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案 (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9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9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9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2.9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2.9圆柱与圆锥进行整理和复习,帮助他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1. 圆柱的特征与性质,包括圆柱的底面、高、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圆锥的特征与性质,包括圆锥的底面、高、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圆柱与圆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计算物体体积、制作几何模型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圆柱与圆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变形运用。

2. 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计算方法的巩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和圆锥模型、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圆柱形的水桶和一个圆锥形的沙堆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圆柱与圆锥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圆柱与圆锥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团队协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圆柱与圆锥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并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征、计算公式及实际应用。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圆柱: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

(2)圆锥:底面半径为3cm,高为12cm。

2. 答案:(1)圆柱体积:V = πr²h = 3.14 × 5² × 10 = 7850cm³(2)圆锥体积:V = 1/3πr²h = 1/3 × 3.14 × 3² × 12 = 113.04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会计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2、会运用所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3、体会数为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喜欢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会计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难点:会灵活运用所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单刀直入,揭示课题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些收获,也掌握了一些本领,那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重温一下它们相关的知识,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练习。

二、回顾梳理,形成网络1.师:想一想,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还有什么补充?4人一组进行回顾梳理。

2.反馈,并把学生整理的知识用展示仪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收集、整理、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师生交流并完成表格。

(1)交流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对于这个方面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2)交流圆柱的侧面积说说圆柱的侧面积是怎么计算的?这个公式你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多媒体演示,学生交流(3)交流圆柱的表面积说说圆柱的表面积上是指什么?表面积上是如何计算的?(4)交流圆柱的体积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多媒体演示,学生交流推导的过程。

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你有什么发现?(5)交流圆锥的体积说说圆锥的体积是什么?如何计算?这个公式又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回忆交流[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已学过的知识之后,再通过交流、对比、补充,异中求同,使学生的知识真正实现内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内化理解,拓展应用师:刚才我们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现在小博士出题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的复习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圆柱和圆锥章节。

这个章节主要讲述了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了圆柱的高、底面半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圆锥的高、底面半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计算器、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模型,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知识回顾: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回顾一下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例题,让他们看到如何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

5.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板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6. 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题,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并标出它们的高和底面半径。

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3.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cm,高是8cm,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答案:1. 略2. 体积:314cm³,表面积:282.6cm²3. 体积:21.98cm³,表面积:47.7cm²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有些学生会出现错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教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的复习,加深对这两个几何图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对这两个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3.圆柱和圆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方式,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定义、计算公式等。

2.准备一些关于圆柱和圆锥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准备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

六年级数学下册2.9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2.9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2.9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并能迁移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了解对知识进行整理的几种方法。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2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导入:子曰:“学而习时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以后时常去温习和练习,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学而时习”的快乐!活动2【导入】梳理知识1、自主梳理,小组交流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梳理。

下面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整理的既全面又合理。

然后每组推荐出一份比较好的,小组合作进行展示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各组间互相补充完善。

投影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拿着实物圆锥、圆柱叙说各知识点。

小组同学展示完后,问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关注学生不同的整理方法)板书:图表、树状图、知识结构图刚才提到了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它是由哪个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来的(长方体),还有哪个图形的体积出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正方体),圆锥的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需要乘1/3)活动3【导入】学以致用,融会贯通1、创设情境,实际应用。

出示圆柱,看到这个圆柱体,联系生活实际,我们都能把它想像成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比如:我把它看成压路机的滚子,求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过路面的面积实际就是求什么(侧面积)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问题最多,最有创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时间2分钟。

2.9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 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2.9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 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2.9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一、复习目标1、在练习中,经历对圆柱和圆锥的的有关知识系统复习与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的有关知识,能用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回顾与复习的好习惯,查漏补缺,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的有关知识,能用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圆柱两个()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

2、圆锥有一个(),底面是一个(),侧面是一个()。

3、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

4、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5、圆柱的表面积=()+()6、在探究圆柱的体积时,圆柱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物体就越接近()。

7、在探究圆柱的体积时,拼成的长方体的与原来的圆柱相比,长方体的体积与()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

长方体的高等于()。

8、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为()。

9、圆锥的体积=()用字母表示为()。

(二)题型、方法归纳与典例精讲1、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例: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的,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

前轮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例: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稻谷堆,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5米。

如果每立方米稻谷大约重0.55吨,这堆稻谷大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3、用圆柱与圆锥的关系解决问题例:一块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1)把它捏成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高是多少厘米?(2)把它捏成高是6厘米的圆锥形,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随堂检测1、算一算,填一填。

2、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的,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

