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
国际大都市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纽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国际大都市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纽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国际大都市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纽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概述: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国际大都市的高等教育发展更是对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方面。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独特魅力的大都市之一,纽约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为其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围绕纽约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进行探讨,总结出一些值得关注和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产学研一体促进创新发展纽约作为国际金融、文化和创新中心,其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体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纽约的大学积极与当地产业界合作,开展共同研究项目,把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政府也积极制定政策,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学校与工业界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这种产学研的结合为纽约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多机会,也是其他国际大都市可以学习的经验。
二、鼓励国际交流与合作纽约的高等教育系统吸引了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学术环境。
纽约的大学积极鼓励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地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丰富了学生的学术背景和国际视野。
同时,纽约还吸引了大量国际顶级科研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为纽约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这种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推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纽约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大学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
许多大学设立了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创业辅导、资金支持等各种服务。
纽约的高等教育也积极与当地的初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
这种注重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创业人才,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四、综合协同发展与专业特色突出纽约的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整体协同发展,各大学之间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好合作局面。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及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及应对策略引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当今全球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高校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适应这一变化,并更好地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国际化趋势的背景作为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随着科技和交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去其他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变得更加频繁。
国际化趋势使得高等教育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化的原因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全球化加速了信息的流动,打破了国界限制,让学生和教师更容易穿越国界,去其他国家学习和工作。
全球化也加大了各国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交流。
这种全球化的影响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为了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国家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国际化教育,吸引和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成为了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持续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许多国家间的高校之间建立了伙伴关系和合作项目,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持续的国际合作不仅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还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
国际化趋势的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给各个国家的高校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机遇1.丰富的教育资源:国际化带来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2.拓展合作机会:国际化推动了各国高校之间的合作,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3.培养全球化人才:国际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全球竞争力。
挑战1.跨文化交流困难: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语言、文化差异等问题,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剖析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顾明远2012-11-22 14:10:08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5期作者简介: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顾明远(1927—),男,江苏省江阴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提要:世界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是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
高等学校改革的基本动向是: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倡学生参与学习、拓宽知识面,改革培养模式、开展评价与反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世界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开放、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术中心。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终身化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的巨大变革。
这半个世纪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并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
前中科院院士卢嘉锡曾在1995年对战后50年的科技发展作过一个概述。
他说,概括起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色:(一)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二)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三)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他列举战后50年现代科学技术经历了五次伟大的革命,每十年一次[1] (P1—12)。
科学技术这样迅速的发展是历史上空前的,给人类的认识带来了重大影响。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
而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
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的创造资本的工具,人是社会的主人,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探析
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 、 相互借鉴的过程 。就本质 而言 , 高职教育跨越 国界 、 民族 、 文化的界限 , 面向世界通过多层次 的交流 与合 作 , 吸取各国 高职教育之长 , 在教学 、 科研 、 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等各项 工作中 , 融入 国际社会倡导的教育理 念 、 人才培 养模式 、 课程设 置和管理方法 等 , 使 自身 的办学成果为国际高职教育界所接受 和认可 。
科技信息
职教 与成教
高职教 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摄析
东莞职 业技 术学 院 范 小云
[ 摘 要] 国际化是 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 高职教育 并从经济 全球 化、 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 高等教 育国际化发展 趋势及 高职教育可持 续发展 的 内在要求 等几方面探析 高职教 育 国际化发展 具有
