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复习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
• 12、下列成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 和无限性的是( )
• A一概而论 • B三人成虎 • C百感交集 • D千虑一得
• 辨析:有人说,某些物体人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 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中国北京。所 以,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 属性和存在方式。 (2)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辩证 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是相 对静止状态,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绝对不运动。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我们不能以 物质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因此,认为 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 6、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 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 现的哲理是( )
• 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 ②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 •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④读书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A、①②③ B、①③ • C、①② D、①②③④
• 7、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 向前进。”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 11、下列对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识错误的 是( )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 • B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C没有正确从客观世界万事万物中抽象出共
性和本质
• D认为客观实在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论部分复习
唯物论部分复习一、考点突破1. 物质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 运动理解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理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3. 物质运动的规律理解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 物质决定意识了解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理解意识的本质5. 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并能运用具体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6.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能够综合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理解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能利用此观点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的题型涉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考查方式:一般都以具体材料(哲人哲言+时政热点+成语漫画)为载体,考查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考查特点:在非选择题的立意方面,本单元内容往往和辩证法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考查。
考查高频点: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
7. 课标要求(1)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2)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哲学的物质概念2.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3.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5.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6. 意识活动的特点7.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8.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难点:1. 哲学的物质概念2.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3. 意识活动的特点4.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一条主线: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重点知识解读1. 哲学的物质概念2.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6. 意识活动的特点8.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力提升类例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唯物论考研题库
唯物论考研题库唯物论是哲学中一个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在考研的哲学部分,唯物论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研题目,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和答案。
一、选择题1. 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 精神的B. 物质的C. 理念的D. 意识的答案:B2. 唯物论认为意识是()。
A. 物质的属性B. 物质的反映C. 物质的源泉D. 物质的创造答案:B二、填空题1. 唯物论认为,自然界是_________的,人类社会是_________的。
答案:物质的;物质的2. 唯物论认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是_________。
答案:物质实践三、简答题1. 简述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物论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
2. 唯物论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唯物论为现代科学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它鼓励人们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认识自然现象。
唯物论的世界观强调实证和实践,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论述题1. 论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关系。
答案: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唯物论提供了世界观,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辩证法则提供了方法论,即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辩证法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如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的质变和量变等。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
五、案例分析题1. 请结合唯物论的观点,分析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过程。
答案:唯物论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片面的、直观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并开始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
唯物论原理应用举例+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结合议题背景,完成下列要求: 在这个重要节点,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谈到
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 “信心赛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新征程中,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当然我们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奇迹,还是要怀平常心,把握住
自己的历史定位。不要出那种带有极端性的、情绪性的举动,病急 乱投医。那些做法毫无益处。”
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墙养学生的劳动习 该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
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 展“新劳动教育”,是从客观实际
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 出发,遵循了教育规律;(要坚持
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 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 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开发者根 据电磁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 形式,科学设计,发明了磁化 搅拌杯。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 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 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创造出符合人的目 的的客观事物。磁化搅拌杯克 服了传统水杯的弊端,实现了 对传统水杯的发展和创新,满 足了人们的需要。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 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开发者坚持问题导向,弥补了 传统水杯的短板。
美广西”品牌的发展目标,坚持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 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讲好广西故事,推动文化和旅游各 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持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将广 西的秀美山水、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与时代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打 造出“桂林山水”“浪漫北部湾”“壮美边关”“长寿广西”“刘 三姐文化”“壮族三月三”六大文旅品牌,以经典、精品文旅景观 为牵引,优化精品线路,实现“串珠成链”,提升文化旅游格调品 位。积极构建覆盖全媒体、宽渠道的旅游推广网络,深化国内国际 旅游合作,不断提升广西文旅竞争力吸引力。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打 卡广西,“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品牌越来越响亮。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品牌越来越响亮的原因。(10分)
哲学四大板块关键词复习
一、唯物论(辩证的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情况),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制定…发展战略,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指导或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学习、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失败/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二、认识论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识别的关键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路遥知马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识别的关键词: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2、联系具有客观性①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解释。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核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基本原理。
一、唯物论的基本概念1. 唯物论的含义唯物论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强调物质是世界的客观实在,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的规律所决定的。
2. 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它们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又受到物质的约束和制约。
- 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世界,对于世界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历史的物质性:历史是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二、唯物主义的历史渊源1. 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古代的哲学家如丘奇、伏尔泰等提出了唯物论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体现,形而上学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错误理解。
2. 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唯心主义片面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唯心主义的思想观点被辩证唯物主义所取代。
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制度的产生和变革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 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连续革命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社会制度的演进是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
2. 马克思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工具和方法,它通过对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冲突进行分析和辩证推理,揭示了事物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 马克思的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1. 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为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社会现实。
