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口第二中心小学 卢洪年 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的资源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的资源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作者:胡爱民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3期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历来是与阅读教学平分秋色的教学任务,学习写作是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备感头疼的事。
写作时,学生往往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所以,让学生愿意写,有话可写,是习作教学的关键。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
”叶圣陶先生的话对我的启发很大,在教学中,我从生活入手,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的资源,成为习作的素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一、用绘本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2013年暑假,雨山区语文教师培训,到香港学习观摩的老师重点讲了香港小学的绘本教学。
我今年教二年级,也适合绘本教学,一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二则可以为中年级的写作打基础。
我尝试了一下,效果挺好。
我班学生家里的书很多,我让2~3人同读一个绘本故事,先在班上讲,再写在循环日记上,面对画面中的故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创编出富有童趣的故事,写得兴致勃勃。
绘本《狼来了》,印某和宫某的故事风格完全不同。
我还准备了绘本《十朵小云》,进行全班教学,先说,接着写,再画,学生非常感兴趣。
我们还准备自己也画,创作出我自己的《十朵小云》。
二、让植物角和种植园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我班的植物角和种植园是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在两个大花盆中我种上了辣椒,其他花盆中我们种了吊兰、木耳菜、滴水观音。
辣椒从小小的种子种下去,到出苗、长高、开花、结果,所有的学生都在观察,我布置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
有一天,学生发现辣椒叶上有许多小小的虫,赶快告诉我,我知道那是蚜虫,可我没直接告诉他们,我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查出是什么虫。
第二天,许多学生都有了答案,有的回家问家长,有的和家长一起用电脑查,他们还找到了蚜虫的危害。
正好我们书上有《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学生明白了蚜虫是怎么吸取营养,小葫芦为什么会黄了,掉了。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作者:胡成军来源:《新课程·中旬》2019年第05期摘要: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既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写作文难的根本,又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生活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是写话,第二学段是习作,第三学段是写作。
写话只能算是写作前的准备,其实小学作文真正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习作目标就是“乐于书面表达”。
因此,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基于这一点,小学习作教学应该生活化,生活与习作可以构成一个“生活—习作—生活”的循环。
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让作文生活化,既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写作文难的根本,又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高尔基曾告诉初学写作者:“教导人的不是书本,主要是生活本身”。
这说明了重视生活积累、提高对生活感受力的重要性。
要提高生活的感受力,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四点:一、热爱生活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直接源于生活。
身边的琐事看起来杂而凌乱,但生活中的美还是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就是你要学会发现,学会欣赏,而欣赏美其实又很简单,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足够了,这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首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家里面井然有序,窗明几净,各种家具摆放错落有致,这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看,多观察,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美首先必须是要用眼睛去发现的。
其次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美。
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庄稼农作物的种植,讓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小猫小狗等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田间劳动,让他们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
泾口二小 卢洪年 阅读与习作共舞
阅读伴习作共舞——让习作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淮安市泾口镇第二中心小学卢洪年【摘要】现如今的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每每一到上作文课时,都感到非常的头痛。
因为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
虽然许多学生能做到“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却大多不尽如人意:要么是写滥的题材,要么是东拼西凑,再不就是胡编乱造,漏洞百出,更有甚者,干脆抄袭作文选上的文章。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割裂开来,似乎把写作与阅读当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从而使写作学习陷入了困境。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以为:让写作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练仿写、练续写、练改写、练扩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现如今的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每每一到上作文课时,都感到非常的头痛。
因为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
虽然许多学生能做到“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却并不尽人意:要么是写滥的题材,要么是东拼西凑,再不就是胡编乱造,漏洞百出,更有甚者,干脆抄袭作文选上的文章。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割裂开来,似乎把写作与阅读当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从而使写作学习陷入了困境。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以为:让写作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在阅读教学中,练仿写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写作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优美、经典的篇章、段落来练习仿写。
