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教案
2024年小升初英语标准教案学生版
2024年小升初英语标准教案学生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概念英语》第2册第10章,详细内容涉及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运用,重点掌握动词时态变化和句型结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描述日常生活中一般行为和过去发生事件。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基本用法。
2. 学会运用动词时态变化,构建句子。
3.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英语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一般过去时句子结构和动词变化。
重点: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运用,以及动词时态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英语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为学生熟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图片中人物行为。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概念、用法和动词变化,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1)一般现在时e.g. I get up at 7:00 every day.2)一般过去时e.g.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last weekend.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巩固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用法。
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描述组内成员日常行为和过去经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一般现在时句子结构:主语 + 动词原形/动词三单形式 + 其他2. 一般过去时句子结构:主语 + 动词过去式 + 其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下列词组,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造句。
e.g. go to school, play football, visit the zoo, read a book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动词时态运用。
e.g. 我昨天去公园。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2. 答案:1)一般现在时:e.g. I go to school every day.He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friends every weekend.一般过去时:e.g. I visited the zoo last week.She read a book yesterday.2)一般过去时:e.g.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基本用法,但部分学生在动词时态变化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小升初主题班会教案
小升初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升初考试的重要性和影响;2. 掌握应对小升初考试的策略和方法;3.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4.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小升初考试的背景和重要性;2. 小升初考试的科目和内容;3. 应对小升初考试的策略和方法;4.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5. 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技巧。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份小升初试题,或者讲解小升初考试的重要性和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第二步:了解小升初考试1.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了解和认识,梳理出小升初考试的科目和内容。
2. 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确保学生对小升初考试有全面的了解。
第三步:应对小升初考试的策略和方法1. 讲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应对小升初考试的策略和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做好知识点的总结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第四步: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1.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
2. 演示并讲解一些积极的学习态度,如主动请教老师、勤于复习、善于总结等。
3. 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五步: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技巧1. 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技巧,如创设学习目标、给予自我奖励、与好友互相监督等。
2. 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小升初考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一些应对考试的策略和方法,并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技巧,高效备战小升初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整理主题班会内容和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向班级分享;2. 学生根据所学的策略和方法,制定一份个人学习计划,包括合理安排时间和总结知识点等。
小升初《绝对值》奥数教案
(小升初) 备课教员:第三讲 绝对值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明确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和几何意义。
2. 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会在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条件下求这个数。
3.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 绝对值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难点: 绝对值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种)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内容吗?生:……师:上节课我们学习数轴、相反数和倒数,那谁来帮老师回忆一下什么是相反数?生:……师: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那相反数有什么特点呢?生:……师:我们可以画数轴来表示-1和1这对相反数,-1是不是在原点的左边,1是不是在原点的右边。
两点到原点距离是不是相等的?生:是。
师:对,这就是绝对值,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用“||”来表示。
(板书课题:绝对值)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用“||”来表示。
)二、星海遨游(43分钟)例题一:(9分钟)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并分别指出它们的绝对值:8,–8,41,-41,0,-3。
师:同学们先看看正数有哪些?生:8,41。
师:负数呢?生:-8,-41,-3。
师:那我们接下来画数轴,在画数轴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数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吗?生: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
师:对,确定了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后,我们就可以标出数字的位置。
生:师:数字都标好了,同学们能求出他们的绝对值吗?生:能。
师:因为上面我们说到绝对值指的就是到原点的距离,那么8和-8的绝对值都是8,41和-41的绝对值都是41,0的绝对值就是0,-3绝对值就是3。
同学们你们都会了吗?生:会。
师: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得出绝对值的特点:(1)非负性: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大于或等于0的数;(2)绝对值等于0的数只有一个,就是0;(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小升初主题班会教案
小升初主题班会教案一、目标:帮助学生适应小升初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学习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二、时间: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
三、内容安排:1. 第一周:介绍小升初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未来即将面对的挑战。
2. 第二周:讨论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第三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第四周: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演练,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五周:邀请优秀的学长学姐分享小升初的经验和故事,激励学生坚定信心,勇敢面对未来。
6. 第六周:举办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法:1. 听讲与讨论相结合:教师进行主题讲解,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2. 视频展示与案例分析:通过视频展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
3. 分组合作与个人表现: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鼓励个人表现。
4. 游戏与竞赛:通过游戏和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五、评价方式:1. 每次班会结束后,学生填写反馈表,反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进步。
