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地造林技术初探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地造林技术初探

整 地 是 营林 生 产 的基 础 工 作 . 是 迹 地 造 林 中 最 重 要 的环 节 造 林 前 整 不 整 地 、 整 地 质 量 的好 坏 . 直 接 影 响 到 造 林 成 活 率 和 幼 林 生 长 状 况 由 于 整 地 不 科学 、 不规 范 . 整地质量差 . 保 水 蓄水 能 力 低 . 起 不 到 应 有 的作 用 有 的地 方 不 遵 循 自然 规 律 . 严 重 破 坏
Hale Waihona Puke 防 R 关键词S
: 困难 地 ; 造林 ; 技术 ; 探 讨
¥ 7 2 8 护 中图 分 类 号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林 渭 南 市 地 处 陕 西 关 中 平 原 东 部 . 是 西 部 地 区 进 眦 入 中东 部 的“ 东大门” 全 市 辖 1区 、 2市 、 8县 . 1 2 9 科 n 个乡镇 . 1 3个 街 道 办 事 处 . 5 5 6万 人 . 总面积 1 . 3万
部平J I I 五 大 地 貌 类 型 区 近 年 来 . 渭 南 市 相 继 启 动 实 施 了退 耕 还 林 、 天然林保护及 “ 三北” 防 护 林 等 林 业重点工程 . 生 态 环境 得 到 了较 大 改 善 . 并 取 得 了 阶 段 性 成 效 但 随 着 造 林 绿 化 的 深 入 推 进 . 造 林 地 逐 步 转 向 了 以沟 壑 和 粱 峁 顶 等 为 主 的 困 难 地 . 面 积 约 5万 h n . 造林绿化难度大 . 造林 成 本 高 . 干旱少雨 . 造林成活保存率低 . 植 被 恢 复 困难 探 索 和 推 广 困 难地造林技术 . 对 于提 高 造 林 成 活率 和 保 存 率 . 提 高
2 0 ] 4年 2月 第 2期 ( 总 1 2 5期 )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立地生态防护林恢复营建综合造林技术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立地生态防护林恢复营建综合造林技术
Ke y wo r d s : Lo e s s pl a t e a u; gu l l y; d i f f i c u l t s i t e; e c o — p r ot e c t i v e f o r e s t
咸 阳市 地处 黄河 中下游水 土流 失 区。全市 共
营造 以防止 风 蚀 、 阻拦 雨 雪 、 控制 径 流起 源 、 保 护 农 田为 主要 目的的 防护 林带 。基 本上沿 着分 水岭
辖 l 3 个县( 区、 市) , 北 部 5个 县 : 长武、 彬县 、 旬
邑, 淳化 、 永寿, 属 典 型 的渭 北 黄 土 高 原 沟 壑 区 。 该 区总 土地 面积 5 4 0 0 k m。 , 占全 市 土 地 面 积 的 5 3 . 4 , 沟 壑 区面积 3 2 4 0 k m。 。该 区域 生态 环境 脆弱 , 植 被 稀少 , 水 土流 失严 重 ,恶 劣 的 自然 生态
配置 , 宽度 也 随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峁顶 部 地 形 和土 地 利 用情 况 而
定, 一 般可 1 0 ~1 5 m。林 带 的设 置基 本上 有下 列
几种 形式 : ( 1 ) 梁峁顶 部为荒 地 , 可全 面造林 。
环境严 重影 响和 制约着 当地 经济 和社会 发展 。建
国以来 , 累 计 营 造 保存 人工 林 面 积 2 7 0 0 0 0 h m, 在治理荒 山、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方 面取 得 了一 定 成
( 2 ) 梁峁顶 部较 窄又 为农 田 , 林带 可配制 在农
田迎风 面一侧 。 ( 3 ) 梁 峁顶 部农 田田面较宽 , 林带 可 配置 于两侧 。 ( 4 ) 遇有 突起 的峁顶农 田 , 防护林 带应 沿峁坡 的坡折 线配置 , 并在 梯 田埂 上 营造灌 木林带 。 梁 峁顶部 立地条 件较 差 , 造林 比较 困难 , 必须 选 用抗 风 蚀 、 耐 干旱 、 根 系 发达 的树种 , 乔 木 树种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立地难度较大的条件下造林技术要点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立地难度较大的条件下造林技术要点

2020年第24期现代园艺由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降雨量小、土地贫瘠和生态环境较弱,在该地区造林必然会受到树种、苗木、气候、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造林成活率较低。

因此,在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合理按照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造林技术,从而提高造林技术效果和造林成活率。

1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苗木要求1.1依据区域生态特性,精准选择树种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过程中,要依据该地区域生态特性,选择最为合适的树林苗木,才能解决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立地困难问题。

因此,在选择苗木过程中,要充分调查干旱地区情况,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遵循生态优先的要求,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立地难度较大的条件下应用造林技术,以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主,选择最合适的造林苗木。

由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性较强、土地瘠薄,要选择柠条、侧柏、樟子松、沙棘、油松、云杉等生长能力较强的苗木。

在造林过程中,要保证造林苗木的质量,在源头控制种植树木质量,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保证树木质量。

