合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和恰当的抢救。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首先是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确定其危险程度和紧急性。
评估的内容包括: 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和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状况。
2. 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以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理状况。
4.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以明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
确立治疗目标在评估患者病情后,医疗团队需要确定治疗的目标,即明确治疗方案,包括: 1. 采取抢救措施: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严重,需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注射药物等。
2. 确定病因治疗:对于急性疾病引起的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尽快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等。
3. 提供支持性治疗:对于无法立即治愈的疾病,需要提供支持性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危重症监护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中,监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危重症监护的内容包括: 1.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监测呼吸功能:包括监测肺功能、氧合指标等,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合状态良好。
3. 监测循环功能: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确保患者的循环功能稳定。
4. 监测神经系统功能:包括监测意识、瞳孔反应等,确保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综合处理和重症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中,综合处理和重症护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包括: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及时排除分泌物和呕吐物。
急危重症的识别与应急抢救
: 1、应诊程序:同上 2、重点体查:
①生命体征对判断颅脑疾患及严重程度极 为重要,应认真检查。 体温升高: 血压与脉搏(心率): 呼吸可快可慢:
②意识检查:严重程度的判断
轻度:
中度: 重度:
模糊: 嗜睡 : 朦胧 :
混浊: 谵妄:
昏睡: 昏迷: 深昏迷:
③眼球: ④瞳孔:
二、常见急危重症应急救治
Ⅰ、突发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
多见于突发呼吸、循环系统急性疾患
<一>、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
1. 应急处理: ①精神支持: ②合适体位: ③畅通气道有效的氧疗,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 应诊程序: ①简要紧急病史采集: ②重点有针对性体查: ③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3 可逆性诱因探索与处理:
应用硝普钠等血管扩张剂降低TVR,提高心 排量,可取得良好疗效。
去甲肾上腺素 0.1~0.5ug/Kg/min和硝普 钠 1~10ug/Kg/min联合静滴维持血压。
④增强心肌收缩力
正性肌力药物应用:一般不必应用正 性肌力药物,尤其低氧血症时,正性肌力 药物,明显增加心肌耗氧量,影响心肌代 偿功能。
急危重症的识别 与应急抢救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苏雪娥 教授
提高对急危重症的识别 与应急救治水平是时代的要 求、医患的需要。
急危重症: 应急救治: 临床特点:五大特点
技术:维护支持生命器官功能 目的:挽救生命预防加重与并发症
一、急危重症的识别
1.应诊技巧:
运用经典诊断疾病程序 “急”当先! 看、问、摸、测、想,同步到位
①大气道阻塞:多见于老人、小孩 气管异物、过敏
阻塞严重程度判断: 观察表现:表情、面色、咳嗽、呼吸运动 尚能维持通气,能强力咳嗽
急危重患者救治管理办法
急危重患者救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做好急危重患者的诊疗处置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做好急危重患者的诊疗处置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医疗工作,反映科室的诊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科室之间的协作精神,各级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执行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急诊、门诊、住院部急危重患者的诊疗处置工作。
第三条病危是指病情急危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病情状况。
病重是指病情严重,但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病情急危重程度未达到病危的病情状况。
第四条急危重患者范围:根据我院或科室常见疾病谱情况来确定,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患者等。
1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未明,根据其症状的诊疗流程,必须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导致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或危及生命。
2.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明确,根据诊疗规范,必须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或危及生命,如有明确治疗时间窗的疾病。
3.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
4.出现检验或检查结果危急值,必须紧急处置的患者。
5.患者出现其他预计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必须紧急处置的病情。
第五条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由现场级别和年资最高的医师主持。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参与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限制。
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避免忙乱,不得相互指责、埋怨。
应做到一科抢救,多科支援,一科主持,多科参与。
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接到报告后须立即到场组织指挥并参加抢救。
紧急情况下,值班医生或在场医护人员应立即抢救,应同时报告上级医师到场组织指挥抢救工作。
上级医师未到场前,值班医师或在场的医护人员须按复苏抢救基本原则迅速果断进行处理,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电除颤、心外按压、气管插管、测生命体征等。
急危重症救治流程
急危重症救治流程一、引言急危重症救治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急危重症救治的一般流程,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筛查1. 评估:急危重症患者通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等症状,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2. 筛查: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筛查,以确定是否为急危重症患者。