3. 结合学生成绩和表现,做出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六、总结:通过小升初主题班会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阶段,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升初的征程中勇往直前,收获满满的成长与进步!。
小升初中数学教案
小升初中数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义务教育的结束,小学生们即将步入初中阶段,面临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我们需要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衔接,让学生们能够在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和掌握初中的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设计1. 让学生掌握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分数和小数等。
2. 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几何等。
3.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设计1. 小学数学知识回顾: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等。
2. 初中数学知识点介绍:向学生介绍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如实数、代数、几何等,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知识衔接点分析:通过对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的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层次性和连贯性。
4. 课堂练习与讲解:通过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解答,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设计1. 采用讲授法,教师对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采用问答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练习解答评价: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5篇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23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
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23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小学升初中数学教案
小学升初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学升初中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如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
2. 讲解初中阶段即将接触的数学知识点,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趣味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如“鸡兔同笼”、“抽屉原理”等。
2. 回顾小学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基础知识,巩固记忆。
3. 讲解初中数学知识点:简要介绍代数、几何、概率等初中数学内容,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初步了解。
4. 实例分析:选取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路线规划等,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5.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
3. 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生动形象的数学图形和实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素材: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用于实例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巩固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对初中数学有初步了解,并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
小升初语音教学设计教案
小升初语音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区分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音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3. 学生能够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中准确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区分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
2. 难点,学生能够在口语表达中准确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三、教学内容。
1. 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
2. 元音的发音规律。
3. 辅音的发音规律。
4. 语音知识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语音知识(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并让学生初步了解语音知识。
2. 学习元音的发音规律(2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英语中元音的发音规律,重点讲解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发音区别。
3. 学习辅音的发音规律(2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英语中辅音的发音规律,重点讲解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发音区别。
4. 训练语音发音(3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语音发音训练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知识。
5. 语音知识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口语练习题,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练习与巩固(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与巩固,检验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方法。
1. 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 练习法,教师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
3. 情景教学法,教师设计一些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
六、教学工具。
1. 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语音知识。
2. 练习题,教师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语音知识的掌握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作文小升初微课教案模板
作文小升初微课教案模板一、课前准备。
确定课题。
搜集素材。
准备课件。
二、上课流程。
1. 破冰活动。
自我介绍。
热身活动,如,讨论当前时事或分享个人经验。
2. 导入新课。
提出作文题目或要求。
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重点和难点。
英文回答,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kplace cannot be overstated. Clear and concise communication is vital for employees to work together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When communication is poor, it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errors, and even conflict.中文回答,有效的职场沟通至关重要。
清晰简洁的沟通对于员工高效有效地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当沟通不畅时,它会导致误解、错误甚至冲突。
3. 讲解重点。
分析作文的结构。
讲解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行文等。
提供范文或示例。
英文回答, When writing an essay, it is important toconsider the audience. The tone and style of writing sh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e intended reader. For example, a formal essay for a professional audience will differ from an informal essay for a personal blog.中文回答,写作时,考虑受众很重要。
写作的语气和风格应适合目标读者。
例如,写给专业受众的正式论文将不同于写给个人博客的非正式论文。
小升初各种问题讲解教案
小升初各种问题讲解教案一、小升初英语问题讲解。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针对英语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首先,针对英语单词的记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利用图片和实物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让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来加深印象。
同时,可以通过歌曲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单词记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其次,针对英语语法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例句和语法规则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
同时,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法规则。
最后,针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扩大阅读量和写作范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二、小升初数学问题讲解。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学科。
针对数学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
