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原因和结果详解

合集下载

2016考研政治:原因和结果关系

2016考研政治:原因和结果关系

2016考研政治:原因和结果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一般来说,因果联系总是具有时间顺序性特点。

但是,并非所有具有时间顺序性(前后相继)的现象间都存在因果联系。

因此,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知识点讲解】A.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1)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2)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

(3)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4)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

B.案例或记忆方法(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意思是说,在特定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

如在地震造成房屋损毁这一链条中,地震是原因,房屋损毁是结果,这个因果是不能互换的。

(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意思是说,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时,他们的区分是不确定的,从事物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看,同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就是结果,如在地震造成房屋损毁,房屋损毁又导致人们无家可归这一链条中,房屋损毁是地震的结果,而它又成了人们无家可归的原因。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详解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详解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B 本题考查适度原则,少加盐味美,多加盐味苦,说明盐应适当,过犹不及。

2.A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自由”是认识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为一定目的服务,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由自”指随心所欲,这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3.D 题考查剩余价值率。

可变资本v=10万,剩余价值m=120 万-100 万=20 万,因此m’=m/v=20万/10 万=200%。

4.D 本题考查金融资本。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5.C 本题考查的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

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哲学原理是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

6.B 本题比较简单,是对《论十大关系》基本内容的考查,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论十大关系》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政治报告。

A 是1956 年周恩来提出来的,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C 是党的八大1956 年9 月份提出来的,《论十大关系》的时间是1956 年4-5 月份。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1957 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7.D 本题的干扰项比较多,但其实考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A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进入21 世纪提出来的,而初级阶段在1987 年党的十三大上已经系统阐述了。

BC 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与题干无关,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在不同社会形态中都可以出现和应用。

8.B 这是一道与时政紧密结合的问题,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 周年,比较简单,是直来直去的题目。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B。

ACD 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9.B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0.C 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并没有涉及政治法律思想和制度层面。

2016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6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新东⽅校推荐:⼀、单项选择题1~16⼩题,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

1.《百喻经》中有⼀则寓⾔,有⼀个愚⼈到别⼈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就给他加了点盐,菜⾥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

愚⼈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把盐放进嘴⾥,结果⼜苦⼜咸。

这则寓⾔给我们的启⽰是 A.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我否定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些现象⽽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质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度。

通过题⼲材料可知,就是要适度,防⽌过犹不及。

题⼲愚⼈的做法就是过了,没有把握住度。

2.有⼀种观点认为,“⾃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然规律⽽独⽴,⽽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能够有计划地使⾃然规律为⼀定的⽬的服务”。

还有⼀种观点认为,“‘⾃由’,倒过来就是‘由⾃’,因此,‘⾃由’等于‘由⾃’,‘由⾃’就是随⼼所欲”。

这两种关于⾃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和必然的关系。

⾃由和必然是辩证统⼀的。

⾃由要以必然为前提,把握必然越深⼊,⼈就越⾃由。

如果把⾃由和必然相脱离,只强调⾃由⽽否定必然,就会导致唯意志论。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产,60万元⽤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等(其中购买劳动⼒⽀付了10万元),⼀轮⽣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200%B.50%C.100%D.2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C.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有其历史继承性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这表明A. 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5.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议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A.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D.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来源:河南文都教育一、单选题1.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适度原则。

AC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无关。

D表述错误,现象表现本质的。

只有B与题干相符,所以答案为B。

2.B【解析】前一句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

后一句'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体现出来的是唯意志论,所以正确答案为A。

3.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部分。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来表示:m′=m/v。

此题中资本家投资100万,一轮生产后总资本达到了120万,说明剩余价值是20万。

购买劳动力支付10万,也就是指可变资本是10万。

所以剩余价值率为20/10=200%。

4.A【解析】这是2016年考纲的新增考点“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者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辩证法认为,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材料中主人就给愚人加了点盐,味道很好,而愚人直接把放进嘴里,食盐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所以又苦又咸,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B。

2. 【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第一种观点认为认识规律,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就实现的自由,所以,第一种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由是随心所欲,从主观出发,为所欲为,是一种唯意志论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正确观点,第二种观点是错误观点,选项BCD明显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选项A。

3.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的内涵。

剩余价值率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

公式为m'=m/v,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在生产过程中则实现了价值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同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之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能够表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被剥削,有多少归自己,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所以,剩余价值率也叫剥削率。

由于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等价,而剩余劳动则生产剩余价值。

2016考研政治必考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016考研政治必考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016考研政治必考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考研复习时间不足两个月,政治科目冲刺要注意把握四个点,集中精力在中要考点的专题化复习,加强真题模拟题训练,下面是预测的考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很有可能是出题点,大家看一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 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

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6考研政治:太平天国运动解析

2016考研政治:太平天国运动解析

2016考研政治:太平天国运动解析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第二,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现象更加严重,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