仿写是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是从阅读到写作的一个桥梁,也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手段。
借助范文来仿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仿写有两种,一种是仿篇,另一种是仿段。
生活,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的内容 , 老师还可以推荐有关课外读物 , 让他们 自己去找答案 , 这样 动 , 一种艺术享受 , 充分调动 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去涉猎其他 的读物 。 二、 因材而异 。 教法常新 讲写景为主的文章 , 可用感情 朗读法 。如讲《 日月潭》 一课 , 开
” ,
一
我把这篇文章 交给她妈妈看 , 她妈
学 生炼就一 双慧 眼 , 让 学生有一 颗慧心 , 让学 生从平 常 的事 物 中 妈 了解 了事情 的真相 , 她 给孩 子写了一封信 : “ 孩子 , 请原谅 妈妈 , 感 悟出不平 常 , 我认 为最好的方法 就是 引导学生 观察生 活 , 思考 当时妈妈气糊涂 了, 只怪我下手太重 , 原谅我好 吗?” 没想到 , 作文 生活 。因此 , 在学 习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时 , 我常常引导学生写观 习作竟成 为家长与孩子沟通情感 的桥梁 , 让我们 有机会走进 了孩 察 日记 : 鼓励 他们写 生活 中的人 物 、 事物 、 景物 , 写 自己对事 物 的 子 的情 感 世 界 。 正 是 这 开 放 性 题 目与孩 子 的 生 活 联 系起 来 , 让他 发现 和感想 , 并 时常带 领学生走 出课堂 , 跨 出校 园 , 走入 形形色色 们有话可说 了。 的社会 中 , 这 样学生就 慢慢有 了观察意识 , 并 为写作 积 累了大量
一
这种开放型题 目, 有的学生写 了《 清明 , 向爷爷诉说》 ; 有 的学生写
写 观 察 日记 , 教 会 学 生 观 察 生 活
、
了《 妈妈, 请 听我说 》 ; 有 的学生写了《 向市长说说我 的心愿 》 等等 。
作 为一名语 文教师 , 应 该采取有效 可行 的方法 , 鼓 励孩 子们 我班有一位平 时不 爱说 话的女生写 了这样一篇文 章 : 《 妈妈 , 我 向 留意他们身边 的事物 ,引导他们对周 围的事物要多看 、多听 、 多 你述 说我的委屈 》 , 她 写道 : “ 妈妈, 那 次 的钱真 的不是 我拿 的, 你 想, 并 问几个 为什 么 , 这样学 生在作 文时才有话 可说 、 有事 可述 。 粗暴 的 ‘ 屈打成招 ’ , 我真 的无 可奈何 , 我恨不得 自己是一个法 官 , 可是, 现在大部 分学生 对周 围事物 熟视无 睹 、 充耳不 闻 , 因此 , 让 叛您两年有期 徒刑
泾口第二中心小学 卢洪年《灰椋鸟》
《灰椋鸟》第二教时教学设计淮安市泾口镇第二中心小学卢洪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灰椋鸟》一课的教学设计,笔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初步体验灰椋鸟貌不出众的基础之上,以寻找“美”,品读“美”为课堂的主线,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阅读兴趣。
珍视学生对“美”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悟。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感悟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透过文字,感受灰椋鸟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听觉享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类,用自身的行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一份和谐的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灰椋鸟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听觉享受,感受“美”的存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识了灰椋鸟。
课件出示灰椋鸟的样子,(生接读)灰椋鸟()的嘴,()的背,远远看去(),有什么好看的呢?2、师:同学们,这么一看,灰椋鸟既没有孔雀那华丽的羽毛,也没有丹顶鹤那优雅的身姿,甚至没有小燕子的轻盈可爱。
它是那样的()。
这里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它的模样。
(其貌不扬、貌不出众、貌不惊人……)3、师:就是这种其貌不扬的鸟儿,却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写下了这篇美文,老师突发奇想:也许,就在这其貌不扬的鸟儿身上藏着让人震撼的“美”。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这节课,就让我们踏上寻找美的征程,一起在这貌不出众的灰椋鸟身上去寻找美、品读美。
二、寻找美、品读美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文字直接写灰椋鸟的呢?(第4、第5自然段)(一)、品读第四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你智慧的双眼去寻找美,边找边划下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让生活成为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立足乡土文化,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探究
2019年第9期Reading and writing让生活成为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立足乡土文化,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探究史喜才(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街子小学,甘肃平凉744406)【摘要】根植乡村生活,开发乡土作文资源,让作文回归生活本真,成就学生真性情。
抓住地域性,从乡土文化出发,引导孩子们观察熟悉自己的家乡,有望成功突破作文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本源”的先进理念。
教师应该跳出课堂小圈子思维,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认识社会,体验和感受真实人生,塑造健康人格。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这里有憨厚的农民、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美丽的山川、温驯的家畜、可爱的家禽、热烈的劳动场面……从调查看,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生就乐意打开心扉,愉快下笔,作品容易写得个性鲜明,感情自然真挚。
作文生活化真正放大了作文的外延,很好地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发掘写作的潜能,找到写作的乐趣。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小学生作文,首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怎样釆集写作素材,怎样运用素材合理表达。
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学生怕作文不知写什么,怎么写。
遇到作文,大部分学生皱着眉头,抓耳挠腮,感到无话可写,苦思冥想,如同挤牙膏,写出的作文条理不清楚,内容不具体,没有主动写作、乐于写作的兴趣,作文成了一大难题。
(-)有任务,无指导布置作文,教师往往只确定作文题目,有时候连题目也没有,就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写,在主题的确定、材料的安排、情感的抒发等写作技巧上疏于点拨,放任学生信马由缰,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造假、套作、抄袭现象。
