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式太极剑套路要点

32式太极剑套路要点
32式太极剑套路要点

32式太极剑套路要点

预备式

身体直正,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剑身竖直;眼平前方。

要点:上体要自然,不要故意挺胸、收腹。剑身在左臂后不要触及身体。两肩自然松沉。

起势

1.右手握成剑指,两臂慢慢向前平举,高与肩平,手心向下;眼看前方。

要点:两臂上起时,不要用力,两手宽度不超过两肩。剑身在左臂下要

平,剑尖不可下垂。

2.上体略向右转,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屈膝下蹲,然后再向左转体,左腿提

起向左侧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左手持剑随即经体前向左下方搂至左胯

旁,剑立于左臂后,剑尖向上,同时右手剑指下落转成掌心向上,由右后

方屈肘上举经耳旁随转动方向向前指出,高于眼平;眼先向右看,然后向

前看右剑指。

要点:左臂向体前画弧时,身体要向右转,身体重心在右腿放稳之后再提

左腿。转体、迈步和两臂动作要协调柔和。

3.左臂屈肘上提,左手持剑(手心向下)经胸前从右手上方穿出,右剑指翻

转(手心向上),并慢慢下落至右后方(手心仍向上),两臂前后展平,

身体右转;与此同时,右腿提起向前横落,脚尖外撇,两腿交叉,膝部弯

曲,左脚跟离地,身体稍向下坐,成半坐盘势;眼向后看右手。

要点:左右手必须在体前交错分开,右手后撤与身体右转动作要协调。

4.右脚和左手持剑的位置不动,左脚前进一步,成左弓步;同时身体向左扭

转,右手剑指随之经头部右上方向前落于剑把之上,准备接剑;眼平看前

方。

要点:动作时应先提脚和向左转头,然后再举右臂向前下落。两臂不要硬

直,两肩要松。上体保持自然。

一、并步点剑

左手食指向中指一侧靠拢,右手松开剑指,虎口对着护手,将剑接换过,并使剑在身体左侧画一立圆,然后剑尖向前下点,剑尖略向下垂,右臂要平直,左手变成剑指,附于右手腕部;同时右脚前进向左脚靠拢并齐,脚尖向前,身体略向下蹲;眼看剑尖。

要点:剑身向前绕环时,两臂不可高举。右手握剑画圆只用手腕绕环。点剑

时,力注剑尖。肩要下沉,上体正直。

二、独立反刺

1.右脚向右后方撤一步,随即身体右后转,然后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

地;同时,右手持剑经体前下方撤至右后方,右腕翻转,剑尖上挑,左手

剑指随剑回撤,停于右肩旁;眼看剑尖。

2.上体左转,左膝提起,成独立势,脚尖下垂;同时右手渐渐上举,使剑经

头部前上方向前刺出(拇指向下,做反手立剑),剑尖略低,力注剑尖,

左手剑指则经下颏处随转体向前指出,高与眼平;眼看剑指。

要点:分解动作中间不要间断。独立姿势要稳定,身体不可前俯后仰。

三、仆步横扫

1.上体右后转

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口诀

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口诀 起势(1)左脚开步(2)两臂前举(3)转体摆臂 (4)弓步前指(5)坐盘展臂(6)弓步接剑 第一组 1.并步点剑 2.独立反刺(1)撤步崩剑(2)丁步挑剑(3)提膝反刺 3.仆步横扫(1)撤步劈剑(2)仆步扫剑 4.向右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右带 5.向左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左带 6.独立抡劈(1)转体抡剑(2)上步举剑(3)独立劈剑 7.退步回抽(1)退步提剑(2)虚步抽剑 8.独立上刺(1)转体上步(2)提膝上刺 第二组 9. 虚步下截(1)转体摆剑(2)虚步下截 10.左弓步刺(1)退步提剑(2)转体撤剑(3)收脚收剑 (4)弓步平刺 11.转身斜带(1)扣脚收剑(2)提脚转体(3)弓步右带 12.缩身斜带(1)收脚收剑(2)撤步送剑(3)丁步左带 13.提膝捧剑(1)虚步分剑(2)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1)落脚收剑(2)蹬腿前刺(3)跳步压剑 (4)弓步平刺 15.左虚步撩(1)收脚绕剑(2)垫步绕剑(3)虚步左撩 16.右弓步撩(1)转体绕剑(2)垫步绕剑(3)弓步右撩 第三组 17.转身回抽(1)转体收剑(2)弓步劈剑(3)后坐抽剑 (4)虚步前指 18.并步平刺(1)转体移步(2)并步平刺 19.左弓步拦(1)转体绕剑(2)上步绕剑(3)弓步拦剑 20.右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绕剑(3)弓步拦剑

21.左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绕剑(3)弓步拦剑 22.进步反刺(1)上步收剑(2)转体后刺(3)弓步反刺 23.反身回劈(1)转体收剑(2)提脚举剑(3)弓步劈剑 24.虚步点剑(1)落手收脚(2)转体举剑(3)虚步点剑 第四组 25.独立平托(1)插步绞剑(2)提膝托剑 26.弓步挂劈(1)转体挂剑(2)弓步劈剑 27.虚步抡劈(1)转体抡剑(2)上步举剑(3)虚步劈剑 28.撤步反击(1)提脚合剑(2)撤步击剑 29.进步平刺(1)提脚横剑(2)垫步收剑 ( 3 ) 弓步平刺 30.丁步回抽 31.旋转平抹(1)摆步横剑(2)扣步抹剑 ( 3 ) 虚步分剑 32.弓步直刺 收势(1)后坐接剑(2)跟步收势