首先,针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实物教学、游戏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其次,针对数学解题方法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的基本方法。
同时,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技巧。
最后,针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思维、培养逻辑思维、提高分析能力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如游戏教学、竞赛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三、小升初语文问题讲解。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学科。
针对语文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教案名称: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语文学习,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
2.巩固和扩展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和能力。
教学内容:1.复习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包括字的认读、词汇积累、语法基础等。
2.展开初中语文学科的预习:包括初中语文课本的阅读、作文写作等。
教学步骤:1.复习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a.分层次巩固字词基础知识:根据学生的程度安排不同的复习内容,如认读生字、词语搭配等。
b.针对语法基础进行复习和强化: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时态、语态等。
2.初中语文学科的预习a.阅读初中语文课本:选择几篇适合难度的文章,让学生提前阅读,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
b.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初中写作风格的练习,如议论文、记叙文等。
3.课后巩固与反馈a.布置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字词搭配练习、语法填空、写一篇作文等。
b.批改作业并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升能力。
教学资源:1.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2.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
3.练习册、作业本等。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堂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其掌握程度和是否存在问题。
3.定期进行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4篇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4篇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在读悟中,抓住以小树为线索,理解本文的寓意,领悟人物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 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拎lī 拎水怔zhèg 怔住绰ch uò 绰号)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3)本文第一主人公是孩子还是母亲。
并说明理由。
3.交流预设(1)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
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
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
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
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
小学升初中衔接班教案
教案名称:小学升初中衔接班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生活,适应初中课程的要求和节奏。
2.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科知识衔接: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框架。
2. 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 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知识点,阐述学习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活动教学法:组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步骤:1. 课程导入:简要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梳理: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框架。
3. 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4.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5. 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课程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技能。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 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升初中衔接教材。
2. 课件:教学PPT课件。
3. 案例资料:相关案例和素材。
4. 活动用品:各类活动所需道具和器材。
七、教学时间安排:1. 课程时长:每节课45分钟。
2. 课程频率:每周一次。
小升初作文文教案
小升初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好词好句,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4.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构思、写作和修改的好习惯。
5. 提高学生应对小升初作文考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基本结构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
2. 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3. 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授并练习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4. 好词好句的积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积累并运用好词好句。
5. 审题、构思、写作和修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合理构思、流畅表达和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基本结构、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理论知识。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作文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2. 作文练习: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作文表现。
3. 作文考试:评估学生在小升初作文考试中的成绩。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作文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第3-4周:教授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3. 第5-6周:积累好词好句,进行课堂练习。
4. 第7-8周:审题、构思、写作和修改的训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升初学生的作文教材,如《小升初作文指导》、《初中作文入门》等。
2. 参考资料:收集各类小升初作文真题和优秀作文范文。
3.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作文素材和优秀作文案例。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作文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第3-4周:教授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幼儿园小升初备考技巧教案
幼儿园小升初备考技巧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园家长和学生了解小升初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2. 学生掌握应对小升初考试的技巧,提高考试成绩。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采取积极态度面对考试。
教学内容:1. 初中招生政策2. 小升初考试科目3. 解析考试重点和难点4. 如何备考小升初考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小升初考试的目的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小升初考试对未来的影响。
二、讲授初中招生政策(10分钟)教师介绍当前招生政策,如初中录取方式、政策举措等,让家长和学生清楚了解小升初的录取形式和政策。
三、讲授小升初考试科目(15分钟)教师介绍小升初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让学生了解考试的科目种类,从而有针对性的备考。
四、解析考试重点和难点(20分钟)教师就小升初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如语文的阅读理解、数学的应用题、英语的听说能力等,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五、如何备考小升初考试(30分钟)1. 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2. 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内容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4. 掌握考试技巧,如做题方法、时间分配等5. 督促和监督孩子的学习,提高备考效果六、总结(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并做好复习准备。
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小升初考试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学生掌握了备考小升初考试的技巧和方法,具备备考小升初所需的基础知识。
3. 学生能够对小升初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幼儿园小升初教育教案:拼音听写技巧实践分享