浅议走进生活让学生的习作有源头活水
浅议走进生活让学生的习作有源头活水◆桂景红(吉林省四平市中央东路小学)【摘要】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
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 生活素材 生活场景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写实际生活内容,反映真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
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大力寻找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大交集,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呢?一、在实践中捕捉生活素材大家都知道,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想把作文内容写得丰富,写得生动有趣,就要开展各式各样的异彩纷呈的语文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给他们提供无限大的空间,充分调动听、视等感官。
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味生活。
让他们把用眼睛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用心体会到的一切事物统统用笔一一记录下来。
这样就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众所周知,作文本身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它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高于生活。
有一次习作是让学生写关于石头的作文,刚开始,作为老师的我们认为这个题目觉得有些太难了,无意中翻看学生的美术书时,看到书中有一个内容是让学生在石头上作画,于是,我就想,我们何不开展一次课余活动,让学生去找一些比较有特点的石头,先结合自己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来画一画,然后评一评,比一比,写一写呢?当我把这个作业布置给学生周六和周日完成时,学生特别感兴趣。
两天之后,学生们带着他们画的石头,争先恐后的拿给我看,有老鼠石,小人头石,月牙石、乌龟石等等,看着学生手中的作品,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经过他们小手的描画,变得那么生动,我不禁有点感动了。
让作文的活水从生活源头中来
让作文的活水从生活源头中来摘要: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作文教学应从程式化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打开真实的生活的门,写写记忆的、感动的和向往的,写写实在的、感叹的和评价的。
教师若致力于作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去尝试打开这扇神奇的门,总会有源头活水来,也自会有妙笔生花言。
关键词:作文生活个性思想素养“言为心声”应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我手写我心”,表达对生活、社会、自然的独特感受与真切感悟,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来自于生活并有生活感悟的文字能提升人的思想情操。
技工学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离不开阅读和作文,拿钳子、锉刀的手如能真实写下生活中的感受,那成长中的生命也肯定阳光、大气、有礼有节。
技工学校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设计中应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让人和文结合,让学生的生命个性和灵光思想闪现。
一、打开生活这扇门,总有源头活水来技工学校的学生多因中考的失利而思想彷徨,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要担当起为他们打开心扉、开阔眼界、重塑信心、提升素养的功能,让文字的温暖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正能量。
那就得打开生活这扇门,引得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作文立人,呵护个性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作文。
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不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的意识,关键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打破条条框框,在教学中肯定、激励那些有新意的文章,要敢于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用惊奇、赞叹”去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吐真言、抒真情,充分展示自己多彩的内心世界。
千万不能以教师的或范文的一个“模子”去套住众多学生的作文个性,而应尽量让学生展示其“亮点”,使各类学生在写作中“潇洒”起来。
(二)多元评价,激发自信在作文评价上,我们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概念化、模式化的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优化作文评价机制。
初中生已基本具备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
生活——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2014-03教研论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叶圣陶也曾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章。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写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作文与生活有机结合呢?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由于年龄阶段的原因,大部分小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尚未养成。
为了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鼓励学生把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我让孩子们写日记,有时候是片段,有时候是作文,有时候是几句简短的话,只要能够阐述自己当时的想法感受,表述自己的心情就可以。
步入四年级的孩子,让他们写写景作文常常见他们咬着笔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有些程度好一点的学生能写一点,可写出的作文也不生动,没有观察顺序,杂乱无章。
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教学《春天来了》这一作文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户外,真正地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我选取好的景点,慢慢地引导学生观察。
我把学生的视线引向远处的那一片片金色的油菜地,让学生看阳关照耀下的油菜地是怎样的?微风吹过油菜地时的样子?走进田野,引导学生看看油菜花上的蜜蜂在干什么,由蜜蜂采蜜又想到了什么?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在无形之中教给了学生该怎样去观察,按怎样的顺序去观察,学生回到教室后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不同凡响了。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我常跟班上的学生说:其实生活中不是无事可写,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生活中一件偶发的事情、一堂精彩的课、一次有趣的活动、一个小矛盾、一点感悟其实都是写作的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写作点,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我教育,从而学会写作。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的镜头的:全校刚举行过卫生大评比,学生那劳动时的认真和热情我是感受过的,可最后却只写了“清洁”。
