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化学实验(二)

合集下载

第11讲 铁及其化合物(教师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培优精品讲义

第11讲 铁及其化合物(教师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培优精品讲义

第11讲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导图模块一铁的单质知识精讲一、铁的存在形态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______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____价和____价_______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_____、_____和_____,居第四位。

【答案】单质,+2,+3,化合物,氧,硅,铝二、铁的物理性质纯铁具有金属的通性,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性。

三、铁的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可生成+2、+3两种价态的化合物。

资料卡片——生铁与纯铁的抗腐蚀性能1.Fe与非金属反应:(横线上填化学方程式)2.Fe与酸反应:(横线上填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3.Fe与水反应(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Fe + 4H2O(g) =====高温Fe3O4 + 4H2(2)实验装置思考与交流【答案】1.提供水蒸气;2.检验反应中生成的H2;3.铁与水反应是有条件的,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铁不与冷、热水反应,故可以用铁壶盛水。

纯铁的抗腐蚀性能比生铁好。

原因是生铁中含有碳等物质,在有电解质溶液(比如雨水等)情况下会形成原电池,铁作为负极被加速腐蚀。

1.湿棉花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肥皂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与水可以发生反应,为什么还可以用铁壶来盛水呢?4.铁与盐溶液反应:(横线上填化学方程式)5.常温下,铁在浓硫酸或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

资料卡片——钝化原理归纳总结——铁的还原性四、铁单质的冶炼(高炉炼铁)铁单质冶炼的原理就是利用还原剂将铁从矿石中还原出来。

实验1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考点精讲)-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项突破

实验1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考点精讲)-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项突破

实验1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1.所需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2.实验装置及步骤(以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为例)标签:2.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3.误差分析【注意】若“左码右物”称量且使用了游码,则固体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所用仪器: 2.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 【计算公式】1.浓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加入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3.误差分析(1)浓度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少量的水;在稀释时有部分浓溶液溅出;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2)浓度偏大: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特别提醒】溶液配制完成后,转移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洒出,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

4.仪器的选用和基本实验操作(1)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时,填字母序号)。

A B C D(2)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 溶液,填字母序号)。

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溶解4.误差分析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填字母序号)。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③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④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⑤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⑤一、单选题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中时有少量洒出【答案】C【解析】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溶剂质量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化学实验讲义

化学实验讲义

化学实验讲义实验⼆黄连中⼩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实验)⼀、⽬的与要求1.通过对黄连中⼩檗碱的提取,掌握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2.通过对⼩檗碱的鉴定,掌握⼀般⽣物碱的鉴别⽅法。

3.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并完成实验⽅案的设计。

⼆、基本原理黄连主含⼩檗碱,含量为5.20%-7.69%,还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碱等,由于它们有相似结构,常统称为黄连⽣物碱。