3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3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根据传统的杨式太极剑套路改编的32式太极剑,全部动作除“起势”和“收势”之外,共选定了32个主要动作。整个套路分为4段,每段8个动作,从起势到收势往返共两个来回;练习实践大体需要3分钟。动作中包括抽、带、撩、刺、击、挂、点、劈、截、托、扫、拦、抹等主要剑法和各种身法、步法。通过这些主要动作的练习,既可以更好地增强体质,又能增加练习者的锻炼兴趣,达到修身养性、益寿延年之目的。第一段的10个动作中,有仆步、弓步、独立步,特点是以平稳为主,步法以上步为主,运动速度应缓慢、均匀、稳健。剑法主要以点、刺、平、带、劈等基本剑法为主。本段动作简单,但动作协调性强,对腿部的控制能力要求高,因此在演练时,步型步法要正确规范,剑法要清楚;运动中身械要顺遂、协调。本段出现了3处独立平衡,演练中对腿部力量及单腿支撑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平时要加强腿部训练,像马步桩、虚步桩、提膝控腿等动作练习,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演练水平。第二段第三段的6个动作中,步形以弓步为主,共出现5次;剑法以拦剑为主,共出现3次;重点突出了拦剑这一剑法。在弓步演练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虚实转换,上步时要先落脚跟,后重心前移,逐渐是前脚掌落实,这样才能虚实分明,步法稳健。同时要注意剑的方向,应使剑向对面侧前方拦挡对方刺来的剑,这样左挡右拦连续进击,技击意识逼真,动作生动活泼、气势饱满。剑在随体转画斜立圆是要连贯圆活,眼睛要随剑走,由意识引导动作。第四段的8个动作中,步形、步法变化多,较灵活,有插步、弓步、虚步、撤步摆扣等;剑法有绕剑、托剑、挂剑、劈剑、抡劈剑、反撩剑、反刺、平刺、回抽等;动作方位布局多变,最后以旋转平抹及摆扣步转体柔缓轻稳收势。在动作演练过程中,身械要协调配合,剑法要正确、清楚,方向、位置要准确,做到步到身随、剑法准,眼睛看着剑的运行方向,体现出手、眼、身法、步与身体和器械的高度协调。 预备起势 第一段 第一式并步点剑第二式独立反刺第三式仆步横扫第四式向右平带第五式向左平带第六式独立抡臂第七式退步回抽第八式独立上刺第九式虚步下截第十式左弓步刺第二段 第十一式 第十二式弓步平斩第十三式弓步崩剑 第十四式歇步压剑 第十五式进步绞剑 第十六式提膝上刺 第三段 第十七式转身回抽 第十八式并步平刺 第十九式左弓步拦 第二十式右弓步拦 第二十一式左弓步拦 第二十二式进步反刺 第二十三式反身回劈 第二十四式虚步点剑 第四段 第二十五式独立平托 第二十六式弓步挂劈 第二十七式虚步抢劈 第二十八式撤步反击 第二十九式进步平刺 第三十式丁步回抽 第三十一式旋转平抹 第三十二式弓步直刺 收势

三十二式太极剑口令词

三十二式太极剑 起势(1.两脚开立2.两臂平举3.转腰摆臂收脚屈蹲 4.转腰上步弓步前指 5.盖步穿掌坐盘展臂 6.左外后上步 7.屈左臂弓步接剑) 第一组 一、并步点剑1.绕剑跟步2.并步前点 二、独立反刺1.撤步崩剑2.丁步挑剑3.提膝反刺 三、扑步横扫1.撤步压剑2.反穿剑指扑步扫剑 四、向右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右带 五、向左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左带 六、独立抡劈1.收脚转体抡剑2.上步举剑3.独立劈剑 七、退步回抽1.退步提剑2.虚步抽抱剑 八、独立上刺1.转腰拨步2.提膝上刺 第二组 九、虚步下截1.向后退步2.转体摆剑3.虚步下截 十、左弓步刺1.撤步提剑2.转体撤剑3.收脚收剑4.弓步平刺 十一、转身斜带1.扣脚收剑2.提脚转体送剑3.弓步右斜带 十二、缩身斜带1.收脚收剑2.退步送剑(反穿剑指)3.丁步左带十三、提膝捧剑1.退步虚步分剑2.提右膝捧剑 十四、跳步平刺1.落脚沉剑2.送剑前刺3.跳步压剑4.弓步平刺十五、左虚步撩1.收脚后绕剑2.上步绕剑3.虚步撩剑

十六、右弓步撩1.转体绕剑2.上步绕剑3.上步弓步撩剑 第三组 十七、转身回抽1.后坐收剑2.弓步送剑3.后坐抽剑4.虚步前指 十八、并步平刺1.转体移步2.并步平刺 十九、左弓步拦1.转体绕剑2.上步绕剑3.弓步拦剑 二十、右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收剑3.弓步拦剑 二十一、左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收剑3.弓步拦剑 二十二、进步反刺1.盖步收剑2.高歇步后刺3.上步挑剑4.弓步反刺二十三、反身回劈1.转身扣脚收剑2.提脚举剑3.弓步劈剑 二十四、虚步点剑1.落手收脚2.转身上步举剑3.虚步点剑 第四组 二十五、独立平托1.后插步绕剑2.转身上托剑 二十六、弓步挂劈1.转身挂剑2.上步举剑3.弓步劈剑 二十七、虚步抡劈1.撇脚转腰抡剑2.上步举剑3.虚步劈剑 二十八、撤步反击1.提脚合剑2.撤步侧弓步反击剑 二十九、进步平刺1.提脚横剑2.垫步收剑3.弓步平刺 三十丁步回抽1.扣脚后坐2.丁步抽抱 三十一、旋转平抹1.摆步横剑2.扣步抹剑3.虚步分剑 三十二、弓步直刺1.提膝收剑2.弓步直刺 收势(1.后坐扣脚2.转身接剑3.转身摆剑 4.跟步落剑 5.并步还原)