为习作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
为习作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作者:顾焱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第9期生活是习作的土壤,灵感的源头。
基于“生活经历”的习作教学,应注重先经历体验,再写作表达,写真实的生活经历,反映真实的见闻和感受,从而使生活经历成为学生习作的不竭源头,为习作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彰显生命的活力。
一、观察生活,让习作素材丰盈习作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老大难”问题。
在日常的习作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观察生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对于习作,观察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观察生活,参加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可以获得最丰富、最真切的习作素材,激发最自然、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经历中感悟出一点心动的东西来呢?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放大镜的眼睛,一颗显微镜的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耐心引导,多多提醒,慢慢培养起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比如写一种动物,如果学生养过宠物,平时又留意观察,就不至于言之无物。
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大多是从电视、书本中得来,与生活实际相对脱节。
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观察机会,获取真实鲜活的一手素材,教师可以分几个层次展开:(1)全班一起养“萌宠”。
比如养一只小乌龟,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并及时让学生记录观察所得,最终由观察日记连缀成一篇完整习作。
(2)微视频展播——“我家的……”。
鼓励学生亲自养一回小动物,坚持观察,反复观察,然后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特点拍成微视频,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
学生观看时不仅要听清“小解说员”的讲解,更要仔细观察小动物的独特之处。
(3)我和萌宠的小插曲。
小主人讲解与动物之间的点滴故事,增添真实的生活情趣。
全班一起养“萌宠”,便于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坚持观察、及时记录、日积月累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建立习作框架。
“微视频”展示小动物的独特之处,增加了生活色彩,拓宽了习作视野,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了全新的认知,顺利推进习作。
让“生活”成为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灵感和源泉
让“ 生活” 成为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灵感和源泉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写作让不少学生倍感困难。
因为小学阶段的作文基本围绕日常生活命题,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让他们多去体验和感悟生活。
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加强学生生活体验入手,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让“生活”成为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灵感和源泉。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在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据较大的分值比重,教师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因为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在写作时会遇到诸多困难。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一些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以供教师参考,帮助小学生突破写作瓶颈,学会将生活元素化作作文中的写作素材,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想让“生活”成为写作的灵感和源泉,学生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并从中汲取作文素材。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日常事物,用心去感悟和理解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用文字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表达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生活就像一座蕴含丰富矿藏的宝库,我们身边的一切,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小木屋,一场音乐会,一场足球比赛,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毫不起眼的小事,甚至小草发芽、叶子泛青、花儿绽放……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成为他们写作素材的源泉。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教师需要指导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多学多问,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以求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本质。
例如,小学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课《猜猜他是谁》,在进行这一堂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后写作。
让学生先对写作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组织语言对自己的观察对象进行简短的描述,其他同学去猜他描述的是谁。
观察生活,为小学语文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观察生活,为小学语文写作注入源头活水生活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观察与体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小事赋予了我们丰富的写作素材。
通过观察生活,我们能够找到写作灵感,注入“源头活水”,让我们的语文写作更加生动、鲜活。
一、观察身边的小景象无论是在校园里、家里,还是在公园中,生活中的许多小景象都能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
例如,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看到小朋友们在操场上欢快地玩耍。