幼儿园小升初教育教案:拼音听写技巧实践共享一、主题概述幼儿园小升初教育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而拼音听写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小升初教育中的拼音听写技巧展开深度探讨,共享实践经验和个人观点,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拼音听写的学习。
二、拼音听写技巧1. 给孩子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小升初阶段,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激励对孩子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在家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利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进行拼音听写练习,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愉快。
2.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拼音是汉字的基础,而正确的拼音听写技巧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充分掌握和巩固之上的。
家长和老师应当重视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基础拼音知识的学习,并帮助他们进行反复的听写练习,加深对拼音和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拼音听写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仅要注重教育内容的传授,更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包括引导孩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倾听教师的指导,积极主动地进行拼音听写练习,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信心。
4.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除了传统的拼音听写练习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巩固拼音听写知识,丰富他们的语言环境,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5. 及时反馈和针对性指导在孩子进行拼音听写练习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孩子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鼓励他们不断进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总结与回顾拼音听写作为幼儿园小升初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拼音听写技巧,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及时的反馈指导,孩子的拼音听写技巧将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小升初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个人观点我认为在幼儿园小升初教育中,拼音听写技巧的学习至关重要。
小升初作文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2. 引导学生展望小升初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2. 激发学生对小升初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期待。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2. 学生个人回忆材料(如照片、日记等)3. 作文范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小升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2. 提问:你们即将告别小学,迈向新的学习阶段,有什么感受?二、回顾与分享1. 学生分组,每组分享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可以结合照片、日记等材料。
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三、讨论与展望1. 学生分组讨论:即将面临的小升初生活,你有哪些期待?2. 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展望。
四、写作指导1. 教师结合范文,讲解写作要点,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2. 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开始写作。
五、范文展示与点评1. 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小升初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以《我的小升初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和展望,让学生认识到小升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期待。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期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范文展示和点评,学生学会了如何写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范文:《我的小升初生活》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小学的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回想起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慨万分。
在小学,我度过了无数快乐的日子。
作文小升初教案模板下册
作文小升初教案模板下册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2. 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表达清晰、连贯。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作文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分析作文题目。
让学生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确定写作的主题和内容。
3. 讲解写作技巧。
通过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开头、承接、结尾等,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写作。
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 互相交流。
让学生互相交流作文,相互学习,相互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6. 总结提高。
通过总结训练的成果,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表达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完整等。
因此,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我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作,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为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力,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的意义、观察的方法、观察的实践、观察的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提高观察的兴趣。
2. 教会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力。
3.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升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2. 如何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升写作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观察示例、写作范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观察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的意义和方法的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观察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并学会观察的方法。
3. 观察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事物,提高观察力。
4. 观察写作教师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进行观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升初写作课《如何观察》一、观察的意义二、观察的方法三、观察实践四、观察写作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一个人或物,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2. 阅读一篇优秀的观察作文,分析其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观察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此外,观察写作的环节,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中的“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一、课题§2.1数怎么不够用了(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4.87、……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同学们能举例子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此例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注意加上省略号,说明这是因为正(负)数集合中包含所有正(负)数,而我们这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后,指出不仅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号表示集合.课堂练习任意写出6个正数与6个负数,并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正数集合:{…},负数集合:{…}.(四)、小结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七、练习设计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用负数表示这个温度.2.在小学地理图册的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到亚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个死海湖,图中标着-392,这表明死海的湖面与海平面相比的高度是怎样的?3.