⼩檗碱异名为黄连素,在⽔或稀⼄醇中结晶所得⼩檗碱为黄⾊针状结晶。

游离⼩檗碱微溶于冷⽔,易溶于热⽔,⼏乎不溶于冷⼄醇、氯仿和⼄醚。

⼩檗碱和⼤分⼦有机酸⽣成的盐在⽔中的溶解度都很⼩。

⼩檗碱有季铵式、醛式、醇式,3种能互变的结构式,以季铵式最稳定。

⼩檗碱的盐都是季铵盐,于硫酸⼩檗碱的⽔溶液中加⼊计算量的氢氧化钡,⽣成棕红⾊强碱性游离⼩檗碱,易溶于⽔,难溶于⼄醚,称为季铵式⼩檗碱。

如果于⽔溶性的季铵式⼩檗碱⽔溶液中加⼊过量的碱,则⽣成游离⼩檗碱的沉淀,称为醇式⼩檗碱。

如果⽤过量的氢氧化钠处理⼩檗碱盐类则能⽣成溶于⼄醚的游离⼩檗碱,能与羟胺反应⽣成衍⽣物,说明分⼦中有活性醛基,称为醛式⼩檗碱。

⼩檗碱的提取⽅法主要有溶剂法(包括⽔或⽔-有机溶剂法、醇-酸⽔-有机溶剂法、碱化有机溶剂法)、离⼦交换树脂法、沉淀法等,通过⽣物碱特有的沉淀反应和显⾊反应对其进⾏鉴别.ON+OCH3OCH3⼩檗碱的结构式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与材料100mL园底烧瓶、冷凝管、50mL、100mL烧杯各1只,10mL、25mL量筒各1个,铁架台1个、漏⽃1个、滤纸若⼲、滴管1个、蒸发⽫、⼩试管三⽀等。

2. 试剂与原料黄连粉2.0g,体积分数为95%的⼄醇15mL,浓HCl10mL、蒸馏⽔、碘化铋钾试液、碘碘化钾试液、硅钨酸试液等。

四、实验步骤1.⼩檗碱的提取2.⼩檗碱的鉴定实验⼗⾹⾖素-3-羧酸的制备(综合性实验)⼀、实验⽬的1.学习利⽤Knoevenagel反应制备⾹⾖素的原理和实验⽅法。

初升高暑期新高一化学衔接课课程安排

初升高暑期新高一化学衔接课课程安排
第9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第5模块
离子反应(一)
第10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第11讲:离子反应
第12讲:简单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第6模块
离子反应(二)
第13讲:复杂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第14讲:离子共存
第7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一)
第1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慨念
第1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8模块
氧化还原反应(二)
第17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第1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第9模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19讲:物质的量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10模块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第20讲:守恒法差量法
第21讲:关系式法极值法数轴法等
第11模块
金属化学性质
第22讲:钠镁铝铁单质的性质
第23讲:钠的化合物
第24讲:铝的化合物
第12模块
复习小结
第25讲:知识归纳复习检测
知识模块
课程名称
课时安排
第1模块
物质的分类
第1讲:物质的分类
第2讲:胶体和溶液
第2模块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讲: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4讲:化学实验操作的细节及应用
第3模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一)
第5讲:物质的量
第6讲:摩尔质量
第7讲:气体摩尔体积
第4模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二)
第8讲:物质的量浓度

【中考试题研究】2015辽宁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1讲 二氧化碳的制取

【中考试题研究】2015辽宁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1讲 二氧化碳的制取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 a 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除去氧气中
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应该盛放下列哪种试剂_ A _(填字母
)。 A.浓硫酸 C.稀盐酸 B.稀硫酸 D.石灰水
(5)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 D _(填字母)装
置。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

