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和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高一(上)期末物
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
C.地球对书的吸引力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2.(3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kg.在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2s内匀加速前进了4m,在这个过程中(g取10m/s2)()A.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1m/s2B.小车4s末的速度大小是7m/s
C.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2m/s2D.摩擦力的大小是10N
3.(3分)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对木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
4.(3分)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先到达终点
D.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
5.(3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10cm.当弹簧下端挂2.0N的重物时,伸长1.0cm;则当弹簧下端挂8.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A.4.0 cm B.14.0 cm C.8.0 cm D.18.0 cm
6.(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5kg的物块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垂直于墙壁作用在物块表面的推力F=50N,现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g取10m/s2,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10 N B.50 N C.15 N D.3.0 N
7.(3分)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物体的质量全部集中在重心上
C.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没有关系
D.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8.(3分)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A.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B.OB
C.OC D.OA
9.(3分)从离地面3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此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m
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m 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
10.(3分)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冲刺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向前跑一段距离
B.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了,车子还会向前滑动
C.地球由西向东转,我们向上跳起后,还落到原地
D.气球吊着物体上升,某时刻绳子突然断了,物体立刻相对于地面向下运动1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1Mg
12.(3分)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3s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
B.物体4s末开始改变位移方向
C.物体在第5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1s内加速度的大小
D.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方向改变
二、填空题,实验题(每空2分,共32分)
13.(4分)一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和4N两个力的作用.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N;当这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合力大小为N.14.(6分)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则从开始刹车的时刻起,经过s,汽车的速度减为零.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大小是m,平均速度大小是m/s.
15.(4分)如图所示,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是.如果撤去力F1,而保持其余两个力不变,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
16.(4分)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上升最大高度为m;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g取10m/s2)17.(8分)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中,如果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前面的几个点不清晰,只得到如图所示从A点至E点这一段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测出AB、BC、CD、DE之间的距离分别是d1、d2、d3、d4.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重锤质量为m.
(1)由此可求得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 B=,打D点时,重锤的速度v D=.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B点到打D点的时间是,重锤运动的加速度是.
18.(6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实验中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与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三、计算题(解答过程包含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计算过程.19题8分,20题,21题各12分.)
19.(8分)一个同学在百米赛跑中,测得10s末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末到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求
(1)他从50m处到终点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2)他在全程内平均速度的大小.
20.(12分)以15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不受空气阻力.计算
(1)该物体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
(2)该物体2.5s末的速度;
(3)该物体在2s内的位移.(g取10m/s2)
21.(12分)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8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计算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物体在3s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3s内的位移大小.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高一(上)
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
C.地球对书的吸引力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解答】解: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2.(3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kg.在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2s内匀加速前进了4m,在这个过程中(g取10m/s2)()A.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1m/s2B.小车4s末的速度大小是7m/s
C.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2m/s2D.摩擦力的大小是10N
【解答】解:A、根据得:a=,故A错误,C 正确;
B、4s末的速度v=at=8m/s,故B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解得:f=50﹣10=40N,故D错误。
故选:C。
3.(3分)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对木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
【解答】解:木块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不需要单独分析。
压力是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不是木块受到的力。
故选:B。
4.(3分)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先到达终点
D.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
【解答】解:A、B、乌龟和兔子赛跑是从同地点出发的,但不同时,故A、B错误;
C、在t0时间内,乌龟的位移大于兔子的位移,所以在t0时间内兔子的平均速度小,故C错误;
D、从图象中看出,在中途某一时刻兔子的位移大于乌龟的位移,但是最后乌龟到终点,兔子还没有到达,故D正确。
故选:D。
5.(3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10cm.当弹簧下端挂2.0N的重物时,伸长1.0cm;则当弹簧下端挂8.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A.4.0 cm B.14.0 cm C.8.0 cm D.18.0 cm
【解答】解:当弹簧下端挂2.0N的重物时,弹簧的拉力F1=2N,弹簧伸长的长度x1=0.01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N/m
当弹簧下端挂8.0N的重物时,弹簧的拉力F2=8N,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m,所以弹簧的长度为:l=l0+x2=0.10m+0.04m=0.14m
故选:B。
6.(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5kg的物块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垂直于墙壁作用在物块表面的推力F=50N,现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g取10m/s2,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10 N B.50 N C.15 N D.3.0 N
【解答】解:对物块受力分析,设物块受的重力为G,摩擦力为f,墙支持力为N,示意图如下:
根据受力平衡的条件:f=G=15N,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3分)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物体的质量全部集中在重心上
C.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没有关系
D.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解答】解:A、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故A错误;
B、重心只是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质量并不集中在重心上,故B错误;
C、D、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故C错误,D
正确;
故选:D。
8.(3分)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A.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B.OB
C.OC D.OA
【解答】解:以结点O为研究,在绳子均不被拉断时受力图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力图可知:
F OA>F OB,F OA>F OC,
即OA绳受的拉力最大,而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则当物体质量逐渐增加时,OA绳最先被拉断。
故选:D。
9.(3分)从离地面3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此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m
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m 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
【解答】解:物体轨迹如图:
所以路程为:5+8=13m
位移:如图红线所示:大小为3m,方向竖直向下
故选:C。
10.(3分)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冲刺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向前跑一段距离
B.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了,车子还会向前滑动
C.地球由西向东转,我们向上跳起后,还落到原地
D.气球吊着物体上升,某时刻绳子突然断了,物体立刻相对于地面向下运动【解答】解:A、由于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仍有速度,则由于惯性,人还会继续向前跑一段距离;故A正确;
B、刹车时,虽然轮子不转了,但车子还有较大的速度,则由于惯性还会向前运动;故B正确;
C、我们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保持了与地球相同的转动速度,故落下后仍在原地;故C正确;
D、绳子断的瞬间,物体有向上的速度,则物体仍保持向上的运动;故D不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1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1Mg
【解答】解: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mg、长木板的支持力F N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1,有
f1=μ2F N
F N=mg
故f1=μ2mg
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小滑块的对长木板向下的压力F N、小滑块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F N′和向左的静摩擦力f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 N′=F N+Mg
f1=f2
故
f 2=μ2mg
故选:A。
12.(3分)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3s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
B.物体4s末开始改变位移方向
C.物体在第5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第1s内加速度的大小
D.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方向改变
【解答】解:A、物体3s末速度达到最大值,开始减速,加速度的方向开始变化,但速度方向不变,故A错误;
B、物体4s末速度减为零,之后开始后退,但位移方向仍不变,故B错误;
C、物体3s末速度达到最大值,设为v,则第1s内的加速度等于前3s的平均加速度,为;物体在第5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等于第4s内的加速度大小,故
,故C正确;
D、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故物体在第5s的位移大小与第4s的位移大小相等,当反向,故前5s内的位移方向没有改变,一直向前,但位移大小先变大,后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实验题(每空2分,共32分)
13.(4分)一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和4N两个力的作用.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7N;当这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合力大小为5N.【解答】解:已知F1=3N,F2=4N,
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F=F1+F2=3N+4N=7N;
当两个力方向相互垂直时时,合力;
故答案为:7,5.
14.(6分)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则从开始刹车的时刻起,经过 2.5s,汽车的速度减为零.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大小是12.5m,平均速度大小是5m/s.
【解答】解:时间t===2.5s.通过的位移x==10×2.5﹣
m=12.5m
平均速度==5m/s.
平均速度也可以这样求:=5m/s.
故本题答案为:2.5,12.5,5.
15.(4分)如图所示,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是0.如果撤去力F1,而保持其余两个力不变,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F1方向相反.
【解答】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合力的大小为零;
而保持其余两个力不变,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F1等大反向.
故答案为:0;与F1方向相反.
16.(4分)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上升最大高度为5m;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g取10m/s2)
【解答】解: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向上,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从抛出到最高点过程,有
解得
H=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从抛出到落地过程,有
解得
v=v0=10m/s
方向向下
故答案为:5,10.
17.(8分)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中,如果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前面的几个点不清晰,只得到如图所示从A点至E点这一段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测出AB、BC、CD、DE之间的距离分别是d1、d2、d3、d4.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重锤质量为m.
(1)由此可求得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 B=,打D点时,重锤的速
度v D=.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B点到打D点的时间是2T,重锤运动的加速度
是.
【解答】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B点的
速度为:,D点的速度为:,
(2)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B点到打D点的时间是2T.
则加速度a=
故答案为:(1);;(2)2T;
18.(6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毫米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与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m<<M.
【解答】解: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毫米刻度尺;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打点计时器.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为M,车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当m<<M时可以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砂与桶的重力.
故答案为:毫米刻度尺;打点计时器;m<<M.
三、计算题(解答过程包含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计算过程.19题8分,20题,21题各12分.)
19.(8分)一个同学在百米赛跑中,测得10s末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末到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求
(1)他从50m处到终点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2)他在全程内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他在后50 m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0.25 m/s2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得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6.25 m/s
答:(1)他从50m处到终点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0.25 m/s2;
(2)他在全程内平均速度的大小6.25 m/s.
20.(12分)以15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不受空气阻力.计算
(1)该物体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
(2)该物体2.5s末的速度;
(3)该物体在2s内的位移.(g取10m/s2)
【解答】解:(1)该物体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11.25m
(2)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体的运动可看成一种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物体2.5s末的速度v=v0﹣gt=15﹣10×2.5=﹣10(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3)物体在2s内的位移x2=v0t2﹣gt22=15×2﹣×10×22=10(m)
答:
(1)该物体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是11.25m;
(2)该物体2.5s末的速度大小为10m/s,方向竖直向下;
(3)该物体在2s内的位移是10m.
21.(12分)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8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计算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物体在3s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3s内的位移大小.
【解答】解:(1)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mg=0.2×2×10N=4N,摩擦力方向向左(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物体的加速度a=,
物体在3s末的速度v=at=2×3m/s=6m/s,
3s内发生的位移x=at2=m=9m;
答(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
(2)物体在3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
(3)物体在3s内的位移大小为9m.
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模型三】
双垂型:图形特征:
60°
运用举例:
1.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为底边向外作等腰三角形PAB,连接PC. (1)如图,当∠APB=90°时,若AC=5,PC=62,求BC的长;
(2)当∠APB=90°时,若AB
=45APBC的面积是36,求△ACB的周长.
2.已知:如图,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AD,BC=CD.
(1)若∠B=90°,AB=6,BC=23,求∠A的值;
(2)若∠BAD+∠BCD=180°,cos∠DCE=3
5
,求
AB
BC的值.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DAB=∠BCD=90°,
(1)若AB=3,BC+CD=5,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若p= BC+CD,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试探究S与p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