由于黄土高原干旱较为严重,还要积极推广干旱地区中造林优势和特征,鼓励干旱地区的民众积极参与其中,提高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干旱地区造林质量[1]。

1.2严遵苗木特性,保湿运输及时种植1.2.1保持造林苗木的自身水分。

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树苗过程中,若想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保持苗木的自身水分。

苗木失水过多,其内部的水分失去自然平衡性,生理机能就会遭到破坏,苗木会出现自然死亡的情况,所以,在该地区造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随时用、随时起、随时运等原则,及时为树苗补充水分,采取相关保护措施,既能避免使用长期假植苗木,还能避免树苗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情况。

造林大多数集中在春季,但春季降水稀少,大风天气也较多,在苗木起挖、运输过程中,保证苗木自身的水分是保证其成活率的基础。

同时在苗木的冬储和假植期间,苗木的枝干易缺水,根系易出现腐根、烂根、干根等情况,会影响苗木成活率,尤其是对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苗木来说,保持苗木自身水分是提升成活率的关键。

黄土高原干旱地区造林技术探讨

黄土高原干旱地区造林技术探讨

2014年第9期现代园艺2.3.2樟子松大苗移植。

在移苗时,种植人员应该尽可能地选择枝干挺直并且丰满的树种,这样才能保证树苗在移植之后可以健康成长。

造林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保证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大的空气湿度,在这个时间段,蒸发量比较低,有利于提高樟子松幼苗的成活率。

在陕北地区的植树造林过程中,最佳的时间是秋季。

在选择立地条件的时候,最合适的为覆沙地。

因为覆沙地的水分比较充足,植被相对比较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

移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起苗带土,保证充足的水分供树苗吸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母土。

苗圃中具有充足的水分,可以缩短缓苗期。

在陕北地区大力发展樟子松造林,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沙化,根治风沙,还能实现对沙区自然面貌的改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3总结综上所述,在陕北地区种植樟子松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樟子松育苗技术的良好应用,提高陕北地区樟子松的育苗技术,加强樟子松的种植力度,才能充分发挥樟子松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促进林木产业的发展,实现对风沙的根治。

参考文献1孟鹏,李玉灵,张柏习等.沙地彰武松与樟子松苗木抗旱生理特性比较[J].林业科学,2010(12)2张玉,曹东.陕北沙地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2012(24)3孙彪彪,李臻,张钢等.脱锻炼期间延迟土壤霜冻对樟子松生长和电阻抗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7)4喻泓,杨晓晖,慈龙骏等.地表火对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9(1)5段民福,廖超英,孙长忠等.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变异规律[J].西北农业学报,2012(3)(责任编辑王蔓)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大宁县的成功实施,林业在抗旱造林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经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农收入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大宁县十年九旱恶劣气候条件下,这些技术对大宁县林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总结如下,以便探讨与发展。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措施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措施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措施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之一,长期以来遭受着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严重问题。

为了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实施生态建设。

首先,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关键。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贫瘠,缺少有机质和养分,并且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地表土壤容易被风蚀和水蚀。

因此,我们应该推广植被恢复和保护,种植抗风固沙植物,如柳树和毛白杨,并且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

此外,我们还应该建设排水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水土流失。

第二,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栖息于此。

为了保护这些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我们需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划定禁止人类活动的核心区域,限制开发和破坏。

同时,加强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推动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第三,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黄土高原地区容易造成土地侵蚀和生态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耕地面积,推行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排水系统,避免因水logging引起的农田退化。

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

生态建设需要广大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和生态农业知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生态建设。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生态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努力。

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加强宣传和教育,我们将能够逐步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措施也对其他地区的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保护和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土高原造林保墒固土技术要点

黄土高原造林保墒固土技术要点

黄土高原造林保墒固土技术要点作者:王博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27期[摘要]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年内降雨分布不均,生态恢复主要受到干旱因素的限制,造林效果较差。

因此,应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以有效提高干旱地区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在造林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或造林地清理的干杂草填充坑穴,并在坑穴边埂上种草,以避免坑穴内的水分过快蒸发和渗透,同时也起到固坑保土作用,保障苗木良好生长。

[关键词]覆草保墒;边埂种草;黄土高原[中图分类号] S7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27-68-2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复杂,沟壑纵横,沟塬交错,支离破碎,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常年盛行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干旱、洪水、冰雹及风沙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

为修复黄土高原的生态功能,国家启动了天保公益林建设、三北黄土高原治理、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在修复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植树造林活动,经过多年努力,扭转了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的局面,森林覆盖面也在逐年增加,但干旱问题仍是影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

1 人工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黄土高原土壤瘠薄,持水能力差,冬干春旱几乎年年发生,春季造林,多风干旱且温度升高,幼苗失水量急剧增加大,造成苗木萌芽生根、展叶过程中枯死率很高,造林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是形成“小老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

因此,提高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人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是黄土高原林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黄土高原造林保墒固土技术措施2.1 造林地清理及整地造林地的清理、整地能有效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在春季造林前30 d,笔者对造林地进行清理,清除造林地上的灌草、枯立木、干枝和死根,以尽量不要破坏原生植物,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在清理过程中,将能利用的干杂草和碎枝条分散堆放于造林地区域内。