唯物论 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它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又是什么?2.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物质是什么思想?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又是什么思想?4.什么是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什么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又是什么观点?5.什么是规律?规律的特点是什么?其方法论要求又是什么?6.意识的本质是什么?错误的意识是不是对物质的反映?7.意识的作用是什么?分别有哪些表现?8.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其哲学依据是什么?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9.什么是实践?其特点有哪些?10.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分别有哪些表现?11.什么是真理?真理的特征有哪些?其中,最基本的属性又是什么?12.认识的特点有哪些?其方法论要求是什么?【构建知识框架】写出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原理方法论唯物论认识论【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在这里”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人不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与“天下为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也”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2.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3.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
唯物论试题
提示
是错
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
误的。
6.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 (2014· 江苏高考,27A) 提示 界。 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自身不能改造世
7.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
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
生活方式宣战”等题眼信息。
“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表明我们
按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D项入选。 A项中“就”、B项中“根本上”、C项中“消除”表 述错误。 答案 D
命题预测题型:选择题 1.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 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 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 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④说法绝对。 答案 C
①错误,人的意识才有主动创造性;②错在否定了外因的
作用。
答案:D
4.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 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 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 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 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 C (
错误。
5.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 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 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 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 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 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 界
马克思主 义哲学核心要点复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要点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世界、认识社会和指导实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对其核心要点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
一、唯物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唯物论的基石。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具有客观存在性和规律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臆断。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物质,而是能够主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这一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定信心,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同时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表明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总的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第二单元唯物论和认识论 高三一轮复习
• 党的十六大以来,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中国 共产党人以高度清醒的历叱自觉,以改革创新的时代勇气, 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 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叱性课题,认真总结我们党执政的宝贵经 验,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我们 党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跃升新台阶。 • 从战胜非典、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大地震、舟曲 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到成功丼办北京奥运会和 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再到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深刻感到:中 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 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 “变”与“不变”的理解。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 出的战略决策,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因此重视正确思想的指导。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 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说明了上述观点。 ③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不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这是按规 律办事的具体体现。
12/20/2013Fra bibliotek12/20/2013
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
高二哲学生活唯物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2010年美国热播大片《盗梦空间》中的主人公认为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只要依靠思维的力量就可以建造城市,就可以穿越时空。
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是错误的,它认为存在决定于思维C.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是错误的,它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观点符合唯物主义这一根本思想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4.下列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物质具有不可知性D.物质是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把这些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一切顺从自然7.“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无规律可循8. “相信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这个观点A.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D.主张科学研究应该脱离知觉主体9.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但基础产业较薄弱,科教事业较落后。
哲学唯物论复习总结
物质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 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是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 的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概括和抽象, 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
联 质的具体表现。 系 二者是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大和小的关系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提示】物质世界≠整个世界 ◈物质世界是指万事万物(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为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整个世界除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的思 维。
(2)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 例如( )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拨】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都是正确的:(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3)世界的统一性 在于它的物质性。(4)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是物质的。(6)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认识世界
人与自然
形成 自然科学
促目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进 的
处理好三组关系
人与社会
形成 社会科学
具体科学
正 确 地 指 导
辨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
实
改造世界
践
的
过
程
中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形成
高三唯物论知识点框架
高三唯物论知识点框架
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高三阶段,了解和掌握唯物论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高三唯物论知识点的框架概述。
一、物质与意识关系
1. 唯物辩证法的看问题的基本态度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4. 社会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世界的本质与发展规律
1. 性质、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2. 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3. 事物的发展规律
4.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 因果关系和必然性
4. 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四、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基础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 实践的三个基本环节
4. 实践与认识的转化关系
五、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特点
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 矛盾分析的方法
3.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式
4. 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
六、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渊源
2.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地位
3. 唯物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以上是高三唯物论知识点的框架概述。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
解和理解,可以帮助高三学生在思维方式和理论分析能力上得到
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建议学生注重对每个知识点
的思考和实践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唯物论的思想和方法。
祝愿高三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唯物论复习课件
返回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 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 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处理好主客观关系,既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发,又要重视正确意识的反作用。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 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 为的思想。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返回
返回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 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 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 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 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 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的?