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名称、口诀

三十二式太极剑 一、动作名称G,XCq1G4 (1 )预备式 (2 )起势;,5H% H 第一组 1.并步点剑 2.独立反刺 3.仆步横扫 4.向右平带 5.向左平带 6.独立抡劈 7.退步回抽 8.独立上刺 >.;= s G 第二组 9.虚步下截 10.左弓步刺 11.转身斜带 12.缩身斜带 13.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 15.左虚步撩 16.右弓步撩$S oosA&F 第三组 17.转身回抽 18.并步平刺 19.左弓步拦 20.右弓步拦;FG cm;y 21.左弓步拦 22.进步反刺 23.反身回劈 24.虚步点剑 第四组 25.独立平托 26.弓步挂劈 27.虚步抡劈 28.撤步反击 29.进步平刺 30.丁步回抽 31.旋转平抹 32.弓步直刺 33.h* t\4Nx4 二、动作口决u0Y 起势 1.左脚开步 2.两臂前举 3.转体摆臂 4.弓步前指 5.坐盘展臂 6.弓步接剑U.]3VKP~Hl 第一组UW];Agi 1. 并步点剑N KKhu[U 2. 独立反刺(1 )撤步崩剑(2 )丁步挑剑(3 )提膝反刺-$1ELCtt 3. 仆步横扫(1 )撤步劈剑(2 )仆步扫剑rbs *vPA 4. 向右平带(1 )收脚收剑(2 )上步送剑(3 )弓步右带, l*8x{R! 5. 向左平带(1 )收脚收剑(2 )上步送剑(3 )弓步左带Zn 6. 独立抡劈(1 )转体抡剑(2 )上步举剑(3 )独立劈剑|K.%o.GX 5

7. 退步回抽(1 )退步提剑(2 )虚步抽剑oV*x7.tL 8. 独立上刺(1 )转体上步(2 )提膝上刺^V(M_i 第二组1sL Zn(> 9. 虚步下截(1 )转体摆剑(2 )虚步下截eL4@m 10. 左弓步刺(1 )退步提剑(2 )转体撤剑(3 )收脚卷剑(4 )弓步平刺9D 11. 转身斜带(1 )扣脚收剑(2 )提脚转体(3 )上步送剑(4 )弓步右带G 12. 缩身斜带(1 )收脚收剑(2 )撤步送剑(3 )丁步左带M wo'~ %C 13. 提膝捧剑(1 )虚步分剑(2 )提膝捧剑m*Fj_J@tw 14. 跳步平刺(1 )落脚收剑(2 )蹬腿前刺(3 )跳步压剑(4 )弓步平刺 e {9L{- 15. 左虚步撩(1 )收脚绕剑(2 )垫步绕剑(3 )虚步左撩Ue+ E 16. 右弓步撩(1 )转体绕剑(2 )垫步绕剑(3 )弓步右撩XB'-/ -# 第三组=FZ K 18. 并步平刺(1 )转体移步(2 )并步平刺kz'+ d 19. 左弓步拦(1 )转体绕剑(2 )上步绕剑(3 )弓步拦剑t*Q!zn NoK 20. 右弓步拦(1 )撇脚绕剑(2 )收脚绕剑(3 )弓步拦剑%]>}K66 21. 左弓步拦(1 )撇脚绕剑(2 )收脚绕剑(3 )弓步拦剑DBv"6 22. 进步反刺(1 )上步收剑(2 )转体后刺(3 )弓步反刺 C 64o 1 23. 反身回劈(1 )转体收剑(2 )提脚举剑(3 )弓步劈剑7JY o^L*s 24. 虚步点剑(1 )落手收脚(2 )转体举剑(3 )虚步点剑&4vJU W i$ 第四组$+ -o+W 25. 独立平托(1 )插步绞剑(2 )提膝托剑m+)C5d 26. 弓步挂劈(1 )转体挂剑(2 )弓步劈剑+Mha C 1 27. 虚步抡劈(1 )转体抡剑(2 )上步举剑(3 )虚步劈剑H9&[r_C 28. 撤步反击(1 )提脚合剑(2 )撤步击剑B-Y LG/a{K 29. 进步平刺(1 )提脚横剑(2 )垫步收剑(3) 弓步平刺Ro

【推荐】陈式太极剑49式剑谱及解说

1、太极剑初势 2、朝阳剑 3、仙人指路 4、青龙出水 5、护膝剑 6、闭门式 7、青龙出水 8、翻身下劈剑 9、青龙转身 10、斜飞式 11、展翅点头 12、拨草寻蛇 13、金鸡独立 14、仙人指路 15、盖拦式 16、古树盘根 17、饿虎扑食 18、青龙摆尾 19、倒卷肱 20、野马跳涧 21、白蛇吐信 22、乌龙摆尾 23、钟魁仗剑 24、罗汉降龙 25、黑熊翻背 26、燕子啄泥 27、白蛇吐信 28、斜飞式 29、鹰熊斗智 30、燕子啄泥 31、摘星换斗 32、海底捞月 33、仙人指路 34、凤凰点头 35、燕子啄泥 36、白蛇吐信 37、斜飞式 38、左托千斤 39、右托千斤 40、燕子啄泥 41、白猿献果 42、落花式 43、上下斜刺 44、斜飞式

