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说课_精品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共23张PPT)
1.确定研究对象及过程 2.受力分析及运动分析 3.列动力学方程联立求解
目录
教材分析
Contents
1
教学反思 3 4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准确地表述出牛顿
第二定律的内容,并能从瞬时性、矢量性等各方面深入理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解牛顿第二定律,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3、选定正方向或建立适当的正交坐标系。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
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 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 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4、 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 学生智能,可行性强。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 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 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二定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谈一谈关于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物理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本节在分析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定量的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它本身质量的关系,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同时本节教材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为下一节力学单位制的内容做准备,本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成为了运动学的核心,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
所以本节在本章乃至本册,甚至整个高中物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基于对教材的这些认识,根据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力的单位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新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2)知道表达式中F是质点所受的合力,并且能够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各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体会牛顿第二定律连接运动学和力学的桥梁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关系式是如何从F=kma变成F=ma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初步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认识自然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价值。
学生在初中就具有了比例关系的数学表述形式,同时前一节课学生已经通过实验描述出a-F和图像,在此基础上会很自然的实现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凭借扎实的运动学和力学基本知识,借助教师创设典型的动力学情景及设置问题链,将会逐步地接受并体会到牛顿第二定律桥梁作用,另外教师可巧妙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判断,进入到对牛顿第二定律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以上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牛顿第二定律 的内容和表达 式 2. 力的单位1N的 物理意义
板 书 设 计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m一定 F∝a
F=kma
F一定 a ∝1/m
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 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 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F=ma
F 单位:牛顿 同向性 同体性 同时性 独立性
F与a的关系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设计, 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 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讨 论、分享思想,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 “发现者”,课堂教学的主人。将教学 活动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创造活动,培养 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
例题:
如图,小慧推动小车 前进。已知小车的质 量是7kg,假定水平推 力为14N,不计阻力, 求小车的加速度和从 静止开始2.0s末的速 度大小?
设计意图: 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了解牛顿第二定律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关系。 ③体现出了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也体 现了建立物理模型的思想。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的 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 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 体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突出 了力的单位“1牛顿”的 物理意义,并在最后通过 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 律应用的基本思路。
二、学情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
Your site here
LOGO 第二十一页,共25页。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 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 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接触以
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
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895牛,推进器开动7秒钟,测出 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改变0.91米/秒。 已知双子星 宇宙飞船的质量m1=3400千克,求火箭组的质量
环节四 :
Your site here
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LOGO 第九页,共25页。
Your site here
第十页L,O共2G5页O。
看图片:
❖ 真空实验室里拍 摄的羽毛和苹果 同时开始下落的 频闪照片。
由上节课探究实验所得的结论,解释为什么质
量不同的物体加速度却相同?引入新课
Your site here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初步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认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价值 。
3、通过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更加热爱。
LOGO 第四页,共25页。
教学重、难点(考 纲要求)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则 k=1
❖ 牛顿第二定律可简化为:F=ma。
Your site here
LOGO 第十六页,共25页。
Your site here
LOGO 第十七页,共25页。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11篇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11篇《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下面我对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一章第6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过动量守恒定律之后,为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动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而编写的。
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积累,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且本节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②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可以使用于变力;③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②通过一维形式动量定理的定量讨论,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难点: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四、说方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分小组讨论,进行推理验证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法: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从而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教学程序通过以上分析,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一)引入新课小实验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鸡蛋落地让鸡蛋落入垫有海绵桶中(海绵不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推测鸡蛋的“命运”,最后展示结果。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7篇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7篇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将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知识结合可推导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将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结合,可研究天体运动规律;此外,牛顿运动定律在电磁学、热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实际上几乎贯穿了经典物理学的全部内容。