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信 息网络技术 和仿 真模拟技术 , 教育技术 、 设施等 资 源实现 国际共享 , 学生个性化要求得 到满足。开展双语教学 , 加强对学 生 的外语教 学 ; 在推进 国际化的过程 中, 加强语言教学 已经达成共识 。 (培养模式整合化。 引和派 出留学生 , 5 ) 吸 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 标志 。 使高职教育文凭在各 国更好地得到承认 ,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这 方面还有很 大的努力 的空间 。 f 教学资 源利用 国际化 。包 括教材共 6 ) 享、 师资构成 多元 化 , 由本土而跨 越国界 。() 7就业渠道 、 就业岗位 国际 化 。参与 国际竞争 , 逐步形成全球 开放的就业市场 。 () 8教育科研合作 国际化 ,专 家学者互访等跨 国界交 流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将非 常普遍 , 多种形式 的学生联合培 养计划 、 双边和多边的合作交流模式将 应运而生。9教育竞争 国际化 , () 主要表现在争夺 教育市场 、 师资、 生源及 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竞争 。 1) (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O 标准参与国际认定 ;使学生具有 国际通 用的职业资格质量标准和职业 资格证书 , 获得在世界范 围内的就业资格。 三、 高职教 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 l经济全球化推动高职教育 国际化 、 当今世界 , 经济 与贸易发展 全球 化 , 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越来 越 明显, 特别是 由于高新技 术 、 信息技术 的迅速发展 , 个世界越来越 整 像一个地球村。 加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正在铸就一个知识 经济 、 资本 与 技术 的全球 化大市场 , 直接需 要高等教育 强有力的支撑 、 介入 , 甚至融 为一体 ,必然要求各 国的高 等教 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出大批 的 既熟 悉国际经济运作 , 又了解各国 国情 、 法律 、 文化而且 能熟练掌握外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和影响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融合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1.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之间的紧密互联,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和竞争。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需要适应全球经济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以满足全球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2. 教育资源优势的互补各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例如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研究设施等。
通过国际化合作,各国可以共享资源,相互借鉴经验,提升教育质量。
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也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学科交叉。
3. 文化多样性的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经济合作和教育资源的融合,也是文化间互相交流和碰撞的机会。
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跨国流动加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这种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1.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结果,而国际化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有助于学生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思维,提高其适应全球化社会的能力。
2. 学术研究的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术界的国际交流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科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国际合作的研究项目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还能够吸引国际一流学者的加入,提高研究水平和学术声誉。
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国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养成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借鉴。
本文结合国外经验,从整体性、实践性、国际化、创新性四个方面,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思考。
整体性国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提高整体素质,追求博雅教育。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素质及综合能力,这是培养能胜任全球化形势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工作的必要条件。
在整体性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教育模式。
美国高校大多数是文理学院,要求学生在大学前两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中国高校则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改进。
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连接教育与实践的桥梁。
国外高等教育注重教学质量,将实践性教学贯穿始终,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实践项目和实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我们可以学习德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性培养模式。
德国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和校企合作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德国工业与实验室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的机会,区别于中国的实习项目更倾向于实际参与。
在中国应当注重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结合,重视实践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作用。
国际化国际化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和知识,加深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升综合能力。
国外高等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高校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交流学生来实现教育国际化。
在国际化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中国香港高等教育的模式。
香港高等教育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了交流、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机会。
香港高等教育流程中会有转校制度,学生可随时选择在哪一个国家继续深造。
这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一步提供经验和参考。
国际教育的借鉴与发展
国际教育的借鉴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各国学生的相互交流与理解,还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因此,研究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国际教育经验,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创新与发展,是我国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加大对留学生的吸引力留学生的招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教育环节。
我国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等国的经验,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此外,国家可以建立更多的奖学金项目,鼓励优秀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二、培养国际化教育师资力量提高国际教育师资的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国际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提供系统的培训和交流机会。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海外大学的合作,引进一些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海外教师。
三、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是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等国的做法,加强与海外大学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学术交流与研究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四、弘扬本国文化和语言国际教育不仅意味着向世界敞开大门,更需要传播本国文化和语言。
我国可以借鉴法国等国的做法,在国际教育课程中加入本国文化和语言的教学,让留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
同时,加强中文推广工作,提供更多的中文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华学习。
五、提高学生出国留学的质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然而,学生的留学质量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等国的做法,建立起完善的留学生评估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学生在海外的学习效果,并有效减少留学中的风险。