45、哪叱探海 46、怪蟒翻身 47、韦驼献杵 48、磨盘剑 49、太极剑还原 陈式太极剑49 式剑谱及解说 1、太极剑初势17 、饿虎扑食33、仙人指路 2、朝阳剑18、青龙摆尾34、凤凰点头 3、仙人指路19、倒卷肱35、燕子啄泥 4、青龙出水20、野马跳涧36、白蛇吐信 5、护膝剑21、白蛇吐信37、斜飞势 6、闭门势22、乌龙摆尾38、左托千斤 7、青龙出水23、钟馗仗剑39、右托千斤 8、翻身下劈剑24、罗汉降龙40、燕子啄泥 9、青龙转身25、黑熊翻背41、白猿献果 10、斜飞势26、燕子啄泥42、落花势 11、展翅点头27、白蛇吐信43、上下斜刺 12、拨草寻蛇28、斜飞势44、斜飞势 13、金鸡独立29、鹰熊斗智45、哪吒探海 14、仙人指路30、燕子啄泥46、怪莽翻身 15、盖拦势31、摘星换斗47、韦陀献杵 16、古树盘根32、海底捞月48、磨盘剑 49、太极剑还原 剑谱解说 第一段:预备式——护膝剑 一、预备式 1、右手成剑指状,左手持剑,以自己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合于护手的一侧,用拇指卡住护手的另一侧,食指紧贴于剑把之上,向下,剑身以剑脊部分贴于自己左臂里侧,背于身后,记住不要用剑本身刃口的地方贴到自己的身上,要用剑脊中间的那个脊贴于自己的左背后。 2、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两膝微屈,两胯微松,腹微收,胸微含,两肩要平,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侧,下颚微收,颈微向后挺,舌顶上颚,齿轻扣,唇轻合,两眼目视前方,头顶向上徐徐领起,然后松胯,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以脚尖领劲, 横向的迈出一步,这一步要求与肩同宽,或者与肩约宽就可以了,大概有50 公分左右。预备式本身的作用就是让你准备好你的姿势,调整好你的呼吸,进行以后整个套路的演练。 二、东峰衔日 1、双手以手领劲,以里折腕提起,在提的同时屈膝松胯,重心下沉,剑提起 来以后,基本上在胸前就可以了,不要太高,因为在与肩同高的时候,肩肘就会 出问题。 2、右手下按、后领、合,同时左手剑向里合,合于胸前,在双手合的同时身 向右转,重心左移、领,翻手上升的时候,重心走下弧,移右腿,收左脚,并步。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李德印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李德印)预备式: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虚领顶颈,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三环套月):①左脚开步;要点:点起点落。②两臂前举,曲蹲下按;③转膘摆臂,收脚(左脚尖不点地),丁步挑掌;④转身上步,弓步搂推(前指);要点:定势方向正东。⑤上步穿剑,坐盘展臂;⑥屈肘上步,弓步接剑。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膝盖不超过脚尖。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绕剑并步前点,要点:并步时两脚不宜并紧。 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力点在剑尖(定势方向朝东)。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 地,脚尖外撇60°为宜。右手持剑抽撤时应落臂沉腕,剑尖自然抬起。 ②转身挑剑,收脚。③独立反刺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脚面展平, 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正东),与左肘上下相对,右手举剑,手心朝外,剑身水平。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①转身退步落剑;左脚向东北方向撤步时,右 脚方向不变;落脚同撤步的方向相反。②仆步扫剑(定势时,右手停在左肋前,剑置于体前与右臂顺直,向东偏北,高于胸平。定势时左臂要成的圆满,不要过屈、过直。 4、向右平带(右拦扫):①收脚收剑(收脚脚尖不点地);要点:右手手 心朝上,剑控制在体前中心线附近,不要使剑尖左摆。左手剑指落于右腕部。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为东南与中线斜向30°(偏右)左右。不要落步过横或过直。③弓步向右平带,反手弓步带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直线平带,边翻转边斜带。带剑时,应右前往后抽带,不要横向右推或向右前方扫剑。 5、向左平带(左拦扫):①收脚收剑(收脚脚尖不点地);要点:右手翻 掌手心朝下。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左)

32式太极剑讲解及套路图解

三十二式太极剑讲解及套路图谱 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太极拳系统的一种剑术套路,它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健身价值。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国家体委运动司于1957年,邀请太极拳专家李天骥从杨式太极剑套路中择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二个式子改编而成,除起势与收势外分为四组,每组八个式子,全套计往返两个来回。它既保留了传统太极剑的风貌,又删繁就简,演练时间只需二、三分钟时间,易学易练,是学习太极剑的基础套路、入门套路,为练习其他剑术套路打基础。三十二式太极剑内容包括:点、刺、扫、带、劈、抽、截、撩、拦、挂、托、击、抹等多种剑法。太极剑的身型身法,步型步法与太极拳相同,凡学过太极拳者,很容易学会练好这套太极剑套路。 名称及图片 预备式 [教学要点] 头颈正直,下微向内收,精神要集中。 起式 [教学要点] 1、两臂上起时两肩自然松沉不要耸起。剑身紧贴左前臂下侧,剑尖不可下垂,剑把指向正前方。 2、转体、上步、弓腿和两臂的动作要柔和协调,同时完成。 3、上步要轻灵,身体重心移动要平稳,上下肢动作协调。 一、并步点剑 [教学要点] (一)并步与点剑要特别注意协调一致同时到位,应剑尖自后向前环绕几近270o,而右脚收并距离较短,应在剑尖下点时才并步落脚到位,不要脚已收并,剑还在绕环下点。 (二)并步时,要屈膝稍下蹲。右脚要全脚掌着地,不要做成右脚前掌着地的丁步型,但重心还是主要在左腿上,不要两腿平均负担体重。 (三)剑的划圆要在上体微微旋转带动下,以右腕的绕环来使剑在身体左侧划一立圆,两臂不可高举。

点剑是个使剑尖自上向下点啄的剑法动作,当右手握剑向前下落至胸高时,迅速提腕(右臂同时自然伸直)使剑尖快速下点,剑臂夹角约成35o左右。点剑时,要活把握剑,以拇指、无名指与小指着力,其他两指松握。 两肩松沉,上体保持自然正直。 二、独立反刺 [教学要点] (一)动作一:右脚后撤落步时,脚尖外撇约60o为宜(朝向南偏东),有助于独立时桩步稳固,右手剑后撤时要落臂沉腕,使剑尖自然向上翘起。 (二)动作二:右手剑向后抽撩要在身体充分右后旋转带动下进行,并与左脚内收协调一致。整个动作要连贯一气,不要间断。 其中要注意: 1)当剑自前向下、向后抽转时,右手腕仍要保持沉腕上折状,不使剑尖下垂触及地面; 2)待右手抽过右胯后边继续后抽、边伸直手腕使剑尖向后撩平; 3)到剑尖撩平时,右手要边外旋翻转、边稍向下沉腕,使剑尖自然上挑,要活把握剑(钳握),臂微屈,剑身斜置于身体右侧; 4)上体要正直,两肩平齐,避免上体左倾,耸肩扬肘及右胯外突等错误姿势。 (三)动作三:独立反刺时,右脚尖朝向不变,左膝尽量上提,膝尖朝向正前方(正东),并与左肘上下相对,上体要保持自然正直,不可前俯后仰。 刺剑是以剑尖领先,通过手臂的由屈到直,伸刺而出,力注剑尖。本式是反手握剑经头前上方向前(正东)伸臂前刺,不要做成将剑由下向上直臂上架错误动作。 三、仆步横扫 [教学要点] (一)动作一:由上式独立步转向本式仆步时,左脚向左后方撇步,步幅要稍大些,脚要横落,脚尖指向南稍偏东约15o。左脚着地时,右腿有个屈膝前弓过程,右脚跟里转,使脚尖与弓腿方向一致。劈剑方向为西南,剑臂要成平直一线。 (二)动作二:由弓步劈剑转换为仆步扫剑,在步法上,右腿要继续屈膝下蹲,重心尽量右移,左腿铺直,要成半仆步型(也可做成全仆步),不要未成仆步就向前弓步了;在剑法上要有个由上到下再横扫的过程,不要滑过。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及招式动作分解