前轮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一个圆柱形的水桶,高6分米。

水桶外围的一圈铁箍大约长15.7分米。

(1)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分米?(2)这个水桶能盛120升水吗?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直径都是6厘米,高是12厘米。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其特点,能借助图形说出公式推导过程,式形结合,构建体积计算公式系统,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2、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掌握体积公式的转化与推导过程,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请各位同学把自己整理好的知识向大家展示一下。

2、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完整地表述一下。

3、强化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柱体体积公式是什么?请说一说它的转化和推导过程。

圆锥体体积公式是什么?说一说它的转化和推导过程?4、根据学生的复习整理,让学生把下表填写完整。

图形特征计算公式圆柱1、上下粗细一样2、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S底=πr S侧=ch=πdh=2πrhS底=2s底+s侧V柱=sh=πrh圆锥1、有一个顶点2、底面是一个圆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S底=πrV锥=1/3sh=1/3πrh5、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教师质疑: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解决什么问题?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讨论得出:(1)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判断圆柱和圆锥。

(2)针对有关条件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进行有关的逆运算。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有关体积和容积的实际问题。

二、巩固练习1、相关概念分得清。

(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通常得到一个(),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回顾整理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比较、观察沟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联想、操作、表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系统地回顾整理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观察沟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核心问题】从立体图形中你能找到或想到平面图形吗?由平面图形能得到立体图形码?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学过程】一、多角度认识,建构知识网络建立三层联系1.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图形,如果要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从它们身上你能找到或想到平面图形吗?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引导梳理:(1) 直接从圆柱和圆锥中找平面图形。

(2)将圆柱和圆锥切割后的截面。

(3)将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

针对学生的回答,适时复习圆柱底面积、侧面积,以及切面的相关特征。

立体图形中有平面图形的影子,那么如果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圆柱和圆锥吗?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引导梳理:(1)由平面图形围成。

(围)用长方形卷成圆柱可以有几种不同卷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种,侧面积相同,表面积和体积不同。

(2)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转)(出示长10cm、宽5cm的长方形)学生想象,长方形怎样旋转成一个圆柱,思考长和宽分别是圆柱的什么?然后课件动态演示。

两个圆柱的体积一样吗? 你认为哪一个体积大?计算验证,得出上面这个圆柱的体积比较大。

(出示直角边为6cm和3cm的直角三角形)学生想象如何旋转成一个圆锥,两条直角边别是圆锥的什么?然后课件动态演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圆柱和圆锥复习活动课|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圆柱和圆锥复习活动课|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复习活动课|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复习活动课|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复习活动课,主要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包括圆柱的定义、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圆锥的定义、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计算器。

学具:笔记本、笔、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的饮料瓶、圆锥形的冰激凌等,引发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模型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和性质。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圆柱和圆锥的计算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圆柱和圆锥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题:(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3)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2. 计算题:(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该圆柱的体积。

(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该圆锥的体积。

答案:1. (1)√(2)√(3)√2. (1)圆柱的体积为V=πr²h(2)圆锥的体积为V=1/3πr²h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整理,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公式,形成知识网络;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在讨论、交流合作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空间观念,体会转化的思想。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苹果、习题卡等。

设计思路这一单元涉及到的知识较多,而且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也都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

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题型和知识点都很多,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解题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辅导。

因为是复习课,所以要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课上,要先从最基本的圆柱、圆锥的特征入手,结合圆柱侧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

在全体学生齐练的时候,可以让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板演,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听歌曲“小苹果”,让学生跟随音乐齐唱。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生答。

师从袋中取出一个苹果,你们知道它是圆柱体吗?生答,师纠正。

师告诉学生苹果是不规则球体。

师: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生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面纱,师拉开幕布,齐读:圆柱和圆锥二、回顾梳理,互动新授1.获取新知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生答。

(2)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生答。

师:圆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计算面积,圆柱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计算体积吗?师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9圆柱、圆锥的整理和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9圆柱、圆锥的整理和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9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练习丨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复习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圆柱的高、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锥的高、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和应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柱和圆锥的计算表格。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的饮料瓶、圆锥形的漏斗等,引导同学们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二、知识回顾(5分钟)我会提问同学们对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了解,引导同学们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我会逐步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和思考。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实践练习,巩固同学们对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黑板上会写上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关键词,如圆柱的高、体积、表面积等,以及圆锥的高、体积、表面积等,方便同学们观察和记忆。

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根据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同学们思考和探索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同学们的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和实践练习,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主动探索和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回顾整理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与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归纳整理和观察、比较、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特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相关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回顾引入。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锥体积计算体积计算谈话:今天我们要对“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与练习。

