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浓缩的篇章,宏阔的世界?
??????????????????——古华《芙蓉镇》小说艺术论?
?????????????????????????
?
摘要:本文借鉴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对《芙蓉镇》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古华通过对《芙蓉镇》民情风俗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和生活情节的安排,达到“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的目的。同时,古华的这种技巧在其它作品中也有体现。但是,同是“以小见大”,《芙蓉镇》和其它作家的作品又有不同之处。文中还对古华的创作成长成熟道路进行了简评。?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芙蓉镇》????以小见大???民情风俗????社会??
引??言?
长篇小说《芙蓉镇》是古华的代表作。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峻的山乡民歌。它以“芙蓉姐子”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
作品内容丰富,囊括了作者二三十年对社会观察、认识与思考,浓缩了作者对乡亲乡镇乡土浓厚的爱恋情怀。作者几乎调动了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在短短十五六万字的篇幅中向我们展示了从1963至1979年间四个不同时代的变迁:农村经济调整时期、四清运动时期、十年动乱时期和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如此风云多变的大动荡年月,作者让生旦净丑、红脸白脸、花头黑头在历史舞台上一一亮相,演出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人间悲喜剧。?
《芙蓉镇》的写作手法新颖独特,其中之一便是以小见大,即作者所说的“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来写整个走动着的大时代。?

?2?
一、以小见大,从民情风俗中展示?
《芙蓉镇》滥觞于作者家乡一个年轻寡妇的真实故事。1978年秋天,古华到一个山区大县采访,该县文化馆的一位干部讲了一个寡妇的冤案。故事本身很惨,说是一个女社员前后死了两个丈夫,但她却一脑子宿命思想,怪自己命大、命独、克夫,晚上偷偷去给两个男人上坟。古华没有根据其他人的建议简单地把这一题材写成“寡妇上坟”、“双上坟”、“一个女人的昭雪”等描写妇女命运的作品,而是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它写出新意来。到党的三中全会的召开,制定了“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正确路线“才使我茅塞顿开,给了我一个认识论的高度,给了我重新认识的高度,给了我从新认识、解剖自己所熟悉的湘南乡镇生活的勇气和胆魄”,“终于产生了这样一种设想:即以某小山镇的青石板街为中心场所,把这个寡妇的故事穿插进一组人物当中去,并由这些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写他们在

四个不同年代里的各自表演,悲欢离合,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来写整个走动着的大时代。于是有了《芙蓉镇》。古华的这种设想也就包含了艺术辩证法的道理——以小见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能动反映的结果”,因此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普通生活,而是“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这就要求作家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素材进行精心提炼,反复改造,把生活的美变成艺术的美,而以小见大正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拿这个马列主义的辩证法观点来观察文学艺术,我们应该说:“大”和“小”是辩证统一的,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寓于小,大小相通,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都包含着以小见大的道理。?
艺术形象就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概括及其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来说,总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小见大的。小说的创作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容量大,反映较为复杂的生活内容的小说,就更是要“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长篇小说《芙蓉镇》就是通过

?3?
民情风俗、人物形象和生活情节这三个“小”的方面来反映“大”的社会生活内容的。?
《芙蓉镇》在美学意义上的最大特色就正如作者自己总结的“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从一个小镇看全国,从小社会看大社会。尽管作者写的只是湘南五岭山脉腹地的一个普通小镇的人事变迁、悲欢离合,但是透过它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国家、我们党近二十年走过的艰难历程。?
首先,作者颇具匠心地写了圩场的变化,小小的圩场成了时代风云的晴雨表:解放初期是“一旬三圩,一月九集”后来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圩期一改再改,变成了星期圩、十天圩、半月圩;到了六十年代,县政府又行下令公文,改为五天一圩;到文革“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击投机倒把”,圩场形同虚设,无圩无人。直到党的三中全会后,圩期又是一旬三圩了。?
芙蓉镇圩期和圩场习俗的变化图景折射出了不同年代的政治经济形式和政策。节日、仪式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同样传递着世道沉浮、国家兴衰、人民忧乐的信息。四时八节,“互增吃食”、“讲人缘”“满圩满街人成河”,这是因为解放初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芙蓉镇的民风才如此朴实、淳厚。至于圩厂不象圩厂,卖的尽是糠粑、苦珠、蕨粉、土茯苓,互赠吃食