在历年的高考中,单纯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题目并不多见,主要是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而是作为一个知识基础体现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是经典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本部分内容的考题突出了与实际物理情景的结合,出题形式多以大型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从近几年的高考形式上来看,20__年上海物理卷第22题、海南卷第15题、江苏卷第13题、安徽卷第22题、山东卷第24题、08年上海单科卷第21题、海南卷第15题,07年海南卷第16题均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总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本节复习课是力的知识,运动学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学生学好整个物理学奠定基础。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如下三维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解题方法,进一步学习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变式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学会画受力分析图和过程示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养成积极思维,解题规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物理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牛顿第二定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结论,归纳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2. 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 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法方法1. 复习回顾,创设情景,归纳总结。
2. 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自行车启动、汽车启动、火车启动等录像资料。
教师提出问题:它们的速度变化量的比较,速度变化快慢的比较,它们分别由哪些因素决定?引导学生分析:学生观看,讨论其可能性。
教师提问:1. 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 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申提问: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板书:m a F a /1,∝∝二、进行新课(一)牛顿第二定律教师总结: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我们证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板书)教师引导提问:如何用数学式子把以上的结论表示出来?学生可能回答:/a F m ∝。
教师提问:如何把以上式子写成等式?学生可能回答:需要引入比例常数k 。
kF a m=。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把上式再变形为F kma =。
板书:F 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1.选取合适的单位,上式可以简化。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其实,国际上牛顿这个单位是这样定义的:质量为1 kg 的物体,获得1 m /s 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1 N ,即板书:1 N=1 kg ·m /s 2 。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3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精选】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三篇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下面我对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一章第6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过动量守恒定律之后,为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动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而编写的。
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积累,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且本节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②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可以使用于变力;③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②通过一维形式动量定理的定量讨论,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难点: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四、说方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分小组讨论,进行推理验证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法: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从而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教学程序通过以上分析,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一)引入新课小实验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鸡蛋落地让鸡蛋落入垫有海绵桶中(海绵不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推测鸡蛋的“命运”,最后展示结果。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四篇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四篇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下面我分部分内容来讲述我的设计思路。
首先是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运动、力学和牛顿定律之后编排的,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际应用,是__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核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生活、生产中两类动力学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以加速度为中心的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力学的解题范围。
但高一的学生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
加上刚学完牛顿第二定律,对受力分析还不是很熟悉,我们只能逐步展开、加深,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并理解正确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出正确的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的能力;通过本节课,使80%的学生能基本解决中等难度的力与运动的题目。
作好受力分析图,弄清物体的运动情景,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根据此特点,我采用了师生讨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复习提问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三个案例分析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接着是通过练习巩固加深,提升能力。
最后小结布置作业。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是怎么突破重难点的。
宝来汽车是大家熟悉的,首先以它作为背景,设计了两个例题。
提出我的问题:例1、例2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目的让学生自己归纳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种类型的动力学问题。
接下来是案例分析二,也就是例1,这是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的类型题。
为了解决这类型的题目,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图。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一、说教材“牛顿第二定律”是上海版物理必修1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是用数学关系定量表述了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力学的基石,是学好后继课程的基础,是连接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
他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
本节课的主线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质量的关系,从而建立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它的适用范围。
本节课的难点有三个,一是通过生活中两个实例分析出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定性关系,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定性关系。
二是由定性分析的结果引导学生对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猜测。
三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和力学单位牛顿的定义。