六、开展多样化的国际教育项目多样化的国际教育项目可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提升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我国可以借鉴加拿大等国的做法,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项目,如短期交流项目、夏令营、实习实践等,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国际接轨的学习机会。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及启示作者:张希坤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2期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英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一,全面均衡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主要特征之一。
雷丁大学作为英国历史悠久的红砖大学之一,有近百年招收海外学生的历史。
文章以雷丁大学为例,分析总结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英国作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回顾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变,历经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三个发展时期。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仅英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各高校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留学生市场,争取优秀海外生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雷丁大学作为有近百年招收海外学生历史的英国高等学府之一,其国际化发展程度居英国高校前列,其许多做法和经验对于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一、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情况综述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英国进行殖民扩张,英国高等教育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主要以单向的教育输出为主。
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吸引了欧洲各国学生留学英国,这对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但由于在70年代英国经济不断下滑,英国政府大幅减少公共教育资金。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将扩大海外招生作为解决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开始运用商业管理理念来管理高等教育,将国际教育纳入其产业战略中,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给予大学比较灵活的办学政策,并把目光聚焦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加强海外教育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加强高等教育大数据建设,全面了解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受教育部委托,今年5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正式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收到556所本科高校填报的问卷,内容包括国际化战略、组织与管理、教师、学生、课程与教学、科研、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9个方面的57项指标。
报告介绍了高等教育行业相关概述、中国高等教育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的现状、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
您若想对高等教育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高等教育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去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3431万人,较2013年3460万人减少29万人;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比2012年的699万人数增加26万。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34.46万人,比2013年增加4.83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7196.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31.08亿元。
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国内高等教育中不但存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之间的竞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竞争,同时随着留学热高涨,国内高等教育业面还临着国外高等教育的竞争。
为此,教育部不断加强和促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
当前公办高等学校和民办学校都走特色化道路,但公办高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又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产学研一条龙,比民办学校起点高、速度快。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市场集中率仍然非常高,民办高校无论是从学校数量还是从培养学生数量上都只占绝对少数,在校生与招生数量的增长以及实现大众化的绝对主力是公立高校。
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特征和矛盾日益显现,在和谐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环境引导下,近些年来,我国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着力完善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间和各类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浅谈国外教育发展趋势及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浅谈国外教育发展趋势及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作者:张凤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1期摘要:在中国经济及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教育的发展成就及问题都很突出。
中国的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特色,但同时又与世界各国的发展面临同样的契机和挑战。
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经多年,无论从教育立法,学校教育,还是国际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可供我国教育良性发展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研究国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立法;学校教育;国际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纷纷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教育经费占其各自政府支出的12%;在职培训方面的投入占各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5%。
美国劳工部对21世纪的就业者提出必须具备三大基础,即能力基础、思维基础、素质基础。
芬兰企业界有一句名言:“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
” 亚洲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也普遍重视教育,力图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新加坡政府认为“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经久不衰的优势。
”“让每个新加坡人都要成为人才”是教育体制的核心。
日本已由“技术立国”转向以“科技创新立国”,提出了要培养“世界通用日本人”的教育发展新思路。
世界计算机软件产业大国印度,在教育培养方面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同时将计算机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的各个阶段。
i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同样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
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作了精辟的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高等教育如何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与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如何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与教学模式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端人才输送的重要管道,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近些年来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模式,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实施“双一流”建设,大力引进优秀教师“人才是第一资源”,教师无疑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才群体。
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在教师队伍国际化、学术学位、学术口碑等指标上仍存在差距。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先水平的优秀教师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国家政策和高校自身优势等途径,加快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归国留学人才和港澳台地区教师,尤其是那些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行“双语+国际化”课程体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近年来一个普遍的趋势。
