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害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果树害虫
第一节概述
果树害虫种类繁多,为害较重的约20余种。
果实害虫:
食心虫类是果树主要害虫之一,蛀食果实,主要有桃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梨实蜂、梨虎、茶翅蝽和梨蝽等;苹果蠹蛾是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害虫和国内植物检疫对象。
叶部害虫:
(1)食叶类:苹果巢蛾、天幕毛虫、舟形毛虫、刺蛾类、梨星毛虫、梨大食心虫以及美国白蛾、卷叶蛾类(棉褐带卷蛾、苹果卷叶蛾、黄斑卷叶蛾和苹褐卷叶蛾)以及金龟子类等。
(一)建园时尽可能避免桃、杏、李、樱桃和梨、苹果混栽,和相邻太近。
(二)消灭越冬幼虫
1、早春发芽前,有幼虫越冬的树,进行刮除老皮烧毁。
2、越冬幼虫脱果以前(8月中旬以前)在主枝、主干上利用束草、麻袋片诱集脱果越冬幼虫,取下烧毁。
3、处理果筐、果箱及填料、果窖内,消灭一部分越冬幼虫。
(三)剪除被害桃梢,5、6月间新梢被害时经常进行,剪下后处理。
辽宁省南部苹果产区,越冬幼虫自5月中旬开始出土,延至7
月上、中旬结束。出土盛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
幼虫出土时期延续达60多天;成为以后各虫态发生时期长及
前后世代重叠的原因。
4.成虫产卵、幼虫发生及习性
(1)成虫:
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羽化多在下午6时以后,7—9时最多。对糖醋液、灯光无趋性,寿命5—6天。
(二)寄主:桃小食心虫的寄主植物已知有10余种,分属于蔷薇科和鼠李科,前者包括苹果、花红、海棠、各种梨、山楂、桃、杏、李等;后者包括枣、酸枣。其中以苹果、梨、枣、山楂受害最重,核果类受害较轻。
(三)被害状:果形变畸,果内虫道纵横,并充满大量虫粪,
完全失去食用商品价值。为害状有四种。
淌眼泪:入果孔流出泪珠状胶质点,胶质点不久即干涸;
(三)天敌:越冬幼虫白僵菌寄生率30%。桃梢幼虫寄生蜂4种,一种寄生蝇,齿腿瘦姬蜂寄生率30%,钝唇姬蜂、小茧蜂。寄生卵的赤眼蜂寄生率50%以上。
五、防治措施:
梨小寄主植物多,而且有转移寄主和危害桃梢、果实等习性,在防治上必须了解它在不同寄主上的发生情况和规律,并做好虫情测报,采用调查被害梢和卵量指导打药。利用成虫趋光性、趋化性,掌握成虫消长。
(四)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五)药剂防治:各代成虫盛发期或卵期,卵果率在0.5%—1%时,特别是6月底、7月初第二代成虫产卵期,7月底第三代成虫羽化产卵期。参考桃小用药。
(六)性诱剂利用;赤眼蜂、草蛉、黑卵蜂的利用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为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Z8-12Ac),
在贮藏期间,仍有存留在果内的幼虫及卵。
四.发生条件
(一)幼虫出土条件:
桃蛀果蛾越冬幼虫顺利出土受土壤温度、含水量、降水
情况和幼虫入土深度影响较大。越冬幼虫解除休眠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低温处理,冬茧在8℃的低温条件下保存3个月可顺利解除休眠。在自然条件下,春季当旬平均气温达17℃以上,土温达19℃时,开始破茧出土。当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上时,幼虫则能顺利出土,并且出现出土高峰;当土壤含水量在5%以下时,抑制幼虫出土,出土盛期推迟,出土率也降低;当土壤含水量在3%以下时,越冬幼虫几乎不能出土,同时蛹的羽化率也很低。
迷向法:园内挂多个诱捕器,使雄虫不能辨别雌虫的方位,不能交配,
达到防治的目的。
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是Tamaki等人分离并经鉴定为顺-7-二十烯酮-11(7a)和顺-7-十九烯酮-11(7b)比例为20:1的混合物。