三十二式太极剑招式名录及动作分解 预备式并步持剑 面向正南,两脚靠拢并立,身体正直,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握成剑指,手心向内,眼睛平视前方。 注意:头正颈直,下颏微内收,身体中正,全身放松,含胸拔背,集中意念;剑身在左臂后直立,不要触及身体,不要故意挺胸、收腹。起势(三环套月)(1)左脚开步(2)两臂前举 (3)微右转旋臂划弧(4)微左转丁步托指 (5)上左步屈肘(6)弓步搂膝前指 (7)收步提脚旋臂(8)上步穿刺 (9)坐盘展臂(10)上左步屈肘 (11)弓步落指 【第一组1-8】 一、并步点剑(蜻蜓戏水)(1)接剑前移(2)收脚并步点剑 二、独立反刺(大魁星式)(1)右后撤步沉腕(2)右转体抽剑 (3)收脚丁步挑剑(4)提膝反刺三、仆步横扫(燕子抄水)(1)右转体撤步劈剑(2)下蹲穿剑指 (3)弓步横扫 四、向右平带(右拦扫)(1)收脚收剑(2)上步伸剑 (3)弓步带剑 五、向左平带(左拦扫)(1)收脚收剑(2)上步伸剑

(3)弓步带剑 六、独立抡劈(探海式)(1)丁步抡剑(2)上步举剑 (3)独立抡劈 七、退步回抽(怀中抱月)(1)撤步提剑(2)虚步抽剑 八、独立上刺(宿鸟投林)(1)转体收剑(2)独立上刺【第二组9-16】 九、虚步下截(乌龙摆尾)(1)左后撤步(2)转体摆剑 (3)虚步下截 十、左弓步刺(青龙出水)(1)退步提剑(2)转体抽剑 (3)收脚卷剑(4)转体上步 (5)弓步平刺 十一、转身斜带(风卷荷叶)(1)后坐扣脚抽剑(2)提脚伸剑 (3)转体上步带剑(4)弓步带剑十二、缩身斜带(狮子摇头)(1)提脚收剑(2)撤步伸剑 (3)丁步左带 十三、提膝捧剑(虎抱头)(1)撤右步伸剑(2)虚步分剑 (3)提膝捧剑 十四、跳步平刺(野马跳涧)(1)落步沉剑(2)捧剑前刺 (3)跳步分刺(4)上步卷剑 (5)弓步平刺 十五、左虚步撩(小魁星式)(1)后座翘脚举剑(2)收脚绕剑 (3)垫步绕剑(4)虚步撩剑

42式太极剑剑谱暨各式动作分解说明书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暨各式动作分解 新编太极剑竞赛套路,全套共有42个动作名称,其中包括十八种剑法、五种步型、三种平衡、三种腿法和三种不 同的发劲动作,本套路既保留了太极剑的风格特点,又有所 创新,不仅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编排新颖、布 局合理,而且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11、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12、弓步平斩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13、弓步崩剑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14、歇步压剑28、右左云抹42、收势 招式动作分解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拢,脚尖朝前;畅胸舒背;身体直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后;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目视前方。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下颌微收,上体保持自然,不可挺胸收腹。两肩臂要自 然松沉;剑刃不可触及身体;精神要集中。 一、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 (3)上步送剑成丁步(4)转身弓步前指 动作说明 1. 左脚提起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两臂微屈略内旋,两手距身体约10 厘米;目视前方。 2. 两臂自然伸直向左前方摆举至与肩平,手心朝下;上体略右转,随转体右手剑指右摆,至右前方后屈肘向下划弧至腹前,手心朝上;左手持剑,右摆后屈肘置于体前,腕同肩高,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同时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提至左脚内侧(脚不触地);目视右前方。 3. 右脚向右前方(约45 °)上步,随身体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

32式太极剑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

32式太极剑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 预备势起势⑴左脚开立⑵两臂前举⑶转体摆臂⑷弓步前指⑸坐盘展臂⑹弓步接剑第一组 第一式并步点剑 第二式独立反刺⑴撤步抽剑⑵收脚挑剑⑶提膝反刺 第三式仆步横扫⑴撤步劈剑⑵仆步横扫 第四式向右平带⑴收脚收剑⑵上步送剑 第五式左平带⑴收脚收剑⑵上步送剑⑶弓步左带 第六式独立抡劈⑴转体轮剑⑵上步举剑⑶独立劈剑 第七式退步回抽⑴退步提剑⑵虚步抽剑 第八式独立上刺⑴转体垫步⑵提膝上刺第二组 第九式虚步下截⑴转体摆剑⑵转身下刺 第十式左弓步刺⑴退步提剑⑵转身撤剑⑶收脚收剑⑷弓步平刺 第十一式转身斜带⑴扣脚收剑⑵提脚转体⑶弓步右带 第十二式缩身斜带⑴提脚收剑⑵撤步送剑⑶丁步左带 第十三式提膝捧剑⑴虚步分手⑵提膝捧剑 第十四式跳步平刺⑴落脚落剑⑵捧剑前刺⑶跳步分剑⑷弓步平刺 第十五式左虚步撩⑴收脚绕剑⑵垫步绕剑⑶虚步左撩 第十六式右弓步撩⑴转体绕剑⑵垫步绕剑⑶弓步右撩第三组 第十七式转身回抽⑴转体收剑⑵弓步劈剑⑶后坐抽剑⑷虚步前指 第十八式并步平刺⑴垫步转体⑵并步平刺 第十九式左弓步拦⑴转体绕剑⑵上步绕剑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式右弓步拦⑴撇脚绕剑⑵收脚绕剑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一式左弓步拦⑴撇脚绕剑⑵收脚绕剑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二式进步反刺⑴上步收剑⑵转体后刺⑶弓步反刺 第二十三式反身回劈⑴转身收剑⑵提脚举剑⑶弓步回劈 第二十四式虚步点剑⑴落指收脚⑵转体举剑⑶虚步点剑第四组 第二十五式独立平托⑴插步绕剑⑵提膝托剑 第二十六式弓步挂劈⑴转体挂剑⑵弓步劈剑 第二十七式虚步抡劈⑴转体轮剑⑵上步举剑⑶虚步劈剑 第二十八式撤步反击⑴提脚合剑⑵撤步击剑 第二十九式进步平刺⑴提脚横剑⑵垫步收剑⑶弓步平刺 第三十式丁步回抽 第三十一式旋转平抹⑴摆步横剑⑵扣脚抹剑⑶虚步分剑 第三十二式弓步直刺收势⑴后坐接剑⑵上步收式⑶并步还原