(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使同学们能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知识梳理。

出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里讨论,组织交流)(1)圆柱和圆锥各有哪些特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圆柱侧面是曲面高是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底面是一个圆,有一个顶点圆锥 侧面是曲面高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2)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指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作圆柱的表面积。

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十底面积×2。

(板书公式)在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时,要正确判断问题求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再运用面积公式相应解答。

例如:求做烟囱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侧面积;而求做无盖水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一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等等。

(3)你是怎样发现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明确: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把圆柱通过切割、拼合后,转化为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一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根据给定条件求解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和体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根据给定条件求解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和体积。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圆柱、圆锥等实物模型;2.学生准备:课本、笔、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一、知识讲解1.让学生回顾圆锥、圆柱的定义和性质;2.介绍圆锥、圆柱面积、体积的公式和计算方法;3.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向学生阐述圆锥、圆柱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4.示范计算题,引导学生根据公式和数据计算面积和体积,并详细讲解解题步骤。

二、练习1.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解答;2.教师巡视课堂回答学生的问题,并纠正错误;3.课堂互评,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并互相检查,找出错误并解释错误。

三、拓展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在圆锥、圆柱面积和体积计算中设计自己的问题,并给出解法;2.实际问题解决: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自主设计如何用圆锥、圆柱计算面积和体积,并展示思路和过程。

教学总结:1.系统化的学习和掌握圆柱、圆锥的定义和性质,不但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具有帮助,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培养学生对空间的直觉感觉和图形的感知;2.在练习环节,采用教师巡视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避免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不必要的错误;3.拓展活动是本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意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备课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回顾梳理,交流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结成网,加深各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计算公式和算理的本质,以达到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思考的重点。

因此,在复习中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起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复习成为知识的唤醒、积累和升华的过程。

学生学好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对形体的范围的认识,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生分析: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拓宽了路径。

他们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单元立体图形的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孩子们会的不教,孩子们能学会的不讲,让他们通过回忆、整理、交流、拓展等实践活动等拓宽他们的探索空间,让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等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在复习中的整理、练习、讨论、合作,让学生在复习中比较系统地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沟通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图形网格,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

3.引导学生以类的观点去观察与分析图形,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建立平面和立体,立体和立体的关系,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物以类聚,知识梳理环节一:回顾与整理提问:在学习过的立体图形中,谁可以和圆柱归为一类呢?预设:1.按图形特征分:圆柱圆锥侧面是曲面,长方体正方体侧面是平面等。

2.按图形的运动分:圆柱圆锥可以旋转得到,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可以平移得到(播放动态视频,更直观地演示,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按公式: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可以平移得到,因此他们的侧面积都可以是底面周长乘高,都有两个底面,表面积也可以统一表达为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之和,体积公式是底面积乘高。

小结:用归类的方法来发现和梳理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分类,有意识地加以整理,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

“分类”是同学们在复习时梳理知识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网络体系,在分类方法的帮助下,标准不同,图形呈现出的分类情况也多样化。

图形间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逐渐清晰,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二、解决问题,习之得法环节二:练习与应用第8题改编1.指出:求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是求什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地方是求物体的侧面积的?估一估谁的耗材多一些吗?怎么估的呢?独立完成并汇报后,让学生比一比估算和计算之间的差距,调整估算方法,建立空间观念。

2.如果在这里罐头里装水,各自最多能装多少?能再估一估谁装的多吗?指出:这几个立体图形高都是一样的,侧面积是底面周长乘高,侧面积大小取决于底面周长;体积都是底面积乘高,体积大小取决于底面积的大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圆柱与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回顾整理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与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与联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归纳整理和观察、比较、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课堂中的欣赏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心,在学习上找到“我能行”的感觉。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相关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你们最近在几何知识的海洋里新认识了哪两位朋友?生:认识了圆柱与圆锥。

(出示圆柱与圆锥的教具)师:谁来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先在小组互讲,然后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有关知识并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重温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以及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的关系,为圆柱与圆锥的实际应用作铺垫。

】一、基本练习1、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单位:厘米)算一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分别是多少?【设计意图:该练习题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能正确分辩图中的已知条件,熟练地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综合练习1、判断:1.圆柱底面直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2倍。

2.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正方形。

3.如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2、选择。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①12②36③4④8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平方厘米,高是()厘米.①3②6③9④123、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削掉的部分重8千克,这段圆钢重()千克.①24②16③12④8【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和选择题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的关系,并能灵活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丨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材分析】《圆柱和圆锥》整理和练习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整理与练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两部分内容,包括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