为了适应全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许多国家都推行双语授课和国际化课程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更能够让学生了解国际化的背景和现状,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也应该推进国际化教育,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加强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通过评估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也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内在质量的提高,帮助学校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四、鼓励教师赴国外交流访问和学术会议教师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加强教师的交流和学术会议是增强教师学术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向教师提供国际学术会议、实验室和参观机会,不仅可以使教师对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创新思想和方法,从而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与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与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国家和各大学都意识到了国际化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增加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大量的留学生也为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2. 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学者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增加,促进了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3.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跨国合作办学、双重学位、交换生项目等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施。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各大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
1. 提升国际化水平高校需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包括引进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团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等。
此外,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2. 推动留学生招生工作留学生招生对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同时,也应当设立相应的招生政策和奖学金,用以吸引优秀的留学生。
3. 发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者交流项目,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
4. 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
学校可以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双学位项目,推动学生的交换学习,组织暑期学校等活动。
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经验积累。
结语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各国高校应积极主动地面对和适应国际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演进的历程、特征、趋势及经验探析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㊀ 文摘之窗㊀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演进的历程㊁特征㊁趋势及经验探析改革开放以来ꎬ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演进和发展路径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崛起的发展历程之中的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1978 1989)㊁雏形阶段(1990 2000)和深化阶段(2001 2018)三大主要历史发展时期ꎬ涵盖了中国特色高等院校的大学治理㊁学科建设㊁人才培养㊁办学理念和发展道路四大主要方面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可以总结为:以循序渐进为演进特征ꎬ以 素质教育 为抓手ꎬ以 立德树人 为目标ꎻ以张弛有法为演进特征ꎬ以 民办教育 为辅助ꎬ以建设 一流高校 为主攻ꎻ以 治理思想 为方向ꎬ以 思想课程 为舵手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由单一走向多元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思想内核ꎬ由数量走向质量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ꎬ由模糊走向清晰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治理战略ꎮ回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ꎬ有利于勾勒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ꎬ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改革提供经验借鉴ꎮ李㊀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结抑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当代中国 教育焦虑 的最深层原因在于ꎬ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发展正急剧拉高 教育投资 的风险ꎮ在正在到来的 后人类状况 下ꎬ教育面临两种前景:走向自身终结ꎬ抑或走向终身教育ꎮ后者并非仅仅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实践ꎬ而且意味着教育实践的激进更新:(1)后人类主义的 行动者-网络框架 ꎬ取代进步主义与表征主义的 线性框架 ꎻ(2)包含人类与非人类在内的所有行动者彼此触动的 内行动 ꎬ取代成人对孩子的单向规训与 吼妈式 知识灌输ꎮ进而ꎬ后人类状况ꎬ亦恰恰提供了重新思考教育的哲学契机 教育果真仅仅是一个人类的事业吗?先秦思想潜含着关于教育(终身教育)的一种激进阐述ꎬ我们可以通过德勒兹式的哲学阐释将之激活ꎬ并从该视角出发对当代中国教育实践进行批判和革新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1期论学科核心素养兼论信息时代的学科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系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ꎬ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ꎮ它在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观的根本转型:由事实本位走向理解取向ꎮ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核心观念ꎬ让它们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ꎬ使课程结构由 学科事实覆盖型 转化为 学科观念理解型 ꎬ让学科核心观念植根于真实问题情境ꎬ学生由此可以跨越不同年龄或年级持续探究并发展学科理解ꎬ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一要义ꎮ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科实践而学习学科ꎬ亲身经历学科知识的诞生过程ꎬ由此既理解学科性质ꎬ又发展学科实践力ꎬ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二要义ꎮ这种新型学科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了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㊁学科实践与生活实践的双向融合ꎮ我国学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摒弃 间接经验论 与 双基论 ꎬ走向 直接经验论 与 核心素养观 ꎮ张㊀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1期在文化自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㊁理论自信㊁制度自信之后ꎬ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ꎮ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ꎬ是更基本㊁更深沉㊁更持久的力量ꎮ树立文化自信ꎬ必须始终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心聚力ꎬ使文化自信成为构建道路自信㊁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重要精神助力和价值保障ꎮ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ꎬ文化自信就是空中楼阁ꎬ就会失去灵魂㊁内核和旨归ꎻ没有文化自信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必然失去基石和保障ꎬ难以成为更基本㊁更深沉㊁更持久的力量ꎮ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最终又和谐统一ꎬ共同体现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㊁道路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自信ꎮ李艳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吗?基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数据的初步考察基于出版物出口㊁电视节目出口㊁国外文艺演出㊁版权输出㊁来华旅游㊁来华留学和海外孔子学院㊁孔子课堂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数据ꎬ对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变化进行了定量考察ꎬ结果表明:以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标所衡量的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ꎬ表现出一定的 差异化 演变特点ꎮ整体而言ꎬ2009年以来ꎬ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呈现不断提高和扩大态势ꎬ但文化国际影响地域范围较为集中的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ꎬ主要集中于文化消费能力强㊁文化较为多元的高收入地区以及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近的周边地区ꎮ周升起㊀兰珍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与路径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与路径I. 前言高校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趋势。