黄土高原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黄土高原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05
造林技术实施
树种混交方式与配置
树种混交方式
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性, 选择合适的混交方式,如行间混交、带状 混交、块状混交等,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 源,提高林分生产力。
树种配置
在选择混交树种时,应考虑树种的生物学 特性、生态位和种间关系等因素,合理配 置,避免竞争和病虫害的爆发。
栽植方法与技术要点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黄土高原的主要树种,研究其育苗和 造林技术,以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黄土高 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成果对于推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当地 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类似生态环境的地区提供参 考和借鉴。
造林整地方法
全面整地
全面翻耕造林地,深度一般要求在30cm 以上,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保水能 力。在翻耕时要注意翻耕方向和翻耕深度 的一致性,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和风蚀危害 。
VS
局部整地
在不翻耕全部土地的情况下,只对造林地 进行部分翻耕,翻耕面积一般为总面积的 1/3-1/2。局部整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 风蚀危害,同时也可以降低整地成本。
04
造林苗木培育
播种育苗技术
选种
种子处理
选择适合黄土高原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 行播种育苗,如油松、侧柏、白榆等。
对种子进行筛选、消毒、催芽等处理,以提 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播种时间
苗期管理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春季或秋季, 根据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进行选择。
在苗木生长期间,进行浇水、除草、施肥、 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 育。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一)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一)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一)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为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实施生物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以下是采取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可行方案。

将荒山变成林地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裸露地表暴露在风雨侵蚀下容易形成水土流失。

将荒山进行森林化,不仅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水土保持能力,还可以改善微气候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对防止洪涝灾害也有一定的作用。

草地建设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通过草坪、草甸、草原等方式建设草地,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增强土壤抗蚀性。

同时,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低水耗作物种植在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种植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采用低水耗作物种植不仅可以降低灌溉用水量,还可以减轻水土流失问题。

典型的低水耗作物包括大豆、花生、小麦、玉米等。

耕地复垦改造黄土高原地区存在大量耕地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通过改造退耕地、沙化地、坡耕地等,将其改造成森林、草地,既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还可以改善土地质量,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生物土壤保持措施生物土壤保持措施包括植物根系措施、林带措施、草带措施等。

这些措施通过提高植被覆盖度,提高根系密度,增强土壤结构和稳定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水土流失风险。

生物措施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的积极参与,注重防治结合,注重科学引导,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坡改造通过生态坡改造,可以减少坡面降雨对土壤的侵蚀,减缓水土流失风险。

生态坡改造的核心原则是植物坡面,即通过在坡面种植草皮、植物规避水土流失。

同时,在坡面与坡底之间设置护坡网、护坡石等措施,增加土壤稳定性,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

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目的是改善城市水资源环境,防治城市洪涝灾害。

以黄土高原城市为例,通过采用各种措施,如屋顶绿化、公园绿地、湿地自然化、防渗排水等,实现城市水文循环,减缓城市化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的三大技术措施

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的三大技术措施

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的三大技术措施
黄土高原是中国国土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

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貌复杂,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受到各种破坏,人工造林是保护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手段。

要想顺利实施人工造林,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要优先选择适宜的树种。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干旱,土壤贫瘠,有少量矿物质,所以要选择高耐旱性,耐瘠薄,健康成长,种群多样性强,繁殖能力强的树种,如苦楝、小叶紫檀、油桐等树种。

要注重植树技术。

在黄土高原的造林中,要注意植树的栽培技术,如正确的土壤处理、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正确的种子播种、植树、施肥等,以保证造林成功率。

要注重保护护理。

在黄土高原造林时,要注意保护护理,防止破坏,如灌木砍伐、乱拔根等,有效地保护人工造林。

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病害等。

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的三大技术措施是:优先选择适宜的树种、注重植树技术和注重保护护理。

正确的技术措施,既可以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又可以提高造林的成功率,为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黄土高原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黄土高原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汇报人:日期:目录•引言•黄土高原主要树种介绍•造林技术•造林后的管理技术•造林效果评价•研究展望引言当前黄土高原地区存在造林树种单一、造林技术落后、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展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研究,对于提高造林成效、促进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因此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对于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等方法,对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

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研究其造林技术,包括树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研究内容与方法黄土高原主要树种介绍适地适树适生树种选择原则生态优先优先考虑具有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作用的树种,如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

多样性原则合理配置不同树种,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的树种,以增强树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经济效益在满足生态和环境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如用材林、药用植物等。

侧柏紫穗槐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可用于水土保持和荒山造林。

耐寒、耐旱、耐瘠薄,可用于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

黑松白榆耐寒、耐旱、抗风,可用于防护林和用材林。

适应性强、生长快,可用于用材林和防护林。

刺槐桑树适应性强、生长快,可用于水土保持和薪炭林。

适应性强、生长快,可用于药用植物和蚕桑产业。

主要适生树种介绍造林技术对造林地进行全面翻耕,深度在30cm以上,使土壤疏松、改善水分和空气状况,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全面整地根据造林地的地形和树木生长需求,选择部分区域进行翻耕,翻耕深度在20-30cm之间,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土壤肥力。