三十二式太极剑分解口诀

三十二式太极剑分解口诀 预备式:(设面向正南)持剑立正,向左开步。 起势:两手平提,右转摆剑,丁步反提,曲肘开步,弓步前指,提膝挽剑,盖步穿把,右后划弧,转体开步,弓步接剑。 1. 并步点剑:上前并步,曲膝点剑。 2. 独立反刺:撤步拖剑,丁步挑剑,提膝反刺。 3. 仆步横扫:落步平劈,仆步横扫。 4. 向右平带:丁步收剑,出步送剑,弓步平带。 5. 向左平带:丁步收剑,出步送剑,弓步平带。 6. 独立抡劈:丁步按腕,左转抡剑,上步举剑,提膝下劈。7.退步回抽:退步提剑,虚步抱剑。 8.独立上刺:右转垫步,提膝上刺。 9.虚步下截:退后落步,左转平摆,虚步下截。 10.左弓步刺:撤步提剑,右转平摆,丁步抱剑,弓步平刺。11.转身斜带:后坐扣脚,右转收剑,左坐送剑,转体开步,弓步斜带。

12.缩身斜带:提膝收剑,撤步送剑,丁步回带。 13.提膝捧剑:撤步右坐,虚步分剑,踏前半步,提膝捧剑。14.跳步平刺:落步收剑,捧剑前刺,跃步分剑,弓步平刺。15.左虚步撩:后坐收步,左转绕剑,垫步右转,左虚步撩。16.右弓步撩:右转绕剑,垫步左转,右弓步撩。 17.转身回抽:后脚(扣脚)收剑,左转回望,弓步平劈,后坐抽剑,虚步前指。 18.并步平刺:左前上步,并步平刺。 19.左弓步拦:后坐撇脚,右转绕剑,左转开步,左弓步拦。20.右弓步拦:后坐撇脚,左转绕剑,右转开步,右弓步拦。21.左弓步拦:后坐撇脚,右转绕剑,左转开步,左弓步拦。22.进步反刺:盖步按腕,回身后刺,挑剑上步,弓步反刺。23.反身回劈:后坐扣脚,左坐举剑,右转开步,弓步回劈。 24、虚步点剑:绕臂收步,垫步举剑,虚步前点。 25.独立平托:插步绕剑,向右转体,独立平托。 26.弓步挂劈:盖步挂剑,上步举剑,弓步平劈。

42式太极剑名称与动作分解

42式太极剑名称与动作分解 新编太极剑竞赛套路,全套共有42个动作名称,其中包括十八种剑法、五种步型、三种平衡、三种腿法和三种不同的发劲动作,本套路既保留了太极剑的风格特点,又有所创新,不仅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编排新颖、布局合理,而且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拉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 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 11 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 12 弓步平斩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 13 弓步崩剑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 14 歇步压剑28、右左云抹42、收势 、

、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3)上步送剑成丁步 (4)转身弓步前指 二、并步点剑(1)上步穿剑(2)收脚分剑(3)弓步接剑 (4 )并步点剑(方 向 --东北) 三、弓步削剑(1 )合剑提脚(2)撤步转身削剑 四、提膝劈剑 (1 )坐腿摆剑 (2) 举剑提腿前劈 五、左弓步拦(1)绕剑转身撤步(2 )弓步拦剑 六、左虚步撩(1)转身收脚绕剑( 2 )上步绕剑(3 )虚步前撩(东南) 七、右弓步撩(1 )转身绕剑(2)上步弓步前撩 八、提膝捧剑(1)坐腿.剑向左平带(2)退步.剑向右平带分开(3)活步提腿独立捧剑 九、蹬脚前刺辰剑、收、蹬脚、 刺 刘剑 十、跳步平刺(1)落脚向前送剑(2)跳步收剑(3)上步.弓步.前刺 十^一、转身下刺(1 )收脚收剑(2)扣脚转身(3)弓步下刺 十二、弓步平展(1 )合剑收脚(2)开步平斩剑(东南-西北) 十三、弓步崩剑(1 )转腰摆剑(2)插步带剑(3 )提腿捧剑(4)弓步转 身、发力崩剑 十四、歇步压剑(1 )举剑插脚(2)歇步下压(剑尖指西南) 十五、进步绞剑( 1 )虚步提剑(西南)(2 )进步绞剑(3 )进步绞剑