固+固― ― → 气体

2KMnO4=====K2MnO4+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
MnO2

固+液― ― → 气体 不加热
Zn+ H2SO4===ZnSO4+ H2↑
CaCO3+ 2HCl===CaCl 2+ CO2↑+ H2 O 2H2O2=====2H2O+ O2↑
【例3】(2014,锦州)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 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B (填字 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 CO2↑。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②③ _(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需补充的一种用品是__棉花_。
4.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__熄灭__说 明已收集满。 5.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注意:检验CO2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使燃着的木条 熄灭的不一定是CO2,N2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考点2 考点2 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和方法) 1.药品的选择原则:选择反应速率__适中__、价格__便 宜__、来源__广泛__、污染少、实验安全、所制气体纯净 的药品。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 __大理石__或__石 反应物状态 灰石__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 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 反应条件 装置 举例 固― ― →气体 速率适合实验操作。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11.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11.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
2.熟练掌握基团保护操作
二、实验原理:
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涉及三步反应:
(1)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理,转变为相应的酰胺,制备酰胺的标准方法;保护氨基
(2)对甲基乙酰苯胺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相应的羧基,氧化过程中紫色高锰酸根被还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鉴于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故加入少量硫酸镁做缓冲剂,使溶液碱性不致太强而使酰胺基水解,产物为羧酸盐,酸化后可为羧酸在溶液中析出
六、思考题
(1)对甲苯胺用醋酸酐酰化的时候加入醋酸钠的目的何在?
(2)对甲乙酰苯胺用高锰酸钾氧化时,为何要加入硫酸镁结晶?
(3)在氧化步骤中,若滤液有色,需加入少量乙醇煮沸,发生了什么反应?
(4)在最后水解中,用氢氧化钠代替氨水可以么?中和后加入醋酸的目的何在?
课后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课后总结
(3)酰胺的水解,除去保护基团乙酰基,在稀酸中容易进行
反应如下: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
仪器:普通回流装置(圆底烧瓶回流)、减压过滤装置、电加热套、温度传感器、热水浴、冰水浴、石蕊试纸
药品:对甲苯胺(C.P.)、醋酸酐(C.P.)、结晶醋酸钠(C.P.)、高锰酸钾(C.P.)、七水硫酸镁晶体、乙醇(95%)、盐酸、冰水、硫酸、氨水
2.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制备
在250mL烧瓶中加入上步产品——对甲基乙酰苯胺、4g乙酸钠、16g高锰酸钾和100mL水,室温下搅拌,不断搅拌下加热30min,反应液呈深褐色并有大量沉淀物生成。减压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沉淀,合并滤液,冷却至室温。用20%硫酸酸化,调节pH为1-2。此时,析出大量白色固体,抽滤,尽量抽干,收集产物。纯品熔点250-252℃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一讲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二课时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及操作方法【过渡】了解了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我们知道了在取用化学试剂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那具体我们怎么操作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怎么取用固体的试剂吧!【板书】2.固体试剂的取用【问题1】回忆图中容器的名称及用途,思考大理石应该存放在哪个容器中?【学生1】集气瓶,装气体试剂的;广口瓶,装固体试剂的;细口瓶,装液体试剂的。

【学生2】大理石是固体,应该放在广口瓶中。

【问题2】下列是常用的固体试剂,观察其外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3】不同的固体试剂有不同的形态,有粉末状、块状、颗粒状、晶体状的。

【总结】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不同形态的试剂我们要对应选择不同的仪器取用,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取用的效率,像块状和较大颗粒状的试剂我们用镊子取用,而粉末状或小颗粒试剂我们则用药匙或纸槽(纸折叠而成)来取用。

【过渡】用不同的仪器取用不同状态的试剂时怎么操作呢?【板书】1.密度较大的块状或较大颗粒状试剂的取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如何操作以免试管破裂?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试剂或较大颗粒状试剂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试剂或较大颗粒状试剂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板书】步骤要点:一横二放三慢竖【学生练习】学生练习,同组互助,教师指导。

【板书】2.粉末状或小颗粒试剂的取用【教师讲解并演示】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操作以免试剂沾附在试管壁上?所用仪器:药匙或纸槽。

步骤:先把试管斜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试剂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试剂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试剂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板书】步骤要点:一斜二送三竖立【学生练习】学生练习,同组互助,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或实验视频】实验1-3(1)取少量块状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A)磨口大端直径 19mm,磨口长度 26mm (B)磨口小端直径 19mm,磨口大端直径 26mm (C)磨口大端直径 26mm,磨口长度 19mm 3. 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 (A) MgSO4 (B)CH3COONa (D)磨口平均直径 19mm,磨口长度 26mm
)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C)C6H5CHO (D)NaCl )
学号: (单/双)周星期一 二姓 上/下)午三名:
指导教师:
四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 2 分,共 30 分)
1. 有关气体钢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B)各种压力表可相互通用。 (C)可燃性气瓶(如 H2 、C2H2 等)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 (D)检查减压阀是否关闭,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开为止。 2.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通常用 D/H 两个数字表示磨口的规格,如 19/26,表示( ) 。 ) 。
2
搅拌溶解。稍冷,加入 10 mL 新蒸过的苯甲醛。开启搅拌器,调整转速,使搅拌平稳进行。加热回 流约 40 min,直至反应液透明澄清。 回流结束后,从球形冷凝管上口缓缓加入冷水 20mL,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倒入分液漏斗, 用乙醚萃取三次。水层保留待用。 合并三次乙醚萃取液, 依次用 5 mL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 10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 10 mL 水洗涤,再用干燥剂干燥。 安装好蒸馏装置,缓缓加热蒸出乙醚,然后升高温度蒸馏,当温度升到 140℃时改用空气冷凝管,收集 198℃~204℃的馏分,得到产品①。 将保留的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 30 mL 浓盐酸和 30 mL 水的溶液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析出 白色固体,抽滤,得到粗品。用水作溶剂重结晶,得到产品②。 14. 本实验的主反应是( ) :