这些负担都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

清政府调兵各处镇压,但群众斗争彼伏此起,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二、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

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人广西。

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借券,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

2016考研政治

2016考研政治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2022/1/16
16
第16页,共123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社会物质经济条件
生产力→生产方式→剥削程度→矛盾激化
❖ 社会精神文化条件
(2)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 ②静止是
相对的 2022/1/16 ; ③运动与静止相统一。
24
第24页,共123页。
❖ (3)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存在的哲学
意义:
①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事物的发展总 有一个过程,只有事物的相对静止,才可能使其完成量上的积累 ,实现由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的质的飞跃。
(1)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本原是与个人主体相关 的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 志等。
(2)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本原是独立于个人主 体之外,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
2022/1/16
14
第14页,共123页。
❖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看问题的方法 )
2022/③1/1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15
第15页,共123页。
(2)形而上学
概念:形而上学认为,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 孤立和固定不变的;②虽然有时也承认事物数量的增减 和场所的变更,但否认事物的根本质变和飞跃;③认为 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内部的 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1)辩证法
概念:辩证法认为,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 化、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②事物 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而且有质变和飞跃;③ 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 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从正反面看问题)

2016年考研政治“原因”类分析题答法

2016年考研政治“原因”类分析题答法

2016年考研政治“原因”类分析题答法来源:文都图书之前介绍过“意义”类和“措施”类分析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原因”类分析题怎么回答。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原因”类设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普遍感觉到难以找到有效的、相对比较“管用”分析方法,因而此类问题的得分率总是很难得到保证。

“原因”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进行分析。

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联系教材分析原因。

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教材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教材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教材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的。

二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

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重视。

三是联系主体分析原因。

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

在具体的题目中,象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的。

四是联系地位分析原因。

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

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分析题一定要多动笔进行写,只靠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大家在这个阶段应该多用模拟题进行练习。

建议大家使用《蒋中挺2016考研政治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及时的进行对应练习来查漏补缺。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全面解析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全面解析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全面解析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圆满结束。

考研频道小编紧密关注2016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并在考后第一时间为大家公布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全面解析,建议您收藏本网站(ctrl+D收藏即可)。

更多考研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全面解析难度与近两年考题相比,难度相当从试卷整体难度来讲,今年的题目难度与近两年考题基本一致。

因此,今年考研政治的分数线应该与前两年分数线基本持平。

今年分数线仍然会维持在去年的标准,但不同专业对分数线要求不一样,各位考生可以对应自己报考的专业进行判断。

跨学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考研政治,跨学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体现在分析题中。

以往,五道分析题与政治理论的五个学科正好是严格对应的,第34题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题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6题考中国近现代史刚要,37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8题考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今年的考题除了大体上保留了五道分析题对应的五门学科方向外,很大程度上还有学科的交叉。

例如,今年第34题有两问:(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这道题单单只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学科出发是无法解答的,必须与毛中特当中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结合起来,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思想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拿下34题的分数。

再比如,今年第37题的题干是“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既有思修法基的传统道德家风问题,又结合了毛中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只有将两部分知识融会贯通,考生最终才能把这个题目解对。

热点非常突出,不回避热点国内国外发生的最热门的事件无一例外在今年的考研政治试卷中都有体现。

例如,联合国成立70周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共享、绿色、开放等这些问题在考卷当中都有体现,尤其在大题当中还特别体现了绿色发展的问题。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通过对真题的解析,考生可以了解到考试的难度、题型和出题方向,为备考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文将对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进行解析,并分析其中的知识点和考点。

一、选择题解析2016年考研政治选择题主要涉及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知识。

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解析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这道题目的内容是:“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

”选项有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民主集中制的有机结合;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结合;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正确答案是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民主集中制的有机结合。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的。

同时,新型政党制度与民主集中制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性。

二、判断题解析2016年考研政治判断题主要涉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

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解析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涵和要求。

这道题目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选项有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发展;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国;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016年考研政治试卷解析:难度与去年持平

2016年考研政治试卷解析:难度与去年持平

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考研政治试卷解析:难度与去年持平,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6年考研政治试卷解析:难度与去年持平今年的政治试卷具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完全符合大纲要求,并没有超纲题目,更加注重基础理论功底;二是突出社会热点问题,各位考生可能都看到不少材料或者选择题的题干都是社会时政热点,尤其是《毛中特》的材料题更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各位考生都能切合自身的体会来应答;三是多项选择题相对比较难,都是一些言语理解题,当然这也是每一位考生最容易丢分的地方。

考生如果细心分析还是可以做出正确选项的。

所以说今年考研政治分数线可能与去年持平。

各位同学看完以上的命题规律,可能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学习政治“背多分”的时代已经结束,所以考生在复习政治时一定还要多多理解、多多思考。