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像是一层金色的薄纱,笑声此起彼伏,宛如春天的花朵在盛开。
这些生动的瞬间,不仅让我感受到童年的乐趣,也让我明白了友谊的珍贵。
二、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体会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尝试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例如,周末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去市场买菜。
这里的喧闹声、人们的笑语、各色的新鲜蔬菜,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生活画面。
通过记录这些点滴,我发现,生活其实就是一篇生动的散文,无论是买菜时的讨价还价,还是和家人一起烹饪的乐趣,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三、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大自然是灵感的源泉。
在春天,我们可以观察到花开时节的美丽;在夏天,碧绿的树叶和耀眼的阳光也都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秋天,黄叶飘落的场景又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冬天,白雪皑皑的世界让人感知到宁静。
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四季的变化,感悟生活的意义,将这些感受融入到写作中,让文章更加丰富。
四、与他人交流与分享与朋友、老师和家人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也是增强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交流,我们能够获取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开阔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现象,听听他们的见解,或许会激发新的灵感,让写作变得更加有趣和深入。
结语观察生活是语文写作的重要基础,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创作的源泉。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细心观察,记录自己的感受,勇敢与他人分享。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的写作将更加生动、丰富,也能够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谛。
运用“源头活水” 开启习作大门
运用“源头活水” 开启习作大门源头活水,即源源不断的新鲜活泉水,比喻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
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源头活水”,开启习作大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潜力,让他们在写作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为了运用“源头活水”开启习作大门,首先要把握好写作教学的关键环节。
作为写作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应该是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
教师需要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提供各种写作素材、范文、写作方法等。
只有教师把握好写作的指导方向,才能够引导学生受益并真正开启习作大门。
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写作实践,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指导。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比如组织写作比赛、进行写作展示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学生需要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写作是一个自由、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构思和创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从而让学生更有自信、更有动力地进行写作。
还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使用源头活水。
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写作素材。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写作采风、开展写作主题征集等等。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范文,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
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评价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反馈。
在评价习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习作的内容,而且要注重习作的形式和语言表达。
要注重鼓励学生创新,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要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源头活水”开启习作大门,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写作素材和范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潜力和创造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写作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引导,学生可以在写作中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写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运用“源头活水” 开启习作大门
运用“源头活水” 开启习作大门学习写作,就好比是学习游泳一样,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把水引入到自己的笔下。
有水便有活力,同样,写作也需要源头活水。
运用“源头活水”是指在写作时汲取源自生活和自然的灵感,用心感受,创造出真实而有生命力的作品。
习作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许多人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陷入了“无源之水”的境地,思绪涣散,无法流畅地进行表达。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源头活水”的方法,让写作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生活本身就是我们最宝贵的源头活水。
每一天的经历都是写作的素材,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够发现许多值得记录的细节。
一个街头巷尾的风景,一次与朋友的谈话,一段陌生人的对话,都能够成为我们写作的灵感源泉。
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便是我们写作的灵感来源。
要善于感受自然的气息。
自然是写作中最为源头活水的部分之一。
当我们置身于自然界中时,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流水潺潺,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写作的灵感。
田园诗人对自然的感悟成为他们的创作灵感,大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能够给我们带来放松和舒缓,让我们的思绪更加清晰,写作更加畅快。
要善于倾听心灵的声音。