第1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


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
堂 限
质是 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
时 训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

质是 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
图H11-4

例1 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

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比热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
重 难
性、导电性、导热性、铁磁性等。
考 点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助燃性、可燃性、稳定
精 讲
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③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 表


现出来。


列问题。
精 讲
(3)“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
含有 碱 性的物质。


(4)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


原因是 钠的熔点低 。


图H11-4
知 识
重点二 能说明氧气的氧化性和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体 系
例2 [2017·杭州]小金利用图H11-5所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

(2)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铁丝弯曲

判断依据
没有生成新物质

11 高分子化学教案

11 高分子化学教案

11 高分子化学教案高分子化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高分子化学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理;c. 熟悉高分子化学的实验操作和常用技术手段;d.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b.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2课时)a. 高分子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c. 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2. 高分子化学原理(4课时)a. 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b. 高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c.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高分子化学实验(6课时)a. 高分子合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b.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的实验方法和步骤;c. 高分子材料的表征和分析技术。

4. 高分子材料应用与发展(2课时)a. 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领域;b.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教学法:设置高分子化学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合成和测试高分子材料,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与研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讨,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合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高分子化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小测验:设置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能力。

讲义化学实验一、二次

讲义化学实验一、二次

化学实验讲义一、基础知识梳理:1、仪器的用途(1)试管: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考点:加热液体(液体量,预热,45o ,管口方向);加热固体(加热位置,固体用量,管口倾斜);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2)烧杯:①配制溶液;②可用作较多量涉及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考点:不能直接加热,石棉网(3)玻璃棒:①用于搅拌;②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

(4)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5)铁架台:①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②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操作(6)量筒: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7)集气瓶: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进行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 、坩埚钳.•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10、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2、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不触不尝不猛闻;取用药品的用量:“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不回、不带走。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一放、二向、三挨、四流”;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2)药品的称量: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称取,精确度:准确称量0.1g。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第01讲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绪论不穿凉鞋、高跟鞋、拖鞋、裙子、短裤。

扎起头发,不佩戴长的下垂的饰品。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信息卡):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8部分→16部分MSDS:①化学品及企业标识②成分组成信息③危险性概述④急救措施⑤消防措施⑥泄漏应急处理⑦操作处置与储存⑧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⑨理化特性⑩稳定性与反应性⑪毒理学资料⑫生态学资料⑬废弃处置⑭运输信息⑮法规信息⑯其他信息第02讲公共实验室安全和不良实验习惯通风橱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检查电源、给排水、气体等各种开关和管路是否正常;②打开照明设备,检查视光源及柜体内部是否正常;打开抽风机,听运转是否正常(在低端悬挂A4纸,正常工作→吸进);③检查流量显示器;④挡风玻璃在规定高度下使用(有效运行、防护屏障);⑤使用时每2h进行10min的补风,超过5h开窗,避免室内出现负压;⑥不把设备和药品放在靠近通风橱后面隔板的齿缝开度处和前边缘处;⑦工作时不突然移动挡风玻璃,要缓慢、轻移操作;⑧保持罩框清洁,不在窗框、罩框上放物品;⑨头禁止伸入,禁止橱内存放或实验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排插和电线放入,禁止存放大量试剂,有喷溅则切断电源;⑩禁做国家禁止排放的有机物质和高氯化合物混合实验(当心氯酸);⑪关机前,抽风机应持续运转几分钟,排除废气;用后擦干净柜内外,关闭开关和挡风玻璃。