高校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推动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路径。
II.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以下是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几个趋势:1. 学生国际化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到国外留学。
高校需要创造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以便留学生的顺利学习和生活。
2. 课程国际化高校需要开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应该满足国内学生的需求,还应该吸引来自国外的留学生。
高校需要与国外的著名大学建立课程合作,以便引进国际先进课程。
3. 师资国际化高校需要拥有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师资力量,他们不仅应掌握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技术,还应掌握世界各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为留学生服务。
III. 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路径1. 拓展合作高校需要积极寻求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需要与其他高校、国际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推进课程、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2. 推进校际交流高校应该加强与国外大学的校际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渠道。
加强教师、学生和科研团队之间的交流,开展学术研究,提高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3. 实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通过留学、交换项目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的人才。
IV. 总结高校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
要实现高校教育国际化,需要不断地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校际交流。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让高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出具有国际背景和贡献的人才。
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作者:江晓悦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22期摘要: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增加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了目前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正在打破地理界限,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推动教育的国际交流,不仅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教育成果的共享,还有利于共同推进人类科技成果的进展。
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必要加强教育的国际化合作,推进高校的国际化交流。
本文旨在分析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中国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借鉴高等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国际化的趋势,与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在战争与和平的不断交替中,人们越发意识到,合作共赢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由此掀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潮流[1]。
教育之间的国际交流不仅可以打破国际的边界,共同促进人类教育成果的发展,并且也有助于科研成果的共享,共同推进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一、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是教育的目的。
而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的职能也逐渐倾向于推进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而科学是无国界的,是属于人类共同的事业,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中掀起了一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这波国际化的潮流是史无前例的,对各国的经济文化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本身是一项国际性事业高等教育所带来的科学进步进而激发的社会生产力革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说社会的变革与科技的进步是紧紧相连的。
现代高等教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更像是一座标准的象牙塔,仅仅是为了探求真理而建立的一座供专家和学者聚集的场所,而非是特地为供应社会人才而建立的培训营[2]。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还对大学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一、跨国合作与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跨国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学术界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
这种跨国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知识的共享,还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另一个促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因素是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许多大学对于不同专业设置了国际化的课程,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
这些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例如,一些大学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课程,吸引了许多来自海外的学生。
三、留学与交换项目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留学与交换项目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学习经历。
同时,学校之间的交换项目也变得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这些留学和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与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国际化的教学团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也意味着大学需要拥有国际化的教学团队。
学校需要引进一流的教师和专家来提升教学水平,并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
这些教师和专家不仅具备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还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五、全球化的求职市场需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还与全球化的求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许多公司更加重视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经验。
具备国际化背景的毕业生更容易适应国际工作环境,并有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提供了学术发展的机会,还对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话题。
国际化不仅仅是国内学生出国留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表现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大学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包括联合办学、学生交换、教师互访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入推动了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学生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机会。
二、移动科技的迅速发展移动科技的迅速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如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在线学习平台获取全球顶尖大学的教育资源,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进行学习。
这种移动科技的普及使得跨国教育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三、职业需求的变化职业需求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跨国公司对于全球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四、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具备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通过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和教师,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知识的全球化共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还表现在知识的全球化共享。