局部整地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整地,带宽1-1.5m,深度20cm左右,使土壤疏松、改善水分和空气状况,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

困难立地造林综合技术要点

困难立地造林综合技术要点

困难立地造林综合技术要点作者:苏丹华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12期摘要在当前的生态建设中,造林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又有大量的立地条件差的林地因造林成功率低而闲置。

积极探索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营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对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对造林作业设计、整地、优化树种结构、苗木处理、抗旱造林技术利用、后期抚育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为立地条件差的地区的营造林行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生态建设;优化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36.0371 搞好造林作业设计按照造林目的和造林的立地条件,搞好造林作业设计,对树种选择、整地方式、施肥数量、种苗规格、种植密度、栽植时间、节水技术以及抚育管理等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

在树种选择上,要做到适地适树,尽可能选用抗旱力强的乡土树种造林。

在整地方式上,选择节水保墒整地措施。

在树种配置上,提倡营造混交林。

在初植密度上,适当增加造林密度,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要求密度的110%~120%进行设计。

2 抗旱节水型整地2.1 反坡水平沟整地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完整、坡面较规则,坡度小于40°的宜林地上进行整地。

按照“等高线,沿山转,宽两米,长不限,死土挖出,活土回填”的方法进行整地,留自然集水坡面,反坡面倾斜度5°~10°。

2.2 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是传统的抗旱集流整地方式,适用于土层较薄、坡度大于30°的宜林地。

沿等高线自上而下交错排列,修筑似鱼鳞一样的植树穴,相邻两行鱼鳞坑要呈“品”字形设置。

把坑面修整成外高内低的反坡状,整理出来的砾石集中摆放在鱼鳞坑外沿。

鱼鳞坑的数量根据设计的造林密度确定。

3 优化林种结构3.1 合理搭配树种筛选抗旱力强的乡土速生树种,如栎类、刺槐、皂荚、楝树、山杏和山桃等。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侧柏造林技术探微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侧柏造林技术探微

300cm ×300cm 145162.517.5120~130cm 苗木生长量最大;且其缓苗期短,成活率较高;栽植密度对前期生长影响较小200cm ×200cm 130157.327.3单150cm 株距152172.520.5单200cm 株距140165.025.0表1不同栽植密度对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栽植密度初植苗高(cm )3a 苗高(cm )平均生长量(cm )比对结果分析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侧柏造林技术探微贺俊学,张雷,赵晓丽,李鹏(合阳县林业发展中心,陕西渭南715399)摘要: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立地条件差、干旱缺水,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的现状,通过整合集成、探索总结抗旱造林综合技术,采用新材料进行叶面处理,以鱼鳞坑、大坑深栽的工程措施为依托,积极推广生根粉剂应用、覆膜覆草等技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苗木生长量,并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和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好母亲河黄河。

关键词:渭北;黄土高原;侧柏;造林技术原和渭北旱原沟壑区进行示范、推广,带动黄河流域治理工程,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项目建成后,必将我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变成可观可感的生态资源流传给子孙后代,必将生态建设成果变成黄河卫士,永久守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侧柏抗旱造林技术2.1科学整地整地方式方法,应在项目建设提前一个造林季节整地,以人工机械打草为宜;夏季整地,在伏天之前进行,冬季整地,在土壤上冻之前进行。

要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坡度小的台田、能机耕的地块,进行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带宽100cm ,带内深翻≥20cm 。

坡度较大、生产道路狭窄的地块,进行穴状整地或鱼鳞坑整地。

穴状整地,穴规格为50cm ×50cm ×40cm 。

鱼鳞坑整地,纵长100cm 、宽80cm ,埂高20cm ,相邻2行鱼鳞坑要呈“品”字形设置。

栽植穴的底部要平整,规格与上口径相当,保证栽植时土球能放置平稳,防止因为空鼓,根系与土壤接触不实造成植株死亡。

黄土高原造林保墒固土技术要点

黄土高原造林保墒固土技术要点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 68XIANGCUN KEJI 2018年9月(下)植紫叶李、桃。

低矮植物与周边的树种植物相呼应,与广场上水景与雕塑共同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美,塑造出庄重、简洁、大方厚重的环境氛围[2]。

在中心建筑两侧为灌木,如杜鹃、牡丹、小檗、黄杨、沙地柏、铺地柏、连翘、迎春、月季、菊花、茉莉和广玉兰等形成色彩斑斓、植物种类丰富的空间。

在广场后面则是水池、方亭和假山,亭周围选择栽种竹类,竹能与假山遥相呼应,体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3.2主要节点植物配置中心景观两侧,通过整齐地种植银杏树形成林荫大道,使整个区域在整个绿荫下变得更加美丽。

同时,注重形式美的表现,通过种植高低分明、树冠大小明显、树形姿态各异与色彩丰富的树种相搭配,使中心植物景观环境具有丰富的变换空间,增加色彩层次感的同时又加深空间层次感,可以打破现代建筑线条的平直、枯燥、呆板、单调的感觉,使整个中心景观环境体现出生动活泼氛围。