干燥箱使用注意事项:①外壳接地;②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过长;③不能用无防爆能力的干燥箱烘易燃易爆品;④隔板物质不能过于拥挤或过重;⑤物品过湿时开大排气窗和鼓风;⑥物品不能放在下方散热板上;⑦玻璃仪器温度降低才能取出;⑧使用中不能常开关门(保持温度)。

第03讲化学实验室个人安全防护隐形眼镜不可在实验时戴。

近视眼镜不可替代防护眼镜。

口罩:①不挥发的颗粒物,且不含有毒有害气体和蒸汽:防尘口罩(普通防尘口罩——防护较大颗粒灰尘;超细纤维材料的防尘口罩——防护较大颗粒灰尘和各种有毒有害气溶胶);②较低浓度有害蒸汽、气体以及有害气溶胶(甲醇、石油醚、丙酮):防毒口罩;③较高浓度有害蒸汽、气体(三氯甲烷):防毒面具(也可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

2022年暑假新高一化学衔接第11讲 物质的检验(讲义)(解析版)

2022年暑假新高一化学衔接第11讲 物质的检验(讲义)(解析版)

第11讲 物质的检验【学习目标】1.学会Cl -、SO 2-4、NH +4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2.会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3.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确定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基础知识梳理】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1.【实验探究】几种常见的离子的检验【实验1】NH 4+的检验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Cl 溶液和(NH 4)2SO 4溶液,再分别加入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 试纸)靠近试管口。

实验现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 试纸)变蓝色 离子方程式:NH 4++OH -=====△H 2O +NH 3↑ 【实验2】Cl -的检验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Cl 溶液和KCl 溶液溶液,再分别加入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Cl -+Ag +=== AgCl ↓ 【实验3】SO 42-的检验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2SO 4溶液和K 2SO 4溶液,再分别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SO 42-+Ba 2+===BaSO 4↓ 2.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3323淀,但可溶于稀HNO3。

检验SO42-时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排除CO2-3等离子的干扰,因为BaC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可溶于稀盐酸。