代之以特殊习俗—“精神会餐”,不用标出“大跃进”的牌号,都知道是“马瘦毛长,人瘦面黄。国家和百姓都得了“水肿病”的年月的“土特”产“。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五类份子”戴高帽游街、“九种人”挂黑牌挨批斗、牛鬼蛇神“跳黑舞”加钵饭等“新风恶俗”盛行,无疑标示着现代迷信、“斗争哲学”成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嗡嗡的闹市声重新响彻芙蓉镇,圩场上新出现的米行、肉行、木案板排成两行,争相比膘肥、油厚、肉嫩,而顾主则挑剔“净是肥冬瓜,精肉太少了”,这显然是报道党的三中全会迎来春天,全国一片欣欣向荣。仅就编年史价值这点而言,上述种种变化的民情风俗描写确乎是可以让人联想到巴尔扎克笔下的十九世纪法国的流动风俗画的。?
雷达说,《芙蓉镇》“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他的风俗画是流动的,渗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内容,从而时时透漏着时代的消

?4?
息”。蔡葵也肯定了《芙蓉镇》里的风俗画“透露出世道沉浮和国家兴衰的消息,并随着不同时期政治气候和经济形式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面貌来。⑥”高尔基说,“作家必须知道一切—生活的整个潮流和一切细小的支流,现实生活的一切矛盾,它的悲剧和喜剧,它的英雄主义和庸俗习气、虚伪和真实”,他应当知道,某一现象看起来不管有多么细小和不重要,然而它不是正在崩溃的旧世界的一个碎片,就是新世界的一个萌芽“。《芙蓉镇》正是靠那些民情风俗的描写来传递世界破裂和萌芽的声音。?
在中国当代也涌现过一批善于把特定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溶铸进作品中的优秀作家,如赵树理。他写于1955年的《三里湾》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作家以有力而多变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太行山地区群众生活的风俗画,从社会现象的表层进入到事物的内核,挖掘和表现了民族人物的心理、性格、命运,使其小说具有了解中国农民的革命斗争和中国农村的精神、制度、文化演变的不朽价值。他也擅长通过民情风俗这个“小”的方面来反映当时“大”的时代风貌。不过,他主要是写太行山两侧农村的婚俗史、伦理道德。相对而言,《芙蓉镇》的风俗描写中渗透的社会政治经济内容更加集中丰富。也就是说?,二者“小”的侧重点不同。不过,《芙蓉镇》许多大段风俗描写着重于人物命运的背景勾勒,而与人物的行为方式直接联系松弛,在风俗画所含社会政治文化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陈忠实的《白鹿原》的艺术成就似比《芙蓉镇》更高,陈忠实在根本的气质上和巴尔扎克太相似了,他耗费五

年的时间隐居于乡间,终于写出了五十年的关中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半个世纪中国史的缩影。”?
二、以小见大,以人物刻画为基础?
对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来说,以小见大也就是要通过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真实再现来反映现实关系的某些本质方面,揭示社会发展的某种规律和蕴藏在生活深处的某些真理。《芙蓉镇》之所以能以小见大,具有较大的生活容量和思想深度,还与其人物塑造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作者选取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年景作为舞台布局,以小山镇青石板街作为中心场地,将俏丽善良的“芙蓉姐子“胡玉音的故事穿插进一组人物当中去:耿直义气的“北方大