常见的筛查工具包括Glasgow昏迷评分、APACHE II评分等。
三、急危重症患者的初步处理1. ABCDE原则:在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医护人员应遵循ABC (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DE(Disability、Exposure)原则。
首先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然后确保患者的呼吸正常,及时辅助通气;接着处理循环系统问题,维持血压和血流量;随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体温调节;最后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确保暴露部位的处理。
四、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治疗1. 监测: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同时还应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2. 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监测结果,医护人员会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可能的治疗手段包括给予氧气、静脉输液、药物治疗等。
对于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或使用特殊的治疗设备。
五、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和转诊1. 转运:对于无法在当前医疗机构提供有效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适当的转运安排。
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稳定性。
2. 转诊:如果患者需要更高水平的救治,医护人员应及时与目标医疗机构联系,进行转诊安排。
在转诊过程中,应提供详细的病情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六、急危重症患者的后续管理和康复1. 后续管理: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并不止于急性期,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管理和治疗。
急危重症临床诊治思维
四、心脏骤停的救治——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历史
于2000,2005,2010年多次修订心肺复苏指 南
2000年
198 3年
召开首次世界CPR和ECC 大会
在美国召开首次儿科CPR会议
1958年
196 0年
Kouwenhoven发明了胸外心脏按压,从而奠定了 现代肺复苏的基础
美国人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
一、基础生命支持 三、 延续生命支持
三个阶段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1.现场安全性的判定
察看周围环境, 申明环境安全。
2.早期识别意识、呼吸、脉搏
方注 意法
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通过时下间列应方在法10:S轻ec轻之摇内动, 患不者可的过肩长部;,严呼禁叫摇:动“疑喂似! 你外怎伤么患啦者?头”部如,果以知免道损患伤 者颈的椎名,字可,轻直拍呼患其者名面更部好和 。肩如部患。者无任何反应,可 认为意识丧失。
各脏器功能间关联更密切 注重整体 更注重病理生理功能而不是病理解剖
❖ 从治疗角度抓最要命方面
治疗入手的常不是原发病
急诊医学的诊疗措施
针对最严重的生理紊乱在临床医学所有
手段中选择最快捷、最有效、最简便的诊
断治疗措施
这些措施是否对病人最有利 (利大于弊)? 这些干预是一次性还是反复多次,维持到何时? 如果干预是错的,怎么办?
先求救再急救
成人呼吸心跳 停止,一般先呼救 (phone first),后 基础生命支持。
先急救再求救
8岁R 1分钟后再呼救 (phone fast)。
3.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
5W
When、what、 where、who、why
4.安置好患者心肺复苏体位
医生工作中的急危重症抢救技能
医生工作中的急危重症抢救技能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对医生工作中的急危重症抢救技能进行详细探讨。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急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变化迅速,病情较为危重,需要立即抢救。
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体征的紊乱,医生需要快速做出判断和处理。
二、抢救前的准备工作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之前,医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查阅患者的病史,评估患者病情,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和设备等。
三、急救措施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医生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比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控制出血等。
四、团队合作在抢救过程中,团队合作尤为关键。
医生需要与护士、技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协同努力,共同抢救患者。
五、监护及观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护及观察。
时刻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心理疏导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七、危急时刻的决断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医生需要在危急时刻迅速做出决断。
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八、技术更新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生需要随时关注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
提高自身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九、风险评估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医生需要在抢救前做好风险评估。
避免因匆忙行动而导致意外发生。
十、不断学习医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问,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加学术讲座、学习新知识,不断积累抢救经验。
总结: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是医生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素养。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医疗技能,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生急危重症处理方案
医生急危重症处理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处理已经成为医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这些病情危急的患者需要迅速、准确的处理以提供最佳的救治结果。
本文将就医生在面对急危重症时的处理方案进行探讨。
一、急危重症的定义与分类急危重症是指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一类病例,对于这类病患的处理需要十分重视。
根据病情的不同,急危重症可以分为心脑血管系统急危重症、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消化系统急危重症、泌尿系统急危重症等多种类型。