(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 离开运动谈物质,陷入形而上学 离开物质谈运动,陷入唯心主义
返回
4、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返回
参考答案: ①从实际出发,就是使主观愿望和认识符合客观的 实际情况,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主观符合客观的唯物 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从实际出发,就是从本地的具体的特殊的实际情 况和特点出发考虑和制定发展规划,把普遍原则和特殊 情况结合起来。
③当地政府在调查研究本地资源优势和特点的前提 下,研究和制定“树、豆、鱼”为重点的发展规划,这 一规划较好的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正确原则(每点4分)
唯物论复习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 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 的反映。 方法论: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红字为简述,简述用的多
意识的能到作用(意识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 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
范 畴
标题
世界观 ①规律的含义; ②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不能被创造 被消灭被改变)
方法论
复习注意
按客观规律 办事,实事求是
辩 证 唯 物 论
主观能 ③规律是普遍的 动性和 客观规 律的辩 证统一 关系原 理 人有主观能动性
解放思想,在 认识和把握规律
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造 福人类
辩 证 唯 物 论
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 和计划性、主动创造 对物 性和和选择性 质具 有 能动地改造世界: 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重视精神的力
能 指导 作用,对于人 动 作用 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节和控制作用;正 促错阻
量,自觉树立 正确意识,克
服错误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应用点拨
“为什么(原因)类”
•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 “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 【解题技巧】: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 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 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 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 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 简述: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要 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关系原理: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 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 它都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 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 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 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 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 现象。
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 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 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 的思想。
(1)物质——世界的本质
物 质 的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唯物主义)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可知论) 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万物的共同本质) 自然界是物质的 按其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产生、构成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的 真正统 一性在 于它的 物质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 质;世界是物质的;
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备受人们关注。早在党的十二大上, 我们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验和教训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新命题,强调走自己的路。29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 就充分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材料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的不断走向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 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 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 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 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部分(第六课):概念:实践 、真理 1.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 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 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4、认识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
唯物论习题(复习训练)
高三政治总复习训练(唯物论)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02年3月19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回答1—2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只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回答3—4题。
3、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 )A、物质的惟一属性是客观实在性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4、“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这是因为( )A、物质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B、只有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在客观物质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5、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
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江泽民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 促进作用。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体现了这一点。
例题1:进入21世纪,杭州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蓝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 大;城市建设工程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 排放加剧,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2年,杭州市 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杭州工程”。6年来,主要采取以下 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型机动车准入制度, 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施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 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技术,提 高燃烧效率等。杭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应用:分析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受到的惩罚或利用规律改造 世界的成功例子。涉及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和自然界 的物质性原理比较)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②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世界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 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 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 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 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 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世界观: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世界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 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 错误的思想意识。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1)规律定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特征: ①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 能违背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上 述…….符合……实际。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 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 服错误意识)。这些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有利于………。 ③规律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 办事,上述措施遵循了…..规律。 ④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上 述….. 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 统一。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国情,了解奥 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 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 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
8.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 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二单元易错点(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单元易错点(物质与意识共11个)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人的意识是对客 观实在的反映 (应为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 括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4.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 如此,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 前提。 ②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不 能随心所欲, 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 和谐相处。否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2.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内容〗 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 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
第二单元易错点(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6.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规律与规则、定律是有区别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根据规律制定的,定律是 对规律的反映,两者都是主观的东西(有正误之分) 7.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二单元易错点(物质与意识)
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不一定是正确反映) 6.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7.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 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1)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进行的, 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2)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有正确与否的问题(二重性):从认识世界来看,意识 既可能正确地、也可能错误地反映客观存在;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 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 类造福。
二、考查方法
1、小综合 ①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 ②运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 ③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 2、单一原理 ①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②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 ③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 ④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3、小切口 ① 材料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②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 怎样做到尊重客观规律? ④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唯物论复习
唯物论主要内容
第四课、第五课主要讲辩证的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2、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按规律 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给 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 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 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 灾重大胜利。 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党和国家领 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单元易错点(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不 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 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颠倒了二者) 4.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规律≠规律的表现形式)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杭州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
答:(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杭州市从本市空气污染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 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杭州工程”的正确决策; (2)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杭州市政府启动“绿色杭州工程”,采取 了相关的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转好,充分发挥了正确意识的作 用; (3)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规律也是普遍的,同时人是 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是要受到规 律的惩罚。杭州市政府启动“绿色杭州工程”看到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 遵循了客观规律。
【提示】第四课还包含着辩证法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 对静止的统一。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和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连在一起 用)
【原理内容】: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自 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第二单元易错点(物质与意识)
8. 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反作用的大小不是由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的) 9.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 (“客观实际”是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意识),不能成为建设的依据 (客观),应是中国的国情。理论只能成为指导) 10.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1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准确表述 (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 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则强调物质的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