小广场周围是主题性景观树,一方面有利于遮荫,另一方面可当主景,供观赏。

整个植物搭配从空间构成角度来看,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形成空间上的参差感。

在绿地中央配置观景树,在观景树后面种植小灌木,主题树周围种植各种颜色的植被,点缀、丰富整个园区的景观效果。

另外,绿地还可作为人们休闲、交流的最佳之地,设计为具有现代感的区域环境景观。

广场与喷泉两侧种植大量的草坪地被植物来满足季节性植物景观,主题性卵石铺装路面与植物景观浑然一体,根据不同植物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选择植被,两侧配置高大乔木与季节性花卉,并设有休闲方亭和座椅。

利用中国四大名花——梅、兰、竹、菊来提升中心景观内涵,达到文化与植物景观相融合。

入口雕塑两侧是绿地、种植阵列迎宾树。

在绿地中种植色彩斑斓、低矮的灌木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将中心植物景观与文化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特色。

植物造景时要考虑自身文化特色,结合当地植物种类营造出适宜的环境,体现出中心景观的文化底蕴。

提高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效的对策和建议

提高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效的对策和建议

2016年1月防 护 林 科 技J a n .,2016第1期(总148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1(S u m N o .148)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1-0092-02收稿日期:2015-10-23作者简介:赵红茹(1964-),女,陕西合阳人,大学,研究员级高工,现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效的对策和建议赵红茹1,赵鹏涛2(1.渭南市林业工作站,陕西渭南714000;2.合阳县水保站,陕西渭南715300)摘 要 针对造林地条件差㊁幼林抚育和管护措施滞后㊁科技支撑及管理手段缺乏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影响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效的主要原因,从创新机制㊁完善政策㊁科技支撑㊁加大投入和强化督查等方面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对策和建议㊂关键词 困难立地;造林;成效;对策中图分类号:S 728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6.01.0371 基本情况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是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 东大门 ㊂辖一区㊁两市㊁八县,129个乡镇,13个街道办事处,556万人,总面积1.3万k m 2㊂境内黄㊁渭㊁洛三河穿境,地形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㊁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㊂1999年以来,渭南市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㊁天然林保护及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㊂但随着造林绿化的深入推进,造林地逐步转向了以沟壑㊁梁峁顶和盐碱地等为主的困难地㊂据统计,全市目前剩余的宜林地多是干旱荒沟荒坡㊁梁峁顶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地类,面积约5万h m 2,其中荒沟荒坡面积6万多h m 2,这些地类所处区域自然条件差,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荒山造林绿化剩下的 难啃的硬骨头 ,造林难度大,成本高㊂因此,探究提高困难地造林成效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推进渭南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秦东大地园林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㊂2 影响造林成效的主要原因2.1 造林地立地条件差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塬相间,沟壑纵横,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且交通不便,给造林工作造成很大难度㊂加之每年夏季伏旱较为严重,造林质量难以保证㊂2.2 幼林抚育和管护措施滞后受水源㊁运输㊁劳力㊁财力等因素制约,苗木栽植后不能及时浇水,松土除草等抚育措施跟不上,人畜破坏严重,影响苗木存活㊂2.3 科技支撑及管理手段缺乏造林及抚育管理过程中单一使用一种或几种技术措施,对先进适用技术缺乏组装配套和综合利用㊂管理手段滞后,重栽植,轻管护,导致林木存活率低,林分质量差㊂2.4资金投入不足,造林质量不高目前,工程造林国家每667m 2投资多在300元左右㊂投入的严重不足,使造林中无法真正实施工程管理,造林质量得不到保证㊂加之,多年来,科技攻关和推广经费的严重缺乏,困难地造林科技含量不高,影响了造林的成活和保存,造成物力㊁人力和财力的大量浪费㊂3 对策和建议3.1 创新机制,精心组织为确保造林质量,各地要积极创新造林机制,因势利导㊁规范管理㊂施工过程中,一是要高标准规划㊂按照 集中连片㊁规模治理 的原则,林业部门要对造林工程统一进行作业设计,提供科学的技术路线和作业设计方案,为困难地造林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二是继续推行专业(公司)化造林㊂由林业或相关项目部门组织,按照作业设计确定的任务,实行公开招标,鼓励造林公司㊁专业队和个人作为独立法人,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参与造林绿化和后期经营管理;三是科学组织㊂林业及相关部门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技术保障服务工作,具体工程由造林公司组织实施㊂3.2领导重视,完善政策各级党委㊁政府主要领导要真正把林业生态建设放在心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使造林绿化工作由林业部门行为上升为党委㊁政府行为,促进林业工作的有效开展㊂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研究制定资金补助㊁土地补偿㊁苗木支持㊁技术服务㊁水电配套等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困难立地造林绿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确保栽得下㊁管得好㊁存得住㊂3.3科学造林,确保质量科学造林是提高造林质量,确保建设成效的基本保障和必然要求㊂在造林绿化工作中,要坚持科学态度,讲求科学方法,做到科学规划,遵循规律,严格标准㊂一是科学编制作业设计㊂要严格执行‘营造林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坚持因地制宜㊁适地适树原则,科学配置树种,做到宜乔则乔㊁宜灌则灌㊂二是选用良种壮苗㊂坚持就近育苗就近栽植,坚决杜绝不合格苗木出圃㊁失水苗木上山㊂坚持栽植抗逆性强㊁生长势好的苗木,在应用推广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引进推广适宜的新品种,力求造林树种多样化㊂大力营造混交林,改善树种结构,提高森林生态功能㊂三是强化科技支撑㊂积极开展造林技术攻关,力争在抗旱困难立地造林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㊂继续推广容器苗㊁保水剂㊁地膜覆盖㊁生根粉等实用抗旱造林技术,广泛开展营造林技术培训,提升营造林施工㊁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提高造林绿化成效㊂四是抓好抚育管护㊂造林结束后,要在严格封山禁牧的基础上,做好除草㊁割灌等抚育管护工作,巩固和保护好造林成果㊂同时,在管护上要明晰产权,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 栽得下,活得了,管得住,能长大 ㊂3.4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困难地造林绿化的一个突出问题㊂由于地方投入较少,社会融资不足,林业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建设需要㊂各级政府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各地林业㊁水利㊁移民等相关部门要努力争取地方财政投入,有效整合扶贫㊁小流域治理㊁国土整治等造林绿化资金,提高单位面积投入标准㊂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发展民营林业,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向林业流动和聚集㊂3.5强化督查,确保成效一是加强资格审查㊂造林工程发包前,由县级林业部门对造林公司的组织㊁技术能力进行审查,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放行㊂二是加强质量监督㊂技术人员依照工程管理办法和合同要求,对造林工程实行流程管理,对工程建设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㊂三是严格检查验收㊂造林后根据作业设计具体要求㊁标准和规定,对造林作业数量㊁质量,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达到标准的,按合同兑付工程款,确保造林成效㊂参考文献:[1]赵红茹,程铁锁.渭南市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地造林技术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4(2):93-95[2]严维全,马艳,罗鹏.浅析影响当前造林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新农民月刊,2012(7):282-283(上接第91页)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㊁保护湿地生态㊁改善荒漠生态㊁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多种任务,是生态建设的主体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㊂提出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㊁循环发展㊁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㊂可以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包含了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因此,依法治林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同时依法治林也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㊂3讨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林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建设内容,这个过程很漫长,任务很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㊂依法治林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保障地位也给林业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满足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需求㊂参考文献:[1]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M].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孙佑海.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的推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1-14[3]崔娅莉.晋城市依法治林途径探讨[J].山西林业,2008(6):17-18[4]凌欣.依法治林理论研究[C].2004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2004[5]王玉芳.现代林业发展阶段的初步划分[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30):13157-13159,1329139第1期赵红茹等提高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效的对策和建议。