写作是一种内心的表达,因此我们需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生活中的烦恼、喜悦、忧愁和欢乐都是我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当我们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会发现无穷无尽的新奇和感动。
这些情感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灵感来源,让我们写出更加真实和动人的作品。
要善于锤炼自己的写作技巧。
虽然源头活水的灵感是写作的重要来源,但是若没有良好的写作技巧,这些灵感也很难得以表达。
我们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写作技巧,不断学习和磨练。
可以读诗赏画,领略古人的智慧和写作技巧;可以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多读书籍,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
运用“源头活水”开启习作大门,可以让我们在写作中更加畅快和自由。
让生活成为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作者:史喜才来源:《课外语文·下》2019年第03期【摘要】根植乡村生活,开发乡土作文资源,让作文回归生活本真,成就学生真性情。
抓住地域性,从乡土文化出发,引导孩子们观察熟悉自己的家乡,有望成功突破作文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本源”的先进理念。
教师应该跳出课堂小圈子思维,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认识社会,体验和感受真实人生,塑造健康人格。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这里有憨厚的农民、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美丽的山川、温驯的家畜、可爱的家禽、热烈的劳动场面……从调查看,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生就乐意打开心扉,愉快下笔,作品容易写得个性鲜明,感情自然真挚。
作文生活化真正放大了作文的外延,很好地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发掘写作的潜能,找到写作的乐趣。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小学生作文,首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怎样采集写作素材,怎样运用素材合理表达。
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学生怕作文不知写什么,怎么写。
遇到作文,大部分学生皱着眉头,抓耳挠腮,感到无话可写,苦思冥想,如同挤牙膏,写出的作文条理不清楚,内容不具体,没有主动写作、乐于写作的兴趣,作文成了一大难题。
(二)有任务,无指导布置作文,教师往往只确定作文题目,有时候连题目也没有,就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写,在主题的确定、材料的安排、情感的抒发等写作技巧上疏于点拨,放任学生信马由缰,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造假、套作、抄袭现象。
(三)有指导,无育人老师指导作文只留心学生写了什么,而不关注内容的真实与否。
评价作文只注重结果,对造假、套作视而不见。
小学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龙源期刊网 小学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作者:蔡晓玲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0年第01期摘要: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学生习作干枯、语言苍白,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习作质量差强人意。
但与此同时,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性格天真烂漫、想象力又十分丰富,所以习作教学中发挥学生生活优势,鼓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见闻,描绘自己亲身、真实体验,寻找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对提升学生写作质量与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源头活水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关于学生习作的点评时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动不停。
”所以在小学习作教学指导中,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关键在于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之结合,让学生将亲身体会描绘出来,才能表达自我;汲取生活之源,才能写活习作之水,避免陷入习作千篇一律的困境。
联系生活,挖掘生活体验无论是在校学习,抑或是在家学习,学生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自己眼中的生活。
要让小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就需要他们深入生活之中,挖掘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建立在生活经验之上的习作,才能更具个性化。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其对生活的观察更为深入,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在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独特的经验。
联系生活,即是要求在习作中挖掘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并将之应用到习作之中。
如每年母亲节、中秋节,学校、家庭都会举办各种活动,这些体验都是进行写作的良好素材。
如母亲节活动过后,可以以“感恩母亲”“母亲画像”等为作文主题,让学生回忆母亲所做的一件小事,感受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在这种节日氛围中,学生已经深刻回忆母亲的过往,能迅速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品味生活,汲取生活之源“源头活水”不仅仅是学生的在校生活,也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所以寻找习作的源头活水,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灵感。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的点滴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让写作更具生活的温度和情感。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呢?本文将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探讨如何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但生活中的点滴则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写作的灵感。
学校也可以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到更多真实的故事和经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通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和情感,从而让写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观察力和思考力是写作的重要素养,培养好观察力和思考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观察性的活动,比如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动物,观察社会中的人群、物品等,让学生触摸和感受生活。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思辨性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学生可以更好地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从而让写作更加丰富多彩。