?5?
兵”谷燕山、矫情阴毒的“政治女将”李国香、在良心悔愧中挣扎的大队书记黎杜桂、馋懒顽劣的运动根子王秋赦、佯装癫狂的“铁帽右派”秦书田等,这些人物个个写得血肉饱满,各具特色,其命运相互关联、旋转交错,组成了一个不断在变迁的“小社会”,而其中正隐现了整个大世道千家万户的聚散沉浮。?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胡玉音的遭遇是最具代表的。《芙蓉镇》围绕胡玉音与三个男人的故事叙写了她人生旅途中的三次大波折:与黎满庚初恋,好事不成双。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无奈“血统论”者区委书记杨民高棒打鸳鸯,不得不把痴情爱意转化为兄妹情;与黎桂桂结合,婚后守寡。夫妇二人省吃俭用,勤劳刻苦,逐渐富裕,可是在“四清”运动中,一个做了阴间冤魂,一个成了人间活鬼;与秦书田再婚,罪加一等。直到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夫妻才二度团圆,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胡玉音为争取富裕生活和自由婚姻,在肉体和精神上都遭受了野蛮的迫害和残酷的折磨。她的命运如同一面镜子,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六七十年代在农村进行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的几个主要侧面。首先,它使我们看到了在所谓的“革命”过程中,很多政策不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不是围绕提高农民生活、发展生产力而制定的,因此把农民推上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难境地。其次。我们还能看到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民主生活、我们民族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特别是透过这面镜子,它使我们看到以狭隘、愚昧、专制、野蛮为主要特征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对我们党的腐蚀、对民族的束缚。?
作品中的另外两个主要人物王秋赦和李国香的生活遭遇,更使我们看到了以“文革”为代表的农村革命的几个重要侧面。林彪反革命集团是陷农村于灾难境地的罪魁祸首,他们鼓吹的“农村社会主义革命”贯彻的是一条错

误路线,用黎桂桂的话说就是“死懒活跳,政府依靠;努力生产,政府不管;有余有赚,政府批判”。正是这条错误路线把我国广大农村推向了一个十分穷困、十分愚昧的危险境地。另外它还让我们看到了在“左”的路线制驭下的农村各级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选拔干部时只讲家庭成分,不重实际表现;领导运动时只看上级脸色,不顾下边实际;组织生产时只造政治声势,

?6?
不管经济效益等等。而且还使我们看到了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拨乱反正时,要么“文过饰非、官官相护”,要么“诿过他人”、“杀鸡给猴看”。总之,凭借手中的权势打扮自己、保护亲信的那种恶劣作风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如果说这两个人物有什么典型意义的话,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它的典型意义所在。?
作品中的其他主要人物秦书田、谷燕山等也写得栩栩如生,而且具有较高的典型性。他们“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一种社会势力,其命运无不与乡镇生活变迁息息相关,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属性都是通过个性而表现的。”⑨?
三、以小见大,精心巧妙安排生活情节?
为了做到“以小见大”,作者除了在民俗风情描写和人物刻画方面精心构思外,还对生活情节进行了巧妙的安排。?
作家对黎满庚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对他的思想性格并没有进行很充分、很深刻的开掘,只是突出地写了最足以表现他的性格特征的三四件事,特别令人击节的是,作品把他在“四清”中被迫交出干妹子胡玉音送来保管的一千五百块钱这样一个政治性极强的事件,巧妙地安排在黎满庚和五爪辣夫妻吵架的一场“重头戏”里。五爪辣对胡玉音的满腔醋意,把事情闹得更加复杂化了,她又哭又闹,寻死觅活,两口子在半夜唱开了“全武行",惊动了左右四邻。黎满庚哭了,“活了三十几岁,第一次这么伤心落泪”,他喊出了自己痛苦的心声“在这世上,不你踩我,我踩你,就混不下去啦”。由于五爪辣软硬兼施,更由于当时“你死我活”的斗争形成的不可抗拒的政治压力,为了保存党籍,为了“这女人,四个妹儿,这个家"他不得不抛弃对昔日恋人、今日干妹子仅存的一点兄妹情,他决心交出胡玉音送来的那笔钱。昔日对胡玉音“今生今世我都要保护你”的承诺是脆弱的。??这种保护与社会的强大压力发生冲突时,理智向情感挑战时,“保护”的默契就被挤碎。黎满庚的保护开始变形、转化,最后终于转化为它的对立物一一由“保护”到实质上的“落井下石”。?
夫妻吵架本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但作家把它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中,同激烈复杂的阶级斗