渭北旱塬困难立地造林技术初探

渭北旱塬困难立地造林技术初探

渭北旱塬困难立地造林技术初探赵亮(宝鸡市金台区林果技术推广站,陕西宝鸡721001)摘要:随着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林业产业不断发展,但在具体的营造林过程中受气候因素、水资源匮乏、水利设施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影响,林业生态建设面临林分退化、造林成活率低等各种问题,制约了林业建设的成效。

本文就开展复合经营、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乡土树种应用等多方位的基础工作,在困难立地造林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

通过科学整地、适地适树、覆草盖石、间作套种等综合技术措施,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关键词:渭北;困难立地;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2-0168-02渭北旱塬缺水、土层薄,金台区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实验推广各种造林实用技术,造林成活率逐年提高,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金台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的突破对渭北旱塬困难立地造林意义重大。

1基本现状(1)气候状况:金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1920.1h。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高气温41.7℃。

年均降水量669.7mm,7-9月为主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

主要气象灾害有春、秋季节连阴雨,冰雹,春季晚霜期和干热风。

近年造林后受气候影响,新栽苗木遭受干旱死亡的情况较为普遍。

(2)土壤状况:金台区土壤主要有褐土、黄绵土、红土、黄潮土、新积土和水稻土,土壤pH为7.3~8.1。

褐土占土壤面积的23.8%,主要分布在黄土台塬和二级阶地的局部。

黄绵土主要分布在黄土台塬、黄土丘陵边坡地带,pH为8.1左右。

肥力偏低,耕性较好,通气透水,土壤侵蚀较重,为低产土壤。

红土主要分布在塬坡区域的陡坡地带,为劣质低产土壤。

潮土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区域,属高产土壤。

新积土和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川道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域。