而引导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到加速度与外力、质量的关系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说目标根据新课标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并结合本节课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并深入理解定律的物理含义。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的运用该定律,掌握控制变量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实验结果评估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善于科学猜想和建立假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物理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并掌握实验探究法,掌握控制变量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评估实验结果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养成善于合作和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合作型人才。
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讨论的是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力和其自身质量的关系,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定性分析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猜测,建立假设。
启发学生设计实验,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
本节小节:
1、控制变量法。
2、通过合作,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
3、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过程中的实验操作。 4、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初步理解。 5、运用列表、图象等处理数据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仔细阅读课本,并思考课本上第 50页的演示实验,说明如果用该实 验说明牛顿第二定律,可能存在什么 问题。
注重培养理解推理能力、实验设 发展“三种能力”: 计和操作能力、数学方法解决物 理问题能力。
我 的 理 解
五、教学方法
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
创设 情景
提出 问题
猜想 假设
设计 实验
实验 探究
分析 论证
总结 交流
学法:----协作学习,分组探究。
教
学
方
法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创设 情景
(四)分析与论证
[说明: “分析与论证”包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 根 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 述。]
数据处理:
①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在图表中观察,寻找规律。 ②可以引导学生在坐标纸建立a-F坐标轴进行图象分析,发现m一定时, a和F成正比。 ③可以在计算机Excel里输入数据,作出以上几种图象,分析得出规律。 最后教师展示部分学生分析结果,全班同学参与讨论、比较、分析误差原 因并初步得出结论。
教 学 过 程
1、质量m一定,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
质量(K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0.3 0.3 0.3
力(N)
0.098(10g) 0.196 (20g) 0.294 (30g)
加速度
第四次
第五次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4.3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说课流程图: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渗透教学评价与反思→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一课时核心地位: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
基础性作用:牛顿第二定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学习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基础。
将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犹如高楼大厦之地基.2、教学目标为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计划引出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有关计算②过程与方法:以上一节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初步认识牛顿第二定律依据: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地位决定的。
突破方法: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举例来突破。
②难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比列式引出数学表达式以及K的取值依据:如何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物理问题是学生弱点。
突破方法: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来突破。
二、说学生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学生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力与运动的定性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如何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一关系呢?三、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针对我校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我将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以探究式为主,引导、讲解法为辅说明:现代教育对学生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来学,我采用这种模式的教学方法摒弃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讨论,自主探究,从而得出结论我计划通过本堂课让学生掌握根据教学要求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学习方法四、说教学程序设计为了帮助学生通过本堂课能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并且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PPT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得出结论并与牛顿第二定 律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05
学生互动与答疑
学生提问环节
总结词
鼓励学生提问,提高课堂参与度
详细描述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说课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小组实验中,我学会了与他人 合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深入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加强实验技能训练
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探索 牛顿第二定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例如在 航天、机械、物理等方面的应用。
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操作, 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拓展知识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入理解 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了其表述方法和应用范围。
掌握了实验技巧
通过实验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正 确使用实验器材,如何控制实验 条件,以及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 题,我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
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
01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02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在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中 的作用。
03
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02
牛顿第二定律的讲解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总结词
阐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即物体加 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 的质量成反比。
详细描述
解释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说明物体 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加 速度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强调加 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度量。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课件
牛顿第二定律
三、牛顿第二定律
四、应用
1. 内容: A、文字表述(略) B、数学公式:
F ma
板画及例题解答等 (略)
采用国际制单位,
C、力的单位“牛”的 定义:1N=1kg.m/s2 .
.2 0.1
位移S (cm)
F1/F2 ≈S1/S2
2车 0.2 0.2
a ∝S a ∝F
实验二
(2)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两小车均受0.1N的拉力,小车1质量为0.1kg,小 车2质量为0.2kg;同时开始运动,观察任一段时 间内的两小车的位移关系。
质量M 力F 位移S
课堂练习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使再小的力也可以产生 加速度,那么我们用一个较小的力来水平推桌子, 为什么没有推动呢?这和牛顿第二定律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因为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是合力。
强化公式中的力是合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的加速度 必为零.
B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速度也越大.