那么对于备战2017年考生来说,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考研政治教研室建议各位考生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点就是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针对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这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安排自己学习政治的时间和强度,一定要有步骤,有规划,不要进行知识堆积。

第二点就是注意学习方法,政治学科知识比较综合,有理解性学科和记忆性学科,考生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三点就是选取复习资料一定要慎重,考生不要盲目的相信题海战术,在市面上买来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题目来做练习,这样的话,会导致知识体系的混乱和模糊,对考生很不利。

建议大家看一下考研针对2017届考生所开设的导学班课程,里面对2017届考生如何备考,如何开展准备工作,如何运用最好的复习资料打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大家少走弯路。

在考研辅导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同学们一定要慎重去选择好的老师,慎重选择好的辅导机构,这样对同学们,尤其是政治的复习,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汇总:2016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考研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2016考研政治答案考研政治真题频道整理推荐阅读:2016考研政治真题解析汇总2016考研真题及考研真题答案汇总2016考研成绩查询信息汇总2016考研分数线信息汇总2016考研国家线信息汇总2016全国考研调剂信息汇总2016全国考研复试信息汇总2016年34所自划线高校分数线汇总考研英语真题考研数学真题政治真题专业课真题英语一真题英语二真题数学一真题数学二真题数学三真题数农真题考研英语答案考研数学答案政治答案专业课答案英语一答案英语二答案数学一答案数学二答案数学三答案数农答案。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分析题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分析题

2016考研政治思想政治答案:分析题本文为2016考研政治分析题答案,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34.(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作为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从而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体现为由低级阶段想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一规律决定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用来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的,它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的深化协调推进。

所以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

(2)“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

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四个全面”思想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

35.(1)“铁腕治污”引发的广泛讨论体现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认识经济发展同环境治理的关系中不同的态度。

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应有之义,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经济发展依然是总布局中的中心环节、关键环节,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环境治理是总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生态保障。

第三,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二者的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首先,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指数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是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铁腕治污”所引发的争论体现出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016考研政治考点:原因和结果

2016考研政治考点:原因和结果

2016考研政治考点: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六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整体和部分)之一,是2016考研的考生需要着重理解把握的一对范畴。

对于这一考研政治知识点,考生应该如何备考复习呢?一、原因和结果1.含义: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2.辩证关系:第一,二者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二者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第三,二者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第四,二者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方法论: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二、真题解读【2013.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

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中的原因和结果这一范畴。

通过对题干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专家是通过思考和观察,之后从“羊吃草”中得到启发,最终才割到“羊草”这个果,即“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是先行后续、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符合因果联系的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

综上,对于原因和结果这一范畴,2016考研考生需要着重从其含义、辩证关系和方法论意义这三个方面展开复习,同时还需要结合相关试题,活学活用,巩固记忆。

2016考研政治真题解析:道德观

2016考研政治真题解析:道德观

2016考研政治真题解析:道德观2016考研政治的考试火速前来又转瞬即逝了,从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可以看出命题者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在重视热点的同时也注重考查时政和运用能力。

同15真题相比16年考研政治整体难度适中,略有降低,详情如下。

37.(1)为什么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5分)(2)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分)【参考答案】(1)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也容易出问题。

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的风尚有重要影响。

如果每个家庭都风清气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地“正”起来。

良好的家风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明基因。

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

要把好家风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总结好家风(中华传统美德)中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好家风(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好家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人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民族特色。

要立足于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发挥好家风(中华传统美德)人伦日用的化育功能,使好家风(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让好家风(传统美德)中蕴含的伦理精神点点滴滴地导人人们的生活生根发酵,产生化育的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属于道德版块(道德观)的内容。

具体而言第五章家庭美德中的家风问题为题面,结合第四章“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Hi 同学们上午好欢迎关注1.原因和结果因果联系是揭示客观世界中相互联系的事物前后相继。

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其中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有一定的原因。

原因不仅可以用于结果,结果又能反作用于原因,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时间顺序性。

因果联系的多样性主要有几种类型: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

因果联系的时间顺序性是确定不移的,原因只能在先,结果必然在后。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正确认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才能同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③正确地认识因果关系,有利于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活动中的预见性。

考研政治真题分析:重要考点,注意理解(2013年单选题第2题)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答案】C2.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与不确定趋势之间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性质和趋势,偶然性则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性质和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偶然性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考研政治:原因和结果详解
来源:文都教育
原因和结果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六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整体和部分)之一,是考生需要着重理解把握的一对范畴。

对于这一知识点,考生应该如何备考复习呢?
一、原因和结果
1.含义: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2.辩证关系:第一,二者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二者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第三,二者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第四,二者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方法论: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二、真题解读
【2013.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

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中的原因和结果这一范畴。

通过对题干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专家是通过思考和观察,之后从“羊吃草”中得到启发,最终才割到“羊草”这个果,即“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是先行后续、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符合因果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