(3)森林植被:金台区森林植被以暖温带植物为主,主要有柏类、栎类、刺槐、杨树等,林下多为落叶灌木。

渭北旱塬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综合配套技术初探

渭北旱塬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综合配套技术初探
关键词:渭北旱塬;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综合配套技术
为解决渭北旱塬沟壑区造林绿化干旱缺水、树种单一、 造林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展渭北旱塬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综合 配套技术研究,有效地保证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造林 质量。
1 试验区域概况
试验区域的澄城县庄头乡、王庄镇,合阳县金峪镇、王村 镇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 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 5 大地貌类型区,其中渭北沟壑区面 积较 大 ,境 内 沟 壑 纵横 ,地 形 地 貌类 型 多 变,支 离破 碎 ,土 壤 贫瘠;气候干旱多风,少雨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非常严 重,生态环境脆弱。该区域年降水量 549~625.5mm,年植被 蒸发量 1193.6mm,土壤侵蚀模数合阳县 800~1000 t/km2·a, 澄城县 3925 t/km2·a,属强度水蚀。
基金项目:2013 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之“渭北旱塬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示范”(陕林计发[2013]089 号)。 作者简介:姚忙珍(1964- ),女,陕西渭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和林木种苗管理工作。
9
木槿
10 朱槿
11 红背桂 12 月季花 13 茅莓 14 枸骨 15 铁冬青 16 九里香 17 楤木 18 鹅掌柴 19 五加 20 杜鹃
调查 地点
树种
立地 类型
土壤 类型
调查 时间 (年、月)
苗龄 /年
栽植 时间
整地 调查 成活 成活率 方法 株数 株数 (%)
庄头乡永内村 侧柏 阳坡 黄绵土 2014.10 3 2013 年.春 预整地 86 77 89.5
庄头乡永内村 侧柏 阳坡 黄绵土 2014.10 3 2013 年.春 未整地 71 39 54.9

浅谈黄土高原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浅谈黄土高原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浅谈黄土高原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发表时间:2019-08-14T15:05:38.98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孙巧凤1 周梦琳2 [导读]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造林立地主要是陡坡农田和荒山荒滩,其降水特点是春冬雨雪少,夏秋雨水多,年降水量分布不均。

扶风县林政管理所,陕西省宝鸡市7222001扶风县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陕西省宝鸡市7222002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造林立地主要是陡坡农田和荒山荒滩,其降水特点是春冬雨雪少,夏秋雨水多,年降水量分布不均。

据此特点,我们扶风县林业局在选择适宜的树种基础上,改变思路,大胆创新,采用了一系列旱栽保活措施,在造林成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造林绿化植物的选择1、造林树种的选择要求造林绿化植物在选择时要注意植物种类的形态生理习性,根据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和林种用途要求,选用适宜的树种,依靠树种自身的抗逆性,增强对造林立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2、树种抗逆性规律依据树种的抗逆性选择适宜的树种。

树种的抗逆性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耐瘠薄干旱、耐阴喜湿、耐盐碱和喜酸性土壤几种主要类型。

耐瘠薄干旱树种主要有:侧柏、刺柏、桧柏、油松、雪松、马尾松、白皮松、红豆杉、臭椿、枣树、核桃、板栗、柿树、山杏、桑树、木槿、合欢、皂英、槐树、刺槐、杜仲、石榴、山楂、楸树、泡桐、桃、银杏、白桦、山杨、君迁子、沙棘、漆树、花椒、香椿等。

耐阴喜湿树种主要有:冷杉、云杉、三尖杉、冬青、侧柏、漆树、板栗、垂柳、旱柳、山核桃、水曲柳、杜梨、水杉、玉兰树、桧柏、桑树、榆树、银杏、合欢、沙枣、山楂、白桦、落叶松、油松等。