【例1】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C.向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向某溶液中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O2-3答案:C解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Cl-、CO2-3、SO2-4等;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SO2-4、Ag+、CO2-3等;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只有Cu2+;溶液中若有CO2-3,加入足量稀硫酸会生成无色气体,不会生成白色沉淀。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
(二)操作:
1.浸泡:用镊子取醋酸纤维薄膜1张(7cm×2cm识别出光泽面与无光泽面,并在角上用笔做上记号)放在缓冲液中浸泡20分钟。
2.点样:把膜条从缓冲液中取出,夹在两层粗滤纸内吸干多余的液体,然后平铺在玻璃板上(无光泽面朝上),将点样器先在放置在白瓷反应板上的血清中沾一下,再在膜条一端1cm处轻轻地水平水平划线(注意样品线两头与膜条两侧保留一定间隙),这样即在膜条上点上了细条状的血清样品。
重点与难点
1.点样的大小,展层剂的配制。
主要内容与课堂安排
实验四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一、主要内容
掌握氨基酸的薄层层析操作过程,学习应用薄层层析来分离和鉴定某些物质。
(一)原理: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微量而快速的层析方法。一般薄层层析法是把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藻土涂步于薄板上(玻璃或金属)成一薄板,把要分析的样品溶液滴加到薄层的一端,用适当的溶剂进行展开而达到分离、鉴定和定量物质的目的。因为层析是在薄层上进行的,所以称它为薄层层析法。
3.透析过程中搅拌蒸馏水能加快透析速度。
主要内容与课堂安排
实验三蛋白质的盐析和透析
一、主要内容
(一)了解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1.原理: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至一定浓度,蛋白质即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2.操作:(1)取10%鸡蛋白溶液5ml,加入等量饱和硫酸铵溶液,微微摇动试管,使溶液混合后静置数分钟,蛋白即析出。如无沉淀可再加少许饱和硫酸铵溶液;(2)取少许沉淀混合物,加水稀释,观察沉淀是否会再溶解,另取剩余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硫酸铵粉末,使其成为硫酸铵的饱和液,观察沉淀产生。
(二)蛋白质的透析
1.原理:蛋白质用盐析法沉淀分离后,需脱盐才能获得纯品,脱盐常用的方法为透析法
蛋白质在溶液中因其胶体质点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无机盐及其他低分子物质可以透过,故利用透析法可以把经盐析法所得的蛋白质提纯,即把蛋白质溶液装入透析袋内,透析袋可用玻璃纸、火棉胶、动物膜、羊皮纸等制成,将袋口用线扎紧,然后把它放进蒸馏水或缓冲液中进行透析,这时盐离子通过透析袋扩散到水或缓冲液中,蛋白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透析袋而被保留在袋内,通过不断更换袋外蒸馏水或缓冲液,直至袋内盐分透析完为止。

第11讲糖类20222023高二化学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

第11讲糖类20222023高二化学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

第11讲糖类1.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掌握糖类的特殊性。

2.了解糖类在人体供能、储能等方面的作用,也要了解糖类的摄入和代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

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教学重点为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难点为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内容较多,由老师在课上结合“情景导入”文档中的内容为学生介绍即可。

知识点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注意:对糖类的通式的理解应注意两点:①该通式只表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未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

如乙酸CH3COOH、乳酸。

(2)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类的分类。

(1)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低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10 mol单糖的糖类。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糖类。

如淀粉、纤维素等。

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3)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例1.依据糖类的现代定义分析,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和中性物质的特点,学会使用通用指示剂进行酸碱中性试验,并学会观察酸碱中性物质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酸溶液会转红,碱溶液会转蓝,中性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酸、碱、通用指示剂(酚酞或溴甲酚等)
实验步骤:
1.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酸、碱和中性物质溶液。

2. 在酸溶液中滴加通用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3. 在碱溶液中滴加通用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4. 在中性物质溶液中滴加通用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记录及分析:记录每个溶液在加入通用指示剂后的颜色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实验总结:总结酸、碱和中性物质在通用指示剂作用下的颜色变化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注意事项: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注意使用器皿与试剂,避免溅出。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试管及其他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第11讲 氧气

第11讲   氧气

化 学 教 学 案年__月 __日 第___ 课时 主备教师 集备人员第11讲 氧 气一、中考复习目标: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会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牢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验满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知道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

二、基础回扣:(思考填空、自行解决或组内交流)1.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 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色。

(2)化学性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与收集方法(见右图): 操作步骤:① ② ③ ④ ⑤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实验原理(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3、氧气的用途:① ;② ;③ ;④ 等。

三、重点疑点讨论 (小组讨论、教师点拨)1、可燃物在空气中或氧中燃烧,有的有火焰,有的无火焰,你能说明原因吗?同种物质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空气、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五种气体?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 (08山东烟台)(4分)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利用上述A 、D 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E 装置可以代替B 装置。