全球顶尖大学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国际期刊、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全球传播和共享,推动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全球化的知识传播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也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入、移动科技的发展、职业需求的变化、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以及知识的全球化共享等因素共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科学教育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科学教育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科学教育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科学教育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科学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探讨科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一、科学教育的国际比较1. 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模式发达国家在科学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例如,美国的STEM教育模式(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芬兰的“自由教育”模式也被广泛认可,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教育发展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例如,新加坡的“小红点计划”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教育资源,将科学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培养科学兴趣的平台。
中国的STEM教育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和培养科学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国际比较的启示与经验借鉴1. 重视实践教学国际比较中发现,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实验、实地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良好的科学教育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
这包括优质的教材、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科学实验室。
有关部门和学校应积极投入资金和资源,提高科学教育相关设施的建设水平,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3. 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良好的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这意味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勇于质疑、大胆实践,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项目研究。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比较的经验表明,科学教育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之一。
俄罗斯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大国,其高等教育也在不断追求国际化发展。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验借鉴,也包括发展趋势的把握及未来方向的探索。
本文将从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探讨。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特点。
俄罗斯高等教育始终致力于提高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育资源。
在国际学生管理方面,俄罗斯积极推行学分互认和双学位项目,以更好地吸引国际学生的入学。
俄罗斯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一流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在国际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方面,俄罗斯高校注重提供专门的服务机构,为国际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如语言辅导、文化交流、心理辅导等,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也提供了一些建议。
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上,俄罗斯高校积极与国际顶尖大学合作举办双学位项目,这为我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可以借鉴其经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应当以俄罗斯高等教育为借鉴,积极倡导国际化合作,拓宽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推动双学位项目、国际课程、学分互认等国际教育项目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还应加强对外留学生的管理与服务,提高留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新高度。
在国际化大潮中,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和未来规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应该以俄罗斯高等教育为借鉴,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开创更加广阔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作者:郭德红李论兰芸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06期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提高一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创新能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战略和新举措,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方大学;国际化;发展趋势自现代大学的前身中世纪大学建立之后,国际化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正是各国高等教育不断的彼此接触、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形成了世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从各国教育国际化实践来看,教育国际化最早始于各国高等教育之间,并由此扩展到中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
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则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通讯、信息和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国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形成的结果,西方国家在这一进程中始终走在前列。
在当代,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均通过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来吸引人才和资金项目,推动提高本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家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和发展现状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内涵,学界至今未有定论。
但综合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IAU)给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较为全面。
该组织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视点和氛围的大学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上而下的变化,又有自下而上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的变化。
”[1]这一定义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很多层面的意义。
无论从理论或者是实践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只是由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方面有所差异,导致各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举措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虽然学界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至今仍未有定论,但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并未有异议,这些要素包括:学生跨国流动;课程国际化;参与国际研究项目、开展国际教育援助;与他国高校合作,共同提供学位、双学位以及创办海外分校等;确立能够活跃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学者、不同文化间的交际、交流、交换的章程与制度,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对待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的个人与组织。
“开放性”“交流性”“通用性”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个特征。
[2]同时,由于各国大学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造成了各国大学对于上述高等教育国际化构成要素的不同理解、选择及应用,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区域的不同高校对于要素的理解、选择及应用也有所不同。
所以,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和举措有所差异并非偶然。