(kg)
(N) (cm) S1/S2 ≈ M2/M1
1车 0.1 0.1
2车 0.2
0.1
a∝S a∝1/M
3、数据处理,得出结论。(7min)
鼓励学生直接在数据表中观察,寻找规律。 全班同学参与讨论、比较、并初步得出结论。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a∝F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a∝1/M
(1)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 (2)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3)已经能够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具备一定的实
验操作技能; (4)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牛顿第二定律,这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力与其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次讲解,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一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二、核心内容1.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 = ma。
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个物体所受的力越大,其加速度也会越大;相同力作用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加速度越小。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或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来观察物体的加速度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施加的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增大;而当物体的质量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减小。
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车辆行驶时的加速和制动过程。
当我们踩下油门时,引擎施加的力会使车辆加速;而当我们踩下刹车时,制动系统施加的力会使车辆减速。
同样地,牛顿第二定律也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斜面上的滑动运动等。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分析。
假设有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施加在它上面的力为10牛顿。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a,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5米/秒²。
这意味着物体每秒钟的速度将增加5米。
四、注意事项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单位的选择:在计算时,我们需要保持力的单位为牛顿(N),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²(m/s²)。
2.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我们需要将这些力进行合成,得到物体所受的合力。
然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3. 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密切相关。
4.3牛顿第二定律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教法学法
情景 教学法
+
问题
驱动法
教法学法
目的
乐学 会学 善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太空中如何测 量物体质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
图像拟合
文字表达
数学推导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图像拟合
1 学生自主
思考
2 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
3 互相补充
4 教师点评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图像拟合
1.为什么不过原点? 2.为什么要化曲为直? 利用多媒体,处理数据,强调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文字表达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的跟物体受到的作用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 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数学推导
(三染)色牛体顿变第异二-定--多律倍的体理解
小组活动
情景提取 理论分析
吹乒乓球模拟足球比赛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小组活动
提取情景
F1
a
F2
F
a
a
F1
F2
理论分析
因果性
矢量性
瞬时性
同一性
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生活化
课堂练习 检测效果
解答导入问题
课堂练习
【例题1】 在平直路面上,质量为1100kg的
汽车在进行研发的测试,当速度达到 100km/h时取消动力,经过70s停了下 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重新起 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 速度是多少?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 到的阻力不变
高中物理 说课材料:“牛顿第二定律”
说课材料:“牛顿第二定律”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他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当然与必然是本章的重点和叫心内容。
在前一节“运动状态的改变”中,定性的讨论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力和物体质量三者的关系,本节牛顿第二定律则是研究三者间的定量关系,而本章后面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本身的内容学生是不难理解的,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定律,它是通过实验事实建立起来的,但它与学生过去学过的法则、定律不同,它是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还是北一次遇到。
因此,本节的教学目的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更生要的还是要让学生知道定律是如何获得的,研究问题的思路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怎样观察实验?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否成功和得出演示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由于实验系统误较大,而最终又要得出定量的关系,因此这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书上的实验只得出了定性的关系,定量的关系则是由语言叙述的,因此教学中就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甲量大,乙量也大;甲量小,乙量也小,则这两量成正比”的错误观念。
二、教学和学法由于初中教材和学生思维方式都比较简单,教学要求不高,许多结论,只霜知道、记住,考试就考到不错的成绩,课堂教学多采用讲述法:教师讲,学生听。
特别是当前初中普遍搞的都是应试教育,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无级记硬背的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态度。
这就同高中教材知识难度大、理论推理和定量运、算增多、课堂密度大、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试题难度大、能力要求主很不适应,如果只靠老师讲,学生听,很难使学生掌握所学和知识,这就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的学,由学会变为会学,教法中包含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现在刚进入高中,从学习习惯、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正处在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的台阶不能太高,知识扩展不能太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导
课堂训练:
1.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 原来是匀速的,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将是( ) A.继续作匀速运动. B.变为作匀加速运动. C.变为作变加速运动. D.变为作匀减速运动. 2.甲车质量是乙车质量的2倍,把它们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力F作用在静止的 甲车上时,得到2N/kg的加速度,若用力F作用在静止的乙车上,经过2s,乙车 的速度大小是( ) A.2m/s B.4m/s C.6m/s ������ D.8m/s 3.如果力F在时间t内能使质量m的物体移动距离s( ) A.相同的力在相同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2s的距离 B.相同的力在一半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 相同的距离。 C.相同的力在两倍时间内使质量是两倍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D.一半的力在相同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4.质量是2kg的物体,受到4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当撤去其中F1、F2两 个力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N/kg,方向向东,则F1、F2的合力是_________, 方向 ________。
2、过程与方法
以上节课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 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总结得到牛顿第 二定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认知过程中的有效 性和价值。 通过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 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更加热爱。
4、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例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 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体作用一向右与水 平方向成37°,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之向右做 匀加速运动,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例二】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 求: (1)若斜面光滑,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多 大? (2)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 沿斜面 下滑的加速度多大?