(6)天敌线虫防治
亩施一亿条,60—80万条/米2,在出土期施用效果好。
(7)地膜覆盖树盘

2.桃小越冬茧的分布规律:
桃小越冬茧的分布随地形、土壤果园间作及管理情况不同而异。平原果园分布较为规律。
水平分布:
近树干33厘米范围内占41%,33—66厘米范围内占33%。
垂直分布:
0—3厘米深占61%,3—6厘米占25%,6—9厘米占10%。
3.越冬幼虫出土习性:
出土期:
越冬幼虫出土时期,因地区、年份和寄主的不同而有差异。
(2)产卵:
晚10时以后交尾,凌晨产卵最多,越冬代成虫每雌产卵44.3—110粒。90%的卵产在果实的萼洼、虫伤口处,5%左右的卵产在梗洼内。第一代成虫每雌产卵60.1—227粒,第二代卵在8月中下旬。第一代卵期6—10天,第二代卵期7天。
(3)幼虫:
田间最早发现被害果在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最多。第一代幼
单序环10~24
个,臀足趾钩
9~14个,无臀
栉。
蛹:
刚化蛹黄白
色,近羽化
时灰黑色,
翅、足和触角
端部游离,蛹
壁光滑无刺。
茧:有两种,茧分冬、夏两型。冬茧扁圆形,茧丝紧密,包被老龄休眠幼虫;夏茧长纺锤形,茧丝松散,包被蛹体,一端有羽化孔。两种茧外表粘着土砂粒。
三、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1.生活史:
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1—2代,多数2代。(甘肃天水1年发生1代;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和陕西1年发生2代;山东、江苏和河南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1-4寸土层中做冬茧越冬。
(3)及时摘除虫果,拾落地果,消灭虫源
6月下旬开始,每半个月摘除虫果一次,及时加以处理,不可忽视。
(4)注意园外防治及其它果树上的防治
中晚熟苹果采收时有大量未脱果幼虫,可在大量堆果场先铺一层砂土,再放果,幼虫脱果后捡走果实后处理砂土。另外注意防治梨、枣、山查等果树上的桃小。
(5)桃小性诱剂防治
诱捕法:性诱捕器挂于园内,直接引诱雄蛾杀死,一亩一个诱捕器。
(二)各代梨小危害的规律
1—2代:危害桃、李、杏的新梢,产卵于生长点下4—5片叶背和新梢。幼虫危害3—4个新梢即老熟,脱出于皮缝内结茧化蛹。
3—4代:幼虫危害梨果,晚桃果、梨果。7月中旬开始危害梨,7月中旬鸭梨,8月上旬白梨,8月下旬危害重。8月中旬秋子梨。鸭梨最重,7月中旬采收。梨、桃、苹果混栽的果园,梨、桃受害,苹果很少受害。
虫在孵化后寻找适当部位,啃破果皮蛀入,不吞食果皮,故胃
毒性药剂无效。幼虫期24天,早期脱果的幼虫可以发生第二
代,蛹期8天,后期脱果的幼虫入土结冬茧越冬。
5.幼虫脱果与越冬
幼虫在果内发育成熟后往外咬一圆孔,脱出果外,落地作蛹化茧,继发第二代,或作冬茧越冬休眠。
7月25日以前脱果者发生第二代,8月下旬脱果者全部滞育越冬。
防治越冬代成虫羽化,幼虫出土。可用宽幅地膜覆盖树盘地面。
鳞翅目小卷蛾科。别名:桃折梢虫、东方蛀果蛾、东方果蠹蛾,简称梨小。俗称黑膏药,水眼、蛆严、迷眼。
一、分布与为害
(一)分布:
自南至北均有发生,以华北、华中及华南果区严重。为世界性害虫,原产日本,国外广布亚、欧、美、澳洲,中、日、朝、法、意、加、美、澳、新西兰。
四、发生条件
(一)温湿度的影响: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生重。成虫产卵最适温度24—29℃,相对湿度70—100%,每雌产卵50—100粒,越冬成虫产卵在晚8时,低于18℃产卵量低,卵的发育起点5.5℃,有效积温74日度,完成一代需679日度,在24℃时,一代需33天。
(二)光照:日光照14小时以上,幼虫全部发育,11—13小时,90%幼虫滞育,9月初以后脱果的幼虫全部滞育越冬,后期幼虫主要危害采收后的果实,应引起重视。
在出土盛期或诱捕到第一头雄蛾,地面喷50%辛硫磷200倍液,50%地亚农乳液450倍液,4%敌马粉地面撒布,0.5—0.8斤/株,发生要重的果园,10—15天再施一次。
(2)加强树上药剂防治:
性诱捕器测得发蛾高峰后推6—8天,50%辛硫磷1000倍液,50%地亚农20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倍液。
(二)光照:
此虫有滞育现象,主导因子是光周期的
变化。13小时光照下发育的幼虫,不论温度
如何,脱果幼虫全部滞育。15小时光照下,
温度25℃,16%滞育。17小时以上光照时,
温度25℃,50%滞育,18—22℃,41%滞
育。
五.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出土幼虫和蛹:
据测报,在越冬幼虫大部分作蛹化茧时,在距树干1米范围内,或树盘内,培10—15厘米厚的土,防治羽化成虫出土,压夏茧。
(二)寄主:
主要以幼虫蛀食梨、桃、苹果的果实和
桃树新梢,此外还为害李、杏、欧李、樱桃
、沙果、山楂、枣等。
(三)被害状:
幼虫多从果蒂部、肩部或两果交接处
蛀入,直入果心,入果孔周围常腐烂变黑,
俗称黑膏药,并常常落果。
成虫:
体灰黑色,前翅前缘有8—10组白色斜纹,翅近中央1/3有一明显白点,后缘近外缘有10个小黑点。
梨小成虫多在上午8—9时羽化,白天静伏,傍晚活动产卵,对糖醋液、黑光灯有趋性,产卵有选择性。
辽宁、河北4代地区:
化蛹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6月中旬
第一代卵:5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
第二代卵:6月下旬至8月上旬
第三代卵:7月中旬至8月下旬
第四代卵: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
各虫态历期:卵期3—6天,第一代卵8—10天,幼虫期10—15天,越冬幼虫例外。蛹期7—10天,越冬蛹期11—19天,成虫寿命4—15天,完成一代约25—40天。
(2)刺吸性害虫:螨类主要为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果苔螨3种,北方果区普遍发生;梨网蝽南方果区受害较重;苹果黄蚜和苹果瘤蚜分布普遍,为害较重。危害桃树的主要包括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3种。危害梨树的还有梨二叉蚜、梨瘿蚊、中国梨木虱等。
枝干或枝梢害虫:
吉丁虫类,其中苹果小吉丁虫在华北、西北、东北为害较重;桑天牛、苹果枝天牛、星天牛、梨眼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分布普遍,还有梨茎蜂、梨圆蚧等。
第二节主要害虫种类、发生与防治
桃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苹小食心虫
苹果蠹蛾
桃蛀螟
梨大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别名:苹果食心虫、桃小实蛾、桃蛀虫、桃蛀果蛾,简称“桃小”。
一、分布与为害
(一)分布:国内分布广泛,北纬31度以北,东经102度以东。苹果、梨及枣产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国外仅分布于日本、朝鲜及苏联的远东地区。
卵:
扁椭圆形,表面不光滑。
蛹:
纺锤形,黄褐色,腹
部3—7节背板前后缘
各有1行小刺。
三、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一)生活史:一年发生多代,生活史复杂。世代数因各地而已。辽南、华北(河北、辽宁)大部分地区3—4代,华南(广西)一年约6—7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等处结成平伸的灰白色茧越冬。,此外,在顶树杆、吊枝绳、果筐、果窖及近树干、草根、岩石旁表土中均有幼虫越冬,以树体主干及根颈处最多。
猴头果:幼虫人果后在皮下潜食果肉,果面上显出凹痕使果畸
形;
豆沙馅:幼虫在发育后期食量大增,在果内纵横潜食,粪便排
于果实内造成豆沙馅;
青疔果:果形变畸。
卵:
椭圆形或桶形,初产白色变红,渐变深红色。卵顶部环生2~3圈“Y”状刺毛,卵壳表面具不规则多角形网状刻纹。
幼虫:
老熟幼虫桃红色
(初龄幼虫淡黄
色),腹足趾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