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多读一些名著、经典,让他们感受不同的文字魅力,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让他们通过写作来总结自己的阅读体会,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多读书、多积累,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魅力,从而让写作更具深度和内涵。
让学生关注时事热点,表达自己的看法。
时事热点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事热点的刺激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脉搏,培养自己的写作素材。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和积累素材的重要来源。
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感受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和素材,帮助学生把握写作的重点和角度,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深度。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感受可以成为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喜有忧,有得有失。
这些经历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生活中的感受和情感可以让学生描绘出真实、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生在旅行中的见闻可以成为一篇旅游散文的素材,学生在家庭中的亲情体验可以成为一篇家庭故事的灵感。
通过生活的感受和经历,学生可以写出接地气、贴近读者、有切身体验的作品。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让学生把握写作的重点和角度。
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反思,使其成为深入思考和挖掘的题材,提高写作的思辨能力和观察力。
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成为一篇论述文章的素材,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困惑可以成为一篇议论文的题材。
通过生活的思考和观察,学生可以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作品。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感受需要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生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其拥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丰富的视野。
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生活,为习作注入源头活水
生活,为习作注入源头活水张秀梅【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然而,每逢上作文课的时候,许多学生找不到写作素材,嚷嚷:“老师,我没去过小山村,不知道小山村生活是怎样的?”“老师,我没有在大自然中得到什么启示!”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现在的小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丰厚,个个见多识广、视野开阔,只是平时没有善于观察积累罢了,或者,是没有找到好的写作素材。
生活中有许多好素材,只要我们能抓住契机有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这些情景完全可以在学生笔下生花。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写出生动的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用心观察,体验生活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总是东看看西望望,对喜欢的东西盯住不放。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们用双眼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
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搜集材料的习惯。
【总页数】1页(P25-25)【作者】张秀梅【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2【相关文献】1.给学生习作注入源头活水 [J], 林惠娟2.寻源头活水润习作教学——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J], 李金英3.生活,给课堂注入源头活水--品德课程生活化的探究 [J], 沙健羽4.生活,为习作注入源头活水 [J], 张秀梅5.寻源头活水润习作教学-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J], 李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淮安市泾口镇第二中心小学卢洪年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这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关键词】观察关注捕捉搭建创设再现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这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一、让生活走进作文
1、观察校园生活
我们师生每天一大半的时光在校园里共同度过。
花园式的校园里,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这里有气势宏伟的建筑,有疏密有致的校园景观,还有执着奋进的师生,校园人文气息敦厚,唤醒激励人的标语如新嫁娘的衣裳常常更新。
校园一年四季不失为写作之源。
每逢语文实践活动的时机,我们带领同学用慧眼寻找校园生活中的美。
把孩子们带入美的殿堂呼吸新鲜空气,让学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给予。
有形的描述比凭空的想象实际得多。
这样,我们把课堂上无暇顾及的小听众拉在身边,告诉他们如何吮吸花儿的芬芳,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欢乐,尽管“小鸟叽喳”,但其乐融融的境界初步形成,学生的心中就存有一份感激之情,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2、关注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中美或不美的瞬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来捕捉评判。
取材于生活,就能捕捉到幸福之泉。
这叫提前储备。
可是有些学生的作文里头很少提及家里的生活动态,或者在文章里今天提这个不关心,明天说那个不给自由。
反映的生活场景体现出孩子捕捉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不够。
由此,我们的老师就把关注的焦点指向学生的家庭生活。
突然发现,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生活都有着别具一格之处。
我从学生生活随笔中了解到:班里的单亲孩子或者不是原配妈妈的比较多,他们的生活世界是否快乐呢?个别走访他们的家,想方设法把孩子在校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并且巧妙地成为孩子家庭里的融合剂。
小A 平常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家里的新妈妈,心里的委屈从来只是流露在笔端,生活很不快乐。
我从她忧郁的文字里读懂了她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沟通,当我把她