二、医生在急危重症处理中的基本原则1. 快速判断:医生应该迅速判断病患的危险程度及迫切性,并确定下一步的处理策略。
2. 给予监护: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生需要确保对其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监护,以及随时了解他们的生命体征情况。
3. 确定诊断:医生需要尽快明确病患的诊断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给予有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需要迅速给予适当、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三、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方案1. 心脑血管系统急危重症处理方案:心脑血管系统急危重症包括心肌梗死、脑中风等疾病。
医生在处理这些病情时,应该迅速开展急救措施,例如心肺复苏、纠正心律失常等,并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处理方案: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包括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疾病。
医生在处理这些病情时,需要首先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视情况给予药物治疗或气管插管等操作。
3. 消化系统急危重症处理方案:消化系统急危重症包括急性胃炎、胆囊炎等疾病。
医生在处理这些病情时,需要迅速止痛、抗感染,并积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 泌尿系统急危重症处理方案:泌尿系统急危重症包括急性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
医生在处理这些病情时,需要及时纠正液体不平衡、肾功能衰竭等问题,并考虑肾透析等治疗手段。
四、团队合作在急危重症处理中的重要性对于急危重症的处理,单一医生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团队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医生、护士、技师等各个环节应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制度一、前言在医院日常运营中,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优先救治,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特订立本《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科室和医护人员。
三、定义1.急危重症患者:指病情紧急、生命受到直接威逼且需要紧急治疗干涉的患者。
2.优先救治:指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时,将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工作放在首位,优先保障其生命安全。
四、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原则1.生命优先原则:无论急危重症患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及其他条件如何,医院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优先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2.紧急程度优先原则:在急危重症患者中,按病情紧急程度进行优先救治,确保最危重患者能够及时获获救治。
3.公平原则: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相同病情的患者应予以同等的救治机会。
五、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流程1.急危重症患者接诊与筛查–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应尽快推断患者是否属于急危重症范畴。
–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的主诉、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等综合情况,进行初步推断。
–若初步推断为急危重症患者,应赶忙汇报上级,并依照急危重症患者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2.急危重症患者管理–医院设立急危重症患者专科或专区,由特地的医护人员负责。
–急危重症患者应优先就诊,尽快完成体格检查、必需的试验室检查和辅佑襄助检查。
–医护人员应严格依照急诊分级制度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级。
–依据患者的病情紧急程度,订立治疗方案,布置紧急救治。
如有需要,可立刻启动手术室等必需资源。
–医护人员应紧密监测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动,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3.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急危重症患者在需转运的情况下,应优先布置转运资源,并通知接收医院。
–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紧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动,及时进行必需的治疗干涉。
4.急危重症患者家属陪护和心理支持–急危重症患者的家属可以申请陪护,但需遵守医院的陪护制度。
危急重症救治实施方案
危急重症救治实施方案
其次,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救治体系,包括急救、转运、急诊、重症监护和康复等环节,确保病人在危急状态下得到及时、全面的救治。
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急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迅速判断
病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等。
同时,还需要及时将病人转运至医院,确保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专业的治疗。
在急诊环节,需要建立起一个快速、高效的诊疗流程,确保病人在最短的时间
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确保病人在急诊环节得到及时、全面的救治。
在重症监护环节,需要建立起一个高度专业化、标准化的重症监护团队,确保
病人得到最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同时,还需要配备先进的重症监护设备,确保病人在重症监护环节得到最全面的救治。
在康复环节,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康复体系,包括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心
理疏导等环节,确保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危急重症救治实施方案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救治体系,包括急救、转运、急诊、重症监护和康复等环节,确保病人在危急状态下得到及时、全面的救治。
只有建立起这样一个完善的救治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危急重症抢救应急预案与流程问题与挑战应对与解决方案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危急重症可分为四类,包括极重 度、重度、中度和轻度。
抢救工作现状及挑战
现状
目前,我国危急重症抢救工作已经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 急救体系和绿色通道。
挑战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 题和挑战,如急救资源不足、医护人 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抢救流程不规 范等。
构建区域医疗协作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助支援。