教材每一节内容都按照“特征——表面——体”的基本模式,从图形的基本认识深入到相关面积及体积的计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

而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要使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对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好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对形体的范围的认识,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于教师来说,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作为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并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有主体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发学生的自主复习,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营运意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内容,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归纳、整理、有序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圆柱的表面积、圆锥和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圆锥教具【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学生可能会说到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9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9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练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9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练习丨苏教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实际问题的应用。

4.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例子的演示使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系统性的了解,加深记忆,同时,老师会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答案。

5.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幻灯片演示学生学过什么,提示学生这一节课主要是学习圆柱、圆锥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求表面积和体积。

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公式以及相关数学计算公式。

第二步:讲解和演示在这一步骤中,老师会首先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并且介绍其基础公式。

接着,老师通过教材和实际例子演示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同时,在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本步骤中,老师将提供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步:课堂小结该步骤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和重要环节,对这次课程做出总体性评价,并提醒学生学生需要再次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步:作业布置教师根据上课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原因在于,采取了基于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互相交流、分享和合作,能够全面掌握学习的知识点。

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1)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内容,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归纳、整理、有序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圆柱的表面积、圆锥和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揭题引入今天我们就对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师: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回去进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记,根据小组活动方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准备汇报。

(基本概念、公式推导)整理要求:(1)重点突出,简洁有条理。

(2)能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准备汇报。

2.学生利用自制学具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生1:我们把圆柱体切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长、宽、高不同,可以得到求圆柱体积的三种方法:底面积×高,侧面积÷2×半径,底面周长÷2×半径×高。

师适时给予评价:你可以根据不同题型,选择最佳方法。

3.分类梳理出示4个立体图形有一个成语叫做“物以类聚”,你觉得哪些立体图形可以和圆柱归为一类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理由:都是直主体,都有共同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计算公式。

相机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如果,我们也可以把圆柱和圆锥归为一类。

理由: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小结:物以类聚,用归类的方法一类类地看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图形间的联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9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9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9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性质。

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性质。

2.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思路内容1.复习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2.复习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3.练习应用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路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性质。

2.复习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进行案例讲解。

3.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后期集体讨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1.讲授法。

2.案例讲解法。

3.课堂练习法。

手段1.课件。

2.白板。

3.教材。

4.计算器。

五、课堂布置1.布置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解答。

2.学生将练习题的解答结果写在课堂记录本上,以便后期进行集体讨论。

六、教学评估1.练习题的错误率和精度。

2.学生的听讲效果和互动表现。

3.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复习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我使用了讲授法、案例讲解法和课堂练习法,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发现练习题的难度较大,学生需要较长时间来解答。

下一节课,我打算增加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会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提高授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并能迁移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了解对知识进行整理的几种方法。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导入:子曰:“学而习时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以后时常去温习和练习,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学而时习”的快乐!
活动2【导入】梳理知识
1、自主梳理,小组交流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梳理。

下面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整理的既全面又合理。

然后每组推荐出一份比较好的,小组合作进行展示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各组间互相补充完善。

投影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拿着实物圆锥、圆柱叙说各知识点。

小组同学展示完后,问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关注学生不同的整理方法)板书:图表、树状图、知识结构图
刚才提到了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它是由哪个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来的?(长方体),还有哪个图形的体积出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正方体),圆锥的可以吗?(不可以)为什
么?(需要乘1/3)
活动3【导入】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1、创设情境,实际应用。

出示圆柱,看到这个圆柱体,联系生活实际,我们都能把它想像成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比如:我把它看成压路机的滚子,求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过路面的面积?实际就是求什么?(侧面积)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问题最多,最有创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时间2分钟。

学生交流
(1)求侧面积的情况:
贴标签纸的面积、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过路面的面积、制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各种管子、柱子刷油漆……
(2)“刷”出表面积有关的知识。

给圆木涂油漆求涂漆面积的时候需要用表面积的知识。

①如果是柱子时,只刷侧面。

②如果是个木桩,只涂一个侧面和一个上面。

③如果是个圆木料,可涂整个表面。

(老师点拨:还可以对它进行适当加工)
(3) “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

①可以横切,分两段切一刀,增加两个底面大小的面,分三段切两刀,增加4个底面大小的面,以此类推。

(课件出示:学生练习本上列式)
②还可以沿直径纵切,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长和圆柱的高相等,宽和直径相等。

(课件出示:学生练习本上列式)
(4)、“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

那怎样“削”才算是最大呢?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削去部分的体积占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学生练习本上列式)
(5)、总结顺口溜。

老师把这部分内容编成了顺口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齐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