五、教学过程程分析
(一)整体思路:分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2、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3、分析讨论,理解新知 4、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二)教学具体过程为: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播放100米赛跑运动员起跑的视频。 结合视频介绍:起跑时的加速度越大越能在 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速度。
通过例题总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在有多个物体存在的复杂问题中, 确定研究对象尤其显得重要)。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3)选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加速度的 方向为正方向,或将加速度的方 向作为某一坐标轴 的正方向。这样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速度)取正值; 与正方向相反的力(或速度)取负值。 (4)求合力(可用作图法,计算法或正交分解法)。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6)必要时进行检验或讨论。
3、分析讨论,理解新知
(1)讨论a和F的关系,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 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课后作业
77页“问题与练习”:2、3、4、5题
第2、3题是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题目。 第4、5题是涉及到合力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计 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 适当点拨。
六、板书设计
3 牛顿第二定律
说明 ①a=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 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 外力的方向相同 F合 或F合=ma 2.表达式:a= m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 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 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k为比例系数。 (3)取力的单位为:牛顿,质量的单位为:kg,加速度的单位为: m/s2 。 讨论:k为何取值为1?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最后总结: 1N 1Kg 1m / s 2 ,则k=1.牛 由k=F/ma得k=1N/(1kg●1m/s2),若规定 顿第二定律可简化为:F=ma。 目的:设置这个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敢想敢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这一 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研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对应性。
我设计这六个问题的目的: 1.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2.对所学新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
(2)解释现象,加深理解
有力就有加速度,那么,蚂蚁能移动一片叶子, 却不能推动一张大桌子。这是否与牛顿第二定律 相矛盾,为什么? 目的 : 学生刚学习一个新知识,他们急于知道 自己的掌握情况, 设计这个问题正可以使学生知 道自己的盲点,并能使教师更好地知道学生的掌 握情况。再者,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中抽象出模 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加以解释,有利于学生建立 物理模型的思想
学习本节后就知道运动员如何获得最大加 速度。
2、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展示上节课实验结果a-f图像和a-1/m图像,展示思 考的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表达式如何表示,各符号表示什么? (3)表达式中的各物理量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 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74页,并思考讨论上述问题。
4、教学重、难点(根据考纲要求)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法选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多元教学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 的观察、分析能力, (2)指导性发现法: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立 足于学生的学,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获取知识。 (3)讲授教学法:针对课本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 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它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重要规律,也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是 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是整个运动力学理论 的核心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它 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力、加 速度、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经典牛顿力学的一大支柱。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做了“探究加速 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已定性地 了解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 。学生很自然 地就存在这样的疑问“加速度、力、质量是 不是有具体的数量关系?”
三、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准确的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 和数学公式。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牛顿”是怎样 定义的。 (3) 能够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学法指导 (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 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 纳。 (2) 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 想敢说,设置难关“逼迫”学生要想要说。 (3) 提供成功的机会:赞赏学生提出的各种 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感受如何发现问题, 并更多地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由原来的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教材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 了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 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 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 的具体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牛顿”的物理意义,并在 最后通过两个例题的应用体现了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的基本思路。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②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m=
F a
中m与F、a无关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矢 量性 ②瞬时性 ③同体性 ④独立 性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 步骤
七、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设计, 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充 分放手让学生利用创造学的 “集体思考法”, 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 “发现者”,课堂教 学的主题。同时,将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的 一种创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创 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