寻求政府和社会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获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运用远程医疗、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拓宽资源获取和利用渠道。
多部门协同作战机制构建
建立统一指挥体系
成立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 协调、指挥和调度各部门工作。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急危重症抢救的标准化流程,包括病情评估、 抢救措施、设备使用、药品管理等环节,确保医护人员能够规范、有序 地进行抢救。
加强沟通协作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医护人员与患者 家属的沟通等,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提高抢救效率。
03
合理配置资源
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需求,合理配置抢救设备、药品等资源,确保
医疗救治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采取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医 疗救治措施。
预案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监测与评估
对患者病情进行持续监测 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总结与改进
对本次应急救治过程进行 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 时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保持冷静
在应急救治过程中,医护 人员应保持冷静,沉着应 对。
预案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团队建设
加强了抢救团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 协作水平。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处理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处理预案急危重症患者是指因重大外伤、严重疾病或病情急剧恶化而需要立即施行治疗或转运的患者。
对于这类患者的处理应紧急迅速,合理规范,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适当的医疗救治。
以下是一份急危重症患者处理的预案,供参考。
一、场所与设备准备1.确定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要求空间开阔,设备齐全,并保证医务人员可操作的便利性。
2.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氧气气瓶、紧急呼吸器、监护仪、除颤器、急救箱、救护车等。
3.检查设备和药品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确保一切状态良好。
二、召集医务人员1.及时召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并确保他们具有应急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放射科医生等,每个角色的任务和工作内容要明确清晰。
三、组织急救和救治1.迅速评估患者的急危程度,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如CPR、无创通气、心电监护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2.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如心源性猝死、呼吸衰竭、中风、外伤等,并做好相关处理准备。
4.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X光、CT、血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方案。
四、通告患者家属1.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并告知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方案。
2.安抚家属情绪,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并及时回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切。
3.协助患者家属准备转运所需的文件和物品,如病历、病例本、患者个人物品等。
五、紧急转运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距离,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直升机、航空器等。
2.与转运方案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保持通讯畅通,协调好转运时间和地点,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转运到指定的医疗机构。
3.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稳定和安全,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和完善治疗措施。
六、后续处理与记录1.转入医疗机构后,将患者移交给相关科室,告知其基本情况、应急处理和转运过程等,以便他们继续进行相应的救治工作。
2.做好相关文件和记录,包括患者信息、病情记录、治疗措施和转运过程等,以备后续的回顾和总结,以及后勤和保险事宜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急诊护理工作特点
急:就诊病人病情变化快,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切工
作都突出一个“急”字,分秒必争,迅速处理。
忙: 病人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在发生意外
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员抢救工作,所以急诊工作十分 繁忙。
多学科性:就诊病人病种复杂,常常需要多专科人员
协作会诊了,因而,要有高效能的指挥组织和协作制度 ,另外,多数病人是初次急诊就诊,常常有传染病人, 易造成交叉感染。
六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的手段,通过视觉、嗅觉及 触觉等感觉器官或借助必要的检测工具作为观 察手段和途径,主动察觉病人的异常症状,收 集有关病人健康状况的信息,并凭借护理经验 和医学知识作出疾病状况或健康状况评估的过 程。
六、病情观察:
危重病人的观察究竟应该观察什么? 如何观察?
六、病情观察:
3、随时随地观察病人;关键时刻,加 强巡视
。(换瓶时 晨ຫໍສະໝຸດ 间护理时)(大量输液时 凌晨 病情不稳定等)
4、观察要有动态性、针对性。
察言观 色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5、将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放在首位,护理安全 牢记心 中。(舒适度 饮食 大小便 )
夜间观察技巧:
1、观察要点: 1)注意病情恶化或好转,并作出数量和性质的对 比。 2)注意有无新的病情变化,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3)捕捉发病的先兆。 4)对重点病人因时制宜。 2、观察技巧 1) 提高警觉性 2) 仔细推敲,提高判断和处理能力。 3) 听声音、看体位、查呼吸。
(二)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1)先:开枪!再:瞄准! A、呼吸困难(Asphyxia)端坐体位、立 即开放气道、给予有效吸氧; B、大出血(Bleeding)立即彻底止血、 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扩容;
(二)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C1、心悸(Cardiopalmus)端坐体位、 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C2、昏迷(Coma)开放气道、有效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D、濒死状态(dying)立即呼救、仰卧位、 尽快徒手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复苏药物
(全力以赴,谨言慎行)
