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指导(以2013南京中考作文为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题审什么?
审的对象是:体裁、范围、命题意图等 主要包括:体裁、范围、写作对象、修饰 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 作要求提示性语句等等。
一试身手
小组讨论
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 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 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 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 请以“书里有个‘我’”为题写一篇 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
例文品析
书里有个“我”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长,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人们 稍不注意,便会迷失自我。我也曾经迷失过,本想就此 下去,但偶然间走进《中外经典名言》这本书,书中 “人生如同一个坐标系,无论你是谁,总有一个点与你 相对应”这句话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并萌发了做回自 我的念头。 刚迈进初中大门时,走进《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心中 很是激动,并立志要做她那样的人。于是便学着她的样 子,每天晚睡早起,与周公相遇的时间还不到6小时,我 还借阅了大量的英语书籍,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谁知 不到两天,便觉得身心疲乏,难堪重负,成绩也因此一 落千丈。后来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睡眼朦胧,懒 散乏力,于是恍然大悟:这不是我自己。 读初二时,我试着从书中找回真正的我,偏偏就在正要 找到之时,又给迷失了。此事源于同桌那几本韩寒的书。 当时的我对这位文学奇才钦佩不已,便东买西借弄回了 他的几本书。“啃”了几篇文章,这才明白“长江后浪 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怎么一回事。
提示语中的关键词
一本
心爱的书 走进书中 好像、似乎、仿佛 故事、情感、思考
数量 修饰语 范围及关系 副词 切入角度和文体定位
书里有个“我”
审要求和限制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文体 字数 其他限制
书里有个“我”
书是什么样的书?你能由此想到什么? 一本心爱的书
书里有个“我”
审提示语:
提示语中有哪些成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你认为 它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一本心爱的书 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 走进书中 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 故事好像 故事 情感似 乎 情感 思考 仿佛 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 思考 的思考……
读过 真实 好书
对象:真读书、读真书、读好书
书里有个“我”
我是谁?怎么表现?
自我 我: 性格、经历、成长
认识、观点
第一人称——真实的我
书里有个“我”
范围: 书中而不是书外
不能脱离书的范围来写
书里有个我
数量: 一个 不能写各种“我”
书里有个“我”
关系: 我和书的关系
不能脱离书来谈我,也不能脱离我只谈书
看完他的书后深受其影响,甚至文风都受到感染,开始 拼命玩弄文字。谁知到后来却被文字所玩弄,写出的文 章不伦不类。如今反复品读,才发现不但没学像,连自 己的个性也丢掉了。这时又终于明白:这不是我自己。 这两次“书中有个‘我’”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读 书固然重要,但真心读书,读出自我更重要。古今中外 多少名人大家,都是读了许多书,但又始终坚持自我, 才迈向成功的彼岸。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维持两千年之后, 最终被伽利略的自信所击垮;“地心说”统治达数百年之久, 而哥白尼坚持自我才提出了“日心说”;还有牛顿所开创 的物理时代新纪元,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 众多的发明与创造,都是敢于否定前人的学说,真心读 书,坚持自我而创造出来的壮举。 我酷爱读书,更喜欢书里有个“自我”,在浩瀚的书海 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问题
就这两篇文章请从审题的角度思考它们有 什么特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审题歌诀
审清题目辨体裁,把握重点和要害。 依题联实多比较,围绕主题选素材
作业
1、再次审题,小组讨论修改或完善之前的 审题思路或提纲。 2、根据修改后的审题思路或提纲,写成一 篇完整的作文。 3、推荐阅读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 主》、黄蓓佳的《心声》
偶然,读到他写的一个小故事,讲日本的“神鼓童”表 演与山寺中的佛鼓的不同。“神鼓童”表演即一名灵秀 的少年在一面大鼓前用尽全身的力量和技巧完成的一项 体力表演,场面壮观。而山寺中的佛鼓则是一名比丘尼 静静地站在一面大鼓前,时间一到,就挥动手中的鼓槌, 一下又一下地敲击鼓面的情景。这名比丘尼神情安详, 泰然自若,好像与那幽静的山寺合为一体,而手中的动 作像是下意识、最自然的动作。“咚——咚——”,要敲 整整一百二十下瘦小的比丘尼才能放回鼓槌,悠然自得 地离去。 合上书本,我不禁苦笑,自己不就是那名神鼓童吗, 笨拙地用尽所有的力气去攀越心中的那个高峰,却不知 那会使自己永远困在那里,寻不到出路。倒不如将心放 宽一些,像那个比丘尼,心态平和,笑着面对一切,不 去埋怨,悠然自得,随心随性。 岁月流转,我依然站在桥上看风景,携着那本书,然而 书里那个小小的“我”已在敲着山寺中的佛鼓。
例谈初中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擦亮双眼审清文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命题作文的基本审题方法
2、增强学生审题意识,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审题概念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 (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 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 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 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Fra Baidu bibliotek
切入角度
与书中情节以及人物经历、情感、思想观点相照应, 收获知识、快乐和成长 用某个书中人物映射自己成长
例如:
在不同的时期看一部作品的,对人物、 情节主题的不同感受 作品中人物的价值观影响自己,和自己 的成长轨迹契合 读一部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注意:明确我的存在,保持独立,坚持自我
例文品析
书里有个“我” 境明,千里皆明。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一如他的名字,像幽静山寺中静 静流淌的清泉,掬一捧喝下,清澈肺腑。 喜爱偷懒的人大抵是这样的,在某个假日的午后, 随意翻动珍爱的书,抚摸它泛黄褶皱的封面,嗅着油墨 的香气,摘录一段钟爱的文字,直到心灵与书本契合, 才停下这一次愉悦的旅程。 林先生是我仰慕已久的当代著名作家,他曾说,他 早已不是站在桥上看风景的年纪。而我后生小辈,却在 执着地寻着自己的风景,在学业与家庭琐事间兜兜转转, 不觉已深陷其中,迷失了方向 他的文字意境悠远,折射着禅理。得意时,我读它, 能带给我兴奋后的冷静,让思想沉淀,变得更加厚重; 失意时,我读它,能向我展示另一番广阔天地,抚慰我 受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