32式太极剑剑谱及图解

三十二式太极剑名称及图片 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太极拳系统的一种剑术套路,它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健身价值。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国家体委运动司于1957年,邀请太极拳专家李天骥从杨式太极剑套路中择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二个式子改编而成,除起势与收势外分为四组,每组八个式子,全套计往返两个来回。它既保留了传统太极剑的风貌,又删繁就简,演练时间只需二、三分钟时间,易学易练,是学习太极剑的基础套路、入门套路,为练习其他剑术套路打基础。 三十二式太极剑内容包括:点、刺、扫、带、劈、抽、截、撩、拦、挂、托、击、抹等多种剑法。太极剑的身型身法,步型步法与太极拳相同,凡学过太极拳者,很容易学会练好这套太极剑套路。 预备式 ●●教学要点●● 头颈正直,下微向内收,精神要集中。 起式

●●教学要点●● 1、两臂上起时两肩自然松沉不要耸起。剑身紧贴左前臂下侧,剑尖不可下垂,剑 把指向正前方。 2、转体、上步、弓腿和两臂的动作要柔和协调,同时完成。 3、上步要轻灵,身体重心移动要平稳,上下肢动作协调。 一、并步点剑 ●●教学要点●● 1、并步与点剑要特别注意协调一致同时到位,应剑尖自后向前环绕几近270o,而 右脚收并距离较短,应在剑尖下点时才并步落脚到位,不要脚已收并,剑还在绕环下点。 2、并步时,要屈膝稍下蹲。右脚要全脚掌着地,不要做成右脚前掌着地的丁步型, 但重心还是主要在左腿上,不要两腿平均负担体重。 3、剑的划圆要在上体微微旋转带动下,以右腕的绕环来使剑在身体左侧划一立圆, 两臂不可高举。 点剑是个使剑尖自上向下点啄的剑法动作,当右手握剑向前下落至胸高时,迅速提腕(右臂同时自然伸直)使剑尖快速下点,剑臂夹角约成35o左右。点剑时,要活把握剑,以拇指、无名指与小指着力,其他两指松握。 两肩松沉,上体保持自然正直。

32式太极剑剑谱大字打印版

32式太极剑剑谱 预备式 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头颈正直, 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三环套月) ①左脚开步;②两臂前举;③转体摆臂;④弓步前指;⑤坐盘展臂; ⑥弓步接剑。 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要点: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脚尖外撇60°为宜。 ②收脚挑剑;③提膝反刺。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与左肘上下相对,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①撤步劈剑;②仆步扫剑。 4、向右平带(右拦扫) ①收脚收剑;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左右③弓步带剑。 5、向左平带(左拦扫) ①收脚收剑;②上步送剑;③弓步左带。 6、独立抡劈(探海势) ①转体抡剑;②上步举剑;③独立劈剑。

7、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①退步提剑;②虚步抽剑。 8、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①转体垫步;②提膝上刺。 9、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①转体摆剑;②虚步下截。要点:右虚步的方向是东偏北约30°;转头目视的方向是东偏南45°;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0、左弓步刺(青龙出水)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尖指向左前方约30°②转体撤剑;③收脚收剑; ④弓步平刺。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30厘米。 11、转身斜带(风卷荷叶) ①扣脚收剑;②提交转体;③弓步右带。要点:弓步的方向为西偏北约30° 12、缩身斜带(狮子摇头) ①提脚收剑;②撤步送剑;③丁步左带。 13、提膝捧剑(虎抱头) ①虚步分剑;②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野马跳涧) ①落脚收剑;②捧剑前刺;③跳步分剑;④弓步平刺。 15、左虚步撩(小魁星式) ①收脚绕剑;②垫步绕剑;③虚步左撩。 16、右弓步撩(海底捞月) ①转体绕剑;②垫步绕剑;③弓步右撩。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李德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李德印) 预备式: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虚领顶颈,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三环套月):①左脚开步;要点:点起点落。②两臂前举,曲蹲下按; ③转膘摆臂,收脚(左脚尖不点地),丁步挑掌;④转身上步,弓步搂推(前 指);要点:定势方向正东。⑤上步穿剑,坐盘展臂;⑥屈肘上步,弓步接剑。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膝盖不超过脚尖。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绕剑并步前点,要点:并步时两脚不宜并紧。点剑 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力点在剑尖(定势方向朝东)。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 脚尖外撇60°为宜。右手持剑抽撤时应落臂沉腕,剑尖自然抬起。②转身挑剑,收脚。③独立反刺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脚面展平,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正东),与左肘上下相对,右手举剑,手心朝外,剑身水平。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①转身退步落剑;左脚向东北方向撤步时,右脚方 向不变;落脚同撤步的方向相反。②仆步扫剑(定势时,右手停在左肋前,剑置于体前与右臂顺直,向东偏北,高于胸平。定势时左臂要成的圆满,不要过屈、过直。 4、向右平带(右拦扫):①收脚收剑(收脚脚尖不点地);要点:右手手心朝 上,剑控制在体前中心线附近,不要使剑尖左摆。左手剑指落于右腕部。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分解教学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分解教学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分解教学 预备式: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头颈正直,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①左脚开步;②两臂前举;③转体摆臂;④弓步前指; ⑤坐盘展臂;⑥弓步接剑。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1、并步点剑:要点: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 2、独立反刺: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脚尖外撇60°为宜。②收脚挑剑;③提膝反刺。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与左肘上下相对。 3、仆步横扫:①撤步劈剑;②仆步扫剑。 4、向右平带:①收脚收剑;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左右③弓步带剑。 5、向左平带:①收脚收剑;②上步送剑;③弓步左带。 6、独立抡劈:①转体抡剑;②上步举剑;③独立劈剑。 7、退步回抽:①退步提剑;②虚步抽剑。 8、独立上刺:①转体垫步;②提膝上刺。