(3)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① 过得硬的各项护理技术,如昏迷病人的插 胃管、穿刺看不见的静脉,CPR效果的判定,做 到眼睛尖、手脚快、有同情心、能独挡一面。
②、了解病情,知道现在工作区域内发生了什么事 情,熟悉抢救物品,仪器及药物存放的位置,必须心 中有数,保证仪器和药物及时应用,抢救病人时护士 要沉着、冷静、准确、头脑清楚、反应敏捷,发现病 人出现异常情况,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心跳呼吸骤 停时,不许离开病人,一边采取急救措施一边呼叫, 维持抢救现场秩序,保证吸氧管路的畅通,建立静脉 通路,保证用药途径畅通,迅速、准确地执行医嘱,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操作,及时准确详细地记 护理记录。
医护关系:共同构成医院医疗服务的支柱,彼 此不缺失,彼此不可替代,彼此相互补充。 (1)医护配合: 团队精神、技术互补,分工合作、团结和谐 (CPR、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 搬运病人),抢救治疗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弥 补,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 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及时,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七:沟通交流
了解病情 安慰患者 作疾病相关告知
病人
护士
医生
反馈情况 确认医嘱 沟通信息 了解病情 安慰家属, 作治疗与护理措施、住 院制度等相关告知
家属
1、抢救时言简意赅,表达清楚。 2、抢救时口头医嘱要复述。 3、交流时要注意相互尊重。 4、了解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 5、对诊断和治疗有不同意见时注意方式 和场合。
(二)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适用 于任何急危重症: (1)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 (5)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脉 输液(多选平衡液)
五、抢救中的医护配合
六、病情观察:
4、血压(BP):平均动脉压﹥70mmHg(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压差)一旦低于此值,即应考虑休克 的可能性。 5、神志(C):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如果: 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病情变化; 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 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睡眠与意识障碍) 6、瞳孔(A):正常直径2-5mm,双侧等圆等大,对 光反应灵敏; 瞳孔散大并固定——心跳停止 瞳孔缩小——有机磷或毒品中毒 瞳孔一大一小——脑疝形成
☆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
1、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医护人员应积 极救治,同时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警惕; 2、预检护士应立即通知上级并报治安部门 病历书写全面真实,准确,并注意保管; 3、开具诊断证明实事求是; 4、服(中)毒者要留标本送毒物鉴定。财物 要妥善保管; 5、留观察期间要有家属或公安人员陪守。
③、护士要掌握仪器及物品、药品的使用,气
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等操作用物,呼吸机、 监护仪、心电图、除颤机、洗胃机、输液泵、 注射泵各种急救物物等的使用。
④、严密观察病情,护理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 要准确。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向医 生复述一遍,认真核对,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 结束时经二人核对,医生补开用药医嘱后方可弃之。 ⑤、 抢救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第一手资料、 医护记录要一致,要特别注意记录病人病情变化的时 间、表现,对病人采取的急救措施、用药剂量,用法 及时间(准确到分钟)
最反感的事: 公众场合对他不尊重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路漫漫其修远矣, 吾将上下而求之。
四、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 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 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 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2.各种休克:
二 、 处理原则
1.一般急诊:相应科室就诊、留观 2.危重病人:送抢救室紧急处理,后办就诊手续 平稳—转入病房 不平稳—入监护室抢救 需手术者—手术室 3.传染病人:先隔离,再转院或送相应科室
二 、 处理原则
4.成批伤病员处理: 5.特殊病人处理: 6.病人转运处理: 7.清洁消毒处理: 8.各项处理记录: 注意: 凡是抢救病人都应有详细的病历和抢救记录 无论转入哪儿都要由抢救医护人员负责护送,并 将病人病情及处理经过向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交班
六、病情观察:
7、尿量(U):正常﹥30ml/h;﹤17ml/h或
24小时少于400ml称为少尿; ﹤5ml/h或24 小时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提示发生了休克 或者急性肾衰。 8.皮肤黏膜(S):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 克;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皮肤黏膜 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 所致,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 提示发生了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1、了解病情,有目的地观察病人。(全面了解,重点关注) 2、重点关注生命“八征”(T、P、R、 BP、C、A、U、S)
六、病情观察:
通过对生命“八征”的检查,更好地了解病 情变化。 生命八征: 1.体温(T):正常值为36~37℃。 2.脉搏(P):正常60~100次/分、清晰有力、节 律正常。 3.呼吸(R):正常14~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 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 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 等。
5.肝功能衰竭:
硬化。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
6.肾功能衰竭:
(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二)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对有生命危险 的急症者,必须先开枪!再瞄准! 即: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 治病救人”的常规!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 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 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 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 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 可分为Ⅰ型呼衰、Ⅱ型呼衰。 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 Ⅱ型呼衰——低氧血症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