[3]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从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即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后发国家,如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这两类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西方国家由于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人才虹吸效应,所以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学生和学者到这些国家学习、工作和研究,国际化处于较高的水平,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国际教育贸易发展战略。
经济后发国家,如中国等,随着经济的崛起,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大力实施,开始与西方国家大学争夺师资和学生。
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世界学术中心继续强化集中在英语国家和欧盟等国,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大学教育开始形成一套新的国际性标准,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方面缺少话语权,目前来看只有跟从并获得发达国家机构的国际性标准认证,从而被动实现国际化。
表1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各国的国际学生接收人数及其所占全球国际学生总数的比例中,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
以2012年为例,国际留学生人数为430万人,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接收的留学生人数为245.4万人,占比57%。
[5]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当今,西方国家由于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无力继续支撑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运转,或多或少都减少了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将大学推向市场。
因此,西方国家终止了大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教育援助计划和项目,开始改变以无偿援助为主的吸引国际学生的政策,选择了国际教育贸易的政策,向国际学生提供有偿教育资源的配置,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宣传自己教育服务的优质性,且提供一些强有力的吸引性项目来吸纳国际学生留学。
美国、英国等国,教育国际化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成为支撑本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1.美国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强国,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高质量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以及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到美国学习、研究和工作。
美国高等教育成就今日之地位,即是受益于高等教育国际化。
美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制定和建立了完备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制度和管理体系,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从而使美国成为接收国际学生和国际学者的第一大国,基本上吸引了全球20%的国际学生。
除继续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学者和学生到美国大学工作和学习外,美国也派出大量学生到国外大学交流和学习。
根据国际大学协会所做的《第四次国际高等教育年度全球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大学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增加招收来美留学生和派出自己的学生到海外留学,尤其是加大对付费国际学生的招生来加以实现的,以此弥补办学经费的缺口。
[6]2.英国长期以来,英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很高,相关制度和管理也都相当成熟。
其国际化战略涵盖了政策层面、课程层面、服务层面以及合作层面等维度。
2013年,英国推出的《国际教育:全球增长和繁荣战略地图》,明确了政府及教育部门如何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建立英国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优势,极力促使国际教育成为英国21世纪的增长型行业之一,高度肯定了赴英国留学的海外学生将对英国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并计划到2018年实现英国国际学生人数增长15%~20%,即在5年内增加9万名国际学生。
英国为此制定了灵活的留学生签证政策,简化签证程序,加大了在国家奖学金、学术团体奖学金、院校奖学金方面的投入,大力吸引留学生;英国还积极接纳国际教职员工,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比例,2011-2012学年,英国大学24.4%的教职员工来自海外;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科研资助机构设立海外办公室,2012年,英国47.6%的科研成果源于国际合作;采取多种跨国教育形式,与新兴大国或地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抢占跨国教育市场。
[7]3.法国法国历届政府先后出台或修订了多项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实施统一协调的国际发展战略。
2007年以来,法国政府开始推行高校科研合作计划,建立了高等教育与研究集群(PRES),由综合性公立大学、高等专业院校、医学中心等组成。
成员学校实施统一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集群内所有成员机构的科研成果以该联合体名义发表,以增加其在国际上的声誉。
集群加强法国大学之间的联系,为高校合作乃至未来重组奠定了基础。
[8]4.德国为了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德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提供国际合作机会,吸引更多的国外精英到德国学习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同时也把德国的学生送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获得国际学位、学习外国经验。
目前,德国约有留学生28万人,德国政府希望到2020年这一数字能增加25%。
同时,希望德国大学50%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海外学习机会。
[9]德国为实现这一国际化目标:一是在大学提供更多英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以解决语言难题;二是利用低廉学费甚至免费吸引国际学生;三是解决相互承认世界教育体系的文凭问题,提高德国大学的吸引力;四是联邦政府、州政府或组织和欧盟建立了许多助学金和奖学金,以促进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德国和国外的流动;五是政府建立“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和“洪堡教授”等高额奖学金,奖励优秀青年科学家在德国最长6年的研究工作;六是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跨国高等教育资助计划,尝试多种高等教育模式和国际合作形式,向国外积极推出德国高等教育服务项目;七是既重视提供英语语言教学,又重视对德语语言教学推广的资助。
每年有专项经费为推广德语提供国际化补贴。
5.日本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国际化投入,开展大学运营体制改革、开设全英文授课项目、在日本国外设立海外事务所等,强化大学教育国际化。
200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设立了多种类型的短期交流项目和联合学位制度。
2012年,日本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中心完善大学体制,增加英语课程项目,设立双学位制度和产学官联合项目,开展区域交流和国际合作。
为提高大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日本文部科学省实施了“英语授课的国家标准化支援事业”和“短期留学推进制度”,从26所国立大学中选出8所大学各学科领域的教员到欧美大学研修,学习提高英语授课质量的方法。
被派出的教员将参加的研修课程拍摄成影像,回国后与其他大学教员共享。
经验借鉴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政府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学国际化就成为其中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层面、省区层面和大学层面,均提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并采取了实际行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但由于办学环境、政策导向、资金支持、文化传统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西方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为推动“双一流”建设,我国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第一,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列为国家战略。
从国家层面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列为国家战略,立足全球,制定分层次、有重点、宽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协调各方面、各层次的力量支持我国大学参与国际竞争,统筹发挥高等教育作为重要国际交流手段和途径的巨大影响作用,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输出价值观和文化、影响他国的发展。
第二,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指导、监管和协调工作,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是西方国家发展国际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国家应建立专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组织机构,协调政府、准政府组织、专业协会及院校,充分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优势统一行动,摆脱各省市、院校单兵作战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