9、虚步下截:① 转体摆剑;②虚步下截。要点:右虚步的方向是东偏北约30°;转头目视的方向是东偏南45°;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0、左弓步刺:①退步提剑;要点:剑尖指向左前方约30° ②转体撤剑;③收脚收剑;④弓步平刺。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30厘米。 11、转身斜带:①扣脚收剑;②提交转体;③弓步右带。要点:弓步的方向为西偏北约30° 12、缩身斜带:①提脚收剑;②撤步送剑;③丁步左带。 13、提膝捧剑:①虚步分剑;②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①落脚收剑;②捧剑前刺;③跳步分剑; ④弓步平刺。 15、左虚步撩:①收脚绕剑;②垫步绕剑;③虚步左撩。 16、右弓步撩:①转体绕剑;②垫步绕剑;③弓步右撩。 17、转身回抽:①转体收剑;②弓步劈剑;要点:弓步方向和劈剑方向为东偏南约30° ③后坐抽剑;④虚步前指。要点:虚步的方向和剑指所指的方向为东偏南约30° 18、并步平刺:①转体移步;②并步平刺。 19、左弓步拦:①转体绕剑;②上步绕剑;③弓步拦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 20、右弓步拦:①撤脚绕剑;②收脚绕剑;③弓步拦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南约30°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分动说明(附口诀) (2)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分动说明(附口诀) 动作名称 ( 1 )起势( 2 )并步点剑( 3 )弓步削剑( 4 )提膝劈剑( 5 )左弓步拦( 6 )左虚步撩( 7 )右弓步撩( 8 )提膝捧剑( 9 )蹬脚前刺( 10 )跳步平刺( 11 )转身下刺( 12 )弓步平斩( 13 )弓步崩剑( 14 )歇步压剑( 15 )进步绞剑( 16 )提膝上刺( 17 )虚步下截(18 )右左平带( 19 )弓步劈剑( 20 )丁步托剑( 21 )分脚后点( 22 )仆步穿剑(右)( 23 )蹬脚架剑(左)( 24 )提膝点剑(左)( 25 )仆步横扫( 26 )弓步下截(右、左)( 27 )弓步下刺( 28 )右左云抹( 29 )右弓步劈( 30 )后举腿架剑( 31 )丁步点剑(32 )马步推剑( 33 )独立上托( 34 )进步挂剑( 35 )歇步崩剑( 36 )弓步反刺( 37 )转身下刺( 38 )提膝提剑( 39 )行步穿剑( 40 )摆腿架剑( 41 )弓步直刺( 42 )收势 动作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拢,脚尖朝前;畅胸舒背;身体直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后;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目视前方。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下颌微收,上体保持自然,不可挺胸收腹。两肩臂要自然松沉;

剑刃不可触及身体;精神要集中。 (一)起势 1. 左脚提起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两臂微屈略内旋,两手距身体约 10 厘米;目视前方。 2. 两臂自然伸直向左前方摆举至与肩平,手心朝下;上体略右转,随转体右手剑指右摆,至右前方后屈肘向下划弧至腹前,手心朝上;左手持剑,右摆后屈肘置于体前,腕同肩高,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同时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提至左脚内侧(脚不触地);目视右前方。 3. 右脚向右前方(约 45 °)上步,随身体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剑指经左臂下向前上方摆举,臂微屈,腕同肩高,手心斜朝上;左手持剑附于右前臂内侧(剑柄在右前臂上方),手心朝下;继而,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跟至右脚内侧后方,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剑指向右前方伸送;左手持剑屈肘置于右胸前,手心朝下;目视剑指前方。 4. 重心左移,右脚尖内扣,身体左转(约 90 °),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膝前向左划弧搂至左胯旁,臂微屈,手心朝后,剑身竖直,剑尖朝上;右手剑指屈肘经右耳旁向前指出,手心斜朝前,指尖朝上,腕同肩高;目视前方。 要点:两手摆举转换要与重心移动协调配合,上体要保持中正安舒,不可左、右摇摆或前俯后仰;两肩要松沉,两臂不可僵直。 (二)并步点剑 1. 重心前移,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约 45 °)上步,随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胸前向前穿出至右腕上(剑柄贴靠右腕);继而,重心前移,左脚收提至右脚内侧;同时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摆举后屈肘向下划弧置于胯

32式太极剑课程标准

《32式太极剑》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Taiji Devices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学分数: 一、课程性质 太极器械属于教育学类体育科学一级学科下属的民族与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是太极拳专业教学基础系列课程,是在徒手练习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的器械练习,是太极拳徒手练习的延伸,在太极拳专业是必修考试课。主要向学生传授太极器械竞赛套路技术、理论及太极器械赛事常识,主要培养学生太极器械的演练技能、教学技能、训练指导等能力。 二、课程理念 课程授课对象是太极拳专业学生,他们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基层,适应人类健康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比较系统的太极拳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理论,具有扎实的太极拳技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能够胜任国内外太极拳专项教学、竞赛、科学研究、健身指导和太极拳文化传播推广工作,又兼有一般体育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依据太极器械竞赛套路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套路,是由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著名太极拳家,依据传统型,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共同研究编制而成,它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删除重复,多余的动作,新增了一些对称性动作,具有传统型、竞赛性、健身性三大明显特点。 太极器械竞赛套路的演练时间多在5—6分钟,且规范性较强,在国内外太极拳文化赛事交流活动中也是常规项目,尤其太极剑更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喜爱的项目之一。它即适应学校教学,利于学生太极拳素质的整体发展,也利于太极拳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太极器械竞赛套路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其他传统流派的太极拳打下良好基础,为太极拳文化的推广提供技术与理论保障,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拓宽道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太极器械竞赛套路的基本技术要求,掌握太极器械基本技术技能,熟练3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课程考核目标及方法依据传统武术竞赛规则,按太极拳竞赛套路要求,采用比赛模式进行学业成绩评定。为学生将来参加竞赛、教学、技术指导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学习、教学、指导和评价等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基本技术学习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太极器械基本技术、理论及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其具备扎实的太极器械运动技能,形成勇于拼搏、努力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致力于太极拳文化传播的理念,达到胜任国内外太极器械套路专项教学、竞赛、健身指导及一般体育教学能力。 (二)课程分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太极器械基本技术和基础理论常识。 (2)熟练掌握32式太极剑套路技术和理论。 (3)了解太极器械竞赛常识。 (4)了解太极器械发展现状。 2、能力目标 (1)具有自我学习与评价的能力。 (2)具备课堂教学及社区、健身房(会所)、太极拳(馆)会所等教学指导能力。 (3)能够创新出适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学习与锻炼方法。 3、文化素质目标 (1)具备团队观念、团结协作的精神。 (2)具备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