所写的“学会感恩”——给妈妈洗脚活动中的感受说给她新妈妈听后,通情达理的新妈妈决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主动地与她交流,由此,这孩子感悟生活的本领独到,写文章的欲望就愈发强烈,笔端倾泻的是她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学生领悟生活真谛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3、捕捉社会生活
叶老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孩子们的生活,有的比较丰富,有的比较单调,虽然现在学习的时间占得比较多,孩子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很少,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关键是学生不善于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不善于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不善于把自己的生活写进作文。
我们有意识让孩子投入生活的怀抱,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些鲜活事例,把孩子的目光引导到参与生活、认识生活,发现和捕捉生活的亮点,深入体察、感受生活中。
这样,学生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那样纷繁复杂,美丽多姿。
我们就不必担心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了。
2、搭建“活动大篷车”
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愉快的天地。
一个活动着的孩子,一个全神贯注参与活动的孩子,一个沉醉于活动中的孩子,他的所有表现都是最真切的,都是最有个性的。
(1)开展综合活动。
所谓活动作文就是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
由于活动包括游戏性活动、探究性活动、表演性活动、智力活动、竞赛性活动等,因而活动作文的内容是较宽泛的。
(2)开展科学实验。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科学小品文语言精炼、说理透彻,而更吸引学生的则是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在小学生心目中是高尚而神秘的,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自破解科学之谜,对他们来说是件很兴奋的事。
选择实验作为作文的题材,放手让每个学生去动手,去观察、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条理就较清楚,描写也较具体。
据此,我们老师还可将这种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探究、多实验。
要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
活动化的生活,生活化活动,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二、让作文再现生活
毫无疑问,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解决好“认识的表达”问题。
生活是一回事,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又是一回事。
然而,小学作文教学并不把“作文”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学生已有认识(生活的积累)向作文转化的难题,让作文再现生活。
其主要做法是:
1、创设生活情景,丰富学生感知,使学生乐写
在课堂作文训练中,语文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见题生意,自由为文,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写生活作文的距离,消除学生厌倦作文的心理负担。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用
成人的认识或机械的写法指导或用书中的优秀习作去限制学生作文的思维,而是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表达已有的认识,让学生创造性劳动。
这样学生对习作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习作表达也成了乐此不疲的事。
2、再现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写
在课堂中,学生生活信息传递的面越大,速度越快,构想作文内容的时间越短,作文教学效率越高。
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十分重视在课堂上挖掘学生已有的认识,创设广泛交流、自由交流的氛围,努力再现小学生生活的情境,还原生活的细节,找出事物的特征,疏理习作的脉络,综合习作的素材。
教师的作用在于找准生活信息的增长点,增加新的信息源,提供信息交流的自由场,引导学生进入生活领域去寻找习作的材料,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让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与激情,学会用自己的小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教师可以设计“重逢”“离别”“讨价还价”“拔河比赛”“辩论赛”等不同场面的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感知、描写。
学生由于对生活中的情景再现有了进一步认识,于是能抓住重点、细节部分,并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
3、鼓励自由倾吐,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爱写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让他们有事便写,有情便抒,文章长短不拘,格式不限,久而久之,作文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是小学作文教学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鼓励学生在课外写生活作文是生活向作文转化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对作文本身感兴趣,在作文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快乐感、成就感,这是作文进入儿童生活的关键。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环境,依据课标对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确定小学生活动的内容序列及语言表达的训练系列,研究习作命题及学生自由拟题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建立适合学生自由作文的题库,给学生自由表达提供帮助。
同时,通过作文竞赛,口头作文大赛,优秀作文评选与展播,自编系列童话等多种方式调动小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写生活作文的机会与条件。
学生在自由作文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在读中学得的习作方法,弥补课堂作文训练的不足。
当学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这一感受之后,生活转化为作文便水到渠成。
正如名家所言:“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追求人生、美化人生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习作的准备过程,激发兴趣,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除此之外,教师再通过多渠道批改,强化写作知识的迁移,使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获得欣赏赞扬,进而达到文道的统一。
总之,构建生活作文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习作文、用作文,就会让每个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