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E 装置? 。

五、知识能力训练1、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B 、它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氧气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能发光放热E 、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F 、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G 、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气中也不能燃烧H 、任何状况下,氧气都是无色的气体 I 、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J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氧化铁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A 、硫磺B 、铁丝C 、红磷D 、甲烷E 、石蜡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一氧化碳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空气 → 液态空气加压 降温 氧气蒸发-183℃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 、用鼻子闻集气瓶内气体的气味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附近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物相同的一组是( )A 、C 和COB 、H 2和C C 、H 2和COD 、CO 和CH 46、下列物质:①硫 ②铁 ③碳 ④蜡烛 ⑤镁,它们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带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有火星四射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能产生耀眼强光并放出大量热的是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并且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 。

第11讲 (硫))

第11讲 (硫))

第11讲 硫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考点一 硫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形态—⎪⎪⎪⎪—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3.(1) 与金属单质(2) 与非金属单质(3) 与碱溶液深度思考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2.哪些事实能说明硫的氧化性比Cl 2的氧化性弱?考点二 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1.二氧化硫(SO 2)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特别提醒 中学常见的四大还原性离子还原性:S 2->SO 2-3>I ->Fe 2+(1)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而变质。

(2)易被KMnO 4(H +)、HNO 3、溴水、氯水、Fe 3+(不氧化Fe 2+)、漂白粉溶液等氧化。

(3)SO 2、H 2SO 3、Na 2SO 3均有强还原性,且还原性:SO 2-3>H 2SO 3>SO 2。

(4)同理:H 2S 、S 2-、HS -均有强还原性。

2.三氧化硫(SO 3)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 3+H 2O===H 2SO 4,放出大量的热,SO 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3.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 小于5.6)。

(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 2+O 2 催化剂2SO 3、SO 3+H 2O===H 2SO 4。

途径2:SO 2+H 2O 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

深度思考1.将SO 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初中化学实验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优秀教案
实验名称:硫酸钠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硫酸钠与氢氧化铜的反应过程;
2. 发现硫酸钠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后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1. 硫酸钠溶液(Na2SO4)
2. 氢氧化铜溶液(Cu(OH)2)
3. 试管
4. 观察管
5. 火柴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根试管,加入适量硫酸钠溶液;
2. 在同一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铜溶液;
3.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试管中的溶液;
4. 用观察管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5. 点燃一根火柴,将其放入试管口。

四、实验现象与解释:
1. 实验过程中,会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开始变色,从透明变为深蓝色;
2. 火柴点燃后,放入试管口,会听到“爆炸”声音,同时试管口有火焰喷出。

五、实验结论:
1. 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其特性为深蓝色;
2. 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导致试管口有火焰喷出。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2. 切勿将火柴放入溶液中;
3.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清洗干净。

七、实验延伸:
1. 可以探究硫酸钠与其他金属离子的反应;
2. 可以进一步研究生成深蓝色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这份初中化学实验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反应过程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
理和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化学实验(二)
1.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和。

A B
利用装置A可以制;利用装置B可以制。

①石灰石与盐酸制二氧化碳②金属锌和硫酸制氢气
③加热KMnO4制氧气④二氧化锰和H2O2制O2
2.净化装置
C D
①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HCl ②除HCl气体中水蒸气
③除O2中的CO2④除H2中的CO2和H2O
可选用C装置除;可以选用D装置除。

3.收集装置
E F G
收集氢气可选用,收集氧气可选用
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收集HCl气体可选用。

4.若用如下装置收集气体
(1)如何收集H2;(2)如何收集CO2;。

)③中的现象为;石灰水的作用是。

)写出实验时在①、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⑤中尖嘴管的作用是。

【练习与思维训练】
(3)可以用B 装置制取的气体有 、 等。

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该气体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 ,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 ,用D 装置收集该气体时,气体应从 (“a ”或“b ”)管通入。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跟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认真研究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对其中的气体发生装置部分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d 。

(3)说明该同学进行实验改进的目的: 。

(4)写出两种检验b 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① ; ② 。

3.某同学在实验室组装了下列五种仪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可用序号填写的一律用序号
)
(1)写出装置中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用H 2O 2制取氧气,所需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类型属于 。

(3)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的类型属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