耐盐碱地种主要有:侧柏、刺槐、云杉、花椒、柿树、沙枣、杜仲、银杏、水曲柳、国槐、旱柳、臭椿、山桃、桑树、柳树、青桐、元宝枫、皂荚、悬铃木等。

喜酸性土树种主要有:油松、马尾松、红豆杉、泡桐、油桐、楸树、刺槐、柿树、臭椿、银杏、山楂、杜仲、水杉、国槐、山杨、君迁子等。

3、利用植物的抗逆特性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通过对植物的4种抗逆特性的比较,抗逆功能强大,适应能力强的树种为侧柏、油松、皂荚、国槐、刺槐、柿子、君迁子等乡土树种,在西北黄土高原实施抗旱造林,选择具有多功能的抗逆特性树种,抗逆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造林工程首要考虑并且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渭 北 黄 土 高 原 困难 立 地造 林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2 . 1 造 林 作 业 设 计 形 式 化
受 传 统 的粗 放 管 理 习惯 影 响 , 对 造林 作 业 设 计 的重要 性 、 科 学性 和 可操 作性认 识 不足 , 仅仅 把作 业 设 计视 为履 行基 本建 设程 序 的一个 环节 和工 程 主管 部 门拨 付 工 程 资 金 的 一 种 依 据 。 在 这 种 思 想 支 配
2 . 2 造林树 种选 择不 当
渭 北石 质 山地 , 由于其特 殊 性 , 普 遍存 在立 地 条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2 一1 0
的造林难 题 , 除 常规 的造林 技术 外 , 关 键 是要 因地 制
宜 从改 土 、 保水 、 选树 、 苗木 处理 、 栽 植和 抚育 等方 面
人手 , 采 取应 对措 施 , 保证 造林 成功 。
I . 3 山脊 、 瘠y薄 的干旱 阳坡 , 山脊、 山顶 、 峡 谷 等 气 流 汇 聚 的迎风 口等 。在 这些 区域采 用 常规造 林 , 成 活难 、 成 林 更难 。根 据各 种 困难 立地 影 响造林 成 活生 长 的主 导环 境 因子 , 采 取相 应 的造 林 技 术 措 施 , 化解矛盾 , 是 突破 渭北 黄 土高原 困难 立 地造 林难 的一 项重 大课
题。
O g
黄 土高 原是 全 国大风 、 沙尘 暴 较多 的地 区之一 , 风 速大 , 周期 长 。平均 风速 2 ~4 m・ s ~, 山脊 、 峡 谷 风 口风 速更 大 , 一般 5 ~9 . 5 m・ s _ 。 , 春 季最 大 , 冬 季 次 之 。 由于 大风 频繁 , 加 大 了土壤水 分 的蒸发 , 加 剧 了春季 旱 情 。尤 其 是 连 续 的大 风 对 新 造 幼 树 的 侵 袭, 造成 树 干 、 树 枝 的 机 械损 伤 , 极 易 引发 病 虫 害 和
2 0 1 4年 5月
M a y, 2 01 4
第 5期( 总 1 2 8期 )
文章编 号 : 1 0 0 5 —5 2 1 5 ( 2 0 1 4 ) O 5 一O l 1 7 一O 3
No . 5 ( S u m No . 1 2 8 )
渭 北 黄 土 高原 困难 立地 造 林 技 术 措 施
1 渭 北 黄 土 高 原 造 林 困难 立地 类 型
1 . 1 干 旱 阳 坡 立 地 类 型
干 枯死 亡 。大风 也 可 导 致 幼树 加 速 蒸 腾 , 发 生 生 理 性 缺水 而死 亡 。防风 抗旱 造林 技术 是这 一造 林立 地
类 型 的关键 。
干 旱 是 渭北 黄土 高 原 的普遍 现 象 , 大部 分 地 区 降 水量 2 0 0 6 0 0 mm, 蒸散量 6 0 0 ~1 0 0 0 mm, 蒸 散量 大 于降 水量 。加 之 降水 主要 集 中在 7 — 9月 , 占 到 全年 降水 5 0 以上 。降 水 季节 分 配 不 均 , 导 致 干 旱 频率 高而 且 持续 性 强 。一 般 情况 , 春 旱 严 重且 频 率高 , 夏旱次之, 秋 旱较 少 。同一 区域 的 阳坡 , 南 坡 偏 西最 干旱 , 其 次西 南坡 , 再 次 为东南 坡 。 阳坡 的干 旱 程度 随坡 度 的增 大 而增 大 。坡 位 不 同 , 干 旱 程 度 也有差异, 一 般 上部 干 旱 , 其 次 中部 , 再 次 下部 。如

础上 , 就 本 地 区 困 难 立 地 造 林 技 术 措 施 做 了 系统 阐述 , 以期 在 生产 中得 到推 广应 用 。
关键词 : 渭北; 困难 立 地 ; 造林技术 ; 造 林模 式
中 图分 类 号 : 8 护 林 技¨ 科 S 哪 n ¥72
文献标识 码 : A
困难 立 地 。 这 些 困 难 立 地 有 岩 石 裸 露 的 石 质 山 地 ,


件差、 土 壤 干旱 贫 瘠 、 土层薄 、 适 生 树 种 少 的情 况 。
在 石质 山地 造林 中 如果 采 用 常 规 造 林 方法 , 造林 成
活 率和保 存 率低 , 难 以郁 闭成 林 。为 解 决 石 质 山 地
d o i : 1 0 . 1 3 6 0 1 / j . i s s n . 1 0 0 5 —5 2 1 5 . 2 0 1 4 . 0 5 . 0 5 l
近 年来 , 随 着“ 三北” 工程、 退 耕 还 林 工程 、 天 然 林保 护 工程 等各 项 林 业 重 点 工 程 的 实施 , 渭 北 黄 土 高原 地 区立 地 条 件 较 好 的 宜 林 地 已基 本 实 现 了 绿 化, 剩余 的 荒 山荒地 多是 立地 条 件差 、 造林 难度 大 的 h
果 上部 坡较 缓 或有 树木 遮 阴时 干旱程 度 则 降低 。造
林 不易 成活 的主要 原 因是 气 候 干 旱 , 极 端 缺 水 。抗
旱 造林 技术 推广 应用 是 该立 地造 林绿 化 的关键 。
1 . 2 石 质 山地 立 地 类 型
下, 造林 作业 设计 存在 严 重 的形 式 主义 。
王 秉 放
( 淳 化 县 退 耕 还林 办 公 室 , 陕西 咸 阳 7 1 1 2 0 0 )




要: 随 着各 项 “ 林业工程” 的 实施 , 渭 北 黄 土 高原 立 地 条 件 较 好 的 宜林 地 已基 本 实现 了绿 化 , 剩余的荒 山荒地 多
是 . 立 。 地条件 差 、 造 林 难 度 大 的 困难 立 地 。本 文 在 分 析 渭 北黄 土 高 原 困难 立 地 类 型 及 其 造 林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的 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