争纠结在一起,这就赋予了它不同寻常的社会意义,而且

?7?
这样一个典型情节既充满生活情趣,对于刻画黎满庚这个内心世界充满矛盾、性格相当复杂的形象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可以说作者选取这个生活情节是独巨匠心的。?
作品中,类似具有典型社会意义的典型情节还很多,如“醉眼看世情”一节。醉酒也是生活中的常事,但是在极左路线猖獗的年代,无中生有、罗织人罪、踵足而立、侧目而视、“人人防我,我防人人”,大家都带着面具来对待一切,惟有酒逢知己才能吐真言、交真心。谷燕山和黎满庚两条汉子正是这样。俩人半醉半醒,但醉中有醒,无所顾忌的酒话却成了一针见血的揭露“如今有的人心肠比铁还硬,手脚比老虎爪子还狠”,“革命革命六亲不认!斗争斗争横下一条心”。?
这些典型的生活情节,从宏观上看都具有“大”的社会意义,从微观上来评,它又具有生活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注意了“小”的真实性。在当代文学中,也有作品是通过典型的生活情节来实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的,但是它的真实性却不如《芙蓉镇》,如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作者以1955年至1956年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为背景,将运动中的矛盾和家庭里的纠纷巧妙地结合起来,反映农村中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过程,也是“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但由于成书期间适逢“反右派”,文艺界批判“写真实”,使作者受到了一些干扰。例如关于王菊生入社的描写,由于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自愿互利的原则,生活中不曾提供这方面的素材,因而作家难以进行艺术概括,只能以一次偶然性的事件(挑塘泥赛)来证明合作社的优越性,借以“说服和“感动”单干户王菊生。而《芙蓉镇》写于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思想的飞跃和艺术素养的成熟使古华在人物描写、感情抒发,尤其是反映生活的深刻性、真实性方面较《山乡巨变》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结???语?
总的来说,作品《芙蓉镇))为了在整个形象体系上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作者除了在总体构思上善于“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外,在民情风俗描写、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等各个艺术创作的环节上都遵循了艺术辩证法的规律,在典型化方面下了功

?8?
夫。《芙蓉镇》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也证明了作者古华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
古华是一个从湿淋淋、滑溜溜的乡间小道上走出来的土作家。他从小浸泡在生活的底层,经受过筋骨之累,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熟悉了湘南乡镇的民情风俗。在创作中,他信守着一个原则,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正如一滴水可以反

映太阳的光辉,从古华的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世界。?
在他的笔下,不管多么荒蛮的所在,多么闭塞的山林,甚至没有一根电线、连收音机都感到新鲜的守林人的木屋里,都受到政治思潮的波及。《浮屠岭》里当田发青秘密地分田到户,自以为万无一失时,他早已触犯了“四人帮”的刑律,而且很快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虽不愿可也别无他法。《姐姐寨》是描写两代民歌手的悲欢感情和命运际遇的,即使是“唱唱山歌”居然也会大大地牵动了“左的神经”,以至为了“山歌”酿成了大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作品也是围绕着“山歌”、俚曲传送着新生活到来的信息,表达了青年一代农民渴望文明、爱情、思想解放的心情。《“九十九堆”礼俗》借用了一些荒诞手法,但在乖情悖理之间表现了即使是在偏僻的山冲,文明与愚昧的斗争也正方兴未艾。在作者的心中,一镇一屋、一岭一寨皆在大社会中的小社会,大时代中的小时代,是标本,是缩影。?
但是,这些都是古华后期创作的作品,是在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作者的创作思想发生转折以后的作品。而古华前期由于受“文艺从属于政治”,只能演绎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等左倾文艺思想的影响,他的创作也有过一个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他的创作也曾染上过粉饰现实、美化生活的“文学苍白症”。如他在文革期间创作的小说《山川呼啸》后记中就表现和赞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贫下中农,甚至干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下,与反修路线斗,与资本主义斗,斗出了处处莺歌燕舞、旧貌换新颜的无限春光,一曲曲建造乡村乐园描写锦绣山川的壮丽凯歌”。是党的三中全会确立的正确方针解放了古华的思想,使他认识到“生活,特别是当代生活是严峻的,我们反映当代生活也应该是严峻的”⑩在《芙蓉镇》的创作中,古华决意去除“文学苍白症”,有胆有识地去表现现实生活的曲折坎坷,探讨贯穿其中的重大矛盾、斗争。他并没有刻意去

?9?
学习某个大家的笔法,在他的作品中却可以发现“巴尔扎克的浮雕般的叙述、对社会的人生的剖析,屠格涅夫和哈代的严峻的牧歌风格,乔治·桑和沈从文的优美的田园诗式的风俗画??”○11?
《芙蓉镇》很美,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的运用是这种独特的艺术美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再美的芙蓉镇也惜乎终非久留之地,探索和追求没有止境。我们应该沿着古华为我们开辟的艺术道路更加奋勇前行,为当代文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