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3.6,-4,9651,-0.1.4.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5.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记作-0.2米,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1米记作什么?6.如果自行车车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毫米记作+2毫米,那么比标准长度短3毫米记作什么?7.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问:(1)向左移动12米应记作什么?(2)“记作8米”表明什么?第二课时一、课题§2.1数怎么不够用了(2)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什么是正、负数?2.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0表示量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3.任何一个正数都比0大吗?任何一个负数都比0小吗?4.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二)、讲授新课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即2.给出有理数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有理数是英语“Rational number”的译名,更确切的译名应译作“比3.有理数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简称正数、负数和零,即并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并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1将下列数按上述两种标准分类:例2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课堂练习25,-100按两种标准分类.2.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整数还是分数?(四)、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七、练习设计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2.填空题:的数是______,在分数集合里的数是______;(2)整数和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正分数和负分数合起来叫做______.3.选择题(1)-100不是 [ ]A.有理数 B.自然数 C.整数 D.负有理数(2)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负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B.零表示没有,不是有理数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八、板书设计2.1数怎么不够用了(2)(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例1、例2(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第三课时一、课题§2.2数轴(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二)、讲授新课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1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例2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课堂练习说出下面数轴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四)、小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七、练习设计1.在下面数轴上:(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2.在下面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1){-5,2,-1,-3,0}; (2){-4,2.5,-1.5,3.5};八、板书设计第四课时一、课题§2.2数轴(2)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轴概念;2.使学生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如何比较两个负数(尤其是两个负分数)的大小.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1.数轴怎么画?它包括哪几个要素?2.大于0的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哪一侧?小于0的数呢?(二)、师生共同探索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在温度计上显示的两个温度,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温度高,例如,5℃在-2℃上边, 5℃高于-2℃;-1℃在-4℃上边,-1℃高于-4℃.下面的结论引导学生把温度计与数轴类比,自己归纳出来: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通过此例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的规律.要提醒学生,用“<”连接两个以上数时,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不能出现5>0<4这样的式子.例2观察数轴,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1)最大的正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2)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负整数;(3)最大的整数和最小的整数;(4)最小的正分数和最大的负分数.在解本题时应适时提醒学生,直线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课堂练习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四)、小结教师指出这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进而要求学生叙述比较的法则.七、练习设计1.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2.把下列各组数从小到大用“<”号连接起来:(1)3,-5,-4; (2)-9,16,-11;3.下表是我国几个城市某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把它们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第五课时一、课题§2.3绝对值(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及表示方法;2、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的简单计算;3、在绝对值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下列各数中: +7,-2,31,-8 3,0,+0 01,-52,121,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非负数?2、什么叫做数轴?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3,4,0,3,-1 5,-4,23,23、问题2中有哪些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有理数有什么特点?4、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绝对值概念例1 两辆汽车,第一辆沿公路向东行驶了5千米,第二辆向西行驶了4千米,为了表示行驶的方向(规定向东为正)和所在位置,分别记作+5千米和-4千米 这样,利用有理数就可以明确表示每辆汽车在公路上的位置了我们知道,出租汽车是计程收费的,这时我们只需要考虑汽车行驶的距离,不需要考虑方向 当不考虑方向时,两辆汽车行驶的距离就可以记为5千米和4千米(在图上标出距离) 这里的5叫做+5的绝对值,4叫做-4的绝对值例2 两位徒工分别用卷尺测量一段1米长的钢管,由于测量工具使用不当或读数不准确,甲测得的结果是1 01米,乙侧得的结果是0 98米 甲测量的差额即多出的数记作+0 01米,乙测量的差额即减少的数记作-0 02米如果不计测量结果是多出或减少,只考虑测量误差,那么他们测量的误差分别是0 01和0 02 这里所说的测量误差也就是测量结果所多出来或减少了的数+0 01和-0 02和7-0 02的绝对值如果请有经验的老师傅进行测量,结果恰好是1米,我们用有理数来表示测量的误差,这个数就是0(也可以记作+0或-0),自然这个差额0的绝以值是0现在我们撇开例题的实际意义来研究有理数的绝对值,那么,有 +5的绝对值是5,在数轴上表示+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 -4的绝对值是4,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4;+0 01的绝对值是0 01,在数轴上表示+0 01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0 01; -0 02的绝对值是0 02,在数轴上表示-0 02的点它到原点的距离是0 02; 0的绝对值是0,表明它到原点的距离是0一般地,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了方便,我们用一种符号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 约定在一个数的两旁各画一条竖线来表示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5的绝对值记作+5,显然有+5=5;-0 02的绝对值记作-0 02,显然有-0 02=0 02; 0的绝对值记作0,也就是0=0a 的绝对值记作a ,(提醒学生a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 ) 例3 利用数轴求5,3 2,7,-2,-7 1,-0 5的绝对值 由例3学生自己归纳出: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这也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用数学符号语言如何表达?把文字叙述语言变换成数学符号语言,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步 1、用a 表示一个数,如何表示a 是正数,a 是负数,a 是0? 由有理数大小比较可以知道:a 是正数:a >0;a 是负数:a <0;a 是0:a=0 2、怎样表示a 的本身,a 的相反数? a 的本身是自然数还是a.a 的相反数为-a. 现在可以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表示成 如果a >0,那么a =a ;如果a <0,那么a =-a ;如果a=0,那么a =0由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已知数的绝对值了 例4 求8,-8,41,-41,0,6,-π,π-5的绝对值(三)、课堂练习 1、下列哪些数是正数? -2,31+,3-,0,-2+,-(-2),-2-2、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数:5.3-=( ); 21+=( ); -5-=( ); -3+=( ); ()=1, ()=0;-()=-23、计算下列各题:|-3|+|+5|;|-3|+|-5|;|+2|-|-2|;|-3|-|-2|;|-21|×|-31|;|-21|÷|-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